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述评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
“斯大林模式”是我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相关的论文、专著不断问世。
同时,该问题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斯大林模式”研究中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内容做一简要概述,以供教学参考。
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1.体制说。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叶书宗认为,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定下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注:叶书宗:《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上海社科联,1996年版,第210页。
)2.理论体系说。
胡逢吉认为该模式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他指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简称。
(注: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3.政策实践说。
韩狄明认为“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一种政策实践,其重点“一是发展重工业,二是限制和消灭商品经济。
”(注: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4.“社会主义模式”说。
孙振远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
(注:孙振远:《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与赫鲁晓夫的改革》,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陈之骅认为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的并在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的。
(注: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2.1936年宪法的制定。
当前最权威的昊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把1936年宪法的制定作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指出:“苏联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斯大林
斯大林1、斯大林上台时间——1924年列宁逝世2、斯大林的建设:经济上和政治上两方面。
经济上:1928年—1937年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7年,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政治上: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3、斯大林的模式——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5、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6、斯大林模式的应用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等。
7、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和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赫鲁晓夫改革——经济上和政治上,他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他的改革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
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1991年,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标志长达近70年的苏联解体,也标志冷战后的两极格局解体。
匈牙利改革——在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1
时间 1928—1937年重点 发展重工业结果 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上升到1937年的%。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苏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思考
到1927年,国家经济发展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1922年12月最初入盟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请指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地理位置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战争使经济遭严重破坏旧政策已不能适应新情况
苏俄宣传画-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方面
实行余粮收集制,按规定价格征收农民的一切余粮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工业方面
实行工业国有化
课后小探究
你能不能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请你寻找一些资料,看看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知识点与练习题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一、教材知识掌握1. 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斯大林的做法。
但是他将问题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
这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和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赫鲁晓夫以后,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其经济改革重点是重工业。
这使得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他的改革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3.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
4. 苏联的解体(1)历史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成功。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方面,从而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0年,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
(2)主要过程1991年8月19日,一部分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扭转局面,但以失败而告终。
8·19事件齁,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成立“独联体”;12月21日苏联原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
至此1991年底,苏联解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练习
4.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D.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
练习
• 5.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 正确的是 A.它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 公有制 B.它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D.它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 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 评价:
(1)基本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社会状况和生产力水平, 对国力增强,防御帝国主义侵略起到过积极作用.
(2)其缺点和弊端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 展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3)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社会发展造成 很大消极影响,1936---1939年的大清洗运动是 突出表现.
一、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2、农业集体化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 决策: 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方针, 规定党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 的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 集体经济。此后,新经济政策逐 渐被取消。
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P13页下小字)
一、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3、严重问题:
练习
1.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有所不同,它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其主 要目的是( ) A A.使苏联经济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 B.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C.重工业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D.增强苏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 ) D A.十月革命时期 B.苏俄内战时期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二五”计划时期
(1)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 业长期落后,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 (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 单调,质量低劣。
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解体
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解体苏联模式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苏联模式的产生条件:首先,国际环境险恶。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的包围,时刻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其次,由苏联自身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所决定。
从历史传统上看,沙皇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沙皇高度君主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传统,大俄国沙文主义健儿对外扩张的传统,以及村社占有为主要形式的封建宗法经济的传统,都对形成高度集中的模式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再次,在实践上缺乏经验。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无前例可循,巴黎公社虽然曾经进行过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但毕竟存在时间太短,尚未触及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许多重大原则和政策问题。
最后,从理论影响看,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存在某种教条主义的理解。
总之,苏联模式的建立是当时苏联国内外条件相互作用和党内外各种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斯大林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其历史功绩主要是:第一、它使社会主义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理想变成现实,较成功的解决了一个处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形势下,如何加速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难题。
第二、它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它促进了苏联战后的各项建设,使苏联一跃而为世界强国,再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第四、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新型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并以立法的形式肯定、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原则;苏联模式第一次尝试对社会大生产进行全面计划管理,并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也提出了问题。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也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
这个模式是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派和布哈林等人的争论过程中、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形成的。
1936年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基本实现。
这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确立的背景:1.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
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正当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双重打击的时候,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苏联,如日出东方给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理想,而且可以变成现实。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1.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
2.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新宪法。
该宪法声称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它的政治政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3.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所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高度集中的经济文化体制存在的弊端:1.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2.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结构图:。
九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有答案
世界现代史-----九下期末复习(2015、11)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代表苏维埃。
(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2、1917年4月,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
3、1917 年11 月7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经济: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迁都:1918年,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5、问答: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①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经济方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其特点(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新”的含义)作用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政治方面:1922 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努力奋斗。
4、列举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①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强盛工业国。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十月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为此,列宁领导俄共(布)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其结论是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通过新经济政策走向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之点是:必须从俄国是一个小农国家的实际出发,不能直接依靠法令而是通过一些“中间环节”,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具体地说,就是要重视商业调节和货币流通,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桥梁,在农村则通过合作制把分散的农民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对俄国通过新经济政策走向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他说,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斯大林当初是赞同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在列宁逝世后还为坚持新经济政策进行过斗争。
但1927年冬至1928年春苏联发生的粮食收购危机,使斯大林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发生了转向。
在这次粮食收购危机中,斯大林同昔日的盟友、新经济政策的忠实维护者布哈林发生了尖锐的意见对立。
布哈林认为,发生这次粮食收购危机原因在于国家计划领导的失误,如谷物收购价太低、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太多太快,因而不能采用近似余粮征集制的办法收购粮食,也不能否定发展个体经济的重要性。
而斯大林则认为,这次粮食收购危机是由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太慢,社会主义积累太少造成的,富农的投机倒把是“标志着农村资本主义分子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对苏维埃政权发动的第一次严重的进攻。
”因此他提出,绝对不可以减缓工业的发展速度。
绝对不应当延缓重工业的发展,出路在于迅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保证国家所需的足够的商品粮。
不久,斯大林干脆直截了当的提出:农民必须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形式,为工业化缴纳“额外税”。
九下历史第1-10课知识点(含答案)
九年级(下)世界历史复习提纲姓名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课: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者:列宁。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十月革命的特点是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见9下书5页。
3、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列宁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5、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7年。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6、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模式弊端见9下书10页。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2、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自十月革命到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 经济政策有什么变化,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1、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 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D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 D.1936年通过苏联新宪法 2、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①1935~1938年 间,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表现 ②从1928年起,苏联完整地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 ③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二 位、世界第三位 ④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 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D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问题
1)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2)忽视轻工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标志: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通过新宪法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小结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1924.列宁逝世
2、苏联的工业化
开始标志:
3、农业集体化
开始标志: 联共(布)“十五 大” 1927.
联共(布)“十四 大” 1925.
特点:发展重工业 结果: 过程:计划经济 1928. 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成果: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存在问题)
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中指出,被 称为“胜 利者的大会”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 表大会(1937年举行)选出的139名中央委 员和 候补中央委员中,有83名被逮捕和枪毙,出席这 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 名被逮捕,其中 许多人随后被杀掉。30年代末,也就是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夕,斯 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 人。据苏联方面统计的数字:5个元帅中3个被杀, 5 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 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 个被杀, 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 军政治委员全部被杀,28个 军政委中25个被杀, 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456个上校中401个被 杀
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特点和评价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曾经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苏联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
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0世纪初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强争霸,进行冷战,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中。
而在苏联国内,20世纪20年代,在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苏联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初步物质经济基础。
在列宁去世后,斯大林的“把国家计划看作客观经济规律”的理论在党内取得主导地位,为高度集中统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形成了一种社会模式——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
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的命运归宿,但对于苏联模式的功过是非,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
在政治方面。
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过渡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国家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全力过度集中于斯大林个人。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与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民主选举制的原则。
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在执政党内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由列宁提出的,但到斯大林时期,党的监察委员会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权力受到限制,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而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最后监察机构成为打击反对派的工具。
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斯大林时期国家安全机关由他个人直接领导,拥有特殊的地位。
俄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历史第一单元1.俄国革命的两个阶段: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十月革命(无产阶1.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又名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它是第一个消灭剥削制度,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苏俄。
列宁当选为主席。
2.苏俄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年)期间采取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
4.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5.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1919年1月至6月召开,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账会议;签订条约:《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分赃性质的和约内容::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6.。
《凡尔赛和约》关于中国的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7.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性机构。
8.华盛顿会议,1922年《九国公约》的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是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华盛会议建立了华盛顿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它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故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10.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其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列宁逝世苏联的缔造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
他因病于1924年1月21日逝世。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幻灯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
20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
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列宁的支持者。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
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开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
请同学们看书,回答这样两个问题:①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何时?②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答略)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标志着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请同学们思考: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在工业化建设中,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原因是:①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②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制度不同。
②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
苏联模式之斯大林经济体制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后续改革
经济体制的斯大林模式早在战后初期就应该进行改革, 但是,斯大林把 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 认为二战的胜利是这一 体制的胜利, 没有意识到应该改革, 当时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阻碍 着改革。 赫鲁晓夫为了推行改革, 需要对斯大林的遗产有个清楚地认识:先要站 稳脚跟, 掌握权力; 必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通过对斯大林个人崇 拜的揭露与批判, 才有可能对苏联传统模式进行批判性的认识。赫鲁晓夫 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勇敢地站出来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 成为苏联第一个改 革者, 给苏联历史留下了谁也不能抹杀的深深的印痕。 “如果说赫鲁晓夫只反斯大林不反斯大林主义, 那么, 勃列日涅夫既不 反对斯大林又不反对斯大林主义。”——陆南泉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 首先从经济领域着手改革的。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 导向的改革, 但是, 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 从1990 年底到1991 年底 苏 联剧变, 经济改革停滞并最后夭折, 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型是在苏联解体后才开始 的。
该时期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关于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探讨,是 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普遍规律性和苏维埃俄国具体历史条件为 依据的,解决了俄国从落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问题,如 道路、步骤、方式和政策等。 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列宁在新经济 政策中关于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 制作用发展问题的阐述,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一、布哈林方案 布哈林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看法是: 俄国因其落后因此要走 一条迂回曲折、和平进化、民主法制和漫长渐进之路。 布哈林认为, 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形式”, 而要经历 一 个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 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还存在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还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还存在改造农 民的任务。 • 1、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 2、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 3、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中考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国家苏联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年均增长率 24.3% 17% 9.4% 7.1% 4.3% 3%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体制④赫鲁晓夫改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3.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五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这说明(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④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1920年,苏俄重工业产量比一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也只有一战前的一半。
因此,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A、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成立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6.1918年4月,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中国工作的父亲写信,她在信封的下方写的国名应是(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苏俄)C、苏联D、俄罗斯7.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8.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921列宁领导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1936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评价: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长远看,阻碍了苏联进一步发展。
2.1922苏联成立。
当时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4个成员国,后扩大为15个。
1991苏联解体,苏联共存在69年。
3.1924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1928—1937的一五、二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从农业国变为强盛工业国,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4.1936苏联新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
也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社会主义。
5.195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改革,未能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失败,1964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6.1985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最终导致苏联1991·12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7.1991·8·19八一九事件,部分苏联领导人挽救苏联的最后杨超努力失败,叶利钦控制全局,苏联分裂进一步加快。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标志、特点、评价
考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标志、特点、评价背景: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称为“斯大林模式”。
形式(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主要表现:经济方面,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
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评价:(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存在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例题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仅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强大工业国的飞跃,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苏联成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十月革命胜利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答案:D解析: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答案D。
例题2《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苏联的经济建设(一)工业化1、政策制定(1)时间: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2)总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3)内容:a.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为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时间:1928年起实施五年计划3、成就(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3)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a.原因:(外部)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b.意义:为卫国战争确保曲直基础(4)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二)农业集体化1、政策制定(1)时间: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2)总方针:农业集体化(3)内容: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行政手段)(三)评价1、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最终制约重工业发展,农重轻比例严重失调(导致30年代末40年代初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下降)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调3、忽视轻工业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极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一)背景1、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2、内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小农经济盛行,封建残余浓厚)(二)形成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2、法律确立: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苏联新宪法3、宪法内容:(1)国体: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3)政治基础: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4、意义:(1)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2)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三)特征1、经济:(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2)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2、政治:(1)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2)缺乏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四)评价1、积极: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即二战期间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模式)2、消极(1)经济: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2)政治:过分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积极性受压抑(3)日益严重的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4)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严重(5)1935年~1938年肃反运动Ⅰ原因:a.根本: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b.直接:个人崇拜严重Ⅱ影响:a.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严重破坏b.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具体来说,二战初期“朝中无人”)(6)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列宁逝世苏联的缔造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
他因病于1924年1月21日逝世。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幻灯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
20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
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列宁的支持者。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
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开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
请同学们看书,回答这样两个问题:①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何时?②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答略)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标志着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请同学们思考: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在工业化建设中,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原因是:①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②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制度不同。
②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
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了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
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每一个五年计划有具体明确的任务。
最初的重点是改造经济结构,完成社会变革的任务,更多的是制订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的各项措施。
(幻灯展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概括)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
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
先后建立起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等三个主要钢铁厂;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等大型项目;扩建了高尔基和莫斯科两个汽车制造厂;等等。
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
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又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苏联为什么要实现农业集体化?它取得了哪些成就?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927年12月)(答略)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因此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组织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到1933年,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绝大多数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有所提高。
苏联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人民生活普遍改善。
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中存在不少问题。
(用幻灯展示一则材料)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结合这则材料,请同学们思考: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要点: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对整个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还带来了哪些严重问题?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问题(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第一,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到30年代末40年代初,苏联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第二,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对农业的投资和农业的发展,致使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1936年苏联宪法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答: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为什么说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答略)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新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苏联新宪法所赋予的这些新内容表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成。
同时,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为“斯大林模式”,它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我们应当怎样来评价它?它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同学们讨论。
(讨论过程中,允许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要点如下。
)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是四个字:高度集中。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经济成分单一化。
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
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
首先,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
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国力的迅速增强,为有效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过积极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强大的国防为基础,二战期间苏联要打退法西斯的侵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不敢想象的。
其次,正当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双重打击的时候,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苏联,如日出东方给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理想,而且可以变成现实。
但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凋整生产关系,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趋势,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样样管,统统包,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这是造成后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也不无打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烙印。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迸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斯大林模式对党的政治生活还发生了什么影响?(学生答:导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3.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到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同学们想一想,个人崇拜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除斯大林个人的原因外,小生产经济和农民意识是产生个人崇拜现象的根源。
而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斯大林的威望空前提高等因素,客观上促成了个人崇拜的盛行。
其危害是严重破坏了党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得不到纠正,对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1935年-1938年间的大清洗运动是其突出的表现。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1934年12月,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遇刺身亡。
从基洛夫事件开始,苏联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规模的肃清反革命运动。
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大清洗运动?(答略)当时,客观地存在帝国主义的颠覆活动和法西斯反苏战争的危险。
苏联党内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争论与斗争也复杂激烈。
但斯大林把阶级斗争形势看得过于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上缺乏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个人崇拜的危害,因此错捕和枉杀了许多无辜。
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都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处决。
当时还有不少党、政、军干部和知识分子被逮捕或处决,有的普通党员和公民也受到牵连。
大清洗运动的后果非常严重,影响十分深远,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