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2)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中国文化中有一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
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
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已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
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现代社会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
在超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
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的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
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
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成语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官窑瓷器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这些藏家却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
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墨守成规,固守传统习惯和传统商业模式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能勉强果腹,甚至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③ 博物馆内有巧夺天工的青铜器、美轮美奂的陶瓷器、工艺精湛的马具等精美文物。
④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论。
⑤这是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者都对它趋之若鹜。
⑥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A. ②④⑤B. ①③④C. ②③⑤D. ①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改革后的考试评价,要依据每个学生三年的期末考试为基础,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高考成绩,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对公平的评价。
B、尼泊尔灾难管理高级官员丹格尔称,目前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在很多地方,倒塌的建筑物里可能有被困的人员,这将会增加遇难的人数。
C、无论张大千怎么模仿石涛,都会或多或少带有一两分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仅从局部观察是很难体会到的,必须从大局品味,即“远观其气”。
D、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父子上阵、夫妻串通、兄弟勾结,接连发生的“家族式腐败”说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是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
3. 根据下列成语的出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安时处顺②循循善诱③目无全牛④独善其身⑤安贫乐道⑥一箪一瓢⑦鹏程万里⑧地利人和⑨见义勇为⑩任重道远A.⑤⑥⑩/④⑧⑨/①②③⑦B.①③⑧/②④/⑥⑤⑦/⑨⑩C. ①③④/②⑤⑨/⑥⑦/⑧⑩D.②⑤⑥⑨⑩/④⑧/①③⑦4.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高二语文考试的备考除了语文知识点的记忆背诵之外,还需要多做语文试题来提高答题技巧和解题能力。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带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挖墙角以邻为壑叨(dāo)扰一气呵(hē)成B.名信片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C.哈密瓜供认不讳对称(chèn) 追本溯(sù)源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 囤(tún)积居奇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分)A.民间流传着很多“养生秘方”,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众望所归的一种,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B.为了这次北国之旅,我在脑海里储备了许多幻想和童话,以至于今夜在这美丽的拉普兰,我的梦境也变得光怪陆离了。
C.在中国徐州白云2013羽绒服饰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好声音”选手崔天琪现场演唱,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让我过目不忘。
D.行政管理简单粗暴,缺乏人性化,以致于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却很少见温情亲切的提示牌。
3.下列诗句组合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①乱云低薄暮②风鸣两岸叶③松风吹解带④急雪舞回风⑤月照一孤舟⑥山月照弹琴A. ①⑤/③④/②⑥B. ①⑥/②⑤/③④C. ①④/②⑤/③⑥D. ①⑤/②④/③⑥4.下列句子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①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
②站在桥上的人就像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像要呕出什么来。
③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眼光,便吓住了。
A.听之任之热乎乎犀利B.漠不关心泛淘淘严厉C.漠不关心热乎乎锐利D.听之任之凉冰冰严厉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了高二语文,欢迎大家来学习吧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在美国对俄制裁的大环境下,印度正在打算与俄罗斯进行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跟美国。
若作为世界第一军备进口大国的印度真的这样做,无疑要让美国的制裁行动变得了。
A.殚精竭虑唱对台戏子虚乌有B.殚精竭虑当面锣,对面鼓子虚乌有C.处心积虑唱对台戏形同虚设D.处心积虑当面锣,对面鼓形同虚设2.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韩愈,世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中唐古文运动倡导者。
主张文道合一,提倡古文,反对骈文,认为文章须“唯陈言之务去”。
B.杂说是一种议论兼叙述的短文,往往亦庄亦谐、能近取譬、言简意深、风趣警策。
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是杂说的典范作品。
C.“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致仕”指官员到任工作;“乞骸骨”指官员年老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D.“刺史”,汉唐时州的主管官称刺史,和宋代的知州地位相当。
“司农卿”,唐时为司农寺长官,掌管国家储粮用粮事务。
3.学校为文学社、书法社、绘画社和摄影社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社团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②还我庐山真面目爱他秋水旧风神③笔走龙蛇堪称妙书到瘦硬方有神④螺黛淡描西子面柳风轻拂小蛮腰A.①摄影社②文学社③书法社④绘画社B.①文学社②摄影社③书法社④绘画社C.①摄影社②文学社③绘画杜④书法社D.①文学社②绘画社③书法社④摄影社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散文中的人写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你平时的观察是否细致深入,真诚的情感融入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①以情感人是永不过时的写作法则②如果说这是老生常谈③要努力地把你的情感融进文字之中④不要掩藏、修饰你的情感⑤那么,另外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是你对记叙对象的情感深度A.②⑤③④①B.②⑤①③④C.①③②④⑤D.①④②③⑤5.下列句子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快要退休的王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的孩子尽绵薄之力,我们深受感动。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
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
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
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人教版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⑤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试卷类型:A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浮躁时,不妨听一听舒缓的音乐,身心必能平静下来,其实抒情缓慢的音乐就像一剂镇定,可调解人的心情。
舒缓的音乐是慢吞吞的,循序渐进的,像是潺潺的细水轻轻地律动,像小小的雨丝浅浅地落,像夕阳下的光一点一点地绽放,来的一点都不放肆。
舒缓的音乐也是柔韧的,虽然乍听没有夸张的意味,过程也不是激烈昂扬,却丝丝入扣,紧紧贴服人心。
缓慢的音乐就像母亲的教导,不用高声大气,不必严厉苛刻,轻言细语,循循善诱。
A.不妨B.调解C.放肆D.循循善诱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事实上,在治理环境污染一事上,我们的确需要进行“突破利益固化”的改革,唯有如此,蓝天白云才不会成为奢侈品,而让百姓买单这样的闹剧才会终结。
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不仅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而且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
C.在很大程度上,一个真正的读者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的,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阅读理解(本题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文段一:(此处应有一段文言文,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提供具体内容。
)1. 请解释文中“”的词义。
(4分)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3. 根据文段,回答以下问题:(4分)-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文中提到的“”是什么意思?4.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文中主题的理解。
(6分)(二)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文章5.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中心论点。
(5分)6. 请指出文章中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
(5分)7. 文章中提到的“”一词,其含义是什么?(5分)8.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个人看法。
(5分)二、语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30分)(一)词语运用(10分)9.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5分)10. 请将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5分)(二)语法知识(10分)11.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语法结构。
(5分)12. 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
(5分)(三)写作能力(10分)13.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此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0分)材料:(此处应有一段材料,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提供具体内容。
)三、作文(本题共30分)14. 请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记叙文。
(30分)提示:(此处应有一段提示,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提供具体内容。
)注意事项:1.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2.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并将答案写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
3. 请保持答题纸整洁,字迹清晰。
4. 请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1+ 1+1 >n”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804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1900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2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2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AI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阅(3)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2.(12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G20阅阅,2016阅9阅20 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80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2019阅阅阅2083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30961.6阅阅,阅阅阅阅23.5%,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1阅23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2020阅11阅24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20 20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阅9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300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3100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500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2021阅1阅14阅)(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阅(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3)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3.(15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_“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3)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9分)4.(19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3)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4)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三、诗词鉴赏(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9分)5.(9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四、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分)6.(6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__________,__________阅”阅阅阅(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__________,__________阅(3)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__________,__________,阅阅阅阅阅阅五、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9分)7.(9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3)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阅六、语言表达(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11分)8.(6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2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__________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______ ____,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__________,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9.(5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80阅阅阅9阅27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_─阅阅4411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AR-500C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A R-500C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500阅阅,阅阅阅阅700 0阅阅阅阅阅阅阅5000阅,阅阅80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5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70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165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七、作文(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0分)10.(60分)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800阅阅。
济宁市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济宁市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沧县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在2019年开年迎来好时光。
以前,面对“科幻”二字,电影投资人总是________。
而今《流浪地球》高歌猛进,票房已超40亿元,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
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
《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________,它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
神舟一号、天宫一号……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流浪地球》为科幻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表达,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话,集体主义取代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带着地球一同流浪展现出的“乡土情怀”、出现在影片里的朱自清的《春》、春节十二响……________,这是一部好作品,也对得起大多数的赞誉,它让我们在追赶好莱坞大片的路上“看到了希望”。
但是,在矛盾冲突、场景创新上与优秀之作仍有一定差距,弥补差距不是________的,需要众多导演、编剧继续努力,追赶状态仍然是进行时。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魅力。
B . 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拯救地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
C . 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 . 通过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我们深刻体验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望洋兴叹厚积薄发毋庸讳言一挥而就B . 望而却步养精蓄锐毋庸讳言一蹴而就C . 望洋兴叹养精蓄锐毋庸置疑一挥而就D . 望而却步厚积薄发毋庸置疑一蹴而就(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仅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也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B . 一部成熟的电影,既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也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C . 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D . 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发展,更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二上·临海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高二期末考试试卷二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踉跄(liàng qiàng)沮丧(jǔ sàng)B. 奋发(fèn fā)潇洒(xiāo sǎ)妩媚(wǔ mèi)C.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炽热(chì rè)纤弱(xiān ruò)D.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鞭挞(biān tà)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设多种课外活动。
B.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C.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一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D. 老师鼓励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3. 下列词语中,不能形容时间短暂的一项是:A. 一瞬间B. 一刹那C. 一眨眼D. 一日千里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镜子。
B.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C. 春风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大地。
D. 河水像一条玉带,蜿蜒流淌在山间。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C. 他今天迟到了,原因是早晨起床晚了。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中,出自《离骚》的一项是:()7. 下列名句中,出自《阿房宫赋》的一项是:()8. 下列名句中,出自《琵琶行》的一项是:()9. 下列名句中,出自《滕王阁序》的一项是:()10. 下列名句中,出自《岳阳楼记》的一项是:()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3套,含参考答案,全国卷)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道大题,18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宋明理学有所谓气象和颜乐之说。
气象指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圣人与贤人在其外表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而颜乐指凡感悟到圣人与贤人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一种乐趣,一表现在外,一体验在内,内外结合,形成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
两汉时期,所谓“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纯,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礼记正义》卷十五)。
似乎那种隐居不在位者,正是他德行贞纯的表现。
同样,在魏晋时代,名士们向往一种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
这些生活作风和人格形象当然是和他们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创导一种“圣贤气象”,以作为他们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形象标准。
程颢要弟子从尧舜和汤武那里感觉到两种精神品德:圣人有圣人的气象,不假修习,天性纯全;而贤人有贤人的气象,修身体道,双复其性。
程颢还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的精神面貌。
按照宋明理学家的看法,尽管我们未见过孔子、颜子或孟子这些贤人,但我们从他们的《论语》《孟子》中,观其言就可把握他们三人的三种气象,即一种元气无迹,一种和风微迹,另一种则是秋杀迹著。
在宋明理学家看来,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
正因为如此,朱熹与吕祖谦在他们编辑的《近思录》里以“圣贤气象”作为终篇。
在他们看来,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在程氏弟子看来,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其弟子光庭如沐春风;而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其弟子游杨程门立雪。
《近思录》还记载了其他人的气象,如说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说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又说诸葛孔明“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等等。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附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夏文明之源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
但是,它既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只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系统。
说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不确切的。
甲骨文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占卜的工具,字也绝对不是当时存在的所有的字,却表现出成熟和发达的文字系统,是任何一种古代文明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
所以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在甲骨文以前一定还有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那么,甲骨文以前的文字面貌究竟如何?古书中说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说文解字序》中也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不过这只是传说,任何一种文字的诞生绝非一人一手之功,汉字的出现必定是先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长期的摸索使用,然后累积发展、约定俗成的结果。
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极有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最早的汉字在哪里?更多的来自地下考古资料,展现出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不仅有商代前期,相当于夏代的遗物,还有属于更早的种种考古文化的资料。
在公元前4000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有不同的刻划符号。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出土的陶器上,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看,这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与汉字的产生、发展应该有着很大的渊源关系。
裘锡圭等著名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肯定它们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这种陶符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雏形。
另外一项关于早期文字的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在距今约4000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
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看过发现于陶寺遗址的一个扁陶壶照片、摹本以及墨线图后就断定:“这个字同大汶口文化陶文、殷墟甲骨文和现在通行的汉字属同一个系统”。
(完整版)高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
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
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
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精心。
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
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
另一方面,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自保的心理。
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
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伦理。
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
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私人关系学混为一体。
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面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涵摄,也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
关于公德有必要强调三点: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
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
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
因而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梁山一中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1至6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把(bǎ)持惩(chěng)创匪我愆(qiān)期体无咎(jiù)言
B.形骸(hái)歧(qí)韵夙(sù)兴夜寐将(qiāng)子无怒
C.平仄(zè)椽(zuán)子靡(mǐ)室老矣载(zài)歌载舞
D.颓(těi)废倒溯(sù)赁(lìn)屋殚(dān)精竭虑
2.下列各组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夫(xiān)调剂(jiè)气概(gài)B. 融洽(qià)责任(zé)深刻(kè)C. 奔腾(bēn)谈笑风生(shēng)骄傲(jiāo)D. 蜿蜒(wān)精神焕发(huàn)奔腾(bē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我国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军人物。
B.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而且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C. 为了完成作业,他熬夜到深夜,结果导致身体状况严重下降。
D. 这座大桥横跨长江,连接了我国南北的交通。
3. 下列词语中,与“江山如画”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风景如画B. 美不胜收C. 湖光山色D. 美轮美奂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如饮甘泉。
B.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C.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D. 这个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
5.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景最生动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图精美。
B. 她长得美丽动人,聪明伶俐,性格开朗。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D. 这座城市的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7. 下列词语中,与“坚持不懈”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持之以恒B. 坚定不移C. 百折不挠D. 勤能补拙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树木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C. 雨后的彩虹如同一条彩带,悬挂在天空中。
【高二】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导语】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人大的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逍遥右脑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1、选出与“寡人之于国也”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选出“之”字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填然鼓之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寡人之于国也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⑥申之以孝悌之义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A.①④/②③/⑤⑥/⑦B.①②/④/③⑤/⑥⑦C.①⑦/②③/④/⑤⑥D.①⑦/②③/④⑥/⑤3、对“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B.体察邻国的政令,不如我这样用心的C.考察邻国的政治,不如我的用心D.了解邻国的政令,没有像我这般用心的4、对“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一句理解正确的是A.兵器拿到手,(士卒们就)抛下武器而逃跑B.兵器已经接触,(士卒们)抛下盔甲拖着武器逃跑C.兵器已经握在手,(士兵们)丢下大部队拖着武器逃跑D.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甩下盔甲、武器走了5、默写:(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___________,谷不可胜食也。
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_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____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_____________,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4)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_____。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介词,对、对于)2.C(助词,的/助词,凑音节,可不译/主之谓,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⑤:这种情况⑥:他们)3.A4.B5.略【二】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劝学(鼓励)中规(圆规)槁暴(晒干)B.中绳(合乎)挺者(挺拔)受绳(经墨线比量过)C.就砺(接近)就砺(磨刀石)参省(验、检查)D.参(多次)省须臾(片刻)博见(见得广)2、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点横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木直中绳,?以为轮3、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神明自得神明:神的总称B.圣心备焉圣心:圣人之心C.骐骥一跃骐骥:骏马D.金石可镂镂:雕刻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以为轮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下册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wǎng)风驰电掣(chē)B. 瑰丽(guī)气吞山河(tūn)C. 独辟蹊径(qī)奇峰异石(yì)D. 雕梁画栋(diāo)风和日丽(hé)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增设阅读课。
C.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团结同学,是老师的好帮手。
答案:C3.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答案:B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风驰电掣C. 井底之蛙D. 情有独钟答案:C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小说。
答案:A二、填空题1. 《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留恋之情。
2.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
3. 《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时,背影的形象深刻地表达了父爱的伟大。
4. 《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
三、阅读理解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诗歌的首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案:描绘了夕阳西下,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景象。
2. 诗歌的颔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诗人追求更高远境界的壮志豪情。
期末考试卷高二语文卷答案
期末考试卷高二语文卷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zhēng róng)B. 恣意(zì yì)C. 桎梏(zhì gù)D. 踌躇(chóu ch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开朗。
C. 经过努力,他终于取得了成功。
D.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不得不延期。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D. 那座山像一位巨人,屹立不倒。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棒。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锻炼身体。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B. 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C.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你难道不知道我是谁?D. 这件事难道不令人感到惊讶吗?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C. 她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
D. 他的知识渊博,无所不知。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B.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的智慧如同海洋一样深邃。
答案:C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立意标新立意黯淡暗淡无光B.生色声色俱厉洪大规模宏大C.坚苦艰苦卓绝娇气骄气十足D.企求乞求施舍启示征稿启事(答案:A." 标新立意"中应该改“意”为“异”,“暗淡无光”中应该改“暗淡”为“黯淡”。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姜丽就是不太关心集体,每次班委有事找她帮忙,她总是找借口_____。
②强权者的贪欲是没有_____的,你这次满足了他,他下次会再来。
③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是_____的,报上去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A.推托界限微不足道B.推托界线不足挂齿C.推脱界线微不足道D.推脱界限不足挂齿(答案:A。
“托”表示找借口,即用托词推掉责任,而“推脱”一词所表示的并不强调找借口。
“界限”一词强调了欲望没有限度,会不断地扩张,从而占领不该占领的领地,“界线”一词表示的是到了边界线就会止步。
“微不足道”强调了内心认为不重要,而“不足挂齿”则表示不愿放在嘴上,而心里不一定认为不重要。
)3.选出对词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 )A.斡旋:调解瘐毙:枪毙,处死静谧:安静届时:到时候B.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返贻笑大方:被四方的人耻笑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捣乱闹事的人破矩为圆:把方的改成圆的C.唯利是图:唯,助词咸与维新:维,助词语焉不详:焉,语气词下车伊始:伊,助词D.夙兴夜寐:夙兴,早起祸起萧墙:萧墙,照壁,喻内部戮力同心:戮,杀匪夷所思:夷,平常(答案:C。
A 庚毙:在狱中病死 B 贻笑大方:被行家里手耻笑 D 戮力:合力)4.选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A.王教授书房里的书真是汗牛充栋,应有尽有。
B.这些封建糟粕不名一钱,应统统仍进历史的垃圾堆。
C.你的工作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现在顾犬补牢,已为时晚矣!D.在法庭上,执法人员深文巧诋,终于让狡猾的罪犯低头认了罪。
(答案:A。
B不名一钱:不占有一文钱C顾犬补牢:顾犬,看见野兔,回头呼唤猎狗;补牢,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
比喻事虽紧急或出了差错,尚可及时设法补救。
D深文巧诋: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用巧妙手段攻击诋毁别人。
贬义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从牡蛎和某些棘皮动物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前途不可估量。
C.只有把计划付诸于行动,目标才能实现;否则计划就只是一纸空文。
D.在诺贝尔这共计只有6句话的自传中,“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这句话,最值得人们深思和回味。
(答案:D。
A项“月光、树影”“发出”“响声”搭配不当。
B项“被推广和发现”次序不当,应该改为“被发现和推广”。
C项删除“于”字。
)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B.“有偿新闻”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徐经理一走进瑞芳的办公室,马上给她拉到了靠窗户的小圆桌前。
D.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影响了论文的水平。
(答案:A。
B项“这”指代不明,C项谁拉谁指代不明,D项“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到底是听了导师意见还是没有听,表述不明。
)7.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上的一句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民族内部的不平等和民族之间的不平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随着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的界限终将消除,因此______________。
A.民族也是社会的范畴B.民族也是历史的范畴C.民族也是阶级的范畴D.民族也是时代的范畴(答案:B。
联系前一句的“长期”……“终将”等)8.下面哪一副春联与横批“政通人和”最匹配?A.举大事办好事群众满意举贤人荐能人百姓欢心B.政策归心图大志科技致富奔小康C.改革开放创伟业奋斗拼搏展宏图D.倡廉除腐四海康定肃贿清贪五湖平祥(答案:D。
A、B违反“避复”原则C不含“政通人和”意)9.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不能完全正确解说罗丹这句话含义的一项是A.记得儿时吃蟹,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抽出蟹螫的一对羽骨,把它们粘接在壁板上,竟成了一只翩然欲飞的玉色蝴蝶。
那时食蟹的滋味早已淡然,而这种别致的创造却至今令我神往,弃之即为朽骨,用之则成艺术。
B.看到南方人用稻草编的蒲团,麻绳编的提包,竹笋叶编的茶垫,毛竹做的笔筒,老树疙瘩削就的手杖;北方人用玉米皮编的壁挂,煤精雕的黑猴,碎皮头缝的老虎……无不感到由衷的喜悦:原来树根草皮等还能做出这样美的东西来!C.你是否留意我国旧式家具中常常镶嵌着大理石,那黑白相间的天然纹理,宛如最大胆的泼墨画家的即兴之作,或烟或云,或山或水,全由着你的神思遐想而童趣无穷。
D.莲的地下茎逐渐肥大就长成藕。
南宋杨万里的《藕》诗中赞美它“外面看来真璞玉,胸中雕出许玲珑。
”后句是指藕中的管状孔道。
藕折断时有丝,常为人们称奇,人们也以藕断丝连来比喻情意绵绵,虽断未绝的样子。
唐代孟郊诗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后来,“藕断丝连”便成了一句成语。
(答案:D。
所举杨万里的例子没有突出从藕本身发现的理趣,不能解说对美的发现。
)10.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柔石——现代——小说B.《牡丹亭》——王实甫——元代——戏剧C.《麦琪的礼品》——杰克·伦敦——美国——小说D.《伪君子》——莫里哀——英国——戏剧(答案:A。
B项作者是明代汤显祖,C项作者是欧亨利,D项莫里哀是法国戏剧家。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东吴四英将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因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
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
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蒙遂亦代肃。
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
”逊遂代蒙。
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容斋随笔》)11.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而孙权委心听之/委身为贾人妇(委)B.若以代瑜/若入前为寿(若)C.吴之所以为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D.临事不苟/苟以天下之大(苟)(答案:A 。
意思是舍弃。
B的意思分别为如果和你,C的前一句中表原因,后一句中表对象,D的前一句中意思是马虎,后一句为假使。
)12.与“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B.不拘于时,学于余C.泪牧以谗诛 D.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答案:D 。
非被动句。
)13.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本于策、权之雄略(于) ②而荐之于权曰(于)③为威名将(为) ④吕蒙为寻阳令(为)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同相同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答案:B。
四句中的词语分别解释为从、向、成为、是)14.“与国为存亡之臣”在文中的意思是( )A.(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和国家一起存亡的大臣。
B.(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为了国家存亡的大臣。
C.(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对国家来说,是有他们国家就存,失去他们国家就亡的大臣。
D.(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有了他们就存,失去他们就亡的大臣。
(答案:C。
)1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东吴四英将“相汲引”的一组是 ( )①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②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③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④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⑤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⑥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A.①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④⑤⑥(答案:A。
)16.对本文说明的道理归纳得不正确的是:( )A.孙策、孙权雄才大略,纳贤举才,能用人。
B.东吴四英将互相引荐,更相汲引,巩固了东吴的政权。
C.东吴君臣团结一致,方能“奄有江左,亢衡中州”。
D.曹操、刘备、关羽等人在东吴受挫的原因是不如东吴会用人。
(答案:D。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7—20题。
细菌的抗药性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凡是抗药菌株繁殖起来的后裔,都同样具有抗药能力。
有人说这是获得性遗传最好的证明,因为细菌在接触抗菌素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这种环境,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抗药能力。
有些人则不同意这种看法。
可是要判断孰是孰非,却并非易事。
要测验一个细菌是否具有抗药能力,就必须使它接触药物,可一旦接触了药物,又难以断定其①抗药性是接触药物后产生的呢,还是早就存在着的。
以后人们采用“影印培养”的方法弄清了问题的真相。
请以抗链霉素细菌的研究为例:把原始培养皿(不含链霉素)上的细菌,不改变位置地接种到另一个含有链霉素的培养皿上,根据其②中存活下来的抗药性菌株,便可在原始培养皿(从未接触过链霉素)上找到同类细菌。
研究清楚地证明,抗链霉素变异株的确是事先已经存在,和接触药物无关,药物仅仅起着选择作用罢了。
现在一般认为:生物的任何性状都有自发变异的可能,其③特点是变异方向“漫无边际”,其④中有些可能导致了抗药能力的增强。
在正常情况下,这类新菌株没有特殊表现,但在普遍采用抗菌素的条件下,它们就可能成为现实环境中的一代骄子!17.对文中“其”字指代的对象,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其①指接触药物后没有死去的被测试细菌B.其②指含有链霉素的培养皿C.其③指生物性状的自发变异D.其④指变异方向“漫无边际”的特点(答案:D。
指“自发变异的可能”。
)18.对“影印培养”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方法解决了第一段中提到的抗药性测验必须用药的问题,实现了无药测验。
B.用该方法接种后,原始培养皿与带药培养皿上细菌分布的位置及数量完全相同。
C.用该方法,细菌由于经过了原始培养皿的培养,有些便能在带药皿中存活下来。
D.用该方法,可以判定并找到从未接触过抗菌素、却具有抗药能力的细菌。
(答案:D。
)19.对文中信息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人”的观点是:细菌的抗药能力是在接触到抗菌素后逐渐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