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案例: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 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  中央银行

2021/4/7
9
2、复合中央银行制
国家不专门设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 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又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银行管理体制。
我国1983年前
2021/4/7
10
3、跨国中央银行制
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 的中央银行制度。
西非货币联盟中央银行 中非国家银行 欧洲跨国中央银行——旨在改造现行国际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 1949年迁入北京,并在各地迅速建立区行、分行、支行等
分支机构。 196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成为财政部所属的
二级机构。 1978年 3月恢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部级单位。
1983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 商业银行,又是担负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
不以盈利为目的 用来干预经济生活、实现国家货币经济政策 享有货币发行权
3、管理特殊 不单凭行政权利,而是行政、经济、法律相结合
2021/4/7
18
二、职能
1、发行的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 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2021/4/7
19
2、银行的银行
(1)充当最后贷款者 再贷款、再贴现 (2)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3)全国票据的清算中心 各商业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帐户 (4)监督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1、含义:中央银行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法 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和行动的 自主程度。
(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021/4/7
22
2、基本内容
(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持货 币的稳定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6章 中央银行 题库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6章 中央银行 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中央银行一、填空题1.中央银行是在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2.从中央银行的产生过程来看,最早的雏形是成立于1656年的和成立于1694年的。

3.1932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享有发行钞票的权利。

4.1999年1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设立个跨行政区分行。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将中央银行的职能分离出去,似乎成为一种潮流。

6.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联邦一级设立,作为联储系统的最高决策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1.货币发行属于中央银行的()。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中间业务D.表外业务2.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A.1948年B.1949年C.1984年D.1983年3.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

A.单一制B.多元制C.跨国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4.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是()。

A.一元中央银行制B. 二元中央银行制C.多元中央银行制D. 复合中央银行制5.中国模仿西方国家设立的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交通银行B.中国银行C.中央银行D.户部银行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央银行”这一称谓的是()。

A.毛泽东B.毛泽民C.孙中山D.蒋介石7.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业务供应出来的。

A.资产B.负债C.中间D.所有者权益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主要是买卖()。

A.政府债券B.股票C. 公司债券D.商业票据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中央银行的最突出.最重要的职能。

A.发行职能B.服务职能C.调控职能D.最后贷款人职能10.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

A.独占货币发行权B.充当最后贷款人C.成为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D.制定执行货币政策E.管理国际储备三、多项选择题1.当代中央银行的突出职能是()。

A.货币政策B.金融监管C.提供支付清算服务D.统一货币发行E.制约政府权力2.下列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有()。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我国的中央银行萌芽于20世纪初。

清政府因整理币制,于光绪三十年(1904)由户部奏准设立户部银行,额定资本白银400万两,后又增拨20万两,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

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1908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经理国库、发行纸币。

清朝灭亡后,1912年1月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尔后与交通银行一起受北洋政府控制,部分承担中央银行职责。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

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

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组成中央政府时曾经设立中央银行。

1926年北代军攻克武汉,同年12月在武汉设立中央银行。

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

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但这两大中央银行实属当时军事需要,随军事进退伸缩,故没有全部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1928年11月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额定资本2000万元,由政府拨款。

该行行使经理国库和统一发行货币权力,并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

原广州的中央银行1929年3月改为其分行,1933年改称广东银行。

尔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与中央银行一道享有货币发行权。

1937年7月成立四行的“四联总处”,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42年7月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同时集中黄金、外汇储备统一管理,统一经理国库。

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

最新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

最新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
(二)金融监管的内容 1、市场准入监管 对金融机构的筹建,设立,经营等进入金融市场的监管。 2、金融风险监管 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贷款风险控制等。 3、金融业务监管 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经营品种、经营合规性进行监管。 4、市场退出监管 接管,解散,撤销,破产
第四节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二、金融监管的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管原则 合理适度监管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管原则
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
思考题
1、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为什么需要一个中央银行。 2、说明中央银行的职能。 3、金融监管的含义、原则和内容各是什么?
(一)再贴现
(二)贷款业务
---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是短期的,主要是以政府债券或 商业票据作为担保的抵押贷款,这是中央银行资产业 务中最主要的部分
---对财政部的贷款。主要包括对财政部的正常借款和透 支;
---其他放款。其中包括对外国银行和国际性金融机构的 贷款。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主要业务
(三)证券买卖业务
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途径
从众多的一般银行中逐渐分离出一家银 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例如英格 兰银行。
重新建立中央银行 ,如美国的联邦储备 体系。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主要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是指其资金运用业务,既对政府、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特殊金融服务,实现宏观调 控的业务。主要包括贴现及放款、各种证券、黄金外 汇储备和其他资产。
第四节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与内容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合称。 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 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人民银行 复习资料

人民银行 复习资料

人民银行复习资料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也是中国的金融管理机构。

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作为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人民银行对于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人民银行的相关知识。

一、人民银行的历史沿革人民银行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8年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委员会,而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2月1日。

人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货币金融体制的建立,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银行逐渐扩大了职责范围,成为了现代化金融管理机构。

二、人民银行的职责和权力作为中央银行,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民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调整利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等。

此外,人民银行还负责金融监管,包括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人民银行还负责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维护人民币的汇率稳定。

三、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总行和分支机构。

总行设在北京,下设多个部门和办公室,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等。

分支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负责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人民银行还设有研究机构,负责研究经济和金融问题,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四、人民银行的国际地位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人民银行是国际清算银行的成员之一,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设。

人民银行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结算中的使用,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五、人民银行的改革与创新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民银行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人民银行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推动支付体系的现代化。

人民银行还加强了金融监管,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防范。

总结起来,人民银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职责和权力涵盖了货币政策制定、金融监管、外汇管理等方面。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我国的中央银行萌芽于20世纪初。

清政府因整理币制,于光绪三十年(1904)由户部奏准设立户部银行,额定资本白银400万两,后又增拨20万两,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

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1908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经理国库、发行纸币。

清朝灭亡后,1912年1月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尔后与交通银行一起受北洋政府控制,部分承担中央银行职责。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

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

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组成中央政府时曾经设立中央银行。

1926年北代军攻克武汉,同年12月在武汉设立中央银行。

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

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但这两大中央银行实属当时军事需要,随军事进退伸缩,故没有全部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1928年11月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额定资本2000万元,由政府拨款。

该行行使经理国库和统一发行货币权力,并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

原广州的中央银行1929年3月改为其分行,1933年改称广东银行。

尔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与中央银行一道享有货币发行权。

1937年7月成立四行的“四联总处”,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42年7月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同时集中黄金、外汇储备统一管理,统一经理国库。

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

《货币银行学》第5章 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第5章 中央银行
第五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体制比较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信用货币的发行。 银行破产和经营不善导致银行券不能及时兑现的情况时有 发生; 分散发行的货币流通范围与社会化大生产不适应; 多种货币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之间的矛盾给社会 生产和流通带来困难。 2、票据交换和清算。 票据交换和结算业务的增长和日益复杂,客观上需要由权 威机构集中进行;
特点:权力和职能分散。 美国:除在首都设立联邦储备委员会外,将全国划为
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1家联邦储备银行,12家共同 组成中央银行。但随着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的强化, 美国有向单一中央银行制转化的趋势。
附: 复合中央银行制。它是指国家不专门设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 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银行 管理体制。

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管理会员银行和所有银行控股公司。 货币监理局(署),隶属于财政部,负责对联邦注册银行的审批和检查。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对加入联邦存款保险银行的监管。 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及其下设的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监管储蓄银行和储贷协会。 全国信用合作社管理局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
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 银行支付发生困难情况的发生既损害了存款人利益,又不 利于银行业的稳定,适当集中银行的一部分现金作为准备 金,由权威机构作为最后贷款人帮助克服支付困难成为必 要。 4,金融业的监管管理。 缺少统一规则的竞争使金融秩序经常出现混乱。金融业监 管的技术性很强,需要技术能力和操作手段,因此需要在 业务上与银行有联系的机构担当。

货币银行学第06章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第06章中央银行
(1)各国先后放弃金本位制,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货 币制度出现混乱,需要建立中央银行稳定货币;
(2)一些新的国家建立,为解决国内经济金融问题, 需要设立中央银行;
(3)一批老中央银行为新的中央银行的建立提供了借 鉴,加上国际联盟的援助,为中央银行的普遍化提供 了条件。
3.中央银行的强化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至下节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
回本章
独立性问题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至下节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性质定义: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
政策,对国民经济பைடு நூலகம்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 金融机构。
1.地位的特殊性
身份:政府的职能部门,国家货币政策的体现者,国 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回本章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客观要求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至下节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1.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1656—1913年)
◆中央银行的初创历程:从1656年最早成立的中央银行 瑞典国家银行、到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和1913年美 国建立联邦储备体系。
3.为私营清算系统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一些私营清算系统尚在实施差额清算,为了实现 清算参加者间的债权债务抵消,很多清算机构乐于利 用中央银行提供的差额清算服务,后者通过账户进行 差额头寸的转移划拨,即可完成最终清算。
4.为支付系统提供透支便利
中央银行提供的透支便利,可在相当程度上吸收 及化解支付系统的信用和流动性风险。
◆各国为了稳定货币、筹集资金,以货币信用政策作为 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的主要杠杆。在此背景下,负有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职责的中央银行也随之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

漫谈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进程

漫谈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进程

是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利润留成制度,实行独立的财务预
算管理制度 全面转换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能 建立规范化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理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理顺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的关系 组建三家政策性银行
1993年中央银行体制正式形成
央 行 体 制 下 的 组 织 结 构 体 系 图
1997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 颁布
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银行(1953-1977)
1953 — 1977 年,是 高度集 中、统 一的国 家银行 体制的 形成时 期。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结构图
A、建立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国家银行体制
B、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制的主要特点 C、国家银行体制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三个阶段
► 1、建立国家银行体制 ► 2、“大跃进”时期的银行体制


(2)我国央行演进问题的提出

我国央行演变和进程的总体情况如何?
我国央行的机构构成及其职能? 我国央行机构构成和职能的推动力量? 推动的结果在“三定”方案和“人行法”的体现? 我国中央银行将走向何处?正在衰落吗?




二、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
1、关于中央银行的传统理论
1)中央银行的性质 2)中央银行的职能 3)职责与职能的关系
2、关于中央银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 1)法律
2)行政法规
包含:领导人讲话、三定方案
3、建立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
研究我国中央银行演变、进程课题涉 及内容相当多,时间跨度大,本文欲从中 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由法律和行政法 规调整的视角展开,具体按时间顺序分析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机构分拆,职能调 整和深化的进程,进而试图展望中央银行 的未来走向。其中要分析经济条件发展变 化对中央银行制度选择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历史沿革与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历史沿革与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从成立到2008年的60年中,在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发挥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维护金融稳定、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改进和提高金融服务、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国际金融合作、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沿革]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宏观调控部门。

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由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而成,以华北银行为总行,地点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独立性。

财政不得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政府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是总行派出机构,它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依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其职责的履行不受地方政府干预。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实行改革,撤销32个省级分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9家分行(包括20个金融监管办事处),2个营业管理部,333个中心支行,1660个县(市)支行。

9家分行是:天津分行(管辖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沈阳分行(管辖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分行(管辖上海、浙江、福建);南京分行(管辖江苏、安徽);济南分行(管辖山东、河南);武汉分行(管辖江西、湖北、湖南);广州分行(管辖广东、广西、海南);成都分行(管辖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安分行(管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撤销北京分行和重庆分行,由总行营业管理部履行所在地中央银行职责。

[主要职能]调整后,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有十四项:(一)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并首次发行第一批人民币--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收兑旧币通令--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54-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部,财政部协商,统一清理了国营工业间,以及国营工业与其他国营企业间的贷款,贷款与资金往来一律通过中国银行办理,到一五计划末,一切信用统一于国家银行的目的已经实现。

--1962年3月10日,做出“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196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财政部合署办公--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打破了大一统的传统金融体制格局--1979年3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独立,迈出了专业银行体系的建设步伐--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央行制度框架初步确立--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专业银行体系得到初步发展--198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发布--1986年7月,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组建--1987年,中信实业银行组建--1987年4月8日,招商银行正式成立--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宣告成立--1988年8月,兴业银行成立--1988年9月,广东发展银行成立--1992年8月18日,中国光大银行成立--1992年8月28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设立--1992年10月14日,华夏银行成立--1994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成立--1994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1994年11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年11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随后陆续出台措施包括: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资本金;将13939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2000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9月,国务院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周小川担任办公室主任--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2004年8月26日,中行股份公司成立--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公司成立--2005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工行改制方案--2005年4月21日,汇金公司向工行注资150亿美元--2005年6月,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H股上市--2005年8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签署战略性投资与合作协议,引入首家战略投资者--2005年10月27日,建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10月28日,工行股份公司成立--2006年1月27日,工行宣布引进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2006年6月1日,中行H股上市--2006年7月5日,中行A股上市--2006年9月22日,招行H股上市--2006年10月27日,工行在沪港两地同时挂牌上市--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2007年3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成立--2007年5月15日,交行A股上市--2007年7月19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分别在上证所和深交所挂牌上市,拉开城商行上市序幕--2008年2月02日,全国规模最大村镇银行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开业--2008年2月03日,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获银监会批准--2008年2月25日,农行成立我国首个农民工养老金管理中心--2008年2月26日,三峡银行正式挂牌,注册资本金为20.1179亿元,共有36个股东,重庆国投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4.79%--2008年2月27日,首家台资背景银行——华一银行落户深圳,该行将以深圳为中心,业务面向华南地区,为台资和整个珠三角客户提供服务--2008年10月27日,招商银行斥资363亿港元共收购永隆银行2.27亿股股份,约占永隆银行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7.82%--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在广阔的范围、更为深入的层次上展开,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人民币成为法定本位币。

中国人民银行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国家银行的特殊地位,承担着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业的重要职责。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吸收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经验并参照其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与此相适应,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制,全国实际上只有一家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并成为财政和计划的“记账和出纳”。

l969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与财政部合署办公。

l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同年l月,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分设,初步恢复了银行原有的功能,但人民银行仍然是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作用于一身。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思想的指导下,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迫切需要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

1982年7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

l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经营原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储蓄和工商信贷等商业银行业务,基本上实现了“政企分开”,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改革和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历来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的体制,同计划经济中按行政系统配置资源的制度有关。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按照当时的现实条件,中央银行按经济区域设立机构的设想一时难以实现,因此仍然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1984年机构分设时,在县以上按行政区设置分支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一级分行,地(市)设二级分行,但许多县没有设县支行。

货币银行学人民币发展历程

货币银行学人民币发展历程

人民币1 人民币简介和基本内容人民币是中国于1948年12月在合并与收兑当时各个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货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是中国现行的唯一合法货币, 属于纸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从产生以来,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趋于完善。

概括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币主币单位为”元', 除了能够以元为单位, 还能够用”角””分”; 1元分为10角, 1角分为10分。

2、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它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人民币的发行保证是国家拥有的商品物资, 黄金外汇储备主要是作为国际收支的准备金。

3、人民币是中国唯一合法的货币, 严禁伪造、变造和破坏国家货币。

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 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唯一合法的发行机构并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5、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 每日公布, 一切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都据此执行。

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的货币制度在一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 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既是战时货币, 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 它首先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 解放军打到哪里, 人民币就跟进到哪里。

人民币的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最终成为统一的全国货币, 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货币, 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

第一套人民币票版的设计制作主要由解放区的印钞厂承担,奠定了中国人民币印制事业基础。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 第一套人民币采取了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刷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 而且在长期印刷和发行中, 其纸张、水印、印刷工艺、暗记、冠字号码等特征, 都作了很多改动, 造成钞劵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第一套人民币有着相当繁杂的版本。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 其中1元券2种、 5元券4种、 10元券4种、 20元券7种、 50元券7种、 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 500元券6种、 1000元券6种、 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 50000元券2种。

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

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

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第一篇: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我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制沿革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基本职责。

当时没有监管当局,没有监管对象,也没有监管法律法规,因此,这期间我国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

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

大致来说,我国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4年开始,中国形成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合监管。

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主要目标,围绕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展工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成为最主要工具,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成为主要任务。

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证券市场的发育、信托机构等的存在,银行和保险业的竞争,尤其是宏观金融失控和金融秩序混乱的状况,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金融监管是否一定要隶属于中央银行开始产生争议。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证券业的部分监管职能从人行分离出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明确其基本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局势和中国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我国金融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标志性的改革是建立跨省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了“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

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

l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的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职能、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1.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1948~1952年)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

华北人民政府当天发出布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

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由石家庄市迁入北平。

l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把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系列,接受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与财政部保持密切联系,赋予其国家银行职能,承担发行国家货币、经理国家金库、管理国家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恢复和国家重建的任务。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一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使人民币成为境内流通的本位币,与各经济部门协同治理通货膨胀;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行体系,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整顿私营金融业;三是实行金融管理,疏导游资,打击金银外币黑市,取消在华外商银行的特权,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外汇;四是开展存款、放款、汇兑和外汇业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迎接经济建设做准备。

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终结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银行,建立了全国垂直领导的组织机构体系;统一了人民币发行,逐步收兑了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全部清楚并限期兑换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很快使人民币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充分运用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实行现金管理,开展“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运用折实储蓄和存放款利率等手段调控市场货币供求,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终于制止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长达20年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

同时,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配合工商业的调整,灵活调度资金,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快速成长,适度地增加了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贷款;便利了城乡物资交流,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家银行(1953~1978年)在统一的计划体制中,自上而下的中国人民银行体制,成为国家吸收、动员、集中和分配信贷资金的基本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加快,私营金融业纳入了公私合营银行轨道,形成了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的机构,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

与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相适应,从1953年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即全国的信贷资金,不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掌握,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

银行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

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制,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的金融监督和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职能,统一经营各项信贷业务,在国家计划实施中具有综合反映和货币监督功能。

银行对国有企业提供超定额流动资金贷款、季节性贷款和少量的大修理贷款,对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提供部分生产流动资金贷款,对农村中的贫困农民提供生产贷款、口粮贷款和其他生活贷款。

这种长期资金归财政、短期资金归银行,无偿资金归财政、有偿资金归银行,定额资金归财政、超定额资金归银行的体制,一直延续到1978年,期间虽有几次变动,基本格局变化不大。

3.从国家银行过渡到中央银行体制(1979~1992年)1979年1月,为了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植,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

同年3月,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形势,改革了中国银行的体制,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同时设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

以后,又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重新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各地还相继组建了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

日益发展的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增加,迫切需要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由中国人民银行来专门承担中央银行职责,成为完善金融体制、更好发展金融业的紧迫议题。

l982年7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以此为起点开始了组建专门的中央银行体制的准备工作。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作出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l0项职责。

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同时新设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由中国工商银行专业经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业务实行垂直领导;设立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作为协调决策机构;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制度,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在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初期,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为适应多种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和多种信用工具不断涌现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改革机制,搞活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制度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努力探索和改进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在改进计划调控手段的基础上,逐步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等手段来控制信贷和货币的供给,以求达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稳中求活”的效果,在制止“信贷膨胀”、“经济过热”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初步培育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

4.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1993年至今)1993年,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是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998年,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改革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撤销省级分行,设立跨省区分行,同时,成立人民银行系统党委,对党的关系实行垂直领导,干部垂直管理。

2003年,按照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和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同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人民银行的“三定”调整意见。

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

有关金融监管职责调整后,人民银行新的职能正式表述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同时,明确界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

”这种职能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一个强化”、“一个转换”和“两个增加”。

“一个强化”,即强化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要大力提高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灵活运用利率、汇率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宏观调控;加强对货币市场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加强对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监测,密切关注货币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之间的关联渠道、有关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个转换”,即转换实施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

由过去主要是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业务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监管指导等直接调控方式,转变为对金融业的整体风险、金融控股公司以及交叉性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转变为综合研究制定金融业的有关改革发展规划和对外开放战略,按照我国加入wT0的承诺,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行业的协调发展和开放,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转变为加强与外汇管理相配套的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两个增加”,即增加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

今后将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并参与有关的国际反洗钱合作。

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这些新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面对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重大的责任,中央银行在履行新的职责过程中,视野要更广,思路要更宽,立足点要更高。

特别是要大力强化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不仅要加强对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规范、监督与监测,还要从金融市场体系有机关联的角度,密切关注其他各类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综合、灵活运用利率、汇率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施金融宏观调控。

要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研究、规划关系到我国整个金融业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重大战略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货币政策决策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金融业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仍然较重,改革与重组任务十分艰巨。

在此情况下,中央银行更要擅于准确把握影响经济和金融发展全局的因素,注意研究新情况、开发新工具、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到识大局、讲宏观、懂技术、胆识兼备,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突出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