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第二章

合集下载

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第33卷第2期v01.33。

No.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哪_Iald互瓠c}ljllqNo助aluniv∞ity(Pl】i10s叩hyandsocialscier耽s)2001年3月MaIch,2001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方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摘要:清末十年闰,上海报刊业发展迅速。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民办报刊比重大,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作为一种非官方的、制度化的公共媒介,民报的勃兴,是报刊经营趋于民间化的结果,它不仅对此一时期上海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使整个社会的舆论表达在传统模式之外又建立起一种新的报章代言一灌输模式。

这一模式及其所荷栽的公众舆论,具有独立性与自主性、公共性、批判性等特点。

关键词:报刊;民间化;公共领域;公众舆论;报章代言一灌输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报刊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报刊经营运作的民间化趋势逐步增强。

由此,促使一大批华资民办报刊快速崛起,并一举在报刊业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作为一种非官方的、制度化的公共媒介,民报的勃兴,对此一时期上海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以及公众舆论的生成和表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拟就此略加论析。

一、报刊经营的民间化与民办报刊的勃兴近代上海因地处中西文化会通的前沿,信息流通便捷,加之政治生态环境特殊,报刊业的发展颇为引人注目。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外国传教士、商人相继在沪创办英文《北华捷报》(1850)、《字林西报》(1864),中文《六合丛谈》(1857)、《上海新报》(1861)、《万国公报》(1868)、《申报》(1872)等报刊,首开近代上海报刊业的先河。

自70年代起,陆续有国人自办报刊问世。

其中,最早的当推容闳与上海县令叶固之等人创办的《汇报》(1874);此后又有各省旅沪商帮在上海道冯竣光支持下所创办的《新报》(1876)等。

最新-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 精品

最新-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 精品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公共领域是指介于个人与政治国家之间的自主性社会生活领域。

这一领域对其功能的自我理解具体表现为‘公众舆论’的范畴1。

由于公众舆论的形成与表达,与民办报刊的勃兴密迩相关,而民报的崛起又是大众传媒民间化的结果,因此,本文拟从考察1901-11年间上海报刊业的民间化现象入手,就公众舆论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作一简单论析。

报刊传媒的勃兴及其民间化近代上海因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信息流通便捷,加之政治生态环境特殊,报刊业的发展颇为引人注目,俄而成为全国新闻纸的中心地了2。

继《时务报》等维新报刊之后,二十世纪初,上海迎来了新学书报最风行时代3。

据不完全统计,1901-11年间,上海先后出版的各种日报,总数不下30种。

期刊方面更是精彩纷呈。

仅据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编》的统计,这一时期在沪出版的中文刊物就有69种。

日报与期刊合计,总数当在100种以上4。

这还不包括数十种小报以及其它仅知其名但已散佚无从查考的报刊。

除了数量、种类繁多之外,这一时期上海报刊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民间人士为运作主体的华资民办报刊比重大,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据查,在清末百余种中文报刊中,仅《江南商务报》、《舆论日报》等由官方机构和地方官吏所办,属官报;1910年前后的《舆论时事报》、《中外日报》、《申报》,或纯系官款,或半系官款5,具有准官报性质;《大同报》、《汇报》、《尚贤堂晨鸡录》等几种是外报,其余均为民报。

因此,粗略估算,民报在全部中文报刊中的比例当不低于90。

从民报的年增长量来看,以期刊为例,1901-11年间,除了1905年仅新创一份外,其余年份少则六份,多则八份。

这一速度不可谓不快。

由于戊戌前后创办的《苏报》等报刊一直在持续发行,加之众多在日本出版的留日学生刊物,或秘密流入上海,或公开在沪设立派报处,因此,即便作保守。

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第一章

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第一章

第一章清代早期和中期的其他传播活动1.除利用官报外,清朝的封建统治者还广泛地使用过榜、帖示、告示等传播媒介来发布官方信息。

2.这一时期的民间报房,除出版发行京报外,也附带出版和发售一些其他的出版物。

内容大多取材于京报,是京报的汇兑和延伸。

也有以传播文学艺术信息为主的唱本和小说等。

3.技术的发展为商品广告的出现作了铺垫六、中国古代报纸总结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1)内因:这是根本原因。

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

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

中国古代报纸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反映。

(2)外因:清代民间报房及其所办的报纸的没落,其历史背景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封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打进中国市场。

从主观来说,由于官方对这类报纸控制过严,办报人除照录科抄和牌示之外,不能越雷池一步,古代报纸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客观来说,则是兼有新闻、评论、广告和文学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可读性较强,信息量较大,新闻时效性较强的近代化新式报刊的出现。

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概况。

(1)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

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廷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

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记载。

唐代“进奏院状”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

它是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

(2)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报纸的新闻发布工作受到封建政府当权派的严密控制,形成了新闻审查制度。

宋代的邸报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各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3)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流行了小报。

宋代“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或曰民办报纸。

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一.19世纪下半叶的海外华文报刊。

美国《金山日新录》《东涯新录》《沙架免度新录》旅美华侨广东四邑人司徒源创办。

1856-1858,办了两年。

初为日报,后为周二刊,以华人社会新闻为主,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16年的沉寂时期。

19世纪70年代后,海外华文报刊再度兴起。

多数诞生在美国和南洋地区。

原因:1.鸦战前,清朝海禁,劳工非法秘密出境,人数不多。

1860后,被迫取消海禁,允许华工出国。

人数激增。

2.还有商人和知识分子。

成为日后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

侨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信息需求量变大。

3.中国境内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的中文报刊,为海外华文报刊提供了直接样板,成为设备,人员,稿件来源的坚实后方。

主要刊物:p101南洋地区新加坡《日升报》《叻报》菲律宾马来亚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和港澳的宣传活动。

《清议报》《新民从报》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与港澳的报刊宣传活动。

《中国日报》《民报》四.六日学生的办报活动。

《开智录》《译书汇编》《国民报》五.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第二节“新政”与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慈禧新政与清末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立宪派报刊活动的复苏和发展。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进一步活跃。

四.新式官报的出版于新闻法规的制颁。

第三节新闻思想与新闻业务的发展。

一.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二.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三.新闻团体的兴起。

论社会史视野下的报刊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为例

论社会史视野下的报刊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为例

n wp pr adtep bi w sf me . k gG nua dQnh i e sa e s xm l ti at l iset teit at no e saes n ul a r d a i as n iga" nw pp r a a pe, s rc pcs h e ci f h c o T n s s e h ie n nr o
收 稿 日期 :0 8 1— 3 2 0 — 2 0
期间甘青报刊为例来考察报刊与民众动员的互动 关 系。


抗 战期 间甘 青报刊对 民众 的宣传 动员
抗 战期 间, 甘青报刊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战 前, 甘肃除陇东地区外 , 仍在 出版 的报纸仅有五 、 六家 , 青海仅有二 、 三家 ; 战爆发后 , 抗 甘青地区报 刊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 上都有 了飞跃 的发展 。 据不完全统计 ,从 13 年抗 日战争爆发到14 年 97 95 抗 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8 中, 年 甘肃先后 出版 的 报刊有 5种 , 7 通讯社及其它新闻团体 1个 , 1 青海 出 版的报刊也达1种之多。在如此众多的报刊中; 7 一 部分是 以《 妇女旬刊》 为代表的群众团体创办 的报
p ro fAn iJ p n s sE a l eid o t a a e ea x mp e -
F ENc n M
Ab ta t sr c :Du n h e o fAni Jp n s , e hn s ain h d ra h d te motd n eo s c n io . h tt ,l i r g t e p r d o t- a a e et C ie e n t a e c e s a g ru o dt nAtta i al i h o h i me Chn s e pe n e e o b blzd t eitte iv so fJ p n i e aim.e p p r n e o ias w ih w r e iee p o l e d d t e mo i e o rss h n a in o a a mp rl s N ws a es a d p r dc hc ee t i i i l h

清末革命思潮与报刊读者的阅读心态

清末革命思潮与报刊读者的阅读心态

文化1112018.5 | SOCIAL SCIENCES DIGEST清末革命思潮与报刊读者的阅读心态文/蒋建国1900年之后,革命报刊“以革命大义号召天下,发挥新闻事业之启导功能,使志士风偃,人心离向,社会风气因以丕变”。

革命报刊的广泛传播,对“革命排满”潮流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革命浪潮和波谲云诡的时局,身处全国各地的读者对报刊新闻的接触和反应自然有很大差异。

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读者在读报时分的所思所念和言行举止,是革命报刊产生影响的具体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读者的读报活动,往往付诸于他们的历史记忆之中。

报刊作为文本通过“延伸的场景”为读者建构了辛亥革命的“社会图景”,读者的记忆因而可以构筑阅读的“意义之网”。

辛亥之前革命报刊的传播与阅读偏向清末十余年间,海内外革命志士所发刊的日报杂志,遍布全球,总计达二百种以上。

尤其是1905年之后,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各类革命报刊的数量更是迅猛增长。

海内外的革命党人以报刊为阵地,大力开展革命宣传。

对于革命报刊的作用,有评论认为:自《苏报》失败,《民呼》《民吁》前覆后起,鼎革之交,言论大昌,海上报纸如云,有清逊国,实文字先驱之功也。

尽管革命思潮风起云涌,但体制内的许多官绅拒绝接触新思想,并严控报刊的革命言论,这在1903年的《苏报》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针对《苏报》反满舆论,商约大臣吕海寰、江苏巡抚恩寿、广西巡抚王之春、湖广总督端方都极为惊惧,一致要求严加惩办。

可见,这些守旧的高级官僚,对于有危清廷的言论是极为反对的。

既便是科举废除和清末立宪的推行,他们仍然不回应变革的潮流,顽固抵抗各种新观念、新技术、新思想所带来的冲击。

对革命思潮的传播,一些士绅包括维新派人士也对革命报刊有着“抵制”的心态。

他们希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但不愿意看到社会革命的发生。

革命就要革掉他们的利益,导致现有的阶层格局被颠覆。

诸如皮锡瑞之类的昔日维新派人物,对于传播革命思想的报刊,往往加以指责。

政治文化视阈下的民众动员_真相画报_及其社会影响_吴果中

政治文化视阈下的民众动员_真相画报_及其社会影响_吴果中

政治文化视阈下的民众动员———《真相画报》及其社会影响吴果中内容提要新闻事业和社会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典型现象。

创办于1912年的《真相画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术刊物和大型新闻摄影类革命画刊,其“艺术革命”的政治文化追求如何实施了社会的民众动员?画报的传播共同体如何在一个报刊的公共舆论空间表达政治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民主革命思想的表达和社会动员的独特机制是什么?文章试图从政治文化视阈,探究《真相画报》在传播宗旨、传播共同体地缘和学缘的精神交往等方面生发报刊的民众动员效应和社会影响的建构性意义。

中国近代以后,创办报刊成为知识分子或政治活动家表达启蒙、革命的社会理想、进行民众动员、追求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从19世纪末期的康有为、梁启超,到五四时期的胡适、陈独秀,再到20世纪四十年代的储安平等等,或者说从康梁、孙中山、蒋介石到毛泽东等人,凡是在政治或社会舞台上活跃的人物,或者试图继续扩大其社会影响的人物,均借助于报刊营造浓厚的政治文化气息,造成强大的舆论中心,实现社会的民众动员。

因此,也能够发现,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事业和社会运动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社会剧变、运动频发导致新闻事业的变革和动荡;另一方面,新闻事业以“能量倍增器”的舆论效应加速了社会运动的进程。

值得深究的是,创办报刊的诸多努力,推动社会变革的舆论力量如何形成?传播共同体如何在一个报刊的公共舆论空间表达政治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民主革命思想的表达和社会动员的独特机制是什么?创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真相画报》便可提供一个典型的案例。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真相画报》及其社会影响来探讨以上问题。

一、“四大”宗旨说:《真相画报》的刊物旨趣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清朝反动政府被彻底推翻,民主共和制代替封建帝制。

为把中国建成一个民主、富强的资本主义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努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榜样,大胆推行改革。

清末《新民丛报》与《民报》论战中的“国民”议题

清末《新民丛报》与《民报》论战中的“国民”议题

引言为近代法治国家塑造合格国民,是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常见议题。

该议题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末新政时期。

在20世纪初,思想界与言论界部分人士提出了“国民程度不足论”。

该论点的要旨为:当时多数中国国民并不具备近代国民所必须具备的智力、道德或法政知识水平,因此中国不能遽行立宪,而须经一定时期的预备工作,待“国民程度”发达圆满,才能实施包含国民参政权在内的近代宪法。

这种意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实践:鉴于“民智未开”,正式国会被宣布必须迟至1916年召开;当各省咨议局首度进行议员选举时(1909年),只有0.42%的中国人获得选举权。

因此,严肃对待和反思该时期言论中的“国民程度”议题(或简称“国民”议题),对于更为透彻地理解清末变法的思想与实践,具有足够深刻的助益。

“国民程度论”不单纯是为拖延改革而寻找到的借口,也不仅是对底层民众的阶级偏见,它是当时中国顶尖知识分子集体性思考和论争的产物。

因此,有必要从思想史的层面严肃地把握和厘清这一议题,并初步探究该议题的思想乃至学理根源。

1905至1907年间发生在革命、立宪两派之间的思想激战,便是“国民程度”议题的发展高潮。

本次论战的平台,主要是立宪派刊物《新民丛报》和革命派机关报《民报》。

论战的主将,一方是《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另一方则是陈天华、汪兆铭、胡汉民等革命派人士。

在论战中,双方就革命是否会招致列强干涉和瓜分、种族革命是否需要与政治革命并举、社会革命与土地革命是否为中国所必需、中国能否实行共和政治等重大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在争论中国能否实现共和立宪政体时,“国民程度”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研究此次论战的部分学界成果,已涉及“国民程度”这一主题。

但总体而言,相关作品对该主题的探讨皆稍嫌简略,一方面未能系统厘清论争双方在“国民”议题上的辩论逻辑,另一方面也缺少对该议题之思想根源的探讨。

本文尝试以革命、立宪两派“国民程度”之争为核心研究对象,并兼及该议题在清末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发展历程。

清末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

清末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

告 诉 听众
如 果 从 这 些 方 面 努力

,
,
我 们 的 新 闻播音 才
、 、
让 听众 留下 深刻 的印 象
当然
,
确定 重 音
有 可 能 常 播 常 新 形 成 准 确 鲜 i月 而 丰 富 多彩

生动

振奋

,
应从 稿 件 的 内容出 发
52
具体 稿 件具 体 分
声# t 并茂 的 特 色 l
可称 陕西
切 反 动势 力都 极 尽嘲 讽
笑骂之能事
持 创 办 的这 几 种 革命 报刊
活 动起 了 直 接 推 动作 用 二
、 。
同 样 对 辛亥革命在陕 西 的
.
辛亥 革命
共和 告成
, 、
新闻报纸 也随 民 主 潮
如 《昆 仑 日报 > ( 经理
,
流 而 发展
19
形 成 较大之 日报
.
4 清光绪 3
-

《民立 报 》 的 言论
比它 前身的 两 个报纸 更 为激烈


,
使 播音 语 意 明 确


事实 脉 络 清 楚
,

③重点
,
析 ④ :吞气质 朴 新 闻 播 音 的 语 气 应 该做 到 亲 切 而 不 轻 浮 庄 重 而 不 呆 板 既 符 合 日 常谈 话 的规 律 又 注 意 书 面 语 言 的 科 学性 和 准确性 紧凑 不 拖

年 (
0 年 ) 由 陕 西 高等 学 8

郭林亭
.
主 笔张 凤 九 ) 《帝 州 》
, ,

《近代报刊与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书评

《近代报刊与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书评

《近代报刊与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书评第一篇:《近代报刊与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书评近代报刊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君主立宪到开明专制再到种族革命,近代报刊的政治舆论动员不仅要集中力量批判专制王权,更须对专制王权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文化心理等进行全方位重构。

就此而言,在个人与社群、社群与国家等关系重建议题中,报刊舆论发挥何种作用?处于何种立场?舆论动员触及的广度和深度?等等。

此类问题既有历史意义,亦对当下中国有借鉴价值。

安徽大学王天根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十余年来致力于报刊舆论与近代社会结构、社会关系转型等互动关系的探讨,专著《近代报刊与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黄山书社2011年版)是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集中展示了王教授研究团队学术探索的思路、价值和问题意识,颇具特色。

《近代报刊与辛亥革命的舆论动员》(以下简称《近代报刊》)以报刊舆论动员与辛亥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讨对象,侧重中国社会政治舆论自维新舆论向革命舆论转型的过程中,报刊在重新界定个人、社群、政府、国家等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和功能。

与当下学术界动辄上百万字的学术著作相比,三十余万字的《近代报刊》篇幅不算长,却并不影响这部著作的选题价值和研究深度。

据笔者了解,该著作在未出版前就被确定为安徽省委宣传部“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文艺作品”之一(全省共入选25种),可见其选题价值获得充分肯定。

篇章结构上,《近代报刊》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非泛泛而谈,试图在传播史与近代史交叉维度中展开论述。

过往报刊史研究和书写结构、思路常受诟病,或是以线性的进化模式分析近代报刊的发展演变,或是以“冲击——反映”的近代革命史模式展示报刊舆论议题的演进。

《近代报刊》无论在问题选择,还是分析框架上都有所突破。

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著作围绕辛亥革命前后两大政治舆论主潮——维新舆论、革命舆论,集中展现清末民初政治舆论由维新向革命转型的复杂面向。

清末民初的政论散文

清末民初的政论散文

清末民初的政论散文清末民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政治上充满了各种争议和思想冲突。

在这个时期,一些学者和政治家通过政论散文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社会理念,旨在引导社会思潮和推动政治改革。

清末民初的政论散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入的思辨意义。

在清末民初,新兴的报刊业得以迅速发展,政论散文逐渐成为报刊的重要内容之一。

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政治家和学者,都通过散文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

他们通过对时事的评论、国家命运的担忧、社会问题的剖析等方式,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思想。

康有为的文章中,他一方面批评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另一方面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

他主张注重教育、尊重民主和法治,并呼吁国家强大起来,以保护国民利益。

康有为的政论散文深受一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追捧,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梁启超则着重关注民族问题和现代化建设。

他在政论散文中提倡中国要走向独立自强的道路,注重民族精神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提高。

梁启超认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在于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现代化建设,他的政论散文在当时的知识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除了这些政治家和学者,一些文人雅士也参与到政论散文的写作中。

近代杂志报刊中的一些散文,如《新青年》、《东方杂志》等,都成为一些年轻知识分子探讨时事和社会问题的平台。

这些散文不仅不局限于政治议题,还关注社会伦理、文化状况以及妇女解放等问题,为当时的民众提供了更全面的思想信息。

清末民初的政论散文在大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社会的进步和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散文通过思想的碰撞和论战,使中国社会走向了现代化和独立自强的道路。

这一时期的政论散文,既承载着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也代表了中国近代思想在政治、文化和社会改革方面的重要进展。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民族团结与民众动员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民族团结与民众动员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民族团结与民众动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英勇篇章。

在这场战争中,民族团结与民众动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团结,以及民众动员的形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团结合作,共同面对来自外部的威胁和挑战。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民族团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团结促使形成统一战线。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以及其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人民等广泛范围的团体在驱除侵略者的共同目标下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

这种团结合作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民族团结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关系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至关重要。

在抗日战争中,各族人民克服了民族差异,以抵抗外敌入侵为出发点,共同追求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民族凝聚力促使中国人民在战胜困难和敌人的同时,也为民族统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民族团结有助于激发爱国热情。

在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强烈的爱国情感响应抗战号召,为保卫家园、保卫祖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付出。

这种爱国热情凝聚了民族的力量,并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抗日战争中的民族团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族人民之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首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联盟关系。

两党共同组织了中国抗日军队,通过合作指挥、作战协同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推动了战争的进展。

其次,民族团结在军民关系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无论是军队中的官兵之间,还是军民之间,都形成了紧密的团结与配合。

军队与民众进行效果显著的配搭使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强化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抵抗力。

此外,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也展现出了各族人民的团结。

论社会史视野下的报刊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为例

论社会史视野下的报刊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为例

论社会史视野下的报刊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
为例
冯敏
【期刊名称】《青海民族研究》
【年(卷),期】2009(020)002
【摘要】抗战期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需要全民动员起来投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列中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为此大造舆论动员民众,民众积极响应,由此形成了报刊与民众的互动.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为例来考察报刊与民众动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总页数】5页(P103-107)
【作者】冯敏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抗战期间统战思想对云南民营报刊的影响 [J], 黄东英
2.抗战期间香港的文艺报刊与民族共同体想像 [J], 侯桂新
3.管窥抗战语境下报刊公信力的重要性r——以重庆图书馆藏经典抗战期刊为例[J], 王渝;刘威
4.旧报刊与新报刊转换视野中的驻藏大臣报道\r——以《申报》(1872-1912)为例
[J], 袁爱中;李浩;刘昊;王玲
5.旧报刊与新报刊转换视野中的驻藏大臣报道——以《申报》(1872-1912)为例[J], 袁爱中; 李浩; 刘昊; 王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末知识分子报刊论政的三种形态

清末知识分子报刊论政的三种形态

2009年3月第33卷第2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March2009Vol.33No.2清末知识分子报刊论政的三种形态蒋含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摘 要:清末是一个变革时期,也是知识分子报刊活动十分活跃的时期,报刊论政成为清末知识分子介入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渠道。

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以及主持者的社会角色、政治身份认同的差异,这个时期知识分子报刊论政的表达方式并不相同。

从王韬、梁启超、章士钊的报刊活动中,我们能看到知识分子的清议、政治家的启蒙、革命者的煽动这三种差别明显的论政形态。

这些报刊论政形态既有一定程度的阶段代表性,也有某种程度的历史延续性,展示了近代报刊在政治运动中渐次推进的过程,也勾画出清末知识分子通过报刊活动逐步深入政治领域的走向。

关键词:清末;知识分子;报刊;王韬;梁启超;章士钊中图分类号:K252;G2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9)02-0110-06 清末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变革时期,救亡图存压力之下的国人将爱国情绪转化为政治热情,使得政治运动风起云涌。

同时,清末也是一个知识分子身份急遽转化的时期。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逐渐解体,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做官不再是士子唯一的出路,读书人逐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被迫进行社会职业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报刊扮演了特殊角色。

一方面,它成为许多知识分子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它也成为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活动、重回社会中心的重要渠道。

因此,我们看到,清末既是一个社会变革时期,也是知识分子报刊活动十分活跃的时期。

在政治改革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报刊活动,呈现出相当的接近性: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多是借助报刊发表政治主张,进行政治活动;他们都重视报刊的政治工具性,使得报刊的宣传功能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得到充分发挥;这一时期的报纸文体,也以政论最有色彩,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大,从而形成了新闻史上的“政论报刊时代”。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公共领域是指介于个人与政治国家之间的自主性社会生活领域。

这一领域“对其功能的自我理解具体表现为‘公众舆论’的范畴”1。

由于公众舆论的形成与表达,与民办报刊的勃兴密迩相关,而民报的崛起又是大众传媒民间化的结果,因此,本文拟从考察1901-11年间上海报刊业的民间化现象入手,就公众舆论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作一简单论析。

报刊传媒的勃兴及其民间化近代上海因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信息流通便捷,加之政治生态环境特殊,报刊业的发展颇为引人注目,“俄而成为全国新闻纸的中心地了”2。

继《时务报》等维新报刊之后,二十世纪初,上海迎来了“新学书报最风行时代”3。

据不完全统计,1901-11年间,上海先后出版的各种日报,总数不下30种。

期刊方面更是精彩纷呈。

仅据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编》的统计,这一时期在沪出版的中文刊物就有69种。

日报与期刊合计,总数当在100种以上4。

这还不包括数十种小报以及其它仅知其名但已散佚无从查考的报刊。

除了数量、种类繁多之外,这一时期上海报刊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民间人士为运作主体的华资民办报刊比重大,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据查,在清末百余种中文报刊中,仅《江南商务报》、《舆论日报》等由官方机构和地方官吏所办,属官报;1910年前后的《舆论时事报》、《中外日报》、《申报》,“或纯系官款,或半系官款”5,具有准官报性质;《大同报》、《汇报》、《尚贤堂晨鸡录》等几种是外报,其余均为民报。

因此,粗略估算,民报在全部中文报刊中的比例当不低于90%。

从民报的年增长量来看,以期刊为例,1901-11年间,除了1905年仅新创一份外,其余年份少则六份,多则八份。

这一速度不可谓不快。

由于戊戌前后创办的《苏报》等报刊一直在持续发行,加之众多在日本出版的留日学生刊物,或秘密流入上海,或公开在沪设立派报处,因此,即便作保守估计,这一时期行销沪地的各类民办报刊年均也不会少于20-30种。

jin dai shi 第二章

jin dai shi 第二章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成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清末民初革命派新闻思想研究

清末民初革命派新闻思想研究

清末民初革命派新闻思想研究摘要:清末民初革命派新闻思想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在经历幼稚、提升、成熟三个阶段后,它以其丰富的新闻实践活动和新闻思想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反封建;党报;舆论之母;言论自由自1894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起,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就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开展了以自办报刊、兴办学堂为主的新闻传播活动,体现了这一时期以民族自强为内涵的新闻传播思想。

虽然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思想带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但实质上却依然保留着为封建王朝利益服务的“保皇”思想。

因此,这些保守的改良思想逐步被富有反封建性的革命派新闻思想所取代。

一、背景概况(一)经济原因十九世纪初,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这一时期资本力量薄弱,民族资产阶级也正处于形成当中,所以它没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了,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力量,与此同时一批具有开阔视野和爱国情怀的近代知识分子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内的交通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而电报的出现也更加有利于城市间信息的传递。

(二)政治原因首先,从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开放“报禁”“言禁”,允许民间办报后,民间自办报刊数量大幅增长。

这一阶段,国内言论开放,新闻界思想十分活跃。

在这中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和新闻思想以其反封建性和革命性逐渐独占鳌头。

其次,报刊的迅速发展与科举制的废除有关。

1905年科举制废除,中国传统士子在失去了科举这一实现政治抱负的上升途径之后,开始转化为近代知识分子。

当时转型的士子们非常渴望借助报刊传播其思想主张,将报刊当做是宣传启蒙思想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极大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94年—1903年,新闻思想幼稚期。

1903年之前,革命派的新闻思想很大程度上是沿袭了王韬、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开风气”、“通上下”等观点,这一阶段,虽然革命派认识到了报刊的重要性,但认识不高,也不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一、英文商业报纸率先发展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个重要基地。

1841至1860,香港先后出版了英文报刊17种。

影响较较大的有《中国之友》(1842年3月17日,《中国之友》创刊,小马礼逊等担任主笔,以敢言着称,同情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香港纪录报》(广州纪录报迁至香港后改名,反对香港政府)《德臣报》(香满仓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香港电讯报》等。

《德臣报》:又名《德臣西报》、《中国邮报》,创刊于1845年,初为周刊,1862年改为日报,1974年停刊,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政治上,该报持亲政府的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的出版机构。

1876年,《德臣报》和《香港晚邮报与船期录》合并,改为日报,用《德臣报》的名义出版。

《孖刺报》:创刊于1857年,为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

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

1941年停刊。

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一译《香港公报》,HongkongGazette)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

创办人为约翰¤马礼逊。

半月刊,主要用来颁布英国政府的命令。

二、香港中文报刊的产生《遐迩贯珍》(ChineseSerial)(ChineseSerial)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

仍沿用线装书的装祯形式,发行到广夏福宁上等地。

刊有中英对照目录。

内容不同于鸦片战争前中文期刊的地方在于重点放在时事新闻方面,其次是文化知识介绍,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

总体上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但报道中国内部消息不必顾忌清政府干涉,能较客观、公正。

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副刊《布告篇》上刊登的各类广告是我国中文报刊上首次出现收费广告。

在《遐迩贯珍》上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也出现连续报道的形式,与以前的中文期刊相比,在新闻业务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三、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香港最早出现的中文商业报纸,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生的。

孖剌报馆:《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

1857年11月创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读者主是商店职员。

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德臣报馆:1861年8月10日中文附刊《香港新闻》创办,报道船期货价,出刊8期后,停刊;1871年3月18日,创办《中外新闻七日报》,陈蔼廷主持,1872年4月停刊;《香港华字日报》:德臣报馆创办的中文附刊,以报道船期、货价为主。

后改为独立发行,由陈霭廷任主编,宗旨是°以世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使民智日开。

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

1872年4月17日创刊,1941年停刊。

《近事编录》商业报纸的崛起,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

同时商业报纸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的新闻性更为凸现。

香港中文商业报纸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报业的崛起一、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

1850年8月3日创刊,由英商奚安门主编,英商字林洋行创办。

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

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英国政府的利益,被视为°英国官报。

《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是出版时间最长(1850-1951)、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家外文报纸。

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名为《字林西报》。

主要阅读对象是在华的外国人和买办知识分子。

《字林西报》在创刊后仍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重视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从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

该报被视为°英国官报。

不迎合一般读者的口味,内容更加明目张胆煽动政府加紧侵略和掠夺,公开支持清政府。

反对中国人反帝反封,开辟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专栏,重视言论,中外政局关系发表意见。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一共出版了101年。

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以《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文汇报》:1879年创刊,由英国人克拉克等任主编,是上海主要的晚报之一,该报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二、《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宗教性报刊上海中文报刊的出版,也是外国传教士先创办的《六合丛谈》(ShanghaiSerial):1857年1月26日创刊,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Wylie)主编,墨海书馆出版。

是上海最早问世的中文报刊。

月刊,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内容上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无所不包。

王韬曾参加过编辑工作。

发行区域大,但实际发行量非常有限,一年后停刊。

《万国公报》:1868年创刊于上海。

是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报刊,前身是《中国新教会报》,周刊。

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

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配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但对于与宗教有关事情则详加记载。

该刊的读者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逐步发展成为上海乃到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格致汇编》(ChineseScientificMagazine)1876年2月27日创刊,英人傅兰雅主持的月刊三、《申报》等中文商业性报刊的迅猛发展问世最早的是《上海新报》影响最大是《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等。

《上海新报》:1861年11月创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

主笔先后是伍德、傅兰雅、林乐知等来华的传教士。

上海最早商业性中文报纸。

将商业信息放在首要地位。

当时正是太平军进军上海之际。

江南地主乡绅纷纷避难于上海租界,特别关心太平军的进展。

该报于是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使报纸销路日增。

言论不多,但曾长篇连载吹捧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外国雇佣军为°常胜军°功绩的文章,反动立场昭然若揭。

《上海新报》样式接近现代日报,是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1870年3月24日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

《申报》:18724月30日年创刊(初名《申江新报》),创办人是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ErnestMajor)。

其目的是为了赚钱,所以十分重视办报质量。

而且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这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是第一家。

《申报》的特点一,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二,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三,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四,还加强报纸的言论工作,认为在必要时要仗义执言;五,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六,开始使用新闻图片;七、在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申报》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同时向读者招刊广告。

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势,经营其他出版事业。

一是出版发行各类期刊,1872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所刊内容除诗词、骈文、散文、小说、翻译稿等文艺作品外,也有少量时事政论。

,还率先出版以图画为主的刊物。

1877年《瀛寰画报》创刊,是申报附出的图画增刊,是我国第一种以图画为主的刊物。

后因脱离中国实际而不受欢迎。

1884年,《申报》又办起《点石斋画报》,由着名画家吴友如主编,每旬出一本,内容以新闻时事画为主,兼刊人物及风俗画和铜版照片,绘印精美,为同时期出版的其他画报所不及。

1876年3月,申报馆还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报纸《民报》,由于当时中国下层民众大多数是文盲,创刊没多久就停刊了。

二是兼营书籍出版业务。

1885年设立上海图书集成局,着手用铅活字翻印大部头丛书《古今图书集成》。

全书共一万卷,对保存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卓有贡献。

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申报》1949年停刊。

《字林沪报》创刊于1882年,字林洋行在停刊《上海新报》10年后重振旗鼓。

为了同《申报》进行竞争,吸取《申报》经验,聘中国人为主笔,吸引读者《字林沪报》创办我国报纸第一个副刊《消闲报》,开报纸副刊的先河。

内容最初大多译自《字林西报》,1895年,出版晚刊《夜报》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晚报之一。

《新闻报》:英商丹福士创刊于1893年2月,1899年传给美商福开森,内容以经济新闻为主,以工商界人士为主要对象,重视经营管理,广告和销售排在前列。

采用低于《申报》价格的推销办法,并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

后于1894年创刊《新闻报馆画报》。

1960年5月31日终刊。

上海商业性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第四节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一、在华外报网的形成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开始从东南沿深入细致逐渐扩展到中原腹地。

各地出现的第一份报刊大多是在华的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性报刊仍是在华外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香港、上海、广州外,宁波、福州、厦门也相继有外报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和天津两地的报业最为发达。

各地出现的第一份报刊大多是在华的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性报刊仍是在华外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人在香港、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投资创办了一批营业性的中文日报。

这些日报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标榜°替中国人说话,实际上时时维护外国资本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外国人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还创办了一大批供外国侨民阅读的外文报纸,使用了英、日、葡、法、德、俄等语种,总数在120家以上。

《中西闻见录》: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刊。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英国传教士艾约瑟等创办。

1872年8月创办。

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的机关刊物。

主要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的报纸,宗教性的文字不多。

1875年8月停刊。

天津第一份近代报刊:《北方邮报》,1880创办,刊登海关贸易统计之类的材料。

《京津泰晤士报》:英文报,创刊于1894年,由英商天津印刷公司创办,初为周刊,后改日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