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贝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川贝母、羚羊角、虫草、天麻、人参、西洋参的性状及伪品ppt课件
一、植物来源:
为兰科(Orchidaceae) 天麻属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 的
干燥块茎。
天麻是一种多年生共生植 物。成熟的植物体有块茎、 花茎,但无根。
块茎横生,有均匀的环节, 节上有膜质鳞叶。
顶端形成花枝。开花、结 籽。
二、性状鉴别:
1、形状: 2、一端的鹦哥嘴(红小辫)或茎基,另
质脆,易断, 断面淡黄白 色,有裂隙。
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 20-30个,近头部环纹较细
裂隙 (消化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头部3对
中部4对,明显
尾1对
三、冬虫夏草常见的混伪品
虫草的混伪品与正品的区别点
冬虫夏草
分枝虫草
凉山虫草
亚香棒虫草 新疆虫草
地蚕、草 石蚕
鹅喉羚羊角
天麻
Rhizoma Gastrodiae (赤箭、明天麻)
本品为常用中药,过去全为野生, 现已人工栽培成功,并供药用。
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茎色 赤,直立似箭干,故名赤箭。宋《开宝本草》 称之天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二者 合并,称“天麻即赤箭之根”。
性平、味甘。有祛风定惊、平肝熄风之功。 水煎液有非常明显的镇痛、抗惊厥作用,用 于肢体麻木、小儿惊风、头晕目眩,中风、 瘫痪、风寒湿痹等症。
角基部横截面类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 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 纵棱与外面角鞘的凹沟紧密嵌合,横切面结合部呈锯齿状。
除去骨塞,角下半段空洞状(洞角),全角半透明,对光透 视,上半段中央有1条隐约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 眼”。质坚硬。
③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 近,顶部开裂而略尖, 开口称“马牙嘴”, 基部稍尖或较钝。
最新关于中草药“川贝母”的认识
2. 川贝母的名字中,“川 ”字代表了它的产地,而“ 贝母”则是对其形态特征的 形象描述,因为川贝母的外 形像贝壳。
03
3. 川贝母的名字还与其药 用价值有关,因为四川地区 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 川贝母的生长,使得其药效 更佳。
2. 植物形态:川贝母的外观特征
01
1. 川贝母的外观特征为鳞茎 球形,直径约1-2厘米,表面 黄褐色或淡黄色,有不规则 的深沟纹。
02
2. 其叶片为基生叶,呈线 形或披针形,长可达30厘米 ,宽约1厘米,先端渐尖, 基部鞘状抱茎。
03
3. 川贝母的花为总状花序, 花朵较小,一般为黄绿色, 花瓣6片,花蕊6枚,花期在 夏季。
3. 生长环境:川贝母的生长习性和分布区
域
1. 川贝母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草甸、流石滩和岩石缝隙中 ,对环境要求较高。
1. 川贝母主要用 于治疗咳嗽、痰多 、气喘等呼吸系统 疾病。
1
2. 川贝母对于肺热
3. 川贝母还可以用
燥咳、痰黄粘稠等症
于治疗由肺热引起的
状有显著的疗效。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等症状。
2
3
3. 用法用量:使用川贝母的正确方法和剂
量
3
3. 在使用川贝母时,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以免影 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三、川贝母的药用价值
1. 主要功效:川贝母的主要药效和作用
1. 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 等病症。
1
2. 川贝母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2
3. 此外,川贝母还有抗炎、抗氧化的效果,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3
。
中药川贝母
草贝母
青贝
◆类扁球形。 ◆外层鳞叶 2 瓣,大小相 近,相对抱合(无“怀 中抱月”)。 ◆顶部开裂,掰开内有心 芽和小鳞叶2~3枚及 细圆柱形的残茎。
◆底部有1鳞茎盘,平。
质地比松贝更疏松。不能 直立放稳
炉贝(“马牙嘴”)
◆长圆锥形。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色, 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 “虎皮斑”。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
2002-2010年川贝母价格变化趋势
商品种类
松贝:通常于夏、秋二季,西北地区在积雪融化时采挖; 栽培者于播种3年后的秋季采挖。 除去须根、粗皮和 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青贝、炉贝:采收加工方法同上
性状特征
松贝
◆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
◆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 2 瓣,大 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且高度 一样,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 称“怀中抱月”); ◆顶部闭合,掰开内有心芽和小鳞 叶 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 部平,微凹入,中心有 1灰褐色 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能直立放稳。
◆顶部开裂而略尖,底部 有1鳞茎盘,稍尖或较钝。 川贝中最大。 但质地不如 前2者坚实。
白炉贝 黄炉贝
质量要求
◆ 性状评价 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松贝最佳,青贝次之,炉贝最次。
化学成分
多种甾体生物碱:川贝碱、西贝碱、岷贝碱、 青贝碱、松贝碱、炉贝碱、梭砂贝母碱甲、 梭砂贝母碱乙、松贝辛等。
种之一。 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 主产于四川阿坝、松潘。松贝主流品种之一。 主产于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及四川等
地。青贝主流品种之一。 梭砂贝母 主产于四川甘孜、德格、巴塘,青海玉树,
云南西部及西藏等地。炉贝的主流种之一。
川贝母
药材特征
• 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 茎直立,高15-40cm。叶2 -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 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 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无 柄。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 每 花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 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花被片 6,通常紫色,较少绿黄色, 具紫色斑点或小方格,蜜腺窝 在北面明显凸出;蒴果具6纵 翅。花5期-7月,果期8-10 月。
简介
百合科川贝母 、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 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 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 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为润肺 止咳的名贵中药材 产地: 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 暗紫贝母主产四川阿垻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 产甘肃、青海、四川等 【药用部位】干燥鳞茎
药材配伍
• 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 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பைடு நூலகம் 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 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 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 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 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 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 种药理作用。川贝母与乌贼骨、甘草为散 剂,即乌贝散,治疗胃溃疡有效。
别名与商品名
• 别名 • 贝壳母川贝,虻,黄虻,莔,贝母,空草,贝父,药实, 苦花,苦菜,勤母,尖贝母,尖贝,卷叶贝母,棱砂贝母, 雪山贝,鸟花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小贝母,商草, 母龙精,阿皮卡(藏族名)。 • • 商品名 • 川贝母:又名京川贝、西贝母、西贝、新疆贝、伊贝、 伊贝母,松贝、青见,炉贝、岷贝、川贝、尖贝,平贝。 为百台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 乌花贝母的地下鳞茎。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 地。以质坚、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中药学_川贝母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贝母
性状鉴别:
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 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 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 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 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 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
川贝母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贝母>>>
名称:川贝母 别名:贝母Biblioteka 川贝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贝母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贝母
药材基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 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贝母
注意事项: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中药材:川贝母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贝母
药材基源:
avayi Franch. 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 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 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 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 低温干燥。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川贝母
性状鉴别: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 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 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 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 偶有残存须
演示文稿12ppt
【性味】性凉,甘平 【归经】入肺经、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用 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 带血。 【配伍宜忌】不宜与乌头,天雄,附子配伍 【用药禁忌】寒湿咳嗽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概况】通过现代药理作用的研究, 已发现其临床应用的新方向;通过对代用 品及微量元素的研究,对解决自然资源匮 乏、扩大药用来源 有着积极的意义。
伪品川贝 (1)山慈姑:又名土贝母、草贝母,外形与川贝母 相似,但基部呈脐状凹入,有须根茎。表面呈黄白 色 或黄棕色。光滑,不分瓣。质坚硬难折,断面 角质。气微弱,味极苦而辛。本品含秋水仙碱,系 有毒草药,内服过量可使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中 医多外用冶痈肿、瘰和关节炎等症,与川贝母的止 咳化痰,清热散结不同。 (2)光慈姑:亦名光姑子,药材呈圆锥形。顶端渐尖, 基部圆平,中央凹入。不分瓣。颗粒较松贝稍大。 表面呈黄白色或浅棕色,光滑。一侧有条纵沟到顶 端。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性,内有一圆锥形心。
松贝
青贝
炉贝
山慈菇 姑
光慈
真伪鉴别 松贝呈卵圆形,颗粒大小均匀,直径一般不超过1 厘米。顶端稍尖、闭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稳。外 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片被包在心脏形的大鳞片 内,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称“怀中抱月”。外表 纯白色,有光泽。质地硬脆,粉性足。 青贝:呈扁球形,外层两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开口, 内有小鳞片数枚,颗粒多歪斜,不能直立放稳。外 表呈浅黄白色,质地较松贝疏松,粉性。 炉贝:多呈棱形或圆锥形,颗粒大,形似马牙状, 故俗称“马牙嘴”。质脆、粉性。这三种贝母均气 微、味微苦。
——1144222
朱怡
提纲:
川贝的分类 川贝的功效 川贝的用法 川贝的治病验方 川贝的真伪鉴别
川贝 PPT课件
Schrenk的鳞茎。主产于新疆。
一轮贝母
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的鳞茎, 产于黑龙江、 新疆等地。
混伪品
草 贝 母
百合科丽江山慈菇 Iphigenia indica Kunth的鳞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慈姑
土贝母
光慈菇: 为老鸦瓣 Tulipa edulis (Miq.)
Raker的鳞茎。
土贝母: 为葫芦科假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Franquet的块茎,又称藤
贝。
【复习题】 1 掌握川贝母的来源、3种川
贝母的鉴别特征。 2 熟悉川贝母的功效及与浙贝
母的区别。 3 了解川贝母的临床应用及常
见的伪品。
【理化鉴定】 1 荧光法: 取本品粉末,置白瓷板上,
于紫外灯(365nm)下检视,呈亮蓝紫色荧光。
2 颜色反应: 取药材横切片,加2~3滴 0.1N碘溶液即显蓝紫色,而边缘仍为1圈类白 色。
3 沉淀反应: 取粗粉2g,加2%醋酸溶 液10m1,煮沸3分钟,取滤液2ml,加碘化铋 钾试液3滴,产生橙黄色沉淀;再取滤液2m1, 加20%硅钨酸溶液,即发生白色絮状沉淀。
2 用于治肺痈咳吐脓痰。多与鱼 腥草、鲜芦根、薏苡仁配伍,共 奏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之效。
3 用于瘰疬,痈肿,乳痈。川贝母 具有清热散结消肿之效。治瘰疬, 可与玄参、牡蛎同用;治痈肿、乳 痈,可配蒲公英、连翘等药。
【经典处方】
1 治感冒咳嗽: 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9g, 紫苏6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现代临床】
1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将川贝制成片剂,每片含 生药0.5克,每日3次,每次4片,一般给药1-5日。 共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67例, 有一定疗效。
一轮贝母
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的鳞茎, 产于黑龙江、 新疆等地。
混伪品
草 贝 母
百合科丽江山慈菇 Iphigenia indica Kunth的鳞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慈姑
土贝母
光慈菇: 为老鸦瓣 Tulipa edulis (Miq.)
Raker的鳞茎。
土贝母: 为葫芦科假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Franquet的块茎,又称藤
贝。
【复习题】 1 掌握川贝母的来源、3种川
贝母的鉴别特征。 2 熟悉川贝母的功效及与浙贝
母的区别。 3 了解川贝母的临床应用及常
见的伪品。
【理化鉴定】 1 荧光法: 取本品粉末,置白瓷板上,
于紫外灯(365nm)下检视,呈亮蓝紫色荧光。
2 颜色反应: 取药材横切片,加2~3滴 0.1N碘溶液即显蓝紫色,而边缘仍为1圈类白 色。
3 沉淀反应: 取粗粉2g,加2%醋酸溶 液10m1,煮沸3分钟,取滤液2ml,加碘化铋 钾试液3滴,产生橙黄色沉淀;再取滤液2m1, 加20%硅钨酸溶液,即发生白色絮状沉淀。
2 用于治肺痈咳吐脓痰。多与鱼 腥草、鲜芦根、薏苡仁配伍,共 奏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之效。
3 用于瘰疬,痈肿,乳痈。川贝母 具有清热散结消肿之效。治瘰疬, 可与玄参、牡蛎同用;治痈肿、乳 痈,可配蒲公英、连翘等药。
【经典处方】
1 治感冒咳嗽: 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9g, 紫苏6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现代临床】
1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将川贝制成片剂,每片含 生药0.5克,每日3次,每次4片,一般给药1-5日。 共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67例, 有一定疗效。
川贝母幻灯片-PPT精选文档
川贝母-松贝(药典品)
• 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 高0.3cm-0.8cm,直径0.30.9cmg,表面类白色。外 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 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 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 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 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 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 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 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 面白色,富粉性。气微, 味微苦。
浙贝母-大贝(药典品)
• 药材为百合科植物浙 贝母fnitllanaThubergiimiq, 除去心芽的干燥鳞茎。 • 本品略呈新月形,高 1-2 cm, 直径 2-3.5cm。 • 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 色,内表面白色或谈 棕色,有白色粉末, 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白色至黄白色, 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川贝母-甘肃贝母(药典品)
• 药材为百合科植物甘 肃贝母 frilillariapuze呈内圆锥形,心 脏形,高0.25-0.5cm, 直径0.2-0.4cm.外层鳞 叶两片,大小悬殊, 紧密抱合,无裂隙, 味微甜,
川贝母-棱砂贝母(药典品)
• 药材为百合科植物棱 砂贝fririllalia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 • 本品呈长锥形,高0.72.5 cm,直径0.5-2.5cm, 表面白色或棕黄色 (白色棱砂贝母和黄 色棱砂贝母)。外层 鳞叶2瓣,大小相近, 顶部开裂而略尖,基 部稍尖或较钝。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varwabuensis(s y tang ets c yue)z d liu s wangets c chen的干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贝母鉴别歌
川贝、平贝、伊贝、湖北贝、浙贝、东贝: 贝母大类分川浙,清热化痰功显赫,浙贝家种在宁波 , 川贝品种跨西北,大贝单瓣如元宝, 珠贝完整个椭圆, 还有东贝产东阳,形似板贝扁圆样,三种均属浙贝类, 色白粉性味微苦,松贝如珠质最佳,可见怀中抱新月, 青贝两瓣略相等,底部微斜顶开裂,炉贝尖长似马牙, 有黄有白少光泽,川贝还有栽培品,市场销售少不得, 药典川贝归4种, 松青炉贝加栽培。还有平板与生贝,误作川贝在调配,平贝产在东三省,扁平味淡厚鳞叶, 鉴别平贝特点是,大瓣顶端有一点,呈棕褐色是特点。 板贝黄色苦质坚,生在鄂西板桥边,生贝粗糙色深黄, 产地伊犁哈萨克,川贝润肺苦甘凉,浙贝苦寒能散结, 品种繁多性有别,贵在临床供选择。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麦冬详解演示文稿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麦冬详解 演示文稿
第1页,共60页。
优选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麦冬
第2页,共60页。
川贝母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第3页,共60页。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原名贝母。陶弘景谓:“形如聚贝子
,故名。” 《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母和浙贝母明 确分开,谓川贝母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轩歧救正论 . 伪药必辨》就指出当时有以浙贝 母伪充川贝母的情况。在古代,也有以葫芦科土贝
4、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第16页,共60页。
青贝
1、类扁球形,高
0.4—1.4cm,直径 0.4一1.6cm。
2、外层鳞叶2瓣
,大小相近,相对 抱合,顶部开裂, 内有心芽和小鳞叶
2—3枚及细圆柱 形的残茎。
第17页,共60页。
炉贝 1、长圆锥形。 表面类白色或 浅棕黄色,有 的具棕色斑点 。
第5页,共60页。
植物形态
川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粗1~1.5厘米,由3~ 4枚肥厚的鳞茎瓣组成。茎高20~45厘米,常中部 以上具叶。最下部2叶对生,狭长矩圆形至宽条形, 钝头,长4~6厘米,宽0.4~1.2厘米,其余的3~5
枚轮生或2枚对生,稀互生。狭披针状条形,渐尖,
顶端多少卷曲,长6~10厘米,宽0.3~0.6厘米,最上 部具3枚轮生的叶状苞片,条形,顶端卷曲,长5~9 厘米,宽2~4毫,单花顶生,俯垂,钟状;花 被片6,长3.5~4.5厘米,内轮的矩圆形,宽1.1~1.5
Freyn的鳞茎,
产于黑龙江、新 疆等地。
第32页,共60页。
混伪品
草 贝 母
百合科丽江山慈菇 Iphigenia
第1页,共60页。
优选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麦冬
第2页,共60页。
川贝母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第3页,共60页。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原名贝母。陶弘景谓:“形如聚贝子
,故名。” 《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母和浙贝母明 确分开,谓川贝母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轩歧救正论 . 伪药必辨》就指出当时有以浙贝 母伪充川贝母的情况。在古代,也有以葫芦科土贝
4、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第16页,共60页。
青贝
1、类扁球形,高
0.4—1.4cm,直径 0.4一1.6cm。
2、外层鳞叶2瓣
,大小相近,相对 抱合,顶部开裂, 内有心芽和小鳞叶
2—3枚及细圆柱 形的残茎。
第17页,共60页。
炉贝 1、长圆锥形。 表面类白色或 浅棕黄色,有 的具棕色斑点 。
第5页,共60页。
植物形态
川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粗1~1.5厘米,由3~ 4枚肥厚的鳞茎瓣组成。茎高20~45厘米,常中部 以上具叶。最下部2叶对生,狭长矩圆形至宽条形, 钝头,长4~6厘米,宽0.4~1.2厘米,其余的3~5
枚轮生或2枚对生,稀互生。狭披针状条形,渐尖,
顶端多少卷曲,长6~10厘米,宽0.3~0.6厘米,最上 部具3枚轮生的叶状苞片,条形,顶端卷曲,长5~9 厘米,宽2~4毫,单花顶生,俯垂,钟状;花 被片6,长3.5~4.5厘米,内轮的矩圆形,宽1.1~1.5
Freyn的鳞茎,
产于黑龙江、新 疆等地。
第32页,共60页。
混伪品
草 贝 母
百合科丽江山慈菇 Iphigenia
中药川贝母ppt课件
4、质微辛。(鸡 屎味或马尿味)
冬麻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 无空心,质佳;
春麻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晦暗而 空心,质次。
【显微鉴别】 1、块茎横切面: ①最外有时有残留的表皮组织,浅棕色。 ②皮层较窄,外侧细胞壁稍厚,可见稀疏
壁孔。 ③中柱占大部分。维管束散在,有限外韧
型或周韧型,导管少。 ④薄壁细胞含多糖类块状物,遇碘液显暗
棕色。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
2、粉末:黄白色 ①厚壁细胞多角形,壁孔明显。 ②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 ③有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
④薄壁细胞中含颗粒状物,+碘液-→显 棕色;或含粘液质。
2、外层鳞叶2枚, 大小悬殊,紧密抱合,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习称“怀中抱月”, 顶端闭合。
3、底部平坦,微凹 入,中心有一灰褐色 鳞茎盘,断面粉性。
4、微苦。
二、青贝:
1、圆锥形,稍大 ( 高 4-14mm, 直 径 416mm)。
2、外层鳞叶两瓣, 大小相近,相对抱 合,顶端开口,可 见心芽。
姜黄、莪术、郁金
植物名 姜黄 蓬莪术 广西莪术 温郁金
药用部位
药材名
根茎 姜黄
块根 黄丝郁金
根茎 莪术
块根 绿丝郁金
根茎 毛莪术(桂莪术)
块根 桂郁金
根茎 温莪术
块根 温郁金(黑郁金)
主产地 四川 四川 广西 浙江
天麻
【来源】 兰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的 块茎。 【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 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
春
春麻:4-5 月采挖;
麻
冬麻:9-10月采挖。
以冬麻质量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完整鳞茎, 扁球形。 2、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枚,呈 肾形,相互对合, 其 内 有 2-3 枚 小 鳞 叶及干缩的残茎。
3、质脆易断,断面白色富粉性。
4、味苦。
二、大贝:
为鳞茎外层单瓣
肥厚的鳞叶,一
面凸一面凹,呈
新月形,余同 “珠贝”。
【显微鉴别】粉末:类白色
①淀粉粒:多为单粒(稀有复粒、半复粒)。
【采收加工】 春麻:4-5 月采挖; 冬麻:9-10月采挖。 以冬麻质量佳。
春 别】 1、块茎长椭圆形 2 、表面黄白色或
淡黄棕色,有纵皱,
以及由潜伏芽排列 而成的环纹多轮。
3、一端有红棕色干 枯的芽苞,习称 “鹦哥嘴”或“红 小辫”,或为残留 茎基;另一端有(自 母麻脱落后的)圆脐
三、炉贝:
1 、长圆锥形,较大 ( 高 7-25mm, 直 径 525mm) , 表 面 常 见 黄棕色斑块,故又习 称“虎皮贝”。 2、外层鳞叶2枚,大 小相近,顶端开口。
3、基部突出,呈圆 锥形,放不平。
四、岷贝(了解) 1、甚小(一般< 5mm ) , 圆 锥 形 , 顶端微尖。
植物名
姜黄
蓬莪术 广西莪术
温郁金
根茎 块根 根茎 块根 根茎 块根 根茎 块根
姜黄 黄丝郁金 莪术 绿丝郁金 毛莪术(桂莪术) 桂郁金 温莪术 温郁金(黑郁金)
四川
四川 广西
浙江
天
麻
【来源】 兰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的 块茎。 【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 南、贵州等地。
【附注】 1、据报道,约有38种贝母属植物的鳞茎做 贝母入药,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①湖北贝母:为湖北贝母的鳞茎。。
②安徽贝母:为安徽贝母的鳞茎。
2、川贝母的来源还有: ①伊贝:为伊犁贝母或新疆贝母的鳞茎。 ②平贝:为平贝母的鳞茎。
3、土贝母:伪品
①百合科植物益辟坚(丽江山慈姑)的球茎。
形疤痕,习称“肚
脐眼”。
4、质坚实,断 面角质样,半透 明。
5、气特异,味
甘、微辛。(鸡
屎味或马尿味)
冬麻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 无空心,质佳;
春麻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晦暗而 空心,质次。
【显微鉴别】 1、块茎横切面:
①最外有时有残留的表皮组织,浅棕色。
②皮层较窄,外侧细胞壁稍厚,可见稀疏
又称“草贝母”。
不分瓣,黄白色,有大毒,含秋水仙碱
(为提取的重要原料)。 ②葫芦科植物假贝母(土贝母)块茎。 不分瓣,黄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断面角 质样。
浙 贝 母
【来源】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采收加工】 加工成“大贝”(元宝贝)和“珠 贝”。
【性状鉴别】
一、珠贝:
2 、外层鳞叶2枚 , 大小悬殊,紧密抱合,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习称“怀中抱月”, 顶端闭合。 3 、底部平坦,微凹 入,中心有一灰褐色 鳞茎盘,断面粉性。 4、微苦。
二、青贝: 1、圆锥形,稍大 ( 高 4-14mm, 直 径 416mm)。
2、外层鳞叶两瓣,
大小相近,相对抱 合,顶端开口,可 见心芽。
蓝紫色,边缘表皮一圈仍为类白色。
②生物碱反应:粗粉 70% 的乙醇浸出滤液,
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溶解,滤过,取滤
液加碘化铋钾试液3滴,则生成橙黄色沉淀;
另取滤液,加 20% 硅钨酸试液数滴,即生成
白色絮状沉淀。
③荧光反应:粉末置紫外光下--→呈
亮淡绿色荧光。
姜黄、莪术、郁金
药用部位 药材名 主产地
川贝母
川 贝 母
【来源】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暗 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鳞茎。
前三者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
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虎皮
贝)”。
川贝母和暗紫贝母
【性状鉴别】 一、松贝: 1 、小,圆锥形, 心脏形,表面类白 色。高3-8mm,直 径3-9mm(<1cm)。
壁孔。
③中柱占大部分。维管束散在,有限外韧
型或周韧型,导管少。
④薄壁细胞含多糖类块状物,遇碘液显暗 棕色。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
2、粉末:黄白色
①厚壁细胞多角形,壁孔明显。
②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 ③有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 ④薄壁细胞中含颗粒状物,+碘液-→显 棕色;或含粘液质。
脐点多呈点状、裂缝状,均位于较小一端。
较大的淀粉粒可见偏心层纹。
②表皮细胞及气孔: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 壁连珠状增厚;气孔扁圆形,副卫细胞4-5个 ③螺纹导管:细小。 ④草酸钙结晶:多呈细小方形或杆状。
【成分】
含甾醇类生物碱,主要为贝母碱约0.1%,
去氢贝母碱。
【理化鉴别】 ①碘试液检查:横切片+碘试液- → 即呈
【理化鉴别】
①粉末 1g ,+ 10ml 水浸泡 4hr,时时振摇。 取滤液+碘试液 2 滴- → 显紫红色至酒红 色。
②粉末 1g + 45% 乙醇 10ml 浸泡 4hr ,时时 振摇。取滤液+硝酸汞试液 0.5ml ,加热 -→显玫瑰红色,并发生黄色沉淀。 ③分光光度法:
【附注】 伪品 ①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的加工品。
2、外层鳞叶2枚,大
小悬殊,紧密抱合, 裂隙极小或无。
【显微鉴别】 松贝:粉末白色
1、淀粉粒:甚多,形状多样,单粒或半 复粒(2-4脐点)。
脐点多呈点状、短缝状,大多位于较小 端,层纹细密,隐约可见。 2、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偶见不定 式气孔,类圆形,副卫细胞5-7个。 3、螺纹导管。 4、草酸钙结晶:小且少,方形或簇状。
②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的加工品。
③菊科植物大丽菊的根的加工品。
④羊角天麻: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根 茎加工品。
⑤美人蕉科植物巴蕉芋的根茎加工品。
书上未收载的伪品还有: (掺假) ①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 ②泽泻科植物慈菇的球茎。 ③槭树科植物大九股牛的根茎。 ④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块茎。 ⑤百合科植物黄精的根茎。 ⑥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 ⑦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块根(天花粉)。 ⑧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块根经特殊加工后 伪充。
3、质脆易断,断面白色富粉性。
4、味苦。
二、大贝:
为鳞茎外层单瓣
肥厚的鳞叶,一
面凸一面凹,呈
新月形,余同 “珠贝”。
【显微鉴别】粉末:类白色
①淀粉粒:多为单粒(稀有复粒、半复粒)。
【采收加工】 春麻:4-5 月采挖; 冬麻:9-10月采挖。 以冬麻质量佳。
春 别】 1、块茎长椭圆形 2 、表面黄白色或
淡黄棕色,有纵皱,
以及由潜伏芽排列 而成的环纹多轮。
3、一端有红棕色干 枯的芽苞,习称 “鹦哥嘴”或“红 小辫”,或为残留 茎基;另一端有(自 母麻脱落后的)圆脐
三、炉贝:
1 、长圆锥形,较大 ( 高 7-25mm, 直 径 525mm) , 表 面 常 见 黄棕色斑块,故又习 称“虎皮贝”。 2、外层鳞叶2枚,大 小相近,顶端开口。
3、基部突出,呈圆 锥形,放不平。
四、岷贝(了解) 1、甚小(一般< 5mm ) , 圆 锥 形 , 顶端微尖。
植物名
姜黄
蓬莪术 广西莪术
温郁金
根茎 块根 根茎 块根 根茎 块根 根茎 块根
姜黄 黄丝郁金 莪术 绿丝郁金 毛莪术(桂莪术) 桂郁金 温莪术 温郁金(黑郁金)
四川
四川 广西
浙江
天
麻
【来源】 兰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的 块茎。 【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 南、贵州等地。
【附注】 1、据报道,约有38种贝母属植物的鳞茎做 贝母入药,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①湖北贝母:为湖北贝母的鳞茎。。
②安徽贝母:为安徽贝母的鳞茎。
2、川贝母的来源还有: ①伊贝:为伊犁贝母或新疆贝母的鳞茎。 ②平贝:为平贝母的鳞茎。
3、土贝母:伪品
①百合科植物益辟坚(丽江山慈姑)的球茎。
形疤痕,习称“肚
脐眼”。
4、质坚实,断 面角质样,半透 明。
5、气特异,味
甘、微辛。(鸡
屎味或马尿味)
冬麻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 无空心,质佳;
春麻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晦暗而 空心,质次。
【显微鉴别】 1、块茎横切面:
①最外有时有残留的表皮组织,浅棕色。
②皮层较窄,外侧细胞壁稍厚,可见稀疏
又称“草贝母”。
不分瓣,黄白色,有大毒,含秋水仙碱
(为提取的重要原料)。 ②葫芦科植物假贝母(土贝母)块茎。 不分瓣,黄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断面角 质样。
浙 贝 母
【来源】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采收加工】 加工成“大贝”(元宝贝)和“珠 贝”。
【性状鉴别】
一、珠贝:
2 、外层鳞叶2枚 , 大小悬殊,紧密抱合,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习称“怀中抱月”, 顶端闭合。 3 、底部平坦,微凹 入,中心有一灰褐色 鳞茎盘,断面粉性。 4、微苦。
二、青贝: 1、圆锥形,稍大 ( 高 4-14mm, 直 径 416mm)。
2、外层鳞叶两瓣,
大小相近,相对抱 合,顶端开口,可 见心芽。
蓝紫色,边缘表皮一圈仍为类白色。
②生物碱反应:粗粉 70% 的乙醇浸出滤液,
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溶解,滤过,取滤
液加碘化铋钾试液3滴,则生成橙黄色沉淀;
另取滤液,加 20% 硅钨酸试液数滴,即生成
白色絮状沉淀。
③荧光反应:粉末置紫外光下--→呈
亮淡绿色荧光。
姜黄、莪术、郁金
药用部位 药材名 主产地
川贝母
川 贝 母
【来源】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暗 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鳞茎。
前三者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
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虎皮
贝)”。
川贝母和暗紫贝母
【性状鉴别】 一、松贝: 1 、小,圆锥形, 心脏形,表面类白 色。高3-8mm,直 径3-9mm(<1cm)。
壁孔。
③中柱占大部分。维管束散在,有限外韧
型或周韧型,导管少。
④薄壁细胞含多糖类块状物,遇碘液显暗 棕色。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
2、粉末:黄白色
①厚壁细胞多角形,壁孔明显。
②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 ③有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 ④薄壁细胞中含颗粒状物,+碘液-→显 棕色;或含粘液质。
脐点多呈点状、裂缝状,均位于较小一端。
较大的淀粉粒可见偏心层纹。
②表皮细胞及气孔: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 壁连珠状增厚;气孔扁圆形,副卫细胞4-5个 ③螺纹导管:细小。 ④草酸钙结晶:多呈细小方形或杆状。
【成分】
含甾醇类生物碱,主要为贝母碱约0.1%,
去氢贝母碱。
【理化鉴别】 ①碘试液检查:横切片+碘试液- → 即呈
【理化鉴别】
①粉末 1g ,+ 10ml 水浸泡 4hr,时时振摇。 取滤液+碘试液 2 滴- → 显紫红色至酒红 色。
②粉末 1g + 45% 乙醇 10ml 浸泡 4hr ,时时 振摇。取滤液+硝酸汞试液 0.5ml ,加热 -→显玫瑰红色,并发生黄色沉淀。 ③分光光度法:
【附注】 伪品 ①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的加工品。
2、外层鳞叶2枚,大
小悬殊,紧密抱合, 裂隙极小或无。
【显微鉴别】 松贝:粉末白色
1、淀粉粒:甚多,形状多样,单粒或半 复粒(2-4脐点)。
脐点多呈点状、短缝状,大多位于较小 端,层纹细密,隐约可见。 2、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偶见不定 式气孔,类圆形,副卫细胞5-7个。 3、螺纹导管。 4、草酸钙结晶:小且少,方形或簇状。
②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的加工品。
③菊科植物大丽菊的根的加工品。
④羊角天麻: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根 茎加工品。
⑤美人蕉科植物巴蕉芋的根茎加工品。
书上未收载的伪品还有: (掺假) ①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 ②泽泻科植物慈菇的球茎。 ③槭树科植物大九股牛的根茎。 ④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块茎。 ⑤百合科植物黄精的根茎。 ⑥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 ⑦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块根(天花粉)。 ⑧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块根经特殊加工后 伪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