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养成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荀子的养成教育思想
2、教育从彼此的信任开始——给教师写信
3、美好教育的可能
4、学生守则里的秘密
5、外国学校如何开“班会”
6、传美教育立体化
7、把晨会变成“精神加油站”
8、每班三个班主任
荀子的养成教育思想
2012年11月23日16:45
来源:《中国教育报》
荀子《劝学》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学习“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
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教育,通过长期、细致的工作使教育对象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荀子从“人性朴”的理论出发,论证了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形成了初步的养成教育思想。
养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性朴”。
虽然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同法家韩非的性恶
论不同,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需要加以引导。
“人性朴”,即人性经过改造是可以从善的。
圣人的作用就在于用礼仪道德教化人们去恶从善。
养成教育的目标——成就“君子”、“圣人”。
荀子认为,君子有定国安民的谋略,可以治理天地、役使万物,对上可以辅佐王朝,对下可以引导万民,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荀子认为,圣人是道德上十全十美的完人,是众人学习的榜样。
《正论》中说,“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
《强国》中说,“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
荀子认为,圣人在“礼义辞让忠信”方面达到了极致,按照荀子的话说就是“积善而全尽”。
养成教育的内容——礼。
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准则,是关系到国家治乱兴衰的大问题。
荀子在《议兵》中说,“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
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
”礼贯穿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培养情感。
礼是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准则,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把“隆礼”放在核心位置。
养成教育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学习、践行、积累、修身、榜样、陶冶。
荀子《劝学》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学习“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
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强调学习过程中要专一,不要学“用心噪也”的螃蟹,要学“用心专一”的蚯蚓。
荀子强调“闻之”、“见之”、“知之”,但更强调“行之”,认为只有践行才能将认识用于规范和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荀子还特别重视“学以致用”。
他在《劝学》中说,凡能做到“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者,为君子之学;若只是“入乎耳,出乎口”者,则是“小人之学”。
学风不同,人格自然不同。
从细微之处践行“礼”,才能有潜移默化之功效。
他在《强国》中说,有些人忽视小事,等到大事一旦到来才骤然奋起从事。
这种人通常比不上那些对小事也认真对待的人。
荀子认为,修身对于统治者治国来说尤其重要,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他在《君道》中说,“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
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修身对普通百姓也很重要。
孔子强调“见贤思齐”,荀子也有类似的认识,《修身》中说,“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为了使人有效法的直接榜样,除推崇“圣人”做全体社会成员所模仿的范型外,荀子还试图从不同角度塑造不同类型的楷模,以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他将孔子、子弓称之为“大儒”,作为儒的典范;把尧、舜、禹等称为“名主”、“圣王”,作为君主的榜样。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观点,认为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的发展有陶冶作用。
他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性格、观念、行为方式也要发生变化,甚至可以使人的本性得到改变,“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
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强调要注重良好文化氛围对人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
(文/张迎春山西师范大学)
(编辑唐民龙)
教育从彼此的信任开始——给教师写信
2013年01月23日15:10
来源:随火车远行的日志
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足够坚实的信任关系,小团体中的成员会渐渐淡化对那个强势男孩的依赖,而转为对教师言行的关注。
你是在改变整个小团体,其实也是在帮助那个强势男孩,他会在班级氛围的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老师:
你好,那天我们在办公室里讨论一个孩子。
一个最近一直在班里制造“麻烦”的孩子。
他是班里男生中的强势人物,体育超级棒,身边有几个铁杆追随者。
可能,这种优越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发酵——他和同伴开始在班里挑战老师的耐心了,今天跟别的同学强借橡皮,明天为某个同学“两肋插刀”。
你开始不断地关注他们,谈话、教育、批评、请家长,一轮较量下来,你感觉这是一个特别让人头疼的孩子,对他开始失望了。
我特别理解你的困惑,当教师用心守候一个班级的时候,是不愿意看到任何学生扰乱班级的秩序,一旦出现,就会如临大敌——一定程度上,这个孩子也在挑战教师的权威。
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帮助这些出现成长危机的孩子,任何个例的出现,都是一次绝好的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让自己跳出来,不沉溺在事件之中,做些更专业的分析判断,会对解决问题更有帮助。
我以前也接触过这个孩子,对他有些了解。
班里的男生中,他算是佼佼者,仿佛是男生的“一面旗帜”。
他表面强悍,处处表现得比别人强,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在体育比赛中,尤其明显——可是不知你发现没有,他的内心其实很脆弱。
他特别容易掉眼泪,受一点委屈就要哭个稀里哗啦。
他的一些举动其实都是与性格和环境相关联的。
当一个男孩在同伴中被捧起来的时候,他仿佛承担了某种责任,抑或激发出人的控制欲望来。
没有人不想被认可,没有人不想有影响力——这个孩子也有这样的心理需求,而班内的几个男生满足了他。
还有一个原因,班内呈现女生主导学习优势的局面,科任老师对这个班内的印象都是男生不及女生,已经出现了整体的被否定。
这是一种比较严峻的情况,一个群体如果淡化了学习上进取的动机,势必会寻求另外的“成就感”。
在个人的“领袖性格”和班内形势的多个因素下,他能够有那些令人头疼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还是要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成长中的孩子不能被冠以各种道德或者品性上的标签。
如每朵花都有自己的颜色,每个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看起来的所谓缺点,或许明天正是他立足社会的根本;今天我们设定的一些规则,或许明天就羁绊了他的发展。
并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任其自由成长,而是提醒我们教育者在看到儿童种种问题的同时,也要审
视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方式方法。
当他成为班里的焦点人物,你会经常得到关于他的信息反馈,一方面是他与很多同学之间会发生事件;另一方面,教师本身对他的消息也格外敏感。
不管如何,就事论事的原则是不能改变的,聚焦到事情本身,不要转移到对儿童品性上去。
成长是不断犯错,不断修正的过程,他需要指正,需要激励,需要关注。
作为教师,你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
当儿童成长出现问题的时候,教育就具备良好时机。
平日,在班里反复讲,不见得学生会有多么强烈的体验。
但具体到个体学生的身上,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
还记得一个小故事:小和尚偷偷溜出寺院去,晚上回来,翻墙而入,当寻找放在墙根儿凳子的时候,意外发现老方丈一直在那里蹲守。
方丈没有责罚小和尚,只是为他披上自己的衣服,说一声:外面天亮,早点回去歇着吧……小和尚羞愧难当,从此,再不犯寺规。
在老方丈的眼里,小和尚就是一个孩子,他用自己的宽容之心暖化了小和尚,心罚胜于责骂。
我从中想到教师教育学生,也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行,否则会适得其反。
对于你班里的这个男孩,性格本身就颇有叛逆的趋势,如果硬是不顾其颜面而严厉批评,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我建议,越是这样的学生越要疏导,而非堵截。
洪水顺渠而平静,遇坝而疯涨,育人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班里已经组织了一个小团体。
在这个小团体中,他感觉到自己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自然开始慢慢想突破规则。
一个学生的问题,可以一对一解决,而面对一个团体更具有挑战性。
小团体发展不良,会影响整个班的同学。
那些在学业上的得不到认可的学生,会在小团体生活中变得积极甚至偏激。
他们被同伴所认可,被同伴的关注所激励,也便获得了久违的“成就感”。
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再站出来提某些要求,很可能会在小范围内受到抵制,造成教育效果的虚无。
我感觉你现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
要改变这个男孩,需要从改变整个小团体开始。
而教师必须首先赢得他们的信任,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需要摒弃教师的权威人格。
虚假的真诚是最伤人的,带着功利的心态去接近学生,瞒不过学生的眼睛和心灵,他们可以敏锐地觉察到教师的意图。
所以,要真心相对。
你是一个特别有爱心、有责任的老师,好多次,我读你的博文,感受到你的激情澎湃,你的柔情似水。
不久前,你成为了一名年轻的父亲——这是你的人生转折点,也会是你的事业转折点,你会因为父亲这个角色对儿童有新的认识。
“亲其师,而信其道。
”要想让学生亲其师,师更要作出必要的姿态。
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蹲下身子去做他们生活中的朋友……我甚至想对你说:好好和孩子疯一把!让自己可以更深入的走进孩子的生活。
你有多爱孩子,孩子就会多爱你。
小团体中的孩子往往缺少成人关注,有强烈的爱之需求,满足他们的渴望,就像给干涸的土地引入清流,自然会向老师敞开心扉。
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足够坚实的信任关系,小团体中的成员会渐渐淡化对那个强势男孩的依赖,而转为对教师言行的关注。
你是在改变整个小团体,其实也是在帮助那个强势男孩,他会在班级氛围的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教育从信任开始,作为班主任需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你的情感投入越多,越可能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人物,小团体出现的概率就越低。
心灵的土地,你不种庄稼,它就会长满野草;你撒上了善良、美好的种子,它自然会在合适的时机发芽、吐绿、开花。
面对这个有些特别的小男孩,相信你可以试着换位思考,想他的感觉,想他的境遇,想他的“英雄气概”,想他的恐惧和忧虑……
(文/随火车远行)
(编辑唐民龙)
美好教育的可能
2012年12月07日16:39
来源:江湖一刀的日志
我也愿意相信,所有热爱或喜欢教育的人,所有愿意为教育尽力的人,所有对可能美好的教育未来抱有信心的人,也都会有萧伯纳那样的“希望”——有希望,就有“可能”;有美好教育的“希望”,就有教育美好的“可能”,就有美好生活的“可能”。
“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
这貌似一个肯定判断,我更愿意理解为,它是一个形象比喻。
因为,就实质而言,知识本身并不就是力量,甚至,有知识,也不一定就有“能量”——任何一本百科全书,都“装载”着很多知识,但百科全书本身,是没有任何力量或“能量”的。
英语里的“知识”,第一个音节“know”,是“知道”之意,词尾的“edge”,是“领先”之意——这或许意味着,除了“知道”一些东西外,还要让这些东西处于、甚至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它才会有“power”。
从汉语来看,“知识”一词的组合也意味着,只有“知”(知道)与“识”(识见)有机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power”。
就此而言,我们熟悉的“用知识武装的头脑”这个比喻,或许更接近问题的实质,而其关键点,显然是“武装”。
因此,与其说“知识就是力量”,不如说“教育才是力量”,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如何用知识去“武装”头脑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教育不仅要授人以“知”,还要让人学会转“知”为“识”,由“知”而“智”——知识若不能转化成智慧,不能有助于形成个人识见,不能运用于具体的实际,它就算是“活体”,也必然患上“肌无力”的毛病。
我们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但这种改变,是往好的方向,还是朝坏的态势,还在“两可”之间。
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因为“知识”而改变了既定的命运,变得更加美好,但的确也有一些人,因为“知识”而变得更加糟糕、更加不堪——这正如“武装”本身,它可能维护和平,也可能造成战争,可能申张正义,也可能助推邪恶,它所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幸福,也可能是灾难。
用《五灯会元》的说法,“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
“杀人”和“活人”所意味的,其实是一种“可能”(possible)。
对教育而言,或许很合用那句经典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也好,更好也罢,“美好”或“趋于美好”,应该是教育的题中之义。
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通过“教育”变得美好,变得更加美好。
显然,这不仅指单个的人,也包括整个人类。
因此,让
人(人类)变得美好、更加美好,既是教育的份内之事,也是教育的必然追求。
与此同时,教育本身,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行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或者教育事业,都既有变好的可能,也应有变好的“动能”。
人类的教育史,其实就是一部教育的变革史。
自古及今,教育领域内所有的变革冲动,莫不是建基于人类对于美好教育的向往,对于更加美好教育的追求——它所意味着的,也是一种可能。
既然是“可能”,也就意味着“不可能”(impossible)。
就像今天,教育既给我们带来幸福,也会让我们感到痛苦,既有人因教育而致富,也有人因教育而致贫。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的树。
”教育,也是如此——教育是关乎生命的事业,生命的无限丰富,意味着教育的无限可能。
从大的方面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教育形态和生态,都因其不同而丰富多元。
从小的方面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主张,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因此,所有的教育之道,所有的教育变革冲动,不过就是通过“教育”,让潜在的“可能”,变成现实的“能够”,从而让人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变得更美好——这样的教育,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我们去做的。
用“美好”来表达我对教育的理解和主张,似乎有些含混,模糊,缺乏科学应有的清晰和明确。
但我固执地以为,教育虽然是科学,却不只是科学,而更应该是艺术;因此,在“教育”前面加上任何明晰的界定,都是对教育丰富的“可能性”的限制和伤害——任何明晰的界定,都难免挂一漏万,甚至弃大求小,远不如“美好教育”更具有包容性和张力感。
所以,对于教育,我始终愿意用一些“灵性”的词语来呈现和描述:善良的,人性的,生活的,生命的,温润的,柔软的,悲悯的,敞亮的,辽阔的……所有这些美好的词语,它们的全部或部分,都是我所理解和期望的“美好教育”。
如果可以,我愿意在每一个词语前面,都加上一个“更”字,以让它“更美好”。
显然,当我为“教育”加上“美好”这一修饰语时,既意味着教育现实的不美好,或不够美好,也意味着对可能美好的教育的祈望和追寻。
这是否定,也是肯定,是批判,也是建设,是质疑,也是追寻,是区分,也是抉择。
事实上,我所说的“美好教育”,其实就是建立在“不美好”现实教育之上的一种“可能”的美好。
我时常痛感,今天的教育,是只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教育,是缺乏生活甚至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没有人性和灵性的教育,是机械、枯燥、冰冷、麻木、逼仄、僵化的教育,是让人痛苦、倦怠、厌弃,甚至“爱到恨”的教育——“爱”源于内心,“恨”生于现实——尽管如此,对于糟糕不堪的现实,我们又不能一“恨”了之,因为“恨”不可能改变现实,抱怨、指责、批判、讽刺也不可能。
如果是砸碎或改良旧世界,还是创造或建设新世界,都只能依靠我们每一个人的不断行动——只有从改变自己开始,从能够努力的地方开始,我们所期望的“美好教育”,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萧伯纳说:“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更美好。
”我也有这样的“希望”,无论对庞大的世界,还是效力的教育。
这些年来,我对教育所作的种种努力,些微的影响或改变,正是为了这种“可能”的美好,至少,在我思考时、在我言说时、在我行动时,我心里是存有这样的“美好之念”的——我甚至觉得,心怀美好才能发现美好、创造美好。
而不断地发现和创造美好,最终也就“可能”使自己变得美好,使教育变得美好。
我也愿意相信,所有热爱或喜欢教育的人,所有愿意为教育尽力的人,所有对可能美好的教育未来抱有信心的人,也都会有萧伯纳那样的“希望”——有希望,就有“可能”;有美好教育的“希望”,就有教育美好的“可能”,就有美好生活的“可能”。
(文/谢云 2012年12月6日于温江)
(编辑唐民龙)
学生守则里的秘密
2013年08月12日16:52
来源:《光明日报》
一个名为“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的图表走红微博,引发众网友热议。
对比之下,中国小学生守则被指“内容空洞,可操作性差”。
学生守则相当于学校小宪法,那么,这种教育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关注:教育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学生守则里的秘密
上月某日晚餐时,八岁的儿子兴奋地说:“今天,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守则。
您上小学时的学生守则是什么?”显然,他为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多了一个“他
者”而自豪。
我无言以对,因为我已经全都忘却了。
我暗自思忖: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能有国际化视野,真是难得。
同时,我也隐约意识到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遇到了种种疑虑和困惑。
为了这令人尴尬的忘却,我找来了中、英、美、日四国的小学生守则,仔细研读,其中蕴涵可谓丰厚深广。
学生守则是一个民族接人待物和思想方式的体现,是造就未来人才的行动指南。
这些看似简单的思想线条塑造着未来青年们的精神世界。
读罢四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可谓“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教育是生长指导,对于一个睁大了眼睛看世界而不知道该如何生活的人,应该教给他们什么?
以现实生活为起点,给他一个自己能预见的奋斗目标,逐步增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使他成为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这样才能培养出积极的建设者而不是麻木的看客。
一个遥不可及、完全展开的目标与儿童的直接经验和知觉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模糊的情感渴望,不能产生关于当下行动的清晰蓝图。
如果把这种抽象、模糊的目标强加给天真活泼的儿童,他们不理解,也不喜欢,更不会产生为之努力的内在力量。
领会自己与周遭世界的正确关系是一个人精进的前提,勤奋与敏感也由此而生。
对现实关系的无知与掩盖会导致思想麻木,懒惰懈怠。
通过机械的重复和灌输,让儿童依附或屈从于那渺茫的目标,无异于把他们捆缚在对他们毫无意义的链条上进行折磨。
长此以往,那些鲜活生动的儿童就会失去敏锐的心灵,对事物的精细变化熟视无睹,对世事人情日趋冷漠。
一个人只有专注于正在发生的事情,才会有对事物深刻、清晰、敏锐的感知。
人类智慧最巧妙、最狡猾的一招是把实现人的希望挪到一个不能明确表态、不可捉摸的境界里。
这实际上是对现实挑战的回避,是懦弱的表现。
能够直面正在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判断,迅速地行动即是勇敢,面对外部的诱惑能拒绝亦是大勇。
对于儿童来说,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就是克服物质诱惑;不保守坏人的秘密,不与陌生人说话,需要克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和孤独感,这也是生命的凯旋。
学生守则看似微末,实是一民族气质禀性,理想追求之表征,不可小觑。
社会生活的经久不衰需要教育和学习,把最有价值的东西,在最恰当的时机教给最有希望的人,成为一切教育的理想。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如何把握时机?谁是最有希望的人?时代格局、社会风气皆由人造,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国民,什么样的国民造就什么样的国家。
一国之民依据怎样的原则成己待人,决定了他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命运。
最简单、最有用的应该先教,这样才能使一个生命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生存不是苟活,发展不是放纵。
生活是按照一定的节律,通过对环境的行动,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对于任何一种生物而言,如果不能控制环境施与它的各种力量,它就会消耗殆尽。
没有比按时吃饭、按时作息更基本的常识了,这不是人为的规则,而是天然秩序。
秩序是事物的灵魂,没有秩序也就没有自由。
学校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它是展示秩序与和谐之所,是培育自由与平和之地。
宁静的心境,洁净的心田,清晰的目标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处
理一生事业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最有价值,真有智慧的人拒绝用它与貌似美好实则虚妄的善去交换。
生活的世界变动不居,学习是没有固定点的持续运动。
学习意味着注意,意味着倾听,注意变化的细节,倾听万有的合声。
真正的学习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当下。
能够随机点化是教育最高的境界,也是教育的困难所在。
教育是要让真正的学习发生。
任何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都有发动的时机,唯有敏感的心灵才会捕捉到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
说惯了抽象话语,面对现实生活无所用其心的人,从来都没有真正学习过。
对于教育者来说,最可悲的莫过于一辈子站在教育的门外“喊教”,而从来没有做过一件真正与教育有关的事。
教育是具体的,学习也是具体的。
没有真正的学习,就没有真正的精神成长。
精神上的造诣与个性的形成是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完成的。
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个世界就会归于死寂。
学习首先是一种沟通。
尊敬师长、按时到课、举手提问、缺课请假都是沟通的必要准备,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因为你心诚意笃,整装待发,万物才会皆备于你。
精神振作、毫不懈怠、全心全意学习的人,缺课了一定会补上所缺的课业。
因急事离校,必定会向老师索要所误功课的相关资料,全部的作业他一定会自己完成,听课有困难一定会向老师请教,因为他不放弃任何一个成就自我的机会。
这种“待机”状态是人鲜活生动的体现,与之接触者看到他生命的跃动,也就欢欣鼓舞地予他帮助,予他鼓励,这样的人是最有希望成就自己的人。
思想和行为的习惯是一种保守的力量,维持着社会的结构。
教育是对经验的改造而不是通过规则养成习惯。
如果学生被训练成“一团行动着的习惯”,我们就找不到生动活泼、当机立断的个体,只能见到按部就班、遵照指令运行的机器。
学习不是对过去的重演,不是遥远将来的预备,而是对当下发生事实的决断。
教育应给“学生”一种开放、清晰、具体的指引,使之建立起有限范围内的和谐,在振奋和努力中扩大自己经验的深度和广度,留下自己可以辨识的行动轨迹。
教育的节奏要与生命的节奏相合。
浪漫的故事、悦耳的声音、具体的方法是儿童最好的精神滋养。
生动的事例胜过抽象的理论。
教育者应该依着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点他们、召唤他们,而不是把自己都没有实现的内心渴望强加于他们,这是一种无形的戕害和生命的浪费。
通过不同国家的学生守则,审视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我们不但可以找到社会问题的症结与根源,而且能看到通向未来的路。
蒙台梭利所说的“儿童生活在成人的暴力世界里”对教育永远是一种有力的警示。
(文/王立志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延伸阅读
中国小学生10条守则
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 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 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