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
八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力学
1.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单位和符号。
2.力的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衡和不平衡。
3.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特点和计算。
4.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重力的特点。
5.压力:压力的概念、压力的计算、压力与面积的关系、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6.浮力: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物体浸没的条件、浮力的应用。
二、光学
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2.反射:反射的规律、反射的应用。
3.折射:折射的规律、折射的应用。
4.光的色散:光波分解成不同颜色的波长、光的色散现象和光谱的组成。
5.光的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
三、电学
1.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计算、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符号、电路的种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
2.电阻:电阻的概念和单位、电阻的计算、电阻的种类和特点、串联
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
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描述和公式、欧姆定律的应用。
4.电能和功率:电能的概念和单位、电能的计算、功率的概念和公式、功率的计算。
5.静电:带电物体和静电感应、带电物体和带电电场相互作用、静电
场和静电场强度。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包括了力学、光学和电学三个
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内容,通
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
更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力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力学知识点汇总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下面将对初中力学知识进行一个汇总,涵盖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运动和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摩擦力等内容。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力有大小和方向,通常用箭头表示。
力的单位是牛顿(N)。
二、力的作用效果力能够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或者方向,产生以下作用效果:1. 使物体静止或者运动当施加的力能够克服物体的惯性力时,物体才能够开始运动。
当力和惯性力平衡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 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弯曲或拉伸物体。
3. 改变物体的速度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同大小的力对物体的加速度越小。
三、运动和力1. 一维运动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受力以及受力的方向判断它的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
2. 二维运动物体在平面上运动时,可以分解成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相互独立,可以根据不同方向的受力情况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用力的合成法则求出合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合力矢量的长度,合力的方向等于合力矢量的方向。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
可以通过图示法或三角法分解力。
分力是合力沿不同方向的分量,合力等于分力矢量的矢量和。
五、力的大小和方向1.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进行测量。
测力计的刻度值表示所受力的大小。
2.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的连线方向相同。
力的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受力物体。
六、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的相互作用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使物体能够在静止状态下保持平衡的力,动摩擦力是使物体能够保持运动状态的力。
力学物理知识点初中总结
力学物理知识点初中总结一、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牛顿三定律、惯性、摩擦力和力的合成等内容。
1.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1)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惯性。
这条定律指出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时才会改变。
(2)动力定律: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加速度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这个定律指出了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力,它都必然会对其他物体施加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条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2. 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直至受到外力作用时才改变的特性。
它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用于解释物体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它是由于不同物体表面之间的不平整程度和粗糙程度导致的。
摩擦力不仅会使物体受到阻挠,还会使物体加速度减小或变为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知识可以计算物体在受到摩擦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4. 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合成力是指代替这些力的一个力,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力的合成原理可以通过向量或几何图形的方法来求解。
二、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平衡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了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和杠杆的相关知识。
1.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用物理学的方法分析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在受力分析中,需要考虑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以及物体本身所施加的反作用力。
2.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所满足的条件。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力矢量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这就是说,物体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都应该为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3. 杠杆原理杠杆是利用力矩平衡来达到工程目的的一种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整理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整理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知识。
一、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磁铁吸引铁钉。
2、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比如,推门时,推力作用在门的不同位置,门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就是力的示意图。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二、常见的力1、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 = mg,其中 g = 98 N/kg,它表示质量为 1 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这一特点,可以制成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2)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使用方法: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3、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分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一、运动和力1. 物体的状态:静止和运动2.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 力的概念: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4. 力的合成:合力和分力5. 弹力:弹性力的特点和计算6.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7. 重力:地球的吸引力、物体重力和重力的计算二、声光电1. 声的传播:空气中的声音传播、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音传播2.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散射3. 光的颜色:白色光的分光、彩色光的混合和分离4. 光的反射:平面镜和弧面镜的反射特点5.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6. 电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电荷和电流7. 开关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三、热学和能量1. 物体的温度:热量与温度的关系2. 热的传递:传导、对流和辐射3. 物体的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和应用4. 功和能:功的定义和计算、能量的转化四、电学和磁学1. 电流和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伏特定律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的作用和计算、电功率的计算3. 磁学基础:磁铁的特性、磁力线和磁场4. 电磁感应: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五、力学和简单机械1. 机械运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2. 力矩和杠杆: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3. 滑轮组:滑轮组的力输出和力传递4. 斜面:倾斜面的力和力的分解5. 力的做功:功的概念和计算六、流体静力学1. 压强: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大气压和水压的概念2. 浮力:浮力的概念和计算、物体浮沉的条件3. 管道和流体:管道中的流体、伯努利定律4. 行星和卫星: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规律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总字数:xxx。
初中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初中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部分,涉及到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重力、弹簧弹力、动量和能量等内容。
本文将对初中力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的相关知识。
一、力的概念1. 定义:力是使物体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一种相互作用。
2.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方向: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通常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二、力的作用1.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 受力分析:分解力的合成,通过向量的方法求解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的合力为零,合力矢量合成为零。
4. 杠杆原理:力臂相等时,力矩相等;力矩相等时,力臂成反比。
5. 力的种类:拉力、压力、摩擦力、重力等。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1.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平衡,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四、摩擦力1. 摩擦力的产生: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不平滑的表面之间存在微观凹凸,产生的分子间相互阻挡,出现摩擦力。
2. 摩擦力的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反。
3. 摩擦系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积有关,通常用摩擦系数μ表示。
4. 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当物体开始运动前,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当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变小,称为动摩擦力。
五、重力1. 重力的产生: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称为重力。
2. 重力的大小:F=mg,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3. 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它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初中阶段是力学知识的入门阶段,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1. 物体的运动(1)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称为直线运动,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2)匀速运动与变速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位移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等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4)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运动称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用速度-时间图表示,速度随时间成直线变化。
2. 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用公式v = Δx / Δt 表示。
(2)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用公式Δx = v0t + (1/2)at^2 表示。
(3)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用公式a = Δv / Δt 表示。
(4)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用公式Δx = (v0 + vt) t / 2表示。
(5)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用公式 a = Δv / Δt 表示。
3. 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受力除以质量,用公式 a = F / m 表示。
(3)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对应的等大反向作用力,两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
4. 压强与压力(1)压力的定义:压力等于垂直于单位面积作用的力,用公式 P = F / A 表示。
(2)压强的定义:压强等于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用公式 P = F / A 表示。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力学部分1.质量和重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3.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5.牛顿万有引力定律6.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7.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8.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9.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及其相关计算10.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原理及计算11.卫星运动的基本原理二、热学部分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物体的热平衡和热传导3.传热的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4.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6.气体的压强和压力的计算7.气体定律:查理定律、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波义-沃兰定律8.气体的温度和体积的关系:绝对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转换三、光学部分1.光传播的直线性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3.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4.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的原理5.折射镜和透镜成像的原理6.人眼的构造和视觉的原理7.反射和折射的应用:镜子、显微镜、望远镜等8.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四、电学部分1.电流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3.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5.电路的功率和能量的计算6.高低电压安全用电常识7.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定律8.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等五、声学部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3.声音的反射和折射4.声音的干涉和衍射5.声音的吸收和共振六、电磁学部分1.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静电力和静电场的性质3.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4.电容的概念和计量单位5.平行板电容器和球形电容器的特性6.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特点7.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方式七、原子物理部分1.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规律3.原子核的结构和辐射现象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和半衰期5.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 相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 力学- 力的作用:推、拉、挤、压- 力的合成与分解- 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功、功率、能量-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3. 热学- 温度、热量、比热容-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热膨胀和热收缩- 热机:内燃机、蒸汽机4. 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回声、共振、噪声- 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5.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纤通信6. 电学- 静电现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电流、电压、电阻- 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能、电功率- 磁场、磁力线、电磁感应- 交流电与直流电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1. 实验器材的使用- 测量工具:刻度尺、天平、秒表、温度计、量筒- 力学实验器材:弹簧秤、滑动小车、斜面- 热学实验器材:热电偶温度计、热量计- 声学实验器材:音叉、共振管- 光学实验器材:光学实验箱、凸透镜、凹透镜- 电学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灯泡、电表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模拟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3.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制定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三、物理公式和单位1. 物理公式- 速度:\( v = \frac{s}{t} \)- 加速度:\( a = \frac{\Delta v}{t} \) - 力:\( F = ma \)- 功:\( W = F \cdot s \)- 功率:\( P = \frac{W}{t} \)- 热量:\( Q = mc\Delta T \)- 电阻:\( R = \rho \frac{L}{A} \)- 欧姆定律:\( V = IR \)2. 物理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电压:伏特(V)- 能量:焦耳(J)- 功率:瓦特(W)- 温度:摄氏度(°C)或开尔文(K) - 频率:赫兹(Hz)四、物理现象和应用1. 力学现象-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滑轮和斜面在搬运中的应用- 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2. 热学现象-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膨胀在铁路铺设中的应用3. 声学现象-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技术- 回声定位原理- 音乐和声学的关系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和镜子的使用- 透镜成像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5. 电学现象-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安全用电-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和应用五、物理学习策略。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1.速度和加速度:-物体的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s/t,其中v为速度,s为距离,t为时间。
-加速度是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a为加速度,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2.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 第二定律(力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 = ma,其中 F 为力,m 为物体质量,a 为加速度。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施力物体上。
3.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可以通过重力公式 F = mg 计算,其中 F 为重力,m 为物体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m/s²)。
4.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拆分为多个力的过程。
分解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三角函数计算。
5.力的图示法:-力的图示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6.动量与冲量:-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动量的计算公式为p = mv,其中 p 为动量,m 为物体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冲量是力在一段时间内作用于物体的总量。
冲量的计算公式为J=FΔt,其中J为冲量,F为力,Δt为时间间隔。
7.机械能与功:-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Ek =1/2mv²,其中 Ek 为动能,m 为物体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Ep = mgh,其中 Ep 为势能,m 为物体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高度。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力学是初中物理学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掌握其他物理学分支的基础。
在初三学习物理力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概念。
位置是物体所在的位置,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位移 per 单位时间,加速度是速度 per 单位时间。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
它由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物体对物体的反作用力组成,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3.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保持静止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 F=m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物体质量,a 表示物体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对应的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出它们的合力。
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将其分解为多个分力。
分力的合成可以得到原始力。
三、平衡和不平衡1. 平衡状态: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不平衡状态: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即物体会产生加速度。
四、摩擦力1. 动摩擦力: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产生的摩擦力。
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小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
3. 滑动摩擦力:当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五、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的原因。
2.力的计量: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力的计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3.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平动、转动和形变。
4.力的合成:合力是指多个力的效果合成为一个力的结果。
5.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二、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F=ma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所产生的力。
2.摩擦力的特点: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粗糙程度有关。
3.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物体在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物体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四、力的作用与力的性质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和物体的质量、地球的质量有关,计量单位是牛顿。
2.弹力: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3.引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是由于物体的质量而产生的。
4.正常力:是支撑着物体的力,垂直于支撑面。
五、压力和压强1.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2.压力的计量单位:帕斯卡(Pa)或牛顿/平方米(N/m²)。
3.压力的计算公式:P=F/A(压力=力/面积)。
4.压强:是指物体受到的外界力导致的单位面积上的承压程度。
六、力的简单机械应用1.斜面:可以将负重分成横向的水平力和纵向的垂直力。
2.杠杆:可以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3.轮轴: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时将力转化为力矩。
4.力的传递:应用滑轮、传动带、齿轮等方式将力传递给其他物体。
七、功和机械能1.功的概念:当力作用于物体使其发生位移时所做的功。
2.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乘以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余弦值。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1. 运动与力
- 运动和力的概念和区别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
- 牛顿第三定律
- 摩擦力和重力
- 弹力和浮力
2. 能量与功
-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 功的概念和公式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功率和效率
3. 声音与光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传播速度
- 光的传播和折射
- 镜面反射和平面反射- 光的颜色和分光镜
4. 电学与磁学
- 静电现象和电荷
-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静电场和电场线
- 磁场和磁力
- 电磁铁和电磁感应
5. 力学与浮力
-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 弥散力和离心力
-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 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
6. 热学与能量转化- 热和温度的概念差异- 热传导和热辐射
- 物体的热膨胀与收缩
- 热量和热容量
- 热力学和热力学定律
7. 其他物理知识
- 压力的概念和测量
- 简单机械和机械优势
- 水密性和大气压力
- 密度的计算和变化规律
- 影子的形成和属性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原理和应用。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力学是中学物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知识。
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
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1.运动与力-运动的描述与属性: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的定义、力的分类、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动力学-动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冲量的定义、冲量-动量定理-动能:动能的定义、动能定理-功:功的定义、功率3.压力与浮力-压力:压力的定义、压强、液压原理-浮力:浮力的定义、浮力原理、浮力与物体的浮沉关系、浮力的应用4.热学-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摄氏度与开氏度、热量的定义与传递-热传导:热传导的基本方式、导热系数、热传导的应用-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线膨胀、面膨胀、体膨胀、应用5.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成像、镜像与实物的关系-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的条件与应用-光的色散与光的成像:光的色散现象、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6.声学-声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声波的产生方式、声波的传播方式、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频率、倍音-声的反射与共鸣:声音的反射定律、共鸣的原理-声音的质量与音乐:声音的音质、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噪声的危害与防护7.电学-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概念、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体、负载)、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功率:电阻的概念与分类、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静电感应与静电电荷的消除8.磁学-磁场与磁力: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磁力的产生与应用-磁效应与电磁感应:磁效应的概念和应用、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磁场的力线:磁力线的定义和性质、磁感应线和磁场的关系9.相互作用及能量转化-弹力:弹簧的弹性力、胡克定律-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高度势能与机械能:高度势能的概念与计算、机械能的守恒与转化10.常见仪器的使用与原理-显微镜的使用与原理-望远镜的使用与原理-电流计和电压表的使用与原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原理-杠杆原理与应用。
初中物理 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或形状的物理量,它是导致物体发生加速度或形变的原因。
2. 力的性质(1)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2)力的作用对象是物体,具有特定的作用点。
(3)力可以相互抵消,称为力的合成。
3.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1牛顿的力是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加速度为1米每平方秒的力。
二、力的计算1. 力的计算公式力的计算公式为 F = m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 力的分解如果一个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不在运动方向上,可以通过力的分解来求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牛顿三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要么静止,要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
即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等的,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力。
四、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接触面上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它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导致物体产生运动阻力。
2. 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它的大小可以通过静摩擦系数μs来计算。
(2)动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它的大小可以通过动摩擦系数μk来计算。
3.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f = μN,其中f表示摩擦力的大小,μ表示摩擦系数,N表示法向压力。
五、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是宇宙中所有物体之间的引力。
2. 重力的计算重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F = mg,其中F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m/s²。
物理初中力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力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基础内容,它涵盖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以及能量的转换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初中力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机械运动-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的标准物体。
- 运动和静止: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速率和方向两部分组成。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 变速运动: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
# 2. 力的作用-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合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外力相互抵消,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3. 重力- 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受到的基本力之一。
-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为 \( F = m \cdot g \),其中 \( g \) 为重力加速度。
-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即竖直向下。
# 4. 弹力和摩擦力-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其方向与形变恢复的方向一致。
- 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滑动或有滑动趋势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 5. 简单机械- 杠杆:固定点固定不动的硬棒,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来传递力的简单机械。
-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 滑轮: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来传递力的简单机械。
- 滑轮组:多个滑轮组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力和改变力的大小。
# 6. 浮力- 浮力的概念:物体浸入流体中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 浮沉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
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
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拉力、推力、浮力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点,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合力;同样,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5. 运动的描述:-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m/s)。
-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运动。
-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二、能量和功1. 能量的概念:物体由于其状态或位置而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2. 能量的分类:- 动能: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由于物体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 内能: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3.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4. 功的概念: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
5.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W =F × d × cosθ,其中θ 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三、机械1. 杠杆原理:通过改变力臂长度,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效果。
2. 滑轮系统:利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3. 斜面原理:通过增加作用距离,减小所需的力来移动物体。
4.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反映了机械做功的效率。
四、热学1.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力学是中学物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知识。
一、力的作用收效1、力的看法: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样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收效: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 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体 1N 。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必然律:⑴牛顿第必然律内容是:所有物体在没有碰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碰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若是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 (保持 )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 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若是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搬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搬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搬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 W=FS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 F 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 S 必然是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重申对应。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状态,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二、质点运动学1. 位置、位移和路径:位置是物体所处的位置,位移是物体位置的变化量。
位移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
2. 速度和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置的变化量,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3. 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等时间内位移相等,速度不变。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等时间内位移不等,速度变化。
三、力学的基本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四、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可以根据物体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决定分解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摩擦力1. 静摩擦力: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与支持物接触面上的摩擦力。
2. 动摩擦力: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与支持物接触面上的摩擦力。
3. 滑动摩擦力:当物体在支持物表面滑动时,与支持物接触面上的摩擦力。
六、重力1. 万有引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重力加速度: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使物体在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为9.8米/秒²。
3. 重力势能:物体在高度变化过程中由于重力而具有的势能。
4.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重力使物体具有下落运动和斜抛运动。
七、力的能量转化1. 功:力对物体做功,表示为W,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
力学是中学物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知识。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功
1、力学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
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功率
①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③公式:P=W/t ; P=FV
④国际单位单位:瓦特(W)、
其它常用单位:千瓦(kW) 兆瓦(KW) 1W=1J/s 1kW=103W 1MW=103KW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和额外功
①有用功定义: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的,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Gh
②额外功:
额外功定义:提升重物时,不可避免要对动滑轮做功和克服绳与轮摩擦做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 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③总功:
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
即绳自由端端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W额,W总=FS绳
2、机械效率
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反映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
②公式:η=W有/W总
③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④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总小于1
五、压强
1、压力:
①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②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③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②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④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⑤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改变压力大小、改变受力面积大
小、同时改变前二者.
六、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
⑷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
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4、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七、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⑴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⑵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⑶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⑷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2、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 ,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3、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2000米内可近似地认为高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约减小1毫米贡柱,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
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测量工具:
⑴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⑵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4、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
八、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九、1、浮力的大小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2、公式:F浮=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十、浮力的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2、浮力的应用
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
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