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三代棉铃虫防治
病虫害防治技术_怎样防治棉铃虫
病虫害防治技术_怎样防治棉铃虫
怎样做好棉田病虫害防治?怎样防治棉铃虫?棉铃虫食性很杂,除了是棉花蕾、铃的大害虫外,还危害高梁、苜蓿、辣椒、花生、向日葵等多种作物。
成虫体长
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体色变化大,有灰黄、黄褐、绿褐等色。
辽宁棉区可发生三代,第二代幼虫主要危害花蕾,第三代幼虫主要危害青铃。
幼虫危害棉花蕾、铃时,虫体常钻入一半,但危害辣椒时,虫体全部钻入果实内。
一般水、肥足、密植、蕾铃多的棉田发生量较大,集中棉区比分散棉区发生危害重。
温度25~28°C,相对湿度70%以上时,最适棉铃虫发生。
棉铃虫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棉田套种玉米,每亩200~300株,可减少棉花上产卵量。
喷磷驱蛾,当产卵盛期喷1%过磷酸钙,最好三次,有驱蛾作用。
结合整枝,将易产卵的顶端嫩叶摘除,带出田外处理。
(2)化学防治
50%甲胺磷1000倍液、40%久效磷2000倍液、20%杀灭菊酯或2.5%溴氰菊酯5000倍液,喷药时对棉棵各部要喷药均匀。
(3)生物防治
草铃的成虫、幼虫都是棉铃虫的天敌。
应注意保护,或在棉铃虫卵的始、盛、末期,每期放赤眼蜂1.5~2万头,总放蜂量不低于6万头。
第三代棉铃虫何时防治 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第三代棉铃虫何时防治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1.农业防治。
一是在棉花蕾铃期,采取合理的整枝技术,可以明显减少田间卵和初孵幼虫的存量,对于预防棉铃虫的危害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次整枝在棉花蕾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去掉多余的叶枝。
第二次整枝在棉花初花至盛花期间,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打顶和打边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除去一部分三四代棉铃虫的卵和幼虫。
二是草把诱蛾。
棉铃虫蛾对半枯萎的大叶杨、柳树、刺槐等树枝把散发的气味有趋性,因此田间插把能很好诱杀棉铃虫蛾,一般能减少产卵量的40%-50%。
2.生物防治。
用阿维菌素、甲维盐乳剂、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苏云金秆菌等药剂进行均匀喷雾。
3.物理防治。
使用灯光诱蛾。
利用棉铃虫的趋光性,在棉田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或其它灯具诱捕成虫。
特别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效果显著,可降低落卵量30%-40%。
4 化学防治。
注意交替用药:不要单一使用一种药剂,可交替、混合使用。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
注意及时检查,确保防治质量:每次用药后要及时检查,若残虫量仍在防治指标以上,应及时补治,尽量把棉铃虫消灭在3龄以前,针对第三代及第四代棉铃虫产卵分散的特点,喷药时不宜行走过快,亩用药液不低于60-75公斤,喷洒要均匀,做到喷头“两翻一扣、四面打透”,成虫和卵主要分布在顶部和中上部叶片背面,因此打药时要求喷头向上把叶片背面喷透,然后喷头向下再将整体植株喷透。
以使棉株各部位的虫卵着药,确保防治质量。
另外,根据棉铃虫的活动习性,以上午10点以前,下午5点以后用药为宜。
棉花“花铃期”的管理技术棉花从开花到棉铃吐絮的这段时间称为花铃期,7月上旬开始到8月下旬约为50~60天的时间。
棉花花铃期的管理应掌握初花期促、控结合,盛花期以后以促为主,增结蕾铃,减少脱落,实现“三桃满挂”,主要措施是:1、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棉花进入花铃期,茎枝、叶的生长都达到最大值,同时大量现蕾,开花结铃,积累的干物质最多,对养分的吸收达到高峰,是施肥的关键时期。
防治棉花上的棉铃虫害的有效措施
防治棉花上的棉铃虫害的有效措施棉花上的棉铃虫害是棉花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给棉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棉铃虫害,减轻棉农的负担,科学家们探索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措施,并详细阐述其操作方法和预防效果。
一、采用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病原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方法,具有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特点。
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释放天敌、利用昆虫病原菌和使用病毒杀虫剂。
1. 释放天敌棉铃虫的天敌有蜘蛛、寄生蜂等。
蜘蛛是天然的捕食者,能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使用蜘蛛为天敌的方法是在棉田周围种植金银花、百威等植物,吸引蜘蛛为其提供栖息和食物。
寄生蜂也是可以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天敌,通过购买并释放寄生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2. 利用昆虫病原菌昆虫病原菌可以感染和杀死棉铃虫,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杀虫剂。
使用昆虫病原菌的方法是将其喷洒在棉花上或投放特制的病原菌包,使害虫感染并死亡。
3. 使用病毒杀虫剂病毒杀虫剂是利用病毒感染害虫来控制其数量的方法。
病毒杀虫剂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还对其他害虫具有一定的作用。
使用病毒杀虫剂的方法是将其喷洒在棉花上,使害虫感染并死亡。
二、合理选择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防治棉铃虫害的传统措施,其具有速效、广谱性和易操作等特点。
但是使用化学防治方法需要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1. 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针对棉铃虫害,可以选择防治效果好且对环境影响小的化学农药。
常用的农药包括氯氰菊酯、吡虫啉、苯噻虫等。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该根据害虫的发生情况和农药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施药。
2. 合理用药量和施药时间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根据棉花生长发育期和害虫的发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用药量。
通常,施药应在害虫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并按照标准剂量进行喷洒。
三、农业生态环境调控农业生态环境调控是利用生态原理和技术手段,调整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害虫的孳生和繁殖条件,达到防治的目的。
棉花病虫害防治预防棉铃虫危害的技术方案
棉花病虫害防治预防棉铃虫危害的技术方案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棉花病虫害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中,棉铃虫是最为常见和具有破坏性的虫害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棉铃虫危害,下面将介绍一些技术方案。
一、培育抗虫棉花品种培育抗虫棉花品种是预防棉铃虫危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和繁育抗虫性强的棉花品种,可以降低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程度。
针对目前较为严重的棉铃虫抗药性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转基因育种,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提高棉花的综合抗虫能力。
二、优化种植管理优化种植管理是预防棉铃虫危害的重要环节。
首先,合理选择种植地点,避免连作和重茬,以减少虫害的滋生。
其次,科学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和养分供应,提高棉花的抵抗力。
另外,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害的庇护源。
此外,定期检查田间,发现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蔓延。
三、采用生物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棉铃虫防治技术。
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真菌和细菌等生物调节剂来控制棉铃虫的繁殖。
例如,可以投放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蚜虫和食蚊鱼等,来减少棉铃虫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昆虫病毒和真菌对抗棉铃虫,使其死亡或致病。
四、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是目前常用的棉铃虫防治手段之一。
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来防治棉铃虫。
然而,化学防治需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遵守安全间隔期,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浓度,分散施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综上所述,棉花病虫害防治预防棉铃虫危害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培育抗虫棉花品种、优化种植管理、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和化学防治措施等。
我们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方案,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以保障棉花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共同致力于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棉花苗期病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减少棉田菌源;合理密植,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补施钾肥,配施微肥,培育壮苗;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根据苗期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二、棉花铃期病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顶、去边心,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轻棉铃虫危害;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棉株抗逆性。
2、化学防治:根据虫情调查和测报结果,在棉铃虫产卵高峰期和孵化高峰期及时喷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
三、棉花蕾期病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顶、去边心,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轻蕾铃脱落;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棉株抗逆性。
2、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对于病害,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对于虫害,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杀虫剂。
四、棉花花铃期病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顶、去边心,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蕾铃脱落率;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棉株抗逆性。
2、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对于病害,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对于虫害,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杀虫剂。
同时,要注意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以及赤眼蜂、金小蜂等寄生性天敌。
棉花病虫害防治一、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基础上,通过多项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将棉花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1、农业防治措施(1)推广抗虫棉,优化品种结构。
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技术措施
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技术措施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害虫,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棉铃虫取食棉花的铃、子、籽等部位,导致棉铃变小、掉落、受伤等,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为了有效防治棉铃虫的危害,下面将介绍棉铃虫的发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1.棉铃虫发生规律:棉铃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高温多湿的环境是其繁殖和发生的有利条件。
在南方地区,一般在7月份开始出现棉铃虫的危害,8月份达到高峰期,然后逐渐减少,11月份基本结束。
2.棉铃虫防治技术措施:(1)合理耕作措施:及时翻耕,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棉花的抗虫能力。
(2)选择抗虫棉种: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如免疫系列的棉花品种。
这些品种对棉铃虫的抵抗力更强,抗虫效果更好。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天敌细菌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
常用的天敌包括益虫昆虫、蜘蛛等。
也可以引入天敌细菌来消灭棉铃虫。
(4)化学防治:根据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有选择性的杀虫剂,如吡虫啉、恶虫净等。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避免药害。
3.具体防治措施:(1)定期巡田观察:及时发现棉铃虫危害的迹象,比如叶片被咬食、叶片上的粪便等。
巡田观察可以及早发现,及早防治。
(2)黄板监测:在棉田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引和捕杀害虫。
黄板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虫口的密度和分布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生物防治:可以引入天敌昆虫,如蜘蛛、寄生蜂等,来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也可以使用天敌细菌来杀灭棉铃虫,如苦杏树细菌等。
(4)适时化学防治:在棉铃虫的危害高峰期,根据虫口密度和经济损失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在施药时,要注意用药剂量和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
(5)清除秧苗、采棉垃圾:清理棉田中的秧苗和采棉垃圾,减少棉铃虫的滋生环境,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综上所述,防治棉铃虫的措施包括合理耕作、选择抗虫棉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综合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并提供相应的实施建议。
一、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后续防治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病虫害监测与预警:1. 定期巡查田间在棉田周边设置监测点,定期巡查虫情和病情,并记录下来。
通过比对记录的数据,可以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2. 使用性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图像识别等,对棉田进行数字化监测。
通过无人机等设备获取高清图像,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病虫害进行识别和监测,实现实时预警。
二、病虫害防治根据棉铃虫的生活史和行为特点,可以采取多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等天然的生物控制因子来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比如,引进捕食性昆虫,如瓢虫、寄蝇等,与棉铃虫形成食物链关系,减少其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昆虫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防治棉铃虫。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或灌根处理,消灭棉铃虫。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棉铃虫的抗药性和作物的生长期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药害和药残问题的发生。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破坏棉铃虫的生活环境,如采用网罩覆盖棉田,阻止虫害的入侵。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陷阱、诱虫剂等手段吸引和捕捉棉铃虫。
三、生态环境调控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加棉铃虫的天敌数量,降低棉铃虫的发生率。
1.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改变棉田的生境,打破连作害虫虫源的周期,降低害虫发生的风险。
2.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抗虫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棉花的自身抵抗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3. 生境改造调整农田的周边环境,增加棉田周围的植被覆盖,提供天敌的栖息地,促进天敌的繁殖。
四、综合防治措施的整合应用综合防治技术的整合应用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如何防治棉田第三、四代棉铃虫
如何防治棉田第三、四代棉铃虫我国黄淮地区,七月中旬至九月上旬是第三、四代棉铃虫发生危害期。
因今年套种棉田比例增加、且发育偏晚,第二代棉铃虫的残虫量较大,七、八月份的降雨较多,加之抗虫棉进入中、后期的抗虫性能大大降低。
据上述分析,今年黄淮地区,第三、四代棉铃虫将会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从笔者多年调查看:因此时大部分纯作春棉的植株已趋老化,棉铃虫的落卵量较少,孵化率也比较低;而套种棉田,大都成熟较晚,棉株比较幼嫩,十分有利于棉铃虫取食,故落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比纯作春棉田高出45.2%和53.6%。
在不防治条件下,套种棉的蕾铃受害率,比纯作春棉高56.8%。
故此,晚熟棉田(大部分套种棉田和少数晚发纯作春棉田)是第三、四代棉铃虫防治的重点。
因此防治第三、四代棉铃虫,要实行综合防治。
第一要推广杨树枝把诱捕棉铃虫成虫依据棉铃虫成虫对酸、甜、香等物质有很强的趋化性特点,在棉铃虫羽化期,插杨树枝把诱蛾有良好效果。
将带叶的鲜杨树枝条,每6-8枝扎成一把,把高两米左右,傍晚插入棉田,每亩插10-15把。
夜间棉铃虫成虫出来活动时,闻到杨树枝把散发的气味后,便钻入枝把内。
从插把后的第二天开始,在每天天亮、未出太阳之前,将枝把一一套入塑料带中拔起抖动、收集藏匿蛾子进行捕杀。
捕杀完后,将枝把倒放在棉行间,防止日晒,待黄昏时再将枝把插起来。
每5-6天换新把一次,一直坚持到八月底。
第二要喷洒过磷酸钙溶液驱使棉铃虫集中产卵,可大大减少防治面积。
由于棉花的嫩尖分泌草酸物质,会引诱棉铃虫前去产卵。
据此,在棉铃虫产卵盛期,在治虫药液中加入1%-2%的过磷酸钙浸泡澄清液,与农药混合均匀后喷洒,每喷洒6行,间隔4行不喷,每亩每次喷混合液50-70公斤,过磷酸钙浸泡后的澄清液,也可单独喷洒,驱虫效果相同。
过磷酸钙还能使棉铃虫的卵壳变硬,造成幼虫不能出壳而死亡。
第三要进行人工灭卵、捉虫由于棉铃虫的大龄幼虫的抗药性较强,药杀效果较差,喷药后两天,结合田间管理,利用早晨和阴雨天幼虫出来活动的时机,进行人工捕捉。
棉花病虫害有哪些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棉花病虫害有哪些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棉花病虫害有哪些呢?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印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几种常见的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吧!一、棉蚜虫的防治方法棉蚜发生在出苗到现蕾以后,当卷叶率达30%以上时开始防治,6月中旬~7月下旬是棉蚜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十新高脂膜800倍液或15%金好年乳油十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茎叶均匀喷雾。
蕾铃期伏蚜发生时,由于温度高,可选用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加40%毒死蜱1200倍液十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治蚜虫兼治其它害虫。
二、棉叶螨的防治技术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在棉花田点片出现,此时气温较低,繁殖速度慢,单叶螨量较少,棉苗受害较轻。
6月初~7月下旬,气温很快上升,棉叶螨开始大量繁殖,集中危害,干旱年份为害猖獗。
防治方法:可选用15%扫虫螨净乳油十新高脂膜800倍液、或1.8%阿菌素十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三、棉铃虫的防治技术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一年一般发生4代。
主要以第二、三代为害棉花,以幼虫蛀食蕾、花、铃造成为害为主,被蛀棉铃易烂脱落或成为僵瓣。
棉铃虫的防治方法是:(1)物理防治:在棉花集中种植区安装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每60亩配备一套,连片使用效果更佳。
(2)化学防治:可选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十新高脂膜8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十新高脂膜800倍液或1.8%阿维茵素十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间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四、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措施枯萎病是为害棉花的维管束组织的病害,引起棉花叶片变色、干枯、脱落萎蔫等症状,严重时连片枯死,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可在棉花蕾期用枯黄萎灵每亩40克兑水喷雾(最好是连喷带灌)3~4次。
五、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方法棉花黄萎病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容易导致整个植株枯死或萎蔫。
棉铃虫防治方法
棉铃虫防治方法
棉铃虫是一种常见的棉花害虫,其幼虫会损害棉花的铃部,对棉花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一些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1. 农艺措施:
-合理种植布局: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和间距,保证棉花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线充足,减少虫害滋生的机会。
-病虫害监测:定期巡查棉田,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深翻土壤:在棉花收获后,进行深翻土壤,破坏虫卵和幼虫的生存环境,减少虫害发生。
2.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可通过引入棉铃虫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
-建立生态平衡:通过保护和提高棉田的生态环境,促进益虫的繁殖和增加,以减少害虫的发生。
3. 化学防治:
-农药喷洒:根据虫情和农药的选用建议,在虫害发生高峰期进行针对性的农药喷洒,以控制和杀灭棉铃虫。
-注意施药技术:在施药时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洒方式,确保药剂充分接触到虫体,提高防治效果。
4. 避免抗药性发展:
-轮作:避免连作,通过与其他作物轮作来打破害虫的生长周期,减少抗药性的发展。
-药剂轮换: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进行轮换使用,减少害虫对特定农药的抗药性。
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综合防治原则进行。
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使用规范,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棉铃虫的防治方法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棉花的生长和收成,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以下是棉铃虫的防治方法:1、生态防治法生态防治法是通过利用环境条件、增加有益生物种群的数量和活性,从而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棉田轮作、生物防治等。
棉田轮作可以改变棉花栽培的空间和时间格局,从而减少棉花的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可以将与棉花病虫害关系较密切的植物进行轮作,例如绿草、豆科作物等。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例如,可以放置一些食草昆虫通过捕食棉铃虫来减少其数量,例如菜青蛙、蜻蜓、寄生蜂等。
此外,也可以用一些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合成物等进行生物防治。
2、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通过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方法,常见的化学农药有病毒杀虫剂、化学农药和杀虫激素等。
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农药应选择效果好、安全可靠的农药,尽量不使用过期的或过时的农药。
(2)使用适当的剂量应根据棉铃虫的密度、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剂量。
(3)正确施药应通过喷洒、雾化、杆刷喷洒等方式进行施药,尽量避免溅零和漏药。
(4)合理间隔期应合理设置间隔期,尽量减少残留量的累积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3、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通过利用物理因素或手段,对害虫进行控制的方法,常见的手段有粘虫板、光毒性灯、药块等。
通过粘虫板防治棉铃虫,可以采用黄色或淡蓝色的粘虫板,将其悬挂在棉田中,诱捕棉铃虫。
光毒性灯是一种产生可见紫外线的光源,它可以将害虫诱入其中,从而达到控制的效果。
药块是一种由杀虫剂、糖水等吸附在杂草上的药剂,诱杀棉铃虫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其对棉花造成的危害。
总之,棉铃虫是极具危害性的害虫,需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在防治过程中,必须注意正确的施用方法和使用剂量,同时积极发掘和利用环境的生态调节作用,从而更好地控制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
新疆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摘要] 棉铃虫是我区制约棉花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棉花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棉铃虫危害保证棉花丰收,多年来,我们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本文结合棉铃虫危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选育抗虫棉等方面分析了棉铃虫,提出了适合我区的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对我区棉铃虫防治,减少其对棉花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棉花棉铃虫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 s43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15-01新疆棉花生产的迅速发展,使新疆棉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新疆棉花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已构成农业的支柱产业。
但随着棉花面积的扩大,春播玉米和小麦面积的压缩,使寄主广泛性的棉铃虫食源作物减少,棉铃虫对棉田棉花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在新疆部分植棉区,已上升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
从农田生态系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利用天敌的自然生态调控为中心,采取诱杀防治、化学防治和辅以人工捉虫挖蛹的措施,压低越冬基数,狠治一代保顶尖,严控二代保蕾花,主治三代保成铃,扫残四代减基数的策略。
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协调好棉铃虫与棉蚜及其它害虫防治关系,逐年、逐代压低棉铃虫种群数量,将其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一、农业防治应作为棉铃虫生态控制的基础在棉田棉铃虫的防治上要从棉田生态系统出发,要认真分析棉铃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使防治措施和生产活动力求创造有益于棉花和有益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不利于棉铃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1.秋耕冬灌是有效压低棉铃虫越冬基数的生态控制措施。
2.种植玉米诱集带,增益控害。
3.棉花生育灌溉,要和防治棉铃虫相结合。
4.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调控、塑造健壮株型。
5.杨枝把、灯光诱蛾。
二、生物防治应作为棉铃虫防治的重要内容棉铃虫对新疆棉花由不构成为害到为害逐年加重,归根到底是生态失调的结果。
棉铃虫综合防治
田间利用农业、物理、生物及人工等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来综合控制棉铃虫为害,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治虫成本,减少农药污染。
一、农业防治合理间套:在棉田每隔10--15米播1行玉米,用来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梁,可诱集蜘蛛、蚜茧蜂、食蚜蝇、瓢虫、小花蝽等天敌来抑制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棉花与大蒜间隔种植,利用大蒜挥发出来的辛辣气味,驱逐二代棉铃虫在棉田为害。
整枝灭虫:根据棉铃虫产卵的特性,在棉花蕾铃期,将摘除的顶心、赘芽、群尖以及无效花、蕾等带出田外,可以明显减少田间卵和初孵幼虫的存量。
灌水灭虫结合棉田耕翻进行冬灌,可以冻死害虫,使越冬棉铃虫蛹减少43.5%~72.3%。
棉花生长期,根据植株生长的需要,在棉铃虫二三代蛹盛期,结合抗旱适时灌水,对控制三代、减轻四代棉铃虫为害具有明显效果。
二、生物防治放虫灭虫:在棉田有卵株率达到5%左右时,每亩释放赤眼蜂成蜂1.5万头,以后每隔4天~5天放一次,连放3次,可有效控制棉铃虫的为害。
利用自然天敌灭虫:保护和利用捕食和寄生棉铃虫的天敌。
三、人工防治人工捉虫:在棉铃虫幼虫期,捕捉大龄幼虫。
抹卵灭虫:二代棉铃虫卵80%产在嫩尖上和叶片的正面,在产卵盛期将卵抹掉,每三天抹一次,连续进行3次~4次,可明显减轻为害。
四、物理防治施肥灭虫:在棉铃虫成虫发生期,用1%吨%过磷酸钙浸出液作叶面喷肥,可使棉田落卵量下降33.3%~74.4%。
黑灯光诱虫:每20亩~30亩棉田安装一盏黑光灯诱杀成虫。
降低田间落卵量。
杨柳枝诱虫将新鲜的杨柳枝放置一天,使其萎蔫,每8根~10根捆成一把,于傍晚插放在田间,把长50厘米~66厘米,高出棉株15厘米~33厘米,每亩插放6把~8把,第二天早晨用塑料袋套把捕蛾,并将把子收回,洒上水保湿,防止叶片脱落,傍晚再重新插入田间。
杨柳枝一般每隔10天左右更换一次;也可采用枫杨、栎等树枝以及玉米叶等作为替代物,也具有一定效果。
棉铃虫的特性及防治措施 (1)
四、棉铃虫的特性及防治措施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危害最为严重,主要20多科200余种,包括棉花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番茄等主要农作物。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棉铃虫抗药性的上升,棉铃虫在我国连续大爆发,给棉花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近十几年来,转基因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
(一)危害特点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一年发生四代,后滞育蛹越冬。
第一代幼虫主要危害小麦,第二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左右,第三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玉米、豆类花生、番茄等,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左右,第四代危害盛期在8月中旬左右,没有第三代厉害,后第四代滞育蛹越冬。
棉田现一代正处于现蕾初期,棉虫多将卵产在上部嫩叶正面和顶尖上,棉田二代处于现蕾盛期,果枝数多,群尖多,棉蛾多将卵产在各个果枝的嫩尖和蕾花苞叶上。
卵初产乳白色,产出后一天出现褐色,孵化前变为褐色,幼虫从卵壳爬出后,先取食卵壳,然后危害嫩尖上为展开的小叶及顶尖造成无头棉。
经1、2天开始转向危害幼蕾。
棉田一代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保顶,重点朝顶尖上喷药,一旦幼虫钻入幼蕾内,很难连药喷到虫子身上就很难防治住了,一定要抓住初孵幼虫期诸葛关键防治时期。
整个幼虫期要危害蕾、花、铃10余个,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二)环境条件对棉铃虫发生轻重的影响棉蛾产卵有一定的选择性,凡生长旺盛现蕾多的棉田落卵量大,长势弱的棉田落卵量少。
成虫产卵量高,平均每头雌蛾可产1000多粒,多的高达3000余粒。
各地复种增加,棉田以外寄主增多,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
小麦与棉花间作,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平作棉田,棉田间作玉米,高粱,常可减轻棉花上的落卵量。
棉铃虫耐干旱能力强,在干燥气候条件下,虫蛹羽化率高,存活率和繁殖率高,易爆发成灾,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也不利于抗虫棉青蛋白的合成。
大量降雨对卵和低龄幼虫的存活率影响很大,高湿度的土壤中虫蛹大批死亡或不能羽化,使棉铃虫种群数量锐减。
(三)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择抗虫性好的棉花品种。
怎样防治棉铃虫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怎样防治棉铃虫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übner)长期以来是我国北方棉区的首要棉花害虫。
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种植,使棉铃虫防治这一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抗虫棉田棉铃虫的发生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落卵量与非抗虫棉无显着差异,但存活幼虫较非抗虫棉极显着地减少,3龄以上幼虫更是罕见,故对棉花危害轻。
二是中后期大龄幼虫生长发育严重受抑制,化蛹困难,故抗虫棉田的棉铃虫越冬蛹极少。
实践证明,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后,棉铃虫防治困难、危害严重的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因而棉铃虫不再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单独依靠抗虫棉本身对棉铃虫的抗性就能完全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生产上还需要其他的辅助措施对棉铃虫进行防治。
这首先是因为转基因抗虫棉不是无虫棉,尽管它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抗性,但只有棉铃虫取食棉花组织后才能中毒死亡,说明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在先,而中毒死亡在后;其次,虽然利用抗虫棉自身对棉铃虫的抗性,即使不进行任何辅助措施防治,棉花也不至于绝产无收,但产量比适当防治的明显降低,经济损失严重。
说明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只能减轻棉铃虫的防治压力,减少对棉铃虫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治虫成本,而不能完全控制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
有鉴于此,要保证抗虫棉丰产优质,必须在转基因抗虫棉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指导下,针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生态特点,结合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适时地进行必要的防治。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①农艺措施。
重视棉田及时冬耕冬灌,降低越冬虫源基数;合理肥水,保证抗虫棉Bt毒蛋白充分表达,以提高抗虫棉的抗虫效果;精细整枝修棉,后期及时摘除无效花蕾,剪除空枝,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减少棉田内虫口数量。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北镇三代棉铃虫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辽宁省北镇市共有耕地面积141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6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0.3万亩,花生种植面积3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5.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3.8万亩。
北镇市全境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可达到604.8毫米,全年平均气温8.2摄氏度,无霜期154~164天,日照时数为2871小时,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由于气候与生态环境适宜,每年棉铃虫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三代棉铃虫,每年都对我市粮食、油料、蔬菜等作物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偏重发生年份减产20%以上,2020年我市棉铃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玉米35万亩,花生25万亩,其中三代重于二代,由于防控得力,未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我市农作物病虫害尤为重要。
一、北镇市三代棉铃虫发生特点棉铃虫属于远距离迁飞害虫,在北镇市一年发生两代,二代和三代,二代虫源主要是南方迁飞来的一代成虫,由于受台风影响,二代棉铃虫在我市一般发生较轻;三代虫源主要是当地虫源,由于二代发生较轻一般不防,因此三代虫源丰富,又由于去年我市7、8月份中温高湿,适合棉铃虫卵和幼虫发育,因此三代棉铃虫发生较重。
特别是高粱田,偏重发生年份百株虫量高达300头。
三代棉铃虫在我市主要危害高粱、花生、玉米、大豆、稻谷等作物。
幼虫危害盛期为每年的8月中下旬。
棉铃虫多蛀食作物穗部、花蕾、花朵、花铃、嫩叶等部位,成虫一般隐藏在叶背位置,于黄昏时开始活动,取食花蜜,并在植株的上部或者粮食、油料作物的幼嫩部分进行产卵。
二、形态特征棉铃虫成虫一共有四种形态,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
其中成虫体长约为15~20mm,展翅直径为24~37mm。
雌蛾的前翅为黄褐色,雄蛾的前翅为灰绿色,两者的前翅前端部分均有一个环形斑、肾形斑。
成虫前翅内横线不突出,有斜向的中横线,直至翅膀后端部位。
亚外缘线为波形,但幅度不大,和外横线形成黑色宽带,并附着了几个白色小点;翅脉间分布了红褐色小点。
第三代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意见
第三代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意见
1998年6月6日
一、二代棉铃虫发生实况
6月2日,我们配合县植保站陈、杨老师到双龙乡杉林村、雷公塔镇齐心村和复兴镇谭家村进行多点调查,确认我们地区二代棉铃声虫发生盛期为6月5日至18日,高峰期为13至14日,棉田百株卵量达30粒,幼虫残留量在2条左右。
二、三代棉铃虫发生趋势
根据二代棉铃虫发生实况,结合7月份天气预报,参考棉花办近五年发生实况综合分析,预计三代棉铃虫卵发生盛期为7月10至25日,高峰期为7月20日至21日,发生程度中等偏重。
三、防治意见
应多时间广大棉农通报,不失时机地施药,做到“治卵不见虫,治虫不见虫,药杀后无药害”,药杀时间及使用药剂如下:
第一次:主要是地膜棉及一、二棉田,7月8日至10日,用广威乳油80克/亩加万灵原稻7克,除防治棉铃外,还可兼治一代红铃虫。
第二次:7月15日至17日,用扫虫净80克至100克加万灵原粉7克,卵、幼虫兼治。
第三次:7月22日至24日,用田园卫士80克加万灵原粉7克,考虑到今年棉铃虫发生偏早,发生量偏大,且世代重叠,产卵期长等特点,应视其具体情况,可在7月28日至29日,用户威乳油100克加万灵原焰7克再补治一次。
以上药剂在使用时,均须兑水60公斤喷雾,重点应喷在棉株中上部嫩尖,嫩满及虫体上。
棉花三代棉铃虫防治
棉花三代棉铃虫防治前言棉铃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在棉花生产中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尤其是棉花三代棉铃虫更是难以防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棉花三代棉铃虫的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朋友有效避免和减轻损失。
棉铃虫的生命周期和特点棉铃虫是一种昆虫,其雌虫身体呈长条形状,长约3毫米,雄虫略小。
棉铃虫为俯卧的姿势,腹部比胸部长,其特点就是长着一个尖尖的“钩子”,这个“钩子”就是棉铃虫的特征。
棉铃虫有非常明显的三代生命周期。
第一代通常孵化于4-5月份,潜伏期10-20天,发育期约30天,成虫寿命约15天。
第二代从6月上旬开始发生,潜伏期8-15天,发育期约20天,成虫寿命约10-15天。
第三代是最为危险的一代,它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成虫寿命约7-10天。
棉花三代铃虫主要以卵、幼虫和成虫为害,其中以成虫为祸害最为严重。
棉花三代棉铃虫的防治方法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防治棉花三代棉铃虫的关键。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适时发现和防止棉铃虫危害,能够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繁殖。
•棉花种植地选择:选择生长良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同时要选择耐埃及耐旱、吸收力强、稳产性能好、品质优良的抗性棉花品种进行种植。
•合理施肥:科学合理地施肥可提高棉花的免疫能力,增强棉铃虫的抵抗力。
•削减种植期:适当削减棉花种植期来减少棉花被棉铃虫侵害的时间。
化学防治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棉花三代棉铃虫的重要手段。
但实际操作中却会存在一些问题,如防治效果不佳、污染恶化、产生副作用等。
因此,务必按照标准量进行使用并适时轮换放药。
•药剂使用:棉花三代铃虫对药物适应性较强,因此使用药剂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剂,并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药剂浓度:一般来说,药剂浓度不能过高,最好是在5%左右。
过高的药剂浓度会导致药效减弱,而且往往会额外增加药剂的使用量,从而导致环境污染。
•药期安排:药期的主要目的是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棉花进行喷洒,让药剂在最佳时机对棉花进行保护。
防治棉铃虫的巧方法.doc
防治棉铃虫的巧方法棉花地有棉铃虫发生的时候要及时防治,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应对措施:农业措施1、秋耕冬灌、中耕灭蛹:利用棉铃虫在土内越冬时间较长,深度较浅,容易翻动的特点,通过深翻破坏蛹室,再经冬前灌溉增加湿度,可使大部分在地中越冬的蛹死亡。
再配合春季铲埂灭蛹,可有效压低越冬基数。
改变现有的耕作制度,棉田秋后及时拔除棉柴,进行秋耕冬灌,破坏棉铃虫的越冬环境,减少越冬基数。
麦收后棉田及时进行中耕灭蛹。
2、大面积连片种植玉米诱集带利用棉铃虫喜欢在玉米上栖息、产卵的习性,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可有效减少棉田落卵量,并通过适时药物防治,可有效杀死虫卵,压低虫口密度。
或在棉田中按8行:1行种植玉米,3米-5米种一穴,每穴2株-3株,每亩100穴。
使玉米抽雄与棉花现蕾相一致。
玉米株诱集棉铃虫成虫及卵,便于及时捕蛾灭卵。
3.杨树枝把诱杀成虫: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枝叶的趋性,插把诱蛾人工捕杀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综防措施之一,可降低孵化率达20%左右。
4、人工捉虫采卵:经过药剂防治后残留下来的高龄幼虫,不仅抗药性强,且大多数已蛀入花、棉铃中,再用药已很难奏效,特别是三四代棉铃虫钻蛀性强,药剂很难彻底清除。
因此,化学防治后结合整枝打权进行人工捕捉大龄幼虫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工作中,可根据棉花长势,合理整枝打权,彻底摘除无效花蕾,清除无果枝,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可大大压低田间卵量和虫量。
通过人工捉虫采卵可降低残留虫率28%-35%。
二、物理措施利用棉铃虫的趋光性,在棉田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或其它灯具诱捕成虫。
特别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效果显著,可降低落卵量30%-40%。
对2代棉铃虫的诱杀效果最好,一盏高压汞灯日平均诱蛾量3068头,最高量达9000头,比一台黑光灯日平均诱蛾量高24倍,控制效果达50%-60%。
据我们试验,距高压汞灯越近,落卵量越低,诱杀效果越好。
因此,大片棉田内灯距以200米-250米为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三代棉铃虫防治
【棉花三代棉铃虫防治】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
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
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棉花三代棉铃虫防治。
一、人工采卵灭虫。
由于三代棉铃虫大部分都在抗虫棉的花铃中,因此,对于抗虫棉田要及时摘除败花,人工灭虫,其它棉田可结合整枝打杈,进行人工采卵灭虫并将残枝败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二、抓住防治适期,科学用药。
1.抗虫棉田百株有3龄以下幼虫10头时及时用药防治;非抗虫棉及其它作物田百株累计落卵40粒或百株低龄幼虫5头时及时用药。
药剂可选用:(1)亩用40%丙溴磷乳油140ml,兑水70公斤喷雾。
(2)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毫升兑水70公斤喷雾。
2.蔬菜田百株有卵20-30粒,可用1%甲维盐水分散粒剂75毫升或苏云金杆菌制剂200倍液喷雾,也可用1.8%阿维菌素或5%氟啶脲乳油2500倍液喷雾。
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三、注意事项:1、因三代棉铃虫防治时期棉株高大,喷药时要注意均匀周到,亩用药液量不低于70公斤。
2、搞好棉田外棉铃虫的防治,蔬菜上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3、喷药时间选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严禁中午喷药,以防止出现农药中毒。
4、及时检查防效,若喷药后防效差或喷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