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分类和区别
各种贝母的区别
各种贝母的区别功效差异浙贝母和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土贝母来源于葫芦科植物,三者的性状、加工方法和功能主治都不相同。
浙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分为元宝贝和珠贝两种。
元宝贝为鳞茎外层单瓣鳞片,形如元宝状。
直经2~3.5cm,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珠贝为未挖去心芽的小形整个鳞茎,全体呈扁珠形。
浙贝加工方法为新鲜药材除去表皮,拌以贝壳粉或熟石炭粉,吸去浆液晒干。
浙贝母功能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疠、疮毒。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松贝母、卷叶贝母的鳞茎。
松贝呈圆锥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心芽和小鳞叶1~2枚。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川贝母还有青贝、炉贝,这两种川贝外层鳞叶大小相近。
川贝母加工方法为:7~9月苗枯萎时采挖,将带泥的鳞贝摊在烈日下曝晒,当晒至贝母表面现粉白色时,将泥土筛去,将贝母装入麻袋,除去附土及外皮,过筛晒干。
川贝母功效为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土贝母:又称为假贝母,为葫芦科土贝母的鳞茎。
采收加工多在秋冬季节,洗净,蒸透,晒干。
药材为不规则的块,大小不等,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光亮而平滑,气微,味微苦,功效为散结消肿解毒,用于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炎、肥厚性鼻炎。
功效差异贝母是一种路人皆知的止咳良药,有名的成药也很多,例如川贝枇杷止咳露、川贝秋梨膏等,许多患者还自己去药店买来炖梨吃。
常用的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种,其名字虽然相似,但功效却大不相同,购买时需加以注意。
川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较强,且有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
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
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贝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拥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等功效。
不过,贝母按照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那么,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有什么区别呢?现将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介绍如下。
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1)川贝母: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植株长15-50厘米。
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1.5厘米。
叶呈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3-5(-10)毫米,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
花通常单朵,极少2-3朵,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
花期在5-7月,而果期在8-10月。
川贝母在幼苗期即开始生长鳞茎,但仅仅有米粒大,以后每年随植株发育而增大。
川贝母植株年生长期约90~120天左右。
(2)浙贝母:浙贝母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浙贝母较之川贝母,外形更大,故又称为大贝母。
植株长50-80厘米。
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5-3厘米。
叶近条形至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2.5厘米,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
花1-6朵,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顶端的花具3-4枚叶状苞片,其余的具2枚苞片;花期在3-4月,果期则在5月。
(3)土贝母:土贝母为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较川贝母和浙贝母有着较大的区别。
土贝母的鳞茎肥厚,肉质,乳白色;茎草质,无毛,攀援状,枝具棱沟,无毛。
叶片卵状近圆形,长4-11厘米,宽3-10厘米,掌状5深裂,每个裂片再3-5浅裂。
雌、雄花序均为疏散的圆锥状,极稀花单生,花序轴丝状,长4-10厘米,花黄绿色。
花期在6-8月,果期则在8-9月。
【本人结语】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是贝母的三种不同品种,其中以川贝母最为珍贵,浙贝母次之,土贝母最低。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几种贝母的区别和处方应付
伊贝母
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 戒伊犁贝母癿干燥鳞茎。 伊贝母呈扁球形。表面类白色, 光滑。外层鳞叶瓣,月牙形, 肥厚,大小相近而紧靠。顶端 平展而开裂,基部圆钝,内有 较大癿鳞片及残茎、心芽各1 枚。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 粉性。气微,味微苦。伊犁贝 母呈圆锥形,较大。表面稍粗 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叶心脏 形,肥大,一片较大戒近等大, 抱合。顶端稍尖,少有开裂, 基部微凹陷。
Page 3
川贝母
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戒太白贝 母、瓦布贝母癿干燥鳞茎。按药材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 “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四川 阿垻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
松贝呈类圆锥形戒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 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癿心芽和小鳞叶1~2枚。 先端钝圆戒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癿鳞茎盘,偶有残存 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 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癿残茎。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白炉贝) 戒浅棕黄色(黄炉贝),有癿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 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戒较钝。 Page 4
贝母分类和区别
贝母分类和区别无题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在中医药中,贝母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药材,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贝母的分类和区别是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其特性和作用,从而正确地应用于临床医疗。
在此文档中,将介绍贝母的分类和区别,帮助读者对贝母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贝母的分类贝母按照性味归纳,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 苦贝母:苦贝母味苦、性凉,具有清热化痰、润燥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痰热咳嗽、肺燥干咳等病症。
2. 甘贝母:甘贝母味甘、性平,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等病症。
3. 苦甘贝母:苦甘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既有清热化痰、润燥止咳的功效,又能清肺泄热、生津止渴,广泛用于咳嗽、痰多、口渴等疾病。
二、贝母的区别贝母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中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产地区别:贝母主要产于我国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等地的赤贝母最为著名。
而广东、广西等地则产出黑贝母,其性状和功效与赤贝母有所不同。
2. 外观区别:贝母的形态大小和颜色也存在一定差异,有的贝母色泽鲜亮,贝鳞规整,晶莹剔透,而有的贝母则呈暗褐色或黑色,形状不规则。
3. 性味功效区别:不同品种的贝母其性味及功效也会有所区别,有的品种适用于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有的品种则更适用于润燥生津、清泄肺热。
在使用贝母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药材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合的贝母进行治疗。
此外,贝母在配伍上有一些禁忌,如与半夏、白鲜皮等同用时会出现不良反应,需要严格控制使用。
总结:贝母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中草药,在中医药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根据性味可以分为苦贝母、甘贝母和苦甘贝母三种类型。
此外,不同产地、品种的贝母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体现在产地、外观形态、性味功效等方面。
了解贝母的分类和区别,有助于合理应用贝母于临床医疗中,达到更好的疗效。
川贝母的品种及鉴别要点
川贝母的品种及鉴别要点
1. 松贝,那可是川贝母里的宠儿呀!你看它就像颗珍珠般圆润可爱,怀中抱月的特征多明显啊。
还记得我有一次去挑选川贝母,看到松贝就感觉它特别不一样,一下子就吸引到我了。
鉴别松贝呀,就看它的大瓣和小瓣紧紧相拥,这就是它的独特标志呢!
2. 青贝,个头比松贝大一些呢,像个小胖墩儿。
每次看到青贝,我就想这和松贝差别还挺大呀!它的两瓣鳞叶大小相近,就好像两个小伙伴肩并肩。
你可别把它和其他的混淆了哟!
3. 炉贝,哎呀呀,它就像个有个性的家伙!颜色偏黄白色。
咱可以通过它的形状来辨别呀,长长的,还有点弯弯的。
我曾经拿着炉贝跟朋友说:“你看,这炉贝是不是很特别呀!”
4. 野生川贝母,那可是宝贝呀!真的好难得呢。
像寻找宝藏一样找到它可不容易。
看到野生的,一定要好好珍惜哦。
这就好像遇到珍稀动物一样惊喜,不是吗?
5. 栽培川贝母,虽然没有野生的那么稀罕,但也是很不错的呀!它的品质也不差呢。
就如同自己辛勤栽种的花终于绽放了一样让人开心。
在挑选的时候可要仔细观察哦。
6. 要注意哦,有些不良商家会拿其他东西来冒充川贝母呢!这可太可恶了。
我们得像侦探一样保持警惕呀!别被那些假货给骗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对吧?
7. 鉴别川贝母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呀!这可是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呢。
就好像对待重要的事情一样不能马虎。
要仔细看它们的特征,可别大意了哟!
8. 总之呀,川贝母的品种不少,鉴别要点可得好好记住。
不同的品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我们要学会认清它们,这样才能买到真正好的川贝母呀!。
各种贝母的区别之一:川贝母与浙贝母
各种贝母的区别之一:川贝母与浙贝母各种贝母的区别之一:川贝母与浙贝母1.地道名贵药材---贝母我国地域横跨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所产贝母品种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一为川贝母,主产于云南、四川;二为浙贝母,主产于浙江象山等地;三为新疆贝母,主产于天山山脉;四为土贝母,产于河南、陕西等地。
在国内外,川贝母的名声最大,口碑最好。
根据药农和中医经验,川贝母是越小趁珍贵,按其颗粒直径大小,又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三等,颗粒最小者特称为“珍珠贝”,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为川贝中之最优品。
另外四川松潘地区号称“贝母之乡”,这个地方多雪山草原,出产的“正松贝”也为川贝中之珍品,所以,很早就有贝母“川者为贵”之说。
即使是中医,甚至是专门从事中药专业的人,大概也很少有人知道另有一种川贝极品——苍山贝母,别名又叫苍贝母、雀嘴贝、灯笼贝。
在云南省大理古城西部,有座苍山,又叫点苍山,绵延50多公里,海拔最高达到4122米,苍山上的植物药材有1000多种。
苍山贝母属于苍山药物中的珍品,主要分布在苍山上海拔2700~3800米冷凉、阴湿的竹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本地习称“珍珠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直径仅有0.3~0.9厘米,表面平滑清洁,色白有光泽,断面白色,粉性强;外层两鳞瓣大小悬殊较大,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据《大理县志稿》记载:“苍山贝母生兰峰以北诸峰之间,其粒雪白圆小,性苦寒,润肺,消痰,散瘿,治恶疮。
”由于其质佳,疗效好,极稀少,是历史悠久的大理三月街药材集市上的一种名贵中药,往往才出现,就有客商争相抢购。
大理白族民间甩苍山贝母2~3克冲成汤放入瓷碗中,加适量蜂蜜炖服,治疗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结核、乳痈等症。
外用常作止血、止痛、消炎、拔脓生肌的要药,疗效显著,且伤口愈合后疤痕平整。
川贝尽管是一味治病良药,但其疗效的高低与服用方法密切相关,该药入丸散剂则效宏,入煎剂则不能充分发挥药效。
贝母
植物学史
贝母贝母属的建立可追溯至16世纪50年代,由林奈以“Fritillaria L.”命名于《植物种志》与《植物属 志》中。据记载该属约有60种,分为5组:贝母组(Sect. Fritillaria)、多花组(Sect. Rhinopetalum)、 聚花组(Sect. Petillium)、单鳞组(Sect. Theresia)、多鳞片组(Sect. Liliorhiza)。分布区的范围 约在北纬26°-65°之间,在欧亚分布区的北界约为北纬58°-60°,如阿尔泰贝母(Fritillaria meleagris Linn.)和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两种的分布就可到达上述地区。分布最南的种如川贝母在 中国的云南横断山区的漾濞、大理、禄劝一带,约北纬26°。分布最东的种Fritillaria camtschatcensis约在 东经160°,分布最西的种Fritillaria lusitania约西经9°。在北美洲,分布区北界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威尔 士,约为北纬65°、西经168°,阿尔泰贝母的分布属于上述地区,这是贝母属在北美洲分布的西界和北界。其 南缘约为北纬32°,如Fritillaria biflora。贝母属在地中海地区分布的种类最多。而在伊朗—土耳其虽然只 分布39种3亚种,但该区却具有从原始的贝母组至特化的聚花组,多花组和单鳞组等4个组,只有贝母属中演化水 平较高的多鳞片组没有分布在该区。该区不仅有较多原始性状的种,而且有较特化的类群。因此,伊朗—土耳其 是贝母属种类分布的多样化中心。但贝母属在该区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其种类在该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 在地中海地区,贝母属的种类主要是贝母组的种类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地中海地区是贝母属的多度中心。
贝母的种类及药性区分
三种贝母的功效与应用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主产于浙江象山、鄞县,安徽、江苏等地亦产。
产浙江省称浙贝母,又称象贝母。
[性味归经]苦,寒。
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应用]①用于风热,痰热咳嗽。
治风热咳嗽,常配以桑叶、菊花;治痰热郁肺之咳嗽,常配以黄芩、知母。
②用于瘰疬,瘿瘤,疮毒,肺痈等。
本品能清泄热毒,开郁散结,治瘰疬,配以玄参、牡蛎;治瘿瘤,配以海藻、昆布;治疮毒,配以银花、连翘;治肺痈,配以鱼腥草、冬瓜仁。
此外配以乌贼骨治疗胃脘痛。
[用法用量]煎服,每次5~10g。
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的鳞茎。
主产于四川松藩等地,故名川贝、松贝。
云南甘肃等地亦产。
川贝又称贡贝、京贝。
“贡”、“京”言其品质上乘,可作为朝贡京城之品。
[性味归经]苦,甘,寒。
归肺,心经。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用于阴虚燥咳及虚痨咳嗽。
本品性寒味微苦,能清肺泄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养阴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咳,及年老体弱、孕妇、儿童等患者。
凡症见咽干口燥,舌红苔少,咳痰不多或痰中带血者,常配以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润肺止咳。
[用法与用量]煎服,3~10g;研末吞服1~2g;也可用5g,加冰糖、梨头炖服或蒸服。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又称大贝母、草贝、地苦胆。
性味苦寒,功能散结毒,消痈肿。
主要适用于多种外科疾患,如痈肿疮毒,瘿瘤瘰疬,蛇虫毒及各种癌症。
可用10~30g,配以蚤休、白毛藤等煎汤内服,亦可土贝母研粉,醋调后外敷局部。
备述:贝母在明代以前并无川贝、浙贝、土贝之分,至清始有象贝、土贝的性味功用之记载。
川贝与浙贝性寒味苦,能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
然川贝性凉而有甘味,兼有养阴润肺之功,而清火散结之力不及浙贝。
故川贝多用于内伤咳嗽、阴虚咳嗽;浙贝多用于外感咳嗽、痰热咳嗽。
土贝母功毒散结,主要用于癌肿疮毒。
现代研究贝母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镇咳、祛痰及解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有中枢抑制及镇痛、镇静作用。
贝母的种类及药性区分
贝母的种类及药性区分
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等功效。
按照不同的特征和
产地,可以将贝母分为不同的种类。
同时,不同种类的贝母在药性上也有所区别。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贝母种类及其药性区分。
紫贝母
紫贝母主要产于云南和四川等地,其外形为紫或灰褐色,呈长圆锥形。
紫贝母
味微苦、微涩,性凉。
其主要功效为清热、润肺、止咳,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吐泻、痢疾等症状。
麦冬贝母
麦冬贝母主要产于陕西、甘肃等地,其外形为灰白色长圆锥形。
麦冬贝母味甘、性微寒。
其主要功效为补虚、润肺、止咳,常用于治疗肺虚干咳、燥喉、咳血等症状。
淡贝母
淡贝母主要产于安徽、河南等地,其外形为灰白色,呈圆锥形或球形。
淡贝母
味淡、性微寒。
其主要功效为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常用于治疗肺燥口渴、干咳少痰、吐血等症状。
刺贝母
刺贝母主要产于河南、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其外形为淡黄色圆形或卵形。
刺贝母味苦、辛,性微寒。
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利尿通便,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膀胱炎、水肿等症状。
以上几种贝母种类各有特点,在药性上也有所区别。
在选择药材时,需要根据
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选用合适的贝母种类,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贝母具有一定的毒性,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
中药材贝母
中药材贝母第一章贝母概述贝母属植物约6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区域、北美洲和亚洲中部。
我国产20种和2个变种,除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以四川(8种)和新疆(6种)种类最丰富。
一、川贝母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的种植物的干燥鳞茎,包括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
川贝母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能。
1.川贝母(卷叶贝母)主要产于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海拔3200-4200米。
也见于甘肃(南部)、青海、宁夏、陕西(秦岭)和山西(南部),海拔1800-3200米。
通常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
也分布于尼泊尔。
本种分布较广,形态的变化也较大。
例如,花的色泽可以从紫色逐渐过渡到淡黄绿色,小方格、条纹和斑点的多寡,也有很大的变化,难以分开。
康定贝母(变种)产于四川康定一带。
生于海拔3500-4100米的河边林下或草地上。
也是川贝来源之一。
2.甘肃贝母岷贝(甘肃),西北贝母,产于甘肃南部(洮河流域)、青海东部和南部(湟中、民和、囊谦、治多)和四川西部(甘孜、宝兴、天全)。
生于海拔2800-4400米的灌丛中或草地上。
本种为药材"川贝"主要来源之一。
3.暗紫贝母(松贝、冲松贝)产于四川西北部(松潘、若尔盖、马尔康、刷经寺、洪源、理县)和青海东南部(兴海、河南、果洛、班玛)。
生于海拔3200-4500米的草地上。
本种为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
在四川若尔盖、小金、南川等县有少量栽培。
4.梭砂贝母(德氏贝母、阿皮卡〈西藏语〉)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杂多、囊谦)和西藏(拉萨至亚东)。
生于海拔3800-4700米的沙石地或流沙岩石的缝隙中。
鳞茎为药材"炉贝"的来源。
二、其它品种贝母伊贝母(含新疆贝母)具清肺、化痰、散结功能。
平贝母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能。
贝母
贝母贝母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贝母英文名称:Bulbus Fritillaria (拉);fritillaria [bulb]定义:各种百合科Fritillaria 属植物的干燥鳞茎的总称。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浙贝母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目录贝母简介详细分类不同贝母功效差异伪劣品种鉴别方法栽培技术贝母鉴别医疗价值食用方法展开编辑本段贝母简介汉语拼音:bèimǔ英文:fritillary 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
展瓣贝母花贝母编辑本段详细分类一、贝母家族按产地分为四大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
二、贝母家族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1、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
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
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
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川贝母植物形态来源有几种,分别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
川贝母: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茎直立,高15-40cm。
叶2-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无柄。
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每花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
川贝、浙贝、平贝之区别小议
川贝、浙贝、平贝之区别小议中药中“贝母”一类种类繁多,再加上有很多别名,很容易让人混淆,现在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临床上常用的三种贝母的区别。
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
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
苏恭曰:“其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之良,........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
《药性赋》中说“贝母清痰止咳而利心肺”。
本无分类,直至《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明确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内伤久咳以川贝为宜,而平贝广泛使用的时间更晚,到清末方全国应用。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因主产于四川,故一般称为川贝母,简称川贝,品质较优,奉为地道药材。
古时有人认为川贝以底平、头尖者最良,故有尖贝母一说。
其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功效润肺止咳平喘,清热化痰。
浙贝. 浙贝母是百合科植物,系浙贝母的地下鳞茎,主产于浙江,简称浙贝。
因原产浙江象山,故又有象贝母之名,简称象贝。
质量较佳,也奉为地道药材。
浙贝母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大贝母,简称大贝。
《本草正》中记载其味大苦,性寒,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经,功用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平贝,是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本药最初用于关外,为地方用药,19世纪中期咸丰年间东北的汉、朝、满、回等民族即有"贝母梨"治疗肺热咳喘等民间验方流传。
20世纪初吉林市已有平贝母等药材经营,并转销关内,于是平贝母开始进入关内药材市场,供应各地药用。
其性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等症。
川贝和浙贝的应用时间较长,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之前统称为“贝母”。
贝母分类和区别
贝母分类和区别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贝母可以分为多个种类,下面对贝母的分类和区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属名分类贝母属于百合科,是百合科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根据属名的差异,贝母可以分为真贝母和假贝母两大类。
1. 真贝母真贝母,即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中的典型种,其主要特点是草本植株,叶片呈珠心形或心脏形,质地较薄而柔软,上面有明显的叶脉,下面有白色的气孔。
真贝母的花朵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花瓣呈反卷状,散发淡香。
2. 假贝母假贝母是百合科中贝母属的其他植物的统称,与真贝母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
假贝母通常具有块茎或球茎,叶片纤细而稍硬,无明显的叶脉,下面无气孔。
假贝母的花朵颜色和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为紫色或粉红色,有的为黄色或白色,花瓣较真贝母硬挺。
二、按药用部位分类除了按属名分类外,贝母还可以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
通常情况下,中药中使用的部位为贝母的鳞茎或块茎,即地下的植物茎,其主要成分为莽草酸和异腺苷。
1. 鳞茎贝母鳞茎贝母,也称为肉苞莪术,是百合科植物鳞茎贝母的干燥鳞茎,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邪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2. 块茎贝母块茎贝母,也称为野贝母,是百合科植物贝母的干燥地下茎,具有清热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热病、咳嗽等病症的治疗。
三、按产地分类贝母的产地也会影响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因此在中药材市场上,常根据产地的不同来区分贝母的品种和药效。
1. 湖南贝母湖南贝母是中国主要的贝母产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贝母之乡”。
湖南贝母具有泻肺清热、化湿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咳嗽、胸痹症等。
2. 四川贝母四川贝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贝母产地之一,被誉为“四川药王”。
四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邪所致的痰热咳嗽、咯血等病症。
3. 西藏贝母西藏贝母生长在高原地区,具有特殊的环境和生长条件,因此其药材品质独特。
川贝母之松贝、青贝、炉贝的对比与伪品区分
川贝母之松贝、青贝、炉贝的对比与伪品区分
一、川贝母的产地
之所以叫川贝母是因为主产地在四川,因此,四川的贝母也是道地药材。
当然,不排除也有青海、西藏等地贝母。
二、川贝母的外形
类圆锥或近球形。
表面类白色,质硬而脆,富粉性,味微苦。
传统鉴定认为:个小、色白、完整、质坚实、富粉性者为佳。
三、川贝母的种类和混淆品
川贝主要分为松贝、炉贝和青贝。
川贝的混淆品主要有新疆贝母、东贝、平贝,目前市场混淆品种最多的当属平贝母,后文附介绍。
下面介绍一点川贝母经验鉴别的一些术语,供参考交流。
1、松贝
怀中抱月:指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缕衣黑笃:指松贝药材基部稍凹入,间见黑斑,留有须根痕。
观音坐莲:指松贝底部平、微凹入,平放能端正稳坐。
2、炉贝
虎皮斑:指炉贝鳞叶表面所特有的黄白色或棕色斑点。
马牙嘴:指炉贝药材呈棱状圆锥形和长卵圆形,形似马牙状,其顶端较瘦尖,均成开口状。
说了这么多干货了,给大家上点图片看一下:
四、川贝混淆品——平贝母
目前市场上最多的川贝混淆品——平贝母。
先上一点干货:平贝母,川贝母混淆品之一。
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干燥小鳞茎。
鉴别要点:外层2鳞片通常大小近相等,或其中1枚稍小,鳞茎扁球形,鳞茎小,顶端平,开裂,鳞茎盘内凹,表面长具“虎皮斑”,味淡、微苦,产东北、河北东北部。
五、川贝母鉴别特点对比。
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还是分不清?看这里
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还是分不清?看这里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川贝根据性状和产地不同有松贝、青贝、炉贝之分,其中以松贝品质和药效为佳。
一、松贝的性状特征松贝松贝表面米白色,外形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
其最大的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即此药材外有鳞瓣2枚,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顶端闭合,底部平,微微凹入,能放平直立。
质地硬脆、有光泽、粉性足,味微苦。
松贝属于川贝中的顶级,因此在挑选松贝时要多加鉴别,通常以个小、均匀、完整、色米白而有光泽者为佳。
较破碎、呈油浸状、颜色偏黄、色泽不一致的不要挑选,颜色太白、入口有酸味或刺鼻的硫磺味则是熏硫磺太多。
二、川贝常见混伪品的鉴别由于川贝母大多产于高山草地,产量有限,因此价格较为昂贵,市面上常出现一些冒充川贝的次品和伪品,因此,市民在购买的时候也要多加鉴别。
常见的川贝容易混淆的品种有平贝母、浙贝母、光慈姑及山慈菇等,不是以下是鉴别要点和相关图片以助大家识别:1、平贝母本品呈扁球形,高0.5~1cm,直径0.6~2cm。
表面黄白色至浅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
气微,味苦。
平贝母2、浙贝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鱗茎。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
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大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鱗叶,略呈新月形,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
浙贝母—大贝珠贝为完整的鱗茎,呈扁圆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鱗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和干缩的残茎。
浙贝母—珠贝3、丽江山慈菇为百合科植物山慈菇的干燥球茎,又称草贝母,表面黄白色或灰黄棕色,光滑,一侧有纵沟,不分瓣,质坚硬,断面胶质或微带粉质,味苦而麻。
此药材有毒,过量服用可致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
4、光慈菇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干燥鳞茎。
中医理论知识中药词典:贝母-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的干燥鳞茎,包括浙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新疆贝母、伊犁贝母、平贝母。
浙贝母具清热化痰,开郁散结功能。
川贝母类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能。
伊以母(含新疆贝母)具清肺,化痰,散结功能。
平贝母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能。
均为常用中药材。
贝母分布于全国18个省(区)300多个县(市、区)。
贝母因来源不同,其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亦有很大差异。
浙贝母栽培历史悠久,川贝母等为野生。
建国后,在积极发展浙贝母生产同时,开展了各种野生贝母的资源调查和栽培试验。
50年代至70年代全国各类贝母收购置一直徘徊在500-650吨之间。
由于浙贝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所突破,产虽比较稳定。
但野生川贝母因后备资源紧张,人工栽培技术不易推广,商品仍然紧缺。
各类贝母疗效、用量、生产状况不一样,应按需要,协调发展。
浙贝母产量大,调剂面广,应搞好新、老产区的基地建设,并进一步解决加工技术等问题。
川贝母疗效卓著,系贝母珍品,自然资源不足,长期紧缺,应在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研究发展家种,并要解决好生产中的资金和技术推广问题。
其它地区性习用贝母,生产速度和规模要适当控制。
贝母
1.《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 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2.《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 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3.《药性论》 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 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 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4.《本草正》:降胸中因热结脚及乳痈流痰结核。
川贝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
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等贝母 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 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性 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 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 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 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 痈等病症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 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 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另外还具有 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
贝母
品种的分类
按产地不同可分为四类:川贝母、浙贝 母、土贝母、伊贝母
生长环境 川贝母生长于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 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土壤为山 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 川贝母野 生于海拔3500~4500米高寒地区、土壤比较 湿润的向阳山坡。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南部、 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及东部。
5.《本草别说》 能散心胸郁结之气。
7.《本草会缠》 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 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 8.《本草正》 降胸中因热结脚及乳痈流痰结核。 9.《本草述》 疗肿瘤疡,
浙贝母和川贝母有哪些区别?
浙贝母和川贝母有哪些区别?关于《浙贝母和川贝母有哪些区别?》,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浙贝母和川贝母是二种十分宝贵的中药材,由于姓名一些类似,因此常常被大家搞搞混,事实上,这二种中药材的作用有所区别,浙贝母具备医治风热咳嗽的功效,此外可以善开郁积,还具备止疼功效,下边详解浙贝母和川贝母的众多差别。
第一、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学科不一样浙贝母是归属于百合科多年生长木本植物浙贝母的干躁球茎的一种,味有点苦,分成了元商品和珠贝二种种类。
在其中元商品是一种球茎表层单瓣鱼鳞,样子好像金币的绿色植物,而姓名也是从而获得,直徑尺寸是在3公分上下,表面的色调偏重乳白色或是是浅黄色,里边的色调是乳白色的,假如将元商品断裂,你能发觉这一横断面与表面一样也是展现乳白色或是是浅黄色的,具备一定的粉性。
而珠贝是一种未挖掉心芽的小型整球茎,全体人员呈扁珠形。
川贝母归属于百合科多年生长木本植物川贝母、暗暗贝母花、甘肃省贝母花或梭砂贝母花的干躁球茎一种。
川贝母有松贝、青贝、炉贝三种种类,松贝呈锥形食材样子,后二种枇杷叶表层鳞叶尺寸相仿。
第二、浙贝母和川贝母的样子不一样浙贝母的外形是扁球型,直徑大概是在1~2.5cm中间,高宽比为1~1.5cm,浙贝母的表层有两颗鱼鳞,这两着是伸缩在一起的,好像一对关联和谐的夫妇,里边有内有小鳞叶2~3枚,总体的外型色调偏类乳白色至浅黄乳白色。
川贝母的外型是锥形,直徑大概是在0.5~1.0cm,高类似是在0.4~1.0cm上下,川贝母的表层也是有两颗鱼鳞,可是他们的尺寸差距,是大面积的鱼鳞牢牢地环绕着着片状,好像一对甜美的恋人,顶级较为尖,可是也是有的,色调是类乳白色。
第三、浙贝母和川贝母的来源于不一样浙贝母关键产于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等地,由于浙贝母以浙江象山者的品质最佳,因此也称为向象贝母花。
川贝母关键产于于四川、云南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等地,由于生产量以四川的生产量数最多,因此姓名才从而获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母分类和区别
贝母是一种药材,其分类和区别如下:
1. 化学分类:贝母属于龙胆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黄酮类、挥发油等。
2. 药用分类:根据不同的药用部位,贝母可以分为麻黄贝母和川贝母两种。
麻黄贝母主要用于解表散寒、发汗解毒,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而川贝母则主要用于润肺止咳、清热化痰,治疗咳嗽、哮喘等症状。
3. 生长地区分类:贝母的生长地区不同,也会影响其药效和药用价值。
麻黄贝母主要产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而川贝母则主要产于四川、云南等地区。
4. 外观区别:麻黄贝母的根茎较为粗壮,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的芽眼和疤痕;而川贝母的根茎较为细小,表面灰黄色,无明显芽眼和疤痕。
另外,在药材市场上,贝母通常以麻黄贝母的形式出现,因为其药效更为明显,价格也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