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第二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

一、英文商业报纸率先发展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个重要基地。1841至1860,香港先后出版了英文报刊17种。

影响较较大的有《中国之友》(1842年3月17日,《中国之友》创刊,小马礼逊等担任

主笔,以敢言着称,同情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香港纪录报》(广州纪录报迁至香港后改名,反对香港政府)《德臣报》(香满仓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香港电讯报》等。

《德臣报》:又名《德臣西报》、《中国邮报》,创刊于1845年,初为周刊,1862年改

为日报,1974年停刊,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政治上,该报持

亲政府的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的出版机构。1876年,《德臣报》和《香港晚邮报与船期录》合并,改为日报,用《德臣报》的名义出版。

《孖刺报》:创刊于1857年,为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

本上持批评态度,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1941年停刊。

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一译《香港公报》,HongkongGazette)创刊,为第一

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

创办人为约翰¤马礼逊。半月刊,主要用来颁布英国政府的命令。

二、香港中文报刊的产生

《遐迩贯珍》(ChineseSerial)

(ChineseSerial)

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

仍沿用线装书的装祯形式,发行到广夏福宁上等地。刊有中英对照目录。内容不同于鸦片

战争前中文期刊的地方在于重点放在时事新闻方面,其次是文化知识介绍,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总体上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但报道中国内部消息不必顾忌清政府干涉,能较客观、公正。

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副刊《布告篇》上刊登的各类广告是我国中文报

刊上首次出现收费广告。在《遐迩贯珍》上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也出现连续报道的形式,与以前的中文期刊相比,在新闻业务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三、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

香港最早出现的中文商业报纸,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生的。

孖剌报馆:

《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

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1857年11月创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读者主是商店职员。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德臣报馆:

1861年8月10日中文附刊《香港新闻》创办,报道船期货价,出刊8期后,停刊;

1871年3月18日,创办《中外新闻七日报》,陈蔼廷主持,1872年4月停刊;

《香港华字日报》:德臣报馆创办的中文附刊,以报道船期、货价为主。后改为独立发行,由陈霭廷任主编,宗旨是°以世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使民智日开。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1872年4月17日创刊,1941年停刊。

《近事编录》

商业报纸的崛起,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同时商业报纸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的新闻性更为凸现。香港中文商业报纸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报业的崛起

一、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

《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

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1850年8月3日创刊,由英商奚安门主编,英商字林洋行

创办。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英国政府的利益,被视为°英国官报。

《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

是出版时间最长(1850-1951)、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家外文报纸。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名为《字林西报》。主要阅读对象是在华的外国人和买办知识分子。《字林西报》在创刊后仍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重视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

该报被视为°英国官报。不迎合一般读者的口味,内容更加明目张胆煽动政府加紧侵略和掠夺,公开支持清政府。反对中国人反帝反封,开辟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专栏,重视言论,中外政局关系发表意见。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一共出版了101年。

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以《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文汇报》:1879年创刊,由英国人克拉克等任主编,是上海主要的晚报之一,该报对

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二、《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宗教性报刊

上海中文报刊的出版,也是外国传教士先创办的

《六合丛谈》(ShanghaiSerial):1857年1月26日创刊,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Wylie)主编,墨海书馆出版。是上海最早问世的中文报刊。月刊,不再纯粹宣传

基督教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内容上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无

所不包。王韬曾参加过编辑工作。发行区域大,但实际发行量非常有限,一年后停刊。

《万国公报》:1868年创刊于上海。是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报刊,前身是《中国新教会报》,周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配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但对于与宗教有关事情则详加

记载。该刊的读者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逐步发展成为上海乃到全国影响最大的

宗教性报刊。

《格致汇编》(ChineseScientificMagazine)

1876年2月27日创刊,英人傅兰雅主持的月刊

三、《申报》等中文商业性报刊的迅猛发展

问世最早的是《上海新报》影响最大是《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等。

《上海新报》:1861年11月创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主笔先后是伍德、傅兰雅、林乐知等来华的传教士。上海最早商业性中文报纸。将商业信息放在首要地位。当时

正是太平军进军上海之际。江南地主乡绅纷纷避难于上海租界,特别关心太平军的进展。该报

于是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使报纸销路日增。言论不多,但曾长篇连载吹捧镇压太

平天国革命的外国雇佣军为°常胜军°功绩的文章,反动立场昭然若揭。

《上海新报》样式接近现代日报,是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

1870年3月24日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