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棉铃虫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钻蛀性害虫,又名棉铃实夜蛾,可为害樱桃番茄、黄秋葵、结球莴苣、皱叶甘蓝、抱子甘蓝、甜瓜、扁豆、荷兰豆、甜豌豆、甜玉米、菜用大豆等多种蔬菜。
一、为害特点以幼虫蛀食植株的花蕾、花器、幼果、种荚,也钻蛀茎秆、果穗、菜球等。
早期食害嫩茎、嫩芽和嫩叶。
花蕾和花器受害后,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
果实(图1)和种荚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
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所以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图2)。
二、形态识别成虫(图3)为灰褐色中型蛾,体长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
雌蛾赤褐色至灰褐色,雄蛾青灰色,棉铃虫的前后翅,可作为夜蛾科成虫的模式,其前翅外横线外有深灰色宽带,肾纹,环纹暗褐色。
后翅灰白,后翅前缘有1个月牙形褐色斑。
卵(图4)为半球形,约0.5毫米,乳白色,顶部微隆起。
表面布满纵横纹。
幼虫(图5)共有6龄,有时5龄,老熟6龄虫长30~42毫米,头黄褐色、有不明显的斑纹,幼虫体色多变,由淡红至红褐乃至黑紫色,常见为绿色型及红褐色型。
气门上方有一褐色纵带,是由尖锐微刺排列而成(烟青虫的微刺钝圆,不排成线)。
幼虫腹部第1、2、5节各有2个毛突特别明显。
蛹长17~20毫米,纺锤形,赤褐至黑褐色,腹末有一对臀刺,刺的基部分开。
气门较大,围孔片呈筒状突起较高,腹部第5~7节的点刻半圆形,较粗而稀(烟青虫气孔小,刺的基部合拢,围孔片不高,第5~7节点刻细密,有半圆,也有圆形的)。
三、发生规律成虫白天隐伏,觅食、交尾、产卵多在黄昏和夜间进行,具强趋光性和趋化性,卵散产,喜产于生长茂密、花蕾多的棉花上,产卵部位选择嫩尖、嫩叶等幼嫩部分。
初孵幼虫取食卵壳,第2天开始为害生长点和取食嫩叶。
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
老熟幼虫在入土化蛹前数小时停止取食,滚落地面,多在落地处寻找疏松干燥的土壤钻入。
棉铃虫虫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棉铃虫综合防治
五、 综合 防治
1 业 防 治 . 农
加强 田间管理 , 有条 件 的地 区实行 冬耕冬 灌 , 消
此, 在生 长茂 密 棉 田落 卵多 , 株 卵量 4 - 0粒 , 百 08 幼 虫 1~ 0头 以上 。 据观察 , 53 根 在无外界 因素干扰情 况 下, 棉铃 虫 自然 孵化 率达 8 %以上。 铃虫初孵 幼虫 0 棉
吃掉 卵壳 ,就 近转 移 到棉株 中心和 叶背 面栖 息 ,多 集 中在 生长 点 、 嫩部 位取 食 , 入 2龄 幼虫开始 蛀 鲜 进 食 幼蕾 ,3龄 以后 幼虫 取食 量骤增 ,除取食花蕾 , 还
灭越 冬 蛹 ; 时 间苗 、 苗 、 枝 、 顶 、 空 枝和 打 适 定 整 打 打
月2 0日- 8日, 化期 8月 2 2 羽 6日- 9月 6日, 羽化盛
期 8月 3 0日- 9月 1 0日。
作 物 花 蕾 期 与 发 蛾 期 是 否 吻 合 以及 作 物 长 势 的好 坏 。 般来 说 , 一 水肥 足 、 密植 、 蕾铃 多的棉 田虫 口密度 大 , 中棉 区 比分 散棉 区发 生重 , 蜜源 棉花较 无蜜 集 有 源棉 花受 害重 。 根据 2 0 - 0 6年 田间调查 , 04 20 卵多产 在 生长 茂密 、 花蕾 多 的棉花 嫩尖 、 叶 、 叶上 。2 3 苞 嫩 、 代 卵也 产在棉株 上部 茎秆 、 花瓣 上 。 有散 产也有集 中 产卵 , 蕾 、 叶 、 在 苞 嫩尖 以及 顶 部 嫩 叶上 , 般 产 卵 一
被 害后 , 蕊 和花 柱 被吃 掉 , 开后 呈 “ 车 ” , 雄 花 风 状 不 能结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棉 铃虫 3 4代 : 、 主要 以危 害 幼铃 为主 , 铃基 部 棉
棉铃虫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
棉铃虫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棉铃虫是棉花的一个主要害虫,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棉铃虫是棉农们一直以来面临的挑战。
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总结出了许多防治棉铃虫的有效技术,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一、生物防治技术1.天敌释放利用天敌防治棉铃虫是当前比较流行的防治方法。
常用的天敌有蚜茧蜂、萤火虫、麻蚊、黑蚜茧蜂等。
释放天敌的时机是在成虫繁殖高峰期,一般为7月-9月。
天敌数量一般为每亩地1000只左右。
2.昆虫芽孢杆菌防治昆虫芽孢杆菌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杀虫剂,对棉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一般在棉铃虫孵化早期,即在小卵囊期喷洒,一般每亩地用1-2千克。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氧氟氯酯、敌敌畏、百菌清等。
在棉铃虫严重危害时,可以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治。
但是要注意掌握药剂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棉铃网棉铃网是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物理防治技术。
通过在棉田边缘设立棉铃网,可以阻拦棉铃虫的入侵。
此外,还可以在棉田内部设置围栏,将棉铃虫驱走或拦截住。
2.光电捕虫器光电捕虫器就是利用光源和电网联合作用来捕捉棉铃虫的装置。
通过在棉田边缘或者交叉路口设立捕虫器,可以有效地集中捕捉棉铃虫,达到防治的目的。
三、培育抗虫品种培育抗棉铃虫品种是长期以来推广的防治棉铃虫的策略之一。
通过育种,培育出抗虫品种,提高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从而减少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
总之,防治棉铃虫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我们要根据发生的程度和害虫密度,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综合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同时,也要加强棉田管理,减少棉铃虫的滋生和繁殖条件,从而保证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严重,给棉农的产量和质量带来很大损失。
下面是棉铃虫综合防治措施:
1. 生态防治:通过人工和天敌等手段,维持一定的生态平衡,防止棉铃虫的繁殖和危害。
比如在种植棉花的土地上保护并发展一些天敌昆虫,譬如蜘蛛、天蚕等。
2. 农业措施:通过改变种植模式、调整时期等方式控制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减轻其危害。
比如早栽、早收等增加地力措施。
3. 化学防治:采用农药喷洒、熏蒸等化学手段控制棉铃虫,减少其危害。
但需要加强调查、测定药剂量和频次,并注意安全用药和合理施药的方式。
4. 生物技术防治:目前,生物技术发展已经成为了诸多农害防治手段中一种新的手段,其利用基因技术、天敌等增强棉铃虫的防御作用,降低其危害。
通过基因编辑、基因修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棉铃虫的防治。
总之,在实际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结合防治,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防治棉花上的棉铃虫害的有效措施
防治棉花上的棉铃虫害的有效措施棉花上的棉铃虫害是棉花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给棉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棉铃虫害,减轻棉农的负担,科学家们探索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措施,并详细阐述其操作方法和预防效果。
一、采用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病原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方法,具有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特点。
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释放天敌、利用昆虫病原菌和使用病毒杀虫剂。
1. 释放天敌棉铃虫的天敌有蜘蛛、寄生蜂等。
蜘蛛是天然的捕食者,能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使用蜘蛛为天敌的方法是在棉田周围种植金银花、百威等植物,吸引蜘蛛为其提供栖息和食物。
寄生蜂也是可以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天敌,通过购买并释放寄生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2. 利用昆虫病原菌昆虫病原菌可以感染和杀死棉铃虫,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杀虫剂。
使用昆虫病原菌的方法是将其喷洒在棉花上或投放特制的病原菌包,使害虫感染并死亡。
3. 使用病毒杀虫剂病毒杀虫剂是利用病毒感染害虫来控制其数量的方法。
病毒杀虫剂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还对其他害虫具有一定的作用。
使用病毒杀虫剂的方法是将其喷洒在棉花上,使害虫感染并死亡。
二、合理选择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防治棉铃虫害的传统措施,其具有速效、广谱性和易操作等特点。
但是使用化学防治方法需要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1. 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针对棉铃虫害,可以选择防治效果好且对环境影响小的化学农药。
常用的农药包括氯氰菊酯、吡虫啉、苯噻虫等。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该根据害虫的发生情况和农药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施药。
2. 合理用药量和施药时间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根据棉花生长发育期和害虫的发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用药量。
通常,施药应在害虫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并按照标准剂量进行喷洒。
三、农业生态环境调控农业生态环境调控是利用生态原理和技术手段,调整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害虫的孳生和繁殖条件,达到防治的目的。
棉铃虫防治的有效措施
棉铃虫防治的有效措施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给棉花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棉铃虫,采取一系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针对棉铃虫防治的有效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一、物理防治措施1. 采用机械虫害防治:可以使用吸虫机、摇虫机等工具,将棉铃虫从棉花上清除,达到防治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毒害、环境友好,缺点是劳动强度较大。
2. 进行土壤消毒: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棉铃虫、蚜虫等害虫,减少害虫危害。
常用的消毒剂有甲基溴、熏蒸剂等。
3. 进行清园除草:及时清除棉田中的杂草,减少棉田内的虫害发生。
通过保持田间整洁,剪除杂草,减少棉铃虫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二、生物防治措施1. 利用天敌控制棉铃虫:引进和培育一些与棉铃虫天敌有关系的昆虫,如瓢虫、蜘蛛、蝽蛛等,建立天敌库,提高天敌的数量,用天敌捕食棉铃虫来达到防治的效果。
2. 利用生物农药:利用一些具有保护作物、无毒性等特点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如使用苏云金杆菌、枯草杆菌等农药,利用其对棉铃虫的致病和致死作用,有效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3. 优化生态系统: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生态系统,提供天敌栖息的环境,加强生态调控,培育多样化和稳定的生物群落,实现自然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从而形成棉花生产中的害虫防治生态。
三、化学防治措施1.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选择绿色环保、低毒性的农药进行防治,合理掌握施药的时间、剂量和方法,避免滥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2. 轮作与间套种植:在作物轮种系统中,合理选择与棉花稳定轮作的作物,如豆科植物、葵花、金花菜等,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干扰棉铃虫的生物学节律和生物学特性,减少害虫发生。
3. 药剂合理搭配:不同化学农药有不同的防治对象和作用机制,可以进行配合使用,通过药剂的相互作用,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
综上所述,棉铃虫防治措施可以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的措施。
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技术措施
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技术措施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害虫,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棉铃虫取食棉花的铃、子、籽等部位,导致棉铃变小、掉落、受伤等,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为了有效防治棉铃虫的危害,下面将介绍棉铃虫的发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1.棉铃虫发生规律:棉铃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高温多湿的环境是其繁殖和发生的有利条件。
在南方地区,一般在7月份开始出现棉铃虫的危害,8月份达到高峰期,然后逐渐减少,11月份基本结束。
2.棉铃虫防治技术措施:(1)合理耕作措施:及时翻耕,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棉花的抗虫能力。
(2)选择抗虫棉种: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如免疫系列的棉花品种。
这些品种对棉铃虫的抵抗力更强,抗虫效果更好。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天敌细菌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
常用的天敌包括益虫昆虫、蜘蛛等。
也可以引入天敌细菌来消灭棉铃虫。
(4)化学防治:根据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有选择性的杀虫剂,如吡虫啉、恶虫净等。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避免药害。
3.具体防治措施:(1)定期巡田观察:及时发现棉铃虫危害的迹象,比如叶片被咬食、叶片上的粪便等。
巡田观察可以及早发现,及早防治。
(2)黄板监测:在棉田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引和捕杀害虫。
黄板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虫口的密度和分布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生物防治:可以引入天敌昆虫,如蜘蛛、寄生蜂等,来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也可以使用天敌细菌来杀灭棉铃虫,如苦杏树细菌等。
(4)适时化学防治:在棉铃虫的危害高峰期,根据虫口密度和经济损失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在施药时,要注意用药剂量和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
(5)清除秧苗、采棉垃圾:清理棉田中的秧苗和采棉垃圾,减少棉铃虫的滋生环境,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综上所述,防治棉铃虫的措施包括合理耕作、选择抗虫棉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综合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并提供相应的实施建议。
一、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后续防治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病虫害监测与预警:1. 定期巡查田间在棉田周边设置监测点,定期巡查虫情和病情,并记录下来。
通过比对记录的数据,可以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2. 使用性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图像识别等,对棉田进行数字化监测。
通过无人机等设备获取高清图像,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病虫害进行识别和监测,实现实时预警。
二、病虫害防治根据棉铃虫的生活史和行为特点,可以采取多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等天然的生物控制因子来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比如,引进捕食性昆虫,如瓢虫、寄蝇等,与棉铃虫形成食物链关系,减少其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昆虫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防治棉铃虫。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或灌根处理,消灭棉铃虫。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棉铃虫的抗药性和作物的生长期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药害和药残问题的发生。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破坏棉铃虫的生活环境,如采用网罩覆盖棉田,阻止虫害的入侵。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陷阱、诱虫剂等手段吸引和捕捉棉铃虫。
三、生态环境调控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加棉铃虫的天敌数量,降低棉铃虫的发生率。
1.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改变棉田的生境,打破连作害虫虫源的周期,降低害虫发生的风险。
2.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抗虫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棉花的自身抵抗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3. 生境改造调整农田的周边环境,增加棉田周围的植被覆盖,提供天敌的栖息地,促进天敌的繁殖。
四、综合防治措施的整合应用综合防治技术的整合应用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棉铃虫如何进行防治?这几个方法要记牢
棉铃虫如何进行防治?这几个方法要记牢棉花是我国重要的一种农作物,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在种植棉花时经常会出现棉铃虫虫害,棉铃虫的幼虫会啃食、钻蛀棉花的蕾、花、铃,使棉花的产量受到影响,那么面对棉铃虫我们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1、适时用药棉铃虫的卵多分散产于棉花嫩头、花蕾和嫩叶上,因而,从棉花现蕾开始至9月份,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棉田定点查卵,根据卵产后头天白色、第2天黑色、第3天褐色、第4天开始孵化的特点,以及孵化后的第2天开始危害棉花生长点,第4天开始转移时,针对每百株棉株有卵20-30粒的棉田,抓住晴天上午8-11时或下午3时后适时用药防治。
同时,在这段时间用药,还可避免早晨露水多冲淡药液或随露水流失药液而降低防效。
2、选用杀幼虫兼杀卵的新农药针对棉铃虫产卵分散,卵期仅3-4天的特性,若使用乐果、对硫磷、久效磷等常规农药,是难以控制棉铃虫危害的。
必须选用杀幼虫兼杀卵的新农药。
根据我们目前使用的情况,效果较好的为:10%灭百可乳剂或10%盖天磷乳剂,每亩用药5-1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效可达90%以上;或每亩用杀灭菊酯15-20克或敌杀死20克,加入内吸性较好的辛硫磷25-30克,对水50公斤,混合喷杀,防效可达80%左右。
以上农药应交替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3、采用不同喷药方式由于各代棉铃虫产卵危害的侧重点不同,采用不同喷药方式,可充分发挥药剂效果。
如第2代有65%的卵产在上部嫩叶上,喷药的重点即在棉株上部枝叶,应采用点点划圈的喷药方式,使药液大都喷在上部枝叶上;第3代、第4代棉铃虫的卵多产在棉株顶心,旁心及其周围的嫩叶上,喷药重点即在这些部位上,应采用四面打透的喷药方式,使药液触及虫、卵的机会增多,以提高防效。
用药时注意药液浓度不要配制过高,药量不能任意增加或减少,以免造成棉株药害,或降低药剂防治效果。
以上就是棉铃虫的防治方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棉铃虫在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都有出现,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放松对其的警惕,出咯额棉花外,棉铃虫也会对一些蔬菜造成危害。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一、农业措施1.秋耕冬灌、中耕灭蛹改变现有的耕作制度,棉田秋后及时拔除棉柴,进行秋耕冬灌,破坏棉铃虫的越冬环境,减少越冬基数。
麦收后棉田及时进行中耕灭蛹。
2.大面积连片种植玉米诱集带利用棉铃虫喜欢在玉米上栖息、产卵的特点,种植春玉米,即在棉田中按8行:1行种植玉米,3米-5米种一穴,每穴2株-3株,每亩100穴。
使玉米抽雄与棉花现蕾相一致。
玉米株诱集棉铃虫成虫及卵,便于及时捕蛾灭卵。
3.杨树枝把诱杀成虫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枝叶的趋性,插把诱蛾人工捕杀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综防措施之一,可降低孵化率达20%左右。
二、物理措施利用棉铃虫的趋光性,在棉田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或其它灯具诱捕成虫。
特别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效果显著,可降低落卵量30%-40%。
对2代棉铃虫的诱杀效果最好,一盏高压汞灯日平均诱蛾量3068头,最高量达9000头,比一台黑光灯日平均诱蛾量高24倍,控制效果达50%-60%。
据我们试验,距高压汞灯越近,落卵量越低,诱杀效果越好。
因此,大片棉田内灯距以200米-250米为好。
三、生物防治生物制剂防冶棉铃虫对人类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会使棉铃虫产生抗药性,但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可根据气候、虫情与其它措施配合运用。
在2代棉铃虫中等发生年或春套棉田的棉铃虫卵盛期,用Bt一781乳剂200倍液与有机磷农药混合使用,3天喷一次。
也可用棉铃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四、化学防治棉铃虫的化学防治仍是当前棉铃虫综合防治中不可缺少、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
针对当前化防工作中存在的用药单一、盲目、乱用、滥用现象,应推行“四统一”,即:统一测报、统一标准、统一配方、统一防冶,提高防治效果。
并在具体防治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掌握防治指标在系统调查、准确测报的基础上,对不同田块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施药防治。
同时不能见虫就治,以免浪费药剂,增加成本、降低防效。
具体防治指标为:对于麦田1代棉铃虫,当每平方米麦田有虫0.5头时进行防治,以降低2代基数;对于2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或初孵幼虫10头时防治;对于3代棉铃虫,当百株累汁卵量40粒或初孵幼虫5头时防治;对于4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150粒或初孵幼虫10头时施药除治。
棉铃虫防治方法
棉铃虫防治方法
棉铃虫是一种常见的棉花害虫,其幼虫会损害棉花的铃部,对棉花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一些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1. 农艺措施:
-合理种植布局: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和间距,保证棉花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线充足,减少虫害滋生的机会。
-病虫害监测:定期巡查棉田,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深翻土壤:在棉花收获后,进行深翻土壤,破坏虫卵和幼虫的生存环境,减少虫害发生。
2.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可通过引入棉铃虫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
-建立生态平衡:通过保护和提高棉田的生态环境,促进益虫的繁殖和增加,以减少害虫的发生。
3. 化学防治:
-农药喷洒:根据虫情和农药的选用建议,在虫害发生高峰期进行针对性的农药喷洒,以控制和杀灭棉铃虫。
-注意施药技术:在施药时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洒方式,确保药剂充分接触到虫体,提高防治效果。
4. 避免抗药性发展:
-轮作:避免连作,通过与其他作物轮作来打破害虫的生长周期,减少抗药性的发展。
-药剂轮换: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进行轮换使用,减少害虫对特定农药的抗药性。
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综合防治原则进行。
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使用规范,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农七师124团通过虫情动态调查和防效对比调查,结合多年的综合防治实践,总结出以下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
1棉田生态环境1.1 124团所在地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少雨,以引水灌溉为主。
采取“矮、密、早、膜、匀”栽培模式,棉花群体结构紧凑,农田小气侯比较稳定。
据测定,夏季株间温度20~27%,相对湿度60%~80%,为棉花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1.2棉花面积所占比重过大(80%以上),轮作倒茬困难,又为棉花害虫提供了充足营养和稳定的生存空间,虫源基数不断增大。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田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趋向单一化,降低了生态的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一旦气候条件适宜,棉蚜、棉叶螨、棉铃虫的危害,很容易爆发成灾。
1.3原来棉花害虫天敌种类很多,捕食效能很强,但由于滥用广谱性高效杀虫剂,大量天敌被杀死,害虫的抑制因子被消除,棉田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这种平衡一经破坏,很难恢复。
2防治对策棉铃虫以滞育蛹在土壤内(5~9em)越冬。
采用秋(春)翻冬(春)灌耕作制度后,棉田内绝大多数越冬蛹死亡。
棉铃虫喜爱在玉米、大葱等植物上产卵、栖息。
调查表明,玉米诱杀带每株玉米穗上有卵4~6粒,高者可达13粒。
种植玉米带诱杀,防效可达80%以上。
棉铃虫钻在棉花蕾、花、铃内,化学防治和天敌作用较小。
因此棉铃虫防治,要以秋(春)耕冬(春)灌、种植玉米诱杀带、草把诱蛾等措施防治为主导。
3防治措施3.1 消灭越冬虫源据调查,采取秋耕冬灌和开春铲埂除蛹两项措施,可使棉田内大多数越冬蛹死亡,死亡率在76%以上。
可消灭绝大部分越冬虫源。
3.2种植诱杀植物分为玉米、番茄诱杀带两种。
播种棉花时,在棉田两边种植2行结穗性强的中晚熟玉米或者番茄作诱集带。
在棉铃虫的羽化期,人工拍杀喇叭口内的成虫或对番茄喷药防治;棉铃虫老熟化蛹前,人工剖穗,彻底消灭诱杀带上的棉铃虫幼虫。
棉铃虫发生较重的地区,也可在棉田内或林带内种植玉米诱杀株(带)。
棉铃虫的生命周期与综合防治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 ,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 农药,以降低棉铃虫的抗 药性。
04
CATALOGUE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深耕、除草等措施,减少棉铃 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控制棉铃虫的数 量。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性诱剂等物理手段降低棉铃虫的种群密度。
棉铃虫的生命周期与综合 防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CATALOGUE
目 录
• 棉铃虫的生物学特性 • 棉铃虫的危害与影响 • 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策略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01
CATALOGUE
棉铃虫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卵
棉铃虫的卵呈扁圆形,表面光滑,通常呈绿色或 淡黄色。
农业产业链不稳定
棉铃虫的危害可能导致农产品供应的不稳定,影响农业产业链的稳 定运行。
农民收益下降
由于棉铃虫危害导致的产量和质量损失,农民的收益受到直接影响 ,可能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
03
CATALOGUE
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种植抗虫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棉铃虫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降低棉 铃虫的危害。
未来防治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棉铃虫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生物 防治将成为主流手段。
未来需要加强科研力度,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棉铃虫防 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对其他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产量减少
棉铃虫不仅危害棉花,还广泛分布在 我国各地的农作物上,如玉米、小麦 、大豆等,导致这些农作物减产。
棉铃虫防治
3.幼虫 幼虫各体节有毛片12个,体色变化大,前胸 气门前两根刚毛基部连线延长 通过气门,或与 毛气门相切。 4.蛹 体长17~20mm,腹部第五、六七各 节前缘 密布环状刻点,背部刻点较腹面为密;尾端具有 臀棘两枚。
图5.1.2-1 棉铃虫成虫
图5.1.2-2 棉铃虫卵
图5.1.2-3 棉铃虫蛹
图5.1.2-5 棉铃虫幼虫取食花蕾 图5.1.2-6 棉铃虫幼虫取食棉铃
三.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冬春深翻,灌水,减少虫源。 2.种植抗虫棉 目前转Bt基因的抗虫棉已在 生产上广泛应用,抗虫棉基本可控制棉铃虫的为 害。 3.化学防治 (1)利用核多角体病毒防治 棉铃虫,尤其对一、二龄幼虫有特效。 (2)防治二代棉铃虫用苏云金杆菌兑水喷 雾,效果好。
棉铃虫
一、形态特征 二、发生规律 三、综合防治
概述
棉铃虫属鳞翅目, 夜蛾科。在全国各棉区 均有发生。 在黄河流域 棉区常年发生量大,布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 14~19mm,翅展30~38mm,体色变化 较大,一般雌蛾黄褐或红褐色,雄蛾灰褐或带绿 色。 2.卵 近半球形,纵棱达底部,每两根纵棱间有一 根纵棱分为二岔或三岔。初产卵乳白色,逐渐变 黄,近孵化时为紫褐色。
初孵幼虫先吃卵壳,然后食害植株的嫩尖、 叶;二龄幼虫蛀食幼蕾;三、四龄以为害蕾花 为主;五、六龄幼虫蛀食青铃。三龄前幼虫早 晚常在叶面爬行,抗药力差,易被药剂杀死。 因此,防治棉铃虫应在卵孵盛期开始防治,把 棉铃虫消灭在三龄以前。
棉铃虫在温度22~28℃、相对湿度75% ~ 90%、雨量分布均匀的情况下发生严重。
图5.1.2-4 棉铃虫幼虫
二.发生规律
棉铃虫以老熟幼虫在棉田蜕皮化蛹,越冬蛹 在土温达16℃以上开始羽化。成虫傍晚活动,对 黑光灯和杨树枝有较强趋性,喜欢在生长好的棉 田及玉米、高粱上产卵,卵产在植株的嫩尖、嫩 叶、蕾、苞叶及玉米高粱心叶上。
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棉铃虫的防治方法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棉花的生长和收成,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以下是棉铃虫的防治方法:1、生态防治法生态防治法是通过利用环境条件、增加有益生物种群的数量和活性,从而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棉田轮作、生物防治等。
棉田轮作可以改变棉花栽培的空间和时间格局,从而减少棉花的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可以将与棉花病虫害关系较密切的植物进行轮作,例如绿草、豆科作物等。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例如,可以放置一些食草昆虫通过捕食棉铃虫来减少其数量,例如菜青蛙、蜻蜓、寄生蜂等。
此外,也可以用一些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合成物等进行生物防治。
2、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通过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方法,常见的化学农药有病毒杀虫剂、化学农药和杀虫激素等。
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农药应选择效果好、安全可靠的农药,尽量不使用过期的或过时的农药。
(2)使用适当的剂量应根据棉铃虫的密度、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剂量。
(3)正确施药应通过喷洒、雾化、杆刷喷洒等方式进行施药,尽量避免溅零和漏药。
(4)合理间隔期应合理设置间隔期,尽量减少残留量的累积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3、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通过利用物理因素或手段,对害虫进行控制的方法,常见的手段有粘虫板、光毒性灯、药块等。
通过粘虫板防治棉铃虫,可以采用黄色或淡蓝色的粘虫板,将其悬挂在棉田中,诱捕棉铃虫。
光毒性灯是一种产生可见紫外线的光源,它可以将害虫诱入其中,从而达到控制的效果。
药块是一种由杀虫剂、糖水等吸附在杂草上的药剂,诱杀棉铃虫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其对棉花造成的危害。
总之,棉铃虫是极具危害性的害虫,需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在防治过程中,必须注意正确的施用方法和使用剂量,同时积极发掘和利用环境的生态调节作用,从而更好地控制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
棉铃虫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01
棉铃虫的天敌包括寄生蜂、寄生蝇等,可以利用这些天敌来控
制棉铃虫的数量。
微生物防治
02
某些微生物可以对棉铃虫产生致病作用,如细菌、真菌等,可
以用来进行生物防治。
农业防治
03
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田间管理,可以减少棉铃虫的危害,如合理
密植、科学施肥等。
物理治疗
灯光诱杀
利用棉铃虫成虫对光的趋性,可以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成虫。
棉铃虫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01
目 录
• 棉铃虫的介绍 • 棉铃虫的预防技术 • 棉铃虫的治疗技术 • 棉铃虫的防治案例分析 • 棉铃虫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棉铃虫的介绍
棉铃虫的生物特性
01
02
03
生命周期
棉铃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 、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 段,其中幼虫阶段对农作 物的危害最为严重。
棉铃虫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棉铃虫成虫具有迁飞能力,可以通过 自然飞行进行传播。
人为传播
棉铃虫也可以通过农事操作、运输工 具等人为活动进行传播。
02 棉铃虫的预防技 术
农业防治
种植抗虫品种
选择种植对棉铃虫有抗性 的作物品种,降低棉铃虫 对作物的危害。
轮作
采取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的 方式,减少棉铃虫的食物 来源,降低其繁殖和危害 。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具有抗虫性的棉花 ,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未来棉铃虫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防治措 施的运用,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 物防治等多种方法的结合。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提高农产品质量
棉铃虫的危害与综合防治措施
棉铃虫的危害与综合防治措施棉铃虫是棉花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其危害不仅会降低棉花产量和质量,还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为了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本文将就棉铃虫的危害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棉铃虫的危害棉铃虫是以棉铃为食物的害虫,主要危害棉花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首先,棉铃虫取食棉铃的种子,导致棉铃受损甚至脱落,从而降低了棉花的产量。
此外,棉铃虫还会分泌大量的唾液和粪便,造成棉花受到二次污染,影响棉花的质量。
最后,棉铃虫还会传播多种棉花病害,如棉铃黑轮纹病、棉铃菌核病等,导致棉花的病害发生率增加。
二、综合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我们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体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的方法。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昆虫,如瓢虫、金龟子、蚜虫寄生蜂等,以减少棉铃虫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病原体,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通过喷施或注射的方式传播,使棉铃虫感染病毒并死亡。
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
对于棉铃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来减少其数量。
在棉田周围设置灯光诱捕器,利用棉铃虫对光的趋性,将其吸引到诱捕器中,然后再进行收集和处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搭设隔离网,防止棉铃虫进入棉田区域,减少危害。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通过喷洒农药来控制害虫。
在棉花生长季节,可以根据棉铃虫的生长和发育规律,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喷洒时间进行化学防治。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应该科学合理,遵循农药的使用规范,以免对环境和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综合来看,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是控制棉铃虫危害的三种主要方法。
同时,为了提高防治效果,还可以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清除杂草、及时疏芽、轮作等,以减少虫害的滋生和扩散。
此外,农民还应该加强害虫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棉铃虫的危害。
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的政策引导、科研人员的技术支持以及农民的积极参与。
棉铃虫综合防治
田间利用农业、物理、生物及人工等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来综合控制棉铃虫为害,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治虫成本,减少农药污染。
一、农业防治合理间套:在棉田每隔10--15米播1行玉米,用来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梁,可诱集蜘蛛、蚜茧蜂、食蚜蝇、瓢虫、小花蝽等天敌来抑制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棉花与大蒜间隔种植,利用大蒜挥发出来的辛辣气味,驱逐二代棉铃虫在棉田为害。
整枝灭虫:根据棉铃虫产卵的特性,在棉花蕾铃期,将摘除的顶心、赘芽、群尖以及无效花、蕾等带出田外,可以明显减少田间卵和初孵幼虫的存量。
灌水灭虫结合棉田耕翻进行冬灌,可以冻死害虫,使越冬棉铃虫蛹减少43.5%~72.3%。
棉花生长期,根据植株生长的需要,在棉铃虫二三代蛹盛期,结合抗旱适时灌水,对控制三代、减轻四代棉铃虫为害具有明显效果。
二、生物防治放虫灭虫:在棉田有卵株率达到5%左右时,每亩释放赤眼蜂成蜂1.5万头,以后每隔4天~5天放一次,连放3次,可有效控制棉铃虫的为害。
利用自然天敌灭虫:保护和利用捕食和寄生棉铃虫的天敌。
三、人工防治人工捉虫:在棉铃虫幼虫期,捕捉大龄幼虫。
抹卵灭虫:二代棉铃虫卵80%产在嫩尖上和叶片的正面,在产卵盛期将卵抹掉,每三天抹一次,连续进行3次~4次,可明显减轻为害。
四、物理防治施肥灭虫:在棉铃虫成虫发生期,用1%吨%过磷酸钙浸出液作叶面喷肥,可使棉田落卵量下降33.3%~74.4%。
黑灯光诱虫:每20亩~30亩棉田安装一盏黑光灯诱杀成虫。
降低田间落卵量。
杨柳枝诱虫将新鲜的杨柳枝放置一天,使其萎蔫,每8根~10根捆成一把,于傍晚插放在田间,把长50厘米~66厘米,高出棉株15厘米~33厘米,每亩插放6把~8把,第二天早晨用塑料袋套把捕蛾,并将把子收回,洒上水保湿,防止叶片脱落,傍晚再重新插入田间。
杨柳枝一般每隔10天左右更换一次;也可采用枫杨、栎等树枝以及玉米叶等作为替代物,也具有一定效果。
棉铃虫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
棉铃虫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棉花生长期间会严重损害棉铃,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
研究和应用有效的棉铃虫防控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对棉铃虫技术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检测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面。
一、棉铃虫检测方法1. 采用目视法检测:通过观察棉花植株和棉铃上是否有成虫或幼虫来判断棉铃虫的种群水平。
2. 采用居群调查法检测:将样本集中采集,然后通过酒精浸泡和筛分等方法将虫体分离出来并鉴定。
3. 采用拍打法检测:在棉花植株上拍打后观察是否有虫子掉落,从而判断棉铃虫的密度水平。
二、棉铃虫化学防治1.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棉铃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抗药性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常用的农药有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
2. 合理的喷药时间和方法:根据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确定合适的喷药时间和方法,如苗期喷雾、成虫集聚期喷雾等。
3. 注意点药剂的使用量和浓度:根据农药的用量和浓度要求,合理添加药剂,避免过量使用,以防止环境污染和残留。
三、棉铃虫生物防治1. 发展天敌:采用放虫的方法,引入棉铃虫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虫和微菌等,帮助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2.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不会对人畜产生有害影响,可以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发生。
3. 利用植物提高抗虫性:选择抗虫性较强的棉花品种,通过培育和引种改良,增加棉铃虫对棉花的抵抗力。
四、棉铃虫综合防治通过综合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植物抗虫等技术手段,形成系统、全面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棉铃虫对棉花的损害。
在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防治体系:构建完善的防治体系,包括监测、预警、决策、技术服务等环节,实现科学、高效的防治。
2. 加强技术培训:对农民进行棉铃虫防治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防治意识。
3. 合理使用农药:合理选择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益虫的杀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和煦的阳光下,绿油油的棉田里,看上去静悄悄的。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面,一只只狡猾的虫子,在繁茂的花蕾和花铃中,肆无忌惮地爬来爬去,寻找着稚嫩的棉铃作为它们的美食。
这就是棉农们最憎恨的害虫——棉铃虫。
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
它危害棉花、玉米、麦类、辣椒、番茄等多种作物,但以危害棉花为主。
棉铃虫从形态发育上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棉铃虫以蛹的形式在棉田里过冬,大致分布在地表2.5厘米至6 厘米的土壤中。
第二年三月份以后,日平均气温上升到6摄氏度以上时,蛹羽化成成虫,也就是我们说的“棉蛾子”。
当温度上升到23摄氏度以上时,狡猾的棉蛾子在晚上出来觅偶交配,一头雌蛾可产500到1000粒卵,而且,它们会把卵产在幼嫩的叶子上和花蕾上,以便幼虫一经孵化便有食物可以享用。
对棉花产生危害的,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棉铃虫幼虫。
幼虫有多种体色,有绿色、黄色、淡红色等等,体表有灰色的尖刺;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的小刺。
棉铃虫幼虫有取食棉花顶尖、花蕾、花铃的习性,棉花的顶尖往往是棉花的生长点,生长点被棉铃虫幼虫吃掉,就变成了无头棉,不会再长出新芽,棉农称为“公棉花”或“无头棉”。
随着棉铃虫幼虫的长大,又开始啃噬花蕾和花铃,一只幼虫,可以钻蛀10到20个花蕾或花铃,受害的花蕾不能正常开放成花铃,严重时枯黄脱落;受害的花铃,为黑褐色水浸状斑,严重时布满黑点,僵化脱落。
由于棉铃虫幼虫的危害,棉花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给棉农们带来了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害曾经造成长江流域棉区20%~30%减产,黄河流域曾经造成过绝收的损害。
棉铃虫对于棉花的危害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棉铃虫不像其他的害虫一样,一年只发生一代,在适合的温度下,棉铃虫可以发生三代到七代。
棉铃虫卵的孵化期3到7天左右,幼虫期15-20天,蛹期18天左右,成虫期一般为7-10天,这样一个周期算下来,大约45天到55天左右,这一个周期,我们也称作一个世代,一年中,棉铃虫可以经过几个世代。
棉铃虫在辽宁和河北北部、内蒙古、新疆每年发生3代,华北每年发4代,长江以南每年发5~6代,云南每年发7代。
了解了棉铃虫的习性和危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棉铃虫的防治措施。
片花棉铃虫的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法是在棉花栽培过程中,运用农业栽培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减少棉铃虫的发生。
棉铃虫的农业防治主要有以下措施。
选用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的构成,用于农就是将一种可以20世纪90年代至今,共有近90个科研单位和公司参与了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选育,通过国家审定的抗虫棉品种已达100多个。
不过,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防治措施,更不是虫子不吃的“无虫棉”。
因此,种植抗虫棉可以少治虫,但不能不治虫,特别是3代以上的棉铃虫,抗性增强,应及时喷药防治。
另外,棉农尽量不要使用自己种植的抗虫棉种子,如果一旦种植自留的抗虫棉种子,会造成品质和产量的下降,从而遭受损失。
原因是棉花属于常异交作物,主要由蜜蜂等昆虫授粉,可抗虫棉却不能容许有一点混杂,如果使用自留种子就会造成纯度和抗虫性下降。
麦收后及时灭茬、棉收后早拔棉柴刚才我们讲过,棉铃虫以卵的形态在土壤中过冬,而且大多分布在地表2.5厘米至6 厘米的土壤中,如果能消灭土壤中的蛹,对防治棉铃虫发生有非常好的效果。
麦田第一代幼虫老熟后,在土表层化蛹。
蛹期是棉铃虫的薄弱环节。
在小麦收割后成虫羽化前中耕松土灭茬对降低成虫羽化率效果显著。
麦收后及时耕锄灭茬,杀蛹效果在30%~44%,也能有效降低下一代虫源。
棉花收获后,及早的拔除棉柴,也是破坏棉铃虫蛹室,减少虫蛹数量的有效措施。
拔棉柴后能使部分蛹暴露于地表而被冻死或被鸟兽取食。
秋耕冬灌、铲埂除蛹要想彻底的消灭虫源,仅仅依靠灭茬和拔棉柴还不够,秋天的时候深耕和灌水是治理棉铃虫最主要、最有效、最根本的农业防治措施。
秋季深耕的原理是这样的,第一,它全面松动了土壤,破坏了棉铃虫的蛹室;第二,大部分的虫蛹被翻入6厘米以下的土层,在6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虫蛹窒息死亡,不能羽化出土;另一部分虫蛹翻晒于地表,被低温冻死或被鸟类取食。
因此,可以说秋季全面深耕是防治棉铃虫最有效的措施,它大大降低了越冬蛹的存活率,有效减少了越冬基数。
土壤封冻前,棉田里全面灌一次水,也是防治棉铃虫很好的措施,棉田冬灌水量大且积水时间长,对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具有明显的抑制和致死作用。
据调查,冬灌比未冬灌的棉田,棉铃虫越冬蛹减少43.5%~72.3%。
棉田冬灌,要本着宜早不宜迟的原则,一般掌握在地表开始结冻或夜冻昼消时进行;冬灌水量可适当大些,一般每亩不少于80~100立方米。
种植玉米诱集带上面我们也讲过,棉铃虫不仅喜欢吃棉花,还喜欢吃玉米、辣椒、番茄等等,而且,棉铃虫对玉米的嗜好远远高于棉花,尤其是玉米嫩花丝上,一、二代棉铃虫成虫产卵最多,高于棉花上着卵量5~8倍。
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一般单株玉米花丝上有卵5~30余粒,占玉米全株卵量的60%~80%,孵出的幼虫直接取食花丝或蛀食果穗,因而在棉田四周全面种植玉米或在棉区插种玉米,将对棉铃虫起到重要的分流作用,有效减少棉田着卵量,压低虫口密度,有利于集中防治、局部施药、保护棉田天放、防止棉铃虫反弹。
整枝灭虫在棉花蕾铃期,采取合理的整枝技术,可以明显减少田间卵和初孵幼虫的存量,对于预防棉铃虫的危害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次整枝在棉花蕾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去掉多余的叶枝。
棉株的叶枝一般有2-4个,着生于主茎下部第3-7节。
当第一枝现蕾时,除保留果枝以下一两片主茎叶外,将其它各节的主茎叶和所有的叶枝全部除去,使棉株体内营养充分供应果枝上蕾铃的发育。
第二次整枝在棉花初花至盛花期间,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打顶和打边心。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都具有顶端优势,即顶芽生长快速,摘除植物的顶芽,促使植物从叶腋边多生侧芽的方法称为打顶。
打顶就是將莖梢嫩芽用手指摘除,其目的在於促進側芽長出、多分枝,所以能增加花朵的數目,使株型更為茂密。
打边心也叫打群尖,就是摘除果枝顶芽,以控制无效果节的生长。
因为一个植物的主干能够吸取的营养有限,如果只能担负三个棉花,却担负5个棉花,那么结果就是全部长不好,如果间掉两个,就会长三个饱满的质量好棉花。
这就是打边心的作用。
打老叶、去空枝:对旺长棉株,在花铃后期,可打去主茎下部的老叶。
对立秋后出现的无效蕾和白露后的无效花,也要及时摘除。
同时对棉株下部未结棉铃的空果枝要剪去,使养分供应上部结铃果枝,并可改善透光通风条件,有利于开铃、吐絮。
通过以上整枝的手法,棉花枝条的分布合理,通风透光良好,同时可以除去一部分三四代棉铃虫的卵和幼虫。
整枝的最终效果可以用“8月中旬去无效蕾,9月上旬棉田不见无效花”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适时整枝一次,可使百株卵量下降40%~60%;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去叶枝的棉田,田间卵、虫存量减少3.8%~54.5%,平均为27.7%;在四代棉铃虫高峰期,及时摘除边心、赘芽,可使卵和幼虫的存量分别减少52.5%及58%。
抹卵灭虫二代棉铃虫卵80%产在嫩尖上和叶片的正面,在卵盛期按行逐棵将卵抹掉,每三天抹一次,连续进行3~4次,可明显减轻为害;据调查,一般连抹2次,可使卵量减少60%左右,抹3次减少80%~90%。
草把诱蛾棉铃虫蛾对半枯萎的大叶杨、柳树、刺槐等树枝把散发的气味有趋性,因此田间插把能很好诱杀棉铃虫蛾,一般能减少产卵量的40%-50%。
每亩插把不少于20个,每把不少于0.25千克,均匀分布,在蛾高峰到来前10天插到田头,坚持每天清晨带露水收蛾,每7天换一次把,全蛾高峰后10天,换下的把及时烧毁。
片花:防治棉铃虫的物理措施物理防治就是指通过棉铃虫对温度、湿度或光谱、颜色、声音等的反应能力,用调控办法来杀死、驱避或隔离棉铃虫。
防治棉铃虫的物理措施主要是使用黑光灯诱蛾。
使用黑光灯诱蛾棉铃虫羽化后的蛾子有趋光性,对光波感兴趣,尤其在3330A(哎)波长趋性最强,可利用这个特性捕杀或诱杀。
利用棉铃虫的趋光性,在棉田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或其它灯具诱捕成虫。
特别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效果显著,可降低落卵量30%-40%。
对2代棉铃虫的诱杀效果最好,一盏高压汞灯日平均诱蛾量3068头,最高量达9000头,控制效果达50%-60%。
距高压汞灯越近,落卵量越低,诱杀效果越好。
因此,大片棉田内灯距以200米-250米为好。
片花:防治棉铃虫的生物措施说到生物防治,首先要讲的就是天敌防治。
棉铃虫有很多天敌,如各种寄生蜂、瓢虫、小花蝽、草蛉、蜘蛛等等,这些天敌被人工繁殖后到田间释放,再通过创造有利于天敌的环境,可长期控制棉铃虫种群数量。
目前,我国可以在大田里应用的主要是赤眼蜂。
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昆虫天敌,其复眼为红色,故称“赤眼蜂”。
当我们把赤眼蜂放到棉田里之后,赤眼蜂在田间寻找棉铃虫的卵,发现棉铃虫卵后,将自己的卵产到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幼虫、蛹期都在寄生卵中度过,从而破坏棉铃虫卵的发育,使其不能孵化,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目前,我国对于棉铃虫使用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施用生物农药。
什么是生物农药呢?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提取的药物,对害虫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生物农药只对病虫害有作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比较安全;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下面,我们来了解几种生物制剂。
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经微生物发酵,提取的新型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对各种作物害螨、害虫有很高的杀灭作用,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和使用安全等特点,是当前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理想的生物农药。
阿维菌素主要通过胃毒和触杀作用杀灭棉铃虫,如果棉铃虫咀嚼了带有阿维菌素的棉花,或者通过棉铃虫和药剂的接触进入体内,都能阻断棉铃虫的神经传导系统,使它产生麻痹现象,造成死亡。
阿维菌素在环境中能被光解,在土壤中能被微生物代谢分解,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因此对环境是相当安全的。
甲维盐乳剂甲维盐乳剂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也是一种有效、环保的新型生物农药。
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是一个昆虫病毒杀虫剂,是一种只对棉铃虫起杀伤作用的微生物,喷施到农作物上被棉铃虫取食后,病毒在虫体内大量复制增殖,迅速扩散到害虫全身各个部位,急剧吞噬消耗虫体组织,导致害虫染病后全身化水而亡。
病毒通过死虫的体液、粪便继续传染至下一代害虫,病毒病的大面积流行使田间的棉铃虫害能够得到相对持续的控制。
苏云金秆菌苏云金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当害虫咬嚼庄稼时,同时把苏云金杆菌吃进肚去,它可以破坏害虫的消化道,引起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呕吐、腹泻,这就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去一样,在害虫的肚子里大显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