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教材突破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第四章测评+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课后习题 第四章测评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课后习题 第四章测评

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3.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变大B.b变稳定C.a在汛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1题,读图可知,长江、洞庭湖与甲三种水体之间有相互补给关系。

雨水可以补给长江与洞庭湖,但长江与洞庭湖不能补给雨水,A错误。

地下水与长江、洞庭湖有相互补给关系,B正确。

冰川融水可以对长江补给,不能直接补给洞庭湖,并且长江与洞庭湖也不能补给冰川,C错误。

积雪融水可以对长江补给,不能直接补给洞庭湖,并且长江与洞庭湖也不能补给积雪融水,D错误。

第2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调节作用。

汛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

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长江处于汛期,即6—7月,C正确。

第3题,由于围湖造田,洞庭湖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蓄水量减少,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a在汛期变小,C正确。

2.C3.C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和降水B.纬度和地形C.地形和降水D.纬度和植被5.关于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发源于赤道地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因为流经地中海沿岸,所以冬季为河流汛期C.因为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为季节性河流D.下游地区灌溉农业发达,流域面积小4题,根据图示判断,甲河流为尼罗河,乙河流为刚果河。

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地形平坦,支流密度小。

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盆地地形,形成向心状水系,支流密度大。

故影响支流密度大小的因素为降水和地形,C正确。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检测题(含答案)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检测题(含答案)

《地球上的水》检测题一、单选题如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①乙之前②乙→丙③丙→丁④丁之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A.高峰值提前B.高峰值增大C.总量变大D.高峰值减小吉林省长春市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 4.8℃,最高温 39.5℃,最低温-39.8℃,降雨集中在夏季。

长春市东部丘陵是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景观,景观区中存在少量砍伐和种植现象。

据统计,该区域河流含沙量6月较小,7、8月达最大。

下表为该市东部丘陵森林景观区中5-9月降水量、径流深度和侵蚀量的统计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注:将计算时段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称为径流深度)3.长春市东部丘陵区6月侵蚀量最大,据材料推测其主要形成因素是()A.土层松软B.土地裸露C.坡度较大D.迎风地带4.流经长春市东部丘陵区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7、8月,与此现象关联最紧密的是()A.河道随降水量变化呈现季节变迁B.土壤侵蚀物质转移过程造成时滞C.水利工程旱季拦截雨季释放过程D.植被对侵蚀物的阻滞和涵养过程5.长春市东部丘陵区9月份侵蚀量比7、8月份都多,是因为()A.降水量的大小B.雨季时间长短C.植被叶片密度D.径流深度大小6.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③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④不会对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①—地表径流B.②—植物蒸腾C.③—水汽输送D.④—降水8.人类改造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降水D.地下径流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 1 -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 10 -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 18 - 章末综合测验................................................................................................................ - 26 -第一节水循环基础训练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三种水循环都有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2.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3.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4.由陆地内循环运动而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较多。

(×)5.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包括(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②太阳辐射③重力能④机械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B.海陆间循环是④环节完成的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植树种草,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区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解析】1选D,2选B,3选C。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四章测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四章测评

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B.e→f→h→dC.c→a→b→dD.d→a→b→c2.水循环中的( )A.a环节的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输送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d是水汽蒸发,a是水汽输送,b是降水,c 是地表径流,故d→a→b→c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的过程。

第2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为水汽蒸发。

2.C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第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4.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题,根据图示的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第4题,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

第5题,对地下水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会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会下降,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4.B5.C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章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章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导致图中铁路线的弯曲的主导因素是().避开山脊.避开断层.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断层线分布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C.①④D.②③该组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铁路线分布。

5.图示景观所在区域缺水现象严重的原因是()A.降水时空分布不均B.全年降水稀少C.水资源利用率低D.距海洋较远答案:B解析:由图示景观可知,该地位于新疆,处于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而导致该区域缺水现象严重。

6.该地区河流水中的水资源主要来自()A.大气降水B.地下水C.山地降水D.冰川融水答案:D解析:新疆干旱地区的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上的冰川融水。

下图为“五月份穿着舒适的裤子”的漫画。

读图,回答7~9题。

7.造成“五月份穿着舒适的裤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短缺B.人口增长过快C.生活水平下降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D解析:漫画反映的是人们穿着的衣服越来越少,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8.漫画反映了大气的热状况发生变化,其变化的主要表现是()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反射增强C.大气逆辐射增强D.地面损失热量增多答案:C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

9.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提高穿衣指数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C.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D.加强重工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答案:B解析: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安徽淮南作为拥有百年煤炭开采史的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煤城”、中国首个亿吨级煤电基地,煤电等传统能源一直以来在该市经济结构中占绝对优势。

目前,中美合资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高倍聚光光伏产业化项目一期在淮南已经顺利投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四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修建水库B.植被覆盖率下降C.降水强度增大D.上游河道采砂读“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潮汐动力资源相关数据”,回答3~4题。

四省沿海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统计表省份平均潮差(m)年潮汐总能量(亿度/年)浙江 3.7 1 146山东 1.5165江苏 1.2101河北0.65 2.63.中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A.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B.夏季潮差小,冬季潮差大C.外海潮差大,近岸潮差小D.沿潮波方向,左岸潮差比右岸大4.四省中,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原因不包括()A.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B.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C.太阳辐射强,潮汐能丰富D.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下图为某地雨水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雨水收集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大气降水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地下径流6.该地雨水利用,可以()A.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B.缓解城市内涝C.增加下渗污染地下水D.控制降水总量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水文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雨产生的径流的控制,以使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促进城市水文系统的良性循环。

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开发与低影响开发的径流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7~8题。

7.导致图示两种开发模式径流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降雨量B.蒸发量C.地表性质D.外排量8.对城市补水入渗效果最优的设施是()A.雨水罐B.蓄水池C.渗透砖D.下凹绿地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我国某高中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如下图示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单元测试-word文档资料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单元测试-word文档资料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2019年12月16日,印尼爪哇岛中部多个地区因持续暴雨发生塌方,已造成至少61人死亡,36人失踪.回答下题(1)读爪哇岛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 地中海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2)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A. 酸雨B. 臭氧层破坏C. 沙尘暴D. 全球气候变暖(3)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②④2.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发生,据此完成下题.(1)近年来,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其最大危害是()A.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B. 污染了土壤C. 危害农作物,使农业成本提高D. 排放了有毒物质(2)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A. 繁殖能力强B. 适应自然能力强C. 缺少天敌D. 自然条件好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已建立了风暴潮信息系统②防波堤、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③荷兰防潮闸工程有效保障了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的侵袭A. ①②B. ②③C. ②D. ①②③4.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B. 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年比重最高C. 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优势D.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的比重5.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 )A. 中国B. 印度C. 印度尼西亚D. 南非6.与热带风暴的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 冷锋B. 暖锋C. 热带气旋D. 温带反气旋7.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下列做法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A. 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B. 毁林开荒C. 禁止使用煤等燃料D.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8.该表内容为某年中日美英四国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关数据,回答(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使气温增高B. 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是惟一原因C. 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承担首要任务是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之一D.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环境遭到人为破坏(2)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生产部门应该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A. 印刷厂B. 水电站C. 火力发电厂D. 服装厂9.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1)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8)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15)第四章测评 (22)第一节水循环双基巩固学考突破1.读地球陆地淡水储量构成图,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B.②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C.③中的某些水体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D.地球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充足答案:C解析:由图示比例可知:①为冰川,②为地下淡水,③为其他淡水(包括永冻土底冰、湖泊淡水、土壤水、沼泽水、河水、生物水),人类目前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a、b、c、d、e分别表示()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的全部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2.C 3.D解析:第2题,结合图分析,a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上空成云致雨,为水汽输送;b从河流注入海洋,为地表径流;c从地表水变为地下水,为下渗;d是地下水注入海洋,为地下径流;e为海洋水汽蒸发。

第3题,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淡水,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水循环使得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能对水循环的环境产生影响,但并不影响各个环节。

读某城市的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蒸发、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B.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C.蒸发、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下渗、雨水直接利用D.下渗、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雨水直接利用5.图中①⑤⑥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人工水循环6.此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意义是()①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②有效地利用了地下水③增加了海陆间循环的水量④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4.A 5.C 6.D解析:第4题,根据箭头方向,图中①表示地表蒸发,②表示下渗,③直接通向城市,表示雨水直接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9年4月,北京的一场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

铺着方形地砖(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的北京延庆停车场,在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

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景观的成因是()A.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B.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C.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D.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2.与普通水泥地面停车场相比,图中方形地砖停车场()A.增加了雨水下渗B.增加了地表径流C.减少了生物种类D.减少了地下径流1题,从图中可知,砖区积雪少,土壤区积雪多,成因是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多,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第2题,方形砖与普通水泥砖比,中心是中空的,露出土壤。

土壤能截流雨水增加下渗,使得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而普通水泥砖使雨水难以下渗,地表径流多。

相比于普通水泥砖,图中方形砖能增加生物种类。

2.A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增强B.b增强C.c减弱D.d减弱4.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题,据图可知,a代表水汽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

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故A项正确。

第4题,植被浅沟是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故B项正确。

4.B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完成第5~6题。

5.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湖泊径流变化应是()A.湖泊峰值水位变高B.出湖流量峰值提前C.入湖流量峰值增大D.出湖流量峰值增大5题,湖泊蓄洪时段,入湖径流量大,出湖径流量小。

根据图示曲线,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①③时段,C项对。

②④时段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是湖泊补给河流,A、B、D三项错。

第6题,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湖泊蓄洪能力增强,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湖泊峰值水位变低,A项错;出湖流量峰值滞后,B项错;蓄洪能力增强,入湖流量峰值增大,C项对;出湖流量峰值减小,D项错。

6.C下图是某地区20 ℃(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下列有关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海区洋流自南向北流B.①海区洋流有增湿作用C.②地区地形为山间盆地D.②地区地形为高原8.③海域有大范围渔场,图中用洋流剖面示意图(A、B图)和表层洋流分布图(C、D图)来解释其成因,表示正确的是()7题,由图中海陆轮廓与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墨西哥西海岸,①海区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海水自北向南流。

②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年平均气温比两侧地区高,地势低。

第8题,③海域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海洋表层没有两股洋流做相对或相反的运动。

③海域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常年盛行东北信风,此处的东北信风为离岸风。

8.A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第9~10题。

9.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10.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9题,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

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第10题,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

10.B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城市建设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变快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变小12.城市建设后地下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11题,由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中各要素对比分析可知,城市建设使地下径流减少了18%,地面径流增加了33%,蒸发量减少了15%,故降水后,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变快,大量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蒸发量减少,因此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第12题,读图可知,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增加,是因地面硬化,降水量下渗减少,进而导致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地表径流增加,故选C项。

12.C读我国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植物蒸腾、雨水收集利用、降水、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B.蒸发、雨水收集利用、降水、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C.下渗、雨水收集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植物蒸腾D.降水、雨水收集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14.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使用,可()A.加剧城市内涝B.补充部分城市地下水C.加重城市土壤盐渍化D.增加海陆间水循环总量13题,由图可知,①是下渗,④是植物蒸腾,则②代表雨水收集利用,③是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

第14题,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从而补充部分城市地下水。

14.B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若经纬网示意图中粗实线为洋流,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A.①洋流流向正北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C.②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岸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16.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在③洋流强度变大的年份,则热带太平洋()A.东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B.东部秘鲁渔场会大幅度减产C.西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D.西部沿岸台风次数减少15题,对比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B项错误;①洋流流向正南方向,A项错误;②洋流可能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C项正确;④为西风漂流,也属于寒流,故该大洋环流中有两支寒流,D项错误。

第16题,依题意,③洋流强度变大说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更强,则秘鲁寒流更强,出现拉尼娜现象,利于渔场生产;此时西太平洋中低纬度上升气流较强劲而易出现洪涝灾害。

太平洋的东岸地区由于更寒冷而出现干旱现象。

故选C 项。

16.C17.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意在考查对世界洋流分布的记忆能力。

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日本的东部有向东北方向流的日本暖流,在该暖流的作用下,污染物会向东北方向扩散。

故选B项。

18.2019年5月7日“中国旅游文化周”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途经该区域的洋流()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大致自西向东流,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方向与洋流流向大体一致,可加快海轮的航行速度;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能使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和湿度都升高;当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到北冰洋海域后,与北冰洋的冷海水相遇,易形成海雾,使能见度降低;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在北海交汇,形成著名的北海渔场。

故选A项。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20.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19题,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

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故A项正确。

第20题,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渤海海岸地带冬季结冰期短,冰层薄,海冰资源数量有限,故A项正确。

20.A读下图,完成第21~22题。

21.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A.南北纬10°之间B.南北纬10°~40°C.南北纬30°~60°D.南北纬50°~80°22.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①②③,则海洋表层盐度()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21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线代表蒸发量,虚线代表降水量,找到实线高于虚线区域对应的横坐标纬度即可。

第22题,考查全球盐度的分布规律。

全球盐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量最大值①位于0°~10°N,热带蒸发量最大值②位于10°S~20°S,温带径流量最大值③位于50°S~60°S,因此②地盐度最高,其次是①地,最低的是③地,C项符合题意。

22.C日本《朝日新闻》曾报道,日本一项扩张大陆架计划目前遇到障碍,可能在向联合国提交申请报告前就会流产。

日本原计划用20年的时间推进此项计划,将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1.7倍,大约65万平方千米的大陆架划归到自己名下。

据此完成第23~25题。

23.图中表示大陆架区域的是()A.aB.bC.cD.d24.关于此次日本扩张大陆架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计划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所有规定B.其主要目的是扩大领海面积C.为了增加资源后备储量,成为资源大国D.日本扩张大陆架的计划不影响中国的海洋权益25.关于大陆架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②广泛分布锰结核③是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区域④有煤、硫、磷等矿产资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题,从图示可知a表示海岸,b表示大陆架,c表示大陆坡,d表示海盆,故选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