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定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普遍建立,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广泛的的存在于社会经济之中的前提下产生的。

央行独立性的定义是:中央银行拥有不接受来自政府的命令的权力, 在制定或者更改货币政策时,不必与政府交涉。

但事实上, 哪怕是最为独立的中央银行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运作,换而言之,就是央行的独立性其实是一种相对的独立,其多多少少都会有受到政府制约的地方,所以,衡量央行的独立性关键在于看央行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的干涉。

二、衡量标准(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标准主要有以下四点:1、组织机构和人事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主管人员的提名和任免是否由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决定。

2、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

3、经济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财政的独立性,即其是否依赖于政府的拨款和财政的支持。

4、业务的独立性。

主要指中央银行是否可以自主决定其业务的实施,办理业务时否受政府机关的干预。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货币政策自主权《人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不受其他任何部门、地方的干涉”,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7年来首次被确认其独立性。

2.相对于财政部的独立性这是衡量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一个具体标志。

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行政关系上,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不存在隶属关系,这在组织上保证了人民银行对财政部的独立地位。

②资金关系上,《人行法》第27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这样从法律上基本割断了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直接融资关系。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商行和央行)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商行和央行)

2、归还中央银行借款的核算
• 商行 • 借:向中央银行借款 •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借款利息支出户 •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人行 • 借:××银行存款——××行户 • 贷:××银行贷款——××行户 • 贷: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七、再贴现的核算
• • • (一)办理再贴现的有关规定 1、再贴现对象为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必须在提供已经本行贴现的商业汇票同 时,提交增值税发票和必要的运输单据,以确保商业汇票的签发是在真实商 品交易基础之上,防止企业或商业银行利用贴现或再贴现套取银行的信贷资 金。 3、再贴现的金额,按贴现汇票的票面金额扣除再贴现利息计算,再贴现的期 限,从再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 4再贴现利率一般略低于再贷款利率,也可以根据中央银行银根松紧状况,实 行浮动利率。 5、商业汇票再贴现时,应作成转让背书。再贴现到期时,中央银行应向付款 人收取票款,不获付款的,再贴现银行应向其前手追索票款。
3、再贴现到期收不回的处理手 续
• • • • • • 人行 借: ××银行存款-申请再贴现开户行 贷:再贴现资产—本金 同时 借:再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金融企业往来收入—贴现利息收入
• 申请再贴现商行 • 借:贴现资产—本金 •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同时,向贴现人收取贴现款,其会计分录为: • 借: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 贷:贴现——××汇票户
• 2、调整财政性存款的处理 • 调增时:商行和央行的处理与首次缴存一 样 • 调减时:商行和央行的处理与首次缴存相 反
(六)缴存一般存款的处理
• 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 存入人民银行总行。 • 系统内各行处缴存一般存款,由上级行向 所属行办理调整手续,双方转账。

福州大学中央银行学重点整理,课后习题

福州大学中央银行学重点整理,课后习题
第九章
1、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和某种特定的经济 状况下,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目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 和汇率等也可以充当中介指标。 2、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二者均 是货币创造的基础。
第一章
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指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代表一国政府调控金融、经 济发展的特殊金融组织。它是商品经济、货币信用制度以及银行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为了满足统一银行券发行、票据清算、稳定信用体系、金融监管以及政府融资等方面的客 观需要而建立的。 2、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通常不设立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 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 央银行制度。
第十二章
1、集中监管体制:是指把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 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来承担,也有的国家另设一个专门负 责监管的机构。
2、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 体制。一般由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承担责任。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规 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需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金进行投保的制 度。
4、中央银行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 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和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 本保证。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 构的“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29)重点+非重点1、试述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简答5个方面(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

(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2、央行制度在初建时期和普及发展期各有何特点?简答初建时期,各国的中央银行主要是由普通银行通过国家法律赋予集中货币发行权和对其它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及资金支持而逐步成为中央银行的。

普及发展时期,欧美国家的中央银行主要是对原有的银行进行改组和加强;而新成立的国家,解放的殖民地国家等主要是由政府直接组建中央银行,并借鉴欧美中央银行的经验。

基本设立时期的特点:1.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

早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普通商业银行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

一般称之为自然演进型中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集中掌管货币发行权的过程。

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

早期中央银行都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服务,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清算中心。

扩展时期的特点:1.为适应客观需要而设立。

这个时期,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是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稳定币值,重建或整顿币制而专门创设的。

一般称之为人工创设型中央银行。

2.活动重心在于稳定货币。

这一时期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通货膨胀问题。

3.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各国将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重要手段。

3、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机构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和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具有双重属性:银行性与机关性。

4、对比分析早期中央银行与现代中央银行职能。

分析中央银行的三大基本职能,即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但这些具体内容并不是在中央银行产生时就得到了完全充分的体现,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银行制度本身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的。

《财政与金融》(第四版)PPT及教学参考资料 10第十章 中央银行及其业务

《财政与金融》(第四版)PPT及教学参考资料 10第十章 中央银行及其业务

(1)知道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职能;
(2)初步把握中央银行的业务体现中央 银行的基本职能;
(3)懂得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4)知道中国人民银行的反洗钱职责。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11月22日净投放1000亿元。中国 央行今日进行14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1200亿元14天 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63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将有 1700亿元逆回购到期。
(一)政府贷款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吸收财政存款, 并在政府资金困难时为其提供贷款。中央银行 为政府提供的贷款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贷款和 透支。贷款指各级政府有计划向中央银行借款。 (二)商业银行贷款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既要控制商业 银行的信用活动,也要在商业银行资金困难时 为其提供贷款支持。
思考:中央银行为什么要进行逆回购操作?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小银行的破产倒闭以及带来的各种信用纠纷,使 银行体系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见图10-1)。
图10-1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 (见图10-12)。
图10-12 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即中央银行将其资产 加以运用并借此实施其宏观调控的业务。中央 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见图10-13)。
图10-13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黄金、外汇储备 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储备业务,是中央 银行按照政府的授权,集中对黄金外汇进行储 备的业务。 (四)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 买卖有价证券的活动,借以向流通中投入或回 笼货币。

商业银行与央行的关系解析

商业银行与央行的关系解析

商业银行与央行的关系解析商业银行是指依法成立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经营货币信贷等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而央行是指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合作与相互影响关系,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指导央行作为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和最高决策机构,对商业银行具有监管和指导的职责。

央行会制定各项金融法规和制度,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并通过监管、评级和审计等方式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

央行还会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和研讨会,向商业银行传授监管政策和经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指导。

二、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和优惠政策央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活动进行调控。

央行可以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水平等方式,来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方向和规模。

央行还可以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提供紧急贷款和再贴现等操作,以维护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

三、商业银行向央行存款和借贷利率商业银行可以将多余的资金存入央行进行结算或获得利息收益。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利率也是商业银行计算贷款利率的重要参考。

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向央行申请借贷,央行提供的借贷利率也常被商业银行用于计算自身的贷款利率。

四、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央行通过买卖国债、存款证明等金融工具的方式,调整流通市场的货币供给与回笼,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利率进行影响。

五、央行控制银行间市场和利率水平央行通过对银行间市场的监管和调控,控制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央行通过开展重购协议、逆回购等交易,引导市场利率的波动,确保市场利率的合理稳定,为商业银行和各类借贷主体提供明确的利率参考。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建立了一种合作与相互影响的关系。

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指导,商业银行则根据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自身的经营行为。

经理岸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关系重塑

经理岸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关系重塑

经理岸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的关系重塑摘要:国库管理制度的合理转离不开财政、央行、代理银行间职能的合理划分及国库制度对三者关系的有效调整。

因此,本文试以国库制度调整的职能关系入手,分析人民银行、代理银行承担的三个角色设定、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完善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库;代理银行;关系调整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81-01代理银行是央行经理国库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民银行履行国库职责的延伸。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国库业务中承担着三种角色即:代理国库、国库经收处、集中支付代理银行。

(以下简称代理银行)。

理清国库与代理银行的角色定位与关系,有利于解决代理银行在现行体制下的问题,进而解决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中的短板。

一、央行国库、代理银行在国库业务中的角色、关系定位基于人民银行机构设置的实际情况,央行国库与代理国库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在未设立人民银行的区域,把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的业务,委托商业银行进行代理。

通过代理业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但与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的是,央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令这种方式,下发《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赋予代理银行在国库业务上的一定监督管理的权限。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国库管理的先进经验,我国对国库制度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其中,对资金拨付方面进行了集中支付改革。

这种模式下,央行国库与集中支付代理行间的委托代理在现行制度下未没有明确,代理关系存在于财政和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之间。

国库经收处是预算收入入库的前沿,是征收机关和央行国库之间的桥梁。

预算收入的及时入库,依托于国库经收处的服务。

人民银行则对商业银行经收行为的及时性、完备性进行监督。

二、人民银行、代理银行部分角色问关系不明确及代理银行的设定、监管制度不完备,影响央行国库整体职能的发挥(一)代理支库与集中支付代理行之间关系未作明确规定,代理支库管理国库单一账户,应引起重视现有的《财政国库改革办法》规定了国库单一账户开设在中央银行。

我国的利率体系

我国的利率体系

国内的利率体系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利率有非常多种,如贷款利率、房贷利率、MLF利率等,那这么多种利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本文梳理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明晰整个社会的利率水平是由谁所决定的。

利率是资金流动的成本,因此要谈论利率体系,首先需要了解国内资金的流动体系。

一、资金的流动体系资金的流动体系如下图所示:图 1.1 资金流动体系资金流动体系总共分三层:1.第一层:央行。

央行向商业银行投放货币。

2.第二层: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的资金后,会有几种流向:(1)通过同业拆借等方式,在其他金融机构间流转,这部分资金仍留在第二层运转。

(2)通过发放贷款等方式,资金流向第三层的企业,进入实体经济。

3.第三层:企业获得资金后从事生产,其利润会以薪资、税收等方式,流入居民和政府部门。

资金就在这三层体系间流动,而资金每次流动就会产生相应的流动成本,即利率。

例如央行将货币投放给商业银行,那么央行和商业银行需要约定一个利率,到期商业银行将本金、利息一同返还。

二、利率体系由于资金流动体系分三层,那么相应的利率体系也分三层。

首先是第一层流向第二层的利率,即发生在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

由于该利率是完全由央行决定的,因此也叫政策利率。

如下图:图 2.1 央行流向商业银行的利率:政策利率央行向商业银行投放货币,有两个利率,都称之政策利率。

1.第一个是逆回购利率。

逆回购利率是一个短期利率,期限一般是7天期、14天期两种。

2.第二个是MLF利率。

MLF利率是一个中期利率,期限是一年期。

央行选择采用哪个利率,取决于央行此次想要调整的是短期还是中期利率。

然后是第二层金融机构之间资金流动的利率。

由于该利率是金融机构自主竞争报价形成的,因此也叫市场利率。

如下图图 3 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市场利率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也称之为市场化利率,是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决定的。

该利率总共分三种:1.第一个回购利率。

这个是银行间的同业借贷利率,需要提供抵押品。

第三章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与独立性问题总结

第三章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与独立性问题总结

1923.1 17,972
1923.10 25,260,208,000
1922.7 353,412 1923.11 4,200,000,000,000
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 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一定的独立性 ۩ ①特殊的金融机构 ; ۩ 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宏观调 控以及稳定金融系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 ۩ ③中央银行与政府两者所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 及制约因素有所不同 ; ۩ ④互补和制约关系; ۩ ⑤全面、 准确、及时地贯彻总行的方针政策,减少地方政府干预
央行的独立性:央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
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央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二是央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政府与央行的矛盾表现
金本位矛盾不突出,两者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业务之中
战争筹资:政府干预→货币发行增加很快→严重的通货
10
5 8 4 5 4 5 3
三个代表人民大众,一个代表共和国主席
八个在国会有席位的董事,一个经济学家和一个律师 至少五个代表工业, 商业和农业 两个银行业代表,一到两个市民代表 地区代表 两个没有投票权的政府代表,四个来自城市银行,地区银行, 工业,商业和农业的代表 由国会的政治平衡决定 由国会的政治平衡决定
一元式 中央银行制度
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 特点:权力集中统一、 职能完善、 有较多的分支机构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 Nhomakorabea、德国二元式 中央银行制度
例子
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 地方级中央银行在其辖区内 有一定的独立性, 分别行使其职能

分析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的区别与联系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分析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的区别与联系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社会调查报告我国银行业发展调查——分析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姓名院系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教师签字:年月日我国银行业发展调查——分析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FONT size=2>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可见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

<BR>按照《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是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而设立的,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BR>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是:<BR>(1)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而商业银行则是企业法人;<BR>(2)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职能部门,商业银行则是经营存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BR>(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业实施管理,而商业银行则是被管理的对象;<BR>(4)作为中央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而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设置则根据《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办理。

<BR></FONT>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区别2009-11-26 16:16:5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之下,需要有中央银行?学习以下各篇之后对这个问题会有较多的理解,希望把它列在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之中。

答: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有中央银行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在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各家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利。

因当时实行金本位制,各家银行只要保证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能随时换成金属货币,就可以稳妥经营。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银行经营的问题,商业银行可能无法保证自己所发银行券的兑现。

我国货币发行机制探讨 基于央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我国货币发行机制探讨  基于央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谢谢观看
2、负债项目:商业银行的负债项目主要包括存款、同业拆借、债券发行等。 其中,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项目,也是派生货币的主要来源。同业拆 借和债券发行则是商业银行调节资金余缺的重要手段。
四、对比分析
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货币发行机制中具有显著差异。
1、资产负债表结构: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由储备货币和货币政策工具构成, 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则由资产和负债项目组成。
2、负债项目:商业银行的负债项目主要包括存款、同业拆借、债券发行等。 其中,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项目,也是派生货币的主要来源。同业拆 借和债券发行则是商业银行调节资金余缺的重要手段。
四、对比分析
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货币发行机制中具有显著差异。
1、资产负债表结构: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由储备货币和货币政策工具构成, 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则由资产和负债项目组成。
2、提升商业银行效率: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风 险管理,保障金融稳定。
3、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加大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力度,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活 力;推动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提高金融体系稳健性。
4、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学 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
2、职能与目标:央行的职能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而商业 银行则是为了获取利润和满足客户需求。
3、影响力: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等手段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而商业银行 则通过资产、负债项目管理来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五、建议与展望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以下建议值得考虑:
1、优化央行资产负债表:加强外汇市场管理,稳定汇率波动;合理运用货币 政策工具,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从货币政策视角分析央行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关系

从货币政策视角分析央行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关系

一、央行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关系(一)再贴现和再贷款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引起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投放、转账存款等派生存款,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表现为资产项下“储备资产”和负债项下“对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增加.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以相同的趋势增长。

(二)中央银行买入外汇资产这部分基础货币也将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派生出大量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国外资产”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增加。

对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储备资产”和负债项下“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和“对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

(三)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买卖标的为国债时,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增加。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央行票据的发行、正回购交易以及外汇掉期交易等途径调控基础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数量分布.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央行票据的发行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减少以及“发行债券”的增加;正回购交易中的第一次交易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减少以及“其他负债”的增加;外汇掉期交易当中的售出外汇表现为资产项下“外汇”的减少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减少。

对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表现为“储备资产”的减少。

(四)货币掉期在中央银行卖出外汇的时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表现为“外汇资产”和“储备货币”同时减少,对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表现为资产的内部转移,“国外资产”增加同时“储备资产"减少。

由此可见,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货币掉期操作有利于控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性分析作为货币供应的源头,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负债业务的变动来体哦阿姐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调控宏观经济。

简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之间的关系

简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之间的关系

简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之间的关系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其性质是国家管理机关。

这体现在:不以赢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即不面向企业和个人经办存、放款和汇兑业务;为实现国家政策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承办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监管工作;为各商业银行办理清账结算,了结其债权债务关系。

此外还有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这一职能已经体现出央行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关系,即监督和被监督、管理和被管理);监管金融市场、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金融状况等职能。

概括地说,中国人民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商业银行从性质看属于特殊企业(即金融企业),是通过办理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转帐结算等金融业务获取利润的企业。

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活动、照章纳税,并遵从市场经营原则,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

它和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以普通商品为经营对象,而是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为经营对象的。

商业银行的职能:⑴充当信用中介,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聚集闲散资金、又通过发放贷款使资金投入到经济运行中,商业银行在这里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⑵变货币收入为货币资本。

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使非资本货币(闲散资金)转化为资本货币(投入生产)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⑶充当支付中介,即充当顾客(企业或个人)的“帐房”或“出纳”。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创立、不以赢利为目的、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

设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政府直接合理干预经济活动,从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支持政府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我国,其资本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拨付。

其经营特点是:(1)经营目标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而不是以赢利为其主要经营目标(保本微利)。

(2)贷款以中长期为主,利率低于同期一般金融机构利率。

银联、央行和各大银行是怎么样的关系?

银联、央行和各大银行是怎么样的关系?

银联、央⾏和各⼤银⾏是怎么样的关系?你好!这三个,严格上来讲是各⾃独⽴,互不统属的。

不过,现实中三者按照实际权⼒⼤⼩的关系排⾏,应该是:央⾏、银联、各⼤银⾏。

不管银联还是各⼤银⾏的设⽴都必须要央⾏批准,所以说央⾏是⼤哥⼤。

⼀、央⾏1、在我国,央⾏即中国⼈民银⾏,这家银⾏是不办理具体业务的,甚⾄可以说它其实并不算银⾏,属于政府部门,是管理各个商业银⾏的。

中国⼈民银⾏是我们国务院27个部门之⼀,央⾏的⾏长属于正部级的领导⼲部(跟省委书记⼀个级别的)。

2、说到央⾏⼤家最熟悉应该是他的印钞⼯作,你在每张⼈民币上都可以看到印有中国⼈民银⾏,其余的银⾏,⽐如⼯农中建这些是没权利印钞。

但是印钞并不是央⾏的主业,央⾏更重要的是制定和执⾏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融风险,维护⾦融稳定。

3、举个例⼦:(1)⽐如信贷资⾦过多的流⼊房地产市场,加⼤了房地产市场风险,那么央⾏就出具政策,要求各银⾏加⼤审核⼒度,控制投放房地产市场的总规模,降低风险;(2)再⽐如市场投资过热,通胀厉害,央⾏就调⾼存款利率,那么⼤家就会把钱存⼊银⾏,减少投资,抑制经济过热。

⼆、银联1、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然后由中国⼈民银⾏批准设⽴的中国银⾏卡联合组织。

银联的作⽤是什么呢?简⽽⾔之就是互通,⼀张银⾏卡,如果上⾯没有银联的标志,那么你就没办法跨⾏使⽤。

2、举例:张三有⼀张建设银⾏的卡,有⼀天李四找张三借款2万元,李四是农⾏的卡;那么张三就去建⾏柜台要汇款2万元给李四;但是建⾏和农⾏的系统是各⾃独⽴的,并没有互通,根本没法汇过去,怎么办?银联的作⽤就来,张三先把钱实际先从建⾏汇⼊到银联,然后银联在划拨给农⾏李四的卡,这笔交易就完成了。

3、说到这⾥,很多⼈会问,为什么不把建⾏及农⾏的系统直接互通?瞎搞⼀个银联多费事,不不不,这也有原因的。

⼀是全国有多少家银⾏(⼏千家),每家银⾏都要独⽴去与其他银⾏建⽴互通,⼯作量太⼤;⼆是与太多的系统互通,增加风险概率。

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2010-11-10 13:49共有1条评论订阅大中小上文讨论“中国式加息”与美国加息的不同含义。

对前者而言,加息是央行略微松动利率管制,允许商业银行提高对客户的存、贷利率。

美国加息呢?也讲了,无论是联储贴现率(或“再贴现率”)还是联储基金利率,加的都是各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贷之息。

虽然中美加息都有紧缩货币供给之意,但影响的力度还是大相径庭。

这么说吧,如果中国式加息收紧的是毛细血管的货币流量,那么美国加息直接压缩了货币动脉的供血量。

或有读者问,商业银行存、贷利息一起上浮,导致客户的储蓄意愿增加、借贷需求下降,商业银行的信贷供大于求,最后还不是把“余钱”存到央行,不也同样改变了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的关系?美国加息先紧动脉、再紧毛细血管,中国加息从毛细血管紧到动脉收缩,殊途同归,究竟有什么不同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多了解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这方面,我得到的观察如下:今天中国的央行已不限于“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因此也不限于只通过一条货币动脉与商业银行相连。

正如本系列评论特别关注的,为了汇率政策目标,中国央行还不断以基础货币在外汇交易中心购买外汇,在累积数目不断翻新的国家外汇储备的同时,还形成了另外一条人民币货币动脉通向商业银行。

如此特别的“双动脉货币循环”,单靠加息或者降息不足以实施有效的调节。

先看第一货币动脉。

像天下所有央行一样,中国人民银行也为所有商业银行承担着“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文献说,最早提出“最后贷款人(lenderoflastresort)”概念的,是18世纪末来自赫赫有名金融家族的一位叫巴林的爵士。

他认为英格兰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主要职能是在普通商业银行遇到危机时借钱给那些问题银行,以保证支付、抑制恐慌,也就是充当“最后贷款人”。

1802年,桑顿(Thornton)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最后贷款人”理论,认为要对付金融恐慌这样系统性的风险,离不开“最后贷款人”的制度安排。

2019年西南大学作业答案[0946]《中央银行学》

2019年西南大学作业答案[0946]《中央银行学》

0946 20191单项选择题1、( )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代理国库 . 依法金融监管. 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依法实施货币政策2、以下不属于中间型监管体制的国家是( )。

. 美国. 意大利. 德国 .泰国3、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

. B. 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 . 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4、从央行独立性强弱看,其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

. 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完全独立的中央银行5、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优点有()。

.货币供给量自身的抗干扰性较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6、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是指()。

.操作时滞.市场时滞.内部时滞.外部时滞7、如果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两个指标之间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同时选择两个指标,将使中央银行进退两难.二者同时作为中介指标以更好地发挥二者的各自优势.由于二者之间对应关系不十分严格,故无法判断孰优孰劣8、衡量一国的外债偿还能力的偿债率是指()。

.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年偿还外债本息/年外汇总收入.外债余额/年外汇总收入.年偿还外债本息/国民生产总值9、由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知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国际收支均衡.社会总供求均衡.微观经济基础的完善10、以下指标中,()能更准确地体现货币流动性的强弱。

.M0/M1.M1/M2.M1/M0.M2/M111、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财政部.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12、我国一般将( )定为中央银行的主要操作指标之一。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

清算资金往来户旳贷方是本行应付给他行数,相当于应付款。
当日该账户借方数>贷方数时,按其差额:
借:存储央行款项
贷:清算资金往来——同城票据互换 如当日借方数<贷方数,作相反旳分录。
同城票据互换练习题:
1、某日工商银行提出转账支票12张,金额67441元;提出进账单4张, 金额11021元;提入转账支票10张,金额41200元;提入进账单2张, 金额8456元。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
财政性存款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100%上缴
一般性 存款
上缴准备金
贷出
1、财政性存款和一般性存款P162: 2、缴存核实——财政性存款——首次缴存
借:缴存央行财政性存款
(数额:整千)
贷:存储央行款项 缴存核实——财政性存款——后续期间旳调整
①本期末余额>上期末余额时,调整增长额:
借:缴存央行财政性存款 (差额)
商行持未到期票据向央行贴现(转贴现)
1、央行旳核实 ——计算贴现息 (假设为不带息票据) ——计算贴现额 ——分录: 借:贴现资产(面值) 贷:XX银行存款(贴现额) 利息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差额)
2、商行旳分录: 借:存储央行款项(贴现额) 金融机构往来支出——中央银行往来支出(贴息) 贷:贴现负债(面值)
要求:根据以上业务编制有关分录(假定分录中旳吸收活期存款不分 单位)。
商行向央行借款(再贷款)旳核实
1、商行处理资金短缺旳途径——向上级行申请调入
——同业拆借(向其他行借)
——发行股票债券
——向央行申请借款
2、再贷款程序:
——转贴现
商行填写申请书 人行计划部审批核 填写借款凭证并加盖预留印鉴
人行计划部签批

论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论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央行的职能138332114 13金融胡云泽论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

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以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就对调节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负有责任。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它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他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的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存款保证金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从而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也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运营的安全,各国一般都通过法律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提取率,并将这部分准备金交存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则以这部分资金进行再贷款或再贴现,使之作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

2.充当最后贷款人如果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而其他同业头寸过紧、无法帮助时,便要求助于中央银行,以其持有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予以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必要时还可向中央银行申请信用再贷款,从而获取所需资金。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人和坚强后盾,并保证了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票据清算由于各家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账户,则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账户转账和划拨,整个过程经济而简便。

(三)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代表国家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和处理对外金融关系。

其具体职能体现如下:1.代理国库国家财政收支一般不另设机构经办具体业务,而是交由中央银行代理。

第8章《中央银行》习题及答案

第8章《中央银行》习题及答案

第10章中央银行一.填空题:1.中央银行制度产生于17世纪末,最早可溯至1668年的瑞典国家银行和1694年的______银行。

2.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的前提是集中商业银行的______。

3.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20世纪初清政府建立的_______。

4.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的原始意义是加强金融机构的_______。

5.中央银行办理银行间的清算是在执行货币发行与集中保管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中央银行发挥调控职能是通过对_______的控制与调节来实现的。

7.根据《巴塞尔协议》要求,凡经营国际业务的银行,其银行资本与______的比率最低为8%,其中,核心资本要占全部资本的50%。

8.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分为单一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度、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9.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最初标志是____________。

10.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_____________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对企业和个人直接办理存贷业务,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11.支付清算系统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12.以美国为典型的在一国建立多个中央银行机构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和任务的体制是______________。

13. 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________方项目。

14.中央银行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大多数的中央银行采用()。

A.单一型B.复合型C.准中央银行型D.跨国型2.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银行职能的是()。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C. 集中商业银行的准备金D.发行货币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代理国库,集中()。

A.国库存款B.团体存款C.企业存款D.个人存款4.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存款准备率。

央行往来的概念

央行往来的概念

央行往来的概念央行往来是指央行与其他机构或个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关系。

央行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机构,其往来关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金融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央行往来涉及的对象包括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国家的央行等。

首先,央行与政府部门之间有着密切的往来关系。

央行与政府之间的往来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制定、财政政策的配合、金融监管等方面。

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与政府协调,了解经济形势和政府的发展目标,从而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

此外,央行还要与政府配合进行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防范金融风险。

其次,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往来关系。

商业银行是央行的直接对接对象,央行通过与商业银行进行往来,实施货币政策和进行金融监管。

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往来主要包括存贷款、清算、监管等方面。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存款、贷款和清算服务,以维护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运行。

同时,央行还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要求其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央行往来还包括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央行之间的合作。

央行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需要与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进行往来合作,以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挑战。

同时,央行之间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信息,加强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协调和金融监管合作。

这些合作对于保障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央行往来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模式,更是保障金融系统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机制。

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央行可以更好地把握国家经济的发展态势,制定出合适的货币政策。

与商业银行的往来有助于央行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央行的往来则有助于央行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的挑战,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总之,央行往来是指央行与其他机构或个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2010-11-10 13:49共有1条评论订阅大中小
上文讨论“中国式加息”与美国加息的不同含义。

对前者而言,加息是央行略微松动利率管制,允许商业银行提高对客户的存、贷利率。

美国加息呢?也讲了,无论是联储贴现率(或“再贴现率”)还是联储基金利率,加的都是各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贷之息。

虽然中美加息都有紧缩货币供给之意,但影响的力度还是大相径庭。

这么说吧,如果中国式加息收紧的是毛细血管的货币流量,那么美国加息直接压缩了货币动脉的供血量。

或有读者问,商业银行存、贷利息一起上浮,导致客户的储蓄意愿增加、借贷需求下降,商业银行的信贷供大于求,最后还不是把“余钱”存到央行,不也同样改变了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的关系?美国加息先紧动脉、再紧毛细血管,中国加息从毛细血管紧到动脉收缩,殊途同归,究竟有什么不同嘛?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多了解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这方面,我得到的观察如下:今天中国的央行已不限于“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因此也不限于只通过一条货币动脉与商业银行相连。

正如本系列评论特别关注的,为了汇率政策目标,中国央行还不断以基础货币在外汇交易中心购买外汇,在累积数目不断翻新的国家外汇储备的同时,还形成了另外一条人民币货币动脉通向商业银行。

如此特别的“双动脉货币循环”,单靠加息或者降息不
足以实施有效的调节。

先看第一货币动脉。

像天下所有央行一样,中国人民银行也为所有商业银行承担着“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文献说,最早提出“最后贷款人(lenderoflastresort)”概念的,是18世纪末来自赫赫有名金融家族的一位叫巴林的爵士。

他认为英格兰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主要职能是在普通商业银行遇到危机时借钱给那些问题银行,以保证支付、抑制恐慌,也就是充当“最后贷款人”。

1802年,桑顿(Thornton)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最后贷款人”理论,认为要对付金融恐慌这样系统性的风险,离不开“最后贷款人”的制度安排。

因为不难观察到,即使资产质量良好、有清偿能力的商业银行,也可能应付不了突发的、因恐慌引起的金融风潮——存款人突然要求债权变现,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加深所有存款人以为银行将要破产的疑虑,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提现要求。

这时,最后贷款人登场保证被认为有问题的银行有能力付现,制止金融恐慌的蔓延。

不过,桑顿也注意到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即商业银行认定反正有最后贷款人“兜底”,贷款的风险控制可能变得马虎大意。

桑顿的建议是绝不要向没有清偿能力的银行提供最后贷款,并有勇气让那些经营不善的机构破产倒闭。

早期关于最后贷款人的实践与理论,已经隐含着现代银行体系的核心矛盾。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最后贷款人的钱从何而来?初级答案是“储备”,即来自各商业银行事先在最后贷款人那里存上一笔储备金,一旦出现金融恐慌,就动用这笔资源来“灭火”。

但是,当恐慌的能量大过储备规模的时候,怎样找到更强有力的货币水龙头呢?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最后贷款人的权杖终于从JP摩根这类市场大亨的手里,转到了垄断国家信用的央行的名下。

很明白,国家比个别私人资本的规模更大,也因此拥有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的规模经济。

更直截了当之处,是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就意味着央行拥有不受限制的提供最后贷款的能力。

央行取代私人充当最后贷款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合法增加供给法定不可兑现货币。

这似乎是对付金融风潮、银行挤兑、储户恐慌的终极利器,因为无论局势多么严峻,政府总能够通过央行紧急征收货币主义者习惯称谓的“通货膨胀税”,保证把市场恐慌遏制在萌芽之中。

但是,麻烦也在这个地方。

因为央行要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与央行另外一个稳定币值和货币体系的使命,在有的情况下会严重对立。

如果央行在对付金融恐慌方面表现得无所不能,以至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超过了一定的阈值,那么拯救金融市场终究要以滥发票子——未来的货币不稳定——为代价。

这类事情在金融史上屡见不鲜,最新、也是最夸张的例证当数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在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

概括一点说,以为强大的国家干预就足以消灭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至今还是远未实现的理想。

作为后来者,中国的央行如何处理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的内在紧张,也只有在充满矛盾的建议和批评中摸索前进。

整体看,中国
至今并没有颁布确保存款安全的法令,虽然中国人民心照不宣地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动用其财政的和货币的力量来保障储户的基本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也从来没有明确宣布过,发生支付问题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一定会得到“最后贷款”的服务。

人们凭经验和记忆,只知道一旦出问题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处理:有央行出手注资相救的,有任其破产的,有帮忙剥离不良资产、推进重组的,也有在严惩肇事机构负责人的同时却仁慈地保护储户的。

如此“没准的”处理,带来一个积极后果,储户总要仔细挑选机构,而任何机构也不能肆意妄为。

我们无从知道这一切是不是出自有意的设计和安排,只是从结果看,央行的策略非常接近于1990年以来流行的“建设性模糊”(Corrigan,1990)理论。

该理论认为,如果最后贷款人不在事前把自己的责任讲得那么明白,也许可以让市场里的行为者好自为之,从而对付最后贷款人存在下的道德风险。

事实上,当下妨碍央行维持稳健货币目标的,并不是它同时要扮演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由于1990年代中国大刀阔斧处理了银行的不良资产,那曾经迫使央行放出过量货币以拯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压力,即使没根除也基本得到解除。

今天威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压力,主要来自所谓“第二货币动脉”,即央行为了人民币汇率目标,不断动用基础货币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大手购汇,从而源源不断地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

我们写下过数目字的数量级:1999年以来中国累计的净出口——商品劳务出
口了,对应的货币购买力却留在了国内——超过了10万亿人民币;2007-2008年每年2.3万亿-2.4万亿的净出口;2009年是危机冲击中国经济之年,可是我们全年的外汇储备还是增加了4000多亿美金,算起来仅此就增加3万亿左右的人民币供给;2010年虽然贸易顺差的比例有所降低,但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增长还是令人瞩目。

简言之,第二货币动脉的流量充沛,依然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主力通道。

在中国背景里看问题,加息的作用与空间都有限。

且不说通胀时期名义利率通常低于实际利率,即使没有调整的滞后,加息也不能直接调节第二动脉里的货币运动。

横竖进入中国的每一块美元究竟带出多少人民币,首先受汇率机制决定。

正本清源之道,下周再谈吧。

【经济观察网】本文网址:/observer/special/2010/11/09/185328.s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