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合集下载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淘气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

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淘气的行为。

A. B.C. D.2.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小明中午回家吃饭,小华在班上吃中饭。

下面()图描述的是小明一天的情况。

A. B.C. D.3.实验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学校5km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出馆后休息0.5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学校.下面几幅图中描述了他们的这一活动行程的是()A. B.C. D.4.乐乐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茶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第一天她参加采茶叶体验活动.上午采茶叶2小时,吃过午饭后接着采茶叶3小时.下面能较准确地描述这件事的是图()A. B.C. D.5.甲、乙、丙住同一个单元,甲家在一楼,乙家在三楼,丙住五楼。

昨天下午,甲先到乙家,等乙扫完地后,他们去找丙;刚上五楼就遇到抱着篮球的丙,于是三人立即一起下楼去玩。

下面( )比较准确地描述了甲的活动。

A. B. C. D.6.小明妈妈从家出发到超市,购物若干时间后再回到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件事的图是(),A. B.C. D.7.十二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小刚今年9岁,属狗,他姐姐今年13岁,应该属( )。

A. 马B. 兔C. 虎D. 羊8.下面各图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根据前三个图形表面积的排列规律,第五个图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 20B. 22C. 249.星期六小明和家人从家中出发,乘车0.5小时后,来到离家10千米远的植物园,游览1小时后,走出植物园,休息1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家中。

下面的折线统计图中,()描述了这一活动的过程。

A.B.C.10.观察已给数列,括号中应填入所缺的数为:1,1,2,3,5,8,13( ),34,……A. 15B. 17C. 21D. 30 11.某城市限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水价为3元,每户每月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的关系是图中的()A. B. C. D.12.小强与小亮参加100米赛跑,比赛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强跑得快B. 小亮跑得快C. 小强、小亮同时到达终点D. 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13.下边是1号车和2号车行驶关系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主要内容是数学广角——数与形。

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归纳等活动,发现规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现并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能力。

2. 使学生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现规律,体会数与形的联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1)展示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房间的布局、公园的规划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体会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 自主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体会数与形的联系。

3. 课堂讲解(2)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与形的联系,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1)出示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与形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了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发现更多的规律,解决更多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与形的联系规律:……运用:……七、作业设计(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50平方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请问它的周长是多少?答案:36厘米。

2.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通过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其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概念,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数形结合的概念和应用。

2.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丰富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数形结合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

5.总结提升:对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解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概念:数形结合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它将数学问题与图形相结合,通过观察图形来发现问题的规律。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化,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图形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平面图形的变化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图形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难点: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观察法、操作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实例图片、操作材料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图形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规律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来理解和描述。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发现和描述图形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与形例1》,以下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流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我所说的内容属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是教材新增添的内容。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教材中比比皆是。

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

有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

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

本单元包括两个例题和两题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二的8道练习题,主要是通过特殊的算式与图形的关系把抽象的数学运算形象化,旨在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同时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为例1。

二、教学目标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找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与平方数(即正方形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会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2.形与数对照,让学生通过探索形的变化规律来理解数的变化规律,能解决实际问题。

3.使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用形来表示数。

四、教学方法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才能学得有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形象化,还可以让学生乐于学、善于学、自主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着重于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关系的深入理解,通过探究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本单元将涉及数列的性质、图形的分类与变换,以及数形结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理解图形的基本分类和性质,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这些联系应用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中。

图形的分类和变换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几何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数形结合的案例资料。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草稿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形结合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单元的主题。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数列和图形的性质,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3. 讲解与示范:对数列和图形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并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数形结合的方法。

4. 练习与反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包括数列的定义、图形的分类、数形结合的实例以及相关的公式和定理。

同时,板书还将提供一些典型题目的解答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本概念的复习题、数形结合的应用题以及一些挑战性的拓展题。

这些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对数形结合概念的理解程度、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主要内容为数与形的探究和理解。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数与形的内在联系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关系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与形的概念,认识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与形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如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数与形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物体排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排列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数与形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数字序列和对应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

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然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8 数学广角——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通过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的变化规律、图形的变化规律以及数与形的相互转化。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和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形结合方面,学生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从而发现数与形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字和图形的变化规律,体会数与形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总结数字和图形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字和图形的变换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字游戏,引发学生对数字变化规律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导入:讲解数字和图形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6.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树状图等形式,展示数与形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珠海市规定:每年每户用气(天然气)员不超过300立方米,每立方米3.45元;当用气量超过300立方米时,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为4.15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年用气费用与用气量关系的示意图是()A.B.C.2.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时,老师通常建议我们画幅图,因为画图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清楚。

下面图()表示“哥哥给弟弟9张画片后,两人的画片一样多”。

A.B.C.3.某市规定:每月用水量15吨以内时每吨收费0.8元,超过15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收费1.6元。

下面能表示每月的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A.B.C.D.4.淘气去超市买东西,在路上遇到同学交谈了一会,然后去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后回家,下面()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淘气的活动。

A.B.C.D.5.六(1)班同学乘车去长城,从学校到长城的行程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下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4时到达长城B.他们10:00休息,休息了30分C.汽车前2时的平均速度是45千米/时D.汽车后1时的速度是140千米/时6.你知道龟免赛跑的故事吗?乌龟与兔子赛跑,开始兔子跑得快,于是兔子便骄傲起来,在途中睡着了,最终乌龟比兔子先到了终点。

选一选,下面()图表示了这个故事。

A.B.C.7.小强去离家1千米的书店买书,他骑自行车5分钟到书店,在书店停留10分钟,再继续骑5分钟回家,下图能大致描述他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的是()。

A.B.C.D.8.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

则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狗的速度始终比兔子快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C.图中BC段表明兔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前4秒内,小狗比兔子跑得快9.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小明和小华都参加了800米比赛,小明起跑速度比较快,后半程放慢了速度;小华起跑速度比较慢,但后半程赶超了小明,比小明先到终点,下图()能表示两人比赛的情况。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的转换:学生需要从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数的规律,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数形结合的理解深度:学生需要理解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并非表面,而是深层次的内在关系,这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与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与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实践。我尝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希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课堂上,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数列规律的探究中遇到困难,他们难以从图形中抽象出数的规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采用更为直观和具体的方式,如使用教具或动画,来帮助他们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
此外,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回顾环节,我实。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和复习,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
4.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数学审美,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交流能力。
5.强化学生对于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数与形》,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体会数学的美感。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数与形的结合,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体会数学的美感。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和总结数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体会数学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PPT、图片、图形等。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如“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1+2+3+…+100的和?”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数的排列和图形的例子,如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与形的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计算,验证和总结规律。

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如“请找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第10个数是多少?”、“请计算一下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等,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和加深对数与形的理解。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规律。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有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有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

这些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数与形的联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数与形的密切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操作活动法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数与形的联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与形的联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与形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与形的联系。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二) 例2》(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二) 例2》(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二)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二)中的例2。

例2主要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思维定势,不能很好地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突破思维定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2.运用观察、操作、探索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足够的学习材料,如白纸、彩笔等。

3.提前学生进行预习,了解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掌握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形结合思想,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2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这个问题?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方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这个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数与形(20)》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数与形(20)》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数与形(20)》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掌握数与形的相互转换。

2.能够利用数与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数与形的关系。

2.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换。

3.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数与形的概念。

2.数与形的相互转换。

3.实际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复习和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与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利用数与形解
决问题?
第二节:数与形的概念
1.教师讲解数与形的概念,介绍数与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实例,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数与形的相互转换
1.引导学生进行数与形的相互转换实践,例如将数字转换为几何图形,
将几何图形转换为数字。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检查和讨论。

第四节:问题解决
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

2.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与形的关系。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数与形的联系,拓展思维。

六、作业布置
1.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知识点:数与形1.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2. 有些计算问题或较为复杂的题目可以通过画图,把数字、算式转化成图形,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解决起来会更直观、更简单。

考点01:算术中的规律1.(2022•漳平市校级模拟)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算式1234567×8+7的得数是()1×8+1=912×8+2=98123×8+3=987A.9876 B.98765 C.987654 D.9876543【思路引导】根据题意,1×8+1=9,12×8+2=98,123×8+3=987,发现:第二个因数都是8,加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右边个位上的数之和=10,第一个因数与等号右边数的各个位上的数的和是10,进而完成选择。

【解答】解:1+9=2+8=3+7=4+6=5+5=6+4=7+3,算式1234567×8+7=9876543。

故选:D。

2.(2020秋•阳原县期末)如图所示,照这样的规律算下去,算式+++…的结果是()A.B.1 C.【思路引导】在算式中把提出来,将其转化为×(1++++…),再根据拆项公式拆项后通过加减相互抵消即可简算。

【解答】解:+++…=×(1++++…)=×(1+1﹣+﹣++…)==故选:C。

3.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一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个树枝?A.16 B.20 C.30 D.32【思路引导】第一年这棵树上一共有2个树枝,第二年一共有(2×2)个树枝,第三年一共有(2×2×2)个树枝。

据此解答。

【解答】解:2×2×2×2×2=32(个)答: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32个树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8 数学广角——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通过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内容主要包括:数列的规律、图形的变化、数形结合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培养他们的数形结合思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培养学生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2.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实例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列,如1、2、3、4、5、6、7、8、9,引导学生观察数列的规律。

提问:你们发现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数列的规律。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图形,如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

提问:你们发现这个图形有什么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图形的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求其面积。

”让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如:“一个等差数列,前两项分别为1和2,求第10项。

”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形结合的思想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让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维。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一节数轴与有理数1. 数轴的引入数轴是一个用来表示实数的直线上的表示方法。

在数轴上,每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实数,并且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 数轴上的有理数有理数是指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的实数。

在数轴上,0点左边的点对应着负数,0点右边的点对应着正数。

而且在数轴上,有理数是均匀分布的,直观地表示了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3. 数轴上的运算在数轴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都可以用来表示。

加法就是在数轴上向右移动正数的距离,向左移动负数的距离。

第二节广角数1. 广角数的引入广角数是一个用来度量角度的数。

在广角数中,360度被定义为一个完整的圆周角。

2. 广角数与数轴的关系在数轴上,广角数可以用正负有理数来表示。

顺时针旋转角度表示为负数,逆时针旋转角度表示为正数。

3. 广角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广角数的加减运算就是角度的加减运算,乘除运算就是角度的乘除运算。

第三节图形的旋转1. 图形的旋转概念图形的旋转是指围绕一个固定的点,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旋转的操作。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以原点作为旋转的中心。

2. 图形的旋转对称图形的旋转会产生旋转对称的图形。

一个正方形绕着中心旋转90度后,可以得到另外一个正方形。

3. 图形的扇形变化图形的旋转还可以产生扇形图形。

通过对扇形的旋转操作,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扇形。

结语数学广角数与形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它不仅对于理解数轴和有理数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操作。

掌握这一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这一知识点,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广角数与形这一知识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数轴与有理数、广角数和图形的旋转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来深入了解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

数轴是一个直线,用来表示实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而有理数指的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

在数轴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0点,0点的左边是负数,0点的右边是正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有答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有答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有答案)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数学广角展开,教学内容包括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难点1.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2.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学广角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2. 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包括数学广角的相关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包括数学广角的题目,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目。

2. 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数与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重视“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2.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与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
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教具准备】
教具:PPT课件
学具: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纸卡若干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问题。

计算出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题:数与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题。

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

1=() 21+3=() 21+3+5=() 2
(2)看图与算式,总结发现。

①观察、讨论。

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有什么关系?
②汇报发现。

发现三:算式左边的加数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3)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可借助学具摆一摆)
①1+3+5+7=() 2(1+3+5+7=42)
②1+3+5+7+9+11+13=() 2(1+3+5+7+9+11+13
=7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92(1+3+5+7+9+11+13+15
+17=92)
(4)当堂练习:第108页的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2)观察、试算、发现规律。

①观察算式中加数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②分步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
(3)数形结合,验证规律。

①引导验证:你发现的规律成立吗?请结合图示进行验证。

②汇报、交流。

a.结合圆的面积验证:用一个圆的面积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
b.结合线段图验证:用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
(4) 明确结论。

(5)交流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感悟。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8页2题。

[第6个图形:红色6 个,蓝色18个;第10个图形:红色10个,蓝色26个。

根据图示可知: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数(第
几个)相同,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图形的序数+2)×3-图形的序数或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图形的序数+2)×2-2]
2.计算出结果。

3.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数与形
1=() 21+3=() 21+3+5=() 2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