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叙事性散文的教学方法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人记事散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写人记事散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谈谈写人记事散文的有关特点和阅读方法。
写人记事的散文,已称为记叙文。
此类散文是记叙文中的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写真景的散文和写真物的散文写人记事的散文有写人和叙事之分,即一类侧重于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现主题。
另一类是侧重于记事,并从中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这就是主题。
写人记事的散文,应该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不是脱离生活,虚构的人和事。
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掌握逐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即写作特点,又要将每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加以总结,进而归结出其共性特征,这就是文体的共同规律。
可以这样说,只有准确地把握写人记事散文的规律,方可居高临下地指导每篇此类文章的阅读。
当然也可以反向地操作,即从每一个个别的篇章中,将其共同的特点加以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其规律。
二、写人记事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散文是学生常读常写的一种记叙文,关键是如何对他们予以理论性的指导,使他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
当然,这种理论性的指导并非抽象、笼统地讲授,而应该结合课文阅读并结合学生的作文,这样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导。
1、写人记事散文的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这指的是作者真实的情感及真实的感受。
就写人记事散文而言,是对所写之人及所叙之事的真情实感。
(1)真情情,指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针对所写之人的感人的品格的抒情,此情因人而发。
其中关键的是,从这个人物的行为中所显露出的品格、思想、精神都必须生动感人,令人心中为之一震。
由于作者所写的人物的行为颇为动人,所以旁观者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如果对此无动于衷,反而不正常。
试想,此刻作者的抒情会多么的真实。
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研究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故事、介绍作者背景、放映相关的电影或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散文产生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中的问题和主题,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学生在阅读叙事性散文时,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效果。
学生可以使用预测法来猜测故事的发展,通过提炼关键词语来理解散文的主题,通过画思维导图来整理散文的结构等。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渐进式地引导学生使用这些阅读策略,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阅读方法。
三、加强对散文语言的理解散文作品的语言可以说是其灵魂所在,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就无法真正理解散文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散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意义和情感。
四、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在学生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文学创作。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与散文主题相关的短文,或者让学生模仿散文的写作风格,自己创作一篇新的散文作品。
通过此类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对散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加强评价与反思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也应该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出合适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不断改进。
结语:通过以上的教学研究,可以发现,叙事性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阅读策略,并帮助他们理解散文的语言和情感。
通过文学创作和评价与反思,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全面提高。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一、引言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叙事性散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富有情感、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启发。
二、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叙事性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要手段,通过生动、具体的语言和形象来揭示思想、抒发感情的文体。
它通常以具体的事件为载体,通过作者的叙述和描写,展现出一种特定的情感和境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种文体通常富有情感色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动性,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叙事性散文往往是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和理解叙事性散文,是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选文精心,体裁多样在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选用合适的叙事性散文。
这些散文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又要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还要力求体裁多样,既有寓言故事、也有传记故事,既有幻想故事、也有现实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学情趣。
2.情境营造,引发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散文中的情感、氛围和气氛,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散文的世界,增强对散文的理解和体验。
3.导读引导,理解为主在阅读散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引导学生预习,在预习中对散文的背景、主题、情节和人物进行简要的介绍,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散文的世界,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4.语音语调,朗朗上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散文的语音语调进行分析和指导。
由于叙事性散文富有情感和生动性,因此在朗读时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使散文更具生动感和真实感,增强朗读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其中的叙事性散文更是散文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目前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叙事性散文的教学往往不够深入和系统,学生对其理解和欣赏的能力有待提高。
对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鉴赏方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探讨如何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内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效果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叙事性散文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实用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也可以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1.3 意义和价值散文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体,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叙事性散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更是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教学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叙事性散文常常具有生动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细致地解读这些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得到双重的提升。
对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更能够促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研究将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叙事性散文通常以作者真实的经历或感悟为素材,贴近生活,质朴自然。
语体视角下的叙事散文教学——以教学《秋天的怀念》《散步》为例
语体视角下的叙事散文教学——以教学《秋天的怀念》《散步》为例◎吴玲凤(龙游县教研室, 浙江衢州324400)◆教学研讨摘要:部编语文教材教学体系下,开展语体视角下的叙事散文教学,对帮助学生阅读叙事散文、建构个体语言经验有重要意义。
以教学《秋天的怀念》《散步》为例,从辨识、欣赏语体两个角度,探究语体视角下的叙事散文教学,指出叙事散文教学要基于丰富的情感辨识语体,要基于内外语境欣赏语体,为教学叙事散文提供基于语言形式教学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叙事散文教学 语体视角 《秋天的怀念》 《散步》王荣生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中指出:“作者的人生经验,通过精准的言语来表达,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中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①这句话明白地告诉我们:散文教学要通过作者独抒机心的章法,以及个性化的表达和流露心扉的语句,体认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部编语文教材教学体系下,基于言语形式的教学该如何开展呢?下面,我们就以教学《秋天的怀念》和《散步》两篇叙事散文为例,主要从辨识、欣赏语体两个角度,来探讨一下语体视角下的叙事散文教学。
一、基于丰富的情感辨识语体胡勤在《超越文体的语体教学》中指出:“语言体式的选用与作者的创作观念和实践有关。
作家往往不是用规范化的文体来创作,而是依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怀来选择语言体式,追求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②的确,循着散文情感的路径,能够准确把握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
《散步》中,莫怀戚用简约而耐人咀嚼的短句和对称句,抒发了关心爱护母亲的情感,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比如,“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几个短句,不仅刻画了母子和谐的情态,而且还体现了生命的轮回之感。
小学叙事性散文教学策略——以《走月亮》一课为例
GVANGJSIH GYAUYUZ文科研究·小学叙事性散文教学策略——以《走月亮》一课为例□玉林市玉州区绿杨小学罗献【摘要】本文以《走月亮》一课为例,论述小学叙事性散文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建议教师进行营造情境,合理导入;感受文字,初步理解;细读品味,升华情感等课堂环节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叙事性散文,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叙事性散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9-0103-02叙事性散文属于散文的一种,主要用于叙事、抒情。
这种文体因具备语言叙述生动、遣词造句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情感表达丰富等特征,适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素养、语文能力均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为例,探讨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的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走月亮》以轻松的笔调和优美的语言讲述阿妈牵着“我”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一幅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美景图。
图中不仅有苍山洱海的迷人月色,也有动人的母女情深。
文章语言看似朴实平白,细读却充满童趣、韵味无穷,是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叙事性散文。
作为叙事性作品,本文在人物刻画及事件描述上,与小说相类似,可谓一种小说化的散文形式,但与小说追求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刻画及完整情节设计不同,本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重在通过某个生活细节、生活场景的艺术描写,或者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发散性刻画,来表现事件的审美含义以及人物的神采风貌,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
同时,这篇课文描写手法简单,结构层次分明,符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内容是以回忆童年、描绘亲情为主,表达了质朴、轻松、真挚的情感,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文学素养、审美情怀及道德情操培养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思路分析与小说、记叙文、抒情散文等文体不同,叙事性散文具有鲜明的两点特征:一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蕴含在叙事性散文的整个叙事过程之中,二是情感的抒发寄托于特定的人物细节和事件叙述之中。
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叙事性散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叙事写作能力。
一、教学准备1. 教材:选取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叙事性散文作为教材,例如《城南旧事》或《我的母亲》等。
2. 多媒体设备:准备电脑或投影仪,方便展示教材和相关素材。
3. 活动准备:准备讨论和写作活动所需的素材和资料,如图表、问题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插图或短视频,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启发他们对叙事性散文的探索。
2. 阅读理解2.1 预测问题向学生提出一些预测问题,激发他们对文章主题和情节的猜测,并激发阅读的兴趣。
2.2 教师读文教师朗读散文的开头部分,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 学生自主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整篇散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做标记或记录关键信息。
3. 交流讨论3.1 开放问题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导进一步探索散文的细节和主题。
3.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一起探讨散文的情节、人物形象等。
3.3 整体讨论安排一个整体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对散文的整体结构和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4. 叙事写作4.1 分析写作要素与学生一起分析散文的叙事要素,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引导他们了解散文写作的核心要素。
4.2 写作练习给学生几个写作练习,让他们以散文的形式叙述一个真实或虚构的故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3 互评和修改学生之间交换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5. 总结反思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三、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2.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标记和问题的回答等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散文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评估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叙述能力、情节构建、语言表达等方面。
叙事性散文三步教学模式探究
对学生的情感 体验是截然不 同的。这样 , 学生的心 门打开 了, 对 三、 拓展延伸文本 。 寻找切入点模仿 写作 拓展延伸文本是很多教师也会设计 的一个教学环节 ,翻阅 ・
文本的深层解 读才有一种继续 的可能 , 否则 , 面对文本 的讲解 后
本不可能有深层 的体验 。 随着教学设备 的完善 , 更多 的现代科技手段出现在 课堂上 , 创设教学情境 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 但是我想方式再多 , 形式再花
思念 , 但更多的是回忆了与爷爷奶奶 、 外公外婆的温馨 日子, 有 去的痛楚和思念 , 深入骨髓 的思念却又无可 奈何 的忧 伤 。有 了 的甚至因为爷爷刚去世 而潸然泪下。所以在这篇 文本情境 的设 这些铺 垫 ,文 章最后一 句 “ 是让我 到哪儿 去找真正 的家醅 可
置上 , 我紧紧扣住思 念两字做文章 , 而并非从思乡之情人 手 , 这 呢” 让所有的情感 都呼之欲 出。 ,
●关 注 ・ 【 语文与成7 】 r
枳 亨 性 散 量 步 救 学 横 武探 究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有哪些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有哪些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散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学生散文,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丰富的词汇,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高中散文教学方法有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一一、对散文文体的再认识散文,自古就有。
在我国古代,为了区别于韵文、骈文,凡是不押韵、不重视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统统称之为散文。
按照时间的发展,散文可分为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
目前教材中出现的散文基本上是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通常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散文,是指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文章,除以抒情、议论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短评、小品、游记、书信、日记、回忆录、传记等样式;而狭义的散文则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抒情、议论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小学教材中选用的散文,一般为狭义散文。
这类散文依据其内容通常还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之为叙事性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字里行间充满作者浓郁的情感,如教材中《草原的早晨》《槐乡五月》《桂花》《黄河的主人》《只拣儿童多处行》《月光启蒙》《望月》《灰椋鸟》《姥姥的剪纸》《安塞腰鼓》《草原》《天游峰的扫路人》等。
另一类是以写景、状物来抒发作者感受的散文,称之为抒情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其着力点在于准确地使用能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词句上;作者往往借助具象,将文中的景或物作为具体的情感寄托,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这类散文教材中安排得特别多,如《小池塘》《春到梅花山》《夕阳真美》《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荷花》《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燕子》《鸟语》《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广玉兰》《夹竹桃》等。
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共3篇
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共3篇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1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写作思路第四单元是初三语文教材的最后一单元,也是重点难点较多的一单元。
本单元囊括了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三种不同的文本类型。
因此,本文将从整体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对这三种文本类型的梳理,帮助初三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
一、整体教学目标通过对第四单元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记事散文、小说、论述文三种文本的不同特点、特征和写作技巧;2.能够熟练运用这三种文本类型的写作思路和技巧,进行作文练习;3.能够在作文中科学运用论说技巧,突出写作主题和中心思想,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二、梳理记事散文的写作思路记事散文是一种以个人经历为素材,以平实、质朴的语言传达作者心情和感受的文体。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梳理学生的记事散文写作思路和技巧:1.开展阅读推崇活动阅读推崇活动即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喜爱之作分享给其他人,通过分享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此外,阅读推崇的作品主要以记事散文为主,有利于学生了解记事散文的基本特点和特征。
2.开展记事散文写作实践通过题目设计、角色模拟、集体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记事散文写作的过程,并发散思维,突出主题和中心思想。
3.梳理记事散文写作技巧从选题、表达、叙事、描写等角度,进一步梳理记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帮助学生理解记事散文的要点,以及如何轻松地创作出一篇优秀的记事散文。
三、梳理小说的写作思路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人物形象、语言艺术等手法传达作者主题思想的文体。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梳理学生的小说写作思路和技巧:1.以读为主,以写为辅通过读好的小说作品,让学生感受好故事、好情节、好创意,并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主题、情感和思想内涵。
浅谈初中语文叙事散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浅谈初中语文叙事散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关键词:依据与方法确定原则实施探究内容摘要:叙事散文深受初中生青睐,备受语文教师喜爱。
笔者想从初中叙事散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施方面谈谈个人的收获感受。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与方法:(一)以课标为依据;(二)贯穿语文核心素养;(三)关注单元提示;(四)关注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原则:培养学生语言学用和赏析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目标的实施探究:(一)紧扣目标,多角度品味文本;(二)紧扣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板块;(三)紧扣目标,巧设课堂问题。
叙事散文深受初中生青睐,备受语文教师喜爱。
但叙事散文因事件多、细节繁、线索交织、情感复杂、表现手法多样、文字饱含深情,梳理起来头绪繁多,因而在确定叙事散文教学目标时因“抓手多”而“抓不准”的现象时有发生。
下面笔者想从叙事散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施方面谈谈个人的收获感受。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与方法(一)以课标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落实到叙事散文教学目标上应着力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应用、赏析体悟,这是语文老师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总纲。
(二)贯穿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能力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确定叙事散文教学目标时可从文字美、结构美、人性美、文化美等方面加以考虑,挖掘叙事散文中的“美”,设计提升学生语言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关注单元提示纵观部编教材七八年级诸多散文单元提示可见:叙事散文单元目标渗透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比读、略读等,要求读出语气、节奏、情感。
这是给我们教学叙事散文以学法指导,也是带领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
明确品读重点:整体把握、抓关键语句、重视细节描写。
这是给我们指导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也暗示教师确定教学重点的方向。
提醒品味语言的方法:修辞手法角度、用词精妙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描写方法角度,告诉我们品读语言、赏析句子的方法。
叙事散文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叙事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
2. 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叙事中融入情感和哲理。
2. 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提升叙事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叙事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叙事散文作品,引发讨论。
二、阅读与分析1. 教师挑选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散文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结构、人物、情节、语言等要素。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强调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三、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a. 明确主题,突出中心思想;b. 精心构思,合理安排情节;c.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d.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撰写一篇简短的叙事散文。
四、课堂展示与评价1.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2. 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叙事散文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叙事散文作品,使学生掌握了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指导策略分析
课程篇初中语丈叙事性散丈阖篠教学指导策略分析沈典同(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甘肃张掖)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少类型的文学体裁,比如小说、诗歌、戏剧以及散文等。
而叙事性散文则是散文体裁中的一种,在其阅读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能够抓住叙事性文本内容中的重要线索,以理清作者的写文思路。
基于此,主晏针对2017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林中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教学指导策略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期提高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指导策略所谓叙事性散文,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一般而言,作者在人与事的相关叙述方面都会比较突出,而[且又比较具体化,通过表达可以很鲜明地凸显作者对这些人与事:的认识,并传达作者的个人感受。
因此,叙事性散文也会有抒情的[成分。
在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正确解读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的散文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的知识.领会作者饱满的情感。
[一、叙事性散文的基本特征在语文学科中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散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叙事性散文却又在这其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因此,: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阅读教学中将叙事性散文阅读指导:摆在重要的位置,并且依托于有效的教学指导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好叙事性散文的阅读能力。
[就叙事性散文而言,它们的侧重点在于通过叙述人与事的发:展变化来反映事物中蕴含的本质,其重要因素可以涵括时间要:素、地点要素、人物要素以及事件要素等。
而在叙述人的时候,作:者一般会通过这个人的言行、心理以及肖像等方面的具体描述来:让读者感知其人物性格。
而且人物性格特征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我们常常用幽默、勤奋或者沉闷等形容词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这些词语的内涵所代表的性格特征就是抽象的。
而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外在形象等具体性的:特征来辅助读者感知其人物性格,则可实现抽象到形象之间的转:化,可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o此外,叙事性散文的写人叙事线索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是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关键要素,能够让:学生清楚把握好文本的立意。
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随着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叙事性散文作品成为学生接触文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针对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本文探讨了相关策略。
一、建立情境先导叙事性散文具有丰富的情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构建相关情境,如通过观察图片、道具或展示场景等方式,使学生进入故事背景中,主动探究事情的发展和转折,从而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和理解。
二、激发情感共鸣叙事性散文作品往往包含丰富的情感元素,如爱、恨、喜、怒、哀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找到故事中的情感点,并挖掘学生对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故事中的角色产生情感认同和联想,从而增强阅读的情感体验。
三、引导思维深入叙事性散文作品往往存在一些隐含或深刻的主题思想,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描述或探究特定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思维内涵。
四、多元策略整合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特点,可以采取多元策略整合的方式,如图片展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文本分析等。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个人优势,通过多种方式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目的。
五、合理评价反馈合理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验、阅读笔记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阅读素养和教育教学经验,还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体验。
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情感共鸣和多元策略整合,才能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有效实施。
叙事散文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叙事散文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 学会分析叙事散文中的线索、人物、情节等要素。
- 掌握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叙事散文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叙事散文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 叙事散文的线索、人物、情节等要素的分析。
2. 教学难点:- 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 学生对叙事散文的深入理解和个性化解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叙事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平时喜欢阅读叙事散文吗?为什么?(二)新课讲授1. 叙事散文的基本特征- 讲解叙事散文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 分析叙事散文与小说、散文的区别。
- 强调叙事散文的叙事性、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特点。
2. 叙事散文的结构- 讲解叙事散文的一般结构:引子、正文、结尾。
- 分析不同结构在叙事散文中的作用。
3. 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叙事散文的线索、人物、情节等要素。
- 强调阅读时要注意作品的语境和情感。
4. 叙事散文的鉴赏技巧- 分析叙事散文中的修辞手法、象征意义等。
-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作品。
(三)实例分析1. 选择一篇叙事散文作为实例,进行详细分析。
2. 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线索、人物、情节等要素。
3.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1. 分发一篇叙事散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线索、人物、情节等要素。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叙事散文的重要性和阅读方法。
2.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叙事散文作家和作品?3.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课文教学设计
叙事散文课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
掌握叙事散文的常见表达手法。
欣赏叙事散文的语言美。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分析鉴赏能力。
增强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叙事散文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
掌握叙事散文的常见表达手法。
三、教学难点鉴赏叙事散文的语言美。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学参考书:《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叙事散文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或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叙事散文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有哪些特点?讲授新知:解释叙事散文的定义。
归纳叙事散文的特点:具有故事情节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生动形象分析文本:以一篇叙事散文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体会叙事散文的特点。
练习: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叙事散文特点的句子或段落。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检查学生对叙事散文特点的掌握情况。
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叙事散文的特点。
探究表达手法:讲解叙事散文常见的表达手法:细节描写语言描写修辞手法赏析语言美: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语言匠心。
练习:选取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表达效果。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归纳重点知识。
练习:谈谈自己对叙事散文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3.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七、结语叙事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掌握叙事散文的常见表达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
叙事散文诗歌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名称:叙事散文诗歌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叙事散文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通过对经典叙事散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叙事散文诗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叙事散文诗歌的基本特点及表现手法。
2. 对经典叙事散文诗歌的鉴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叙事散文诗歌的个性化解读。
2. 学生创作叙事散文诗歌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经典叙事散文诗歌文本、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文本,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经典叙事散文诗歌的朗诵音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讲授新课1. 叙事散文诗歌的特点:- 介绍叙事散文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 分析叙事散文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拟人、象征、对比等。
- 结合具体诗歌实例,让学生感受叙事散文诗歌的韵味。
2. 经典诗歌鉴赏:- 以《再别康桥》为例,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情感等。
-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叙事散文诗歌,分析其特点。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创作实践1.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一首叙事散文诗歌。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指导,完成诗歌创作。
3. 选取几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作者进行朗诵。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叙事散文诗歌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作业布置:1. 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叙事散文诗歌,做好笔记。
2. 阅读一本叙事散文诗歌集,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度如何?2.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发现了学生的学习难点?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说明: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背影》情境性教学设计
《背影》情境性教学设计《背影》是一篇经典的叙事性散文,选自朱自清的《朱自清散文集》,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之情。
以下是一个针对《背影》的情境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生字词。
理解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体会朴实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情感目标: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引导学生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理解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感受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体会文章朴实语言中的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四次“背影”出现的不同情境及其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父爱的短视频或讲述一个简短的父爱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导入话题: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简述文章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任务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检查预习:通过提问、听写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分段讲解:第一段: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理解“背影”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第二至五段:重点讲解父亲在车站送别“我”的情景,特别是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描写。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
第六至七段:分析“我”在送别过程中对父亲情感的变化,以及结尾处“背影”的再次出现所蕴含的情感。
关键词句分析:选取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如“攀、缩、倾"等动词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4.情感升华,拓展延伸情感交流: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写作训练:布置一篇以“父爱”或“母爱”为主题的作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浅谈叙事性散文写作教学
浅谈叙事性散文写作教学教了多年的语文,辅导了多次的作文,评阅了多篇的习作,发现学生作文的状况是出类拔萃之作凤毛麟角;平庸乏味之作俯拾皆是。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自己的总体感觉是欲语泪先流。
回想起来,自己的作文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很少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与个性表达,很少在细微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发掘学生的思想感受,致使他们的作文立意不高,选材脱离生活,内容枯瘪,情感缺失,语言乏味。
面对新课改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深刻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注重作文指导的有效性,我以为就叙事性散文写作教学而言,必须在指导细节方面下工夫。
一、欣赏生活告诉学生这是真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用不同的问题和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所以,作文也是生活,也源于生活。
如果不能认识生活和真正地感受生活,学生只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
达不到真正感人的目的。
平时,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积累写作素材。
只有这样,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丰富的现实生活应充分走进学生的心灵,涌向学生的笔端。
令人遗憾的是,较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有所感受,但认识肤浅,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独到发现,对生活中的假丑恶缺少深入思考,行起文来怎么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境界呢?为此,我们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让他们亲近自然,亲近社会,使他们对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有直观的印象,深刻的了解。
另外,我还要求学生留心生活小事对心灵的触动,留意周围人们的言谈举止,并坚持在日记中记下这转瞬即逝的日常观察所得。
从中我也受到启迪,作为教师,自己应当时时留心生活,欣赏生活,并把自己对生活的发现真诚地告诉学生,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不知不觉地教给学生欣赏生活的方法,促进学生去用心欣赏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叙事性散文的教学方法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2.理清作者的思路。
3.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因此,教学叙事性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感受人或事的形象。
语言文字指的是对表现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
如表现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深刻生动的词句,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作者的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
感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朗读。
要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落实朗读训练,让各种形式的朗读出现在课堂上;提高朗读效率,使学生每次朗读都有一定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而为阅读欣赏作好铺垫。
(2)理清作者的思路。
★意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路分类:纵向思路、横向思路。
★理清作者的思路方法:从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入手。
有的可按时间来分,如《一定要争气》
有的可按故事发展的阶段来分,如《飞夺泸定桥》
有的可按事件的性质归类来分,如《李时珍》
有的按空间位置的转换来分,如《海滨小城》
有的可按总分关系来分,如《威尼斯的小艇》
★文章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也不同:
一是借助审题、释题。
结合课文,举例说明:《观潮》。
二是抓关键词。
结合课文,举例说明:《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堂练习:【文字案例4】
学生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理清本文作者的思路。
(3)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小学生学习语言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怎样的?
低年级:应把识字和词句的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
对于课文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语句要多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回答回答、复述等活动中,运用这些词句,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中年级:要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叙述和描写的。
高年级: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事物、抒发情感的,从中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4.小结
(1)在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应注意哪几点?
(2)叙事性作品教学设计训练指导:
◆认真钻研教材,确定课文的重点、难点。
◆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找出重点词句,设计指导学生理解的方法。
◆重视朗读,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