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苏联模式及其功过评价

合集下载

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

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姓名:学号专业:院系:2013年12月28日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作者:专业:年级:摘要:本文首先对苏联模式背景及其形成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内涵。

最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综合分析了苏联模式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苏联模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展望未来。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原因、特点、评价一、什么是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苏联模式也可以称作斯大林模式或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同时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原因(一)苏联模式的形成。

1924年1月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他在苏联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进行了对苏联人民长达30年的领导,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其大致的历史过程是: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在这一段时期内,苏联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有的剥削阶级得以消灭,留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国。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在20世纪的国际政治格局中,苏联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苏联经济和社会模式也成为了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所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然而,苏联模式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质疑。

本文将围绕苏联模式进行评价和分析。

一、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苏联模式主要包括计划经济、政治集中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保障。

计划经济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安排和领导,政治集中化则要求政府对社会的各种资源和行为进行调控和管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则强调公有制、劳动价值观念和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而国家安全保障则是通过强势的军队和警察力量来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二、对苏联模式的评价从苏联本身的历史和实践来看,苏联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是计划经济的失效。

计划经济在实践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低效性和缺陷,比如生产决策不灵活、产品质量低下、资源浪费和市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

这些问题也直接妨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

其次,政治集中化带来了严重的信息和决策失真。

政府在不断扩大宏观调控的同时,也必然会掩盖无数信息和底层需求,忽视了政府的局限性,加重了民众和政府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苏联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困难、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存在贪污腐败和层层官僚主义等问题,也大大限制了苏联的发展和创新。

在国家安全保障上,苏联虽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和情报机构,但在战略布局和军事投入方面也犯了不少错误和失误。

军事资源过度耗费,可能并不会增强国防的效果。

此外,苏联在对待其他国家的时候也暴露出了强权主义和干涉主义的一面,甚至与西方进行了长达40年的冷战。

然而,苏联模式也有一些优势和积极面,比如推动了一些基础建设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最大的优点是,苏联模式为后来的发展国家提供了一种参照和学习的对象,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关于资源配置和政府角色的争议和探讨,这些闪光点和经验值得我们珍惜和延续。

三、结语苏联模式的出现与历史和政治背景息息相关,也是当时世界范围内一种寻求现代化和独立发展的具体实践。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述评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述评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

“斯大林模式”是我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相关的论文、专著不断问世。

同时,该问题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斯大林模式”研究中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内容做一简要概述,以供教学参考。

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1.体制说。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叶书宗认为,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定下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注:叶书宗:《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上海社科联,1996年版,第210页。

)2.理论体系说。

胡逢吉认为该模式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他指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简称。

(注: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3.政策实践说。

韩狄明认为“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一种政策实践,其重点“一是发展重工业,二是限制和消灭商品经济。

”(注: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4.“社会主义模式”说。

孙振远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

(注:孙振远:《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与赫鲁晓夫的改革》,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陈之骅认为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的并在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的。

(注: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2.1936年宪法的制定。

当前最权威的昊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把1936年宪法的制定作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指出:“苏联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苏联模式的兴与衰以及给中国的启示【精选资料】

苏联模式的兴与衰以及给中国的启示【精选资料】

摘要: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

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成就巨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

今天,我们研究苏联模式兴衰的经验与教训是有必要的,它能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改革事业的艰巨。

关键词: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经验和教训一、苏联模式概述及形成的历史原因十月武装起义取得成功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完整的先例可循,只能根据现实情况,摸索前进。

苏联模式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种新的实践经过人们总结,又上升为新的理论,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也可以称作斯大林模式或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同时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苏联模式的优势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在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了尽快地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这种模式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对付了战争与战争威胁,借助这种模式苏联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这种模式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苏联的经济曾经有过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使苏联由原来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变成国民生产总值在欧洲占第一位,世界占第二位的强国。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历史成就;1、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是一个内部潜伏很多问题的国家,但在30年代到40年代的苏联,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的时候,还是政策发生失误的时候;也无论是战争逼近的时候,还是进行战争的时候,整个社会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多民族组成的党和国家也始终保持着统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即列宁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苏联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然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病,不适合于各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

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少走弯路。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即列宁时期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20世纪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社会制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列宁。

他依据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而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对策,使得革命成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维埃政权保存下来,并且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918年夏,由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的叛乱,苏维埃俄国的处境极为困难。

为了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苏俄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后被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政府组织工人收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

2将大、中型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

国家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管理总局,集中领导工业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等。

3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苏联模式的成就,弊端和教训

马克思主义理论――苏联模式的成就,弊端和教训

苏联模式的成就,弊端和教训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40年代,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处于大动荡之中,革命与战争连绵不断。

苏联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中横空而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但是苏联又陷入了资本主义包围的国际环境中。

正式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斯大林体制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满足了苏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

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20世纪30—40年代,苏联处在尖锐复杂的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历史环境之中。

在国际上,资本主义世界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爆发的经济危机大大加剧了国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

德意日三国的法西斯势力上台,并走上对外扩张的战争道路,在欧洲和远东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并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国内,苏联大规模的城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党的政策有明显的操之过急的倾向,这必然遭到城乡资产阶级的反抗。

同时,苏联的地域十分辽阔,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各加盟共和国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传统和政治经济利益,100多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也差异很大,历史遗留下来的俄罗斯民族同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和隔阂又十分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克服困难,有利于实现目标。

总体上看,苏联这一时期消灭了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阶级,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得到了巩固,它同当时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

斯大林体制的社会主义,以建立美好幸福生活的远景为号召,激励着全体人民的建设热情,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论苏联模式的特点和成就及弊端

论苏联模式的特点和成就及弊端

论苏联模式的特点和成就及弊端论苏联模式的特点和成就及弊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又称苏联模式。

广义的苏联模式泛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

狭义的“苏联模式”是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因此也称斯大林模式,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在斯大林领导下制定的《苏联宪法(根本法)》的颁布和实施。

本文主要使用苏联式的狭义概念。

一.苏联模式的特点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联共中央对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以党代政,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舆论高度一致等。

我国学界将其主要特征概括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实行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和惩罚体制。

它强调高积累,低消费,片面发展重工业。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实行一党制,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合一。

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

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

它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

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最后,在文化思想方面,实行高度的舆论统一。

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被高度政治化。

并采取行政手段特别是“学术批判”和“组织处理”的办法对待不同意见和观点。

二.苏联模式的成就与弊端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存在着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及弊病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及弊病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及弊病苏联模式,又称社会主义国家模式或东欧模式,指的是苏联及其在东欧扩张的社会主义国家在1940-1980年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采用的一些行政、经济及文化管理制度和规律。

这种模式在当时的全球政治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问题。

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苏联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苏联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远高于当时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

完成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欠发达到工业强国的跨越,成为了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福利苏联模式的另一个显著成就在于社会福利领域。

苏联实施了普及义务教育、免费医疗、低廉的住房等一系列政策,使得社会普通百姓得到了很大的福利。

国家精神苏联模式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国家精神。

在苏联模式下,国家与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人们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高度一致,道德水平普遍很高,法纪严明等。

苏联模式的弊病苏联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和问题。

重工业优先的产业结构苏联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坚持重工业优先的产业结构,导致轻工业、农业等领域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发展,使企业在竞争时显得束手无策。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苏联模式下的政治体制极度中央集权,民主制度匮乏,缺少民族自治和政治参与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使得社会的创新力、活力大大减弱,无法因应当时社会的快速变化。

对艺术文化的限制苏联模式对艺术文化领域也存在着一些限制。

艺术作品必须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点,长期使得艺术创作丧失了原创性和多样性,缺少新鲜的艺术魅力。

以上是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以及弊病。

总的来说,苏联模式在当时帮助苏联成功地从欠发达到工业大国,并使百姓得到了一定的福利。

但与此同时,它长期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严重问题和局限。

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苏联模式已成为历史,但我们应该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更加真实的历史记录和理性的思考态度审视历史,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析(精选)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析(精选)

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道路的评价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 中央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它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斯大林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弊端。

一、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1 、建立和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果。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尝试。

列宁曾试图通过“直接过渡”的办法,即“战时共产主义”,利用国家命令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结果都失败了。

后来又尝试“迂回过渡”,即采用新经济政策的办法,肯定商品、市场的作用,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没有世界革命形势的条件下,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巩固了社会主义成果。

2 、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建成了社会主义强国。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建设社会主义,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种困难的形势下,斯大林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超高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尤其是在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苏联消除了国防工业技术落后的状态,国防工业的基础得到了加强。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已显示出它的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的伟大成就。

……过去25 年中那非常惊人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史无前例的。

”3 、为打败法西斯的进攻,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二战”爆发前,苏联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入侵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备战体制。

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迅速转入战时体制,有利于迅速动员人力、财力、物力支援前线。

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

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

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安排。

这一模式在20世纪曾经给西方带来了巨大的震动,现今也被广泛讨论。

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时,需要分步骤进行,下面就让我们展开讨论。

第一步,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点。

首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集体所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点。

集体所有制有助于消除私人利益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削弱和破坏,避免私人垄断和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计划经济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浪费和私人获取巨额利润的情况。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对劳动者进行全方位的保障,比如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

第二步,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缺点。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着政治独裁、计划经济缺陷、教育文化僵化等缺陷。

首先,政治独裁导致了人权受到侵犯,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民主权利受到限制。

其次,计划经济存在着非理性的方面,由于计划模式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计划的实施成本居高不下。

再次,教育文化也存在着僵化,由于政治控制的限制,苏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步,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继承与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确立了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这些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但是,对于后继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苏联的经验进行适当的批判和继承。

这种批判和继承要体现创新的表现,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发展和利用苏联的经验,为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全面的、有限度的评价,挖掘其优点,批判其缺点,从而把握其继承发展的方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论文]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论文]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特征,评价一、苏联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一)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1]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斯大林是苏联模式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及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的敌人,并一直对其敌视、封锁以及侵略。

由布尔什维克执政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的三年国内战争,从表面上看是内部的反动势力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然而反动势力中包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都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

1918年3月,协约国以俄国无力保护中立国为名,先后在苏联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

同年4月,日本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

一战期间,协约国由于要集中军力对付德国,并未抽出大量的军队来攻打苏联,多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的手段来镇压革命。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姓名:刘明莉学号:31042017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年级:2010级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任课教师:付锁根摘要:对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即苏联模式要持正确的态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苏联模式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和失致。

在对苏联模式的评价上,应当采取历史辩证分析的态度。

关键词:苏联模式必然性成就缺陷20 世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并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个国家初步尝试取得巨大成功,后来,世界众多国家争相效仿掀起高潮,再到其最终失败,跌宕起伏历经了70多年,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反思则一直延续着,这个模式便是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指的是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所实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等。

苏联模式经济方面的特征:实行中央部门高度集权管理体制,地方和企业很少有自主权;计划是管理国民经济的惟一手段,限制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是粗放型的“数量赶超型”经济,也就是靠不断增加投入来增产,以使在社会产品的数量上尽快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以此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从经济结构上看,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在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上速度为重,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以生产为重,消费服从生产。

苏联模式在政治体制方面的特征:高度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以党代政,党内民主和人民监督机制不健全。

苏联解体之后,国内学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批判全面而又彻底,同时也从中吸取了有益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然而,对于苏联模式人们不能批判。

在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上,应当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

一、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必然性分析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特点及其弊端

论苏联模式的成就、特点及其弊端

论苏联模式的特点、成就及其弊端摘要:苏联模式形成和存在于斯大林时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曾经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功绩,尽管它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弊端和缺陷。

如果要正确对苏联模式做出科学的评价,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的态度。

关键词:苏联模式;成就;特点;弊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并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个国家初步尝试取得巨大成功,后来,世界众多国家争相效仿掀起高潮,再到其最终失败,跌宕起伏历经了70多年,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反思则一直延续着,这个模式便是苏联模式。

一、苏联模式以及特点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指的是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所实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等。

由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间不长。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所以,人们又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称之为“斯大林模式”[1]。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时时代的特点[2]。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权制,其高度集权思想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渗透在思想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3]。

首先,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是一种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

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它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

第二,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各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靠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来指挥“国家计划就是法律”。

第三,在经济的管理方法上,国家管理经济的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即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

关键词,苏联模式,利弊,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联模式,利弊,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联模式,利弊,经验教训
一、利:
苏联模式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二、弊: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教训:应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科社作业之:论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及弊端

科社作业之:论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及弊端

科社作业之:论苏联模式的成就和特点及弊端所谓苏联模式指的是苏联在上个世纪30年代确立起来的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体制。

一.苏联模式的特征和性质。

苏联模式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创立的,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经济方面:所有制结构,实行纯粹的公有制,建立了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形式,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经济结构,实行产品经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试图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直接过渡到产品经济阶段;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依靠行政指令办法管理国民经济,排斥市场调节,不要经济杠杆,把指令性计划当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唯一标志;分配制度,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但这一分配原则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贯彻执行在广大干部和职工中实行低薪制,具有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后来对少数高级干部和部分科技人员实行高薪制,逐渐形成了一个高薪特权阶层,这些人享有特权,成为苏联模式的掘墓人;管理体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认为国家直接管理企业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出现群众吃企业、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的局面,使企业缺乏活力;发展道路,为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政治方面:在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管理国家,但把民主和专政割裂和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轻视民主和法制建设,群众缺乏主人翁感;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把党对国家的领导作用变成党对国家直接发号施令,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结构上,各种权力高度集中在各级党委书记手里,尤其是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手里。

文化方面: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但对其他文化和社会思潮多持否定态度,缺少文化宽容和文化自由;干部教育,强调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个人利益,混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界限,坚持批判个人主义;学术领域,以权力干预学术,在各个领域开展对所谓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学术批判,扼杀学术自由;舆论宣传,强调舆论一致,不允许有和党中央不同意见,竭力宣扬对党和领袖的歌功颂德和个人崇拜,具有文化垄断和文化专制主义倾向;发展战略,通过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了大批工农知识分子,在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苏联模式评析

苏联模式评析

2、在经济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 在经济管理上, 划经济 (1)高度集中性 ) (2)全面性 ) (3)强制性 ) (4)行政性 )
3、经济战略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 、经济战略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 轻工业。 轻工业。
4、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但平均主义色彩浓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重。
.
宗法式经济 小商品生产 私人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国家所有制占有绝对优势,造成两大弊端 国家所有制占有绝对优势 造成两大弊端
(1)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于中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于中 ,企业完全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品 企业完全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品,劳动人民 央,企业完全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品,劳动人民 没有支配和管理生产资料的权利. 没有支配和管理生产资料的权利 (2)苏联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 受到了空想社 苏联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受到了空想社 苏联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 会主义的影响和对科学社会主义教条式的理 解.
思考题: 思考题: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为什么说苏联模式是在 、 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 会主义模式? 会主义模式?
谢谢! 谢谢!
3、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 独特模式, 独特模式,必然带有历史时代的特点和 民族特点, 民族特点,甚至带有领袖人物的个人印 记。
从客观因素看
(1)苏联模式产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 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然面临着许多非常 复杂的问题和困难。 复杂的问题和困难。 (2)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列强包围之中,单独 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列强包围之中,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 (3)苏联模式也深受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传 统的影响。 统的影响。

第五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经验教训

第五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经验教训

1.东欧改革与东欧剧变
(1)东欧国家改革浪潮的起落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50年代初起逐步掀起改革的浪潮。东欧国家改革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南斯拉夫,到1989年东欧剧变之前,大致分 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50年代初起到60年代中期,是改革的起步阶段。南斯拉 夫在苏南冲突的背景下 ,首先冲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共二十 大和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后,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保 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开始了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措施大多 是应急性质的,没有触到苏联模式的弊端的根源。
第二阶段,从60年代下半期起到80年代上半期,是改革 缓慢发展阶段。在苏联1965年起陆续实行的“新经济体制” 改革的影响下,一度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改革热潮。 但是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成了这一阶 段改革的转折点,随后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由高涨转入缓 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由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进 一步暴露,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了深化和发展,改革不同 程度地触及了体制问题,但是仍然没有能摆脱传统体制的 束缚。
(2)要始终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3)必须搞好党的建设。 (必须抵制西方国家的各平演变战略。
匈牙利:剧变由共产党内部斗争引发 ①党内分岐与政治多元化。 ②反对派组织出现。 ③议会选举与反对派上台。
第二,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
亚掀起剧变第2波浪潮
民主德国:公民大量外逃诱发政局重大变化 ①公民外逃,反对派组织出笼。 ②党内分岐,向政治多元化方向发展。 ③议会选举,反对派上台。 ④德国统一。 捷克斯洛伐克:重新评价1968事件成为剧变的突破
(2)赫鲁晓夫急躁冒进的改革。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模式进行了第一次 大规模的改革。主要包括:加强集体领导,把 党中央总书记改称为第一书记,改革党政领导 体制;加强法制,整顿改组内务部机构;调整 农业政策,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组工业和建 筑管理体制;建立干部更新制度;把党组织划分工业党和农业党等。 但是,总体上看,赫鲁晓夫的改革保留了苏联模式的基本框架,很不 彻底,特别是他又搞起新的个人集权,新的个人崇拜,“左”的指导 思想及路线基本上没有改变,使苏联失去了改革的大好时机。

苏联模式及其评价定稿

苏联模式及其评价定稿

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及评价摘要:苏联模式是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

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带有根本性质的层次的内容,即它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所体现的社会基本制度,我们必须充分肯定。

而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第二个层次,即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具体体制、机制与政策,我们需要作具体分析。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层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相同的,而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苏联演变是一种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复辟,是社会形态逆规律更替的特殊历史事件,不能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动摇,不能把改革变为“改向”,这是我们应从苏联演变中吸取的深刻教训。

关键词:苏联模式苏联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教训一、苏联模式的内涵所谓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

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

总起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一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社会基本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区别于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最基本方面。

它是一种社会制度内在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的最一般反映,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等领域。

而具体体制、机制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为基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服务的。

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基本制度居于主要的方面,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体制、机制与政策居于次要方面,并处于从属地位。

从状态上看,基本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而体制与机制则是灵活易变的,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看,在经济领域,苏联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领域,苏联确立并坚持苏联共产党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苏共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对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和解体教训的评价

对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和解体教训的评价

对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和解体教训的评价苏联经过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逐渐形成了一套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 ,也就是人们称为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简称苏联模式。

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这一模式中的某些做法也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

苏联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国民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不但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由于这一模式的形成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

但是,苏联模式也存在着它的弊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经济方面: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形成与30年代在发展进程中显示过巨大的优越性,创造过公认的历史功绩,使苏联得以成为第二个超级大国。

但这种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有很大的缺陷和弊病,不能够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以及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活力与生气;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不能够正确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消费品生产比例过低,使苏联人民的生活始终不能实现由小康向富裕的转变;不能够全面地对外开放,吸取世界各国之长为自己所用。

这样,必然使自己由停滞变为落后,陷入经济困境之中而难以自拔。

正是这种体制,使得苏联的经济搞不好,上不去。

这是苏联机体的深层次的原因。

政治方面:苏联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其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执政党没有找到如何管好党和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

苏共长期的执政地位加上法制不健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党内民主遭到破坏,党严重脱离群众;在党内还难免有各种不良分子,他们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利用自己的职权,干出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严重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败坏党的声誉和形象,引起人民的不满以至痛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苏联模式及其功过评价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首先运用于苏联,继而推广到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模式。

这一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有重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怎样评价苏联模式?从苏联模式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

一、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的形成,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即列宁时期的探索和斯大林时期的定型。

1.列宁时期的探索在政治体制上,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设想和巴黎公社的经验,结合俄国人民在实践中的创新,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制度。

列宁认为,苏维埃共和国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最好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

苏维埃制度的基本特点:第一,就政权性质而言,苏维埃制度是代表制政治制度,即由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权利,管理国家,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重大事务的制度。

第二,在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上,苏维埃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政权机构。

第三,苏维埃组织又是共产党领导工人、农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形式。

列宁提出的完善苏维埃制度的设想和措施:第一,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正确处理执政党和群众的关系;正确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

第二,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

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列宁就把民主集中制的重点从以往强调中央集中转向重视党内民主,其突出表现是,按时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平等的表决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实行“党内的工人民主制”,它的表现就是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等等。

”强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第三,强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列宁非常关心在党和国家领导核心内建立有效的分权制度和监督制度。

措施:1、扩大中央委员会以加强决策过程的民主基础,吸收工农优秀分子进入党的中央委员会,党政分开,党要管党。

2、在党内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确认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只是党代会的执行机构,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只是党中央的常设机构,总书记只是书记处的首脑(总书记也可译为秘书长);要建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与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党委会平行,其职责是专门监督中央委员会(包括总书记)和各级党委会,以防止他们滥用职权。

3、对国家机关进行改造,把着眼点放在加强监督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提出把改组工农检察院作为改造国家机关的重点,强调要让工农群众参与和监督国家事务。

在经济体制上,列宁时期的探索,经历了从“全民的计算和监督”到“战时共产主义”,再到“新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

1、列宁认为,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将实行国家对经济的“监督、监察、计算和调节”,以消除浪费,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限制资本家的剥削,但并不没收私有财产。

2、“全民的计算和监督”实施不久,就因战争的爆发,而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代替。

在农村,实行粮食征集制,又称余粮收集制。

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

在工业体制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国有化和中央集权管理。

在经济关系上,以实物化代替商品货币关系。

在劳务关系上,实行普遍的劳动义务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主要是采用经济以外的,带有某种军事性的手段,不是通过市场,而是在市场以外来建立城乡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

”①3、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列宁的提议下,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束和新经济政策的开始。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这是新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

第二,允许国家调节下的贸易自由,大力振兴商业,并逐步使商品交换、工资、税收等货币化。

第三,允许私人资本家开设小企业,并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第四,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对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第五,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市场、商品交换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和农民小商品经济的联系,在经济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1925年底,苏联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

1925年12月,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此,苏联便进入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而斗争的时期。

4、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看法及列宁的探讨和回答。

列宁认为在落后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地摒弃资本主义,而是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有用的东西,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他指出:“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建设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

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

”②他强调,无产阶级应该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拣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③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用资本主义的砖头,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的思想。

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列宁就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提出了如下见解:第一,合作社是无产阶级国家同千百万户小农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途径。

第二,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桥梁。

第三,实行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推行“商业化原则”,把商业作为振兴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

第四,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

进行文化建设,必须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的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建设,必须把教育工作提高到重要的地位,“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

”④列宁的上述思想,实际上是对新经济政策的肯定。

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⑤实践证明,列宁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列宁的思路是正确的。

两种模式的试验。

2.斯大林时期的定型在斯大林执政的前期,党内生活总的特点是:纷争迭起不息,权力逐步集中。

1934年初举行了苏联共产党第17次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决定撤销工农检察院,把原来与中央委员会平行的中央监察委员会降为它的一个附属机构,并决定将书记处所属的7个中央机关按生产原则改组为工业部、农业部、计划财贸部和政治行政部等10多个部,其中许多部的首脑由忠于斯大林的中①《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129页。

②《列宁全集》,第34卷,第252页。

③《列宁全集》,第36卷,第40页。

④《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764页。

⑤《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139页。

央委员亲自担任,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书记处和斯大林个人的权力。

苏共17大的召开及其所做出的决定标志着一个缺乏监督、以党代政、党政军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逐步形成的同时,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也逐步形成。

斯大林执政初期,经济上继续贯彻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1929年5月,苏维埃第5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具有指令性的《苏维埃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并付诸实施。

1929年下半年,苏联实际上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进入了大改组时期。

在工业方面,从1929年底至1932年先后出台了工业管理改革、信贷改革、税制改革和工资改革,这4项改革勾画了苏联工商管理体制的基本轮廓。

其基本精神是: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过渡;从经济方法向行政方法过渡。

在农业方面,从1929年底至1934年夏,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措施,发动了消灭富农阶级和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个体农业纳入国家统一控制的轨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其速度与规模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1935年2月,苏联颁布了经过修改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及集体农庄的各项制度。

至此,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以行政管理为主,排斥市场调节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在上述基础上,1936年12月颁布的苏联宪法,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固定了已经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标志着高度中央集权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最后定型。

二、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苏联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中央集权,具体又可分为苏联经济模式和苏联政治模式两个方面。

1.苏联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趋于单一。

第二,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商品生产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第三,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国家,国家成为经济管理的主体。

第四,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用政治斗争干扰经济生活,忽视经济杠杆的作用。

第五,最大限度地追求高速度,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

2.苏联政治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

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斯大林时期的党内监督机关表现出几个特点:首先,检察机关的作用极其有限,列宁设计的那种有独立地位、有相应职权的监督机构没能实现;其次,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监督工作成了单行道,只是监督党的决议、国家法令和工作的执行情况,而群众和党组织无法对领导人进行监督;再次,监察机关不仅没有对同级党委的决策进行有效的监督,相反成了打击反对派的工具。

监察机关不仅没有在防止权利过分集中、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原则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相反成了维护个人权威的机关。

监督机关的角色发生了严重的错位,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此外,列宁曾经强调,人民必须享有罢免权,才有对干部的监督权。

苏联宪法虽然规定了劳动人民享有种种权利,却没有规定人民对不称职领导人可以随时行使罢免权,使劳动人民对干部的监督大半成了空话。

第四,权力高度集中,仍至个人专权。

三、苏联模式的功过评价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苏联模式的研究和评价,有种种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苏联模式产生的必然性问题;二是苏联模式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问题;三是苏联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问题。

1.苏联模式产生的必然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认为,苏联模式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这条路,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另一种认为,苏联模式的产生是纯粹主观的产物,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教条主义理解,斯大林个人意志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