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转移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导致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差异称异型性。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

乳头状瘤:见于鳞状上皮、尿路上皮等被覆的部位,乳头状瘤呈外生性向体表或体腔面生长,形成指状或乳头状突起,也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阴道等处,大体上呈菜花状,可形成溃疡。

脂肪肉瘤:起源于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软组织深部、腹膜后等部位,较少从皮下脂肪层发生,多见于成人,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

平滑肌肉瘤:多见于子宫,好发于中老年人……风湿小体:风湿病增生期病变,小体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物,周围有风湿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此小体为风湿病特征病变。

绒毛心:见于风湿性心外膜炎,当心外膜腔内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冲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故得名。

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并发症。

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水解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故得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共同特点为肺实质和小气道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等疾病。

肺气肿:指远于终末呼吸道(即肺腺泡)受损,管腔永久性膨大和含气量增多。

硅结节:硅肺的特征性病变,为境界清楚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3~5cm,色灰白,触之有沙砾感;由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形成,早期为细胞性结节,以后发展为纤维性结节、玻璃样结节。

燕麦细胞癌:属肺小细胞癌,癌细胞小,呈梭形或燕麦形,胞质少,似裸核,癌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呈片状、条索状排列。

肿瘤转移名词解释

肿瘤转移名词解释

肿瘤转移名词解释
肿瘤转移(tumor metastasis)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部位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形成远处的转移性病灶的过程。

肿瘤转移也被称为“转移性肿瘤”或“癌症转移”。

以下是一些肿瘤转移相关的名词解释:
1. 原发灶(primary tumor):指肿瘤最初出现的部位或组织。

2. 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原发灶细胞侵入新部位后形成的新的肿瘤结节或肿瘤灶。

3. 淋巴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进而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4. 血行转移(hematogenous metastasis):肿瘤细胞通过血管进入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性病变的过程。

5. 转移性病灶(metastatic lesion):肿瘤细胞在新的部位形成的转移性肿瘤。

6. 代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初次接受淋巴引流的淋巴结,如果发生转移,则表明该种癌症已经发生局部转移,他有时作为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和生存率预计的依据之一。

肿瘤的转移是癌症治疗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了解相关名词及其意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肿瘤转移的过程,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一)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一)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一)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1. 什么是医学转移?医学转移是指癌症或其他疾病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过程,也称为肿瘤转移或转移性疾病。

医学转移是癌症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癌症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原发部位原发部位指癌症最初发生的组织或器官,也称为原发肿瘤。

不同类型的癌症通常有特定的原发部位。

例如,乳腺癌的原发部位是乳房,肺癌的原发部位是肺组织。

3. 转移部位转移部位指癌症细胞在原发部位生长并扩散到的身体其他部位。

转移部位可以是相邻的组织或器官,也可以是远离原发部位的远处器官或组织。

例如,乳腺癌经过转移可以扩散至肺部、骨骼或肝脏等部位。

4. 转移途径转移途径是指癌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的方式。

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转移途径:•淋巴转移:癌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扩散到周围淋巴结,随后到达淋巴循环系统,最终到达远处的淋巴结。

–例如,乳腺癌经过淋巴转移可扩散到腋窝淋巴结。

•血行转移: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播到其他部位。

–例如,肺癌经过血行转移可扩散到骨骼、肝脏或大脑等部位。

•种植转移:癌细胞通过直接扩散或手术操作等方式种植到身体其他部位。

–例如,手术治疗中,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种植到手术切口周围组织。

•乳腺转移:特指乳腺癌转移到其他身体部位的过程,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

–例如,乳腺癌经过乳腺转移可扩散到骨骼、肺部或脑部等部位。

5. 转移性疾病转移性疾病是指癌症或其他疾病细胞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的病变。

这些病变通常会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治疗转移性疾病通常比治疗原发肿瘤更具挑战性。

6. 转移率转移率是指某种癌症的转移发生率或患者出现转移病灶的概率。

转移率通常通过临床研究和统计数据得出。

以上是一些与医学转移相关的名词解释,通过了解这些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癌症转移的过程和影响,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学中的转移的名词解释

医学中的转移的名词解释

医学中的转移的名词解释在医学领域中,转移是一个常见的术语,用来描述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扩散到其他部位的过程。

虽然我们通常将转移与癌症联系在一起,但转移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类型的疾病中。

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医学中的转移以及相关概念。

1. 转移的定义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个部位的过程。

当原发肿瘤的细胞逃离并侵入周围组织时,它们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入其他组织或器官。

这些细胞在新的位置重新定居并开始生长形成新的肿瘤,而原发肿瘤与转移灶之间的细胞学、遗传学和组织学特征通常是相似的。

2. 转移的原因转移的发生通常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恶性肿瘤倾向于更快地增长和蔓延,并且它们的细胞更容易逃离原发部位。

转移也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在血液或淋巴系统中流动时,与新位置的组织发生相互作用并促进生长和定居。

除了肿瘤恶性程度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着转移的发生。

一些转移可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某些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增加了肿瘤细胞逃离原发部位的能力。

另外,免疫系统的功能状况也可能对转移的发生产生影响,免疫系统的弱化可能使得肿瘤细胞更容易逃脱免疫检测。

3. 转移的分类转移可以分为两类:局部转移和远处转移。

局部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扩散到附近的邻近组织或器官。

这种类型的转移通常发生在早期肿瘤生长阶段,当原发肿瘤还没有扩散到远离起源部位的远端组织。

相比之下,远处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生长并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形成多个新的肿瘤灶。

4. 转移的病理过程转移的病理过程可以分为一系列阶段。

首先,肿瘤细胞会从原发肿瘤中脱离,并以单个细胞或细胞集群形式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

这个过程被称为侵袭或转移前进程。

接下来,通过血液或淋巴脉管,这些细胞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全身。

细胞必须克服很多障碍,如血流剪切力和免疫系统辨别来保留其生存能力。

一旦这些细胞到达新的部位,它们要在新环境中找到合适的滋养物和适合的生存条件。

肿瘤学专业名词解释

肿瘤学专业名词解释

肿瘤学专业名词解释肿瘤学专业名词解释肿瘤学是一门研究肿瘤的学科,涉及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在肿瘤学中,有许多专业名词需要我们来深入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解释其中一些重要的肿瘤学专业名词,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 肿瘤(Tumor)肿瘤指的是人体组织中异常增生的物质,它可以是良性的或恶性的。

良性肿瘤不会侵犯周围的组织或扩散到其他部位,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能够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远处,形成转移。

2. 癌症(Cancer)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细胞无法正常生长和分化,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并形成肿块。

癌症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

3. 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原发肿瘤指的是恶性肿瘤最初发生的部位,也就是肿瘤发生的起点。

在癌症中,原发肿瘤通常是最先被发现和诊断的。

4. 转移性肿瘤(Metastatic Tumor)转移性肿瘤是指肿瘤从原发部位扩散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形成的新的肿瘤灶。

转移是癌症最常见的特征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 转移(Metastasis)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的过程。

转移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行。

转移的过程中,癌细胞需要穿过血管或淋巴管壁,并在新的器官或组织中定居生长。

6. 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

在细胞凋亡中,细胞通过程序性的自我降解来消亡,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机制。

然而,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机制常常受到损害,导致异常细胞的过度增殖。

7.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

在肿瘤学中,基因突变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可以导致细胞增殖的调控失常、细胞凋亡的异常以及转移能力的增强。

8. 化疗(Chemotherapy)化疗是一种经过系统或局部给药的抗癌治疗方式。

病理学名词解释答案

病理学名词解释答案

1. 萎缩: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3.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

由于代谢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

4.脂肪变: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

5.玻璃样变6. 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变为黑色或暗绿色,常发生于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7. 虎斑心:严重贫血引起的心肌脂肪变性,常在左心室乳头肌处,可见出现整齐横行排列的黄红相间的条纹称为虎斑心。

8. 凋亡:是一种以凋亡小体的形成为特点的,不引起周围组织炎性反应的活体内单个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

第二章1. 机化:新生的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2. 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在细胞增殖周期中处于静止期(G),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进入DNA合成前期(G)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

3. 肉芽组织::由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4. 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后或缝合后对合紧密的伤口,愈合的时间短,形成的瘢痕少。

5. 不完全再生:组织损伤较大或受损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弱,不能完全由结构与功能相同的组织细胞来修复,而是由肉芽组织来修补恢复,最终形成瘢痕。

6. 创伤性神经瘤:外周神经受损时,若断离的两端相隔太远,或两端之间有瘢痕或其他组织阻隔,或因截肢失去远端,再生的轴突不能到达远端,而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形成的肿物。

7. 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愈合的时间长,形成的瘢痕较大。

第三章:器官或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2.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肉眼观肝的切面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的条纹。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二)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二)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二)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本文将介绍与医学转移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以及适用的例子,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医学领域。

1. 转移(Metastasis)转移是指恶性肿瘤从原发部位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转移是癌症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步骤,它使得癌细胞能够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进入和生长在其他组织或器官中。

例子:乳腺癌的转移常见于骨骼、肺部和肝脏。

2. 淋巴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淋巴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免疫系统组成部分,但也可成为癌细胞扩散的途径之一。

例子: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转移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淋巴结区域。

3. 血液转移(Hematogenous metastasis)血液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血液系统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与淋巴转移相比,血液转移的癌细胞可到达更远的器官和组织。

例子:肺癌的血液转移可导致癌细胞扩散至骨骼、肝脏和大脑等远离原发灶的部位。

4. 微转移(Micrometastasis)微转移指的是在肉眼下无法识别的非常小的转移病灶。

它们可能存在于淋巴结、血管或其他组织中,即使在检查或手术时也难以察觉。

例子:微转移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癌症在手术后复发。

5. 原发灶(Primary tumor)原发灶是指肿瘤最初发生的部位或细胞群。

它是癌症发展的起点,对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例子: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灶通常位于肺组织中。

6. 单个转移灶(Solitary metastasis)单个转移灶指的是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现的唯一一个转移病灶。

相对于多发转移灶,单个转移灶的患者有更高的手术切除可能性和更好的预后。

例子:乳腺癌患者在脊柱上发现唯一的骨转移灶。

以上是一些与医学转移相关的名词解释和例子,希望能够对读者对医学领域的理解和应用有所帮助。

病理学癌的名词解释

病理学癌的名词解释

病理学癌的名词解释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其中包括了对癌症的研究。

以下是一些癌症相关的病理学名词解释:
1. 癌症(Cancer):一种由异常细胞无限制生长和分裂而导致的疾病,可以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并可能远处转移。

2. 肿瘤(Tumor):由异常细胞组成的可触及的肿块,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局限于原发部位,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而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3.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癌前病变阶段,异常细胞仅存在于原发部位,尚未侵袭周围组织。

4. 侵袭性癌(Invasive carcinoma):癌细胞已侵入周围正常组织,可能导致破坏和功能损害。

5. 转移(Metastasis):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跨越体液或淋巴系统进入远处器官或组织,形成继发肿瘤。

6. 间质(Stroma):肿瘤周围的结缔组织或血管等非癌细胞成分,与癌细胞形成肿瘤组织。

7. 组织学(Histology):病理学中研究组织和细胞结构的学科。

癌症的组织学研究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特征来进行分类
和诊断。

8. 分级(Grade):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异常形态特征,将癌症分为不同级别,如低分级(良性)和高分级(恶性)。

9. 分期(Stage):根据癌症的扩散程度和侵袭范围将其分为不
同阶段。

分期有助于评估癌症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病理学名词解释,这些名词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理学名词解释总结大全

病理学名词解释总结大全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与损伤1. 适应(adaptation):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2. 变性(degeneration):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3. 萎缩(atrophy): 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4. 肥大(hypertrophy):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5. 增生(hyperplasia):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

6.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是由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干细胞或结缔组织中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发生转分化的结果,通常只发生在相同性质细胞之间。

)7. 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由于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水过多积聚。

(轻度水肿:电镜下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光镜下胞浆内出现红染细颗粒。

高度水肿:细胞基质高度疏松呈空泡状,,染色变淡,极期为气球样变。

)8. 脂肪变性(fatty change/steatosis):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

(多见于肝、心、肾、骨骼肌等实质细胞,其中以肝脂肪变最为常见)9. 脂肪肝: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

10.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室内膜下和乳头肌,与正常心肌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11. 心肌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

12. 玻璃样变/透明变(hyaline degeneration),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嗜伊红的半透明状蛋白蓄积。

肿瘤名词解释

肿瘤名词解释

肿瘤名词解释
异型性:肿瘤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与相应正常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间变: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异型性明显。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发展为同种类型的肿瘤的过程。

恶病质:晚期的恶性肿瘤病人,发生机体严重消瘦,贫血,厌食,全身衰弱的症状
癌前病变:某些疾病或病变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有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潜力,其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这些疾病或病变称为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非典型增生:描述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常发生于上皮,包括被覆上皮(如鳞状上皮和尿路上皮)和腺上皮(如子宫内膜腺上皮,乳腺导管上皮)
原位癌:发生于上皮,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常累及上皮全层但未冲破基膜向下润,也称上皮内癌。

癌基因:是在研究肿瘤病毒(特别是反转录病毒)制瘤过程中认识到的。

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产物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当等位基因变异或缺失时,其功能丧失,导致细胞发生转化。

端粒:染色体末端存在一种称为端粒的DNA重复序列,其长度随着细胞的复制逐渐缩短。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致使的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转变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2.交壤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3.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4.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5.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6.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7.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有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9.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0.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发的。

11.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转变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2.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3.初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

14.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5.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僵硬,官腔缩小。

16.Primary complex: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7.Spotty necrosis: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肿瘤转移名词解释

肿瘤转移名词解释

肿瘤转移名词解释肿瘤转移是指原发肿瘤细胞经血管、淋巴管或直接侵入周围组织,进而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的过程。

转移是肿瘤恶性进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对与肿瘤转移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指肿瘤最初发生的部位,通常是局限于一个器官或组织的肿瘤。

2. 癌细胞(cancer cells):指具有恶性特征的细胞,具有增殖、浸润性和转移性等能力。

3. 循环转移(hematogenous metastasis):指肿瘤细胞通过血液系统进行转移,进入远处器官或组织,形成转移灶。

4. 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指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系统进行转移,侵入邻近或远离原发肿瘤的淋巴结,形成转移灶。

5. 转移灶(metastatic focus):指原发肿瘤细胞的转移部位,可以是其他器官、淋巴结或骨骼等。

6. 转移途径(metastatic pathway):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进入其他组织或器官的通路,包括血管、淋巴管等。

7. 靶器官(target organ):指肿瘤细胞转移的特定器官或组织,通常与原发肿瘤的类型和部位相关。

8. 微转移(micrometastasis):指肉眼不可见的转移灶,仅能通过组织学或分子学方法检测到的微小病灶。

9. 广泛转移(widespread metastasis):指肿瘤细胞在身体多个器官或组织中大面积扩散的转移状态,预示着晚期或极具侵袭性的肿瘤。

10. 静止转移(dormant metastasis):指原发肿瘤后续阶段,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没有继续生长和扩散的现象。

静止转移细胞在适当的微环境刺激下可能重新活化,形成新的转移灶。

11. 抗转移治疗(anti-metastatic treatment):指通过药物、放射治疗、免疫疗法等手段,针对肿瘤的转移能力进行干预和抑制的治疗措施。

12. 早期诊断(early diagnosis):指在肿瘤转移尚未发生或初期阶段,通过临床和影像学等手段及时发现、明确诊断肿瘤的过程。

病理学肿瘤的转移名词解释

病理学肿瘤的转移名词解释

病理学肿瘤的转移名词解释肿瘤转移,是指原发肿瘤从原发部位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的过程。

这是恶性肿瘤常见的特征之一,也是导致许多病患不治之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病理学中,对于肿瘤的转移,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术语和名词进行解释和描述。

1. 原发肿瘤 (Primary Tumor)原发肿瘤是指肿瘤首次出现的位置,即起源于某个组织或器官的肿瘤。

原发肿瘤可以是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并且局限在原发部位,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

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2. 转移 (Metastasis)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的位置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其他组织或器官的过程。

肿瘤细胞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血液或淋巴流,通过循环系统传播至其他部位。

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特征之一,也是恶性肿瘤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之一。

3. 淋巴转移 (Lymphatic Metastasis)淋巴转移是一种常见的肿瘤转移方式,特指肿瘤细胞通过淋巴液扩散至淋巴结等淋巴系统的组织。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和其他淋巴器官组成,负责身体中废物的排除和免疫功能的调节。

当肿瘤细胞进入淋巴流时,会被带至相邻的淋巴结中,进一步扩散至其他淋巴结或组织。

4. 血行转移 (Hematogenous Metastasis)血行转移是指肿瘤细胞通过血液系统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的过程。

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血管内皮细胞亲和性,它们能够侵入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远离原发肿瘤的器官和组织。

血行转移是许多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方式,例如肺癌可转移至肝脏、骨骼、大脑等部位。

5. 微转移 (Micrometastasis)微转移是指转移肿瘤包括微小的病灶,通常只能通过高分辨率显微镜进行观察,无法以肉眼明显察觉。

微转移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预示着恶性肿瘤继续扩散和进展的可能性,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病理学肿瘤转移中常见的几个名词解释。

肿瘤转移是肿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了解肿瘤的发展、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肿瘤-名词解释

肿瘤-名词解释

1.肿瘤(neoplasm,tumor) :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多数肿瘤表现为肿块。

2.外生性生长:良恶性肿瘤都可。

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的外表。

只向外表生长—良性。

向外表生长,同时向内生长—恶性。

3.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瘤的生长方式。

瘤细胞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内。

无包膜、界不清、固定,难切净,易复发。

4.癌性溃疡:外生性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肿瘤中央血液供给相对不足,肿瘤细胞易发生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底部高低不平、边缘隆起的溃疡,称为癌性溃疡。

5.异型性(atypia):肿瘤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6.间变性肿瘤:肿瘤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往往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几乎都是高度恶性肿瘤。

7.肿瘤的实质〔parenchyma〕:指肿瘤细胞,决定着该肿瘤的命名、性质、形态结构和生长方式等。

8.肿瘤的间质〔mesenchyma,stroma〕:指结缔组织、血管、免疫细胞。

结缔组织、血管: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加速肿瘤生长。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代表机体抗肿瘤反应。

肌成纤维细胞:收缩、产生胶原和限制肿瘤细胞扩散。

9.肿瘤的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复制阶段(S期)的细胞比例。

十G210.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肿瘤细胞分裂繁殖为两个子代细胞所需的时间。

11.肿瘤的转移(metastasis):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类型的肿瘤。

通过转移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性肿瘤或继发瘤,原发部位的肿瘤称为原发肿瘤。

12.种植性转移:体腔内器官的肿瘤蔓延至器管外表,瘤细胞脱落种植(也可人为种植)在体腔内各器官外表,继续生长形成多数转移瘤。

13.克鲁根勃格瘤(Krukenberg瘤) :胃、肠道的粘液性腺癌种植性转移至卵巢。

metastasis的名词解释

metastasis的名词解释

metastasis的名词解释肿瘤转移,也被称为metastasis,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

该过程指的是原发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在那里形成新的肿瘤。

一、关键机制肿瘤转移是一种复杂而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关键的机制。

首先,癌细胞必须从原发肿瘤中脱离,并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

这个过程称为侵袭和入侵。

一旦进入循环系统,癌细胞必须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以便在其他器官定居并生长。

最后,转移肿瘤细胞还必须通过附近的组织扩展,以适应新的环境。

二、转移途径肿瘤转移通常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实现: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

对于某些类型的癌症,例如肺癌和乳腺癌,血液循环是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癌细胞可以经由血管进入循环系统,并通过血流分散到全身各处。

而对于其他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系统则是主要途径。

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并通过淋巴液传播到其他部位。

三、影响因素肿瘤转移的成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以及确定其侵袭和入侵能力的细胞特征。

研究表明,高度侵袭性的肿瘤更容易转移。

此外,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也会影响转移的潜力。

肿瘤越大,侵袭周围组织的可能性就越高。

此外,癌细胞的突变状态和表观遗传学变化也会影响其转移能力。

四、转移的过程一旦癌细胞进入循环系统,它们可能会通过血流被输送到全身各处。

然而,只有少数细胞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或其他体内屏障定居在其他器官。

一旦定居,癌细胞会进入休眠状态,等待环境条件有利于其重新生长和扩张。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依赖于癌细胞与周围组织进行相互作用,以及调节其生长和扩张的细胞信号。

五、临床表现肿瘤转移通常是恶性肿瘤最危险的特征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肿瘤转移到重要器官(如肝脏、肺部、骨骼或脑部)时,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病人可能会经历疼痛、肿胀、呼吸困难、骨折、神经学症状等。

早期识别和治疗转移是关键,可以改善生存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转移病理学名词解释

转移病理学名词解释

转移病理学名词解释
转移病理学是研究癌细胞转移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癌细胞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生转移的机制和病理变化。

以下是转移病理学的一些名词解释:
1. 转移性肿瘤:一种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的肿瘤。

转移性肿瘤通常具有相似的病理特征,如侵犯周围组织、生长迅速、产生大量转移瘤细胞等。

2. 转移瘤细胞:转移性癌细胞在其他部位出现的肿瘤细胞。

这些细胞通常是原发肿瘤的癌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胸膜转移等方式进入身体的,并在其他部位生长和繁殖。

3. 转移路径:转移性肿瘤通过某种途径从原发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

转移路径可以是直接转移、旁路转移和间路转移等。

4. 转移受体:一种细胞信号分子,可以促进癌细胞向其他部位转移。

转移受体通常与肿瘤微环境中的激素、生长因子和其他细胞信号分子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

5. 转移风险:指癌细胞转移的风险。

转移风险通常与原发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和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6. 转移灶:转移性肿瘤在其他部位形成的肿瘤组织。

转移灶通常是较原始的组织,可能会引起疼痛、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转移病理学是研究癌细胞转移的一门学科,对于预防和控制肿瘤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转移机制和病理变化,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可能面临的转移风险,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癌名词解释病理学

癌名词解释病理学

在病理学中,以下是一些与癌症相关的常见术语的解释:
1.癌症(Cancer):一种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无限制的细胞增殖和侵袭周围组织的能力。

癌症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

2.肿瘤(Tumor):在病理学中,肿瘤指的是异常细胞的异常增生,可以分为良性肿瘤
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局限于原发部位、无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肿瘤,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和转移的潜力。

3.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指最初形成的肿瘤,通常是癌症的起源。

4.转移(Metastasis):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脱落,并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传播到其
他部位。

转移是癌症最具威胁性的特征之一。

5.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指从原发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的肿瘤。

6.病理类型(Histological type):指根据癌症细胞的组织学特征和形态学特点,将癌症
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肉瘤等。

7.分级(Grading):是评估肿瘤细胞异常程度和恶性程度的过程。

通常使用不同的分级
系统,如组织分级系统(如肺癌的分期)或核分级系统(如乳腺癌的核分级),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8.分期(Staging):是评估癌症扩散程度和预后的过程。

癌症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淋
巴结受累情况和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将癌症分为不同的阶段。

这些术语在病理学中用于描述和分类癌症,帮助医生和病理学家了解和诊断癌症,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病理转移的名词解释

病理转移的名词解释

病理转移的名词解释病理转移,又称为肿瘤转移或癌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入其他部位,并在那里形成新的肿瘤结节或转移灶。

病理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特征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理转移的过程包括原发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脱落、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通过循环到达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在那里定植并增殖形成新的肿瘤结节或转移灶。

原发肿瘤细胞通过屏障的破坏,例如脱落到淋巴管或血管中,进入循环系统。

然后,这些细胞在血液或淋巴中通过输送,循环到达身体的其他部位。

最终,这些肿瘤细胞在适合其生存和生长的组织中定植并增殖,形成转移灶。

病理转移是肿瘤发展的一个关键过程,也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病理转移能够导致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显著下降,因为转移性肿瘤的治疗难度更大,对身体的破坏性更强。

事实上,大多数恶性肿瘤的致死原因都是由于远处病理转移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

研究人员对病理转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病理转移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到多种信号分子、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原发肿瘤细胞需要通过分泌特定的酶来破坏周围组织的基质,并表达一系列的分子标志物,与血液或淋巴中的细胞形成结合,从而进入循环系统。

一旦进入循环系统后,这些肿瘤细胞需要逃避免疫监视和攻击,通过调节微环境来促进其生存和生长。

一些肿瘤细胞还会通过与远处组织中的细胞相互作用,选择性地定植和增殖,形成转移灶。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治疗病理转移,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正在探索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机制,以及如何干预肿瘤细胞的定植和增殖过程。

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当中,例如针对病理转移相关因子的靶向治疗、免疫疗法以及基因治疗等。

此外,早期的诊断和筛查手段也对于预防和治疗病理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病理转移是恶性肿瘤中常见且致命的过程。

了解病理转移的本质和机制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病理转移的治疗手段将会不断完善,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的转移的名词解释
肿瘤转移,也称为癌细胞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的癌细胞从原发肿瘤部位扩散到其他器官或组织的过程。

这个过程被认为是癌症最危险和致命的特征之一。

肿瘤转移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一旦癌细胞扩散到其他部位,往往意味着治疗难度加大,预后变得不乐观。

肿瘤转移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

局部侵袭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穿过周围组织、淋巴管道或血管进入邻近组织。

这个阶段通常由肿瘤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侵袭的能力导致。

在这个过程中,肿瘤的细胞往往能够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一旦癌细胞穿透了原发肿瘤所在的组织,它们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发生远处转移。

淋巴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淋巴管道进入淋巴结,从而扩散到其他淋巴结或器官。

血液转移则是指癌细胞进入循环系统,通过血液流向身体的其他部位。

这两种扩散方式可能会同时发生,从而导致多个远处转移灶的形成。

肿瘤转移的机制是极其复杂的,涉及多种分子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例如,癌细胞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来获得侵入和转移的能力。

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包括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突变、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突变以及改变细胞黏附能力的基因突变等。

此外,肿瘤转移还涉及到血液和淋巴系统的逆向操作,以及免疫系统的耐受性调节等。

鉴于肿瘤转移的重要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了解和阻止这个过程。

因此,对于癌症治疗而言,预防和阻断肿瘤转移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目前许多抗癌药物的研发都是以阻断癌细胞转移为目标的。

此外,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也可以通过切除或破坏原发肿瘤,从而减少转移的机会。

然而,在面对癌症转移的挑战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未知。

例如,某些癌细胞可能对已有的治疗方法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治疗失败。

此外,癌细胞的转移能力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使得治疗策略需要不断调整。

因此,对于癌症转移的研究和阻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总之,肿瘤转移是癌症中最危险和致命的特征之一,它指的是癌细胞从原发肿瘤扩散到其他部位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种分子和细胞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基因突变、淋巴转移和血液转移等机制。

对于癌症治疗而言,预防和阻断肿瘤转移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面对癌症转移的挑战时,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未知。

对于肿瘤转移的研究和阻断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