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的主要化学成分

合集下载

川贝母提取物

川贝母提取物

川贝母提取物
【产品名称】川贝母提取物
【英文名称】FritillariaExtract
【产品来源】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Max-im.的干燥鳞茎粗粉用纯净水提取加工而成。

【主要成分】川贝母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

【提取比例】川贝母提取物提取物5:1 10:1 20:1
【检测方法】TLC
【产品性状】川贝母提取物为棕黄色精细粉末
【功效概述】川贝母的主要作用及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用于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心胸。

【产品规格】1kg/铝箔袋;5kg/纸箱;10kg、25kg/纸板桶
【产品包装】自封袋;铝箔袋;纸箱;纸板桶(或根据客户要求包装)
【储存条件】川贝母提取物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处
【有效期】24个月。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川贝母(学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是百合科贝母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常被用于中药材中。

川贝母主要生长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山草甸、林缘、高山森林、石钟乡沿河沿岸等地。

川贝母呈鳞茎状,内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一、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1.润肺化痰:川贝母是非常受欢迎的润肺化痰药物。

它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肺热痰嗽、咳嗽痰多等症状。

2.止咳平喘:川贝母还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

它可以舒缓肺部炎症,减少咳嗽和气喘的发作,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3.宁心安神:川贝母可以镇静神经系统,对于焦虑、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舒缓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4.解毒利水:川贝母也具有解毒利水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出,有效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帮助身体排毒。

5.抗生育:川贝母对生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它可以用来制作男女避孕药物,并且对于女性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6.抗菌消炎:川贝母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感染性疾病等。

二、川贝母的食用方法:1.川贝都可直接入药,一般作为中药材使用,常用煎剂、饮片等方式服用。

剂量因人而异,通常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2.除了入药,川贝母还可以作为一种食品调料。

川贝母的鳞茎做成粉末,可以加入糕点、饼干、粥、汤等食物中,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3.川贝母还可以用来泡茶。

将川贝母研磨成粉末,加入热水中冲泡,可以制成川贝母茶。

川贝母茶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可以缓解咳嗽、祛痰。

4.川贝母还可以用来制作糖果。

将川贝母粉末加入熔化的糖浆中,搅拌均匀后晾凉,可以制成川贝母糖,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美味零食。

注意事项:使用川贝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川贝母性寒,所以寒性体质的人不适合过量食用。

川贝粉的作用与功效

川贝粉的作用与功效

川贝粉的作用与功效川贝粉是中药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川贝母,具有茎叶和根茎两种。

川贝母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草药,并且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川贝母含有多种有益的化学成分,其中最具特色的成分是许多人都熟知的川贝母甙。

川贝母甙拥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因此川贝粉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川贝粉的主要功效为清肺化痰、平喘止咳,可以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肺热咳嗽、咳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川贝粉还有一些辅助功能,如镇咳平喘、润肺化痰、止咳、化痰等。

一、清肺化痰作用川贝粉是一种能够清肺化痰的中药材,它的主要成分—川贝母甙具有这种药理作用。

川贝母甙能够刺激肺部细支气管的血管扩张,增加肺部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排除。

此外,川贝母甙还能够促使上呼吸道和气道的纤毛摆动加快,从而加速痰液的排出,有利于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二、平喘止咳作用川贝粉还具有平喘止咳的作用。

平喘止咳是通过川贝粉中的川贝母甙发挥的,川贝母甙能够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来起到止咳的作用,并且能够扩张支气管,减轻支气管痉挛,从而起到平喘的效果。

对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川贝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润肺化痰作用川贝粉也具有润肺化痰的作用。

川贝粉所含有的川贝母甙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从而增加口腔润滑成分,从而起到润肺的效果。

此外,川贝母甙还能够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排泄,故具有化痰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干咳少痰、痰黏不利等疾病。

四、镇咳化痰作用川贝粉的川贝母甙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镇咳的效果。

而且川贝母甙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支气管分泌物的排泄,从而起到化痰的作用。

因此,川贝粉不仅对于治疗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同时还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川贝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是广泛的。

川贝粉通常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此外,川贝粉还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用于保养皮肤和润泽喉咙。

川贝母分子鉴别方法的应用及改进

川贝母分子鉴别方法的应用及改进

川贝母分子鉴别方法的应用及改进
川贝母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具有祛痰、润肺等功效。

由于其重要程度及广泛应用,其品质的鉴定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川贝母的分子鉴别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川贝母的分子鉴别一般通过比较药材中的分子特征来实现,如利用指纹图谱分析、DNA形码鉴定等技术。

在指纹图谱分析技术中,通常采用多次温度变化提取叶绿素、多酚类等化学物质,然后比较这些化学物质的差异来判断是否为正品。

而 DNA形码鉴定技术则在川贝母 DNA序分析中,采用原始序列进行分析,以鉴定川贝母的品种。

在分子鉴别技术的应用上,川贝母的分子鉴别可以有效保护其原有的品质,提高其产品质量。

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川贝母的分子组成,科学家们还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方法,以改善川贝母的分子特征的提取效果。

首先,采用超声振荡方法,增强了水提取川贝母效果,使提取的分子特征更加准确。

此外,科学家们还采用气相色谱法,增强川贝母指纹图谱分析的准确性,使其分子特征在提取上变得更加精确。

此外,科学家们还利用紫外可见折射光谱等新技术,以精确分析川贝母的分子特征,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改进川贝母分子鉴别技术。

通过收集川贝母的相关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建立准确的基础模型,有效提高川贝母分子鉴别技术的准确性。

因此,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川贝母分子鉴别技术,提高其品质控制和鉴定
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川贝母的分子鉴别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求详细的技术操作,准确的分析数据。

科学家们对川贝母的分子鉴别技术不断进行改进,从而提高鉴别的准确性,有效保护川贝母的品质,使其成为真正的质量安全的中药产品。

中药材品种数据之川贝母

中药材品种数据之川贝母

中药材品种数据之川贝母中药材品种数据之:川贝母川贝母⽬录:□概述□基源鉴定□真伪鉴别□产地分布□功效主治□⽣物学特征□栽培技术□病⾍害防治□采收加⼯□历史沿⾰□质量分级标准□⽂献⽀持概述: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Hsia、⽢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 Franch.、太⽩贝母F 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布贝母F 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Hsiavar. wabuensis(S et S S.C.Chen 的⼲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夏、秋⼆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及泥沙,晒⼲或低温⼲燥。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治州。

⽢肃贝母主产于⽢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四川等地、梭砂贝母主要产于云南西部,四川⽢孜、德格、巴塘,青海⽟树,西藏等地。

药材之松贝,主要来源于暗紫贝母,为川贝母中之珍品,过去集散于松潘地区,故称松贝,⼜称松潘⼦,尤以四川产者为地道药材,青贝,为川贝母中常⽤较多品种,质量亦佳,产区以青藏⾼原的⽢孜、德格为中⼼,故有青贝之名。

炉贝产区以四川为中⼼,过去多集散与康定(打箭炉),故名炉贝。

太⽩贝母亦称太贝、秦贝,因主产于秦岭太⽩⼭⽽得名,为陕西地⽅特产,属地⽅习⽤品,药⽤历史悠久。

在地⽅药材标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肃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和《陕西中草药》中均有记载。

20世纪70年代,四川等地开始引种太⽩贝母,由于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是川贝母中适宜家种栽培的佳品,⾃1983年太⽩贝母野⽣变家种技术成功,随着太⽩贝母栽培技术的成熟,⽬前在重庆、陕西、湖北、⽢肃、四川等地均有⼤量种植。

川贝母 文档

川贝母 文档

川贝母产【抗癌药理】对部分肿瘤及癌症有一定的作用。

但抗癌机理不明,待实验研究。

地:川贝母:分布四川、西藏、云南、甘肃、青海等地。

[来源]分别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

植物形态:川贝母: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茎直立,高15-40cm。

叶2-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无柄。

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每花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

花被片6,通常紫色,较少绿黄色,具紫色斑点或小方格,蜜腺窝在北面明显凸出;蒴果具6纵翅。

花5期-7月,果期8-10月。

暗紫贝母的叶仅下面的1-2对为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先端不卷曲,叶状苞片1。

花被深紫色,略有黄色小方格,蜜腺窝不明显。

果棱上的翅很狭。

花期6月,果期8月。

[ 别名] 黄虻、贝母、贝父、药实、苦花、苦菜、勤贝[主要化学成分] 川贝母中有川贝母素,甘肃贝母中有岷贝碱及岷贝酚碱,青贝中含青贝碱。

性味归经:川贝母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此外,川贝母与乌贼骨、甘草为散剂,即乌贝散,治疗胃溃疡有效。

使用方法:内服:3-10g;研细粉冲服,每次1-1.5g反乌头。

寒湿咳嗽不宜使用。

中成药: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至宝锭、蛇胆川贝胶囊、贝母瓜萎散川贝母的研究进展川贝母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 L多种植物的干燥鳞茎,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热燥咳、咯痰带血、痰多胸闷等症。

历版《中国药典》收载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c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

川贝母简单介绍

川贝母简单介绍

川贝母简单介绍
川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学名为Fritillaria cirrhosa。

它属于百合科的植物,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川西、陕西、甘肃等地的山区。

以下是对川贝母的一些简要介绍:
1. **外观特征:** 川贝母植株高度一般在20-60厘米之间,根状茎较发达。

叶子呈对生状,呈披针形。

花单生于花茎的顶端,花冠呈钟状,花色一般为紫褐色。

2. **药用部位:** 主要采用的是其根茎,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

根茎呈半球形,表面黄褐色,质地坚硬,具有特殊的川贝母香气。

3. **药用功效:** 川贝母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它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喉咙干燥等症状。

此外,川贝母也被认为对心脏和肺部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4. **使用方式:** 川贝母可以制成川贝母糖浆、川贝母膏等制剂,也可以作为中草药材入药。

在使用时,一般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具体病症来确定用量和使用方式。

总体而言,川贝母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其药用历史悠久,一直以来在中医药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使用川贝母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遵循科学用药
原则。

中药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中药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中药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目的探讨中药材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

方法采用石油醚索氏抽提法提取中药材川贝母中的脂肪油,经三氟化硼乙醚甲醇溶液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脂肪酸的组成。

结果试验共分出7个峰,确定了川贝母所含有的5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丁酸、硬酯酸。

结论川贝母药材中含有多种重要脂肪酸成分,为川贝母脂肪酸成分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d Fatty Acids components in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by GC-MS.Methods The content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Fatty Acids in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Fatty oil was extracted with petroleum ether.The oil was determined by GC-MS afte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ethyl esters with BF3-CH3-OH.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eperated 7 peaks,5 components of fatty acids in the oil of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There were Hexadecanoic acid,Octadecanoic acid,Tetradecanoic acid,Butanoic acid,Stearicacid.Conclusion The exepriment reveals that there are some impotent fatty acids in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Thes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tty acids in FritillariacirrhosaD.Don.[Key words]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Fatty Acid;Chemistry composition;GC-MS川贝母系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的干燥鳞茎[1]。

川贝

川贝
川贝母
教学重点 来源 产地采制 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 性味功效 经典处方 混伪品
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历史 植物形态 性状鉴定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配伍 现代临床 复习题
教学重点 1、川贝母的来源及常见商品规格。 2、川贝母的鉴别特征。 3、川贝母的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1、祛痰、镇咳和平喘作用:川贝 母流浸膏、生物碱均有此作用。 2、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小剂 量川贝母对麻醉猫静注能使周围血 管扩张、血压持续下降,心搏变慢 及短暂的呼吸抑制。 3、解痉作用:对十二指肠、小肠、子 宫等有类似罂粟碱样的松弛和解痉作 用。
【性味功效】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 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用量:3—9g,多研末冲服。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川贝 碱(Fritimine)、西贝碱 (Imperialine)、炉贝碱 (Fritiminine)、白炉贝碱、青贝 碱(Chinpeimine)、松贝碱 (Sonpeimine)、梭砂贝母碱甲 (Delavine)、梭砂贝母碱乙 (Delavinone)等。
【理化鉴定】 1 荧光法: 取本品粉末,置白瓷板上, 于紫外灯(365nm)下检视,呈亮蓝紫色荧光。 2 颜色反应: 取药材横切片,加2~3滴 0.1N碘溶液即显蓝紫色,而边缘仍为1圈类白 色。 3 沉淀反应: 取粗粉2g,加2%醋酸溶 液10m1,煮沸3分钟,取滤液2ml,加碘化铋 钾试液3滴,产生橙黄色沉淀;再取滤液2m1, 加20%硅钨酸溶液,即发生白色絮状沉淀。
川贝母
梭 砂 贝 母
【产地】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国内市 场已少见。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地区,是商品川 贝母的主要来源。甘肃贝母产于甘肃、青海和四川。 梭砂贝母主产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药材 之松贝,主要来源于暗紫贝母,为川贝母中之珍品, 过去集散于松潘地区而得名。青贝,来源品种较多,产 区以青藏高原的甘孜、德格为中心,故有青贝之名。 炉贝,因过去多集散于康定(打箭炉)而得名,因其表 面有棕色斑块又称虎皮贝。 【采制】 多在夏秋季采收,栽培者在下种3年后秋季苗 枯时采收。挖出鳞茎,去净泥土,曝晒至半干,撞去外 表粗皮,再晒干。亦有用矾水或盐水淘洗,用硫磺熏后 再晒干的。

各论6川贝母

各论6川贝母


似暗紫贝母,但叶通常最下面2枚对生, 先端通常不卷,花浅黄色,叶状苞片l枚。
甘肃贝母

叶3~5枚,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狭卵形至 卵状椭圆形,先端不卷曲。花单朵、浅黄色
枚砂贝母
• 产地:前三种贝母生长在海拔2800- 4500 产地: 前三种贝母生长在海拔28002800 梭砂贝母3000 4700米 3000米,梭砂贝母3000 -4700米(不同海拔的 植被不同)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 西藏、 植被不同 ) 。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 、 西藏 、 云南等地, 暗紫贝母主产于甘肃、 青海、 云南等地 , 暗紫贝母主产于甘肃 、 青海 、 四川等地, 梭砂贝母主产于云南、 四川、 四川等地 , 梭砂贝母主产于云南 、 四川 、 青海、西藏等地。 青海、西藏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秋采后洗净 ( 过去用矾水擦 采收加工: 夏秋采后洗净( 去外皮, 晒干, 有的用硫磺熏) 去外皮 , 晒干 , 有的用硫磺熏 ) , 现晒干 或低温干燥
主产于四川北部的阿坝(松潘、马尔康)。 松贝主产于四川北部的阿坝(松潘、马尔康)。 呈圆锥形,直径3--9mm。表面类白色。外层 枚 呈圆锥形,直径 。表面类白色。外层2枚 鳞叶,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 鳞叶,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 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顶部闭合,底部平。 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底部平。 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味微苦。 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味微苦。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甾体类生物碱, 含多种甾体类生物碱,如: 青贝碱chinpeimine、松贝碱 青贝碱 、松贝碱sonpeimine、 、 松贝甲素songbeinine、松贝乙素 松贝甲素 、松贝乙素songbeinone、 、 川贝碱fritimine、炉贝碱 川贝碱 、炉贝碱fritiminine、 、 炉贝甲素delavine、炉贝乙素 炉贝甲素 、炉贝乙素delavinone 等。 为川贝母的主要有效成分。 为川贝母的主要有效成分

川贝母

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乌花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 var. ecirrhosa Franch. 或棱砂贝母 Fritillariadelavayi Franch. 等的鳞茎。

味苦、甘,性凉。

入肺经。

功能:润肺散结、止嗽化痰。

主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瘰疬、喉痹、乳痈。

内服:煎汤,3~10g;研细粉冲服,每次 1~1.5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川贝母含多种生物碱,如川贝碱(Fritimine)、青贝碱(Chinpeimine)、白炉贝碱(Beilupeimine)、炉贝碱(Fritiminine)、松贝碱(Sonpeimine)甲和乙、西贝母碱(Sipeimine)、西贝素(Sipemine)、岷贝碱甲(Minpeimine)、岷贝碱乙(Minpeiminine)、川贝酮(Chuanbeinone)。

药理作用:1. 镇咳、祛痰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给小鼠灌服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作用(氨水引咳法)。

从川西北地区野生及栽培的暗紫贝母中,提取出总生物碱及贝母皂甙Ⅰ、Ⅱ、Ⅲ号。

实验证明:总生物碱对小鼠未见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贝母皂甙Ⅱ号给小鼠灌胃(0.2g/kg),能明显延长咳嗽的潜伏期,表现镇咳效应。

家种及野生川贝母 70%乙醇提取的流浸膏,经口给药,未见明显镇咳作用(氨水引咳法)。

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灌服家种及野生川贝流浸膏、川贝母生物碱及川贝母皂甙Ⅰ~Ⅲ号,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其中以生物碱和皂甙Ⅲ号的作用较强。

2. 对血压的作用给猫静脉注射川贝碱 4.2mg/kg 可产生持久性血压下降,并伴以短暂的呼吸抑制。

川贝母产地是哪里?川贝母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川贝母产地是哪里?川贝母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川贝母产地是哪里?川贝母的用法、用量与禁忌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鳞茎。

前三者按不同性状习称为“松母”和“青贝”;后者称为“炉贝”。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川贝母产地及其性味与功效。

一、川贝母产地是哪里川贝母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生长的环境于海拔3500~4500米高寒地区、土壤比较湿润的向阳山坡。

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及东部。

二、川贝母的性味与功效1、性味;性微寒,味甘、苦。

2、归经:归肺、心经。

3、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用于肺热、肺燥及阴虚咳嗽,还可用于瘰疬、乳痈、肺痈及疮痈等。

三、川贝母临床应用与组方1、用于治疗肺燥、虚劳久咳之证川贝甘寒质润,为清润之品。

入肺心经,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润肺止咳,为肺燥、虚劳久咳多用。

若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尤宜阴虚燥热咳嗽,吐痰、黏稠,以川贝伍紫菀、款冬花、杏仁、麦冬,即《证治准绳》贝母丸,以止咳养阴;肺热阴伤所导致咳嗽痰稠而黄,以川贝伍知母,即《和剂局方》二母散,以润肺化痰。

配伍知母,两者是一药对,经常同用,常配桑白皮、黄芩等,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稠而黄者。

2、用于治疗痰火、热毒壅结之证由于川贝尚具清热解郁、化痰散结之功,故可治痰火、热毒壅结之证。

用于瘰疬及乳痈、肺痈、疮痈。

常配玄参、牡蛎等,以化痰软坚散结。

3、用于治疗肺结核川贝6-9g碾粉,调蜂蜜服;百日咳,川贝、白及、冬花等量碾粉,1岁以下19,1岁以上酌情加量;急慢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0. 5g的川贝片,每次4片,每日3次;前列腺肥大,贝母、苦参、党参。

水煎服。

四、川贝母的用法,用量与禁忌1、用法:3-9g,水煎剂,或研粉冲服,1次1-2g。

2、用药注意:寒痰、湿痰不宜用。

珍稀药用植物川贝母的研究综述

珍稀药用植物川贝母的研究综述

《西藏科技)2020年12期(总第333期)动植物研究珍稀药用植物川贝母的研究综述*郭尚磊(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8)摘要:珍稀药用植物川贝母cirrhosa D.Don),藏语"阿贝卡曼巴",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具有镇咳祛痰、散结消痈、清热润肺等功效。

川贝母历来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过度的滥采滥挖使其资源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文章对川贝母的生态学特征、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栽培种植技术、组织培养技术、高海拔种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强对川贝母的种质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种质保存等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川贝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繁育技术研究综述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藏语“阿贝卡曼巴”,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川贝母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记载的川贝母基源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F. taipaiensi s P.Y.Li或瓦布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 t K.C.Hsia var.wabuensis(S.Y.Tang et S.C.Yue)Z.D.Liu,S. Wanget S.C.Chen之一,以干燥鳞茎入药⑴。

川贝母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镇咳祛痰、散结消痈、清热润肺等功效[2-3],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临床使用历史"5〕。

被列入国务院《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29种国家重点保护(三级保护)植物药材之一⑷。

1川贝母的生态学特征川贝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cm~50cm,鳞茎直径1cm~1.5cm。

生于高山草甸、杜鹃灌丛、河滩草地或山坡林下,分布海拔3200m~4500m的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地区。

中药故事川贝母的润肺止咳功效

中药故事川贝母的润肺止咳功效

中药故事川贝母的润肺止咳功效中药故事: 川贝母的润肺止咳功效川贝母,又被称为贝母、蛇贝母,是中药中的一味名贵药材。

川贝母是著名的润肺止咳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是由防川贝和巴豆贝母两种植物的根茎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

川贝母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

在中医学中,肺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起着呼吸、排泄等重要功能。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容易引起肺部的炎症和损伤。

川贝母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中的要药之一,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肺病和咳嗽。

川贝母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尤其是巴豆贝母,具有明显的化痰、抗炎和抗菌作用。

这些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痰液的黏稠度,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同时,川贝母还能促进肺部的新陈代谢,增加肺部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除了润肺止咳外,川贝母还具有其他重要的药理作用。

川贝母可以解毒,对某些有毒物质的中毒具有救治作用。

此外,川贝母还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病和脓肿等疾病。

而且,川贝母还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具有降压、扩张血管的作用。

川贝母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灵活。

一般来说,川贝母可以制成糖浆、糖丸、颗粒剂等口服剂型,也可以直接煎煮为汤剂、熏吸剂等外用剂型。

此外,川贝母还可以与其他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

然而,使用川贝母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川贝母是寒凉药物,对于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来说,使用川贝母要慎重。

其次,孕妇、婴幼儿和体弱者使用川贝母时需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最后,川贝母在使用过程中要控制剂量,以免出现过敏或中毒等不良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川贝母的保护和合理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川贝母的原材料防川贝和巴豆贝母的资源日益减少,使得川贝母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

在使用川贝母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护川贝母的生态环境,促进川贝母的合理种植和繁育,以保证川贝母的持续供应。

总之,川贝母作为一味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显著的润肺止咳功效。

它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肺病和咳嗽的治疗,并展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虻、黄虻、��、贝母、空草、贝父、药实、苦花、苦菜、勤贝、尖贝母。

〔来源〕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hosa D.Don.乌花贝母Fritillaria cirhosa D.Don var.ecirrhosaFranch,棱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以鲜茎供药用。

〔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川贝碱、西贝碱、炉贝碱、白炉贝碱、青贝碱、松贝碱等。

〔作用〕一、历代经验1.润肺散结:《神农本草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名医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药性论》:“……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五项下瘿瘤疾”。

《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

《本草正义》:“降胸中因热结胸及乳痈流痰结核。

” 《本草述》:“疗肿瘤疡”。

2.止咳化痰:《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

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

《本草会编》:“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证。

”二、近代研究1.止咳化痰作用:川贝母生物碱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并能使呼吸暂时受抑制〔1〕。

2.降压作用:川贝母碱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可以产生持久的降压作用。

大量用川贝碱可使动物中枢神经麻痹,呼吸运动受抑制,并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搏变缓。

西贝碱也有降压及扩张周围血管作用,但心电图无改变〔2〕。

3.对平滑肌的影响:西贝碱对豚鼠离体回肠、兔十二指肠、大鼠子宫及整体狗小肠有明显的松弛作用,解痉作用类似于罂粟碱。

此外,尚有消炎作用,对肺、支气管及咽喉炎症效果较好,以上作用类似于阿托品。

〔性味〕甘、苦,平。

归肺、心经。

〔功效〕润肺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肺燥咳嗽,久咳痰喘,咳嗽咯血;心胸郁结,肺痿,瘰疬,瘿瘤,喉痹,乳痈,瘿瘤等。

〔临床应用〕川贝母常用于肺燥阴虚之咳喘,咯血等。

中药鉴定学B第次作业

中药鉴定学B第次作业

中药鉴定学B第3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初夏采收块茎,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此药材是1分C.延胡索2. 下列哪项不是黄连的化学成分1分四氢黄连碱3. 根呈长圆柱形,表面淡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有特殊香气,味微甜;此药材是1分 D.党参4. 粉末中可见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有1-2个薄分隔,壁上有斜格状纹理的药材是1分E.当归5. 粉末中可见石细胞、纤维、油室碎片、草酸钙针晶和菊糖的药材是1分A.苍术6. 延胡索的主要镇痛、镇静成分为1分四氢巴马亭延胡索乙素7. 根的横切面可见木栓层将韧皮部、木质部层层分隔;此药材是1分D.软紫草8. 根表面密生环节,有毒的柴胡是1分C.大叶柴胡9. 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形成层环波状的药材是1分E.川芎10. 粉末中可见树脂道碎片,内含黄色分泌物,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的药材是1分D.人参11. 粉末中可见石细胞、韧皮纤维、长方形鳞叶表皮细胞的药材是1分C.黄连12. 根含有挥发油和多种皂甙的药材是1分E.柴胡13. 皮层及韧皮部散有油管,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中间部位的木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此药材是1分C.北柴胡14. 下列哪项不是坚龙胆的性状特征1分C.根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15. 三七、人参、西洋参三者所含草酸钙结晶的类型是1分D.簇晶16. 三七、人参、西洋参三者均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是1分C.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系皂苷17. 根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断面黄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气弱,味苦;此药材是1分 C.黄芩18. 呈圆柱形,根头部有多数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疣状突起,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的药材时1分B.板蓝根19. 药用部位是根和根茎,含生物碱,主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此药材是1分D.山豆根20. 不含生物碱的药材是1分E.板蓝根21. 呈肥厚拳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顶端有下陷圆盘状茎基和芽痕;质坚硬,断面淡黄白色,有分散的棕黄色油点,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此药材是1分 D.白术22. 粉末中可见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每个细胞由纵壁分隔成数个子细胞,有的子细胞又被分隔为小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针晶;此药材是1分 A.龙胆23. 根略呈圆柱形,枯骨形或为纵剖片,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质坚实,体重,断面可见褐色油点;气香特异,味微苦;此药材是1分B.木香24.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细根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断面皮部淡黄棕色,木质部中心有数个维管束筋脉点;气微,味甚苦;此药材是1分 D.龙胆25. 粉末中可见木纤维,油室或油室碎片,菊糖碎块众多,无石细胞;此药材是1分B.木香26. 根横切面可见木栓层有石细胞;皮层与韧皮部有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木质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此药是1分B.黄芩27. 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十余层重叠,气特异,味微苦、涩;此药材是1分C.软紫草28. 药材多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或长条形, 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极皱缩;体重,质较软,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具粘性;无臭,味微甜;此药材是1分 D.地黄29. 根茎上具多数茎痕,主根上部有横纹,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味微苦甘;此药材是1分B.人参30. 原植物科名不是豆科的药材是1分B.藁本31. 主根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顶端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棕色树脂道小点状;此药材是1分 A.三七32. 原植物科名不是伞形科的药材是1分C.甘草33. 下列哪项不是北柴胡的性状鉴别特征1分B.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34. 味连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是1分B.皮层有石细胞,中柱鞘有纤维束或伴有石细胞35. 根圆锥形,表面有横向皮孔样突起,多四纵行排列,形成层环略呈方形,气香浓烈,味香、微苦,此药材是1分C.杭白芷36. 黄连断面的特征是1分B.皮部暗棕色或橙红色,木部金黄色, 髓部有的中空37. 根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外皮黄棕色至深褐色,质柔韧,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此药材是1分E.当归38. 木栓层内侧常夹有断续的石细胞环,皮层、射线和髓部均有油室, 薄壁细胞中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此药材是1分E.白术39. 根呈长圆柱形,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断面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此药材是1分D.防风40. 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质坚实,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此药材是1分A.川芎41. 三七、人参、西洋参三者韧皮部中的分泌组织是1分E.树脂道42. 取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此药材是1分 D.黄连43. 药材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主含黄豆苷、黄豆苷元等黄酮类成分;此药材是1分B.葛根44. 黄芩粉末中可见1分B.石细胞及纤维45. 根的栓皮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极苦;此药材是1分E.苦参46. 木栓层外侧有石细胞,韧皮部散有淡黄色乳管群,薄壁细胞内含菊糖;此药材是1分A.党参47. 药材呈不规则圆柱形,屈曲不直,断面灰白色,粉性,有车轮纹;此药材是1分A.防己48. 呈不规则扁球形,表面灰黄或黄棕色,顶端略凹陷,有茎痕,基部稍凹陷呈脐状,碎断面黄色,角质样;此药材是1分B.延胡索49. 半夏粉末中可见` 1分D.草酸钙针晶束和众多淀粉粒50. 丹参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是1分C.隐丹参酮中药鉴定学B第4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药材呈纺锤形或长卵圆形;表面淡黄棕色,有细密的皱纹,无环节,横断面角质样,黄色或橙黄色;气芳香,味辛辣,有浓姜味;此药材是1分E.黄丝郁金2.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β-细辛醚、二聚细辛醚、甲基丁香油酚、丁香油酚、等成分;此药材是1分A.石菖蒲3. 粉末镜检可见厚壁细胞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孔明显;草酸钙针成1分A.天麻4. 表皮细胞1列,根被细胞3~5列;壁木化;皮层宽广,有含针晶束的粘液细胞散在;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有通道细胞;内皮层外侧为1列石细胞,中柱为辐射型维管束;此药材是1分 D.麦冬5. 含对羟基苯甲醇-β-D葡萄吡喃糖甙、赤箭甙、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醇等成分的药材是1分C.天麻6. 药材呈卵圆形、长卵圆形或圆锥形,表面灰黄色,有明显环节,节上有须根残基;断面呈灰褐色至蓝褐色,具角质样蜡光或稍带粉性,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此药材是1分 D.蓬莪术7. 块根单个或数个簇生,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深纵沟,断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宽广,中柱多扁缩;此药材是1分 C.百部8. 药材呈圆锥形或近心脏形,高3~8mm,直径3~9m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底部平;此药材是1分 B.松贝9. 药材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新月状,长2~4cm,高l~,厚~;表面类白色至淡黄白色;断面白色粉性;此药材是1分 D.大贝10. 药材呈扁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有疏密不均的环节,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断面纤维性,气芳香,味苦,微辛;此药材是1分B.石菖蒲11. 表皮细胞类方形,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此药材是1分 D.石菖蒲12. 药材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5~13 cm;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环节,有多轮由点状突起排列而成的横环纹;断面角质样;此药材是1分 C.天麻13. 下列不是来源于姜科的药材是1分B.香附14. 下列不是来源于百合科的药材是1分C.泽泻15. 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断面洁白,富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此药材是1分C.半夏16. 药材呈长圆锥形,高~,直径~;表面黄白色常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此药材是1分D.炉贝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1. 大黄的泻下作用最强的成分是1分A.双蒽酮苷2. 大黄的抗菌成分是1分C.游离蒽醌衍生物3. 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的药材是1分A.甘草4. 粉末中可见厚壁细胞及石细胞,无纤维的药材是1分C.延胡索5. 前胡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C.伞形科6. 葛根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D.豆科7. 延胡索的主产地是1分C.浙江8. 赤芍的主产地是1分E.内蒙古、东北9. 大黄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D.蓼科,根茎和根10. 银柴胡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A.石竹科,根11. 川乌的最外层是1分D.后生皮层12. 细辛根的最外层是1分C.后生表皮13. 呈卵圆形、类圆柱形、圆锥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的药材是1分E.大黄14. 呈倒圆锥形而稍弯曲,外表黄棕色,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的药材是1分C.绵马贯众15. 外表为表皮,具网状中柱,此类药材是1分E.蕨类植物根茎16. 外表为表皮或根被,辐射型维管束,此类药材是1分B.单子叶植物根17. 川乌的药用部位是1分A.母根18. 北豆根的药用部位是1分C.根茎19. 断面无放射状纹理,中柱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此药材是1分D.单子叶植物根20. 断面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无髓部;此药材是1分A.双子叶植物根21. 板蓝根的原植物的科名是1分A.十字花科22. 升麻的原植物的科名是1分E.毛茛科23. 掌叶大黄主产于1分B.甘肃、青海、西藏、四川24. 药用大黄主产于1分D.四川、贵州、云南、湖北25. 川乌的主产地是1分B.四川、陕西26. 白芍的主产地是1分D.浙江、安徽、四川等27. 虎杖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D.蓼科,根茎和根28. 牛膝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C.苋科,根29. 绵马贯众的主成分是1分C.间苯三酚衍生物30. 狗脊的主成分是1分D.酚类化合物31. 北豆根的原植物的科名是1分 B.防己科32. 地榆的原植物的科名是1分C.蔷薇科33. 人参和三七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B.五加科34. 北沙参和白芷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A.伞形科35. 含蒽醌衍生物及卵磷的药材是1分B.何首乌36. 含皂甙和甾酮类化合物,皂苷水解生成齐墩果酸的药材是1分E.牛膝37. 威灵仙的原植物的科名是1分E.毛茛科38. 延胡索的原植物的科名是1分D.罂粟科39. 黄芪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A.豆科根40. 山豆根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C.豆科, 根和根茎中药鉴定学B第5次作业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1. 茅苍术的主产地是1分D.江苏、湖北、河南2. 白术的主产地是1分E.浙江、安徽、湖北3. 木香的主产地是1分A.云南4. 党参的主产地是1分D.山西、陕西、甘肃、四川5. 射干的主成分是1分D.挥发油6. 百部的主成分是1分B.生物碱7. 地黄的主成分是1分C.环烯醚萜类化合物8. 党参的主成分是1分D.三萜类化合物及皂甙9. 天麻主产于1分 C.四川、云南、贵州10. 泽泻主产于1分D.福建、四川、江西11. 郁金的药用部位是1分 D.块根12. 莪术的药用部位是1分A.根茎13. 白附子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C.天南星科14. 白及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B.兰科15. 川贝母的主成分是1分E.甾体生物碱16. 知母的主成分是1分D.皂甙17. 主含结晶性菲醒类化合物的药材是1分A.丹参18. 主含挥发油的药材是1分D.白术19. 白术与苍术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C.菊科, 根茎20. 地黄与玄参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A.玄参科, 块根21. 川贝的药用部位是1分C.鳞茎22. 泽泻的药用部位是1分D.块茎23. 药材龙胆的主产地是1分B.东北、内蒙古,云南、四川24. 药材白芷的主产地是1分D.浙江、四川,河南、河北25. 巴戟天与红大戟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E.茜草科26. 白前、白薇与徐长卿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B.萝藦科27. 三七的主产地是1分D.广西、云南28. 黄芪的主产地是1分B.山西、黑龙江、内蒙古29. 甘草的主产地是1分A.内蒙、甘肃、新疆30. 人参的主产地是1分E.吉林、辽宁、黑龙江东31. 山药主产于1分B.河南32. 麦冬主产于1分A.浙江福建33. 川贝的药用部位是1分C.鳞茎34. 泽泻的药用部位是1分D.块茎35. 石菖蒲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E.天南星科,根茎36. 天花粉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B.葫芦科,根37. 莪术的主成分是1分B.挥发油38. 麦冬的主成分是1分A.皂甙39. 根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藁本内酯及正丁烯基呋内酯的药材是1分E当归40. 根含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素衍生物的药材是1分B.白芷、前胡41. 根茎含挥发油、生物碱的药材是1分D.川芎42. 含挥发油、呋喃香豆精及色原酮类化合物的药材是1分C.防风43. 主含三萜皂苷、黄酮、多糖类成分的药材是1分B.黄芪44. 含三萜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的药材是1分A.甘草45. 黄芩的主成分是1分A.黄酮类化合物46. 木香的主成分是1分B.挥发油及生物碱47. 独活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D.伞形科48. 羌活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D.伞形科49. 黄芩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B.唇形科50. 木香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C.菊科51. 天麻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C.兰科,块茎52. 射干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 B.鸢尾科,根茎53. 胡黄连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A.玄参科,根茎54. 党参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D.桔梗科,根55. 防风的主产地是1分B.东北、内蒙56. 当归的主产地是1分C.甘肃中药鉴定学B第6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艾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E.菊科2. 叶蓝绿色或蓝黑色,偶可见膜质托叶鞘的药材是:1分C.蓼大青叶3. 呈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划之显油痕,断面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香气浓厚,味甜辣;此药材是1分D.肉桂4. 番泻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A.豆科5. 剥取15~20年的树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土坑里,上盖青草使之“发汗”;需用此种加工方法的药材是1分A.厚朴6. 石韦来源于:1分D.水龙骨科7. 紫苏的气味是:1分B.气清香,味微辛8. 关黄柏粉末的显微特征是1分C.晶鞘纤维及分枝状石细胞9. 根皮呈筒状,外表面灰褐色,内表面淡灰黄色,常见小结晶;有特殊香气,味微苦而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此药材是1分E.牡丹皮10. 粉末中可见油细胞、纤维及草酸钙小针晶,壁三面加厚的石细胞;此药材是1分D.肉桂11. 药材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暗红棕色或黄棕色,可见红黄相间的纵向条纹,横断面有显著的类圆形同心环纹年轮,气微香,味微甘涩;此药材是1分 C.苏木12. 木质部有内函韧皮部,内含树脂状物及丝状物,有具缘纹孔导管,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此药材是1分D.沉香13. 药材呈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 横切面可见木部淡红色,髓小,偏向一侧,皮部内侧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气微,味涩;此药材是1分 B.鸡血藤14. 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内表面较平滑,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断面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气香,味辛辣、微苦;此药材是1分 C.厚朴15. 完整叶片呈长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含靛玉红、靛蓝的药材是:1分C.大青叶16. 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的药材是1分A.钩藤17. 肉桂中有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的成份是1分B.桂皮醛18. 尖叶番泻叶基部的特点是:1分D.基部不对称19. 厚朴粉末的显微特征是1分B.纤维、油细胞及分枝状石细胞20. 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直径2~5m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具细纵纹,光滑无毛;枝节上对生两个钩,或仅一侧有钩,断面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成空洞;此药材是1分 C.钩藤21. 呈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密布圆点状皮孔,内表面黄白色,折断面纤维性,气微,味苦;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此药材是1分 D.秦皮22. 药材呈不规则块片状或长条状,表面有刀削痕, 有棕黑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交互形成的斑纹, 质疏松,有特殊香气,味微苦;此药材是1分 C.沉香23.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侧柏叶的形状鉴别特征:1分E.气微,味甘淡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1. 肉桂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D.樟科2. 秦皮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E.木犀科3. 地骨皮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A.茄科4. 香加皮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C.萝藦科5. 大青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B.十字花科6. 枇杷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A.蔷薇科7. 紫苏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D.唇形科8. 秦皮的主成分是1分D.香豆精9. 关黄柏的主成分是1分A.生物碱10. 桑白皮的主成分是1分E.黄酮类衍生物11. 大青叶主产于1分B.河北、江苏、安徽、河南等省12. 番泻叶主产于:1分E.印度、埃及13. 钩藤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E.茜草科14. 川木通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A.毛茛科15. 番泻叶主含1分D.二蒽酮苷类16. 蓼大青叶主含1分E.靛蓝和靛玉红17. 鸡血藤的主产地是主产于1分D.广东、广西、云南18. 沉香的主产地是1分C.广东、海南、广西、福建19. 厚朴的主成分是1分B.挥发油20. 杜仲的主成分是1分C.环烯醚萜21. 钩藤的主成分是1分E.生物碱22. 沉香的主成分是1分A.挥发油及树脂23. 关黄柏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B.芸香科24. 厚朴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A.木兰科25. 沉香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B.瑞香科,含树脂的心材26. 通草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C.五加科, 茎髓27. 厚朴主产于1分D.四川、湖北、浙江、江西28. 肉桂主产于1分B.广东、广西中药鉴定学B第7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密蒙花的药用部位为:1分E.花蕾及其花序2. 花头头状花序撕开后,有白色丝状绵毛的花类药材是:1分B.款冬花3. 丁香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B.桃金娘科4. 蒲黄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D.香蒲科5. 金银花的主产地是:1分B.山东、河南等6. 旋复花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B.菊科7. 药材红黄色或红色,入水溶液显金黄色,而本身不褪色的是:1分A.红花8. 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具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无毛;有此特征的花类药材是:1分E.辛夷9. 洋金花所含主成分是:1分E.生物碱10. 碟形或扁球形,直径~4cm,舌状花类白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结,管状花较多,有以上特征的菊花是:1分D.杭菊11. 金银花的抗菌成分是:1分C.绿原酸和异绿原酸12. 丁香花粉粒的特征是:1分A.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13. 花蕾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有颗粒状突起,划之显油痕的药材是:1分D.丁香14. “连三朵”的含义是:1分D.款冬花2~3个花序连在一起15. 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1分A.柱头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1. 金银花粉粒的特征是1分C.呈球形、黄色、外壁具细刺状突起,萌发孔3个2. 丁香花粉粒的特征是1分A.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3. 红花粉粒的特征是1分E.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外壁有齿状突起,具3个萌发孔4. 西红花粉粒的特征是1分D.呈圆球形,红黄色,外壁近于光滑,内含颗粒状物质,具单孔,不甚明显5. 西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分E.胡萝卜素类化合物6. 丁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分B.挥发油7. 丁香的主产地是1分D.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东非沿岸国家8. 金银花的主产地是1分A.山东、河南等9. 西红花的主产地是1分B.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希腊等国10. 丁香的气味是1分B.气芳香浓郁,味辛辣,有麻舌感11. 金银花的气味是1分D.气清香,味淡、微苦12. 款冬花的气味是1分E.气清香、味微苦而辛13. 辛夷的气味是1分A.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14. 款冬花的药用部位是1分C.花蕾未开放的头状花序15. 红花的药用部位是1分E.花16. 蒲黄的药用部位是1分 B.花粉17. 菊花的药用部位是1分D.头状花序18. 洋金花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D.茄科19. 金银花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E.忍冬科20. 辛夷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C.木兰科21. 西红花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A.鸢尾科。

清热化痰药之川贝母

清热化痰药之川贝母

川贝母Chuanbeimu《神农本草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illria cirthosaD.Don、暗紫贝母Frillaria unibracegeHsiaocet K.C.Hsia、甘肃贝母Fillaria prewalski; Maxim.或梭砂贝母Frillaria delaoyFramh的干爆鳞茎。

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晒干或低温干维生用。

[性能]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应用]1.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燥咳本品味苦、甘,性寒,能清肺化痰,润肺止咳,为治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要药。

治阴虚久咳,常配百合、麦冬等,如百合固金汤;肺虚劳嗽,常与百部、沙参等配伍;肺热咳嗽,常与知母同用,即二母散;肺燥咳嗽,常配杏仁、麦冬等,如贝母散。

2.用于瘰疬,乳痈,肺痈本品苦寒,能清热化痰,消肿散结。

治热毒壅结之乳痛、肺痈,常与鱼腥草、蒲公英等配伍;痰火郁结之瘰疬,常与玄参、牡蛎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研末冲服,每次1~2g。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知识拓展]1.《神农本草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2.本品主要成分为川贝碱、白炉贝素、西贝素、炉贝碱、松贝碱甲、松贝碱乙、青贝碱等。

具有祛痰、镇咳、降压、解痉、止泻、增加子宫张力等作用。

现代常配伍他药,治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肝硬化腹水、婴幼儿消化不良、乳头皲裂等。

聊中药:川贝母和浙贝母

聊中药:川贝母和浙贝母

聊中药:川贝母和浙贝母秋高气爽,进入了秋季,空气逐渐干燥。

中医常说,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最易伤肺,而川贝母则是秋季清肺润燥的上佳之品。

川贝母中医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唐人记其事》:“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他苦。

商人戏以酒滴口中,其面赤色。

以物食之,亦能食,多则膊内肉胀起。

或不食,则一臂痹焉。

有名医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本之类,悉无所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

商人喜,因以小苇筒毁其口中,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

”《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本经疏证》:“刘潜江云:贝母八月采,取其受金气之专,其味苦胜辛,微辛在苦后,是苦合于气之微寒,以归于辛,皆二阴至肺之处也,况其色白象金乎!第苦合微寒,是在地之阴也,焉能遽至于在天之阳以治肺,则当参其叶随苗出之义,而体其但有直透更无濡留矣。

但有直透能开热之结,更无濡留能达肺之郁。

”中医:川贝母与浙贝母中国传统的五谷作物之薏米中药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主产于四川、青海、甘肃、云南、西藏。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本品气微,味微苦。

以整齐,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生用。

中药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主产于浙江。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

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本品气微,味微苦。

以切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贝母的主要化学成分
川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主要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川贝母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川贝母的主要化学成分。

一、川贝母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川贝母皂苷。

川贝母皂苷是一种天然的二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镇咳、平喘等作用。

研究表明,川贝母皂苷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并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川贝母皂苷还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具有镇咳、平喘的作用。

二、川贝母中还含有丹参酮。

丹参酮是一种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凝血、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丹参酮能够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抗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丹参酮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凝块形成,具有抗凝血作用。

丹参酮还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研究表明,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多种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川贝母中的另一重要成分是川贝母酸。

川贝母酸是一种萜烯酸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解热、抗菌等作用。

研究发现,川贝母酸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对
抗氧化应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川贝母酸还具有解热作用,能够降低体温。

川贝母酸还能够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对细菌、真菌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四、川贝母中还含有川贝母蛋白酶抑制剂。

川贝母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蛋白质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研究表明,川贝母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中蛋白酶的活性,减轻炎症症状,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

此外,川贝母蛋白酶抑制剂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川贝母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川贝母皂苷、丹参酮、川贝母酸和川贝母蛋白酶抑制剂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川贝母抗炎、抗菌、镇咳、平喘、抗氧化、抗凝血、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和药效。

因此,川贝母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川贝母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时应遵医嘱,谨慎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