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研究
脱毒甘薯种薯及种苗病毒检测与繁育规1
种薯药剂处理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或90%甲基托布津800倍浸种10分钟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或90%甲基托布津800倍浸种10分钟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或90%甲基托布津800倍浸种10分钟4脱毒苗的病毒检测方法与标准4.1脱毒苗的病毒检测方法4.1.1目测法目测法是根据甘薯叶片和薯块上出现的典型症状判断甘薯是否感染病毒。
甘薯病毒病的症状主要包括:(1)叶斑型。
主要有紫色羽状斑、紫斑、紫环斑、黄色斑或者枯斑(2)花叶型。
苗期感病后,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出现不规则黄绿相间的花叶斑纹(3)卷叶型。
叶片边缘上卷,严重者可形成杯状(4)叶片皱缩型。
病苗叶片较小,皱缩,叶缘不整齐,甚至扭曲畸形(5)叶片黄化型。
包括叶片黄化及网状黄脉。
薯块上的症状主要是产生黑褐色或黄褐色龟裂纹。
病毒病的症状可因病毒种类、甘薯品种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根据症状只能作初步判断。
另外,目测法还应注意区分甘薯品种特性以及由于土壤水份对大、营养失调等原因造成的生理病害与病毒病症状的差异。
4.1.2指示植物法常用巴西牵牛(Ipomoea setosa)作指示植物,几乎所有侵染甘薯的病毒都能感染巴西牵牛,因此,将薯苗嫁接在巴西牵牛上,从巴西牵牛的显症情况可判断薯苗是否带毒。
具体嫁接方法如下:以薯苗芽尖作接穗,将芽尖削成楔形,另将具3-4片真叶的巴西牵牛作砧木,在其茎中部切一斜口把楔形接穗插入,用封口膜扎住,置防虫网室内遮阴保湿3-4天,然后在自然光照下观察记载牵牛的显症情况,一般嫁接后25~30天左右开始出现症状,显症初期新生叶出现系统性明脉,以后发展为花叶或皱缩等症状。
4.1.3甘薯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在此基础上改进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Blot ELISA)等。
Dot-Blot ELISA具有快速和能检测大量样品的特点,在大量检测样品时较常应用。
甘薯病毒SPFMV、SPLV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A sr c : i s i ae aetema r i ae n s et o o i c ni so v r u p s w e p t o f te ot i s b ta tV r s ss r j s sso w e p t , t o s t f ai st e ,s et o t e h r m t ev u u d e h ode a t s o y a a y l r
Atp e e t t e b oo ia h r c e s c f h s i s sa ek o n g a u l ,g e tp o e sh sb e d n g n e u n ea ay i r s n , h il gc c aa tr t so e e v/ e n w rd a y r a r g s a e n ma e i e e s q e c l ss l ii t ' u r l r n o o tp o en o w e o ao vr s ls i c t n a d i e t iain o i ee tv— fc a r t i fs e t t t i h t a so e ua b oo y a d t e s y o a s ai n d n i c t fdf r n i p u wi h mo r u c i f o f o
毒的鉴定分类研究 已取得较 大进展 。
关键词 : 薯;病毒 ;生物学性状 ; 甘 分子 生物 学
中图分类号 :5 10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6 0 2 0 ) 60 0 -3 1 54 5 ( 0 8 0 - 1 0 0 0
B oo ia h r ce i iso wetP tt iu S F n P V) ilgc l a a tr t fS e oaoV r s( P MV a dS L C sc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2 0 1 3 — 0 4, 4 4 ( 2 1 : 1 2 9 —1 3 5
究 提 供 了技 术 手段 。
关键词 : 甘薯 羽状 斑 驳 病 毒 ; 实 时定 量 P C R; 荧 光 探 针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1 7 0 0 . 2 0 1 3 . 0 2 . 0 0 1
中 图分 类 号 : ¥ : 1 0 0 0 — 1 7 0 0 ( 2 0 1 3 ) 0 2 — 0 1 2 9 — 0 7
P r o t e e t i o n / He n a n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r o p Pe s t Co n t r o l ;I P M Ke y L a bo r a t o y r i n S o ut h e n r P a r t o f No r t h Ch i n a ,Mi n i s t y r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2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 r a p i d s e n s i t i v e a n d s t a b l e r e a l — t i me R T — P C R a s s a y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f o r d e t e c t i n g S w e e t p o t a t o f e t a h e r m o t t l e v i r u s
[医学]甘薯病毒病及其检测技术
Potyviridae基本特征
• Potyvirus 病毒粒体线条状; • 在受侵染植物细胞中产生风轮状、卷轴状内含体; • 蚜虫传播; • 基因组为单链正义RNA
2019/9/1
8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
• 长线性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 病毒属(Crinivirus),是唯一侵染甘薯的长
甘薯病毒病及其检测技术
甘薯病毒病 检测技术 展望
2019/9/1
2
甘薯
• 旋花科,甘薯属的栽 培种,同源六倍体。
• 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 生草本。又名山芋、 红芋、番薯、红薯、 白薯、地瓜、红苕等, 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 的名称。
2019/9/1
3
2019/9/1
• 地下根顶端通常有 4~10多个分枝,各 分枝未端膨大成卵球 形的可食用块根。
2019/9/1
17
展望
• 由此可以看出,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成为甘 薯病毒病检测的发展放向;
• RT-PCR技术可以对未知病毒进行检测, 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简并引物PCR和复 合引物PCR技术,拥有诸多优势。
2019/9/1
18
• 目前,本实验室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检测到采自鄂州的甘薯植物叶片内的病毒 有: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 (SPCSV),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2019/9/1
13
检测技术
生物学方法
目测法(外观症状诊断法) 指示植物检测法(巴西牵牛、普通牵牛)
血清学方法
甘薯种质资源抗(耐)病毒病评价研究
君
擒 要 : 【20多 份 甘 薯种 质 资 源 材 料 的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问 品 种病 毒 病 发 病 率 10 , 对 0 田 0 发病 程度 较 轻 的 品种 占 24 , 发 现 免 疫 品 种 , 种 间 抗 性 差 异 较 大 ; 种 的 发 病 程 度 与 平 均 显 症 叶位 呈 极 显 著 负 相 关 , 病 程 度 .1 未 品 品 发
与脱毒后 的增产 幅度呈极 显著 正相 关 } 进行 品种 抗性评 价 , 用先进行平均显症 叶位调 查 . 结合脱毒后鲜薯增 采 再
产 情 况 综 合 评 定 品 种 抗 性 的 方 法 是 可 行 的 ; 查时 间在 9月 中 F 为 宜 。 调 旬 关 键 词 :时薯 ;病毒 病 ; 性 鉴 定 抗
等 该类 型症状 多数 品种 有 高温隐 症现 象 , 苗期 品种 发病率 一般 在 l 左 右 , 田期在 5 以下 。 0 大
2 1 3 叶 片 枯 斑 坏 死 型 该 类 型 症 状 往 往 同 褪 绿 . .
斑、 紫斑 、 紫环 斑 同株 出现 , 病 初期 为半 透 明褪 绿 发
评价 不 同品种 的抗 ( ) 特 性 。 耐 病 2 结 果 与 分 析
l 研 究 方 法
同 田栽 培 , 行生 产性 能 比较 。 进
2 1 田 间 常 见 的 病 毒 病 症 状 . 1 1 甘 薯 病 毒 病 症 状 和 发 生 程 度 调 查 .
2 1 1 叶片 斑点 斑驳 型 . .
2 3 0 —1 — 1
基 盘 项 目 国家 “ 五 ” 关 … 5 0 2 o 1 九 攻 9 0 7 专题 资 助 。 2 怍 者 简介 : 邢继 甍 (q 1 ) 女 , 苏 丰 县 人 一 研 究 员 . 要 从 事 甘 1 5 江 副 主
四川省甘薯病毒病调查及病原血清学鉴定
1 材 料
20 0 6年 8月下 旬用 随机 采样 的方 法在 成 都 平 原 、 阳 、 绵 南充 等 四川 重 要 的甘 薯 产地 分 别 采 取 具 有 一 定 症状 的甘薯 植株 上 、 、 3个 部 分的鲜 嫩 叶片 , 于 4 中 下 储 ℃条件 下 备用 . 甘薯病 毒抗 血清 由国际 马铃 薯 中心 提 供 , 可分 别 检 测 出 甘薯 羽 状斑 驳病 毒 ( P MV) 甘 薯 轻斑 驳 病 毒 SF 、 ( P MV) 甘薯潜 隐病 毒 ( P V) 甘 薯 退 绿 病 毒 ( P F 、 薯 C6病 毒 ( P -) 甘 薯 轻 斑 点 病 毒 ( P SM 、 SL 、 S C V) 甘 - S C6 、 S— MS 、 V) 甘薯类 花 椰菜 花病 毒 ( P a V) 甘 薯 褪 绿 矮 缩病 毒 ( P S 、 SCL 、 S C V) 甘薯 G病 毒 ( P G) 黄 瓜 花 叶病 毒 SV 、
病害 的 防治带 来 了很大 的 困难 . 了解 甘薯 病毒 病 的危 害情况 及病 原种 类 , 是开 展 甘薯病 毒 的研究 、 病育 种 、 抗 品种 布局 以及保 证脱 毒 种薯 质量 的必 要前 提. 因此 , 四 川地 区 甘薯 病 毒 进 行 普 查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现 实 意 对 义. 目前 , 毒检 测 的方 法有 多种 : 病 症状 学 、 指示 植物 、 电子 显微 镜 、 链 R A分 析 、 酸斑 点 杂 交 、 合 酶 双 N 核 聚 链式 反应及 血清 学检 测等 . 中血 清学检 测 是 目前 国 内外 最 常用 的病毒 检 测方 法之一 其 . 近来 国 内外 应 用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4期
V0 8 L2
利用巴西牵牛试管苗检测甘薯组培苗病毒技术研究
利用巴西牵牛试管苗检测甘薯组培苗病毒技术研究作者:张希太,张彦波,肖磊,谢淑芹来源:《农学学报》 2013年第12期张希太,张彦波,肖磊,谢淑芹(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河北邯郸056001)摘要:为改进甘薯组培苗的病毒检测工艺,以甘薯病毒指示植物巴西牵牛(Ipomoea setosa)种子在MS+GA3 2.0 mg/L 培养基上萌发苗的茎尖为外殖体,在MS+IBA 0.2 mg/L 的培养基上茎尖能够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且能够以单叶节扦插通过腋芽再植株生长方式快速繁殖;在试管中将巴西牵牛试管苗和甘薯试管苗茎段进行试管微嫁接后在MS0培养基上培养,15 天后,与带病毒的甘薯试管苗嫁接的巴西牵牛茎段所带的叶片均表现出黄化、花叶等阳性反应。
与不带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所带的叶片都正常生长;用甘薯试管苗的无菌研提汁液感染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切口后在MS0培养基上培养,15 天后,被带病毒甘薯试管苗研提汁液感染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所带的叶片都表现出黄化、花叶等阳性反应,继续培养叶片枯死。
被不带病毒甘薯试管苗研提汁液侵染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所带的叶片都能正常生长;以上2 种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巴西牵牛种子苗网室嫁接检测法”检测甘薯组培苗是否带有病毒。
具有灵敏度高、检测结果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检测成本低、培养条件可控、不受季节性限制等优点。
关键词:巴西牵牛;组织培养;甘薯和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甘薯试管苗组织研提汁液;感染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检测甘薯病毒中图分类号:S41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5620 引言中国是世界甘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中国甘薯属第四大作物,全国种植面积约为0.08 亿hm2,占世界种植面积的80%[1-2]。
随着种质交换范围扩大和生态条件的改变,甘薯病毒病种类增多,危害范围扩大,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
据报导,世界上已发现10 多种病毒侵染甘薯,造成种性退化而减产。
一种甘薯病毒病血清检测取样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甘薯病毒病血清检测取样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谢逸萍,孙厚俊,王欣,赵永强,邢继英,陈晓宇申请号:CN201110210962.6
申请日:20110720
公开号:CN102305727A
公开日:
201201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病毒病血清检测,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甘薯病毒病血清检测取样方法,属农业植保技术领域。
该方法通过对甘薯叶片、叶柄和叶片与叶柄结合部的甘薯病毒检出率比较试验,从CIP(国际马铃薯中心)获得10种甘薯病毒检测(NCM-ELISA)酶联包,从田间采集开放二年的脱毒原种苗徐薯18和北京553,分别取其叶片提取液、叶柄提取液及叶片与叶柄结合部提取液进行对应检测,记录显色结果,阳性的表示含有病毒。
检测结果表明:以叶片与叶柄结合部提取液作为样本进行病毒血清学检测,其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
申请人: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地址:221121 江苏省徐州市东郊城东大道高速公路东出口
国籍:CN
代理机构: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何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南阳市甘薯病毒病调查与病原血清学鉴定
南阳市甘薯病毒病调查与病原血清学鉴定
单林娜;尚增强;葛应兰;李建波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普查了南阳市13县(市、区)甘薯病毒病的发生情况,以甘薯叶片作样本,
采用NCM-ELISA方法检测病害样品2214个.结果表明,甘薯病毒病病田率达100%,品种发病率100%,未脱毒甘薯田病株率平均为75.9%,脱毒甘薯田平均病株
率12.1%;初步认定南阳市甘薯病毒病病原至少有6种,即SPFMV、SPLV、SPCFV、SPMMV、C-6、C-8.以SPFMV和SPLV为主.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单林娜;尚增强;葛应兰;李建波
【作者单位】南阳农业学校,河南,南阳,473003;南阳农业学校,河南,南阳,473003;南阳农业学校,河南,南阳,473003;南阳农业学校,河南,南阳,47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31
【相关文献】
1.温郁金甘薯病毒感染与病原血清学鉴定 [J], 钱华;王衍彬
2.烟台地区花生病毒病调查与血清学鉴定 [J], 陈坤荣;郑建强
3.菜田植物病毒病种类调查及血清学鉴定:马铃薯丫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 [J], 刘
焕庭;朱汉城
4.四川省甘薯病毒病调查及病原血清学鉴定 [J], 蒲志刚;曲继鹏;王大一;钟婷婷;吴
洁;何俊蓉;阎文昭
5.我国南方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和病原血清学鉴定 [J], 王圣玉;李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皖北甘薯主栽品种病毒病的检测
皖北甘薯主栽品种病毒病的检测
越红;江茂斌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9(027)002
【摘要】用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可检测6种甘薯病毒病血清检测试验盒,采用NCM-ELISA方法,对皖北甘薯主栽品种及脱毒苗等1248个样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徐薯18、皖薯1号、553、7-3、鲁薯7号、丰产1号、皖薯6号7个品种对6种病毒病血清均呈不同程序的阳性反应。
其中以SPFMV带毒率为37.02%,SPLV为18.27%、SPMMV为8.65%,C-2为14.42%,C-8为13.46%,C-6为1
【总页数】2页(P156-157)
【作者】越红;江茂斌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农科所;安徽阜阳市农科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31
【相关文献】
1.皖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J], 刘兴舟;李猛;张建;陈瑞佶;付华;陈现平
2.湖北省主栽甘薯品种病毒种类的血清学检测 [J], 刘意;苏文瑾;雷剑;王连军;柴沙沙;杨新笋;张文英
3.皖北小麦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J], 蔡健;兰伟;林丽
4.甘薯主栽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抗性评价 [J], 方树民;陈玉森;郑光武
5.嘉兴市主栽葡萄品种中主要病毒病原的检测 [J], 陈婕;曹奎荣;王晔青;孙祥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指示植物检测甘薯病毒方法的改进研究(固定图片)
指示植物检测甘薯病毒技术的改进研究张希太,张彦波,肖磊,董策,谢淑芹(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河北邯郸056001)摘要:为了改进传统的指示植物法检测甘薯病毒技术,在已成功进行巴西牵牛组织培养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在试管中对巴西牵牛和甘薯试管苗茎段进行嫁接培养检测甘薯病毒的试验。
发现与带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所带的叶片均能表现出黄化、花叶等阳性反应;与无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所带的叶片均能健康生长。
经过历时5年对369个样本的检测试验,“甘薯、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法”和传统检测法对各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甘薯、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巴西牵牛种子苗网室嫁接检测法”检测甘薯组培苗是否带有病毒。
是一种操作简单,一般脱毒甘薯组培苗生产单位可为,灵敏度高,成本低,不受季节性和环境影响的新检测方法。
关键词:指示植物;巴西牵牛;检测;甘薯,病毒S tudy on Improve the Te chnology that Test the Viruses in Test-tube Plantlets of SweetPotato by indicator plantZhang Xitai, Zhang Yanbo, Xiao Lei, Dong Ce,Xie Shuqin(Handan Biotechnology Center of Agrocniture Research Institute, Handan 056001, Hebei,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ventional detection technologies testing viruses in test-tub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using the indicator plant(Ipomoea Setosa),We have done the experiments grafting the test-tub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and Ipomoea setosa and cultured in vitro for testing viruses in test-tub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based on successful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 of Ipomoea Setosa. We have done found the leaves of the test-tube plantlets of Ipomoea setosa that grafting with the test-tub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infected by the virus become yellowing or floral leaf. The test-tube plantlets of ipomoea setosa that grafting with the test-tub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no virus infection can normal growth. We have been get the Completely consistent test results use the two methods that “graft the test-tub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and Ipomoea setosa and cultured in vitro”and“Grafted th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and the Seed seedling of ipomoea setosa in net room”to test 369 samples in the past 5years.The method grafting the test-tub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and Ipomoea setosa and cultured in vitro can displace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that “Grafted the plantlets of Sweet Potato and the Seed seedling of ipomoea setosa in net room”.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low c ost, easily controlled culture conditions, not limited by season, not affect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etc.Keyword:Indicator plant ;Ipomoea Setosa;Detection;Sweet Potato;Viruses【本研究的重要意义】病毒病是导致甘薯产量降低和种性退化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甘薯种植区都普遍发生。
湖北省主栽甘薯品种病毒种类的血清学检测
湖北省主栽甘薯品种病毒种类的血清学检测刘意;苏文瑾;雷剑;王连军;柴沙沙;杨新笋;张文英【摘要】对湖北省2个甘薯主产区内3个甘薯主栽品种,共计39份样本甘薯病毒病采用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检测.结果表明,39份测试甘薯样本中,1个样本感染了甘薯退绿病毒(SPCFV),检出率为2.56%;18个样本感染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检出率为46.15%;4个样本感染了甘薯潜隐病毒(SPLV),检出率为10.26%;1个样本感染了甘薯G病毒(SPVG),检出率为2.56%.3个主栽甘薯品种中,鄂薯6号病毒检出率最高,为66.67%;其次为徐薯22,病毒检出率为45.45%;福薯18的病毒检出率为43.75%.不同产地甘薯主栽品种带毒状况调查表明,鄂州主产区病毒病种类最多,病毒检出率最高.在5种受测目标病毒中,SPFMV的发生和危害最为严重,其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最高为52.12%;其次为SPLV,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为20.00%.2个主产区检测样品均未检测到甘薯退绿矮化病毒(SPCSV),但并不意味SPCSV在2个主产区没有发生,因此有待进一步大范围调查验证.%Thirty-nine samples of three sweetpotato cultivars collected from two major producing areas in Hubei province were tested by NCM-ELISA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all the samples,one sample infected SPCFV and the other one infected SPVG,disease detection rate of them was 2.56%,respectively;Eighteen samples infected SPFMV,detection rate was 46.15%;Four samples infected SPLV,detection rate was10.26%.Eshu No.6 got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which was 66.67%;The detection rate of Xushu No.22 and Fushu No.18 was 45.45% and43.75%,respectively.The sanitary stat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e cultivars in Ezhou infected more kinds of virus diseases than in Wuhan.Among all thetested virus diseases,SPFMV was the most popular kind of disease,sample infection rate in one collection area was 52.12%;The follow-ing virus disease was SPLV,sample infection rate in one collection area was20.00%.Neither of the two areas' detected sample had found SPCSV,but it wasn't meaned that SPCSV didn't happen in two areas,so we need further large-scale survey.【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5)022【总页数】5页(P5821-5824,5827)【关键词】甘薯;病毒病;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作者】刘意;苏文瑾;雷剑;王连军;柴沙沙;杨新笋;张文英【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64;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313甘薯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与经济作物,其产品已经延伸到食品、能源等各个领域[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 紫 环斑 型。秋 凉后在病 株 的老 叶上 易 出 现紫色斑块 , 有 的斑块 中间黄绿色 、 外围紫红色 ,
以后 逐渐变 成枯斑 。
缩 花叶型 、 卷 叶型 、 叶片斑点 型等 。植 株如无 明
试验研究
嘲 北 极 保
2 o 1 3  ̄ 3期 总第 1 3 7期
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研究
陈玉 霞 谷 峰 张朝 臣 周 天虹 邵 湘愉
( I 湖北省农科院农 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武汉 4 3 0 0 6 4 ;
2 湖北省农科 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 : ¥ 4 3 5 文献标识码 : B
武汉
4 3 0 0 6 4 )
文章编号 : 1 0 0 5 — 6 1 1 4 ( 2 0 1 3 ) 0 3 — 0 3 1 — 0 0 4
摘 要 : 湖北省甘薯病毒 病主要有皱缩花 叶型 、 卷叶型、 叶片斑点型( 含黄斑型和 紫环斑型 ) 等 三种症状 类型。 对三种类型 的病株样本进行 了电镜观察 , 结果表明 , 卷叶型、 黄斑型和 紫环斑型的
( I p o mo e a s e t o s a ) 嫁接 检测三 种方 法对甘 薯病毒
病 进行 了初步研 究 , 以寻求准确检 测诊断甘薯病 毒病 的方法 。
甘薯 黄矮 病毒 等n 。甘薯 感染 病毒 后 , 一般会 在
薯 叶和薯 块上 产 生 明显病 症 。病毒 病是 甘薯 的 重要病 害 , 是导致甘 薯产量 降低 和种性退 化 的主 要原 因之 一 , 它 广泛存 在 于世界 各甘 薯产 区。 我 国山东 、 江苏 、 北 京等地 的调查 显示 , 由病毒病 造
引 自江 苏省 徐州甘 薯研究 中心 。
1 . 3 试 验 方 法 1 - 3 . 1 巴西 牵 牛 种 子 处 理
达5 0 %以上 。作者 曾在 湖北 省农科 院甘薯 资源
圃调查 1 0 5 个 品种( 品系 ) , 在湖北 甘薯主产 区咸
宁、 郧阳、 襄 阳等地 调查 3 0多个 品种( 品系 ) , 结 果表 明 , 我省 甘薯病 毒病 发病 率 高达 6 l %, 有 的 品种 病株 率甚 至高 达 1 0 0 %。 甘薯 病毒 病 已成 为 湖北 省甘薯 生产 的限制 因子之 一 。 因此 , 对湖 北 省 甘薯 病 毒病 的检 测技 术进 行研 究 十分 必要 。 本 文 通过 症状 诊 断 、病 毒 电镜鉴 定 和 巴西牵 牛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1 1
用 小 刀 开 破 种 壳 ,并 用 0 . 5 %硫 酸铜 浸 泡
l O m i n , 然后 用清水 浸 泡 4 8 h , 再倒 去清水 播种 。
1 . 3 . 2 靠接
巴西牵 牛和显症甘薯 植株均用 盆栽 , 植株长
作者 简介 : 陈玉 霞( 1 9 6 5 一 ) , 女, 副研 究员 , 主要 从事农 产品 辐照加 工技术 工作 。
病株 叶片 中均有 长线形病毒粒子 , 长度为 1 0 5 0 m l a ~1 6 5 0 m  ̄ , 形态和 大小无 明显差异 , 皱缩花叶型
病株 叶片 中有 时也 可观 察到长线形病毒 。 用三种症状类型病株 与 巴西 牵牛靠接 , 巴西牵牛和甘薯
植株成 活率达 9 0 %以上 , 巴西牵牛染病率可达 8 0 %以上 。 嫁接后 的 巴西牵牛 温期症状 也不 隐退 , 只是
程度 较苗期 轻 。
2 . 1 . 3 叶片斑 点型
a )黄 斑 型 。 叶 面 散 生 小 型 黄 色 圆 斑 ,直 径
个 多月后 , 即可将嫁 接成 功 的巴西牵牛 叶片 、
以及空 白对照的巴西牵牛叶片取下进行 电镜鉴定 。
1 . 3 . 3 电镜 观 察
0 . 5 m m~1 . 5 m m, 有 的叶片边缘不规则 , 散生褪 绿半 透 明斑 , 呈油渍 状 。
取 样 。剪 下 薯蔓 浸泡 在 注入 自来水 的广 口 瓶中, 室温下 数 日即可长 根 。 取样时 间为 电镜 观
察 的前一 天 。 取 样部位 为病状 明显 的叶片 , 如 皱
圈
2 嘲 北 楫 保
,
0 1 3年第 3 期
总第 1 3 7 期
试验研究
至一定长度后 , 将 巴西 牵牛和甘薯各一钵放 在一 起, 在预备接合 的部位( 离土壤 l O c m~1 5 c m处 ) ,
一
2 . 1 . 2 卷 叶 型
病 苗 叶片边缘 向上 ( 个别 向下 ) 呈 失水 状卷
株 向上作 一切 口, 一株 向下作 一切 口, 然后 将
缩, 严 重者 卷缩 成杯状 。病 叶成泡状 不平 , 并散
生不 规则 黄斑 或小 黄 圆斑 。内卷 叶症 状在 春季
两切 口嵌 在一 起 ,用 包装带 包扎 。待伤 口愈 合 后, 剪去甘 薯植株 的下部 , 让其 上部 与 巴西牵 牛 共生在一起 , 观察 并记录 巴西牵 牛新 生叶片的生 长情 况 。此 外还设 两 株 巴西牵 牛作空 白对 照。
成 的甘薯产 量损 失一般 达 2 0 %~ 3 0 %, 严重 的可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设 备
电镜 为 H 一 6 0 0 , 加速 电压 7 5 k v 。
1 . 2 试 验 材 料
甘薯 “ 9 9 、 1 1 6 4 、 1 0 3 0 、 1 0 2 6 ' ’ 、 5 1 9 3 等 由湖北省 农科 院甘薯 组提供 , 南薯 8 8 采 自恩施 , 巴西牵 牛
绿症状 者 , 电镜检测 均有病毒 , 因此 , 巴西牵牛可 以用作甘薯病毒病诊 断的指示植物。 关键词 : 甘薯 ; 病毒病 ; 电镜 ; 巴西牵牛
甘薯是利 用块根 和茎蔓繁殖 的作物 , 因而易 受病 毒病 的感染 。 目前 已报 道 的甘薯病 毒有 1 O 余种 , 主要有 甘薯 羽状 斑驳病毒 、 甘薯 潜隐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