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解比例3.

合集下载

最新苏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苏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苏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公开课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差不多把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差不多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样把解比例转化为解方程。

依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情实际,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列举比例、判定所列举的比例是否成立以及试做例题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中以扶代讲,巧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明白得和把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解题能力、合作能力及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课前预备教师预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铺垫1.复习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请你判定一下,下面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课件出示)2∶30.5∶0.20.6∶0.8∶3∶1.2 4∶6预设生1:2∶3和4∶6能组成比例。

生2:0.5∶0.2和3∶1.2能组成比例。

生3:0.6∶0.8和∶能组成比例。

2.讨论交流。

师:什么叫做比例?上面几位同学的判定对吗?你是如何样明白的?预设生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生2:上面几位同学的判定正确,因为每个式子中,等号左右两边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生3:在每个式子中,外项之积正好等于内项之积,这符合比例的差不多性质。

3.活动激趣。

填空并说明理由。

(1)1∶3=()∶()(2)3∶8=9∶()预设生1:1∶3=(2)∶(6)生2:1∶3=(10)∶(30)生3:因为与1∶3比值相等的比有专门多,因此这道题答案不唯独,只要比值为就能够。

生4:3∶8=9∶(24),因为3与9相比较,3扩大到原先的3倍,要想保持比值不变,8也应扩大到原先的3倍。

生5:3∶8=9∶(24),依照比例的差不多性质,内项之积是8×9=72,外项之积也应该是72。

72÷3=24,因此括号里填24。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解比例”教学方案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第45页的“解比例”。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比例的意义、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过程中感受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流程:流程1:教学例5a教师:李明同学在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也在电脑上把下面的一张照片按比例放大。

课件出示例5。

教师读题:现在只知道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要求出宽,我们必须先理解“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你能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吗?教师:按比例放大的意思呀就是说明这张照片放大前后的相应边长的比能组成比例,例如:放大前的照片的长:放大后的照片的长=放大前照片的宽:放大前照片的长:宽=放大后照片的长:宽。

流程2:教学例5b教师:现在放大后的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教师:我们就可以假设放大后的照片的宽为x厘米。

课件出示解:设放大后的照片的宽为x厘米。

教师:现在你能列出比例式吗?教师:我们可以列出这样的比例13.5:6=x:4教师:动动脑筋,这个比例中的未知数x你能求出来吗?试一试!流程3:教学例5c课件出示解答过程。

教师:可以这样来解答。

你知道把比例写成“6x=13.5×4”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吗?教师:其实这就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写的。

你看懂了吗?教师(指着):现在我们已经把未知数x求出来了,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的过程,就叫做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教师:请大家完整地看一看解比例的过程,想一想解比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把一个比例转化成这个等式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最关键的还是把一个比例写成等式这一步,它就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来的。

流程4:教学“试一试”a教师:你现在会解比例了吗?请大家看课本45页的试一试,请你接着完成它。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解比例的方法及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比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这一概念,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对比例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入、解题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的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比例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比例知识。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知识和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如购物时商品的原价和打折后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商品是否打折?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小学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正比例的意义 3.

小学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正比例的意义 3.

正比例的意义【教材解析】本节课是国标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在中学学数学和物理.化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正比例的量,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2.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发现成正比例量的规律,概括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的,就让学生亲自去探究。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设计思路】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体会了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教学的。

正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同时,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

因此教学中,我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系列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共同之处,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特征,建构正比例关系的数学模型,并使学生体会到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最新小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解比例 3.

最新小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解比例 3.
1.出示例5
(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板书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第一个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
3.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十第6、7题。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
3.做练习十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
“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
2.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
水平2: = ∶0.4= ∶x 2.8∶ =0.7∶x
水平3: ∶x=5%∶0.6 = =
教学准备
1.教科书第45页的例5,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5~8题。
2.分层练习




解比例
解:设放大后的照片的宽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6x=54
x=9

《解比例》【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教学设计概述本次教学针对的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解比例”这一主题。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什么是比例,如何运用比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中将通过展示板书、讲解、以及练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含义及运用方法。

2.学生掌握比例的常见应用,能够解决相关题目。

3.学生通过本次教学提高专注力,积极思考问题,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1.比例的含义与运用2.比例的应用场景3.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展示比例相关的图形,让学生感受比例的含义。

2.通过引入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的含义。

3.与学生一起讨论比例所在的场景,例如在涂色、裁剪纸张、制作饰品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步:讲解1.讲解比例的基础知识。

2.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展示比例的应用。

3.与学生梳理出比例的解决方法。

第三步:练习1.通过板书展示与讲解重点,提供相应的练习题。

2.通过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思维碰撞。

3.收集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一起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实践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各种比例情况,并尝试解决。

2.让学生自主设计出比例应用的题目,并组织进行交流。

教学效果及评估1.学生能够清晰理解比例的含义及解决方法。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常见应用。

3.学生通过活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

教学注意事项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理解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及方式。

2.学生实践中,教师应该及时回应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成长。

3.教学完成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及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解比例》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本次教学,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比例的基本应用以及解决相关问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比例》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知识,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的理解和解比例的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和特点。

2.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和组成。

2.解比例的方法和技巧。

3.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生动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他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比例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比例的定义和组成,解释比例的概念。

然后,通过一些例题,展示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解比例题“已知比例2:3=4:x,求x的值。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解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收集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校级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校级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校级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意义》是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等数学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比例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对比例概念理解不深、运用不灵活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本质,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他们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购物场景、行程问题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例的意义。

2. 呈现(10分钟)(1)介绍比例的概念: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讲解比例的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分别是两内项和两外项。

(3)阐述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3. 操练(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4.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比例的概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比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比例》-苏教版
举例:
-解释比例的定义,如“两个比例相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实质;
-通过图形、表格等多种方式展示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
-以实际例子说明比例尺的意义和用法,如地图上的比例尺。
2.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中项与两端项的关系,即如何通过已知比例中的部分数值求解未知数;
-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和建立比例关系,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例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能够较快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解方法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特别强调了这两个重点,并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在讲解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积极。我发现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我也在适时引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成果分享,学生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表达和倾听。
5.通过比例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关系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学会使用交叉相乘法和求比值法解比例问题;
-能够将比例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并运用方程求解;
-掌握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是小学数学的拓展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用比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解比例的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解比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2.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应用。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4.练习巩固,及时反馈,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是否存在比例关系?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

同时,讲解解比例的方法,如交叉相乘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反馈,指出解题中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计算物体面积等。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比例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如何计算比例尺,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于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于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比例尺。

2.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思考,自主探索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比例尺模型、地图、计算器等。

2.教学素材:生活实例、练习题等。

3.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座位安排,学生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运用。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奥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建立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2.操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知比例的奥秘。

3.练习法:教师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例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辆汽车同时出发,行驶2小时后,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构成,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本节课将比的概念延伸到比例,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比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例的意义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到陌生,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构成。

2.让学生学会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构成。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构成,并学会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构成、比例的应用等内容的图片和文字。

2.实例材料:包括商品打折、行程问题等实际生活中的比例应用实例。

3.分组讨论材料:包括卡片、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比的概念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么比例又是什么呢?它有什么作用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例的构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比例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比例的应用,如商品打折、行程问题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比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比例(3)-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比例(3)-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比例(3)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比例(3)教学,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68页例1、第69页的“做一做”以及练习四第1题。

例1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资料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2. 讲解例1:我通过讲解教材第68页的例1,让学生们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3. 做一做:我让学生们独立完成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以巩固他们对比例知识的理解。

4. 练习:我给出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们独立解答,以此来检验他们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解题的步骤和方法,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他给了店员30元,店员应该找他多少钱?答案:店员应该找小明10元。

2. 小红买了一支铅笔,价格是5角,她给了售货员10元,售货员应该找她多少钱?答案:售货员应该找小红9元5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知识。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们思考一下,除了比例知识,还有哪些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比例》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比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比例的概念和解法对学生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比例概念的培养,以及解比例方法的指导。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难点:比例的解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例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主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的定义、解法及实际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比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比例的步骤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商品原价和现价之间的比例关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讲解解比例的方法。

2019-2020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优质教案

2019-2020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优质教案

教学课题解比例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3 月13日教学内容:教材40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5-9题.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理解解比例的意义,学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过程性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善于思考、认真检验等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具学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提问:关于比例,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能说一个具体的比例,并根据基本性质写成乘法相等的式子吗?引入:我们已经认识比例和他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就应用这些知识,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1.理解题意出示例5.提问:你是怎样理解“按比例放大”的?追问:放大前后,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明确: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前后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一定能够组成比例。

2.尝试解答引导:根据放大前后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条件、要求的问题,联系图形放大的知识和指名读题,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通过三个层面组织教学:第一,在出示例题后,让学生理解“按比例放大”的含义,明确长和宽的比可以写成比例;第二,引导过去解决问题的经验,你准备怎样写出比例?引导:你有办法求出这个比例里x的值吗?提问:这里解方程第一步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求出结果的?指出:我们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出外项积等于内项积的式子,这样就能求出放大后的宽。

提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说明: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未知数后,根据长和宽的比相等,列出了含有未知数x的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比例苏教版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比例苏教版 (3)

解比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让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建立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2)出示ppt:练习1、2、31、下面哪些比可以和6.4︰4组成比例?2、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快速填空吗?3、你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二、自主学习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板书课题:解比例。

三、精讲释疑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13.5 :6=x :46x=13.5×46x=54x=9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9厘米。

四、小组讨论1、练一练解:1.2x=75×0.41.2x=30x=30÷1.2x=25五、巩固练习1、把左边的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右边的长方形,求未知数x。

(单位:cm)20 :50 = 12 :x解: 20x=50×1220x=600x=302、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1)分别写出每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体积的比,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2)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比计算,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多少毫升?解:设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x毫升。

25 :200=x :300200x=300×25x=7500÷200x=37.5答: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37.5毫升。

六、知识拓展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正好互为倒数。

已知一个内项是16/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七、课堂小结:解比例要做什么?(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设计.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设计.docx

最新苏教版⼩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例的基本性质解⽐例教学设计.docx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学会⽐例的基本性质,解⽐例的⽅法,进⼀步理解和掌握⽐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法: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学⽣运⽤⽐例的基本性质解⽐例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的知识迁移的能⼒,增强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掌握解⽐例的⽅法,学会解⽐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根据⽐例的基本性质,将⽐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导语。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例的知识。

齐读课题。

很显然,这节课有两块内容,⼀块是⽐例的基本性质,另⼀块是解⽐例。

师:这两个概念已经由咱班的⼩书法家板书在了⿊板上,谢谢吴炳蔚同学。

那咱们⼀起读⼀下吧。

⽣:(齐读概念)在⽐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例的基本性质。

求⽐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例。

【设计意图:由于学⽣已经进⾏了充分的预习,因此,授课内容不⽤再掖着藏着,新课中的概念提前让学⽣板书在了⿊板上。

⽼师⼀上课,开门见⼭,直奔主题,⽬的是让学⽣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新知。

】⼆、预习汇报。

1、⽐例的基本性质。

(1)理解⽐例的基本性质这⼀概念。

师:我们先来研究⽐例的基本性质。

对于这个概念,你是怎样理解的?谁能上来给⼤家说⼀说,可以可边批注边说?⽣1:在⽐例⾥,是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不是两个外向的和、差、商和两个内项的和、差、商……师:他能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来进⾏解读,厉害!谁还想说?⽣2:是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不是⼤于或⼩于……师:理解得很深刻!谁还想说?三⼈⼩组说⼀说。

师:下⾯再⼀起读⼀遍⽐例的基本性质吧,读的时候把你认为⽐较重点字词⽤重⾳读出来。

【设计意图:先让学⽣从字⾯上⽤⾃⼰的话说⼀说对⽐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提⽰学⽣学会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进⾏理解,为培养学⽣⾃学奠定了基础。

】(2)举例验证⽐例的基本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
3.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十第6、7题。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
3.做练习十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1.出示例5
(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板书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第一个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练习十第5题。
13.5∶6=x∶4
6x=13.5×4
6x=54
x=9
预设一: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预设二: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预设三: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说说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小结
独立做。
分层
作业
设计
水平1:
教科书第45页的例5,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5~8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
“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
2.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
水平2: = ∶0.4= ∶x 2.8∶ =0.7∶x
水平3: ∶x=5%∶0.6 = =
预设三:或者说放大前的长与放大后的长的比等于放大前的宽与放大后的宽的比。
预设一:13.5∶6=x∶4
预设二:13.5∶x=6∶4
预设三:……
预设一: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预设二:可以先求出一边的商,用解方程的方法来算。
预设一:6x=13.5×4
预设二:这就是一个方程。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教科书第45页的例5,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5~8题。
2.分层练习




解比例
解:设放大后的照片的宽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6x=54
x=9
答:放大后的照片的宽是9厘米。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解比例
课题
解比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灵活运用求比值的方法或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稍复杂的解比例的式题
重点
难点
重点:学会解比例。
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学生活动方式
分组方式:自然分组。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说说解比例的步骤和怎样检验。
教师板书:6x=13.5×4。“这变成了什么?”
预设一: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预设二:在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预设三: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预设一:这句话含义是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预设二:也就是放大前长与宽的比等于放大后长与宽的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