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雨点儿教学设计与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与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与反思引言:雨点儿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学习方式,其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雨点儿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对雨点儿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雨点儿教学设计的特点1. 小组合作:雨点儿教学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 问题导向:雨点儿教学设计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3. 多元化学习活动:雨点儿教学设计包括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讨论、研究、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4. 情境化教学:雨点儿教学设计注重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情景化教学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二、雨点儿教学设计的步骤1. 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应明确设计雨点儿教学的学习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 分组组织:将学生分成小组,建立相互之间合作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3. 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教材内容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4. 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研究、讨论和实践活动,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5. 总结归纳:学生在小组活动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

6.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小组成果进行展示,并由教师和同学给予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升。

三、雨点儿教学设计的应用雨点儿教学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语文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文学作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数学课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通过互相比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3. 科学实验: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共同探索和发现科学现象,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雨点儿》的教案设计及课后反思

《雨点儿》的教案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雨点儿》,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雨点儿》是一篇描绘雨后景象的短文,通过描述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雨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1.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5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图片展示雨后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雨后环境的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步骤2: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让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步骤3: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步骤4:分析讨论,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讨论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步骤5:总结反思,提高认识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总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课后反思2.1 教学效果2.2 教学亮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4 教学收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案编辑专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3.2 教师评价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

3.3 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的评价。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的关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相关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说完谜语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小朋友,能很快地说出谜底。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

(谜底:雨)对了,谜底就是雨。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毛毛雨、暴雨……)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

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

(板书课题:雨点儿)通过预习,小朋友们能不能找出这里有哪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点)它的部首是“灬”。

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一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就叫做儿化音。

请大家跟我读,“雨点儿”。

(借助手势:读完之后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

)二、初读课文1、现在,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要做到:(1)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2)把课文读通顺,要求词连读。

(3)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1、刚才,小朋友们按着老师的要求读完了课文,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大家,这篇课文的主角儿是谁?(板书:小雨点、大雨点)2、学习生字(1)雨点儿到底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云彩里,出示生字卡片“彩”)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个字?(水彩笔、彩色卡纸)(2)云彩又是在什么地方的?它是在地上,还是在空中?(半空中,出示生字卡片“空”)你怎么记住它?(穴宝盖+工)(3)半空中的云彩越积越多,藏在云彩里的小水滴也越来越多。

后来,它们就变成了雨点儿飘落下来。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朗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识字应让学生组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通过反思,我体会到:在教学中,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耐心地引导学生;三、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学情
分析
总的来看,这篇课文生字量挺大,但大多数是常见字,认读的问题不会太大。在朗读方面,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接触的大多数是诗歌、韵文,这样的童话还是第一次接触,朗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较充裕的时间,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地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2、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3、指名读课文。
合作探究
认识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1、小组合作认识11个生字。
2、同桌分角色练习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之间的对话。
展示
提升
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1、汇报1、2
2、花儿、草儿,一定会很感谢雨点儿们,他们会怎么说呀?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再来回顾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收
教学
获:1、在理解“数不清”这个词语时,我问孩子们课文中什么数不清,
反思
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什么是数不清的,效果就出来了。2、我认为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我充分运用读的手段,通过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合作。3、在本课教学中,我问:“如果你是花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在学习课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雨点儿
——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的教案设计及课后反思

《雨点儿》的教案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快乐。

1.2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体会。

1.3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的情感理解与体会。

二、教学方法:2.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3 情感教学法:通过课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雨点儿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入“雨点儿”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通过游戏等方式巩固记忆。

3.3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4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快乐。

3.5 课后作业:布置生字词书写作业和课文朗读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反思:4.1 教学效果:回顾课堂教学,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课文朗读水平,总结教学成果。

4.2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理解课文困难等,思考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4.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的理解掌握情况。

5.2 教师评价: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评价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总结教学经验。

5.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学习情况,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雨点儿》教材,确保教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2 教具:准备图片、音乐、生字词卡片等教具,以辅助教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点⼉》教案 学习⽬标 1、认识11个⽣字,在识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3、有兴趣地写“⽅、半、巴”3个⽣字,进⼀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4、理解课⽂内容,懂得⾬⽔与植物⽣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受⾬点⼉的可爱,感悟⾬点⼉给⼈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读课⽂使学⽣知道⾬⽔和植物⽣长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 引导学⽣观察下⾬的情景 录⾳机、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认识11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会写“⽅、半、巴”3个字。

教学过程 1、揭⽰课题 (1)⼩朋友,我们⼀起来听⼀⾸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点》) (2)这⾸歌唱的是⼩⾬点⼉,我们来看看。

(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点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课题:⾬点⼉)(⽣⾃由和⾬点⼉打招呼,读准“点”和⼉化⾳),让我们⼀起来亲切地喊它吧! 2、读课⽂ (1)听课⽂录⾳。

(2)学⽣⾃由读课⽂,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读正确,把课⽂读通顺。

3、读⽂识字 指名分⾃然段朗读课⽂。

(课件出⽰⾃然段,随机进⾏⽣字词语教学) 第⼀段 (1)出⽰词语“数不清”,读准字⾳,⽂中说什么数不清?说⼀说⽣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2)认读“云彩”、“飘落”,说⼀说⽣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从空中飘落。

第⼆段 (1)读“半空”。

(2)出⽰“问”,⽂中是谁问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第三段 ⼩⾬点⼉是怎么回答的?(出⽰“回答”,指导学⽣读正确;出⽰“地⽅”,“⽅”字读轻声。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9篇】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9篇】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9篇】《雨点儿》教学反思篇一教学目的:1.复习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学写三个字。

教材重难点:朗读、写字是重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是难点。

教学构想: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师注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

重点部分,让学生多种方式赛读、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揭示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兴趣。

二、复习已学的生字词。

1.齐读带音节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词)2.教师点拨学生巩固读音。

师:请小朋友再次把这些字音里藏着的秘密找出来和大家一起记一记。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拔。

每次回答后,小老师范读,全班跟读,并给对应的组加上五星。

(1)“清”是后鼻音。

(2)“彩”是平舌音。

(3)“数”是翘舌音,是多音字。

(4)“点”、“彩”、“数”是三声音节,要读到位。

(5)“回”、“答”是二声音节,要读得短些。

(6)“方”的本身的读音是一声,组成词地方时读轻声。

3.全班再次齐读: 特别注意读准刚才说过的字音。

4.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和同桌一起再次记一记生字词。

5.去音节,老师指,学生抢读。

三、读课文,分清自然段。

1.自由读通课文,要求:(1)把书翻到105页,立好。

(2)把平舌音,翘舌音、鼻音等难读的音节读准确,不加字,不减字。

(3)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4)读完马上举手,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回答,提示把话说完整,评价。

)2.第二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学生听老师读课文,要求:(1)听听读音是不是正确。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1.2.3.4.5把自然段标出来。

老师读,学生回答,评价。

大屏幕展示标自然段情况,学生对比检查,做对的举手,把掌声送给自己。

3.分段读课文。

(1)说明分段读的要求。

(2)分段读。

(3)评价,加五星。

四、分段学习课文,练习朗读,理解内容。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雨点儿》教学反思篇一《雨点儿》是一篇童话,文章内容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让学生知道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会给大地上的植物带来变化。

以下是我对于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反思:一年级学生对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比较感兴趣,也比较熟悉,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导入课题的时候就播放一段下雨的声音来引出课题,课题《雨点儿》中的儿化音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指名学生朗读后发现问题,于是提醒学生注意有个“儿”,但是学生仍不能读好这个儿化音,于是我就进行了示范读,让学生听我读然后再让学生读,有个别学生会读,在一次次的示范下学生逐渐能读好这个儿化音,但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出现了这个儿化音,学生却读不好这个儿化音,特别是放到句子中,总有一些学生会读错。

我又进行了示范,但是这次的效果不太明显。

在句子中的儿化音学生总是不能适应,因此在读句子的时候还有许多学生没有读准。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生字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将生字圈出来,然后让学生自由读生字,自己学习生字(可以说说生字的拼音、偏旁、组词等。

)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碰到生字的时候可以知道认识这个生字的一些方法。

接着我将生字出示,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如:“数、清、方”提醒学生正音,“飘、落”指导学生记字形。

有一些学生还主动介绍了他们认字的方法:“门加口就是问。

还有在出示生字后再出示搭配的词语,柚子到词的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雨点儿》教学反思篇二《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儿》教学反思。

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让学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雨点儿》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雨点儿》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雨点儿》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能够口头描述课文中的场景、人物和情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能够理解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模仿等方式认读生字词和句子。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把握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入课文《雨点儿》,询问学生是否喜欢雨天,以及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新词语(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新词语“数不清”,并示范词语的用法。

随后,让学生跟读新词语,并通过造句和练习巩固记忆。

朗读课文(10分钟)由教师或学生自愿朗读课文,全班跟读,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理解课文(2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并提问课文中的人物、场景和情感。

随后,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花儿的变化、土地的湿润等。

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如果你是雨滴,你会怎么想?”、“如果没有雨水,你觉得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等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自由表达。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雨水和它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对雨水的认知得到了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雨点儿》教学反思(优秀6篇)

《雨点儿》教学反思(优秀6篇)

《雨点儿》教学反思(优秀6篇)《雨点儿》教学反思篇一充实而又忙碌的两周又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从优课展示周帷幕的拉开,到优课的选拔、展示,作为这次活动亲身实践者之一的我,感受颇多!在活动的过程中,师傅以及其他的老师都能给与帮助和指导,让我感觉到浓浓的团队合作的氛围。

我想,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正是促我们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源动力。

课后,我也对自己在这次活动中执教的《雨点儿》进行了认真地反思,明显地感觉到有以下的不足:首先,在教学的设计中,我原先设想着以品和悟贯穿始终,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品读词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想象中品味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忽视了对学情的分析,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这种学习方法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靠的是平时的尝试和积累,因此,我要考虑的不应该是让他们能够如何熟练地去运用,而是怎么样让他们了解并接受这种对他们来说全新的学习词语的方法,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有一定的提升,或者干脆选择更具可行性的字词教学的方法。

其次,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虽然比较自然顺畅,但是,整堂课下来,感觉就像捧着一张白纸,没有一点立体的味道。

有好些环节的落实上,都是浮在表面,挖得不够深,不够透。

比如学习雨点儿的对话,我现在的思考是希望能够达到这样一种效果:第一目标,学生能尝试着课文里的对话,第二目标,能够加上自己的一些语言和动作,在这样提升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有一种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想象得到雨点儿相遇的情景,不同个性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很着急的,或者慢悠悠的,而且在他们自主想象的对话中会有所体现,或者表示那儿已经干得怎么样了,如何需要他们……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对文章的研读上升到一个高度,而且又能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经受到一次情感的熏陶,让阅读中的想象在不经意间悄然开花。

在学生感悟雨点儿的好处这一环节的引导,我觉得也很不到位。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大(小)雨点?学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了解雨点儿对于大自然来说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如果没有雨的话意味着什么?因此在课堂中,我们看不到他们对雨点儿的依依惜别,也感觉不到他们对水的重要性的赞叹以及我们要节约用水的感悟,因此在图片的展示中,他们就自然没有为缺水的现象而担心,也没有为在雨水滋润下的大自然的清新而欣喜,可能有的就仅仅是对画面效果的一种赞叹吧!或许他们最高限度也不能达到我所期待的高度,但是,至少我希望通过这样一堂课的学习,让他们在情感上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个量的递增。

《雨点儿》的教案设计及课后反思

《雨点儿》的教案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案设计:教案主题:《雨点儿》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和体验,了解雨的形态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1. 认识雨的形态和特点。

2. 观察雨点儿的变化。

3. 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雨点儿的特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发现今天有雨,引出本课的主题《雨点儿》。

2. 认识雨的形态和特点:教师向幼儿讲解雨的形态和特点,让幼儿了解雨是什么样子的。

3. 观察雨点儿的变化: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雨点儿的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雨的特点。

4. 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雨点儿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雨点儿的特点。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雨点儿的特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们对雨点儿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雨的形态和特点的理解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观察雨点儿的变化环节,由于天气原因,户外观察的时间有限,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雨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在个别环节还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六、教案设计:教案主题:《雨点儿》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和体验,了解雨的形态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1. 认识雨的形态和特点。

2. 观察雨点儿的变化。

3. 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雨点儿的特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发现今天有雨,引出本课的主题《雨点儿》。

2. 认识雨的形态和特点:教师向幼儿讲解雨的形态和特点,让幼儿了解雨是什么样子的。

3. 观察雨点儿的变化: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雨点儿的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雨的特点。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案例:《雨点儿》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读、书写并默写生字词“雨点儿”。

2.能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并朗读流畅。

3.能领会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感情,并进行简单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掌握基本的内容。

2.正确运用朗读技巧,使诗歌朗读流畅。

3.能够自由地进行情感表达,并理解与诗歌情感表达的相关性。

三、教学准备1.课件以及PPT。

2.黑板、粉笔和白板笔。

3.录制的诗歌音频文件。

4.绘本《雨点儿》。

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与热身 (5分钟)1.播放雨滴落下的声音。

2.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3.呈现生字词“雨点儿”,让学生点读,并大声朗读。

Step 2:学习《雨点儿》 (10分钟)1.播放录制的诗歌音频文件。

2.学生跟着音频进行诗歌朗读。

3.展示全诗,引导学生朗读全诗。

Step 3:理解和默写 (15分钟)1.利用PPT展示诗歌文字版。

2.分段进行诗意理解:“雨点儿,淅淅沥沥,一片一片地落在玻璃窗上。

”3.帮助学生理解每一片雨点的特点和行为。

4.让学生分段和老师一起默写。

Step 4:情感领会 (1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心中对于《雨点儿》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鼓励学生展示图片、做动作、模仿声音,进行情感表达。

Step 5:进一步拓展 (10分钟)1.展示绘本《雨点儿》。

2.让学生翻阅绘本,与诗歌进行对比。

3.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五、教学反思《雨点儿》这首诗歌是幼儿园的常见儿歌之一,通常用来寓教于乐,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音频、文字和图片的多重呈现形式,使学生全方位、多感官地接触到诗歌内容,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了情感领会的环节。

通过让学生自主发挥情感表达的方式,我培养了他们对于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绘画、身体表演等形式,将内心情感与外界相呼应,达到情感充盈的效果。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5篇)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5篇)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5篇)《雨点儿》教学反思篇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雨水与植物的关系,(机动体会大、小雨点作用的不同)。

课时:2教学过程:一、设疑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雨点儿》,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为什么叫他们雨点儿呀?雨点儿有什么作用呢?他们去干吗了啊?为什么他们去的地方不一样啊?这是些怎么样的雨点儿啊?整理问题:这是怎么样的雨点儿?雨点儿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他们去的地方不一样?二、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小朋友提的问题可真多,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读课文吧。

(一)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所感悟的,随机出现句子进行教学,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二)深入理解,学习课文[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1、理解数不清,如学生说我知道雨点很多?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愿意上来画画这些可爱的雨点儿啊?指名上台画,在请同学上台画……师问,这画得完吗?(画不完)是啊,雨点多得数都(生齐说数不清)。

2、理解飘落A你知道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吗?(雪花、树叶、花瓣等)B看课件树叶飘落下来的情景,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啊?体会慢、轻、柔的感受。

读读飘落。

再看雪花飘落的情景,用飘落来说一句话,并引导学生说得更具体,加上什么时候,雪花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

C知道吗,雨点也是这样飘落下来的,你们看,(看课件)再来读读这句话,可以站着读,也可以加动作,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后齐读。

课中操:课件出示小雨沙沙。

这么美的雨点儿,小朋友愿意来唱一唱吗?跟课件边唱边做动作。

这首歌告诉我们了雨点的什么啊?(作用)那课文中又是怎么写雨点儿的作用的呢?请小朋友在课文中找一找。

[出示]不久,有化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的可爱。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雨点儿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演示法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雨点儿的可爱。

3. 讨论法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朗读法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点儿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课文《雨点儿》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教学设备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 |导入|1. 播放一段下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雨的情景。

2.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1. 观看视频,感受下雨的情景。

2. 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下雨的感受。

|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下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初读课文|1.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数、清、彩、飘、落”等生字的读音。

|1. 认真听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2.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 认读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雨点儿 〔教案+反思〕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 〔教案+反思〕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雨点”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感受到不同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美妙。

二、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首先,老师会与学生们讨论一下天气对人们的影响,让学生们思考天气变化对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影响。

同时为今天的课文进行铺垫。

2. 导入课文(10分钟)《雨点儿》是一篇儿童诗歌,通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雨后独特的景象,诠释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在导入课文前,老师将可视化或声音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听一遍这首儿歌。

3. 课文分析(15分钟)老师逐句讲解这首儿童诗歌,分析歌词,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后景象,一起感受雨后的清新与明媚。

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儿童诗歌中的重点,比如作者用“银钩儿”形容雨点、用“背着小书包”的形象描写了小草,让学生们理解到,在诗歌中,作者通过语言艺术的运用,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4. 讨论体验(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们围绕课文题目展开讨论。

老师先可以出示一些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或场景,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这些场景的感受。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回顾课文,对比雨天场景和晴天场景中,不同的体感和变化情况。

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变化和经历,从而理解雨后的特别和重要性。

5. 温故知新(15分钟)在讨论后,老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比如雨水的形成、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教育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从而在兴趣培养的同时也让他们拓宽视野。

6. 课堂反馈(5分钟)在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平时课堂的学习和感悟,以自己的想法或心得,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

三、板书设计课文讨论特点雨点儿描绘雨后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四、作业布置以“我眼中的雨天”为主题,写出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短文,讲述自己对雨天的观感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这堂课是一堂注重体验和感悟的课程,通过图片讨论来展现生活中不同场景的体会和感受,学生更能真实地感受到自然变化的美丽和魅力。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彩、半”等 11 个生字,会写“问、有、半”等 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体会雨点儿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雨声的音频,让学生倾听并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引导学生想象雨点儿落下的情景,从而引出课题《雨点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识字教学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四)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雨点儿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2、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云彩的样子。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不同想法。

(2)讨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为什么要去不同的地方?4、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雨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大地的变化。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五)指导书写1、出示“问、有、半、从、你”5 个字,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2、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点。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学反思在《雨点儿》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反思:成功之处:1、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了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雨点儿的可爱,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认识“数、彩、半”等 12 个生字,会写“问、有、半”等 7 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雨点儿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吗?(有的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雨有关的课文——《雨点儿》。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

(3)游戏:摘苹果(把生字写在苹果形状的卡片上,让学生认读,读对了,苹果就归他)(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雨点儿是从哪里来的?(2)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引导学生理解“数不清”和“飘落”的意思。

(4)让学生观察窗外的雨点儿,说一说雨点儿是怎么飘落的。

(雨点儿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从天上落下来,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直,有的斜)2、学习第 2-4 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2)思考:大雨点儿要去的地方是哪里?小雨点儿要去的地方是哪里?(3)出示句子: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小雨点儿说:“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讨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为什么要去不同的地方?(5)引导学生想象: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后,那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后,那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3、学习第 5 自然段(1)齐读第 5 自然段。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与目标在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班级中,进行一节关于雨点形成的自然科学课程教学。

通过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雨点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 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通过投影展示一幅描绘下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2)知识讲解: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图示,向学生介绍雨点形成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云的形成、云的聚集和降雨。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蒸发和凝结的过程,通过观察和记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并总结雨点形成的关键步骤。

(5)巩固与拓展: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设计一道与雨点形成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3. 教学资源与评估(1)教学资源:投影仪、图片、实验器材(如容器、水、冰块等)。

(2)评估方式: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学生的小组讨论记录和实践活动的记录,以及小组竞赛的表现。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表现:学生对雨点形成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简单描述雨点形成的关键步骤。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的能力有所提升。

(2)教学资源使用:教学资源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雨点形成的过程。

(3)评估方式: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能够准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学问题与改进(1)教学时间安排:本次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下次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增加其他相关的知识点,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实践活动设计: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以更加具体和有趣,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蒸发和凝结的过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评估方式改进:可以考虑引入更多形式的评估方式,如问答、绘画、小组展示等,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匡助学生掌握雨点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知识,了解雨水的重要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索能力。

2. 教学内容(1)雨水的形成过程:蒸发、凝结、降水。

(2)雨水的重要性:滋润土地、补充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3)雨水对环境的影响:洪涝、水土流失、水质污染。

3. 教学重点(1)雨水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性。

(2)雨水对环境的影响。

4. 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启示式教学方法。

(2)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实验观察和讨论。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5.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者图片,引起学生对雨水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雨水是怎么形成的吗?”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意图,介绍雨水的形成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并讲解雨水的重要性。

步骤三:实验观察(2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学生可以利用烧杯和热水进行实验,观察热水蒸发后在冷凝器上凝结成水滴的过程。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雨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预,提出问题和建议。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每一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强调雨水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预。

通过引入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的环节,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雨水的形成过程和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观察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预并提出问题。

实验结果也符合预期,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加深了对雨水形成过程的理解。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展示了积极的思量和合作精神。

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有的关注到雨水对农业的重要性,有的关注到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会写“问、有、半”等5个生字和横钩1种笔画。

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

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会写5个生字和横钩1个笔画。

(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
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

(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儿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读准“点”和儿化音。


二、感知全文
1.听课文录音,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数清楚一共有几段,标上自然段号)
3.交流:检查标自然段号,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吗?(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三、指导识字
1.出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指导读。

2.师:相信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熟字加偏旁:采+彡=彩)
3.巩固认字,去拼音读。

4.出示“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指导书写。

(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书写。

重点指导“你”字,注意在书写第四画横钩时,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稍作停顿。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

2.师: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然,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脚步哦。

(课件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雨点儿还说起话来了,嘘——
(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3)(课件对话部分变颜色)你们喜欢当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喜欢当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

(4)课文学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5)老师过渡:它们为什么要到这些地方?
3.学习第5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①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那么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里呢?
②你瞧,“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一)
③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吧!(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逗号与句号的停顿时间,理解“更”)
(2)学习第二句。

①大雨点儿要去哪里?那里美吗?大雨点儿为什么要去那里?
②不久,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二)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大雨点还会落在哪里,那儿怎么样?(指名仿照课文内容说)
4.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真厉害,只要它们到过的地方都发生了美丽的改变。

如果你也是一朵变美的花或长高的树,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呢?(自由说)
三、课后延伸
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把你的想法画一画,或写一写。

[教学板书]
8雨点儿
小雨点儿大雨点儿
有花有草没有花草
更……更……长出花草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查找相关资料图片,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和空间,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比如:让学生观看下雨图,切身感受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雨点儿给花和草带来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