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名词解释中医
第三章 水 肿
第三章水肿复习提要一、概念及分类1.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2.积液体腔内过多液体的积聚称为积水。
3.分类①根据波及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②根据水肿发生的部位冠以器官或组织的名称来命名:脑水肿、肺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声门水肿、皮下水肿等。
③根据原因来命名: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水肿、炎性水肿等。
二、水肿的发生机制(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4.淋巴回流受阻(二)肾脏钠水排出障碍导致体内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肾血流重分布3.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②心房利钠因子分泌减少4.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①醛固酮分泌增多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三、水肿的表现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一)水肿的表现特征1.水肿液的性状漏出液:比重低于1.015、蛋白含量低于25g/L、细胞数少于500个/100ml的水肿液渗出液: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达30~50g/L、可见多数白细胞的水肿液2.水肿组织器官的特点及体重的改变发生水肿的器官,其重量增加,体积增大。
覆盖于脏器表面的包膜或浆膜因被牵引而绷紧和发亮。
发生水肿时尤其是全身性水肿时,体重的增加能敏感地反映细胞外液容量的变化,它比皮肤凹陷体征的出现要早。
3.水肿的皮肤特点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
显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体液积聚时,皮肤肿胀、皱纹变浅、平滑而松软、弹性差,临床上为验证有无水肿,用手指按压内踝或胫前区皮肤,观察到压解后有压痕的为显性水肿。
隐性水肿: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可达体重的10%,称为隐性水肿。
4.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心性、肾性和肝性水肿。
右心衰竭导致的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下垂部位,立位时以下肢尤以足踝部最早出现且较明显,然后向上扩展。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感冒(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虚、实)虚体感冒: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太薄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感冒。
时行感冒:感冒的一种,与有发病迅速,呈流行性,首发症状为,恶寒发热,体温高,全身症状明显而肺系症状不突出等特点。
感受时行病毒,病变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似的感冒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失于宣降,上逆作声,咳吐痰液,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一般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分外感、内伤)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分发作、缓解期)(呷嗽,哮吼)天哮:因禀赋而患哮病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严重者可致喘脱。
(分虚实)上盛下虚:指喘证中痰浊壅盛于上,肾气亏虚于下的肺实肾虚症候。
表现为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
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四期)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内因),感染痨虫(外因),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尸注:强调传染性)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临床表现见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脘腹胀满,心悸浮肿或唇甲紫绀等症。
其病情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病理生理学题库】_水肿
水肿(一)名词解释(1~9)1.水肿(edema)2.积水(hydrops)3.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4.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5.“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6.心性水肿(cardial edema)7.肾性水肿(renal edema)8.肺水肿(pulmonary edema)9.脑水肿(cerebral edema)(二)选择题(A型选择题1~12)1.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A.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B.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C.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D.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E.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
2.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淋巴回流不足以清除过多的组织液;C.静脉端的液体静压下降;D.组织间液的胶渗压增高;E.血管口径增大。
3.水肿时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有效胶体静压下降;C.淋巴回流障碍;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4.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重吸收增多主要因为:A.醛固酮分泌过多;B.ADH分泌过多;C.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近曲小管周围毛细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前列腺素F对钠水吸收增多。
5.水肿一般是指:A.体重增加;B.细胞外液增多,钠浓度降低;C.细胞内液增多,钾浓度降低;D.细胞间液增多,钠浓度无明显变化;E.以上都不对。
6.下述情况哪项可以引起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和组织水肿:A.毛细血管内血流减少和血粘度增高;B.毛细血管内流动血液的白蛋白含量明显减少;C.淋巴液回流进入静脉速度过快;D.微小动脉和静脉收缩,但以前者较明显;E.以上都不对。
7.炎性水肿液可具有下述哪项特点:A.清亮透明;B.可检出细胞,达100个/mm3左右;C.比重 1.018;D.在体外置试管中,不会出现凝固现象;E.以上都不对。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侵入,痰湿气淤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闭证:属实,骤起,邪气内闭清窍所致。
临床以神智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为特点。
喘症: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外伤所致者。
痴呆: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
癫狂:癫与狂,都是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皆因谈迷神窍、气机逆乱而致。
(癫)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狂)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痰迷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的精神病。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於,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
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痰淤阻结,气道不畅。
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病理学水肿习题
第六章水肿【名词解释】1.水肿2.积水3.隐性水肿4.凹陷性水肿5.肾小球滤过分数【填空】1.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有、、和。
2.正常人体液容量和组织液容量的相对恒定有赖于机体对和的完善调节。
3.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有、、、。
4.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5.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和。
6.肾病综合征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由于。
7.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由于。
8.严重营养不良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由于。
9.淋巴性水肿液蛋白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10.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和。
11.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主要是由于和。
【单项选择题】1.水肿是指A.组织间液或体腔中液体过多B.体内体液含量过多C.细胞内液含量过多D.细胞外液含量过多E.血管内液体过多2.属于全身性水肿的是A.淋巴性水肿B.炎性水肿C.营养不良性水肿D.血管神经性水肿E.以上均是3.属于局部性水肿的是A.心性水肿B.肾性水肿C.肝性水肿D.肺水肿E.营养不良性水肿4.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均与下列哪项有关A.微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C.低蛋白血症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E.淋巴回流受阻5.下述哪项不是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的因素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微血管壁通透性C.血浆胶体渗透压D.血浆晶体渗透压E.淋巴回流6.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是A.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B.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C.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D.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E.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7.下列哪项不属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B.血管流体静压升高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淋巴回流受阻8.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肺泡壁毛细血管内压增高B.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淋巴回流受阻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9.炎性水肿产生的主要机制是A.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B.组织间液流体静压增高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淋巴回流受阻E.局部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0.肾病综合征时水肿形成最主要的机制是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和钠水潴留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钠水潴留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钠水潴留D.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1.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人血的是A.有效循环血量增加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细胞外液渗透压↓D.血清[Na+]↓E.血清[K+]↑12.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A.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B.近曲小管和髓袢C.远曲小管和髓袢D.近曲小管和集合管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13.促使醛固酮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血清[K+]↓B.血清[Na+]↑C.血浆渗透压↓D.血容量↓E.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14.哪种激素分泌增多可导致体内钠潴留A.心房钠尿肽B.甲状腺素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E.肾上腺素15.使肾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因素是A.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增高B.醛固酮分泌增多C.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D.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E.ADH分泌增多16.水肿时出现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B.淋巴回流受阻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E.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1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钠水潴留的因素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醛固酮分泌增多C.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D.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E.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18.心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C.醛固酮分泌增多D.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E.以上均是19.心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A.四肢B.面部C.眼睑D.下垂部位E.腹腔20.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A.上肢B.下肢C.腹腔D.眼睑E.下垂部位21.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B.滤过膜通透性增加C.醛固酮增多D.肾小管重吸收增多E.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2.肝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A.上肢B.下肢C.下垂部D.面部E.腹腔【多项选择题】1.下述哪些属于全身性水肿A.心性水肿B.肾性水肿C.肝性水肿D.营养不良性水肿E.炎性水肿2.下述哪些属局部性水肿A.炎性水肿B.肝性水肿C.淋巴性水肿D.血管神经性水肿E.营养不良性水肿3.引起组织液生成过多的因素有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淋巴回流受阻4.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A.醛固酮分泌增多B.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C.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5.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直接因素有A.血浆蛋白含量下降B.肿瘤压迫C.静脉血栓形成D.淋巴回流受阻E.动脉充血6.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的原因有A.肝硬化B.严重营养不良C.肾病综合征D.慢性感染E.恶性肿瘤7.导致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因素是A.蛋白质丢失过多B.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C.大量钠水潴留D.淋巴回流受阻E.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8.烧伤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有A.微血管壁直接损伤B.血栓素A2的作用C.组胺的作用D.激肽的作用E.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9.引起淋巴性水肿的常见原因有A.恶性肿瘤B.充血性心力衰竭C.乳腺癌根治术D.肾病综合征E.丝虫病10.机体的抗水肿因素包括下列哪项的增加A.肾小球滤过率B.肾小管钠水重吸收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D.毛细血管流体静压E.淋巴回流11.参与调节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的激素有A.抗利尿激素B.醛固酮C.肾素D.心房钠尿肽E.血管紧张素Ⅱ12.能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有A.血清[K+]↑B.有效循环血量减少C.血清[Na+]↓D.血浆渗透压升高E.血管紧张素Ⅱ增多13.引起钠水潴留的因素有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B.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C.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D.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E.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14.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原因有A.急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充血性心力衰竭D.贫血E.肾病综合征1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引起钠、水重吸收增多的机制是A.醛固酮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D.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下降E.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16.直接影响全身性水肿出现部位的因素有A.组织结构特点B.重力效应C.组织代谢水平D.机体的营养状况E.局部血流动力学17.心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包括A.微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C.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18.肾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包括A.微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C.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淋巴回流受阻【问答题】1.简述水肿的发病机制。
中医内科学题库
中医内科学题库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医内科学题库(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A.病邪B.地域C.行为D.时间2.感冒为外感病证,其病以下列哪项症状最为突出()A.表B.肺C.卫表D.肺卫3.下列症状哪一项对诊断外感发热最有意义()A.恶寒B.烦渴C.面赤D.发热4.泄泻的主要病因是:()A.暑邪B.水饮C.六淫D.湿邪5.下列哪一项对诊断痢疾最有意义()A.大便里急后重B.腹痛腹泻C.有饮食不洁史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6.内伤发热中气虚发热的主方应选()A.清胃散B.归脾汤C.补中益气汤D.黄连温胆汤7.患者咳嗽气粗,痰多色黄粘稠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身热,口干口粘,舌红,苔黄腻,脉数。
其最佳选方是:()A.清金化痰汤B.沙参麦冬汤C.二陈汤D.泻白散8.哮病发作时的病理改变以下列哪一项为主()A.邪实为主B.正虚为主C.肺虚为主D.正虚邪实9.喘息气急,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或呕恶、食少,口粘不渴,舌苔色白厚腻,脉滑。
其辨证属何证()A.风寒闭肺B.水凌心肺C.肝气乘肺D.痰浊阻肺10.患者咯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异常腥臭,有时咯血,胸中满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发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其治疗最佳选方是:()A.沙参麦冬汤B.千金苇茎汤C.如金解毒散D.加味桔梗汤11.证见胸部膨满胀闷,气短、气急不得卧,咳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楚,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首选方是:()A.小青龙汤B.大青龙汤C.真武汤D.平喘固本汤12.肺痨的病性以下列那一项为主()A.以虚症为主B.以气虚为主C.以阴虚为主D.以肺虚为主13.心悸不宁,心烦不寐,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尤甚,头晕目眩,耳呜,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其主方是:()A.归脾汤B.安神定志丸C.天王补心汤D.黄连温胆汤14.胸痹心痛本虚标实,标实当泻,以何法为重()A.化痰泄浊B.辛温通阳C.宽胸理气D.活血通络15.黄某,男,38岁,眩晕,头目昏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
中医内科学题库(第2套)
中医内科学题库(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 )A.病邪B.地域C.行为D.时间2(感冒为外感病证,其病以下列哪项症状最为突出 ( )A.表B.肺C.卫表D.肺卫3(下列症状哪一项对诊断外感发热最有意义,( )A.恶寒B.烦渴C.面赤D.发热4(泄泻的主要病因是:( )A.暑邪B.水饮C.六淫D.湿邪5(下列哪一项对诊断痢疾最有意义,( )A.大便里急后重B.腹痛腹泻C.有饮食不洁史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6(内伤发热中气虚发热的主方应选( )A.清胃散B.归脾汤C.补中益气汤D.黄连温胆汤7(患者咳嗽气粗,痰多色黄粘稠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身热,口干口粘,舌红,苔黄腻,脉数。
其最佳选方是:( )A.清金化痰汤B.沙参麦冬汤C.二陈汤D.泻白散8(哮病发作时的病理改变以下列哪一项为主,( )A.邪实为主B.正虚为主C.肺虚为主D.正虚邪实9(喘息气急,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或呕恶、食少,口粘不渴,舌苔色白厚腻,脉滑。
其辨证属何证,( ) A.风寒闭肺 B.水凌心肺 C.肝气乘肺 D.痰浊阻肺10(患者咯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异常腥臭,有时咯血,胸中满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发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沙参麦冬汤B.千金苇茎汤C.如金解毒散D.加味桔梗汤 11(证见胸部膨满胀闷,气短、气急不得卧,咳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楚,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首选方是:( )A.小青龙汤B.大青龙汤C.真武汤D.平喘固本汤12(肺痨的病性以下列那一项为主,( )A.以虚症为主B.以气虚为主C.以阴虚为主D.以肺虚为主 13(心悸不宁,心烦不寐,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尤甚,头晕目眩,耳呜,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其主方是:( )A.归脾汤B.安神定志丸C.天王补心汤D.黄连温胆汤14(胸痹心痛本虚标实,标实当泻,以何法为重,( )A.化痰泄浊B.辛温通阳C.宽胸理气D.活血通络15(黄某,男,38岁,眩晕,头目昏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问诊1.主诉(chief complaint):为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可初步反映病情状况,并给医生提供诊断线索。
2.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3.既往史(past history):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4.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包括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等。
症状学1.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2.体征(sign):指医生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0C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0C。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4.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在390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0C,但多在正常水平以上。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0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7.水肿——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使组织肿胀。
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8.心源性水肿——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
主要见于右心衰竭。
9.肾源性水肿——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
中医内科重点简答名词解释
咳嗽病机和治则基本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外感咳嗽为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壅遏肺气,发生于肺.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病理因素为痰和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治疗分清邪正虚实.外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机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多为邪实正虚.标实者祛邪止咳,本虚者扶正补虚.同时除直接治肺外,应该从整体出发治脾肝肾.咳嗽之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痰多,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证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哮病之寒包热哮证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黄色,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边尖红,脉弦紧.证机: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治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肺痈病机病位在肺,病机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病理表现为邪盛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之象.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在于血瘀,血瘀则热聚,血败肉腐酿脓.胸痹病因病机诊断依据病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肝脾肺肾,本虚标实:标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诊断依据: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可缓解.常伴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可发生猝死.多见于中年以上,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不寐之痰热扰心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暖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机: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厥证的病理转归阴阳气血相失,进而阴阳离绝,发展为一厥不复之死证;阴阳气血失常,或为气血上逆,或为中气下陷,或气血痰浊内闭,气机逆乱而阴阳尚未离绝,气复返则生,气不复返则死;表现为各种证候之间的转化,如气厥和血厥之实证常转化为气滞血瘀之证,失血致厥的血厥虚证,严重者转化为气随血脱之脱证.痢疾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治法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方药:湿热痢-芍药汤加减;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加减;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休息痢-连理汤加湿邪在黄疸发病中的机制基本病机:肝胆脾胃功能失调,湿浊内生,肝胆疏泄失职,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外溢肌肤则身黄,下渗膀胱则小便黄;黄疸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以湿邪为主.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病理表现有湿热和寒湿两端.阴黄和阳黄阳黄:湿热所伤或过食甘肥酒热或素体胃热偏盛,湿热交蒸,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疸色如金,病情急剧,兼见神昏发斑出血.阴黄:寒湿伤或素体脾胃虚寒或久病脾阳受伤,寒湿瘀滞,黄色晦暗,发病缓病程长,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20.阳黄湿重于热证的症状、治法和代表方考过,非重点症状: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1分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2分21.鼓胀与水肿鉴别鼓胀主要为肝、脾、肾受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方伴肢体浮肿,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症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22.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及其机制脑为髓海,依赖于肝肾精血和脾胃精微物质的充养,故内伤头痛之病机多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头痛因于肝者,或因肝失疏泄,气郁化火,阳亢火升,上扰头窍而致;或因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而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头痛因于肾者,多因房劳过度,或禀赋不足,使肾精久亏,无以生髓,髓海空虚,发为头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头窍有赖于精微物质的滋养;头痛因于脾者,或因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清阳不升,头窍失养而致头痛;23.根据头痛的部位来辨明相关经络出小题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处;少阳头痛,在头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24.眩晕的病机与哪些脏腑相关机制如何眩晕之病因诸多,但基本病理变化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本病病位在于头窍,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的眩晕属实证;25.眩晕的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26.试述“无痰不作眩”和“无虚不作眩”考过,非重点前者出于丹溪心法,由于过食肥甘,劳倦太过,伤于脾胃,脾失健运,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成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所致,证以眩晕而头痛如蒙为特征,属本虚标实证,并提出以治痰为先的方法;后者出于景岳全书,由于先天不足,久病伤肾,气血亏虚,房劳亏虚,以及老年肾亏等原因造成体内精气血的亏虚,以致髓海不充,清窍失养而形成的眩晕病,证以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为特点,属虚证,故提出治以补虚为主;27.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考过,非重点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证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证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内闭外脱之候;28.中风的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29.消渴病日久可并发多种病症,试简述其病机病机:阴津亏虚,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消渴病日久则易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入络,血脉瘀滞;30.肺、脾、肾三脏在水肿病的发病机制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损及脾气,以致脾失转运,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31.试述阴水与阳水的鉴别阳水病位在肺脾,病机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运化而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延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属表,实,热证,一般病程较短;阴水病位在脾肾,病机是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发病较缓,肿多由下肢足踝开始,自下而上延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多兼有神疲气怯、小便少、大便溏薄,属里,虚,寒证;病程较长;阳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衰,脾肾阳虚,或因失治误治,损伤脾胃,阳水可转化为阴水;反之,阴水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洁,使肿势加剧,呈现阳水的证候,而成本虚标实之证;32.咳血与吐血如何鉴别咳血与吐血血液均经口出,但两者截然不同;咳血是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是血自胃中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32.六种淋证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1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方药:八正散;2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代表方:石韦散;3血淋,为溺血而痛;膏淋证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代表方:小蓟饮子;4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代表方:沉香散;5膏淋,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6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治法:补脾益肾;代表方:无比山药丸;33.淋证与癃闭鉴别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之症状,但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成癃闭;34.癃闭的治疗原则以“腑以通为用”为原则,但通利之法,又因证候虚实之不同而异;实证者宜清邪热,利气机,散瘀结;虚证者宜补脾肾,助气化,滥用通利小便之法;对于水蓄膀胱之急症,应配合针灸、取嚏、探吐、导尿等法急通小便;35.试述血证的病机血证的共同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和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和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从证候的虚实来说,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于虚证,由气血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在有的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引起出血的病例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结果;36.试述狭义痰饮的证治狭义痰饮是指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主要包括2个证型,如下1脾阳虚弱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腕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治法:温脾化饮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2饮留胃肠证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治法:攻下逐饮代表法: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37.消渴的辨证要点:1辩病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根据其程度的轻重不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通常对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证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2辩标本:本病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常因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的不同,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3辩本证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为消渴病本病的基本临床表现,而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为本病的另一特点;本症与并发症的关系,一般以本症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症,随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但亦有少数患者与此相反,如少数中老年患者,“三多”及消瘦的本症不明显,常因痈疽、眼疾、心脑病证等为线索,最后确诊为本病;38.试述消渴的证治分型、治法和代表方上消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气阴亏虚证-益气健脾,脾失健运-七味白术散下消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40.痹症的治疗原则1痹证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已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兼顾"宣痹通络";2还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久痹正虚者,应重视扶正,补肝肾、益气血是常用之法;41.痹症的临床分型及各自的特征是什么P4671风湿寒痹:行痹,痛痹,着痹;行痹:疼痛游走不定,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痛痹:疼痛剧烈,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加减着痹:疼痛,重着肿胀麻木,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42.简述呕吐食滞内停证的临床表现、治法及主方;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主方:保和丸加减组成: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郁证试述梅核气/脏躁的病机治法代表方郁证是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门,胸胁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物阻的一类疾病.梅核气是因情志所伤,肝失调达,则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余咽喉;或因肝病乘脾,以致肝郁脾滞,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积聚成痰,痰气互结于咽喉.主症:自觉咽喉中常有异感,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无痛,不碍饮食.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半夏厚朴汤主之.脏躁:与体质有关,如素多抑郁,忧愁思虑,积久伤心,劳倦伤脾,心脾受伤,化源不足,脏阴更亏,或因病后伤阴,或因产后亡血,使精血内亏,五脏失于濡养,五质之火内动上扰心神,以致脏躁.精神不振,或情志恍惚,情绪抑郁波动,心中烦乱,睡眠不安.治法:甘润缓急,养心益脾,甘麦大枣汤.名解: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胸痹: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鼓胀: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中风: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痢疾:痢疾是以大便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是夏秋季节常见的传染病;郁证: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肺痈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真心痛: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喘证:喘即气喘、喘息;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瘿病: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痹症: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组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不屈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癃闭: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缓者称为闭;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痰饮: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症;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痿证:痿证是指肢体筋脉松弛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泄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顽固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症;分而言之,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眩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肺痨: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腹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所致;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其特点为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加重,手足逆冷致肘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恶寒、发热、全身不适,浮脉为其特征;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咳嗽:是指肺气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鼻衄:鼻腔出血,是败血症中最常见的一种;便秘:是指由大肠传导时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除艰难;或粪便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洁净府:净府是指膀胱,洁净府即利小便之意;淋证: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症;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脾约:是便秘的一种,指由胃热过盛,脾阴不足,胃强脾弱,脾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肠液干燥所致大便干燥便秘不下的病症;气臌: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扣之如股;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飧食:为泄泻的一种,指泻下完谷不化;吐酸:指胃中酸水上泛,又称泛酸虚劳:又称劳虚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血症: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中风: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水肿的名词解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水肿是指机体组织或器官细胞外间质内液体增加或聚集,从而使该部位组织肿胀、膨胀的一种病理现象。
水肿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也是疾病进展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肿的发生与机体内液体平衡失调有关,包括体液潴留或外渗和排液减少等多种因素,常见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和外伤等。
病理学上,水肿是细胞外间质内液体增加或聚集所致,常见于组织间隙和脏器内。
水肿的形成与体液的动力学平衡紊乱有关,即微血管内外水平衡的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体液平衡由血浆胶体渗透压和静脉血管内外压力平衡维持。
而当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胶体渗透压下降时,组织液体就会增加,导致水肿的发生。
病理生理学上,水肿的形成不仅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关,还与水分和电解质的代谢异常相关。
细胞呈水肿状态时,细胞内外电解质平衡和渗透压失调,细胞内钠、钾离子的浓度增加,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细胞内外水分失衡,细胞内液体聚集增多,形成细胞水肿。
水肿的形成也与组织代谢产物的排泄和清除有关。
正常情况下,组织代谢产物通过淋巴系统和血管系统排泄,当淋巴管受阻或血管循环障碍时,产生代谢产物的清除减少,导致水肿的发生。
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的改变和病理生理学的紊乱,不仅导致水肿的发生,还会影响机体各种代谢和功能,给机体健康带来危害。
水肿的防治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看,水肿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其形成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水分和电解质的代谢异常、组织代谢产物的排泄和清除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水肿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有助于控制和预防水肿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水肿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不仅仅是外表肿胀的表现,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疾病信号。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水肿常常伴随着疾病的加重与恶化。
对水肿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了解水肿的病理机制,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也有助于患者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水肿的发生,从而促进康复和健康。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症状学1.症状: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
2.体征:是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发热:当人体处于热原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会过度升高出正常范围。
4.发热类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量的体温值记录在体温表上,每个体温值点相连起来形成体温曲线。
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5.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患者吸入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
6.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7.咯血:指喉部及喉部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排出。
8.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致组织肿胀。
9.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有意义的反应能力。
10.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严重的意识障碍处于昏迷状态。
体格检查1.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它们是评估生命活动的存在和质量的指标。
2.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3.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的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经常在受压后变红和褪色。
4.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腹壁强直硬如木板。
5.揉捏感:结核性腹膜炎时,腹壁柔软,有抵抗力,不易塌陷。
6.压痛:腹部触诊时由浅入深触诊发生疼痛。
7.反跳痛:腹部触诊出现压痛后,迅速抬起手,加剧腹痛。
肿瘤学概论1.肿瘤:是人体内正常细胞在不同启动和促进因子的长期作用下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体。
2.肿瘤标志物:指肿瘤组织细胞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循环系统疾病1.冠心病: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起的心脏疾病。
2.心绞痛: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急症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症。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水肿edema: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过多,称为水肿2、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由于血浆中NaHCO3原发性增加,继而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H2CO3>20/1,血浆pH升高的病理改变;3、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由于血浆中NaHCO3原发性减少,继而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 H2CO3<20/1,血浆PH值下降的病理过程;4、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由于血浆中H2CO3原发性减少,使血浆NaHCO3/H2CO3增加,血浆pH值升高的病理过程;5、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由于血浆中H2CO3原发性增加,使NaHCO3/H2降低,血浆pH值下降的病理过程;6、缺氧hypoxia:机体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发生的病理变化过程;7、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8、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使体内凝血系统激活,从而引起微血管内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集,形成弥散性微血栓,并继而引起凝血因子损耗、纤溶系统激活和多发性微血栓栓塞的综合病症;10、休克Shock: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的毛细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所引起的组织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综合征; 休克的临床表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11、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缺血器官组织恢复再灌注后,使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12、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由于心肌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或一般体力活动时,心脏不能输出足够量血液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全身性病理过程称为心力衰竭;13、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任何原因所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不足,以致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不能满足机体气体交换的需要,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并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称为呼吸衰竭;14、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由于机体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称为肝性脑病;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精神活动异常,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改变15、肾衰竭renal failure:各种原因使肾泌尿功能极度降低,以致于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综合征,称为肾衰竭;根据病程长短和发病快慢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16、积水hydrops:体腔内过多液体的积聚称为积水,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腹腔积水等;17、发绀:cyanosis: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 g/dl时,暗红色的脱氧血红蛋白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体征;18、尿毒症uremia: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严重阶段,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出现内源性毒性物质蓄积而引起的一系列自身中毒症状,故称之为尿毒症;19、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所引起的休克;20、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指当心脏在长期过度的压力负荷后负荷作用下,收缩期室壁张力持续增加,导致心肌肌节呈并联性增生,心肌纤维增粗,室壁增厚而心腔无明显增大的肥大类型;21、离心性肥大:22、休克肺shock lung:严重休克病人在复苏后伴有的急性呼吸衰竭,休克肺属于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3、急性心肌炎:24.凹陷性水肿: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压按时可留有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又称为显性水肿frank edema; 25.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在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但增多的组织液与胶体网状物结合,组织间无游离水;因此将组织液增多但出现凹陷性水肿之前的状态称为隐性水肿;24、心脏肌源性扩张:心肌拉长并伴有心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25、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称为肺性脑病;26、肝功能衰竭hepatic insufficiency:各种病因严重损害肝脏细胞,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免疫等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可出现黄疸、出血、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临床综合征,称肝功能不全;一般称肝功能不全晚期为肝功能衰竭;27、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 呼吸衰竭累及心脏,主要引起右心肥大于衰竭,称之为肺源性心脏病;28、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有水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29、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随着病情恶化,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以致残存有功能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进而发生泌尿功能障碍和内环境紊乱,包括代谢废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30、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在DIC时,由于产生凝血反应,大量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当血流中的红细胞流过网孔时,可粘着、滞留或挂在纤维蛋白丝上;由于血流不断冲击,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当微血流通道受阻时,红细胞还可从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裂隙被“挤压”出血管外,也可使红细胞扭曲、变形、破碎;除机械作用外,某些DIC的病因如内毒素等也有可能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使其容易破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可产生—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31、钙超载:lcium overload: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32、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low output heart failure:衰竭时心输出量低于正常,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力衰竭;33、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不足;34、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简答题:1、什么是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哪些情况答: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肿、肾病综合症或肾炎以及肝脏疾病等;2、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各举一例;答: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如充血性水肿时,全身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如肝硬化时,蛋白质合成减少;3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如炎性水肿时,炎症介质是微血管的通透性升高,4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可引起阻塞淋巴性水肿;3、球-管失衡有哪几种形式,常见于哪些病理情况答:有三种形式:1GFR下降,肾小管重吸收水钠正常;2GFR正常,肾小管重新收水钠增多;3GFR下降,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多,常见于充血性心衰、肾病综合症、肝硬化等;4、试述引起肾脏排出钠水障碍的主要因素及产生机制答: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金额肾小管重吸收的增加,以至排钠水障碍;一 GFR下降:1肾内原因:广泛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前者由于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后者由于肾脏进行性破坏,均会明显引起GFR下降;2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如心衰肾病综合症等因素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加之肾血管收缩均引起GFR下降; 二肾小管重吸收增加:1由于心房肽分泌减少和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导致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2肾内血液重新分配,流经皮质肾单位血流减少而流经近髓肾单位血液增加,髓袢重吸收增加;3ADS、ADH分泌增加和灭火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钠增加;5、试述水肿的发病机制;答:水肿发病的基本机制是血管内液体交换失衡;前者包括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淋巴回流受阻,这些因素均导致血管内胶体滤出大于回收而使组织液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是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包括GFR下降和近曲小管、髓袢以及远曲小管于集合管重吸收增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6、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产生什么类型的缺氧,血氧指标有何变化答:该病人全身性循环障碍以累及肺的呼吸功能,故具有循环性缺氧基础上合并有呼吸性缺氧;循环性缺氧造成动静脉血氧含量大于正常,而呼吸性缺氧,由于氧分压低,有同量血液弥散给组织利用氧量减少,故一般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是减少的;单纯性循环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是正常的;现合并有呼吸性缺氧,使动脉学氧分压、氧含量低于正常;7、影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答:答:影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因素有红细胞内2,3—DPG含量、血H+、CO2浓度和血温;这四因素上升时,均可使Hb与O2亲和力降低,以至在相同的氧分压下血氧饱和度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相反,当这四因素数值下降时,氧解离曲线左移;8、失血性休克产生什么类型的缺氧血氧指标有何变化答:失血性休克时既有大量失血又有休克,大量失血造成血液型缺氧,血氧变化有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降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休克造成微循环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总的变化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均降低;9、DIC产生广泛出血的机制;答: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DIC时,大量微血栓形成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FⅤ、FⅧ、FⅩ等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明显减少,使凝血过程障碍,导致出血;2纤溶系统激活:DIC时纤溶系统亦被激活,激活的原因主要为:①在FⅫ激活的同时,激肽系统也被激活,产生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可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从而激活了纤溶系统;②有些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器官,如子宫、前列腺、肺等,由于大量微血栓形成,导致缺血、缺氧、变性坏死时,可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系统;③应激时,肾上腺素等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④缺氧等原因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也增多,从而激活纤溶系统,纤溶系统的激活可产生大量纤溶酶;纤溶酶是活性较强的蛋白酶,除可使纤维蛋白降解外,尚可水解凝血因子如:FⅤ、FⅧ、凝血酶、FⅫ等,从而导致出血;3FDP的形成:纤溶酶产生后,可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及纤维蛋白Fbn;产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gDP或FDP这些片段中,X,Y,D片段均可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Y,•E片段有抗凝血酶作用;此外,多数碎片可与血小板膜结合,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这些均使患者出血倾向进一步加重;10、试述DIC的发病机制;答:DIC的发病机制包括:1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DIC的发生发展;2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XII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激活激肽释放酶,激活纤溶和补体系统,导致DIC;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导致DIC;4胰蛋白酶、蛇毒等促凝物质进入血液,也可导致DIC;11、试述休克与DIC的关系;答:休克和DIC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休克晚期由于微循环障碍,血液浓缩,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变慢,加重酸中毒,易于形成血栓;败血症休克时病原微生物与蛇毒均可损伤内皮,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严重的创伤性休克,组织因子入血,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异型输血引起溶血,容易诱发DIC;急性DIC时由于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广泛出血使血容量减少;心肌损伤,使心输出量减少;补体及激肽系统的激活和PDF大量生成,造成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使外周阻力降低;这些因素均可促进休克的发生和发展;12、什么是休克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什么答: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血液灌流不足,从而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称为休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始动环节是:血容量减少,血管库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13、试述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微循环变化特点;答:临床变现: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出冷汗、脉搏细速、尿少、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也可正常;微循环特点:微循环痉挛、少灌少流,灌少于流、A—V短路开放;14、试述休克淤血性缺氧期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微循环变化特点;答: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心搏无力,心音低钝,神智淡漠;可进入昏迷;少尿,脉细速,静脉塌陷,皮肤可出现发钳、花斑;微循环特点:微循环瘀滞,泥化;灌而少流,灌大于流;15、为什么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又称为代偿期答:此期的代偿表现有:1微静脉及储血库收缩“自身输血”;2组织液反流入血管“自身输液”;3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供应;其他有心收缩力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维持正常;16、为什么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又称为失代偿期答:此期的失代偿表现有: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瘀滞,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血压进行性下降,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更加强烈兴奋,组织灌流量更低,形成恶性循环,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血浆外渗,血液浓缩;MAP<7Kpa1Kpa=7.5mmHg,心脑血管失去自我调节,心脑功能障碍;17、什么叫心力衰竭其基本病因是什么答: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称为心力衰竭;基本病因是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和心脏负荷过重;18、试述肺通气障碍的类型和原因;答:通气障碍有限制性通气不足和阻塞性通气不足两种类型;前者的原因有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胸腔积液和气胸;后者的原因有气道狭窄或阻塞,多因气道痉挛、炎症、异物或肿瘤所致;19、阻塞性通气不足中阻塞部位不同出现的呼吸苦难形式有何不同为什么答:阻塞性通气不足可分为中央性气道阻塞和外周性气道阻塞;中央性气道阻塞为气管分叉处以上的气道阻塞,阻塞要位于胸外部位,吸气时气体流经病灶狭窄处引起压力降低,使气道内压明显低于大气压,导致气道狭窄加重,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阻塞部位若位于胸内部位,呼气时由于胸内压升高而压迫气道,使气道狭窄加重,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外周气道阻塞使位于内径<2mm无软骨的细支气管阻塞,细支气管与周围肺泡结构紧密相连,呼气时小气管变窄,小气道阻力大大增加,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20、产生肺内气体弥散障碍的原因有哪些血气变化如何答:1肺泡膜面积减少,见于肺不张,肺实变;2肺泡膜厚度增加,见于肺间质性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和肺纤维化等;弥散障碍时,因CO2的弥散能系数比O2大20倍,如无伴发通气障碍,只有缺氧,即PaO2降低,而无CO2潴留,既无PaCO2升高;21、在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中,造成Va/Q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对机体有什么影响答:造成VA/Q降低的原因为肺水肿、肺纤维化所致的限制性通气障碍和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因肺泡通气量NA减少而使VA/Q下降,使流经通气不足的肺泡的血液未很好的氧合而入动脉血内,造成功能性分流;造成VA/升高的原因未肺动脉栓塞、肺血管收缩和微血栓形成等,因肺血流量减少而使VA/Q升高,因患部肺泡血流减少而通气正常,肺泡通气不能被直接利用,造成死腔样通气;功能性分流可有正常时的3%--50%.死腔样通气可有正常的30%上升至60%--70%;均严重影响换气功能,导致机体缺氧,产生缺氧性病理性变化;22、呼吸衰竭的机制与呼衰的血气指标;23、肝性脑病患者为什么会有高氨血症答:血氨升高的原因1氨的生成过多 ,因胆汁分泌减少,肠菌丛生,分解产物产氨2高蛋白饮食和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蛋白质在肠菌作用下大量产氨; 3氨清除不足,肝脏、严重损伤时,肝内酶系统遭破坏及底物缺失,使将氨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难以正常进行而有血氨增加;24、氨对脑组织有哪些毒性作用答:1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氨于脑内a—同戊二酸结合,同时又消耗了大量NADH,妨碍呼吸链中递氢过程,以至ATP产生不足,不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活动;2使脑神经递质发生改变,脑内氨增多可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致使神经递质间作用失去平衡,导致脑功能紊乱;25、何谓多尿慢性肾衰为什么会产生多尿答: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称为多尿;慢性肾衰出现多尿的机制是:1残留肾单位滤过的原尿多,流速快,未能及时重吸收;2原尿中的溶质多,产生渗透性利尿;3髓质间质高渗区破坏,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26、试述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少尿的发生机制;答1肾缺血;如肾灌流压下降、肾血管收缩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2肾小管阻塞;如异型输血、挤压综合症、磺胺结晶的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碎片、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阻塞肾小管管腔;3肾小管原尿返流;因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基膜断裂,原尿流经断裂的基膜扩散到肾间质,引起间质水肿,进一步压迫肾小管和毛细血管;4肾小球超滤系数降低;因系膜细胞收缩导致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和滤过系数降低,致使GFP下降;。
病理生理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疾病: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4.病因: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5.条件: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6.诱因:在疾病发生的条件中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7.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是死亡的标志。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
9.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也可称为低渗性脱水。
10.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又称之为水中毒。
1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高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高于310mOsm/L,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
又称高渗性脱水。
12.脱水热:因皮肤蒸发水分减少引起的体温上升。
13.等渗性脱水:特点是钠水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4.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成为水肿。
过多的液体在体腔内积聚可称为积水。
15.球管失平衡:当肾小球率过滤下降时,肾小管重吸收不相应减少,甚至反而增加或当肾小球率过滤正常时,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均可导致钠水潴留,称为球管失平衡,是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
16.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率过滤/肾血浆流量,正常值约为20%;当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病综合征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而引起水肿。
17.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3.5 mmol/L。
水肿
2.肾源性水肿 ◆病因: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 ◆机制: 肾排钠水减少
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水肿 基本机制:钠、水潴留是肾性水肿的基本机制。
导致钠水潴留因素:
◇肾小球超滤系数及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回吸收
钠增加(球-管失衡 )导致钠水潴留;
◇大量蛋白尿致低蛋白血症致胶体渗透压下降引
(2)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特点: ◆为月经前7-14天出现的眼睑、踝部及手部轻 度水肿, ◆可伴乳房胀痛和盆腔沉重感, ◆月经后渐消退。
(3)药物性水肿 ◆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尼群 地平)等治疗中,与水钠潴留有关。 ◆双下肢水肿多见 ◆多为轻度水肿,停药可消失。
5.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 (1)黏液性水肿:组织液所含蛋白质量较高 ◆ 黏液性水肿也称真性粘液性水肿,是由甲低 导致甲 状腺素缺少,面部出现蜡样水肿。 ◆非凹陷性水肿,水肿处皮肤苍白或蜡黄色,
由粘多糖沉积所致
◆特点: ◇全身性浮肿 ◇非凹陷性水肿 ◇有特征性的面部表现为: 表情淡漠、呆板, 面及眼睑水肿, 鼻宽,唇厚,舌大 光滑发红, 发音喋喋不清,言语缓慢费力。
◆中度 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凹陷明 显,平复缓慢. ◆重度 全身组织严重水肿,皮肤紧张发亮,或 有液体渗出,浆膜腔可见积液,外阴亦 可严重水肿
全身水肿伴腹水
(二)局部性水肿 1.机理: 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血管神经性水肿 2.见于 ◆炎症 ◆血栓 ◆创伤 ◆过敏
(4)特发性水肿 ◆特发性水肿的定义: 指非由心、肾、肝脏疾患或其他已知原因引起 的水肿。 ◆临床上发现不少中年妇女颜面和四肢出现水肿,尤 其在立位时双下肢水肿明显加重。 ◆可间歇性发作,或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水肿 针灸治疗
2020/3/18
【结语】
概念: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游留, 泛滥肌肤, 表现以头面、眼险、四肢、腹背, 甚至全 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病因: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 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机理: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 肾失开合, 三焦 气化不利。
主证:遍体浮肿, 皮肤绷急光亮, 兼证:胸脘痞闷, 烦热口渴, 小便短赤, 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红, 苔黄腻, 脉沉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 湿热内盛, 三焦壅滞, 气滞水停。 治法: 分利湿热。
2020/3/18
( 二 ) 阴水
1. 脾阳虚衰证 主证:身肿日久, 腰以下为甚, 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兼证:脘腹胀闷,纳减便溏, 面色不华, 神疲乏力, 四肢
2020/3/18
二、病证鉴别
1. 水肿与鼓胀
2020/3/18
2020/3/182. 水肿水和阴水2020/3/18
三:相关检查
水肿病人一般可先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 肝功能 ( 包括血浆蛋白 ) 、心电图、 肝肾B超。
如怀疑心性水肿可再查心脏超声、胸片, 明确心功 能级别。
肾性水肿可再查24小时尿蛋白总量、蛋白电泳、血 脂、补体 C3 、C4 及免疫球蛋白, 肾穿刺活检有助于 明确病理类型, 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其他治疗
• 耳针 • 皮肤针 • 穴位敷贴 • 三棱针--取肾俞、三焦俞、委中、阴陵泉。
点刺出血数滴。适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 。
2020/3/18
按语
• 针灸治疗水肿有一定的疗效。但当水肿出现 胸满腹大、喘咳、心慌、神昏等水毒凌心犯 肺症状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 水肿初期一般应注意无盐饮食,肿势渐退后 (约3个月)低盐饮食,食盐量可随病情的 好转逐渐增加。
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医学事业编制考试根底知识考试——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和道德上处于完好状态。
2.疾病:疾病相对健康而言,是指机体在肯定条件下,受到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其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3.脑死亡:脑死亡指包含端脑、间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发生不可逆的X性的停止。
1.主诉:主诉为患者感受最痛苦的病症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2.稽留热:体温连续在39度至40度左右,一天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可连续数天或数周。
见于伤寒和肺炎球菌肺炎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顶峰后连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肾盂肾炎等。
4.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含胃蠕动不良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5.腹泻:凡因肠粘膜的分泌旺盛、汲取障碍、肠管的蠕动增强,使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加快,造成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称为腹泻。
6.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中胆红素增多,皮肤、粘膜和巩膜呈黄染的现象。
7.水肿:组织间隙液体增多的现象,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
8.痛经:凡在经前或月经期出现明显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等病症。
1.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俗称大三阳,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难以转阴。
2.蛋白尿: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3.管型尿:管形尿是蛋白质在肾小管腔中凝聚而形成的一种圆柱状物。
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2.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atypia〕。
3.恶病质:是指机体严峻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水肿的内容
二、高钾血症
概念 : 即血清钾浓度>5.5mmol/L (一)原因和机制 1.入钾过多(输入库血、补钾过快、肾功 能障碍) 2.排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 泌钾减少)
3.K+从细胞内逸出
①酸中毒 ②高血糖合并胰岛素不足 ③某些药物的使用 ④细胞坏死 ⑤缺氧 ⑥高钾性周期性麻痹
(二)对机体的影响
(三)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心源性
水肿、肾源性水肿和肝源性水肿。
1、心性水肿 左心衰→心源性肺水肿 右心衰→心性水肿
特点:因重力作用先发于下垂部位
2、肾性水肿 肾脏排水功能障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 特点:首先出现在组织结构疏松的眼睑
机制
右心功能↓ 心输出量↓
静息电位↓
↓ 静息电位阈电位
兴奋性↓(重度)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反常性碱性尿
高血钾
酸中毒
(三) 防治原则
1.对症治疗,去除原发病 2.减少血钾来源 3.促进钾移入细胞 4.对抗钾的毒性(应用钙剂和钠盐)
测评
名词解释 水肿 凹陷性水肿 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填空题 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和()。
V淤血、V压↑ Cap内压↑ 胃肠肝淤血
肾血流量↓
GFR↓
醛固酮、 ADH↑
蛋白吸收合成↓
肾小管重吸收↑
血浆胶渗压↓ 水肿
钠水潴留
3、肝性水肿 肝功能障碍,如肝硬化 特点:腹水为主
三、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有利的影响:适量的炎性水肿 液可以稀释毒素、运送抗体,发挥 抗损伤作用。
2、不利影响: 绝大多数水肿都会对机体造成程度不等的不利影 响。 水肿发生的部位、程度、发生速度及持续时间决 定水肿对机体不利影响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肿的中医解释
水肿是指体内组织或腔隙内过量积聚液体,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肿胀的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水肿被称为“水泛”,它与人体的津液代谢紊乱、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基础
根据中医理论,水肿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水液代谢失调: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水液由脾、肺、肾等脏腑共同调节。
当这
些脏腑功能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从而引发水肿。
2.气血运行不畅: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
如
果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津液停滞,从而形成水肿。
3.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人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当某个脏
腑功能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其他脏腑的正常运行,进而导致水肿的发生。
分类与病因
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水肿可分为表里两类:
1.表层水肿:表层水肿主要表现为皮肤浮肿,多与外感风寒、湿热等因素有关。
感冒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时,常伴随着面部浮肿。
2.深层水肿:深层水肿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浮肿,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慢性
肾病患者常出现双下肢浮肿、眼睑浮肿等症状。
中医诊断与治疗
中医诊断水肿时,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病史询问: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水肿的起始时间、发展过程和相关症
状,以帮助确定水肿的原因。
2.脉诊:中医重视脉象的变化,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体内气血运行情况
和脏腑功能状态,进而指导治疗。
3.舌诊:中医认为舌苔和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病理状态。
通过观察患者
的舌苔和舌质,可以了解水肿的程度和病因。
中医治疗水肿时,通常会采取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熏蒸等。
1.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的药物有利尿消肿、活血化瘀等作用。
茯苓、泽泻等可
利尿消肿;丹参、川芎等可活血化瘀。
2.针灸: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的方法。
对于水肿患者,
针灸可以促进气血畅通,从而减轻水肿的程度。
3.中药熏蒸:中医认为通过将特定的中草药进行熏蒸,可以改善体内气血运行
不畅的情况。
将艾叶进行熏蒸可以促进经络畅通,从而减轻水肿。
预防与调理
除了治疗水肿,中医还重视水肿的预防和调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的平衡,建议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减少摄入盐分和油脂。
2.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减轻水肿。
中医推荐散步、太极
拳等有氧运动。
3.合理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4.避免寒湿侵袭:中医认为寒湿是导致水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潮湿寒冷的环
境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湿。
水肿在中医理论中被解释为津液代谢紊乱、气血运行不畅等问题所导致。
中医通过综合调理的方法来治疗和预防水肿,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熏蒸等。
中医也强调饮食、运动和作息的合理调节,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