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政治

合集下载

20世纪初的俄国政治和社会变革

20世纪初的俄国政治和社会变革

20世纪初的俄国政治和社会变革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俄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达到了顶峰。

这段时期充满了矛盾和紧张,俄国处于不断的动荡和改革之中。

一、俄国政治的变革19世纪末,俄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政治力量。

其中包括1850年代成立的民意党和改革党,以及后来的社会革命党和布尔什维克党等。

这些政治力量的出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逐渐复杂化和多元化。

1905年,俄国爆发了著名的“1905年革命”。

这次革命的导火索是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

由于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加上政府对农民和工人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俄国民众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抗议和示威活动。

这一时期,俄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变革已经超出了政府的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主席尼古拉二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征兵制度的改革、颁布宪法和成立国家杜马(议会)等。

但这些改革并没有能够改变俄国的政治格局,因为政府并没有真正放权,国家杜马的权力也被大大削弱。

二、俄国社会的变革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是工业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形成了工人阶级和知识阶层。

这些人对于社会改革和政治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方面,城市化使人口密集的城市成为了一些政治力量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增多和富裕程度提高,也让他们对于自身权利的争取依然没有止步。

三、俄国文化的变革俄国文化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艺术和文学。

俄国艺术家和文学家开始思考和倡导“俄罗斯复兴”运动。

这一运动的思想核心是在于俄罗斯本土化和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强调。

他们认为俄罗斯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而不是盲目模仿西方。

同时,俄国的文化人士还探讨了一些重要的思想问题,如自由、平等和人权等,这些思想对俄罗斯未来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20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是复杂而多样的。

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但同时也面临各种矛盾和挑战。

俄国政治制度史

俄国政治制度史

俄国政治制度史俄国政治制度史概述俄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从早期的封建制度,到近代的沙皇专制,再到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当代的宪政体制,俄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

早期的封建制度在10世纪之前,俄国基本处于部落和封建社会的阶段。

随着基辅罗斯的崛起,俄国开始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度。

在这个时期,封建领主拥有很大的权力,他们不仅控制着自己的领地和财富,还掌握着领地内人民的生杀大权。

而中央政权的力量相对较弱,很难对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

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5世纪,莫斯科公国崛起,并最终统一了整个俄国。

在这个过程中,沙皇专制制度逐渐形成。

沙皇不仅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教会的领袖。

随着沙皇专制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俄国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地方封建主的势力被削弱。

然而,沙皇的权力也受到了来自贵族和教会的制约。

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制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在苏联时期,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控制。

在政治上,苏联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如官僚主义、特权主义和腐败问题等。

当代宪政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国政治制度再次发生了重大变革。

叶利钦上台后推行了全面的政治经济改革,包括实行多党制、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等。

这些改革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

随后普京上台后,对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打击了腐败和分裂势力,使俄国政治逐渐稳定下来。

目前,俄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同时,俄国也建立了议会、政府和司法机构等政治机构,对政治权力进行分权制衡。

总之,俄国政治制度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从早期的封建制度到当代的宪政体制,俄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近代俄国社会政治演变与反思

近代俄国社会政治演变与反思

近代俄国社会政治演变与反思19世纪末,俄国曾经历过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政治变革,但此后亦经历过战争、革命、乱局……而今天,我们回忆这段人类历史,既可以研究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又可以从中反思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涅米罗夫时期涅米罗夫是19世纪末俄国社会政治变革的代表性人物,他提出的改革振奋了沉重的俄罗斯社会,其口号——“走近人民”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和博爱。

在他的指导下,普通人争取了对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反对特权和腐败现象的斗争更加激烈、贵族的优越感受到了挑战。

但最终这些努力并没有走向胜利,涅米罗夫被捕入狱,这一时期逐渐走向矛盾激化,进入对峙状态。

涅米罗夫是放弃暴力革命方式的政治家,但是他所倡导的和平社会变革、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压制。

二、1905年革命1905年,俄罗斯发生了一起罕见的、起义和工人示威汇合的大规模革命,而这场革命从结构上讲,与文化大革命十分相似。

俄罗斯人民对反动、黑暗、不公社会的反抗超出了当时时代的绝大多数其他国家。

在革命期间,许多固守旧思想的人走向转变,政府也被迫进行改革,建立了临时政府。

但是,当军队集中镇压暴乱时,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也随之发生,这一事件为之后的政治危机埋下了伏笔。

三、二月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国内政治危机愈发加剧。

1917年2月(俄历1月),大规模示威爆发,目标是推翻沙皇帝国的君主制,此时开始了二月革命。

在这次变革中,俄罗斯公民战胜了沉重的思想禁锢,进一步发展了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追求。

人们在大声呼吁推动社会变革,并开始构建共和国。

四、十月革命二月革命结束后,俄罗斯逐渐走向了共和制度,虽然国内政治仍有问题,但是临时政府开始抗御外敌,为战斗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然而,十月革命的发生导致了国内外的政治动荡,进一步加剧了此后的战争和政治危机。

在革命中,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劳动阶级和贫民反对政府,并最终夺取了政权。

五、结语俄国社会政治演变十分复杂,但是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让人们明白,我们要遵循科学的理性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不要产生其它的悲剧。

了解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

了解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

了解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曾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对俄罗斯自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个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

第一个重要事件是1917年的俄国革命。

这次革命导致了沙皇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俄罗斯社会的不平等和政治腐败。

在这次革命中,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们成功地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这次革命对俄罗斯以及全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舞了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

接下来是1941年至1945年的卫国战争。

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也是二战中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德国纳粹入侵苏联,企图征服整个俄罗斯。

然而,苏联军队和人民坚决抵抗,最终打败了德国军队。

这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但也证明了苏联的军事实力和人民的坚定意志。

卫国战争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是1991年的苏联解体。

苏联是一个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国家,但在20世纪末,苏联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91年,苏联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这一事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为俄罗斯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框架。

苏联解体对于俄罗斯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新定义了全球政治格局。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政治事件,如2008年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和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

这些事件都涉及到俄罗斯与其邻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政治纠纷,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了解俄罗斯历史上的这些重要政治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俄罗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些事件不仅塑造了俄罗斯的历史,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俄国沙皇时代东正教与专制统治

俄国沙皇时代东正教与专制统治

俄国沙皇时代东正教与专制统治在俄国沙皇时代,东正教和专制统治被视为该国的两大支柱。

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主要宗教信仰,深深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同时,专制统治也帮助沙皇维持了权威和控制,使他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本文将探讨俄国沙皇时代东正教与专制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一、东正教的角色作为俄国主要的宗教信仰,东正教在俄国沙皇时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东正教的领袖是俄罗斯的牧首,被认为是神的代言人。

他们在宗教上拥有极高的威望,可以指导和影响沙皇及他的决策。

东正教的仪式和教义贯穿了俄国人的日常生活,对俄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正教对俄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统一:东正教作为俄国人的共同信仰,促进了社会的统一和凝聚力。

它通过共同的宗教仪式和教义,将俄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社会体系。

2. 文化传承:东正教不仅在宗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俄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建筑到绘画,从文学到音乐,东正教的元素贯穿了俄国的艺术与文化领域,成为了俄罗斯文化独特的标志之一。

3. 道德教育:东正教教义强调善良、诚实和公正,通过道德教育和观念的传承,促进了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高。

东正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准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原则。

二、专制统治的特点在俄国沙皇时代,专制统治是俄国政治的核心。

沙皇被认为是上帝的代理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

专制统治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无限权力:沙皇享有无限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

他可以任意制定法律和政策,决定国家的命运。

沙皇的话语具有法律效力,他的命令必须无条件地被执行。

2. 威权政治:专制统治的体制下,决策集权化,由沙皇独自决策。

他的意志是国家的最高指令,没有其他机构或个人可以挑战。

民众的声音和诉求往往被忽略,政治决策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3. 权力传承:专制统治的沙皇制度下,沙皇的权力通过血缘传承。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

俄罗斯政治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 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 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俄罗斯权力机构冲突的制度因素分析内容提要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联邦也开始了全面的社会转型;俄联邦政治体制的变迁中,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国家权力体制的构建中猛烈的交锋撞击,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治悲喜剧;权力体系重构的动态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互不相容导致了难以避免的冲突,俄主要的权力机关围绕着权力架构的核心支配地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代表各种利益的政治力量又加剧了政治冲突的对抗性;关键词权力机构制度冲突对抗性叶利钦时代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不断分化组合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政治冲突具有强烈的对抗性而且旷日持久;政党运动及其领导人争权夺利的激烈搏斗,在国内外接连不断的各种事件的冲击下,形成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一次又一次危机,充分表现出俄全面转型时期深刻尖锐的社会矛盾和艰难性;对抗性的政治冲突已成为俄政坛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尝试从制度因素入手来分析俄权力机构政治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论证对抗性冲突的不可避免;一从俄罗斯政治制度形成的背景和过程来考察,它是在政治剧变、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和面临西方国家的压力之下,多种政治力量兴起并且积极构筑各自的政治地位的进程中,经历了大规模激烈残酷、甚至是流血牺牲的争斗,根据特定时期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构成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缺少制度保证的脆弱力量平衡很容易被政治力量的此消彼涨、甚至是偶然的突发事件所打破,这就为后来的尖锐不断的政治冲突埋下了祸根;俄罗斯新的政治体制是在走西方民主化道路的背景下,由于两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制度因素——延续的集权制度的政治影响和强大的反对派并存——的作用而形成的;由于俄历史上长期的集权统治,剧变后俄缺少民主传统和民主政治成长的现实基础;政治剧变启动了社会全面转型,激发了俄民主化大跃进的愿望,不同的政治力量在社会大分化、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猛烈地碰撞交锋也就在所难免,政治制度变迁中权力机关之间的冲突就是集中反映;在制度转型中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就决定着政治架构的变迁,包括行政和立法机关之间的职权配置;1990年6月12日,俄联邦人代会通过了主权宣言,公开宣称俄联邦宪法在其境内至高无上,公然同苏联中央政府对抗,这就使俄实行新的政治制度和构筑新的政治体制成为可能;俄总统制就是作为斗争的工具、以改变苏联国家结构和整个权力体制为目的、在与苏联中央政府的对抗中形成的;因此,总统制从一开始就担负重任,是俄罗斯向苏联体制“发起冲锋的据点,是准备为了个人成功而牺牲苏联国家的、日益增i长的后苏联精英们自负象征的具体表现;”1苏联时期延续下来的俄联邦人代会及其常设机关最高苏维埃的立法行政合一的权力体制,与在同联盟中央对抗中设立的俄联邦总统行政权力体制并不衔接,而且重叠交叉,形成了俄独立后双重政权的复杂局面;由于在苏联时期法院总是被忽视,现实中能够控制最高权力的或者是行政机关、或者是立法机关;在没有得到新宪法重新确认并划清职权之前,它们都具有合法性,这种体制架构必然会导致总统为首的行政机构与最高苏维埃为首的立法机构在公开争夺权力过程中的激烈冲突与尖锐对立;普选产生的总统有权任命总理和政府成员,人代会及最高苏维埃也可以对政府不信任并要求其辞职,通过弹劾程序解除总统职务;在俄社会深刻危机的条件下和错综复杂的政治运作过程中,这种体制导致了极端的政治对抗行为,炮打“白宫”的武力解决争执的方式也就是其符合逻辑的结果;政治体制和权力结构的形成时期,各派政治势力竭力从中谋取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和最佳位置;宪法为各种政治力量提供的不是具体的政治行为准则,而是政治活动的基本权利架构和制度框架,动态的政治运作过程要由不同政治力量及其精英在具体的政治理念、决策及实施、调整、监控的互动作用中形成;政治机制、活动范围和行为准则是在这个进程中、经过长期的冲突磨合而逐渐得到确认与遵守,也就是说权力运作机制中的职权划分和职位配置并非宪法明白无误地细化设置,而是在特定的政治活动中渐渐形成、设置和完善起来的,是对这一动态进程中的不同政治力量的实力状况、影响大小、控制能力和现实地位的制度化确定和法律上认可;因此,各种政治派别争取更大的政治权力和更多的政治职位的愿望特别强烈,行动非常积极,不同利益和主张的分歧就导致它们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俄政治制度转型期间的混沌无序、社会矛盾的极其尖锐、党派林立的政治组织思想上的不成熟、行为上缺少约束和规范,就使得这种矛盾冲突更富有对抗性;1993年俄联邦宪法确立了总统制的权力架构,但宪法广泛采用了保障总统一切权力的规定,总统在行政、立法、司法、军事和外交等方面过于广泛的巨大权力远超过一般民主国家治理国家的需要,总统行使权力缺少监督和制约,政府听命于总统,事实上将总统凌驾于议会、政府和法院之上,从而影响到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的平衡与稳定;国家杜马在政治体制中的作用规定不明确,代表的行为没有责任约束;宪法规定总统应向国家杜马提出总理候选人,总理向杜马辞职,议会有权监督政府并确认总统对总理的任命,但总理和政府却对总统负责,由总统任命;宪法对权力机关权责划分不清,造成了权力机关之间职能重叠或不负责任,对政治行为缺少规制和必要的约束,这种权力架构为政治冲突提供了制度前提;不切合实际的激进民主派主张的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引发了俄国社会矛盾的“爆炸”,围绕着对改革结果的不同评价,实际上是权力的争夺,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俄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经济转轨的不顺利和社会转型所伴随的混乱状态,加剧了制度冲突因素的表面化和激化了政治力量的对抗;总统制的初步形成启动了政治制度化进程,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和分布状况形成了某种暂时的平衡,急风骤雨般的运动式政治趋于缓和,斗争方式从街头游行示威转向了议会里的党派权力争夺,但冲突的制度性因素并未消除;虽然政治力量的相对分散和地方权力的进一步扩大制约着政治活动走向极端和失控,宪法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自己参照和约束对方的行为标准,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社会关系的大调整,利益的再形成和重新分配,使得政治力量处于连续不断的分化组合之中,利益冲突也就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长期过程;二从俄罗斯权力机构的演变和权力运行的实际过程来考察,总统、政府和议会不协调的政治机制难以避免对抗性冲突,三个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对抗以及机构内部的分歧、争执、纠纷是其制度性矛盾的外在动态表现,这一过程贯穿了俄独立以来的历史;俄权力机构就是在与苏联中央政府的对抗中形成、确立和巩固起来的,在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权力争夺中充实、扩张和完善起来的;俄社会转型进程中政治体制成为总统制还是议会制都是可能的,反映在名称上的政体设置取决于不同的权力配置模式,建立在普选基础之上的总统制和议会制都具有民主合法性;“这些差异对所创立的民主体制的稳定事关重大,而对导致民主的过程则无关宏旨;”2一般认为在议会政治模式下,政府对其负责,能减少议会与行政机关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在总统政治模式下,总统任免总理,政府对总统负责,由于总统和议会相互独立,任何一方无权消除另一方的权力,这就为彼此之间的冲突制造了较大的可能性,争夺权力的斗争逻辑就是排挤对方;总统制的完善取决于社会的政治成熟,强有力的总统权力常常具有专制倾向;俄新的政治架构形成时,由于反对派刚刚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并且缺少政治力量之间的谈判过程,因而,总统处于国家权力的核心地位,被赋予极其广泛的权力,这非常有利于总统控制局势,稳定政局;但其后果是社会和政治活动完全处于总统的控制之下,总统权力之大使人感叹“要不是还有选举就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君主制度下”;3总统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社会生活基本的秩序,但总统总揽国家大权并不能消除权力机构之间的对抗性冲突;按照宪法规定,总统有权颁布法律,任命总理和内阁,还可以解散杜马,政府向总统、而不是议会报告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总统令可以代替法律;而国家杜马同样可以投票表决对政府的不信任,发生冲突的制度前提依然存在;如果取消杜马对政府的信任表决权,那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新体制将政治过程和政策执行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消除权力机关之间冲突危险的目的并未达到;政治制度的急剧转变使俄的社会生活和政治行为失范无序,各种政治势力不断地分化组合也使得政局动荡不定;就权力机构的设置而言,代表不同利益的政治力量进入和把持各级不同的权力机关,从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到国家杜马都是各种政治力量争斗的场所,支持总统派和反对总统派、右翼和左翼、激进派和务实派、亲西方派和民族主义派以及不同政党之间的交锋从未停止;强总统、弱政府的政治架构下,总统得不到大部分联邦主体领导人的支持,政府得不到议会多数支持,就无法发挥其正常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和不稳定的经济政策,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总统令和政府的频繁更迭而愈发混乱,使俄政坛的冲突关系错综复杂,冲突富于对抗性,而政府往往成为政治对抗的牺牲品;在新的政治架构中议会地位被降低,其职权也大大地缩小;这种制度性的规制因素使议会在主导政治发展中的实际作用下降;也正因如此,议会的权力制约职能得以凸现,反对派政党在议会选举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支持,这是选民对总统和政府及其政策不满的“抗议”结果;4对议会权力的过分削弱就使之难以制约总统的独断专行,议会沦为各种政治势力表示不满、发泄情绪争吵不休的讲坛,而国内连绵不断的各种事件也为政策争论提供着机会;或许正是议会的决议无法约束总统,议会里的政治对抗才有增无减,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选民对政治的失望和和政治热情的下降;社会中间力量分化加剧,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抬头深刻反映了俄社会的矛盾与不稳定,成为权力机构之间对抗性冲突的深厚社会基础;从政治力量结构来看,国家杜马里的“民主派”、“左派”、“中派”和“民族主义派”四大板快中的各个政党各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利益,各派内部也处于不断分化过程之中,这种格局又充分反映在外部的表现形式上,显衬出政治冲突更加激烈;俄在急剧的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激烈交锋必然会影响其政治体制的构筑与架构;在新旧体制的交替中由于缺少了制度规制和法律约束,政治组织行为失范,为争夺权力主张急功近利的政策,顾此失彼且多变不定,社会力量不断地分化重组;难以遏制的经济衰退,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政治、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不断降临,大国地位一落千丈的心理反差,这也就直接表现为社会的动荡,政局的的不稳,群众情绪高涨,政治组织众多而且行动活跃;抓住一切有利机会打击对手、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也就成了谋求政治权力的政治组织的当然选择;政治组织之间的冲突具有某种激烈的对抗性自然成为扩大影响的适当形式,这深刻反映了俄多党制和民主体制的极不成熟,政治架构还没成型,政治运作机制正在形成之中;俄政治权力的分配和权力机构的设置就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进行的,不同政治力量把持的权力机构在行使政治权力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本党的利益和它党的得失,目标是获取更大更多的权力,社会公众利益则被置于次要地位;所以,在俄政坛发生不顾社会舆论的坚决反对的激烈的政治对抗和采取不负责任的冒险极端方法都不足为奇;权力机关之间从一开始就缺少协调,机构设置重叠交叉,权责不清,相互对立,权力的行使缺少规范和必要的监督,结果造成了权力机关之间的冲突不断;这成了俄政治的一个突出现象和政坛一大奇观,也成为激进改革不成功的标记;三从政治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考察,由于缺少法律为依据的政治决策制度与有效的运行机制,政治力量及其精英在选举和政治运作的冲突过程中也都表现出难以避免的对抗性,俄权力结构的形成本身就是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思潮相互作用的后果;在迅速摧毁旧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围绕着争夺权力这一核心,以激烈政治斗争和危机的形式构建着新的政治权力体系,逐渐形成着俄政治运作的新机制和政治活动的“游戏规则”,法律包括宪法在内都是对政治现实的追认;1993年俄联邦宪法规定:“在俄罗斯联邦承认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承认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经历了政党林立的“独特的政党浪漫时期”后,在政治运作进程中的激烈碰撞与不断磨合使俄的多党制渐趋稳定,政党结构和政党体系初步形成,但是远没有成熟;政党数量过多,缺乏成熟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观,政党组织本身还不够稳定且不停地在分化组合;社会全面转型期间广阔而急待填充的政治空间为各派政治势力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回旋余地,面临的迫切复杂的众多问题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政治创造了机会和切入点,使得政治组织之间的分歧难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弭,对抗关系也很难得到缓和;影响政治格局的国内外因素众多并且难以预测,脆弱的政治动态平衡关系很容易被打破;国家杜马选举中没有一党能够取得稳定多数,每次选举中约1/3的无固定倾向、随机性很大的选民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党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叶利钦时代的政治进程深刻地反映了俄政治结构的失衡状况,政治机制运作中充满难以协调的矛盾,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无法及时体现在权力结构和政策制定中,政治组织之间因缺少妥协和调整的机制而无法缓和矛盾,反而促进了长期的对抗和不断激化,俄政坛每次发生政治危机都与政治力量步步升级的对抗有着直接关系;对抗各方利用一切机会要削弱对手,缺失政坛之上的妥协忍耐禀赋,总是试图以独活替代共存,这使对抗成为符合逻辑的结果;因缺少制度的保障,错综复杂的对抗关系在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下、随着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互动作用而演变,变数奇特且变量大,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令人难以捉摸;俄政府在政治体制中缺全面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决策职权,每当危机来临之际显得无能迟钝,在政治对抗中常常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成为冲突的牺牲品;如1998年8月金融危机爆发后,以俄共为首的杜马左派乘机发难,批评总统的对南联盟科索沃政策,反对切尔诺梅尔金总理提名,施加压力迫使叶利钦解除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独联体会议执行秘书的职务,并且对其发出通缉令,趁叶利钦生病住院之际要求交出强力部门管辖权,再进一步要求叶利钦辞职,并且积极准备弹劾总统;反对派的步步紧逼严重威胁到总统现有的政治地位,叶利钦的政治权威性受到严峻的公开挑战和考验,只能孤注一掷,祭起总统“特殊权力”法宝,解散普里马科夫政府,任命亲信斯捷帕申为总理;体现在少数精英身上的思想和政治主张的对立冲突只是外在的表现形态,不同政治力量及其代表人物操纵的权力机关之间的体制矛盾才是造成冲突的深层次原因,政治架构为对立的各方提供了行为的空间;它们参与政治过程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而所能获取和拥有的政治资源多少由在全民普选中的地位决定;绝大部分国民不是政治制度的直接建设者,他们只是形成政治制度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氛围,影响体制变迁的速度和方向,只有政治精英直接参与社会制度结构的变迁,以不同的思想价值为背景的政治党派之间的交锋是其政治本性使然,而在俄政治上层可更新的资源和潜力是极其贫乏的;5政治精英努力使国家的政治进程转向自己设计的轨道,争取权力职位就是实现政治抱负的必由之路,思想是构筑政治优先地位和决定竞争力质地和等级的要领;独树一帜、坚持己见是政治生存之道,“民主反对派”的不妥协精神往往是政治家气魄的体现;1993年在议会选举中胜利的政党除了“我们的家园——俄罗斯”外,都公开表明其反对派立场;名不见经传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异军突起,成为议会第二大党,正是其领袖日里诺夫斯基的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和“反制度”的态度使该党在杜马选举中获胜;1995年杜马选举中有43个政党集团参选,结果却仅有4个政党和联盟跨过了5%的门槛线;俄共以%得票率获得99个政党席位,占政党席位的44%,俄自由民主党以%选票获得50个席位,占%,亚博卢集团以%选票获得31个席位,占%;杜马选举制度使小党难有作为,而进入议会的反对派势力则被放大强化,更加鼓舞了对立情绪和不妥协的态度,加剧了政治进程中的对抗性;一般来讲,总统派和议会派之间的思想意识差距缩小时,他们相互的对立气氛会大大地缓和,但是差距的迅速或完全消失不符合其政治利益,因为这是争取权力的资源之一;6虽然叶利钦时代已经永远留在了20世纪,但导致俄政治冲突的制度因素至今仍未消除;到来的普京时代虽然政治冲突的对抗性有所下降,但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宪法架构缺陷在政治变迁的复杂进程中短期内不会轻易消除,政治体制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过十余年的政治演进和运作磨合,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化进程有了很大地进展,政治体制趋向于完善,政治行为趋于规范,政治权力的运作也限定在法律范围之内,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大大减少,联邦体制得到巩固,但政治冲突的对抗性却依然如故;俄罗斯体制转型的发生、路径及其走向摘要俄罗斯体制转型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俄罗斯体制转型是在苏联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毕露及苏联解体的特殊背景之下,以大体上和平方式推进的一次复杂而内容深刻的社会进程;俄罗斯体制转型以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为路径选择,却得到了一个权威主义与自由主义并存,寡头集团与平民主义兼容的混合型体制的结局,给其它转轨国家的改革以深刻启示;关键词俄罗斯体制转型路径走向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体制转型问题一直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但在今天,显然有必要从一个更为宽广和更为深入的视角,重提俄罗斯体制转型的话题;这里所说的“俄罗斯体制转型”,专指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与一党垄断的传统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社会的历史性转换;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起自于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的俄罗斯体制转型迄今已有10年,这10年体制转型的实践无论为社会转型问题的横向比较,还是从历史延伸中作纵向剖析都提供了一定的积累;十年的历史沉淀也多少使人们有了一个较为冷静的心态,对俄罗斯体制转型问题作一番较为客观的评判;近年来,无论是俄罗斯本身,还是国内国际学术界都有不少以这一内容为主题的重要着作与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问世,为研究转型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其次,就俄罗斯体制转型这一问题本身而言,在当前又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就俄罗斯自身来说,随着普京总统的执政,一个重新思考过去、重新定位未来的过程正在俄罗斯政界学界自然而然地展开;就国际社会而言,以苏联解体为最终标志的冷战体制瓦解迄今也有十年,后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变迁到了一个相当关键的时刻;几乎在各大国,当然尤其突出地表现于美国,正在展开一场全面的外交政策大争论,其中在判断未来美俄关系及其它大国关系走向时,又不可避免地把俄罗斯体制转型问题提了出来,需要对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最后,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的成功,并不等于我们不需要对俄罗斯体制转型问题作全面观照,尤其是当中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向国际社会开放和深入考量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关键时刻,重新思考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发生、路径及其未来走向问题,显得更为重要;一、俄罗斯体制转型的发生俄罗斯体制转型的发生问题包括转型的动因、转型的前提,以及转型的起始方式等内容;转型的动因是指:从1992年起俄罗斯全面地推行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与西方式民主制度的转变是有一系列深刻起因的;这个问题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苏联到底为什么会解体的问题;转型的前提所指的问题是,1992年开始的体制转型是在什么样的先前体制基础上发生的;以另一种表达,也即是苏联解体所结束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社会的问题;转型的起始方式所指的问题是,90年代初期俄罗斯社会转型以制度的重大变化为起始点,那末这样的一种变化为何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发生;显然,上述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叶利钦时期体制转型的路径选择;首先来看1992年叶利钦体制肇始的起因,这一问题密切关联着苏联解体的原因问题;尽管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已有浩如烟海的着述,但如果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作一个鸟瞰式的概括,大概可以有以下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把苏联解体视作为是20世纪最后的几十年间国际社会一系列重要变化的结果,其中包括市场化与民主化浪潮的扩展,包括军备竞赛高度抗争中苏联的失势,包括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这样的重大国际事态,也包括苏联式传统意识形态的逐渐式微;第二,把苏联解体看作为是70 年苏联历史延续的结果,或者看作为是一个更长过程中一个帝国兴起与衰落的自然过程;在这一视角之下的分析既包含有“扩张过度必然导致败亡”的帝国兴衰逻辑,也包括着东西方文明结合部背景之下,俄国历史独特性尚未找到使之能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的制度化的现代表现方式;第三,把苏联解体看作是现代化过程中一系列社会转型的自然表现;这种比较肯定的表述主要来自于西方学者,这里包括: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斯大林之后由赫鲁晓夫开始的改革进程的自然庚续;是倾向于西方文明的一个历史长时段中的一个环节等等分析;最后,侧重于从偶然性事件、或者从宏大结构中的某个侧面或某些要素方面来描述苏联的解体;比如,从1991年事件乃至从戈尔巴乔夫的个性心理;比如,从前苏联的既得利益集团希。

俄罗斯人的政治制度

俄罗斯人的政治制度

俄罗斯人的政治制度
俄罗斯人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涵盖了政治体制、权力分配、公民权利和义务、政治参与、法律体系、经济发展和文化社会价值观等方面。

1.政治体制: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是总统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掌握着广泛的权力。

2.权力分配:俄罗斯的权力分配主要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

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法律和政策,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法律和政策,司法机构则负责维护法律和秩序。

3.公民权利和义务:俄罗斯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等。

同时,公民也有义务遵守法律和秩序,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

4.政治参与:俄罗斯的政治参与程度较高,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公民投票、游行示威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5.法律体系:俄罗斯的法律体系比较完善,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经济发展: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形成了以能源、重工业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7.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俄罗斯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比较多元化,包括爱国主义、公民意识、家庭价值观等。

总之,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涵盖了政治体制、权力分配、公民权利和义务、政治参与、法律体系、经济发展和文化社会价值观等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俄国的十月革命及其政治后果

俄国的十月革命及其政治后果

俄国的十月革命及其政治后果在世界历史上,俄国的十月革命被认为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改变了俄国的政治结构和国家面貌,影响了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格局,而且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革命浪潮。

本文将从十月革命的起因和过程入手,探讨其政治后果。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过程十月革命又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是指1917年10月25日(或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暴动,推翻了俄国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沙俄的落后和危机。

俄国虽然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但经济和政治都非常落后。

一战期间,俄国面临侵略和内忧外患,社会不稳定,人民生活困苦,战争使得食品和物资严重短缺,这些因素导致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2、工人和农民的社会运动。

在战争期间,俄国出现了一系列社会运动,如农民起义和工人罢工,这些运动不断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同时也促进了革命的发生。

3、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思想。

布尔什维克党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一个派别,其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是这个派别的领袖,他提出了“打倒资产阶级,推翻暴力统治”的口号,呼吁无产阶级发动革命,夺取政权。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成立了临时政府。

但这个政府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经济危机和政治混乱仍然存在,社会运动也没有停止。

布尔什维克党在这个时候积极组织起来,把自己打造为领导革命的主力军。

1917年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占领了圣彼得堡,夺取了政权,消灭了临时政府,宣布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二、十月革命的政治后果十月革命的政治后果深远影响了俄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消灭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制度。

苏联的建立标志着俄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全国土地、生产资料收归国有,私有制被废除,消灭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制度,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俄罗斯政治性质

俄罗斯政治性质

俄罗斯是什么主义国家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完了他的路,其解体出来的15个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至此,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受了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

叶利钦总统推行西方的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私有化。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举行了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

1993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

这一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的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与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

此宪法表明,俄罗斯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就社会实质来说,俄罗斯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

他的很多方面都还保留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俄罗斯联邦,通称俄罗斯或俄国,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

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

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

2.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库页岛、海参崴等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二战时期促使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导致中国再度失去173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伤害。

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冷战期间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3.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

近代俄国的政治改革与文化传承

近代俄国的政治改革与文化传承

近代俄国的政治改革与文化传承近代俄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国家,经历了许多大事,其中政治改革和文化传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来分析近代俄国的发展。

一、政治改革19世纪的俄国曾经陷入了一片黑暗的时代,张冠李戴,权贵专政,社会动荡。

这就促使政治改革的出现。

1.亚历山大·二世和他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是19世纪俄国最富有政治智慧的皇帝之一,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最为重要的是1861年的农奴制度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使得百姓得以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为俄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还建立了地方自治制度和设立代议制议院。

尽管这些改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是始终是为俄国未来民主化的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尼古拉·二世和他的政策尼古拉·二世是亚历山大·二世的继任者,他对俄罗斯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主要的政策集中在外交和内政上。

在外交方面,他积极参加欧洲的大国协商,主张维护各国的平等和和平共处,为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提升作出了努力。

在内政方面,他推行严厉的专制主义政策,限制了自由和民主的发展。

但是尽管他的政策存在争议,但是也为俄国未来的稳定和维护国内的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文化传承俄国也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除了政治改革之外,文化传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1.诗歌和文学俄国的文学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在近代历史中,尤其是19世纪,俄国文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情感和优美的诗歌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普希金还将自己的诗歌视为俄国文化的象征,对未来俄国的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音乐和舞蹈俄国的音乐和舞蹈也是世界著名的。

其中,俄国芭蕾舞是国际上最为知名的之一。

俄国芭蕾舞以优美的形体和独特的舞蹈风格著称,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是“天鹅湖”和“胡桃夹子”。

3.艺术和建筑俄国的艺术和建筑也是非常独特的。

俄罗斯政治历史变革分析

俄罗斯政治历史变革分析

俄罗斯政治历史变革分析近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政治历史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这些变革对俄罗斯国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俄罗斯政治历史的几个重要变革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沙皇制度的崩溃俄罗斯政治历史的第一个重要变革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俄国革命。

在这次革命中,沙皇制度崩溃,俄罗斯沦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

这一变革的原因包括政府腐败、经济困难和对沙皇统治的不满。

这次变革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改革,对俄罗斯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苏联时期的政治控制在俄罗斯的政治历史中,苏联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从1917年到1991年,苏联统治了俄罗斯,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控制措施。

这种政治控制包括宣传机构的控制、思想统一和镇压政治反对派等手段。

苏联时期的政治控制对俄罗斯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三、苏联解体与俄罗斯联邦的诞生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正式成立。

这一变革标志着俄罗斯政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经济问题、民族矛盾和政治改革等方面。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政治转型、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等。

虽然俄罗斯联邦的成立为俄罗斯政治提供了新的机会,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四、普京时代的政治巩固普京时代可以看作是俄罗斯政治历史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自2000年以来,普京一直在俄罗斯担任重要职位,对俄罗斯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普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包括控制媒体、打击反对派和加强军事力量等。

尽管普京的政策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依然很大。

综上所述,俄罗斯政治历史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从沙皇制度的崩溃到苏联时期的政治控制,再到苏联解体与俄罗斯联邦的诞生,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独特的影响和挑战。

普京时代的政治巩固也给俄罗斯政治带来了新的面貌。

了解和分析这些变革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政治历史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参考。

俄罗斯四个主要政党的政治主张

俄罗斯四个主要政党的政治主张

俄罗斯四个主要政党的政治主张2011年12月24日俄罗斯举行了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有四个政党进入了俄国家杜马。

它们分别是:“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共产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党”。

这四个政党在俄国家杜马的活动将对俄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主张。

“统一俄罗斯党”采取介于左翼和右翼之间的中间立场——政治中派主义。

该党反对“政治激进主义”,主张保持国家稳定、团结和统一。

该党自称是“全民党”,代表俄罗斯全体人民的利益,特别是中间阶级的利益,全面支持总统普京的路线政策。

该党的意识形态基础是“主权民主”,即民主的俄罗斯政治体制应当服从于维护和加强主权的要求。

“主权民主”的含义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人民根据自己的传统和法律做出自己选择的权利;二是有效参与公正的世界秩序的形成的可能性;三是“主权民主”是国家的外部和内部安全的同义词;四是自身历史竞争力的条件,也就是公开地表达和捍卫自己的民族国家利益的权利;五是无条件地承认民主的普遍价值,在实现这些价值时必须考虑到民族模式的多样性。

“统一俄罗斯党”实行复兴战略,主张立即解决对俄罗斯未来繁荣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系列任务。

复兴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位俄罗斯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幸福生活创造条件,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属性、宗教信仰和居住地点如何。

为此制定三项优先任务。

首先,珍惜俄罗斯人民。

提出一系列降低死亡率和延长人寿的计划。

其次,进一步加强反对腐败的斗争。

提出一系列反腐败措施,更加广泛地吸引公民社会参加到反腐败斗争中。

第三,创立新型经济。

创立新型经济必须依靠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有效的经济管理过程、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体系。

在近期内,必须集中资源发展能够提高国家竞争力、保障经济主权和在世界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经济优先部门。

在复兴战略的框架内,“统一俄罗斯党”提出将承担以下十项义务:(1)大幅度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消除贫困;(2)实行卫生保健制度改革,改善居民的医疗服务和保险;(3)发扬祖国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使俄罗斯在教育质量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4)实行新的青年政策,为每一个青年人实现自我价值、每一位青年公民跻身各级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提供同等条件;(5)制定和实行工业政策,保证国家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刺激建筑业发展,支持创新型生产;(6)克服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整个经济发展速度的状况,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7)在发挥每个地区的内部潜力、促使各联邦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互相接近、保障其经济自给自足、发展地方自治的基础上,强联邦的建设;(8)从立法和政治上为有效地反腐败、完善和加强护法体系创造条件;(9)改革各级国家管理体制,精简机构,加强政党体制,各地区政权机构应对立法会议和选民负责,争取在各联邦主体由在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组织地方政府;(10)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遵守情况实行社会监督,支持公民倡议,为非商业性组织活动创造条件,加强工会,保障媒体的自由和责任,保障各政党在选举中进行诚实和公平的竞争。

俄国现在是什么制度

俄国现在是什么制度

俄国现在是什么制度俄罗斯是一个半总统制的联邦民主国家,其政治制度由总统、议会和政府三大支柱构成。

俄罗斯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较大的权力。

总统由全国公民普选产生,任期为六年,连任不受限制。

他负责国家的外交政策、国防安全及各领域的决策和领导工作。

总统还有权提名候选人担任政府首脑,领导和监督政府的工作。

同时,总统拥有权力对国会通过的法案进行审查和修正,以及发行法令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

俄罗斯的议会分为两院制,即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

联邦委员会是上议院,由代表联邦主体的两个代表组成,其中一个代表由元首任命,另一个代表由地方自行选举产生。

国家杜马是下议院,由代表公民的四个全国议会选区选出的450名议员组成。

议会负责制定、修改和通过法律,监督政府的工作,并对政府提出信任投票。

然而,实际上议会的权力相对较弱,总统在政治和行政决策方面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俄罗斯的政府由总统提名的总理和其他部长组成。

总理负责日常的行政工作和决策,领导政府的工作,协助总统的决策和政策实施。

政府的职责包括经济管理、社会发展、国防和安全等各个方面。

俄罗斯的政府和议会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制衡关系。

尽管总统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相对更为强大,但他依然需要通过议会来推动其决策的执行。

议会在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总统仍然能够对议会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在选举过程中存在有争议的情况,以及对人权、言论自由等方面的限制。

此外,俄罗斯的政治格局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中,各种政治力量的竞争和争夺对制度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议会共同努力来解决,并进一步完善俄罗斯的政治制度,以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俄国政治制度

俄国政治制度

俄国政治制度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是半总统共和制。

这种制度的特点包括联邦制、民主、三权分立和总统制。

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制,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资产阶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

俄罗斯联邦的国体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和总统制。

国家制度既包括国体,也包括政体,是规定国家权力归属什么阶级和这个阶级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以实现其权力的制度。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层次。

俄罗斯政治体制

俄罗斯政治体制

4.俄罗斯联邦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在国 4.俄罗斯联邦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在国 内和国际关系中代表俄罗斯联邦。 3.俄罗斯联邦总统按照俄罗斯联邦宪法 3.俄罗斯联邦总统按照俄罗斯联邦宪法 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 方针。
总统职权: 经国家杜马同意后任命俄罗斯政府总理; 经国家杜马同意后任命俄罗斯政府总理;有权主 持政府会议;作出政府辞职的决定;向国家杜马 提出国家中央银行行长的任免人选;根据政府总 理的提议,任免政府副总理和部长;向联邦委员 会提出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仲裁法院法官 的人选以及总检察长的人选供任命;向联邦委员 会提出解除总检察长职务的建议;任命其它各级 联邦法院的法官;组成并领导俄罗斯安全会议; 批准俄罗斯军事学说;组建总统办公厅;任免总 统全权代表;
总统
总理 副总理 部长 上院 政府 议会 下院
1.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 1.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 2.俄罗斯联邦总统是俄罗斯联邦宪法、 2.俄罗斯联邦总统是俄罗斯联邦宪法、 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 按照俄罗斯联邦宪法规定的程序采取 措施,捍卫俄罗斯联邦的主权独立与 国家完整,保障国家权力机关协调得 行使职能并相互协作。
首都:莫斯科 国家领袖:普京 国庆:6 国庆:6月12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 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 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 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 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 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 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 家体制。
议 会 大 厦
俄罗斯联邦宪法生效后,联邦政府成 为对总统负责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 做高的行政机关。 联邦政府组成人员有:联邦政府总理, 第一副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

俄罗斯的政党制度

俄罗斯的政党制度

俄罗斯的政党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从苏联时期的一党制转向西方式的多党制。

俄罗斯多党制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从混乱无序状态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过程。

普京执政以来,对政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政党法》的制定和实施,使政党活动逐步走上正常的法制化轨道,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有所提高。

各类政党和政治组织经过重新组合,初步形成左、中、右三派政党组成的多党制格局。

但是,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相比,俄罗斯的政党制度还并不成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俄罗斯政党制度转型的三个阶段考察俄罗斯政党制度的转型,必然要追溯到苏联时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根据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的《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行动纲领草案中关于实行"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决定,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对苏联宪法第六条的修正案,从法律上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承认了多党制原则。

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党制度的转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俄罗斯联邦宣布独立、苏联解体到1993年12月通过《俄罗斯联邦宪法》。

在这一阶段,在俄国出现了成百个、甚至上千个形形色色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它们的政治纲领和主张不一,组织情况也差别很大。

在拥护叶利钦的右翼"激进民主派"政党和反对叶利钦的以俄共为首的左翼政党及其他组织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斗争的主要形式是示威游行等街头活动。

1993年10月,叶利钦总统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炮轰"白宫"流血事件和解散议会。

1993年12月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了新宪法。

宪法宣布:"在俄罗斯联邦,承认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每个人都享有自由组成社会联合组织的权利"。

这奠定了多党制在俄罗斯的宪法基础。

二、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新变化普京执政两年多来,俄罗斯的政党制度和政党格局有以下一些新变化:1、制定《俄罗斯联邦政党法》,逐步把政党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俄罗斯虽然在1995年颁布了《俄罗斯联邦社会联合组织法》,但没有制定出一个规范政党活动的政党法。

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改革

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改革

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改革19世纪是俄国历史上的变革时期。

这个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对俄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一、农奴制度的废除19世纪初,俄国的农奴制度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后的一种奴隶制度。

而农奴制度的废除,则是19世纪俄国所进行的最重要的社会变革之一。

1861年,《农奴解放法令》正式宣布,俄国的农奴制度被废除。

这一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农奴制度的废除解放了大量的农奴,他们开始自主经营土地和商业活动。

这对俄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农奴制度的废除也为俄国的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均实现了迅速的发展。

同时,废除农奴制度也为俄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打开了门户。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19世纪后半期,俄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战争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特别的支持和鼓励,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变化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尽管在19世纪期间的工业化不如西欧那么快速,但是俄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为俄国社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城市化的结果是,新兴的城市带来了许多的文化和社会变化。

娱乐、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日渐繁荣。

俄罗斯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现代化的步伐。

工业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和农村的联系,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

三、议会制度和宪政改革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进行了逐步的宪政改革。

虽然这些改革因为帝国的困境失败了,但是俄国的政治风貌开始悄然转变。

1870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提出议会制度的构想,于是俄国出现了第一个由选举产生的干部机构——《贵族院》。

议会政治的推动者和理论家则是所谓的“西化始作俑者”。

宪政改革试图在权利和民主的基础上构建出俄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

虽然这些改革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它们使得俄国社会对于现代制度越来越感兴趣。

这份情感固然是俄国之后进行政治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俄国政治体制变化的认识

俄国政治体制变化的认识

俄国政治体制变化的认识
俄国政治体制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其认识涵盖了从沙皇制度到社会主义共和国,再到现今的半总统制体制。

以下是对俄国政治体制变化的一些认识:
1.沙皇制度(1547-1917年):在沙皇制度下,俄国是个君主
专制国家,沙皇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力。

政府由沙皇任免的
官员和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组成。

2.俄国革命(1917年):俄国通过两次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

二月革命后,沙皇失去了权力,一个临时政府成立。

十月
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苏联)。

3.苏联时期(1922-1991年):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
治体制为单一党制,由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府权力高度集中,决策集中在中央政府和中央计划委员会。

4.苏联解体(1991年):在1991年,由于政治、经济和社
会压力,苏联解体,共和国独立,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结
束。

5.俄罗斯联邦时期(1991年至今):解体后的俄罗斯建立了
民主的半总统制政体,政府权力分立。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
政府首脑,总理是政府的行政长官。

俄罗斯联邦由联邦主
体组成,其中包括行政层级和地方自治机构。

尽管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有了变化,但一些观察认为,在现代俄
罗斯,总统的权力较为强大,政治局势紧张,媒体审查严格,民主机构发展仍有挑战。

对于未来俄罗斯政治体制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评估。

沙皇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沙皇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沙皇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在历史长河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沙皇俄罗斯是一个具有不寻常气息的国度。

在这个秩序严谨,社会分层明显的国家中,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都十分特殊,成为无数历史研究家和文学作家交相辉映的题材。

本文将介绍沙皇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也体会到历史对今日的影响和启示。

政治制度沙皇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制度被人们形容为“沙皇”的专制制度。

在这个国家中,沙皇是唯一的统治者,具有无上的权力,而国家政治体系由一系列官员和机构组成。

这个体系包括贵族院、国家委员会、财政部、内务部等等,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和警察机构。

这些机构都服从于沙皇,向沙皇汇报工作,听从沙皇指挥。

在政治制度中,统治者的权力是无限的。

他可以任意调动官员,任意颁布法律,用鞭子驱赶任何人,宣布任何政令。

而沙皇的权力则是由神圣信仰所确认的,这个信仰来源于俄罗斯正教的传统,认为沙皇是神圣的,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上帝而非人民的选举或社会的协商。

因此,民众在政治方面并没有影响力,政治权利归于沙皇和领导阶层。

这样的政治制度在后来成为了俄罗斯的一大特色,也为后来失去了最后一位沙皇的俄罗斯带来了一百多年动荡。

社会制度沙皇时期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十分分明,主要由两类人组成:贵族和平民。

贵族是俄罗斯地主阶层的代表,他们通过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来达到社会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在政治方面,贵族可以上贵族院,参与国家决策和立法过程;在社会方面,贵族享有巨大的尊重和荣誉,经济地位也非常显赫。

相比之下,平民的地位则十分低下。

大量的贫苦人民没有土地,没有财产,他们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他们不受保护,很难获取教育机会,基本上是沦为主人公人家的奴隶,想要逃离也难以为继。

这些人通常需要每天从早到晚去工作,以获取微薄的收入,但实际上他们也只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在社会上处于绝对的边缘。

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俄罗斯的贵族阶层维护了其统治地位,同时也让贫苦人民不得不为其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自己也在生活的边缘苦苦挣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京执政十年经济路线受质疑(图)
小中大发表时间:2011-06-13 02:55 发表评论
主宰俄罗斯政坛已10年的普京,其推行的经济政策开始受到质疑。

他亲手扶上台的梅德韦杰夫为了明年竞选总统,似乎正与普京拉开距离,并且在最近的多次讲话中表现出要清算普京路线的苗头,但国内真正检讨普京政策的动向并没有开始。

不过世界银行6月8日发表的一份有关俄罗斯经济状况的评估报告对普京非常不利。

这份报告认为,普京执政十年来在俄罗斯推行的经济路线并没有奏效,甚至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失败。

世界银行这份有关俄罗斯经济状况报告指出,俄罗斯经济过于依赖资源出口,这种单一的出口经济从2000年到2008年几乎没有改变,反而加强了,其结果是俄罗斯未非但不能使出口多样化,反而拖累了本国经济的现代化,致使未来几年俄罗斯经济前景堪虑。

世界银行的报告没有点普京的名,但显然批评的就是普京2000年以来的经济政策。

作为经济转型后的俄罗斯政坛盟主,普京2000年上台执政以来两度担任总统,2008年任期结束后又出任总理至今;但他主导的某种类似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路线几乎没有变化,依然是某种形式的统制经济加庞大的国有企业,并以国家干预经济为主导。

加上普京在过去执政期内,多次涉嫌以肃贪为名打压政敌,整肃过一批俄罗斯经改后崛出现的私营企业大亨和金融寡头,给人以压制大型私有经济的印象。

世界银行这次警告说,面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崛起,俄罗斯如果不改变国家在经济中的比重,它还会在国际贸易领域继续丧失地盘。

世行在报告里指出,十年前石油和天然气在俄罗斯出口中所占比例不到一半,而近十年上升到占出口总额三分之二,另有占15%的其他矿物资源出口还不算在内;相比之下,高科技出口只占出口总额的9%,而且主要来自国防工业,也就是武器及军事装备出口。

此外,俄罗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出口相当滞后,并且降低了。

在1999年,这一产业出口曾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1.4%,到2008年已降到7.6%。

这说明,普京并不重视私营经济活跃的第三产业,致使俄罗斯在这一领域落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

世行报告指出,在“金砖四国”中,俄罗斯是唯一第三产业出口大幅下滑的国家。

经济专家们认为,普京政策的弊端在于维持过于庞大的国有经济比例,将各种经济命脉集于国家掌控之下,不利于创造竞争环境和提高生产力。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指出,俄罗斯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所占的压倒性比重,妨碍了行业竞争,既不能鼓励创新,对生产力也不起推动作用。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俄罗斯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方向正好相反,最近十年的出口停留在原有市场,几乎完全依赖过去已有的产品;这对开发新产品和扩展新的市场是不利的。

世界银行指出,“生产力是出口的关键,而缺乏竞争和创新则难以开发具有出口潜力的新产品”。

这就是普京经济路线给俄罗斯带来的产业结构弊病。

在普京两届总统任职期间(2000年到2008年),俄罗斯虽然取得骄人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原油和天然气出口。

因此之故,2009年经济危机爆发和原材料价格下跌
时,俄罗斯经济立刻遭遇重大打击。

这次危机的后果应该催醒了俄罗斯经济决策人:单靠资源出口来维持经济增长,是不能够保障长远发展目标的。

普京十年政策的后果是,这种单一经济模式不仅导致体制膨胀的国有企业滞重和僵化,还阻碍了各个领域的竞争和创新,危及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前景。

私营经济缺少活力的后果之一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相应地凝滞,缺少改善的动力和空间。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尽管是依赖原油和天然气出口,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也曾高达8.5%;现在积重难返的后果出现了,据世行估计,今明两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最多能保持在4%到4.4%左右。

有迹象显示,普京明年再度出马竞选总统的可能性很大。

一旦国内出现检讨普京政绩的动向,普京竞选总统可能会遭遇阻力。

世行这次发布的经济评估报告,显然对普京明年竞选不利。

普京2008年总统任期结束后,扶植梅德韦杰夫上台,除了器重这位忠心耿耿的新人之外,似乎也想为自己日后再度重出江湖问鼎总统做一个安排。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翅膀硬了的梅德韦杰夫,不仅有挑战其政治恩师的野心,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比他的恩师更有自由主义理念的新人,他意识到普京的大国企经济主导政策必然带来的弊端,这促使他渐渐与普京拉开距离,决心推进国家经济的现代化,鼓励创新,走经济和产业结构多样化的道路。

虽然现在距离明年大选已经不远,如果梅德韦杰夫出来与普京争夺下届总统,普京作为一个在俄罗斯依然深孚众望的政治领袖,凭其老派政治家的那一套,能战胜思想更加开放的弟子梅德韦杰夫么?我们不妨相信,这就是今日俄罗斯人正在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