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 第3节《城市化》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第2章 城市和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 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2章城市和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第1-2题。
1. 图中()A.英国城市化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2. 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是()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3. 关于城市化中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B.人口迁往小城镇和农村C.郊区城市化明显D.市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不明显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15年比较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特点是()A.新增铁路干线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明显上升C.城市人口规模扩大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5. 从1990年到2015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移到郊区,主要的原因有()①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郊区的劳动力更加廉价③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④避免市区的客运和货运发生干扰,产生交通拥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 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7. 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A.C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5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8-9题。
8. 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5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9. 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五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10. 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世界上首批城市多数诞生在()A.河流中上游山区B.河流中下游平原C.高纬度沿海地区D.资源丰富的内陆2.下列亚洲国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A.印度B.日本C.沙特阿拉伯D.菲律宾读某城市的昼夜人口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
该市“卧城”主要位于该城市的A.东部B.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4.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处为商业区B.②处为居住区C.③处为工业区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5.“你在北方的雾霾里,自强不息;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这是网友在2016年春“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时改编创造的寒潮版《南山南》。
寒潮所属的天气系统是A.B.C.D.6.由于石油开发而形成的“石油城”是A.伯明翰 B.匹兹堡 C.约翰内斯堡 D.阿伯丁下图所示国家是一个典型的热带高原国家,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国的地势()A.南高北低B.西高东低C.四周高D.中部高8.该国西北部半岛人口和城市稀少,其主要原因是()A.气候寒冷B.沙漠广布C.地形崎岖D.海拔高9.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高原,其主要原因是()A.气候凉爽B.水源充沛C.地势低平D.土壤肥沃10.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A.沿铁路分布B.沿河设城C.沿公路分布D.临海布局11.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甲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a中城市A.共有二级城市等级体系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小C.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D.甲丙城市服务范围有嵌套关系13.甲城市工业区分布在图b中A.①B.②C.③D.④读“贵州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14.贵州省2010年时处于城市化的哪一阶段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停滞阶段15.进入21世纪后,贵州省在城市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较慢B.城市化加速发展,出现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破坏等问题C.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减缓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下左图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某地区域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2.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A.①B.②C.③D.④3.图中, Ⅱ阶段城市最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B.城市中心人口密度减小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4.城市功能分区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住宅区 B.文化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5.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地理因素 D.民族与宗教因素6.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应该是A.能使城市居民随时随地得以消费B.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C.能使交通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各种交通工具畅通无阻 D.能保证外来人口不再涌入城市,扰乱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读野外考察游记节选,回答下面小题。
“行进在大峡谷,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
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傈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他们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7.“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8.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村聚落多为A.集聚式 B.散居式 C.规则式 D.多边形式9.此地较大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A.带状 B.圆形 C.三角形 D.方形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在图中,③区()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C.是城市的商业中心D.环境质量最差11.在②区内,可以布局()A.学校、体育馆B.消防车库、城市雕塑C.政府机关、停车场D.超市、文化馆12.近年来,城市内涝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下列有关城市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不利于下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 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行政因素D.历史因素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2.当L线变成P线时,反映了各功能区的变化是()A.商业区范围变小B.工业区范围变大C.住宅区范围变大D.工业不断向外围移动某大型超市在厦门火车站广场开张,后又在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出入厦门岛主干道(BRT)站点旁开设第二家店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超市首选火车站广场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动人口多B.常住人口密度大C.劳动力充足D.居民购买能力强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4.图中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分别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是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7.③区域可能属于()A.工业区B.住宅区C.商业区D.行政区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完成以下两题。
8.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以下两题。
9.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建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1.(2)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减轻城市内涝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④提供工业用水1.(3)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A. 下渗B. 地表径流C. 降水D. 水汽输送【答案】B【解析】(1)根据图示水体间关系可以判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井将雨水收集起来减少了地表径流所以其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地表径流 B正确故选B【答案】A【解析】(2)城市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①正确活水公园收集雨水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②正确雨水处理后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③正确提供工业用水不属于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④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3)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 B正确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属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A、C、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答案】A【解析】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3.(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3.(2)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逆城市化阶段D. 后期阶段【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阶段I出现城区人口向郊区转移促进郊区城市化该阶段转移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答案】C【解析】A.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内部经济的不会发生衰退故A错误B.随着经济发展乡村和小镇交通条件逐步完善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但乡村和小镇没有超过城市故乃错误C.在城市化中期阶段不合理城市化会导致一系列城市病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迫使市区部分产业向外迁移故C正确D.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使得城市面积不断向外扩张故D错误4.(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4.(2)④处可能为A. 北部B. 东南部C. 东部D. 西南【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5.(1)由图可知我国()5.(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5.(3)“鬼城”的出现暴露了过去十几年中国城镇化最突出的问题是()A. “鬼城”排行前50名中华南较西北数量多B. 东北地区“鬼城”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开放性不够C. 西南地区“鬼城”出现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D. 华南地区“鬼城”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地产过度开发【答案】C【解析】(1)读图“鬼城”排行前50名中华南约8个西北约10个华南数量较少 A错根据材料“鬼城”指新区空置率过高东北地区“鬼城”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新区建设标准太高导致空置率高 B错西南地区“鬼城”出现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 C对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鬼城”出现主要是地产过度开发 D错故选C【答案】C【解析】(2)根据材料鬼城指数=城区人口/建成区面积即建成区面积越大居住人口越少的城市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超过了城市人口发展它不是逆城市化现象也不是虚假城市化 A、B、D错故选C【答案】A【解析】(3)A.鬼城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故符合题意B.工业化快于城镇化导致城市住房紧张故不符合题意C.鬼城和城市文明的扩散无关故不符合题意D.鬼城导致土地资源闲置利用率低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6.(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6.(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A. a减弱B. b增强C. c增强D. d减弱【答案】C【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 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 b减弱 c增强 d增强故C项正确【答案】D【解析】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枯水期水位会上升城市河流会流量更加稳定7.(1)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7.(2)下列有关“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7.(3)“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A. 图aB. 图bC. 图cD. 图d【答案】D【解析】(1)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由图可知只有图d中的城市绿化带具有蓄水、净水装置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图d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故选D【答案】C【解析】(2)由材料“‘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知主要是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从而缓解城市内涝而对水汽输送以及植物蒸腾作用影响很小故选C【答案】B【解析】(3)“海绵城市”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将有利于缓解城市雨季内涝等城市问题故选B8.(1)图中城镇化发展到第Ⅲ阶段对应的工业化水平最可能是()8.(2)城镇化发展到第Ⅳ阶段城市应着力发展()8.(3)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①统一规划一步到位②创新机制城乡融合③辐射带动协同发展④积极建设特色小镇A. 小于 30%B. 60%﹣80%C. 70%~30%D. 大于 80%【答案】C【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城镇化发展到第Ⅱ阶段工业化水平是30%﹣70% 比第Ⅰ阶段的30%高第四阶段小于30% 可推测图中城镇化发展到第Ⅲ阶段对应的工业化水平最可能是30%~70%【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发展到第Ⅳ阶段城镇化水平在80%以上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应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智能制造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符合题干要求 D正确【答案】B【解析】城镇无法统一规划也不可能一步到位①错误根据题干可知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人地和谐、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质量提升型城镇化所以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创新机制创新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别②正确发展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建设特色小镇促进附近区域协同发展故③④正确9.(1)为发展紧凑型城市该市应优选()9.(2)紧凑型城市应该()9.(3)发展紧凑型城市会()A. 甲类型B. 乙类型C. 丙类型D. 以上都是【答案】A【解析】(1)读图可知甲类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小土地利用率高属于发展紧凑型城市的选择故选A【答案】C【解析】(2)紧凑型城市应该人口集中经济活动密集应该增加立体绿化以改善居住环境故C对紧凑型城市也应该划分功能区故A错无人汽车与紧凑型城市关系不大故B错杜绝城市扩张不符合实际故D错故选C【答案】D【解析】(3)发展紧凑型城市可以控制城市蔓延保护农业用地留出发展公共空间故D正确 A错误城市面积过度“摊大饼”式的无限蔓延才会导致钟摆式交通加强、大气污染加剧故选D10.(1)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水循环环节的()10.(2)下列城市中最适宜设这种房屋的是()A. 降水B. 蒸发C. 径流D. 水汽输送【答案】C【解析】利用屋顶收集雨水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因为如果这部分雨水不被屋顶截留首先会通过地表径流流走在径流过程中地表状况等因素才会影响蒸发和入渗【答案】C【解析】该区域收集到的雨水是用于洗车、冲厕等说明该地区降水较多适合投资建设雨水收集设施乌鲁木齐、拉萨地处偏远地区降水稀少北京、广州都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而且广州市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更为丰沛所以最适宜这种房屋的建设1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1.(2)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11.(3)据图推测 2020年后我国应()①积极发展大中城市②提高制造业水平③积极扩大耕地面积④延迟退休年龄A. 2010—2050年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B. 2040—2050年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C. 2010—205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D. 2010—2050年城镇总人口一直多于农村总人口【答案】A【解析】(1)劳动力人口=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图示期间全国劳动人口比重在减少 A正确在全国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前提下城镇劳动人口比重增加说明农村劳动人口比重减少C错误2040—2050年城镇总人口增长缓慢城镇劳动人口比重基本无变化说明城镇劳动人口增长缓慢城镇非劳动力人口缓慢减少 B错误2010年的农村总人口多于城镇总人口 D错误故选A【答案】C【解析】(2)由材料可知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城市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城镇总人口÷全国总人口结合图示计算我国204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67.3% 205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73.6% 因此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发生在2040年与2050年之间故选C【答案】C【解析】(3)读图可知 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低于50% 人口红利消失因此我国应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②④正确我国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①错误农业方面应提高农业生产率发展科技提高机械化水平而不是积极扩大耕地面积③错误故选C12.(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12.(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12.(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A. 限制了城市人口密度B. 限制了城市等级C. 限制了城市面积D. 限制了城市服务范围【答案】C【解析】(1)“精明增长”理论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该政策会使人口密度增加城市等级、服务范围不变故选C【答案】A【解析】(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限制城市面积扩大保护城市边缘农田故A符合题意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故B不符合题意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是主要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不是主要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B【解析】(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积极开发改造老城区、棚户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符合题意提高城市建筑密度是老城区改造后的措施 A不符合题意合理推动郊区城市化 C不符合题意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不是波特兰的经验 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1)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13.(2)东北地区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1)从各等级城市数量统计来看甲地各个级别的城市数量都是最多故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甲地故选A【答案】D【解析】(2)在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有辽宁、黑龙江、吉林三个省份面积较小在四大地区中东北地区各级别的城市数量最少所以丁是东北地区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4.(1)说出使西安城区呈"九宫格"状规划的影响因素14.(2)推测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区工业的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14.(3)说明西安城市规划呈"九宫格"状布局的优点【答案】(1)经济因素(地价)环境保护交通布局历史因素等【解析】(1)读图可知西安以旧城区为中心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进行规划可以体现出交通布局、历史因素的影响距城远近分布着不同的功能区可以体现出经济因素的影响生态区的规划可以体现出环境保护的影响【答案】(2)特点低大气污染、低噪声依据距汉长安城遗址近距居民区近噪声大易扰民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大气污染物少【解析】(2)读图分析装备制造业区位于城市北部靠近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和居住区易产生噪声扰民靠近城市最大风频上风向的位置易对城市造成大气污染由此推测为保护历史遗迹及减轻对城市的环境污染该功能区的工业生产应具有低噪声、低大气污染的特点【答案】(3)继承了传统城市的主要功能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功能区各功能区分工明确且交通便捷各功能区不设外围区域.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解析】(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安“九宫格”以旧城区为中心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进行规划继承了城市的主要功能有利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各方格分工明确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都有交通干线连接交通便捷便于分工协作外围方格没有设定边界为城市发展留出了空间15.(1)据图描述1953~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的变化特征15.(2)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乡村人口又创新低试分析其原因15.(3)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能带动区域发展分析城镇化率持续增长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答案】(1)乡村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1990年人数最多 2020年人数最少【解析】(1)读图可知 1953~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1990年人数最多 2020年人数最少【答案】(2)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解析】(2)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所以我国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答案】(3)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城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城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析】(3)城镇化率持续增长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角度分析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城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城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16.(1)图Ⅰ中乙代表________国家说出这类国家城市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2)对照图和表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人口数量________(填高或低)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3)世界人口超百万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超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简述我国政府应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发展中,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解析】(1)读图可知乙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应为发展中国家【答案】(2)高, 小, 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解析】(2)对照图和表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人口数量高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小原因是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答案】(3)数量增多速度加快, 数量增长速度快并超过发达国家未来多数特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解析】(3)读图可知世界人口超百万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数量增多速度加快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超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数量增长速度快并超过发达国家未来多数特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答案】(4)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环境建设绿地【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府应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环境建设绿地17.(1)与巴西比较简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7.(2)简述巴西城市贫民窟现象严重的原因17.(3)简述巴西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答案】(1)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城市化速度快【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较于巴西70年代就开始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化起步比较晚我国城市化虽然起步晚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城市化速度快【答案】(2)“强迫工业化”使大量较低素质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困难出现虚假城市化即城市化水平超前于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些年份经济出现负增长就业机会少失业率高贫困人口多【解析】(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巴西城市化进程过快大量较低素质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岗位少失业率高贫困人口多因此产生了城市贫民窟【答案】(3)城市化进程必须与工业化同步发展发展经济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利益【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巴西的畸形城市化警示我们单纯依靠城市化难以改变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也无法改变城乡间贫困人口转移的趋势城市进程中必须兼顾经济的发展推进工业化完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公共社会政策应兼顾不同的社会阶层避免过度的两极分化。
最新高中必修2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重点训练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A.①③B.①④.②③ D.②④2.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城市化速度加快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解析:正确读图是关键,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比重低。
20世纪中期以,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因此城市化速度加快。
答案:1D 2(2011·浙江高考)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4.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人口出生率等相关知识。
根据表格中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判断最高的(90%)为英国,最低的(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
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由于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漠中水较丰富的绿洲地带。
答案:3 4D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
读图,回答5~6题。
5.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过程,图中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①②④③.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6.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出现逆城市化趋势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解析:本题组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2.3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城市化基础巩固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A.英国城市化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是()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1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倾斜程度),可以判断不同年份英国城市化的速度与美国互有高低,A项错。
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B项错。
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C项对。
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D项错。
第2题,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 项错。
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B项错。
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项对。
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60%,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项错。
2.C3关于城市化中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B.人口迁往小城镇和农村C.郊区城市化明显30%~70%,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郊区城市化明显,市区范围迅速扩大,市区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城市化后期阶段人口有向小城镇和乡村回流的现象。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15年比较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特点是()A.新增铁路干线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明显上升C.城市人口规模扩大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5从1990年到2015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移到郊区,主要的原因有() ①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郊区的劳动力更加廉价③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④避免市区的客运和货运发生干扰,产生交通拥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4题,B、C、D三项均为城市化的特点,但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含答案)
29.读“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
(2)该城市规划新增一个化工厂,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
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
读不同城市就业空间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丁城市属于
A.单核心模式B.多核心模式C.同心圆模式D.扇形模式
15.影响图中丙城市就业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能源 ②交通 ③地形 ④气候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读等值线图,已知c>b>a,完成下列各题。
C.若该区域中心为城市,则甲地盛行西南风。
D.如果该等温线分布形态是非自然因素造成的,则其成因可能是人口稠密,生产和生活排放出大量热能造成的。
18.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压线,则( )。
A.OA、OB、OC为锋面
B.OA是冷锋,OB是暖锋
C.O为晴朗天气
D.如果该系统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可能会给我国沿海带来强风、暴雨天气
C.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商业区D.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
25.若在本功能区规划方案中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A.中南半岛B.我国东南沿海C.印度半岛D.西欧地区
二、综合题
26.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福建的农民利用木屑(80%)、麦麸、棉籽壳等装入塑料袋,接上菌种就做成了菌棒生产香菇,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大量出口美国。后来一些菇农去美国旧金山北部承包大片农业菇类种植农场,在国内接种、发酵,将培育好的菌棒运到美国,雇佣墨西哥人种植,在当地的销售企业销售,经济效益很好。
高中地理刷题首秧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A卷(基础巩固)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是衡量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下表为2014年上海市与山西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1~2题。
1.衡量上海与山西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城镇人口比重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 B解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2.导致山西与上海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B.城镇人口规模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 D解析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读某地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3~5题。
3.上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程度很高B.城市人口是2 500万C.大约2.5%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答案 A解析图示该地区总人口数约为2 500万,而农村人口仅约250万,说明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很高。
4.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A.孟加拉国B.印度C.英国 D.埃塞俄比亚答案 C解析英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5.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D.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答案 B解析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6~7题。
6.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答案 B解析乡村人口既可能转移到郊区,也可能转移到中心城区;2040年郊区人口所占比例大于乡村人口所占比例,郊区人口超过了乡村人口;2050年乡村人口所占比例约20%;由于整个区域人口基数在不断地变化,虽然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所占比例与2000年相等,但人口数量不一定相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从2016年至今,成都市周边区县房价在不断上涨,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价调控政策,但是效果不明显,成都很多区域的房价涨幅仍超过了50%。
据此,完成1~2题。
1.成都市周边区县商品房价格不断上涨,造成这一现象说明成都市处于城市化的(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成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2.成都的不断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出现城市“热岛”现象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③改变水质,减少地下水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12 BCCDC CABAC BC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读海绵城市模型图,完成3~4题。
3.城市“海绵体”的主要功能是( )A.净化雨水 B.保护生物多样性C.减轻城市内涝和提高雨水利用率 D.调节城市局地小气候4.目前中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海绵城市的建设可能( )A.使城市化水平提高 B.使城市产业结构得以调整C.加重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 D.使城市“热岛”效应减轻读深圳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统计图,完成5~6题。
5.1979—1993年,深圳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进城务工,土地不断遭到弃耕B.工业污染加剧,大批耕地遭受污染C.城市化速度快,建设用地侵占耕地D.考虑环境保护,实施生态退耕政策6.1979—2003年,深圳农业总产值与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变化趋势相反的主要原因有( )A.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作物单产提高B.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投入劳动力C.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D.化肥农药的施用提高了作物产量7.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
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下图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公共服务区等提供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2.3城市化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1.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
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1980年与2019年城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分布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2~3题。
2.读图可知,该城市30年间( )A.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上升B.城市用地规模大幅扩大C.城市周边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城市自然环境不断改善3.伴随着城市东北部、西南部人口的增长,这两个区域( )A.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会减小B.城市环境状况会显著改善C.交通线路密度会增大D.商业点密度会减小读深圳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统计图,回答4~5题。
4.1979—1993年,深圳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进城务工,土地不断遭到弃耕B.工业污染加剧,大批耕地遭受污染C.城市化速度快,建设用地侵占耕地D.考虑环境保护,实施生态退耕政策5.1979—2003年,深圳农业总产值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相反的主要原因有( )A.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作物单产提高B.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投入劳动力C.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D.化肥农药的施用提高了作物产量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
读表,回答6~7题。
6.A.甲B.乙C.丙D.丁7.近年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8.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下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9~10题。
9.由图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10.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题—城市化(内附答案)
同步练习—城市化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中期阶段 B. 加速发展阶段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4、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
5、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6、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7、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8~9题。
8、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9、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D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城市化的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2.3城市化 -含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1.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
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1980年与2010年城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分布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2~3题。
2.读图可知,该城市30年间( )A.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上升B.城市用地规模大幅扩大C.城市周边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城市自然环境不断改善3.伴随着城市东北部、西南部人口的增长,这两个区域( )A.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会减小B.城市环境状况会显著改善C.交通线路密度会增大D.商业网点密度会减小读深圳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统计图,回答4~5题。
4.1979—1993年,深圳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进城务工,土地不断遭到弃耕B.工业污染加剧,大批耕地遭受污染C.城市化速度快,建设用地侵占耕地D.考虑环境保护,实施生态退耕政策5.1979—2003年,深圳农业总产值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相反的主要原因有( )A.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作物单产提高B.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投入劳动力C.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D.化肥农药的施用提高了作物产量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
读表,回答6~7题。
项目1999年2009年甲城市数目/个 3 7乙工业总产值/万元36 200 1 765 000丙城市人口/万56 340丁城市人口比重/% 30.4 48.6 6.A.甲B.乙C.丙D.丁7.近年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8.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下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
2020春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2章城市和城市化练习题附答案
2021 春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 2 章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附答案必修二第2 章城市与城市化一、选择题(一)以下图为浙江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据此, 完成(1)〜(2)题.(1)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A. ®B.②C.③D.④(2)图中折线反映了( )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B .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开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D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解析:第(1)题,浙江省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开展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其城镇人口比重在近几年应呈上升趋势,故可排除③④两折线, C、D 错误;结合同一年三次产业比重之和为100%的规律可判断②折线应为三大产业之一,故①折线应为城镇人口比重,A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①折线为城镇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A 错误;浙江省经济开展水平较高,故第一产业比重应该比拟低,所以图中④折线应该表示第一产业比重,虽然比重略有下降,但由于近年来技术的提升,产值会增长, B 错误;浙江省区域经济开展目前正向高效益的综合开展阶段迈进, 因而其第二产业应呈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应呈增长趋势,故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 2021—2021年,浙江省三大产业中只有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同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 说明第三产业开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 正确;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这与城市化增长趋势呈负相关, D 错误.答案:(1)A (2)C(二) 2021 年 4 月 1 日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以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和绿色交通体系等为开展方向. 新区内主要建设快速轨道交通,住宅区以公租房为主,不建设商品住宅.据此,完成题.1.雄安新区摒弃传统公交,以轨道交通为主,主要目的是( )A.扩大出行范围B.提升客货运量C.完善出行方式D,减少污染物排放2.雄安新区内部不建设商品住宅,主要是由于商品住宅( )A.不符合新区开展规划B.建设本钱过高C.容纳的人口有限D.占用土地面积过大解析:第 1 题,题目材料说明雄安新区要打造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和绿色交通体系, 因此新区内主要建设快速轨道交通, 摒弃传统公交.所以雄安新区摒弃传统公交,以轨道交通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第 2 题,商品住宅以销售为主,利润较高,因此雄安新区内部不建设商品住宅肯定不是由于建设本钱过高的原因, 排除B. 城市新区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排除C.住宅区本身在城市分区中占比拟大,排除Do雄安新区以绿色生态建设为开展方向,内部不建设商品住宅,主要是由于商品住宅不符合新区开展规划,A 选项正确.答案:1---2.D.A(三)读宁夏回族自治区局部县市与银川的距离及每日发车班次统计图,完成题.1.假设发车班次与城市等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那么以下城市中等级最高的可能是( )A.石嘴山市B.灵武市C.青铜峡市D.平罗县2.图中可以反映出影响发车班次的主要因素有( )①土壤状况②城市等级③距银川市的远近④道路状况A .①②B .③④C .②③ D.①④解析:第 1 题,一般情况下,城市等级越高,人口越多,人流量越大,发车班次也越多. 选项中的四个城市与银川的距离相差不大, 其中石嘴山市的发车班次最多,由此可判断石嘴山市的城市等级最高.应选A.第 2 题,由上题可知,城市等级对发车班次有明显的影响;读图可知,发车班次总体上随与银川的距离增大而减少;土壤状况与发车班次无关, 道路状况从图中无法判断.应选C.答案:1.A 2.C(四)公共效劳区等提供单车共享效劳,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某高校学生小明、小亮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 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如图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题1.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A.工业区和住宅区B.住宅区和商业区C.商业区和仓储区D.市政区和园林区2.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 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②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③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④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 1 题,图示甲曲线在夜间的单车数量较多,是由于夜晚人们大多休息, 停放在家周围, 而白天工作时间内附近的单车数量较少, 是人们外出工作或购物需要的单车数量多,应为住宅区;乙曲线中午时段较多,夜间少,应为商业区.第 2 题,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利于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骑行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为适应单车的普及和摆放, 城市交通规划应有所调整;共享单车主要是有利于短距离出行, 所以不能使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答案:1---2、 B .A〔五〕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开展.根据协调开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I、R、田、IV四个等级类型.图 1 为2001—2021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开展水平变化,图2 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题.1 . 2021年协调开展水平I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开展水平IV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 年相比, 2021年协调开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开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 2021 年协调开展水平I 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选项 A 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选项 B 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选项 C 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应选项 D 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2021年协调开展水平IV型的城市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以上海为核心,这些城市均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外围,距上海市较远,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边缘性的特点,应选B.第 3 题, 读图可知, 与2001 年相比, 2021 年协调开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这些城市在空间位置上邻近上海.在上海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 这些城市与上海市进行产业整合与区际协作, 有利于这些城市社会经济的开展,从而提升了城市的协调开展水平,应选项 A 正确.答案:1.D 2.B 3.A〔六〕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以下图为1965—2021 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 据此, 完成第题.** .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5 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A .停滞增长 B.缓慢增长C .快速增长D .持续下降解析:从图中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可知, 近15 年该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明显上升,与世界城市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故最近15 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长, C 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七〕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1〕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2〕,完成以下各题.(1)说出该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自 20世纪 50 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2)说出该市的A 、B 、C 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 主要因素.(3)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在该市中央城区外围的原因. 解析:第 (1)题,仔细读图即可得出答案.第 (2)题,受地租的影响,自市中心到外围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第 (3)题,城市郊区在地价、交通、环境等方面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开展.答案: (1)该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有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交 21 世纪以来(2)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经济因素.通用(3)郊区地价低,交通便捷,环境质量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开展.(八)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2021年, 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开展规划? , 旨在将其培育开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面积17.5万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 1 138.4万, 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 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材料二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开展的优势产业(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开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解析:第(1)问, 从图甲中可以明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数量增加,由此可知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也会上升,城市间交通等联系增强.第(2)问,从文字材料“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及图中主要工业部门即可确定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第(3)问,从该地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角度分析,该城市群开展过程中应防治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从工业开展角度分析, 该地区需防治环境污染.第(4)问,从合理布局城市群、增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中西部大开发等方面分析.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增强(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合理布局城市群;增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开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卷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读“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
1.医科大学毕业的小明想开一家私人卫生所,该卫生所最适宜选择在()A.①B.②C.③D.④2.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3.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个相邻城镇的服务范围是不可能有重叠的②城镇的级别越高,城镇之间的距离就越大,城镇的数量就越少③城镇级别高低取决于其人口的多少和专项职能的性质④城镇的级别越高,城镇的服务范围就越大,服务的项目就越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关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减少B.大城市发展速度很快C.城市化速度有所下降D.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5.有关该城市功能区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厂位于该市河流上游,污染水源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D.④功能区的布局遵循了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一道中梁山将武汉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
在东城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题,通过“西城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三题。
6.九龙坡区西城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关键是()A.良好的区位条件B.产业结构调整C.地方政府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
7.关于上海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B.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铁路网密集C.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势平坦D.上海水能资源丰富8.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各个功能区之间有严格的界线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读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下列三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答案】 A【解析】A图显示出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最后出现卫星城甚至形成城市群,符合区域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在城市化过程中( )A。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D.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答案】 A【解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2015·山西太原高一期末检测)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3~4题。
3。
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A。
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
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
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4。
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答案】3、D 4、C【解析】第3题,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故A、B选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选项;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选项正确。
第4题,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等有很大关系,所以A、D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以B错;城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正确。
(2015·安徽合肥高一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
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后期阶段6。
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
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
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
轨道交通的发展【答案】5、B 6、C【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在阶段Ⅰ时该城市是一种郊区城市化,阶段Ⅱ为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征。
第6题,逆城市化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乡村、小镇地区环境优美,地价偏低,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等原因导致的.二、综合题7.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年份1950年1970年1990年2025年发达国家50% 66、6%72、6% 80%发展中国家17、0% 25、4% 33、6% 57%(1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的资料,在图丙中画出两类国家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曲线图。
【答案】(1)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3)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起步晚,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快,水平较低(4)略。
【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考查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地区差异及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
分析图表时注意从数量的大小、变化的趋势、变化的快慢等角度分析,绘图时注意用平滑的曲线。
一、单项选择题读下面“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Ⅱ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答案】 A【解析】城市发展到Ⅱ阶段,城市功能区分化,城市中心区形成中心商务区,常住人口减少.2。
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B。
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C。
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
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答案】 C【解析】在城市发展到Ⅱ阶段,工业向郊区分散,工业污染应有所减轻。
读“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回答3~4题。
项目1950年2010年甲城市数目(个) 1 5乙工业总产值(万元) 12 176 500丙城市人口(万人)12 65丁城市人口比重(%)2、7 45、63A.甲B。
乙C.丙D。
丁4。
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A。
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
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
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答案】3、B 4、C【解析】第3题,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城市数目、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人口总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变化,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乙反映的工业总产值与城市化无关.第4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是城市化过程的体现,与逆城市化无关。
(2015·湖北六校联考)半城镇化是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
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5~6题。
注: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5。
与半城镇化率高低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A.人口密度B.第二产业比重C。
户籍政策 D.城乡差异6.甲地是我国半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
该地半城镇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活成本低②基础设施完善③环境优美④收入水平高A.①③B.②④C。
①④ D.②③【答案】5、D 6、B【解析】第5题,根据半城镇化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半城镇化率越高说明城镇中没有城镇户籍的外来人口占的比重越大,这些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在我国,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与乡村相比,城镇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卫生条件好,城乡之间差异越大,农村向城镇迁移的人口就越多,半城镇化率就越高,所以D正确.第6题,甲地半城镇化率高,说明该地外来人口多,为人口的主要迁入区。
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所以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2015·洛阳高一检测)读漫画“你是从城里来的吗?”回答7~8题。
7。
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A。
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
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
“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8.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C。
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答案】7、B 8、D【解析】第7题,从漫画中可以看出,被问的从城里来的小鸟身上脏兮兮的,说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第8题,要解决城市污染严重问题的措施是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大城市的环境压力。
二、综合题9.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城市化统计数据。
年份1997年2003年2006年2011年城市面积(平方千米) 25 035、2 35 985、08 80 135、29 85 399、89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33、89 38、15 46、75 50、3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如: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也产生不良影响。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结合材料二,任选一方面(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说明城市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不良影响.(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山东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2)(任写下列一点即可)对生物: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对气温: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对降水: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对地下水: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3)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仔细读表即可.第(2)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第(3)题,主要从加强城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城市环境的治理,分散城市职能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