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被广泛传承和崇尚。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本文将深入探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孔子的教育智慧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他认为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论语》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句话表明孔子主张个人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道德高尚、真诚宽厚、勇于自我反省的君子。

孔子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方法非常注重实践和示范,他以身作则,亲自示范课程内容和行为规范。

他的学生常常跟随他一起行走,观察他的言行举止。

孔子认为教育的最重要方法是言传身教,通过言语和行动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道德品格。

孔子的教育方法还包括“因材施教”,即因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

他强调了解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论语》中,有一段描述孔子对待不同学生的教育态度的话:“年少以为可学也,宜也;幼而学,壮而行之,而止于至善。

”这句话意味着孔子可以接受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的努力和进步,关键是要一直向着最高境界前进。

孔子的教育方法还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他认为教学应该有个体化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不同,逐步提高教学的难度和内容。

这种渐进的教育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孔子的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实用教育等方面。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倡导仁爱和忠诚。

在《论语》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待他人的原则,他希望学生能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着善意和同情心对待他人。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李媛媛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西汉司马迁曾经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也,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可谓至圣也!”与圣人地位相适应,《论语》成了中国人的圣书。

汉代以来,《论语》成为读书人必读之书。

南宋朱熹将《论语》收入《四书》,到元代被定为科举用书,《论语》更为学子所倚重。

在古人心目中,《论语》是修身治国的宝训。

北宋名将赵普原先读书不多,晚年常读《论语》,手不释卷,从中领悟理政决策的道理,因而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

毋庸置疑,《论语》无论是作为我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还是作为封建社会私塾教育必授的教科书,必然有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价值。

其中有关学习、修养、从政、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论语》一书,内蕴丰富,给予后人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或许正因为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往往忽略了它在教育思想上的独到意义。

在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波起云涌的今天,学习《论语》的教育思想,挖掘《论语》的教育精华,对深化和推进我们的教育改革,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特别是对改进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一、孔子的道德观孔子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人,道德之鼻祖。

道德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他把立志、克己、笃行、改过、自省、迁善作为学生道德养成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孔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习惯、道德自觉、道德责任、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

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

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

———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三章)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

”(《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

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

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十八章)。

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他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为女死矣。

”曰:“子在,何敢死。

”(《先进》第二十三章)。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

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

”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

”(《为政》第二章)。

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论语》曾提到,教育的四大板块分别为文化、行为、忠义以及诚信,其中文化指的是学生应掌握的文化典籍,例如《诗经》、《春秋》等,而行为、忠义、诚信则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言行处事,也就是德育,可见道德教育的地位。

本文以《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主线,研究了教育内容、原则及方法。

一、从《论语》看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相对于文化教学而言,孔子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在智育的教学中潜与默化的培养学生道德行为。

《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说的是做人在家应该尊敬父母(重孝道),出门应该尊敬兄长,为人处世应该谨慎谈吐,应该注重信用,与众人和睦相处,与仁德较高的人为友,如果以上都做到了,仍有余力就用来了解、掌握各种文化知识。

又如,•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这句话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岀远门求学、做官,即便要出远门,也应该制定远游的目标,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处。

在这句话中,孔子注重教导子女了解自己对父母的责任。

•不远游”需要在父母在在世的情况下遵守,也就是说父母健在时,陪伴父母并且赡养父母属于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子女应该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力所能及条件下,子女应该照顾父母的起居、通过农耕、家事、工作去赡养父母,避免远游造成父母担忧。

后半句说明,如果子女一定要出远门,但并没有合理的出行规划,势必会造成父母的牵挂,这与孝道是相违背的,因此要注重“游必有方”。

这里体现的是对父母的责任。

由此可见,孔子在教育内容上除了•诗、礼、乐”之外,更注重道德、品行的培养。

二、从《论语》看教育原则在教育原则上,孔子认为应有的•诗、礼、乐”不能少,道德教育也应强调,而在原则上需注重适当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举一反三,思想上不可停滞不前。

若在教育中发现学生思想停滞,需适时开导,不可一味嘲笑、放弃。

教育原则要求在最适合的时候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傅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典籍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深受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喜爱和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论语》中体现的孔子思想。

1. 教育观念:以德育为先孔子重视教育,并坚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性、塑造良好品德。

他认为德行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而知识只是实践德行的手段。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反躬自省、慎思明辨”的修身方法,提倡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2. 社会伦理:仁义礼智信孔子主张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关键概念。

他认为,“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和乐于助人;“义”发扬了公平正义的精神;“礼”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礼节;“智”强调了知识的追求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信”是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基础。

3. 政治观念:君子为政孔子主张以“仁政”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有贤能之士执掌,注重通过德行和道德榜样来影响人民,而不是通过严厉的法律和规章来约束。

孔子在《论语》中分享了许多关于治国理政以及统一时局的智慧言论,对后世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个人修养与自我完善孔子提倡个人修养和自我完善,并认为这是实现社会和谐、成就君子之道的重要途径。

他鼓励学生们追求礼义道德,在《论语》中也传递了一些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精神指导。

结论《论语》是孔子思想宝库,其中体现了儒家教育、社会伦理、政治观念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理念。

通过阅读和研究《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为实现自我完善、塑造良好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论语》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其中的教育思想影响至今。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阐述它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爱生之德,传道授业孔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爱护学生。

他称之为“爱生之德”。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君子爱人以德,小人以义拘也。

”这句话正是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原则——“以德为先”。

孔子认为,教师要以爱心和耐心,带给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他说过:“教无定法,才满为师。

”因为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人师表,给予学生榜样和引导。

他还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一日三省吾身”的教育原则,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做学生的榜样和引导。

二、明确教育目标,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孔子明确指出:“人之初性本善。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来发挥潜在的良好品质和潜力。

因此,孔子要求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和劳动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孔子曾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强调学生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勇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

他还提倡“名实不分”的教育,即注重实践操作,切实掌握知识和技能,而非单纯满足于获得高分或荣誉。

三、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孔子认为教育必须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制定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案。

这是他的“各得其所,乐得其生”思想的具体体现。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明确了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而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强调的细心、耐心和有效的沟通,更能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四、强调实践,注重操作技能孔子曾说:“学以致用,有过而改之,是谓知之也。

”他认为知识要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他还提倡“闻思笃行”的教育,即学生必须不断实践、实验和总结,反思自己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学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教育则是塑造人的品格和培养人的能力的关键。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典籍中,《论语》被誉为圣人之言、智慧之源。

作为孔子的言行记录,《论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为后世子孙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智慧。

本文将深入探讨《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并解读其在当代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学为人之根本学习是人之根本。

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篇》)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热爱和对学习方法的重视。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努力。

培养人的素质和能力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

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不断地温故知新,我们可以成为他人的良师益友,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智德兼修孔子强调智慧和道德的并重。

他认为,只有智慧和道德并存,才能具备真正的教育力量。

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学而篇》)这句话告诉我们,追求道德的修养和智慧的积累是一种终身的追求。

教育的目标与方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能力的人。

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以实现这一目标。

启发式教育孔子主张启发式教育,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练达篇》)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自主学习和启发式教育的重视。

他认为,学习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从中获得真正的智慧。

以身作则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说:“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学而篇》)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者应该首先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才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

个性化教育孔子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的混乱时期,这一时期礼崩乐坏,严格的等级制度瓦解速度很快,同时诸侯争霸,各路人马想尽办法壮大自己国力。

因此,人才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多。

并且,孔子在这一时期,对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孔子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等,从《论语》中可以查证到许多首先,孔子的教育态度有一:孔子说:“有教无类。

”春秋之前的周朝,读书学习是只有上层人士才拥有的特权,下层民众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学习到系统的知识,但在春秋时,孔子改变了这一局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

认为人不应该分等级或是贫贱富贵来决定一个人是否拥有学习的机会,而是每个人都应该能有学习的权利,因此孔子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上层等级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身贫寒如子路、颜回等人。

其次孔子的教学态度还有:学而不厌,终身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不能骄傲自满的认为自己的学识已经丰富到不用向他人学习,而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而不是闭门造车。

孔子的教学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重要方法的是要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性格和智力,因此面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就比如说孔子最倡导的“仁”。

面对颜回问的仁是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又有具体条目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而子贡问仁时,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导子贡应该从自身做起。

再有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意思大体为有仁德的人说话前深思熟虑,因此说话迟钝,孔子实际是希望司马牛能改正自身多言且浮躁的不足。

这很好体现出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还有一个教学方法为:学思相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

———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三章)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

”(《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

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

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十八章)。

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他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为女死矣。

”曰:“子在,何敢死。

”(《先进》第二十三章)。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

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

”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

”(《为政》第二章)。

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简介《论语》是中国古代四书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代表,孔子对于教育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论语》中的相关片段,探讨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孔子的教育理念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内功深厚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敦品格培养人德:孔子注重培养学生们优良品德和正确道义观念,倡导仁爱、礼貌、诚信等价值观。

3.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孔子主张通过实际操作、反思总结和社会实践来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

孔子的教育实践1.弟子问答式授课:孔子善于运用问答式授课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性思维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个别指导与启发式教学:孔子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并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3.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孔子四方游历,向各国君王传播自己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教育制度。

孔子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1.强调品德培养对于学习成果及作用:强调品德、道德素质对于个人成功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2.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孔子注重个别指导和启发式教学,提醒我们在当代教育中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为其提供良好成长环境。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孔子注重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这一理念仍然非常适用于今天强调综合素质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

结论通过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个人修养、品德培养和实践经验的重视。

他强调一个人应该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起,注重学以致用的教育方式,并积极推动个别指导和启发式教学。

这些理念与方法不仅在古代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的现代教育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论语》中的孔子与教育思想

解读《论语》中的孔子与教育思想

解读《论语》中的孔子与教育思想1. 引言《论语》是我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展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本文将深入解读《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2. 孔子的教育观点孔子认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张虚心向他人请教。

他还强调“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强调通过复习已有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

3. 培养德行和品格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格修养。

他认为,“君子不力”,即君子应该注重修身养性,并且以身作则,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4. 勤奋努力与实践孔子倡导勤奋努力和实践。

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表示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随时借鉴他人的优点,从经验中学习。

5. 个性化教育孔子提倡个性化教育,他说:“因材施教”(《论语·为政》),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

6. 倡导乐观积极的心态孔子鼓励学生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他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了知识和道德修养后,就能摆脱迷茫、忧虑和恐惧。

7.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深远意义。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注重德育与智育并重,在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品德与品格;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并以身作则。

结论通过解读《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于教育的看法,并从中获得启示。

孔子强调学习、德行、实践和个性化教育等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教育依然具有深远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论坛幸福生活指南14幸福生活指南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李晓春吉林省农安县烧锅镇中心小学 130217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作,是孔子及其弟子重要言行的记录,其中包含了孔子很多的教育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和 “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点很实用,可以说对现代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当今现代教育仍然有很深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正本清源,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脉络,经过辩证分析,去粗取精,从中发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更好的做到“古为今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引言《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形式的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

《论语》中保留着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

所以对论语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

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 有教无类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普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

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

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体现这一重要精神的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是有坚实的哲学基础的,这基础便是他提出的人性论的观点。

“人性论”常常是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问题、表述教育主张的逻辑起点。

孔子首先认识到教育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一天赋平等的人性论。

所谓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这一论断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刚出生时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既然人的先天素质很接近,而教育在塑造理想人格上起了重大的作用,只要你具备了一个正常人的素质,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并通过自己努力和教育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有其相通之处。

应该说,“有教无类”的主张闪耀着朴素的教育机会均等的光彩,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

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面向全体”的教育主张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很大。

宏观层面来讲,根据《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微观层面上讲: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育的权利,这里的教育不是停留在上学这一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不管学习好与坏,学生都应当接受平等的教育。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把目光着眼于每位学生身上,不要局限于部分优等生的身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每位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材。

二、孔子的教育目标:君子儒、德才兼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家,孔子明确地提出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修的“君子”。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被后世称为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孔子思想进行解析,探讨其核心观点和理念。

一、仁爱之道孔子的思想以仁爱之道为核心。

他认为,人们应该努力追求道德完善,培养仁爱之心。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和关爱之情,将自己的行为标准推广给他人。

他强调个体的道德责任和社会的价值观,认为通过个人的良好行为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教育的重要性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并将其视为社会发展的关键。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孔子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即教育的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情商。

他强调师道尊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受益于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三、礼仪之道孔子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石。

他主张通过制定和遵守礼仪规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论语》中,孔子经常谈及各类礼仪,强调人们应该遵守社会伦理,尊重长辈,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

他认为,通过礼仪,可以达到人伦之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礼仪的核心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四、君臣关系孔子对政治治理也有独特的思考。

他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道德和忠诚之上。

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和公正统治国家。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君子有左右而言他,道之不行也”。

他认为,君主需要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灵活调整政策和决策。

同时,臣子也应该忠诚于君主,努力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思想鼓励个人修身养性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

他认为,只有通过个人修炼和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从而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认为,个人的道德水平与家庭、国家和世界的治理紧密相连,只有个人的道德提升,才能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总结而言,孔子思想体现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强调品行修养、道德教化、学以致用等方面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完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一,孔子强调人的品行修养。

他认为培养一个人首先要注重培养其品行,他说:“君子中庸。

”这是孔子对于修养的一个要求,他希望人们能够按照中庸之道去行事,不偏不倚地处事。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为政以德”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他认为领导者首先要有德行,才能稳定国家、治理社会,而个人的修养则是从小家庭开始的。

孔子相信通过家庭的教育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品行,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整体。

第二,孔子注重道德教化。

他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义,并且要从小培养起。

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是孔子对于道德教育的要求,他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

他主张要注重礼仪、忠诚、孝道等方面的培养,认为这是做人的基础。

孔子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方法,即君臣、父子、夫妻、朋友等人际关系的正常义务和道德规范,他认为只有德行良好的人才能履行好这些义务。

第三,孔子强调学以致用。

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他说:“不学礼,无以立。

”这是孔子对学习的要求,他认为学习礼仪是培养人品、提高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知。

他主张要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所学的知识,让知识变成行为的指导原则。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强调品行修养、道德教化和学以致用等方面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完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引导着他的弟子,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从《论语》浅探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浅探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浅探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孔子的教育对象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

孔子能对教育对象范围有这样大胆的突破,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足以见出孔子在教育上极大的革新勇气与魄力。

春秋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化和教育都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但自孔子开始,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士”的阶层,使更多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动摇了“世卿世禄”的统治制度,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打下了基础。

孔子办的是一所常年性的学校,在各个诸候国中广收门徒。

孔子的学生年龄差参不齐,有的父子二人同居孔子门下,如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

孔门中的弟子来自各行各业,入师门后从事各种职业。

孔门学生入学时,要郑重地举行拜师礼,还要改穿一定式样的服装,即儒服,然后还要举行入学仪式,叫委质,如子路决定做孔子的学生以后,便“儒服委质”,向孔子做了誓死效忠的保证。

至于委质时所呈献的“死质”,过去一般用雉做象征。

后来孔子也有所变通,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修”是十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孔子把弟子表示忠诚的相见礼,改为有实用价值的束修,一方面使非贵族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些经济上的问题,成为收学费的一种形式。

所以,客观上讲,孔子的“有教无类”冲击了旧贵族用出身来否定非贵族青年的受教育资格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奴隶以外的某些平民出身的青年也有可能学习文化。

从《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概述《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本文将以《论语》为依据,探索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伦道德、政治治理和教育等方面。

他强调个体修养和社会秩序,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观点。

1. 仁爱之道孔子认为“仁”是至高无上的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爱和善行的记录,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禁止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2. 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倡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通过修身来管理家庭,通过治国来净化社会,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他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礼仪之道孔子非常重视礼仪,认为礼仪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规范和秩序。

他强调在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中遵循适当的礼仪,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礼仪的教导。

孔子的教育观孔子被尊为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慧。

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 教学相长孔子主张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他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水平,同时也需要理解学生,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2. 知行合一孔子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他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追求道德修养与学术知识的统一。

3. 个性化教育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能力,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进行。

他鼓励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和方法。

结论通过对《论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他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在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实现自我完善,注重礼仪之道规范人际关系。

孔子强调师生相长、知行合一和个性化教育等原则,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论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论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论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

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深入的阐述。

本文将着重讨论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分析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1. 孔子的教育观念孔子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他强调培养人们具备良好品德和高尚道德修养。

以下是几个关键观点:1.1 教育应注重礼仪和道德孔子认为,通过遵守礼仪、发扬道德可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

他提倡君臣父子、朋友间之间的互动应遵循适当礼仪,以此来塑造人们良好的行为方式。

1.2 强调学习和实践孔子主张不断学习,并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所学知识。

他认为只有通过反复学习,并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思想和修养。

1.3 着重培养人的性格和品德孔子认为人的性格和品德是教育中最关键的部分。

他强调培养仁爱、忠诚、正直等美德,并注重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展现这些品质。

2. 孔子的教育方法孔子提出了许多与其教育理念相匹配的具体方法:2.1 强调师生关系孔子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伦理道义关系。

他鼓励学生尊师重道,同时要求老师以慈爱之心来对待每个学生,因此树立起了良好的师者尊严。

2.2 注重实践与反思孔子强调实践与反思相结合。

他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并通过反思检验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是否合乎道德标准,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2.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孔子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不仅提供知识和经验,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问题,发展出独立见解。

3. 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3.1 形成了儒家传统教育孔子的教育理念被后来的儒家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体系。

在儒家教育中,强调尊师重道、注重品德培养等核心价值观依然得到重视。

3.2 塑造了中国社会价值观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礼仪和道德,影响了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与传承。

从《论语》中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态度

从《论语》中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态度

从《论语》中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态度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阅读《论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意义的教育观点。

a) 培养君子孔子主张培养完善的个体,即所谓的君子。

他认为一个君子应具备仁、礼、忠、信等美德,并通过自己的榜样效应来影响他人。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品格修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b) 多元智能发展孔子倡导全面而多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他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c) 实用性教育孔子主张实用性教育,认为学习应该与实践结合。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2. 人生态度孔子对待人生有着独特的态度和观念,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a) 稳定如山孔子倡导稳定而坚定的心态。

他认为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应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以宽容、理解和智慧来应对困难。

b) 注重人际关系孔子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观点。

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应建立在互相尊重、帮助与理解上。

c) 追求德行和卓越孔子强调道德修养和追求卓越。

他认为一个人应当通过不断地追求德行来改善自身,并成为社会的榜样。

结论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和人生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和理解孔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读《论语》浅析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浅析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浅析孔子教育思想介绍《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记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提出了许多独具创意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本文通过阅读《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浅析。

孔子的教育思想1. 尊重人的自由与独立思考孔子认为,人们应该遵从其本心,自由地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例如,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表明孔子认为,人们应该享受学习过程和从朋友中得到的乐趣,并且应该能够容忍别人的无知和愚昧。

2. 注重实践和经验孔子强调,理论只有确立在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才是有意义的。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理论知识只有真正变为个人的信念后,才会对人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和知识,孔子提倡实践教学,注重生动具体的教育方式。

3. 重视道德和品德教育孔子认为,道德和品德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对人格的塑造。

在《论语·学而》中,他强调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这种教育思想强调,应将品德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尊严和高贵品德的人。

4. 推崇礼仪和道德规范孔子注重礼仪和道德规范。

他认为,这种规范可以使人们尊重他人并保持社会秩序。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礼仪和对他人尊重的重视。

5. 培养人的思想和判断力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判断力,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分辨真伪、善恶。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思考和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这也是培养判断力的基础。

结论孔子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实践和经验、道德和品德教育、礼仪和道德规范以及思维和判断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论语》中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作者:马进宝
来源:《大学教育》2013年第07期
[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

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论语》
[中图分类号] G40-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7-0024-0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他是中国最早创立私学的人。

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具有完美师德的“君子儒”形象,被后世尊崇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典范永垂的至圣先师。

孔子本人是一个好学的人。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者也。

” (《公冶长》)孔子在其许多言论中都很谦虚,总是以不敢当的语气来表示自己还不够好,惟独对于好学,他是承认的。

并且他从不轻易称赞别人好学。

在自己的众多弟子,他也只是称赞颜回好学。

如,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 (《先进》)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 (《雍也》)子夏曰:“日知其所忘,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子张》)好学不辍,忘食忘寝,这是论学者的态度,好学者的形象。

好学必精进努力,不浪费光阴,人生如流水,而书籍如汪洋大海,如无日日求新的求学之心,必然虚度一生,所以人必须好学,不能懒惰。

好学还必须立志,如不立志,则做人就失去了准绳,也不会有所成就。

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 (《为政》)这是孔子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生好学,逐渐成长的过程,也是其逐步提高的过程。

孔子治学,开始于少年时期,至死不倦。

孔子说上面的话的时候是已经七十岁了,但孔子还想着“假我数年,吾卒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述而》)学到老了,孔子还要求老天再多给他几年时间,在老死之前多学习《易经》的哲理,多懂些做人的道理,使自己的晚年达到无大过的境地。

可见,孔子本人是越老越好学,越学真理越想当个完人。

孔子的好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思、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学与思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论主张。

学而不思便不能明白其所学的道理。

这句话告诉人们,学习要问个为什么这样学?是否学懂了?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还不懂?学习的内
涵和外延都要考虑到,这样学习就不会囫囵吞枣,不明白学的究竟了。

反之,有了问题,胡思乱想,想入非非,不去学习,胡乱猜测,也就不会明白它的道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卫灵公》)他引《诗》说:“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其不尔思?室是远而。

”孔子认为“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意思是没有思想啊,有思想的话,那有什么远呢?孔子最后终于感到,只思不学也不行,应当学思结合,边学边思,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强调的“学”与“思”,“学”是来自客观的,是客体,客体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学也是无止境的,越学越会感到学得不够,这就是所谓的“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学记》)。

孔子主张“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礼记·缁衣》),这说明了学的必要性和方法。

“思”是主观的,是主体,包括理解、分析、推理、联想,在提高认识获得创见上是不可限量的。

这样的“思”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精知”。

孔子主张“精知,略而行之”,可见孔子对思的重视。

学与思是多方面的,不学不知其深浅广博,不思不知其关系因果。

“学”与“思”谁也离不开谁,好学又能思,才有创造、发明、提高。

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人们经常拿这句话教育自己,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假如这个人是个好人,有道的人,要向他看齐,学习他的长处;假如这个人是个坏人,没有道德的人,要以他为戒,吸取教训,不走他那条路。

孔子的学与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他的学是以行为主的学,他从来不教学生专重知识的学,因为他认识到知是行的所以然,行是做人的实际行动。

孔子还认为学习应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也是孔子对子贡的问题“孔文子何以谓之文?”所做的回答,也是孔子治学一贯所用的方法。

“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很浓地奋发学习。

孔子自己对这句话的解释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不耻下问”就是不仅要听长辈的教导,向教师、长辈们求教,而且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

受孔子的影响,他的弟子们也都把“不耻下问”当成好学的标志。

颜回正是一个这样的人,曾参说他:“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论语·泰伯》)这是求知的正确的方法。

孔子认为,在学习方面应该不知疲倦,永不停歇。

孔子的知识面很广,但他晚年还在不停地学习。

孔子期望他的学生都能够成为知识渊博的学问家。

颜渊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树他为弟子中的榜样,原因之一就是因其“好学”。

总而言之,孔子在对弟子的教导中非常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孔子的想法是,只懂得书本的知识而没有实际的能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学会生存》的作者埃德加·富尔曾经精辟地指出:“将来的文盲不只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但目前大部分的教师仍然延用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不重视传授学习方法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们只是单纯地把教材中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并无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这种教育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离开了教师就无法自主学习。

孔子的教育方式是诲人不倦,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对自己要求严格,任何事都从自身做起,所以孔子才能成为具有崇高师德的教育宗师。

《论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从中可以学到身为师者必须具备的“德”、“法”、“技”。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一颗仁心,“泛爱众。

”(《学而》)如果“人而不仁”(《八佾》),不具备仁爱之心,一切教育形式包括“礼乐”都不会起作用。

师者要怀有仁爱之心,这样才能构建通向众生内心的桥梁,耳提面命,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乐趣,真正做到自觉奉献。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说的就是即使吃粗粮,喝凉水,胳膊弯着当枕头,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也依然能够处之泰然,享乐其中,并且不为物欲所吸引,将从不义中获得的富贵生活看做过眼浮云。

我们从孔子身上可以认识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心与心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是师者将自身的觉悟、智慧和道德悉数传授给学生,使之代代延展的过程,是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增加自身价值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提高过程。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述而》),自强不息,“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他认为治学“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这句话告诉我们,从很小的事情做起,渐渐地就可以成就大事业,不可以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学生的学业乃至日后的事业成就的高低,都来源于自身努力的多少。

这其中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对治学者进行了勉励,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学习,才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孔子博学多才,能教“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君子不器”(《为政》),他的观点是君子不能如器具一般,仅有单一的才艺,而是应该多才多艺,多方建树,精益求精。

他一贯鼓励人“立”、“达”,开心窍而智如泉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作为我国教育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著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

[ 参考文献 ]
[1] 秦万里.孔子研究[M].银川:银川文化教育出版社,2001.
[2] 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钟肇鹏.孔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陈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