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苏联模式及其功过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苏联模式及其功过评价
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首先运用于苏联,继而推广到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模式。
这一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有重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怎样评价苏联模式?从苏联模式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
一、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的形成,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即列宁时期的探索和斯大林时期的定型。
1.列宁时期的探索
在政治体制上,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设想和巴黎公社的经验,结合俄国人民在实践中的创新,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制度。
列宁认为,苏维埃共和国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最好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
苏维埃制度的基本特点:
第一,就政权性质而言,苏维埃制度是代表制政治制度,即由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权利,管理国家,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重大事务的制度。
第二,在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上,苏维埃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政权机构。
第三,苏维埃组织又是共产党领导工人、农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形式。
列宁提出的完善苏维埃制度的设想和措施:
第一,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正确处理执政党和群众的关系;正确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
第二,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
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列宁就把民主集中制的重点从以往强调中央集中转向重视党内民主,其突出表现是,按时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平等的表决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实行“党内的工人民主制”,它的表现就是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等等。
”强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第三,强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列宁非常关心在党和国家领导核心内建立有效的分权制度和监督制度。
措施:
1、扩大中央委员会以加强决策过程的民主基础,吸收工农优秀分子进入党的中央委员会,党政分开,党要管党。
2、在党内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确认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只是党代会的执行机构,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只是党中央的常设机构,总书记只是书记处的首脑(总书记也可译为秘书长);要建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与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党委会平行,其职责是专门监督中央委员会(包括总书记)和各级党委会,以防止他们滥用职权。
3、对国家机关进行改造,把着眼点放在加强监督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提出把改组工农检察院作为改造国家机关的重点,强调要让工农群众参与和监督国家事务。
在经济体制上,列宁时期的探索,经历了从“全民的计算和监督”到“战时共产主义”,再到“新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
1、列宁认为,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将实行国家对经济的“监督、监察、计算和调节”,以消除浪费,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限制资本家的剥削,但并不没收私有财产。
2、“全民的计算和监督”实施不久,就因战争的爆发,而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代替。
在农村,实行粮食征集制,又称余粮收集制。
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
在工业体制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国有化和中央集权管理。
在经济关系上,以实物化代替商品货币关系。
在劳务关系上,实行普遍的劳动义务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主要是采用经济以外的,带有某种军事性的手段,不是通过市场,
而是在市场以外来建立城乡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
”①
3、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列宁的提议下,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束和新经济政策的开始。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这是新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
第二,允许国家调节下的贸易自由,大力振兴商业,并逐步使商品交换、工资、税收等货币化。
第三,允许私人资本家开设小企业,并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第四,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对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第五,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市场、商品交换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和农民小商品经济的联系,在经济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1925年底,苏联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
1925年12月,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此,苏联便进入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而斗争的时期。
4、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看法及列宁的探讨和回答。
列宁认为在落后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地摒弃资本主义,而是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有用的东西,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他指出:“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建设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
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
”②他强调,无产阶级应该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拣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③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用资本主义的砖头,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的思想。
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列宁就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提出了如下见解:
第一,合作社是无产阶级国家同千百万户小农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途径。
第二,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桥梁。
第三,实行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推行“商业化原则”,把商业作为振兴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
第四,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
进行文化建设,必须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的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建设,必须把教育工作提高到重要的地位,“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
”④
列宁的上述思想,实际上是对新经济政策的肯定。
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⑤实践证明,列宁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列宁的思路是正确的。
两种模式的试验。
2.斯大林时期的定型
在斯大林执政的前期,党内生活总的特点是:纷争迭起不息,权力逐步集中。
1934年初举行了苏联共产党第17次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决定撤销工农检察院,把原来与中央委员会平行的中央监察委员会降为它的一个附属机构,并决定将书记处所属的7个中央机关按生产原则改组为工业部、农业部、计划财贸部和政治行政部等10多个部,其中许多部的首脑由忠于斯大林的中
①《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129页。
②《列宁全集》,第34卷,第252页。
③《列宁全集》,第36卷,第40页。
④《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764页。
⑤《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139页。
央委员亲自担任,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书记处和斯大林个人的权力。
苏共17大的召开及其所做出的决定标志着一个缺乏监督、以党代政、党政军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逐步形成的同时,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也逐步形成。
斯大林执政初期,经济上继续贯彻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1929年5月,苏维埃第5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具有指令性的《苏维埃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并付诸实施。
1929年下半年,苏联实际上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进入了大改组时期。
在工业方面,从1929年底至1932年先后出台了工业管理改革、信贷改革、税制改革和工资改革,这4项改革勾画了苏联工商管理体制的基本轮廓。
其基本精神是: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过渡;从经济方法向行政方法过渡。
在农业方面,从1929年底至1934年夏,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措施,发动了消灭富农阶级和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个体农业纳入国家统一控制的轨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其速度与规模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1935年2月,苏联颁布了经过修改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及集体农庄的各项制度。
至此,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以行政管理为主,排斥市场调节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在上述基础上,1936年12月颁布的苏联宪法,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固定了已经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标志着高度中央集权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最后定型。
二、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
苏联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中央集权,具体又可分为苏联经济模式和苏联政治模式两个方面。
1.苏联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趋于单一。
第二,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商品生产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第三,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国家,国家成为经济管理的主体。
第四,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用政治斗争干扰经济生活,忽视经济杠杆的作用。
第五,最大限度地追求高速度,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
2.苏联政治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
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斯大林时期的党内监督机关表现出几个特点:首先,检察机关的作用极其有限,列宁设计的那种有独立地位、有相应职权的监督机构没能实现;其次,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监督工作成了单行道,只是监督党的决议、国家法令和工作的执行情况,而群众和党组织无法对领导人进行监督;再次,监察机关不仅没有对同级党委的决策进行有效的监督,相反成了打击反对派的工具。
监察机关不仅没有在防止权利过分集中、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原则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相反成了维护个人权威的机关。
监督机关的角色发生了严重的错位,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此外,列宁曾经强调,人民必须享有罢免权,才有对干部的监督权。
苏联宪法虽然规定了劳动人民享有种种权利,却没有规定人民对不称职领导人可以随时行使罢免权,使劳动人民对干部的监督大半成了空话。
第四,权力高度集中,仍至个人专权。
三、苏联模式的功过评价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苏联模式的研究和评价,有种种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苏联模式产生的必然性问题;二是苏联模式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问题;三是苏联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问题。
1.苏联模式产生的必然性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认为,苏联模式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这条路,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另一种认为,苏联模式的产生是纯粹主观的产物,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教条主义理解,斯大林个人意志的体现。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
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选择,然而也不完全是主观的产物,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选择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往往是主客观因素十分复杂地综合的结果。
单纯强调无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未必合乎现实,因为,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苏联,确实存在着可供选择的其它发展模式;但单纯强调是个人意志性格为所欲为的结果,也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是一定历史的产物,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首先,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和封建专制的传统观念是苏联模式形成的重要土壤。
其次,国际环境险恶,资本主义处于危机时期,是苏联模式形成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资本主义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世界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于当时仍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的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面临着现实的战争威胁。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严重危机,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空前暴露。
再次,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在领导人和群众中相当普遍存在,也对苏联模式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当然,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带有斯大林个人性格的鲜明色彩。
2.苏联模式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问题
苏联模式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也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斯大林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飞跃前进的时代,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斯大林领导人民在当时国内困难重重,国际动荡不安的险恶环境下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1941—1945年,苏联用4年时间和盟国一起共同打败了纳粹德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和平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仅如此,这个胜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联以世界两大强国之一的面目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随着红军在欧洲的推进,在东欧出现了一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后来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而在所有这些成就中,也都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不可磨灭的功绩。
实际上,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适应备战和应战需要的体制。
在危机时候,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实行社会动员,在较短时间内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有计划的重点建设,较快地实现国家工业化。
所以,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但是从本质上讲,苏联模式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是不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作为应战备战的特殊需要,这个模式是适应的,然而一旦渡过了这个时期,这个模式就必须调整。
苏联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政治经济体制适时调整,从而也就使这个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
苏联模式的弊端,在经济方面集中表现为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不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苏联模式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弊端也很突出。
主要表现在: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乏民主的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教条主义盛行,对学术问题横加行政干预等等。
所有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整个党和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了个人手里。
这实际上是苏联发生一系列失误的根源。
在这方面,有两个问题特别突出:其一,错误的理论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
其二,教条化的理论导致思想文化生活的停滞。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由斯大林亲自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框架,把苏联走过的道路当作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加以神圣化、凝固化、绝对化,形成了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马克思主义。
由于《教程》被作为千百万共产党员必读教材和所有国家共产党闹革命搞建设必须遵循的范本,它的消极影响格外严重。
3.苏联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问题
苏联模式为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板,然而它的消极影响也是明显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对内都照搬了苏联模式,对外都集结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同样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性。
首先,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在经济、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战后苏联享有相当高的威望,为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敬仰。
其次,战后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也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商品经济不发达,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影响很深,文盲众多,小生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是易于接受苏联高度集权模式的重要内因。
再次,大多数国家建国初期也面临和苏联建国初期相类似的国内外环境。
从国内看,经过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破烂不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势力试图复辟;从国外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欧亚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敌视态度,频繁地进行武装挑衅并进行包围封锁。
实行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外,也与当时苏联领导人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绝对化及推行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干涉他国内政、不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越雷池一步有关。
但是,随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及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苏联模式的弊端也同样在这些国家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与苏联类似的问题,有的国家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得更为严重。
如,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生产发展缓慢,商品匮乏,物价上涨,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由于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权力制衡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又片面强调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重视清除封建主义的影响,忽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使个人专权、个人崇拜现象相当普遍。
违背集体领导原则,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没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执政党的一些重大决策往往由少数领导人甚至个别主要领导人做出,一旦主要领导人骄傲自满,脱离群众,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规律,就难以避免出现重大失误,出现了失误又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致国家和人民蒙受重大损失。
凡此种种,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很好发挥,不仅阻碍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酿成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
如1956年的波匈事件,1966年开始的、延续十年之久的中国文化大革命,1980年开始的波兰事件等等。
尽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与这些国家党的领导集团未能正确认识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照搬苏联模式有直接关系。
这样,不仅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过信心、信任、信仰危机,也使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极大的损害,严重地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的发展。
综上所述,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确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更不是最佳模式,这个模式的弊端是严重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本来它应该随着条件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适时地调整,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教条主义地对待社会主义,更由于个别领导人片面地强调阶级斗争、权力斗争,以致这个模式被固定化、长期化,成为了一个僵化的模式,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从而使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都走了不少的弯路,蒙受了重大的损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实践证明,不改革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