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公开课用[1]
《灰雀》公开课教案
![《灰雀》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bbcba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f.png)
《灰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灰雀简介1.1 灰雀的背景知识介绍灰雀的来源、特点及生活习性探讨灰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2 灰雀的故事梗概简要概括《灰雀》的故事情节强调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1.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灰雀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2.1 分析故事的开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开端部分,理解故事背景讨论故事开头的重要性和作用2.2 分析故事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发展部分,理解故事情节的推进讨论故事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2.3 分析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结局部分,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讨论故事结局的重要性和作用第三章:讨论故事主题3.1 探讨灰雀的故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主题和寓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2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塑造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塑造,理解角色的特点和动机讨论角色塑造对故事主题的影响3.3 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四章:创意表达4.1 创作灰雀的故事续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灰雀的故事续写指导学生如何保持故事风格的一致性4.2 制作灰雀的故事海报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元素,制作灰雀的故事海报指导学生如何准确传达故事主题4.3 分享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他评,给予建设性的意见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总结故事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主题和寓意强调故事对个人成长和道德教育的启示5.2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达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5.3 布置作业布置与灰雀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第六章:分析故事人物6.1 灰雀角色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如灰雀、捕鸟人等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动机和行为6.2 角色之间的冲突与关系探讨故事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和关系分析冲突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影响6.3 角色成长与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角色的成长和变化讨论角色成长对故事主题的作用第七章: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7.1 探讨灰雀的文化背景介绍灰雀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分析故事中的文化元素和象征意义7.2 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如灰雀的象征意义分析象征手法对故事主题的强化作用7.3 文化差异与包容性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和包容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第八章:小组讨论与合作8.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故事主题和人物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8.2 小组合作活动安排小组合作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改编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8.3 小组展示与评价鼓励小组进行展示,分享讨论和合作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建设性的意见第九章:拓展阅读与研究9.1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推荐与灰雀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类似的故事、相关书籍等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增加知识储备9.2 研究任务布置与灰雀相关的研究任务,如故事背景、文化意义等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提高研究能力9.3 分享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增加知识共享第十章:总结与反馈10.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强调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的成长和进步10.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10.3 课程作业与评价布置课程作业,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灰雀的背景知识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学生对灰雀的基本了解,包括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5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5](https://img.taocdn.com/s3/m/a814155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5.png)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灰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融入思政知识:1、认识列宁,了解马克思主义2、让学生去感受爱,培养学生仁爱之心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教学过程:一、选拔小小评影人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小小评影人的选拔现场,也欢迎各位小小评影人的到来,今天是对各位小小评影人的选拔测试,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本次的测试要求吧(课件出示测试要求:本次为大家设置了三个关卡,需要各位小评影人闯关成功,并获取三个不同的评影金牌,来兑换小评影人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小评影人),本次评影的电影是(出示课题《灰雀》) 各位小小评影人,你们准备好了吗?测试现在开始,让我们进入第一关二、小小评影人测试第一关电影主题评价过渡:欢迎进入第一关电影主题评价,(出示评价要求:请各位小评影人欣赏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课文朗读)1、同学们,老师收集了一些课文里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郊外,养病,跳动,欢快,谷粒,男孩,或者,严寒,本来,可惜,肯定,诚实)2、同学们,欣赏了课文,你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根据提示说一说并完成填空(出示课件填空)过渡:小评影人们真厉害,恭喜各位完成第一关,这是本关的任务奖励(出示金牌)大家真棒,这么轻松的就拿下了第一关,现在让我们前往第二关第二关寻找主角过渡:恭喜各位来到第二关,(课件出示:这一关的规则是请找出本电影的主角,并进行了解和认识)1、同学们,这篇课文的演员都有谁呀?(列宁、小男孩、灰雀)2、那么这篇课文的主角是他们三个中的谁呢?他叫什么名字?(列宁)3、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呢?老师这里有他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列宁的简介)4,出示列宁名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过渡:列宁叔叔给我们带来的名言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发呢,在这里也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这是第二关的金牌,大家真厉害,这么快就进入了最后一关,让我们继续加油闯关吧第三关电影品读过渡:刚刚我们了解了《灰雀》这部电影的主题和演员,现在让我们来品读一下这部电影吧1.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2、这一天,列宁发现有只灰雀不见了,找遍了公园3、想象一下,列宁都是找了哪里呢?他的心情怎样?(白桦树下、灌木丛中、草丛里……都找遍了,体现出列宁当时很着急和担心。
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6篇)
![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64c0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4.png)
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6篇)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词语。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
1).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注意“诚”、“蹦”等后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
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灰雀》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灰雀》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248fc57ddccda38376bafa6.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灰雀人教部编版26灰雀教学目标1.会认“宁、胸、脯、惹、仰、渣、或、者、惜、诚”10个生字,会写“雀、郊、养、粉、粒、男、或、者、冻、惜、肯、诚”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灰雀、郊外、养病、粉红、谷粒、男孩、或者、冻死、可惜、诚实、自言自语、欢蹦乱跳”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列宁发现灰雀消失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过程。
资料库课前搜集:有关列宁的资料(生平、故事、名言、影视剧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新课导入,板书课文题目灰雀,体形像雀,是一种小型飞禽,羽毛的颜色有多种,鸣声悦耳,可以笼养,一般群栖在河谷、溪流、树林中。
本文以“灰雀”为题,写了关于灰雀的什么事呢?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赶快一起去文中看看。
(二)资料分享1.列宁的生平;2.列宁的故事;3.列宁的名言;4.有关列宁的影视剧。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一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灰雀、郊外、养病、粉红、谷粒、男孩、或者、冻死、可惜、肯定、诚实容易读错的:难写的: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我能给他们分别组词: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灰雀》,作者围绕它主要写和的故事。
通过课外搜集的资料,我们知道作者是(国家)的。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7779603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e.png)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灰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灰雀》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复述灰雀失踪与回归的故事。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关爱,以及小男孩改正错误的勇气,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列宁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理解灰雀失踪与回归的情节。
2. 分析列宁如何通过交流引导小男孩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三、教学难点1. 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和对小男孩的尊重,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己做错事时应如何改正。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①老师出示一幅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里?你能在这样的地方见到什么?"②引入话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指出:“在这样的公园里,列宁曾经遇到过一个关于灰雀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文来了解这个故事吧!”(2)快速浏览①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寻找答案:“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②分享答案: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人物和事件,老师在黑板上简要记录,形成故事框架。
(一)导入新课(3)角色扮演①分配角色:老师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列宁、小男孩和灰雀。
②预演对话:每组根据课文内容,准备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想象灰雀的叫声。
(4)角色展示①展示交流:每组派出代表,上台表演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亮点。
②课堂评价:全班共同评价,哪一组的表演最能体现故事的情感,为什么?(5)情感共鸣①老师引导:“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②分享感受: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的情感,如列宁的关心、小男孩的矛盾心理等。
(一)导入新课(6)总结导入①老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
现在,让我们深入学习,看看这个故事中还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40cced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9.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小说《灰雀》主题;•学习《灰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和行动;•掌握小说中的文学技法并能够进行分析。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李银河形象的分析;•能够分析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增强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灰雀》主题与人物分析1.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爱情、友情和对异性的尊重;2.分组完成对主人公李银河的分析,从她的性别、性格、身份出发,分别对她的内心、言行进行分析。
2. 小说《灰雀》的文学语言和技法1.以语境、节奏、语气等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小说的写作技法;2.通过读懂小说的语言,分析和欣赏其艺术价值。
3. 小组合作探究1.小组活动:利用小组的智慧,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展示等方式实现交流和合作;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信心,并在探究中获得成长和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小说《灰雀》主题与人物分析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灰雀》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并互相交流。
3.教师安排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分析主人公李银河的性格。
4.小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2. 小说《灰雀》的文学语言和技法1.教师提供《灰雀》中的一段描述,在解释文本语言与文学技法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2.教师作为媒介,让学生借助课堂互动传递信息、讨论答案、提出观点。
3.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试着分析文本各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探索文学语言和技法。
3. 小组合作探究1.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小组合作的意义和方式,鼓励几位志愿者上来讲述小组活动的过程和体会。
2.学生互相交换想法和观点,并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
3.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和借鉴,提升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a97065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8.png)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灰雀》逐字稿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朗读,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体会李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宁利用自己爱鸟的情感和对孩子关爱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一、检查预习师: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一起读课题——生:(齐)灰雀。
师: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雀"字。
上面一个“小”,不带钩;下面一个“佳",意思是短尾巴的鸟。
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很小的鸟。
课文是怎么介绍灰雀的呢?一起读——(出示)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生齐读)师: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完成第一道练习。
(出示)(生完成练习)师:大家都写完了,把笔放下,老师只讲一个字:或,它的本义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戈,守卫自己的祖国。
(边讲解边板书)现在,它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表示多种可能性和其他选择。
(出示答案)检查一下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改正一下。
(生检查、改正)师:我们来看看这一组词句。
(出示)养病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婉转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师:请大家读第一个词语——生:(齐)养病。
师:再读它所在的句子——生:(读)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师:什么是养病?是像养动物一样,越养越大吗生:不是,是把病养好,把身体养好。
师:再读第二个词语——生:(齐)婉转。
师:课文中,带有婉转的句子是——生:(读)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师:婉转是什么意思?生:声音很优美,很好听。
师:灰雀长得可爱,叫声又动听,谁不喜欢呢评析:结合字理学习“雀”字,扎实又简洁。
结合语段,让学生了解灰雀“惹人喜爱"的特点,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直接拼写词语,重点讲解易错字,教得少而精,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小学语文公开课《灰雀》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公开课《灰雀》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9860751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2.png)
小学语文公开课《灰雀》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语文公开课《灰雀》教学设计一等奖【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二、学习第3~10自然段1、提出学习要求: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
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⑴ 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师板书(旁书):读、画、体会(师巡视,辅导)⑴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
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
2、自读体会: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重点句。
)(学生自读后抽查)(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惋惜的心情。
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四名学生各读一句,两名学生重复了别人的朗读。
)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
4、比较体会:(多媒体:课后第二题(2)的句子。
)师:老师也仔细体会了这句话。
来,仔细听听老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非常惋惜的心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711c0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6.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渗透爱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着重联系对话朗读。
教学难点:从列宁与小男孩交谈的内容中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及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质疑问难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2、在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请做上记号,一会儿问老师和同学。
3、学生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二、自主阅读,感悟语言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和列宁的句子。
从你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一些什么?⑵汇报自学情况:①请同学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是……非常惹人喜爱。
)谈谈自己的体会。
比较句子:灰雀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②指名读出描写列宁的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又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
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媒体播放情境)⑶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过渡语:这么可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⑴听老师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听边想,列宁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他的心情怎样?⑵读句子体会列宁的心情: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过渡语: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呢?三、合作探究,走进心灵1、学习课文的3~10自然段: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还要一边画。
用“____”画出列宁说的话,再想想列宁当时是什么心情?⑵和同学们在一起交流交流,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列宁的心情的,是怎样的心情?⑶请一名同学朗读列宁说的话,读后请同学谈体会。
《灰雀》公开课优秀课件第一课时(名师工作室审)
![《灰雀》公开课优秀课件第一课时(名师工作室审)](https://img.taocdn.com/s3/m/156cb0286c175f0e7dd1371f.png)
品读词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 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 谷粒。
男 男士 男女 男孩
肯 肯定 中肯 首肯
养 养料 培养 养分
或 或者 或许 或多或少
者 或者 记者 学者
胸脯
胸脯 面包渣
大概 也许
胸脯 面包渣 或者
大概 也许
胸脯 面包渣 或者
胸脯 面包渣 或者 仰望
胸脯 面包渣 或者 仰望
可惜 珍惜 爱惜 诚实 诚心诚意 诚恳
婉转 1.(说话)温和而曲折。 2.(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
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婉转 1.(说话)温和而曲折。 2.(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
品读词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 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 人喜爱。
品读词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 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 人喜爱。
品读词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 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 人喜爱。
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6.灰 雀
第一课时
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6.灰 雀
短尾巴鸟
雀 灰雀 麻雀
列宁是前苏联伟大 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 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 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 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脸脖背胳膊腰腿脚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灰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灰雀》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95298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6.png)
《灰雀》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灰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情和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懂得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讨论、合作,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课文细节,分析人物心情和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灰雀的鸣叫声,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声音。
(2)展示灰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灰雀的外形特征。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和品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5. 情境体验(1)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境体验。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点评、鼓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fb8a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5.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列宁喜欢看树林里的美丽灰雀,有一天不见了,着急的找遍了。
后来知道是小男孩抓走了,列宁耐心教育,男孩放回了灰雀,列宁也保护了小男孩的自尊心。
【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会写12个必写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初步知道课文写的:灰雀的美丽,列宁和小男孩都喜欢灰雀,灰雀从“有——不见——回来”的过程和男孩“心虚——知错——改错”心理变化。
3、感悟列宁耐心教育的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事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几次语言的变化以及他怎样自觉改正错误的。
感受列宁用爱心去感化小男孩的过程。
【教学过程】1出示灰雀的相关,观察后引导正确朗读课题。
(会读,书空)出示列宁的作简单见绍。
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内容激起学生对学生的兴趣,进入课文,了解文本。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下去指导朗读,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引导合作朗读生字和词语,同桌研究如何去识记。
教师设计先让优秀学生领读,再自由巩固朗读。
(注意翘舌音:渣、者、诚。
)教师小结:出示: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
带领学写:胸脯。
(注意月字傍的写法。
)【设计理念:练习写字是小学语文课堂非常重要的内容,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写好每一个汉字是很有必要的】。
4、利用胸脯作为线索的起点,展开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注意板书a、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朗读分析得出:灰雀的美丽。
(从粉红、深红、跳动、婉转歌唱去体会。
)b、灰雀的美丽吸引的列宁,那他是怎样对待灰雀呢?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进行有层次的朗读指导。
(每天、都要、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找遍了、他怕冷、多好的灰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从这些你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
)c、一天,列宁所喜欢的一只有着深红色羽毛的灰雀不知道去哪里了?我们一起帮他找一找,好吗?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3dcc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7.png)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灰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
本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会试不出声、不指读。
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灰雀》要求默读时瑞摩人物的心理。
《灰雀》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灰雀》一课展现了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
本文讲述了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直接批评,而是通过交流,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
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备课思路:利用给定词语学习复述课文,再次感知文本整体内容。
选取对话片断,体会、朗读对话,理解人物的心理想法,感知文本语句和词语表达的情感,理解词语、迁移词语、运用词语。
实现从整体到局部到点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词语的准确理解、情感迁移,达到恰当运用词语表达的能力,通过对话朗读感知人物心理活动的角色朗读的能力。
根据单元目标和学情拟定:1.带问题默读课文,并依据词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2.角色心理的感知与角色表达能力的培养。
3.品析词语,感受、体验、迁移词语能力的培养。
4.感知宽容与爱。
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宁、胸、脯、惹、仰、渣、或、者、惜、诚”11个生字,理解并积累“胸脯、婉转、惹人喜爱、或者"等词语。
正确书写“雀、郊、养”等12个字。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能抓住“自言自语"“肯定地说”等关键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补白等方式,读懂人物的心理,读出对话的语气。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信守承诺是诚实的表现。
灰雀公开课教案
![灰雀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0d72f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4.png)
灰雀公开课教案灰雀公开课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灰雀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灰雀公开课教案1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难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94f367c1cfad6195fa7c7.png)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宇、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体现了列宇的善解人意, 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H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个诚实的孩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体会列亍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和对儿童的保护,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4.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列宇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灰雀》这一课,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很好!二、品读课文.师:同学们,课文你们都读熟了吗?(读熟了)那谁来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生:课文主要讲列宇、灰雀和小男孩之间的事.师板书:灰雀列宇男孩师:是呀,课文讲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宇爱鸟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小鸟乂重新放回树林的故事.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美丽的灰雀)师:孩子们,灰雀美吗?(美)是呀,多美的灰雀呀!那课文是怎样描写灰雀的呢?谁来告诉老师?生:电脑出示:三只灰雀颜色(),动作0,歌声(),真()•电脑出示:请同学们再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列宇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学生轻读课文,边读边划.生1:每次都要经常师:这三个词语体现了列宇对灰雀的无比喜爱.生2:—天,列宇也没有找到.师: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说明列亍怎么样?(体现了列宇对灰雀的喜爱和担心.)列宇每次都要仰望三只欢快的灰雀,这一次,当他抬头仰望这三只灰雀时,他发现灰雀怎么了?生:灰雀不见了.师:此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生2:所以列宇才这样说:电脑出示:师:谁来读一读?生试读,师指导.师:字里行间充满了列宇对灰雀的担心之情,列宇还自言自语的说:电脑出示:生读师:什么叫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列宇自言自语的口的是什么?(列F想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体现了列宇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对于灰雀的丢失,列宇充满了可惜、充满了担心,那么,男孩是怎么说的呢?生:没我没看见.师:这里有一个省略号,从这个省略号你可以看出什么?生:可以看出男孩说话乔乔吐吐.师:那他为什么会祚祚吐吐呢?从他祚祚吐吐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什么呢?生:可以感觉到灰雀的失踪与他有关.师:是呀,男孩捉走了灰雀,想放在家中独自欣赏,他这样做对吗?(不对)后来经过列宇循循善诱的教育,小男孩后来是怎么说的?电脑出示:男孩看看列宇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师:男孩连说了两次会飞回来的.说明了什么?一定又说明了什么?生1:说明男孩一定知道灰雀在哪里.生2:说明男孩这时已经下定决心要把那只灰雀送回来.师: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的说.肯定说明了什么?生:说明男孩已经决心改正错误.师:那么,灰雀真的会飞回来吗?生:会.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生:第二天低着头.师: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生:果然.师:果然是什么意思?谁来告诉老师?师:和我们想的一样就叫果然•听了列亍的话,男孩回到家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一起来说一说吧.电脑出示: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0的灰雀不再0歌唱,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列宇的谈话,()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师:是呀,男孩听了列宇的话,他的心里也充满了惭愧、后悔之情,他后悔自己不该那么自私,把那只深红色的灰雀捉回家•因此,他决定要把那只灰雀怎么样?生:送回去.师:正象大家说的那样,男孩真的把灰雀送回了树林,此时,列宇乂是怎么做的呢?生读:师:灰雀真的会回答他吗?生:不会.师:那列宇为什么还要问那只灰雀,而不直接问小男孩呢?生:因为他认为男孩是诚实的.师:没我没看见•很显然男孩最初是撒谎了,那为什么大家和列宇还是认为男孩是诚实的呢?生:因为男孩知错就改,所以我们都认为他是诚实的.师:哎呀,你还用到了因为所以的句式,真好.师:小男孩虽然开始犯了错误,但他后来在列宇的影响下改正了错误,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小男孩仍然是诚实的.师:围绕着灰雀在小男孩和列宇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列宁是爱灰雀的,那小男孩呢?生:小男孩也爱灰雀.师:他们同时爱灰雀,那老师问你们,他们的爱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怎么不一样呢?生:列宇给他吃的,给他自曲;而男孩是捉回家自己玩,限制了它的自山.师:说得真是太好了!那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爱灰雀?生:列宇才是真正的爱灰雀.师:板书爱,列宇爱它,是给它吃的,当发现灰雀不见时,他的内心是着急的,是担心的,而男孩爱灰雀,却把它捉回家,这里边我们看到了列宇和男孩对灰雀的爱, 还看到了谁对谁的爱呢?生:列宇对男孩的爱.师:是呀,列宇这样做既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乂让男孩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了错误,这种默默的教育,也是对男孩的爱呀,一个简单的事理,却写出了动物和人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爱.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来体会人和人之间,人和动物之间的这种浓浓的爱.三、课外延伸:1、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宇说些什么呢?2、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乂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设计:5麻雀(惹人喜爱)不见捉走担心爱放回列宇男孩(知错就改、诚实)(循循善诱)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二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宇、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宇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F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宇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二、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儿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亍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悄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三、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体会列宇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惜应该改正的道理, 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四、教学重难点1.列宇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难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五、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课时二课时笫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1.出示列宇的照片,指名学生谈谈对列宇的了解.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宇.3..出示灰雀图,板书:灰雀.师:我们来和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三遍.指导书空雀师: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亍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宇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的去读一读吧.设讣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初读感悟1.学生自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读准胸脯、口桦树、散步、婉转、面包渣、诚实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师适时指导.4.生自111读,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互相评价,帮助.5.分角色朗读课文.6.理清文章脉络.课文那儿个自让段是写列F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设计意图:养成读书自学的好习惯.三、学习课文.第一自让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让段•说说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读,体会灰雀的可爱.借助多媒体,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列宇喜欢灰雀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出示列亍喜欢灰雀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列亍心中的感受.4.齐读课文第一自让段.5.就是这样惹人喜爱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设讣意图: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积累文中的词语.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分组出示渣、胸、脯、惜、低、诚郊,步,或,散,敢,者2.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记住这字的.3.指导书写.第一组强调左窄右宽,第二组强调或、步、者.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作业讲评.设计意图:养成正确,规范的写字习惯.五、课堂作业1.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2)令人惋惜.03)抬着头向上看.()2书写生字并组词.设计意图:巩固字词的学习.板书:两只粉红一只深红三只灰雀惹人喜爱来回跳动婉转歌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激情导入.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画面.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宇每天都来这儿散步, 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亍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设讣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儿段话是列宇讲的,那儿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2.灰雀不见了,列宇的心情是怎样的?(急)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出示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指导朗读.3列宇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出示: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2)—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4)会飞回来?细细读这些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列宇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宇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板书:爱)4.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出示:1)没我没看见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3)—定会飞回来.细读这儿句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吗?指导朗读.5.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亍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列亍的爱是给小鸟自由,小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宇才是真正的爱鸟.6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10自让段.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出示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在列亍真该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 看,灰雀有在枝头歌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1—13自然段.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列宇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3.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让段.设讣意图:感受孩子的诚实,列宇对孩子的爱.4课堂练笔: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宇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2)学生交流.设讣意图: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四、拓展延伸1.这个故事写列宇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时改正了错误,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2.个别交流.设讣意图:联系实际,拓展知识.五、课堂作业1.读一读,写一写.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我从体会到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我从一定和!里推测出男孩当时想2.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板书:5灰雀(惹人喜爱)不见了捉焦急放回列宇小男孩喜爱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公开课优秀教案三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多读多认,巩固识记.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三、教学准备灰雀的图片、列宇的图片及简介,教学课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交流资料1.出示列宇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宇的了解.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宇.3.出示灰雀图片,了解灰雀.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的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墓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 n)步胸(xiong)脯(p )白桦(hu )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思考:课文哪儿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宇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4.学习生字词语.调皮的生字宝宝和词语朋友来和大家打招呼了!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怎样记住他们.开火车读,同位互读,男女生赛读.试着联系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词语的意思.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也知道了哪儿个自然段是写寻找灰雀,灰雀回来的事.那么,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体会灰雀的可爱和列宇对灰雀的喜爱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这篇文章题为灰雀,这是怎样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吗?把它画下来.3.这儿只灰雀有什么特点?漂亮、活泼、歌声优美;惹人喜爱.4.理解惹人喜爱,体会非常惹人喜爱.5.这三只灰雀确实不一般,那可是人见人爱.列宇喜爱灰雀吗?你从什么地方能知道?教师抓住每次都体会列宇的喜爱.6.喜欢它们,所以想让它们吃好一点,就像照顾朋友一样.教师引读列宇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宇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笫1自然段.7.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宇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练写.(五)作业设计1.练习写生字词语.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宇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好孩子.3.收集列宁故事,继续了解伟人的崇高品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小男孩的语言、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宇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这是难点•因为课文没有明确写小男孩告诉了列宇灰雀哪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回来,它还活着,只有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了解男孩诚实的品质.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2.激趣:瞧,这就是那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听,他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了. 列宇可是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3.谁来和这三只可爱的灰雀打个招呼?(二)细读感悟1.体会心情.可有一天,列宇乂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你说列宇这时的心情会怎样呢?(1)要求自山朗读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列宇说的话,体会列宇这时的心情.(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三、五、七、九自然段中列宇的话,课件出示这儿段.(3)细细体会每一句话包含着列宇怎样的心情.(4)朗读感悟.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想读给大家听.2.感悟不同的爱.(1)列宇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宇对灰雀的一种感惜,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爱)(2)可是,列F喜爱的灰雀究竟去哪儿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亍吗?孩子为什么要捉灰雀呢?⑶列宇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赞成谁的呢?(4)小结:是的,列宇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却占为己有,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宇才是真正的爱鸟.3.接读对话,深入体会.(1)列宇爱鸟的真情对小男孩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边读边体会.岀示课文三至十自然段:鸟儿不见了,列宇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宇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宇爱鸟的情绪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一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列宇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他看看列宇,再也忍不住了,说一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宇乂关心地问一会飞回来列宇爱鸟的深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一定会飞回来!此刻,小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2)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在列宇真情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4.分角色朗读.(1)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列宇的话,一组读男孩的话,师读叙述部分.(2)去掉叙述部分,直接读对话.(三)真相大白,诚爱相融1.课件再次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歌唱的情景•师:听,三只灰雀乂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乂多了一位真正的朋友. 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的内容,师读.2.列宇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时候预料到这只鸟在小男孩那儿?列宇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宇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3.列宇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对男孩深深的爱;生齐读第十二自然段,凸显微笑•4.列宇为什么笑?5.小结:是呀,我们也和列宇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生活中的你有过类似小男孩的经历吗?可以说一说吗?小结过渡:列宇、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7.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爱是什么爱就是多一点自由,多一点宽容.(四)布置作业,积累提高1.搜集列宇或其他名人的故事,或者关于诚实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男孩或列宁说点什么?写一写.3.续写《灰雀》•后来列亍、男孩和灰雀之间乂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来!。
《灰雀》公开课
![《灰雀》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c02bdb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f.png)
《灰雀》公开课在教育的舞台上,公开课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演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知识则是那贯穿始终的精彩剧情。
今天,我有幸参与了一堂以《灰雀》为主题的公开课,这堂课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教育的魅力与可能性。
走进教室,便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氛围。
教室布置得简洁而温馨,黑板上工整地写着课题——《灰雀》。
授课老师笑容亲切,声音温柔,瞬间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
课程伊始,老师并没有急于进入课文的讲解,而是先展示了一组灰雀的图片。
这些灰雀或在枝头跳跃,或展翅飞翔,灵动可爱的模样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老师顺势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灰雀美不美呀?”学生们齐声回答:“美!”老师接着说:“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关于灰雀的故事。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导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在朗读环节,老师先进行了示范朗读。
她的声音富有感情,抑扬顿挫,仿佛将文字变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学生们在她的带领下,也纷纷放声朗读。
教室里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随着朗读的结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理解。
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有哪些?”“小男孩和列宁之间发生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对于学生们的回答,老师总是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回答有误,也会耐心地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老师更是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其内心世界。
比如,对于列宁对小男孩的关爱,老师让学生们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细细品味列宁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和对小男孩的尊重。
而在探讨小男孩的心理变化时,老师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都派出代表进行发言,有的说小男孩从一开始的紧张害怕到后来的知错就改,有的说小男孩在列宁的影响下学会了诚实和勇敢。
老师对学生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让大家对小男孩的形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0f56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7.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呵护以及男孩的天真、诚实、知错就改。
2、尝试加提示语,领悟人物内心。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
教学重点、难点:尝试加提示语,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猜课题,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质疑:刚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3、课文是不是写的这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在课文中看一看。
【设计意图】读课题猜课题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方法,也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二、听故事,了解起因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听老师朗读。
2、你都听到了哪些关键信息?你是从哪些词句听出来的?重点体会以下语句:1、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之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惹人喜爱”“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
【设计意图】此环节聚焦“列宁喜欢灰雀”,首先体会灰雀“惹人喜爱”,其次是抓住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他对灰雀的喜爱,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三、加提示语,领悟内心1、引读:可是,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灰雀到底哪儿去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找出灰雀的下落吗请大家读读3-10小节,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秘密就藏在其中。
2、交流,你发现灰雀的下落了吗(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哪里读出来3、默读3-10自然段,快速划出男孩和列宁的对话,请两个同学读。
26 灰雀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6 灰雀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33f4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c.png)
26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本课讲述了XXX在公园里寻找灰雀的故事。
他遇到了一个男孩,男孩想要捉走灰雀。
通过耐心、得体地交谈,XXX成功地教育了男孩,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研究重点是认识生字、词语,体会XXX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学生需要查找有关XXX和灰雀的资料,并自学生字,熟读课文。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XXX和灰雀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XXX和灰雀的背景资料。
在初读课文时,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圈出生字,并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故事的主要情节。
第二课时的研究重点是再读课文,体会XXX对灰雀的喜爱。
学生需要再次阅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研究加点词的意思。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出示XXX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XXX对灰雀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读出文中写灰雀的句子和XXX喜爱灰雀的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
通过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In a certain place。
XXX sparrows。
how did you know that?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s。
XXX should read the text silently and copy down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hey should also write dow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In the second lesson。
the learning objective i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and learn about XXX for the boy and theboy'XXX the characters' language。
【教育资料】公开课《灰雀》教案学习
![【教育资料】公开课《灰雀》教案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68567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灰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灰雀的生活环境。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灰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灰雀的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巩固知识。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以便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 图片:展示灰雀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件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跟随朗读。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灰雀”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灰雀的句子,讨论灰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图片展示:(1)展示灰雀的生活场景图片,让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灰雀在图片中的动作和表情。
4. 小组讨论:(1)分组让学生讨论灰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灰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是有一天,有 一只灰雀不见了, 它去了那里呢?
请开动你们的脑 筋想想,灰雀到 底去了那里?
默读课文 3 ~ 10 自然段, 用——画出列宁的话,用~~画出 小男孩的话。 四人小组分角色 朗读他们的话,思考并讨论:
你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 课文哪儿看出来的?你认为这是一 个什么样的小男孩?
小朋友们
你们认识这个小动物吗?
灰雀:小形鸣禽,体形如雀,羽色多样, 鸣叫悦耳,可为笼养观赏。群居在河谷、 溪流、树林中。食物为桦树、榆树、柳树 的嫩叶和种子。课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 雀。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灰 雀
冬日里的那棵大树 早已脱下夏日的盛装 只留下孤寂的枝干 与冬天的天空 共享空旷
昨日 为你歌唱的所有鸟雀 已纷纷散去 只有那只毫不起眼的灰雀 依然绕在你的枝头 为你歌唱 哦,你这痴情而执着的灰雀
通过语言、动作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 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 • 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 “列宁问:“会飞回来?” • “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地说。 • 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边,低着头。 •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 “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 )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 回来的。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的!” 男孩肯定地说。
这时候,小男 孩在想什么呢?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 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 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 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 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白桦树
面包渣 诚实
胸脯 婉转
仰望 谷粒 肯定 欢蹦乱跳郊外惹人喜爱或者
灰雀 胸脯 欢快 欢蹦乱跳 严寒
惹人喜爱
婉转
散步 郊外 仰望 面包渣 列宁 自言自语 或者 可惜
男孩 肯定
果然
诚实
课文的题目是《灰雀》,那可爱的灰雀 到底长什么样呢?列宁喜欢可爱的灰雀吗?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读一读。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 (急切地)问:“孩子,你看见过 一只深红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 )说:“一定是 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 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 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 来了。”
列宁( )问:“会飞回 来?”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 灰雀吗?”
男孩( )说:“没„„我 没看见。”
小男孩,小女孩
九月,学校的天空又明亮起来。 小男孩,小女孩, 在这个金色的季节, 你们又走到了一起儿。 一块儿读书,一块儿游戏; 一块儿到童话的城里探险, 一块儿去攻克数学难题; 一块儿用蜡笔描绘童年的七彩斑斓, 一块儿用文字捕捉生命的灵动诗意。
同学们
我们先听一段音乐猜猜这首儿歌? 蜗牛 与黄鹂鸟 我们一起唱这首歌
第二天列宁再次来到白桦树下结果如 何?这只丢失的灰雀是怎么回来的?你从 哪儿看出来的?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 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 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 “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为什么列宁问灰雀,却不问小男孩呢?
其实,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张开了 小嘴,叽叽喳喳地对列宁说了好多的话, 只不过列宁没能听懂罢了。请你猜猜看, 小灰雀究竟说了些什么?请在书上的空白 处写一写。 灰雀看看列宁,又看看小男孩,张开小 嘴,快活地说:“_________。”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 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 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 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 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 来面包渣和谷粒。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 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 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 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 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 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 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 包渣和谷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