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5-天气与气候(教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第一章:天气与气候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 掌握天气与气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天气与气候的定义。

2.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 天气与气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对天气与气候的体验。

2. 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

3. 通过实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4. 分析天气与气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作业:1. 复习本章内容。

2. 举例说明天气与气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气候类型及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 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内容:1. 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讲解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3. 通过地图展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4.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作业:1. 复习本章内容。

2. 绘制气候类型分布图。

第三章: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

2. 掌握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气候变化的原因。

2.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

2. 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

3. 分析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4. 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作业:1. 复习本章内容。

第四章: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教学目标:1. 理解天气预报的原理。

2. 掌握气候预测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天气预报的原理。

2. 气候预测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2. 讲解天气预报的原理。

3. 介绍气候预测的方法。

4. 分析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作业:1. 复习本章内容。

2. 收集一周内的天气预报,分析其准确性。

第五章:天气与气候灾害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天气与气候灾害。

2. 掌握防范和应对天气与气候灾害的方法。

2018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气候要点探究与设计导学案

2018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气候要点探究与设计导学案

气候要点探究与设计导学案知识精析一、根据气候的影响因素理解气候特征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各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个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一个地区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通过对影响气候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一个地区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从而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定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纬度位置决定着热量条件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

如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寒带;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温带。

(2)大气环流既是气候的影响因素,也是气候现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影响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冬不冷夏不热、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季风环流是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一种大气环流,同时季风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季风气候。

(3)海陆分布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沿海地区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气候湿润;内陆地区的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气候干旱。

(4)地形起伏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别。

如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就与地形因素有很大关系;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阻挡从太平洋来的西风,在山脉东侧出现沙漠气候。

(5)洋流改变沿岸地区的水热条件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2018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5-天气与气候(教学案,有答案)

2018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5-天气与气候(教学案,有答案)

专题5 天气与气候【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1)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压线的判读。

(2)典型地区气温、降水的特征与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分析。

(3)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考查为主,综合题为辅。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等压线(面)图的判读。

(2)以重点区域气候要素分布图为背景,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3)以天气系统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剖析】一、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图解(1)冷锋(2)暖锋【特别提醒】①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②锋面控制下多阴雨天气;③锋面雨带多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2.气旋与反气旋图解(北半球)3.锋面气旋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比较说明如下:1. 气候类型的成因(1)气候类型成因模式图(北半球)(2)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气候(3)季风环流影响的气候:2.气候的描述(1)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分析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分析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雨热是否同期,光照强弱,气温日较差大小,热量和降水的多少等。

【拓展延伸】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

天气和气候教案(精选7篇)

天气和气候教案(精选7篇)

天气和气候教案天气和气候教案(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气和气候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气和气候教案篇1学习指导语: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在各种气候下生存,初步学会了一点看天知识,到了奴隶社会,人类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发展了,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雨、雪、风、云、虹、晕等天气现象。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二十四个节气开始产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天气季节变化的总结,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气象科学已进入高科技现代化时代,但24节气知识在了解、掌握天气变化规律,预测天气方面仍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有的应用价值。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顺应天时,敬畏自然,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情感。

同学们:你们知道24节气产生在哪个地区吗?学习重、难点:绘制、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熟练运用地图分析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运用综合比较的复习方法,归纳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实现知能、知情的迁移。

学习过程:一、24节气产生在哪个温度带?1.甲地最热月是月,月平均气温大约为,最冷月是月,月平均气温大约为。

甲、乙、丙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地,位于寒带的是地。

甲、乙两地中,地在北半球,地在南半球。

2.连线:正确描述各地气温年变化特征甲终年严寒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丙全年高温或终年炎热3.24节气产生在哪个温度带?二、填图观察,24节气产生在哪种降水类型分布区?1.五地均位于半球(南、北)。

2.连线:正确描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北京全年多雨区伦敦夏季多雨区罗马全年湿润区开罗冬季多雨区3.24节气产生在哪种降水类型分布区?三、读图分析,24节气产生在谁的家乡?1.根据表格资料填绘牛牛家乡的气温降水柱状图。

月份56789气温1825262519降水5392200210702.完成表格:牛牛红红亮亮甜甜1月(℃)-12-17月(℃)2625气温年较差(℃)2617年降水量(毫米)将以下年降水量数值,填入相应的四个地区中:45、450、700、10003.观察气候差异,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需用地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等。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定义、特征和区别。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及特征2. 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3.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定义、特征和区别;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教学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天气和气候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气和气候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

2. 新课导入:介绍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及特征。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原因。

4. 小组讨论:探讨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

5. 总结提升:阐述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强调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定义、特征和区别的理解;学生对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掌握;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期末考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2. 多媒体课件:天气和气候的实例、图片、视频等3. 网络资源:相关天气和气候的案例、数据、新闻等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讲解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及特征,分析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原因;第二课时探讨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九、教学拓展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自己的生活的影响。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第一章: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 掌握描述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术语。

教学内容:1. 天气与气候的定义。

2.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 描述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术语。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2. 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3. 通过实例讲解描述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术语。

4. 学生练习:用基本术语描述不同的天气与气候现象。

第二章: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2.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教学内容:1.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 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 寒带气候类型: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1. 讲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2. 通过图片展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典型地区。

3. 学生练习:根据特征判断给定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第三章:气候变化的原因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

2. 掌握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地球运动、火山爆发。

2. 人类活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活动。

教学活动:1. 讲解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2.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学生讨论:讨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天气预报的解读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解读天气预报。

2.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教学内容:1. 天气预报的格式和内容。

2.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1. 讲解天气预报的格式和内容。

2. 讲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 学生练习:解读实际的天气预报。

第五章: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掌握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教学内容:1. 气候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2. 可持续发展策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政策。

教学活动:1. 讲解气候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第一章:天气与气候的概念1.1 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和特征1.2 天气与气候的表示方法介绍天气与气候的表示方法,如天气图、气候图、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和使用这些表示方法第二章:天气系统2.1 气旋与反气旋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分析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2.2 锋面系统介绍锋面系统的类型和特征讲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第三章:气候类型3.1 热带气候讲解热带气候的类型和特征分析热带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2 温带气候介绍温带气候的类型和特征讲解温带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气候变化4.1 气候变化的原因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如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介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第五章:天气与气候的应用5.1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讲解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局限性分析影响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因素5.2 天气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解天气与气候对农业、交通、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天气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六章:气象灾害6.1 洪涝灾害讲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预防措施分析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6.2 干旱灾害介绍干旱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预防措施讲解干旱灾害对农业、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第七章:气候资源与气候灾害7.1 气候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讲解气候资源的类型、利用与保护措施分析气候资源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等领域的影响7.2 气候灾害的应对与减轻介绍气候灾害的应对与减轻措施,如防洪工程、抗旱措施等分析气候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第八章: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8.1 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讲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种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生物如何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8.2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介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如降水量、蒸发量等分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9.1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讲解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分析农业如何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9.2 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介绍气候变化对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分析城市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第十章: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10.1 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与协议讲解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与协议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分析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与合作10.2 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贡献与责任介绍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与责任第十一章:气候与人类健康11.1 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讲解气候因素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分析气候变化对传染病流行、慢性病发生的影响11.2 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策略介绍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策略,如公共卫生措施、健康教育等分析个人和社会如何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健康适应能力第十二章:气候变化与经济12.1 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讲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产业布局、就业等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影响12.2 低碳经济与发展介绍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途径和优势讲解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讲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分析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3.2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介绍全球和我国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第十四章:气候变化教育与公众参与14.1 气候变化教育的意义与方法讲解气候变化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分析气候变化教育在提高公众意识、促进低碳生活方式中的作用14.2 公众参与气候变化行动介绍公众如何参与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如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第十五章:展望未来的天气与气候15.1 未来天气与气候的趋势讲解未来天气与气候的发展趋势和预测方法分析未来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和机遇15.2 面向未来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介绍未来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包括科技发展、政策制定、国际合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构建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的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表示方法、天气系统、气候类型、气候变化、气象灾害、气候资源与气候灾害、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气候与人类健康、气候变化与经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教育与公众参与以及未来天气与气候的展望。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重点主题突破系列之二气候学案(20210211172350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重点主题突破系列之二气候学案(20210211172350

1高考重点主题突破系列之二气候I 关脐要素丨折展提升1.气候对主要地理要素的影响(1)对地形⑧寒地約一< 气備零冷x~冰蚀她規广布)砂漠地帶)一『降水少-溢基人”帆力魁HX 蚀、风积地貌) (汕囲地带)一「降水欽 流水作用强人 X 流水扯蚀、堆积)(2)对水文.——、L<水文特征AC 降水〜漑斌•水位季节变化/〔温〜结冰冊) 勉也E 壬系特証二^水址丸"制网密度较丸,七度较氏]內流瀏送)一ft 倏F 早r 蒸发m 出f 菇蚪4盐世報底)外流刚送 I 降水丰帝十湖汩而耿丸f:暮为懺水湖)「(盐 度A~C 降肚零、搖发尉〜盐悝低,反止,盐世為) 』洋匾 W_妊行凤f 凤海流:离岸凤+上升雄 )r?r 丙?」涌讨v 温廿换五温航叫坡气温低■阳加送线白F •阴均 降水藝响儿(起风肢朋水球尺靑戢低:营凤堆戍线石〕(3)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对大气污染工业)一(考虑出地的盛打风向戍於小风频) (逆温现象K不利丁-活染糊的矿他「城丽凤,山睿凤,海陆风对有丸 i气汚染的工业布财的曲响(4)对城市和居民区的影响〔降术蜩雄地表圧态} (沮*凤化启石(流试.水佈、冰朗 「徉锻•盐度「雪咼 〔淋溶、慢浊■作用〕— (脇七分布.有晅1—(W)(光热水範响生生) ---------CW )f ~\乂_/r1\_丿c^o~—l^itQ —<^lk) -(r¥)―<¥S) 鮎度、光照"降水等骼响人 、口的井布、密度.腮怖第J 温度*附水、死熙、诫勒响-分布■.建筑凤挤.功能区布岡 广比热水友纽合狀况MJ 廟农业〕J 的地域类型"产札話颅」 「凤Id 逆认 热力环沱虧响] 、工业的血打必i 刑竟的怔创'特殊气峻气恼捡现、恶劣於 '吒炒响出游、影哨淡旺舉」 <W)—'吒悭対海运、机空.水力贬■ 电*工程建乳观测站、卫 '杲发対站歴战争影响等 丿(热力环淤_)[中低度沿海地区Kt轉温和.降水丰贰城帀、人11嗣陋帶地区)—百豌嗣------- 《城垃梦务布在冉原地述)〔对建説物形世)—(南北方奧西坡度的差昇总南购吊禅竹播)p琲即的岂呐)「g丽噩処沙人的地区血阿拉怕民屢的服讪特爲"k气温低的地区.如蒙古樓的睢術特点)2.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分析地理现象以气候统计图表或区域图为载体来考查,该类型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为:确迄------- ■对自然疑规、.业、交通等影响[实践应用]1. (2017 •西安市八校联考)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1)〜(3)题。

2018年地理高考解析气候题型

2018年地理高考解析气候题型

2018年地理高考解析气候题型地理高考中的气候题型在2018年的考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气候的解析,考生可以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学中的气候和环境问题。

本文将从全球气候分布、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并结合历年高考气候题型进行相关例题剖析。

一、全球气候分布全球气候分布是地理学中最基本的知识点之一。

地理学家通过对全球大气环流、水平维度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研究,总结出地球上的气候类型。

根据纬度的不同,可以将全球的气候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三个大区域。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这里的气温极低,降水较少,常年被冰雪覆盖。

温带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一部分地区,这里的气温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植被丰富。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这里的气温高,季节变化不明显,降水充沛,常年常绿植被茂盛。

二、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地理学中,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年间变化,将气候分为干燥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等不同类型。

干燥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和腾冲地带,这里的气温高,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东亚地区,这里的气温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丰富。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的气温适宜,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植被以常绿植物为主。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这里的气温较高,降水分布不均匀,植被主要为草原。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这里的气温高,降水充沛,植被繁茂。

三、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全球变暖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变暖是指因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从而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

全球变暖会导致气候异常,例如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干旱和极端高温天气的增加等。

中国地理高二中国的气候教案7篇

中国地理高二中国的气候教案7篇

中国地理高二中国的气候教案7篇中国地理高二中国的气候教案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中国地理高二中国的气候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1、坚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贯彻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3”是在“地理1、2”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生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在实践中的运用。

2、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在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依据进行教学和测评,力求让学生满意。

二、教学任务1、通过认识区域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2、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3、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措施:1、认真研读课标,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方法)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3、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中国地理高二中国的气候教案精选篇2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学习路线图的基础知识梳理。

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天气与气候教案

天气与气候教案

天气与气候教案天气与气候教案「篇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

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2.本节核心内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功能和价值:学习了本节课后能阅读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学情分析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看图讨论培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天气是描述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学会收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预报图。

3、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看图联系实际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记录天气预报(课后观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

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1、区别“天气”与“气候”。

2、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教学过程一、天气与气候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是什么自然现象学生活动:说出图片中几种天气的概况引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及关系2. 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3. 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5. 天气与气候的观测和预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2. 难点: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天气与气候的观测和预测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3.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联。

4. 借助多媒体展示,直观地呈现天气与气候的观测和预测过程。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收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天气与气候的观测和预测方法。

4. 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段关于极端天气事件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分别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影响因素、关系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天气与气候影响生产、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影响因素。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5. 总结提升: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________、多变。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________、稳定的特点。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专题教案天气和气候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专题教案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4)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1.冷锋、暖锋:分别作出二者示意图,结合施以图分析二者区别。

(重点为冷锋、暖锋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2.准静止锋:(位置、成因、天气状况)3.气旋反气旋:作出示意图,分析中心气流运动状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锋面气旋:(概念)天气变化状况:5.气候的形成因子:、、、6.作出全球气候分布示意图,了解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

7.气候类型的判读分三步(1)根据最高气温月或最低气温月,定南北半球;(2)由最冷月平均气温,定该地区所在温度带;(3)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和年内分配,定气候类型。

8.综合运用①气候对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对地形: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对河流水文降水:水量大小;汛期早迟、长短等气温:河流的冰期、凌汛等对土壤、植被:自然带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提供光、热、水、空气等物质和能量,决定该地种植制度。

③对建筑、城市规划、交通和旅游的影响:要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尽量避免开不利影响和气象灾害。

9.气象灾害:类型、分布地区、时间、灾害、防治措施200千米的速度东移1.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A.15℃B.18C.21℃D.24℃2.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D.阵风间暴雨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A.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地B. N地C. P地D. Q地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09年重庆文综第3题)读图2,回答6.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1. 图2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团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锋面的概念、形成。

2.使学生学会运用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知识,分析锋面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

3.使学生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冷锋与天气。

教学难点锋面与天气。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投影片(世界气团分布图——复合片)、板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一节我们讲第五节,天气与气候。

它是在综合前四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并联系实际说明气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全章的总结。

【板书】第五节天气与气候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已经记录了这几天天气预报。

【提出问题】我们天天在听天气预报,今天天气和昨天相同吗?谁来说明最近两天的天气情况?什么是天气?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北京,那么北京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每年都如此,是有规律的,比较稳定的,而天气是瞬息万变的。

【转折过渡】那么什么因素影响天气与气候呢?【板书】二、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1.气团介绍气团的概念。

学生看书,画在书上。

【出示投影】“世界气团分布图”【提出问题】气团定义(概念)中的“广大范围”有多大?【指图讲解】看图,整个北太平洋地区,主要是一个热带海洋气团。

【承转】这么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是怎么形成的?介绍气团的形成。

【提出问题】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学生回答老师讲解】是地面辐射,即对流层大气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主要受地面影响。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看投影片在陆地和洋面的交界处有没有气团形成?为什么?如果大团空气运行到太平洋洋面上空,马上又移走了,是否形成气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在陆地与洋面交界处不可能形成气团,因为下垫面性质不均一;大团空气运行到太平洋洋面上空,马上又移走了,不会形成气团。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一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含解析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一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含解析

专题一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考情分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主要组成要素,在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命题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描述,也有成因、分布规律等知识的考查。

多以等值线为切入点,结合区域图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

微专题一气温主题1 气温变化与影响因素[高分素养提升][2013·课标Ⅰ,36(1)、(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

6 ℃(昆明为7。

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审题指导】1.从题干获取信息(1)关注的是①冬季,冬季冷空气南下影响南方的气温。

(2)同区域相比较,突出攀枝花的高温。

(3)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

(4)注意②地形对气温的影响.2.从图像获取信息3.审查设问信息(1)描述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2)规定了答题的范围与思维的角度。

[尝试自解](1)(2)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1.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日变化约14时日出前后日较差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年变化北半球7月北半球1月年较差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南半球1月南半球7月2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如上图).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同一纬度,气海陆分布(海直(如上图)温差别小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高洋流【温馨提示】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天气与气候(上)讲义 湘教版

【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天气与气候(上)讲义 湘教版

天气与气候(上)1.天气—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时刻在变化。

气候:一个地区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的描述。

说出下列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1.四季如春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清明时节雨纷纷。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风和日丽6.长夏无冬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区颜色越白,云层越厚。

1.天气—天气预报风杆代表方向,1个杠代表2级,4个杠代表7级,三角号代表8级。

1.天气—空气污染判断下列搭配是否合理?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温年较差一天中,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在午后2点。

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温曲线图等温线: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根据疏密判断温差大小;根据闭合判断高低温中心。

A、B的气温各是多少?C、D处的温差有何不同?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温分布图1.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图示内部出现低温区,原因是什么?海拔较高(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北半球,同纬度地带,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

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

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2、地形3、海陆题一:图中①、②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下列现象属于降水吗?降水量柱状图全年多雨全年湿润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全年干旱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影响降水的因素1、纬度2、地形3、海陆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与气候(上)讲义参考答案题一: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 天气与气候【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1)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压线的判读。

(2)典型地区气温、降水的特征与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分析。

(3)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考查为主,综合题为辅。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等压线(面)图的判读。

(2)以重点区域气候要素分布图为背景,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3)以天气系统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剖析】一、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图解(1)冷锋(2)暖锋【特别提醒】①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②锋面控制下多阴雨天气;③锋面雨带多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2.气旋与反气旋图解(北半球)3.锋面气旋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比较说明如下:二、气候的成因与描述1.气候类型的成因(1)气候类型成因模式图(北半球)(2)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气候(3)季风环流影响的气候:2.气候的描述(1)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分析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分析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雨热是否同期,光照强弱,气温日较差大小,热量和降水的多少等。

【拓展延伸】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

(1)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撤,雨带也随之南移。

(如右图)(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①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

②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发生干旱。

【高考题型示例】题型1、天气系统例1、【2017江苏地理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A.晴,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答案】7.A 8.C【解析】8.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月6日我国南方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根据图中戊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侧,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可知形成东南方向的风。

【变式探究】(2016•江苏卷)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 题。

5. 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6.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答案】5.D 6.A【变式探究】(2015·新课标Ⅱ卷)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1)C (2)B【特别提醒】本题组以沙尘暴背景材料,考查冷锋天气系统知识。

首先应该明白沙尘暴属于快行冷锋,锋线两侧冷暖气团差异较大。

第一小题具体考查冷锋过境阶段,第二小题考查冷锋附近空间差异,也就是锋线附近,锋线两侧分属于冷暖气团,气温、气压差异量大,也就是气温、气压变化剧烈的时段,空间差异最大,并伴随有天气转阴现象,找到这一点,题目迎刃而解。

【变式探究】(2014·江苏地理)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C.丙 D.丁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答案 1.B 2.C【变式探究】(2014·山东文综)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3~4题。

3.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4.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C.冷锋 D.暖锋答案 3.B 4.C题型2、气候的成因与描述例2、【2017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6.D 7.A 8.B【解析】6、首先是对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的理解,刀耕火种,先放火烧荒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在没有植被的土地上播种,尼罗河定期泛滥,肥沃的淤泥覆盖,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

7、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源地,而其上游源地东非高原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8.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

故选B。

【变式探究】(2016•上海卷)(十三)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25.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6.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

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A.日本B.泰国C.智利D.秘鲁【答案】25、A 26、B【变式探究】(2015·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

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

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③、乙-①D.甲-④、乙-③(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答案:(1)D (2)D【特别提醒】此题关键是注意位于30°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中西部多干旱区,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然后在根据甲图中只有水边有植物,判断是沙漠气候区,乙图植被分布范围较大,但植被稀疏,应该是降水较少,山区地形,温度较低,对应选项中气温、降水资料,不可能是①、②两图,甲乙两图景观差异明显,两地纬度相同,甲中有热带植被,应该海拔低,乙图植被矮小的草地为主,应该是海拔高,热量不足。

【变式探究】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C、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a B.b C.c D.e(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风带C.地形D.河流(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 B.5、6 C.7、8 D.9、10答案(1)C (2)C (3)B题型三气旋与反气旋例3、(2016•浙江卷)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视课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9、10题。

9. 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 ③至④B. ④至⑤C. ⑥至⑦D. ⑨至于⑩10. 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答案】9.A 10.B【变式探究】(2014·北京文综)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5~6题。

5.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6.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答案 5.D 6.B【变式探究】读东亚地区冬季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为百帕),回答3~4题。

3.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 )A.39<P<40 B.40<P<41C.44<P<45 D.30<P<314.关于图中城市此时的天气特点,正确的是( )A.郑州处于阴雨天气 B.西安吹东南风C.北京可能有沙尘暴天气 D.东京处于阴雨天气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结合等压线分布特点知甲、乙两地气压分别介于1 035~1 040百帕和1 000~1 005百帕之间,从而可计算出两点气压差介于30~40百帕之间,那么其最大气压差可能为39<P<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