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

合集下载

数量关系式

数量关系式

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 k一定)或kx=y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 k一定)或kx=y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16、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用最小公倍数)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 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 约数。
•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 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 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 10。
•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 写0。
•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 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 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 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 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 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 的符号。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 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 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 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 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 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π
•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6、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8、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0、收入-支出=结余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量的计量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一致。

名数;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含有一种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

复名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

×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进率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练习:填空(1). 1时30分=()时40分=()时时=()分0.7时=()分平方米=()平方分米125克=()千克2 立方分米=()升=()毫升10 吨=()吨()千克()元=50元8角1分(2).1米∶10厘米=()∶()=()∶()100毫升∶1升=()∶()=()∶ ()(3).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公考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公考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公考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在求解数量关系问题时,常用的公式包括以下几种:
1. 比例关系公式:
a/b = c/d ,其中 a、b、c、d 表示不同量之间的比值关系。

2. 百分比关系公式:
数量关系 x = 百分数 y/100 ,其中 x 表示待求数量,y 表示
已知百分比。

3. 加减乘除关系公式:
加法:a + b = c ,其中 a、b 表示已知数量,c 表示待求数量。

减法:a - b = c ,其中 a、c 表示已知数量,b 表示待求数量。

乘法:a × b = c ,其中 a、b 表示已知数量,c 表示待求数量。

除法:a ÷ b = c ,其中 a、c 表示已知数量,b 表示待求数量。

4. 平均数关系公式:
平均数 = 总和 / 数量,其中平均数表示待求数量,总和表
示已知数量之和,数量表示已知数量个数。

5. 比较关系公式:
a =
b ,其中 a、b 表示已知数量。

这些公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数量关系问题,但具体使用哪个公式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况来确定。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常见的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6、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 k一定)或kx=y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数量关系式

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0、本金*利率*时间=利息植树问题:间隔数×每个间隔的米数=一共的米数;
11、爬楼梯问题:楼梯的级数÷每两层楼之间楼梯的级数=楼梯的段数。

12、成活率=成活棵数/总棵数
13、合格率=合格/总数
14、利润率=利润/进价成对比赛,
15、次数=队数*(队数-1)除以2。

小学数学常用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常用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常用数量关系1、平均数关系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2、总数、份数、每份数关系式: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3、行程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购物问题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程问题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相遇问题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7、加法关系式: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8、减法关系式: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9、乘法关系式: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10、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常用的数量关系

小学常用的数量关系

【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b:宽)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 ×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r29、圆柱体(V:体积, S:底面积, C:底面周长, h:高, 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 S:底面积, h:高,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3、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4、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常用单位换算】(一)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二)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四)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四)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数量关系大全

数量关系大全

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一、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一、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8、减数=被减数-差9、被减数=减数+差 10、因数×因数=积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2、被除数÷除数=商 13、除数=被除数÷商 14、被除数=商×除数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6、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二、几何公式1.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a×a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公式:V=a×a×a 2.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a×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3.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S= a×h 5.梯形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圆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r7.圆柱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8.圆锥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公式:V=1/3Sh9.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三、算数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完整版)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完整版)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6、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8、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0、收入-支出=结余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量的计量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一致。

名数;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含有一种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

复名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

×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进率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练习:填空(1). 1时30分=()时40分=()时时=()分0.7时=()分平方米=()平方分米125克=()千克2 立方分米=()升=()毫升10 吨=()吨()千克()元=50元8角1分(2).1米∶ 10厘米=()∶()=()∶()100毫升∶1升=()∶()=()∶ ()(3).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数量关系要点

数量关系要点

数量关系1、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2、被减数 - 减数 = 差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 = 差 + 减数3、乘数×乘数=积一个乘数 = 积÷另一个乘数4、被除数÷除数 = 商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商×除数5、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6、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7、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8、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9、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10、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11、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12.和倍问题小数=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或)和-小数=大数13.差倍问题小数=差÷(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 (或)小数+差=大数16.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7.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18.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19.火车过桥问题:过桥时间=(车长+桥长)÷火车速度火车速度=(车长+桥长)÷过桥时间车长=火车速度×过桥时间-桥长桥长=火车速度×过桥时间-车长。

常见数量关系

常见数量关系

常见数量关系
1、相等关系:当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数量关系是相等的。

例如:2+2=4,4等于2+2,因此2和2的数量关系是相等的。

2、大于关系:当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时,它们的数量关系是大于关系。

例如:3>2,因此3的数量比2的数量多。

3、小于关系:当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时,它们的数量关系是小于关系。

例如:2<3,因此2的数量比3的数量少。

4、多于关系:当一个数多于另一个数时,它们的数量关系是多于关系。

例如:2+1>2,因此2+1的数量比2的数量多。

5、少于关系:当一个数少于另一个数时,它们的数量关系是少于关系。

例如:2-1<2,因此2-1的数量比2的数量少。

6、倍数关系: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它们的数量关系是倍数关系。

例如:2*2=4,因此2的数量是4的两倍。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8、减数=被减数-差9、被减数=减数+差10、因数×因数=积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2、被除数÷除数=商13、除数=被除数÷商14、被除数=商×除数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几何公式1.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公式:V=a×a×a2.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3.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4.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5.梯形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6.圆直径=半径×2 公式:d=2r半径=直径÷2 公式: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公式:c=πd =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r7.圆柱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8.圆锥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9.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算术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关系专题:数学运算--代入排除法数学运算对于很多理科不太好的同学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难题。

其原因在于:1、数学运算题题型众多,有浓度问题、行程问题、牛吃草问题、概率问题、利润问题等等,每种题型各有解题方法和技巧,整体复习难度大。

2、数学运算解题时间耗费较多,大部分题型如果按照正常解题思路去解题的话,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就在1分钟以上,对于时间极其宝贵的行测考试来说,根本不可能留有足够的时间。

3、有很多题的解题思路很难快速想到,即便是想到了,时间也随之花费了。

总之,数学运算的难度不可否认,每个同学都应该积极面对这一部国家公务员网()特邀专家张致远在本文介绍的“代入排除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速算方法,其原理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涵盖各种题型,并且解题效率非常高。

在学习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之前,不妨先学习“代入排除法”,毕竟,代入排除法是解数学运算题的“第一思维”。

代入排除法的方法是:将选项作为一个常量或者作为题目的一个条件,代入到题干的数量关系中,通过验算,计算出这个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如果符合,即为正确答案,如果不符合,再代入下一个选项去做尝试,直至找到正确答案。

下面来看几道例题:【例1】某市园林部门计划对市区内30处绿化带进行补栽,每处绿化带补栽方案可从甲、乙两种方案中任选其中一方案进行。

甲方案补栽阔叶树80株,针叶树40株:乙方案补栽阔叶树50株,针叶树90株。

现有阔叶树苗2070株,针叶树苗1800株,为最大限度利用这批树苗,甲、乙两种方案应各选()A.甲方案19个、乙方案11个B.甲方案20个、乙方案10个C.甲方案17个、乙方案13个D.甲方案18个,乙方案12个【解析】D。

这道题从题干入手很难快速解题,因此选用代入排除法,即从选项入手。

A项代入,19×80+11×50=2070,19×40+11×90=1750,阔叶树正好栽完,针叶树还剩50株。

B项代入,20×80+10×50=2100,阔叶树不够,直接排除。

C项代入,17×80+13×50=2010,阔叶树还剩60株,不如A项方案,排除。

D 项代入,18×80+12×50=2040,18×40+12×90=1800,阔叶树正还剩30株,针叶树全部栽完,优于A项方案。

因此这道题最后选择D选项。

【点评】这道题求的是“最大限度利用的方案”,因此,直接计算方案相当复杂。

故此时可以考虑选择代入排除法来解题。

这道题另外一个难点在于计算,题干所提供的数字都比较大,涉及到乘法和加法的运算,因此计算量比较大,同学计算时一定要细心。

【例2】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某年8月份有22个工作日,那么当年的8月1日可能是()A.周一或周三B.周三或周日C.周一或周四D.周四或周日【解析】D。

这道题题干所给出的条件比较少,其中一个隐含条件是8月份有31天,这个需要考生自己明确,故这题需要使用代入排除法:如果8月1日为周一,则8月将有4个周末8个休息日,23个工作日,这与题干不符,因此排除A、C两项。

若8月1日为周三,则8月29日、8月30日、8月31日将分别为周三、周四、周五,此时8月有4个周末8个休息日,23个工作日,因此排除B项,最终选择D项。

【点评】在做数学运算题目时,解题的第一思维是考虑代入排除法,? 肱懦 ㄊ褂梅椒 虻ィ 挥霉 嗫悸墙馓夥椒ê退偎慵记桑 虼丝梢越谠疾簧俚目际允奔洹U獾捞獬鎏馊说哪康木褪强疾榭忌 哪嫦蛩嘉 芰Γ 嫦蛩嘉 芰ψ 怀煞椒ǎ 褪谴 肱懦 ā?【例3】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A.10 B.11 C.12 D.13【解析】这道题同样可以使用代入排除法。

首先代入A选项,即:若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为10名,则其他6个部门分得55名,平均为名,其中必有部门分得的毕业生大于或等于10名,这与题干矛盾。

代入B选项,若行政部门分得11名,则其他6个部门分得54名,平均为9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选择B选项。

【点评】在考场上解这道题的时候,只要尝试A、B两个选项即可确定B选项为正确答案,此时,同学千万不要再去验证C、D两个选项,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同时也对正确答案的选择帮助不大。

通过以上三道例题,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学会代入排除法的使用。

代入排除法的使用方法并不难,难的是需要有一双“慧眼”去判断题目是否适用于代入排除法。

如何培养这双“慧眼”,就要靠同学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多总结、多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数学运算--尾数判断法在数学运算题中常常涉及到计算,很多考生经常式子列对了,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差错,又或者答案算了出来,却将宝贵的考试时间给浪费了。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尾数判断法来减少计算的过程和计算量,从而降低计算错误的概率、减少做题时间。

下面就由国家公务员网()特邀专家张致远来介绍如何使用尾数判断法解答数学运算的题目。

尾数判断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数字的尾数,也就是最后一位来判断答案。

这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是:选项中的数?治彩 鞑幌嗤 蛘哂胁钜臁H绻 挥姓飧鱿染鎏跫 敲醇幢阄彩 扑愠隼矗 参薹ㄕ业秸 反鸢浮?尾数判断法的三个步骤如下:1、查看选项中的数字尾数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可采用尾数判断法;2、用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只计算尾数;3、用求得的尾数去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首先来看一道简单的数学运算题,从而理清尾数判断法的使用步骤。

【例1】173×173×173-162×162×162=()A.926183 B.936185C.926187 D.926189【解析】D。

首先看到四个选项的数字尾数为3、5、7、9,各不相同,因此只要知道正确答案的尾数,就可以选出选项。

再看题目中涉及到六个数的乘法和减法计算,所以用每个数的尾数来计算即可,也就是3×3×3-2×2×2=19,可知答案的尾数为9,故选择D选项。

【点评】这道题出现在国考的行测数学运算部分,很容易发现这道题如果按照正常的解题思路的话,计算量相当大。

如果按照正常的解题思路去做乘法和减法,那么就掉进了出题人设置的陷阱里,因为即便最后算出正确答案,考试时间也浪费了,况且这道题很容易算错。

因此,碰到此类题目,一定要“巧解”,正如这题使用的尾数判断法。

【例2】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烧碱溶液的杯中倒出40克,再用水将杯装满,搅匀后再倒出40克,然后还用清水将杯装满,这样反复三次后,杯中烧碱溶液的浓度是多少?A 48%B 32%C 28.2%D 17.28%【解析】D。

这道题如果可以理解浓度、溶质和溶液的含义,那么不难列出式子:浓度=80%×60%×60%×60%。

此时可以使用尾数判断法来解这个式子,也就是只要计算8×6×6×6,可知尾数是8,因此选D选项。

【点评】尾数判断法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重在运算速度上的提高,而解题思路仍然不变。

自然数N次方的尾数周期变化情况:2n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2,4,8,6……3n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3,9,7,1……7n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7,9,3,1……8n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8,4,2,6……4n是以“2”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4,6……9n是以“2”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9,1……5n、6n尾数不变。

【例3】22007+32007+42007+52007+62007+72007+82007+92007的值的个位数为是多少?A. 1B. 2C. 3D. 4【解析】D。

这道题的每个指数都很大,而求的是最终值的个位数,因此只要根据自然数N次方的尾数周期变化情况就可以判断。

例如,22007是以“4”为周期变化的,于是用2007除以4,可得余3,因此22007=23=8,个位数是8。

以此类推将后面几个数的个位数算出来相加即可:原式等价于23+33+41+5+6+73+83+9,所以最终值的尾数是4。

【点评】国考包括很多地方公务员考试,都涉及到指数的运算,由于一般题干设置的指数都很大,所以采用尾数判断法是必然的选择。

从2到9的N次方的尾数变化情况每个同学都应该记住,在考场上才能运用自如,真正达到速算的目的。

尾数判断法作为最常用的速算技巧,是行测考试必须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掌握了尾数判断法可以减少计算的环节,直接从尾数入手、从答案判断入手,最终将正确答案确定下来。

切记尾数判断法使用的条件是四个答案的尾数各不相同或者有差异,这样通过尾数法计算得出的尾数,在选择答案时才能有效运用。

尾数判断法不仅在数学运算题型中可以使用,还可以运用在资料分析的速算中,因此,同学可以在复习数学运算的时候,先将尾数判断法掌握了,这样在复习资料分析的时候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

想要学习更多的解题速算技巧,还可以点击《数学运算——代入排除法》、《数学运算——倍数关系法》。

请点击:本章针对性真题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中的题目,都是历年行测考试真题,并且有极其详细的解析,比起市面上任何一本参考书中的解析来得更加详细,只有详细的解析才能帮助你做到“做一题等于做十题的效果”,因此可以保证每一个同学做完后都能弄懂每一道题,熟悉出题人出题的套路,明确考题设置的考点,并进一步熟悉本文所介绍的技巧。

做题不在多,在于精,在于每做一题都能将这一题学会,并且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数学运算--倍数关系法在行测考试数学运算模块,一般的解题思路都是从题目的题干入手,寻找解题思路,再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在于解题思路是否有效,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对于题干中提供的条件难以想出解决方法,导致解题错误甚至直接放弃题目。

面对这种从题干难以入手的题目,可以从选项入手,根据选项的数字特性来去确定答案。

国家公务员网()特邀专家张致远在本文中介绍的“倍数关系法”就是根据选项中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逆向反推题干中的条件,从而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下面通过几道例题来详细介绍倍数关系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例1】某城市共有四个区,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乙区的人口数是甲区的5/6,丙区人口数是前两区人口数的4/11,丁区比丙区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万?A. 18.6万B. 15.6万C. 21.8万D. 22.3万【解析】B。

这道题给出的条件多而复杂,很多考生看到这样的题目就觉得难度过高而放弃,其实如果使用倍数关系法,这道题非常容易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