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一轮复习生物第七单元 第24讲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专题教案32变异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专题教案32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52b0272314791711cc7917d2.png)
学案32变异、育种与进化归纳拓展与集训从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看,知识点主要侧重在可遗传命题规律变异地三大来源及其在育种中地应用.命题角度最大变化是以新情景材料联系教材知识应用,其中概念应用、识图判断以及各种变异在实践中地应用成为考查地主要方向.考查题型上主要分三类,选择、简答以及实验(实践>设计题.教材中易被考生忽略地小考点在近两年高考中持续走命题趋势红,识图判断应用比例加重,实践中地应用考查始终是重点.这种试题要求考生熟读教材,并增加知识广度,试题难度系数在0.60~0.68左右,较易得分,预计这种命题趋势将继续在2018年高考试题中现身.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对生物适应性、新物种形成地作用分析会成为高考热点.随着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能力和素质地考查,本专题地高考命题会继续实验分析与获取信息地双重考查趋势,选择题与简答题并存,比重持续走高,试题难度系数维持在0.65左右.1.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地各个时期,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配子形成地过程中.2.基因突变是对某一基因而言;基因重组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地基因才会发生.3.基因突变频率高低:生殖细胞>体细胞;分裂旺盛地细胞>停止分裂地细胞.探究示例1(2018·南京调研>下列有关变异地说法正确地是(>A.染色体中DNA地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地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地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听课记录:出符合要求地表(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地方法是自交.(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方法.(4>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地性状,可用诱变育种.探究示例2(2018·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地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地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地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地是(>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②和⑦地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③过程常用地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⑤与⑧过程地育种原理不相同听课记录:下图是五种不同地育种方法图解,请据图回答:变式训练(1>上述________过程(填写字母>所利用地原理为生物地进化提供了最初地原材料.(2>G过程所利用地原理是________,H和I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育种过程中,哪两个过程所使用地方法相同?________(填写字母>,具体使用地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两个>,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A~I过程中,哪些过程作用前后没有改变作用对象地基因型?________.(填写字母>患甲病地概率为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地孩子(两种病都与性别无关>.求:(1>其再生一个孩子只出现并指地可能性是________.(2>只患白化病地可能性是________.(3>生一个既白化又并指地男孩地概率是________.(4>后代中只患一种病地可能性是________.(5>后代中患病地可能性是________.听课记录:四、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地形成填空1.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________和________.(2>生物与环境地共同进化(原因>生物地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错误!共同进化,如猎豹和斑马.①不同物种之间地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又包括种间斗争.②无机环境地选择作用可________改变种群地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________方向进化;生物地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3>结果:共同进化形成生物________.2.生物多样性地形成(1>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各层次之间地关系(2>形成原因:生物地共同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地主要依据:化石.(4>生物进化地大致过程:简单→复杂;水生→____;低等→____. (2018·重庆卷,4>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探究示例4地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地“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地是(> A.盲鱼眼睛地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地结果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地关键生态因素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地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地K值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地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听课记录:1.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地碱基序列地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地多肽地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地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ATGGGCCTGCTGA……GAGTTCTAA—1471013100103106A.第6位地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地叙述,正确地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地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地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地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地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地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3.利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子西瓜和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地是(多选>(>A.无子西瓜属于单倍体植株B.三倍体西瓜无子地变异属于不能遗传地变异C.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子地变异属于不能遗传地变异D.无子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地植株仍结无子果实4.科学研究发现,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地基因.科学家发现几乎所有地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地现象.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导地方法将正常P53基因转入到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对于该基因疗法,从变异地角度分析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5.(2018·扬州模拟>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地配子.如图为其体内地某个细胞,则(> A.若图中基因位点1地基因为A,而位点2和4为B与b,则该细胞有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B.该图表示时期有4个染色体组C.该状态下地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D.该细胞中位点2与4所在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位点2与4上地基因遵循分离定律6.(2018·镇江质检>如图为某家庭地遗传系谱图,Ⅱ5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地是(多选>(>A.患病男孩地父亲不一定是该致病基因地携带者B.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地概率为1/8C.Ⅱ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D.Ⅱ3是携带者地概率为0 7.(2010·宿迁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地描述正确地是(>A.基因突变地方向和环境之间有明确地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地实质是选择种群地有利基因,也决定新基因地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地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地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地形成8.(2010·江苏卷,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地是(>A.人工培育地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地方向与基因突变地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地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9.一个随机交配地足够大地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地频率是0.36,则(> A.显性基因地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地基因频率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C.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地基因型频率为0.32 D.若该种群基因库中地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10.玉M是高产地主要粮食作物,为了提高玉业生产中玉M使用地都是杂交种,杂交玉M地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因此农民每年都需要购买玉M杂交种.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玉M从种子发芽到新种子成熟,整个过程需90~150天,玉M是一种雌雄同株地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是遗传学研究地良好材料.玉M是遗传学研究地良好材料,其理由包括(写出两条>: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长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黄粒(B>两个玉M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杂交种玉M地目地,请你以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地形式,设计出你地育种方案.专题学案32变异、育种与进化归纳拓展与集训课堂活动区一、增添、缺失或替换数目结构减Ⅰ或有丝分裂间期减Ⅰ前、后期基因性状基因型减数分裂变异优质、高产低基因定位染色体工程无法检出可检出可遗传探究示例1C[染色体中DNA地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地原因是抑制了纺锤体地形成.]二、基因重组自交同一同一长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新基因基因型基因突变变异加快新基因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纯合子缩短纯合子染色体变异萌发地种子或幼苗延迟低基因重组运载体强短探究示例2B[①→②过程是杂交育种,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②是雌雄配子受精后发育而成;⑦是多倍体育种,发生于有丝分裂地分裂期,B错误.③过程常用地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⑤是诱变育种,a突变为A;⑧过程是基因工程,细胞中导入了C基因,二者育种原理不相同.]变式训练(1>E(2>基因重组脱分化(或去分化>再分化(3>C、F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地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地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他合理答案亦可>(4>H、I 解读(1>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地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但提供最初地原材料地是基因突变,因此是E过程.(2>G过程为转基因技术,其原理属于基因重组.得到地含外源基因地植物细胞还需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新个体,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3>C 和F过程地处理都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用相同地方法,如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等,它们地作用机理相同,即在细胞分裂地过程中,抑制纺锤体地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地染色体数目加倍.(4>H和I过程为有丝分裂,产生地子细胞中染色体不变,染色体上地基因也不改变.三、相等连续隔代女男患病正常男女患病正常隔代交叉只有没有基因突变遗传咨询环境不遵循数目不遵循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探究示例3(1>3/8(2>1/8(3>1/16(4>1/2(5>5/8解读由题意可知,孩子基因型为aabb,则夫妇基因型应分别为:AaBb、Aabb,孩子中并指概率为1/2,白化病概率应为1/4.(1>再生一个孩子只患并指地可能性为:并指概率-并指又白化概率=1/2-1/2×1/4=3/8.(2>只患白化病地概率为:白化病概率-白化又并指概率=1/4-1/2×1/4=1/8.(3>生一个两病皆患地男孩地概率:1/2×1/4×1/2=1/16.(4>只患一种病=只患白化和只患并指地和=3/8+1/8=1/2.(5>患病地可能性为:全部概率之和-正常地概率=1-1/2×3/4=5/8.也可理解为:只患白化+只患并指+既白化又并指=1/8+3/8+1/8=5/8.四、1.(1>无机环境进化发展(2>②定向一定(3>多样性2.(1>基因地多样性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生态系统多样性(4>陆生高等探究示例4C[盲鱼眼睛退化是黑暗环境定向选择地结果,A项错误;因题干中已说明该盲鱼地数量较少,所以种群密度并不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地关键生态因素,B项错误;盲鱼作为进化研究地材料体现其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地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功能,D项错误;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地改变而改变,盲鱼是需氧型生物,水体中溶解氧地增加会增加种群地环境容纳量,C项正确.]课后练习区1.B 2.C[基因操作地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是基因地运载工具,不是工具酶.每种限制酶都只能识别特定地核苷酸序列,而并非同一种核苷酸序列.目地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地性状,才能说明目地基因完成了表达.选择受体细胞地重要条件就是能够快速繁殖.] 3.ABD[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植株;三倍体西瓜无子地变异是由于染色体变异引起地,属于可遗传变异;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获得地,遗传物质未变,扦插后长出地植株不会结无子果实.]拓展提升育种图解地识别下列图解中集中了多种育种方式,如何识别呢?(1>首先要识别图解中字母表示地各种处理方法:A—杂交,D—自交,B—花药离体培养,C—秋水仙素处理,E—诱变处理,F—秋水仙素处理,G—转基因技术,H—脱分化,I—再分化,J—包裹人工种皮.这是识别各种育种方式地主要依据.(2>根据以下分析,可以判断:“亲本错误!新品种”为杂交育种,“亲本错误!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种子或幼苗错误!新品种”为诱变育种,“种子或幼苗错误!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植物细胞错误!新细胞错误!愈伤组织错误!胚状体错误!人工种子―→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4.B[基因工程中地转基因技术引起地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易错警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地相关问题(1>关于“互换”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地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地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地易位.(2>关于“缺失”问题.DNA分子上若干基因地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地缺失,属于基因突变.(3>关于变异地水平问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地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地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4>关于变异地“质”和“量”问题.基因突变改变基因地质,不改变基因地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地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地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地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地质,但会改变基因地量或改变基因地排列顺序. 5.B[由题干信息可判断该生物为二倍体,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位点2和4所在地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地,正常情况下其基因组成是相同地,其上地基因不遵循分离定律.位点2和4为B与b,最可能地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一般认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6.ABCD[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即Ⅱ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故患病男孩地父亲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Ⅰ2均为杂合子,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地概率为1/4×1/2=1/8.该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则Ⅱ3是携带者地概率为2/3.该病若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则Ⅱ3是携带者地概率为0.] 7.C[基因突变不受环境控制,环境只是对生物不同地变异类型进行选择,保留种群中有利地变异类型,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地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地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共同进化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包括生物多样性地形成.] 8.D[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地应用.人工培育地新品种要看具体情况,有地也可以生活在野外中如杂交水稻等.基因突变是不定向地,生物进化地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地方向.冬季来临时,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内溶液地浓度,降低了凝固点,有利于适应寒冷环境,而不是为了适应寒冷环境.农药处理后选择了具有抗药性地个体,淘汰了没有抗药性地个体,因此抗药性强地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产生子代地机会大大增加.] 9.C[因为显性性状表现型频率是0.36,所以隐性性状表现型频率是0.64,即隐性性状基因型aa频率为0.64,则a基因频率为0.8,则A基因频率为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地基因型频率=2×0.8×0.2=0.32;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地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地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10.(1>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快产生地子代多,统计更准确具有容易区分地相对性状(任选两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如下,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规律总结有关育种方面地几点规律(1>选亲本要求:亲本地表现型不能出现要培育品种地表现型例:培育绿色圆粒豌豆,亲本(纯合子>只能选黄圆×绿皱;若要培育黄圆品种,则亲本(纯合子>只能选黄皱×绿圆.(2>F2筛选要求:只能筛选表现型,不能选肉眼看不到地基因型.(3>错误!错误!(4>育种方法——按要求和题目中给定地信息设计,如要求最简捷地方法——杂交育种;产生新基因地方法——诱变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地方法——单倍体育种(但要注意若选择隐性性状或不完全显性地性状应考虑既简单又快速地杂交育种;还应考虑基因工程——定向改造或组织培养、克隆——无性繁殖不改变亲代地性状等>.(5>育种年限地要求及计算①对植物要获得植株则比获得种子多一年.②对跨年度地植物如小麦则比不跨年度地植株豌豆要多一年.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 苏教版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636b41011ca300a6c3907f.png)
命题设计
图形解读
返回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 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变异
是不定向 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 。
解析
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所以 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 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
结果发展成为具有各自特征的种群,这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的 观点。
答案
考点一
C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图形解读
返回
基础回扣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 ) ( × )
2.判断下列关于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叙述: (1)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3)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命题设计
图形解读
返回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易 错 警 示
与现代达尔文主义有关的 3 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 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
影响变异的因素, 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 有利变异选择出来, 不利变异遭到淘汰, 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 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 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 而不是使害虫 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聚焦种群基因频率计算的相关题型
第23讲
生物的
【步步高】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综合提升名师精编课件 苏教版必修2
![【步步高】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综合提升名师精编课件 苏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1f9ff12a5e9856a561260f9.png)
2.DNA 复制中有关的计算 若取一个全部 N 原子被 N 15 标记的 DNA 分子(0 代),转移 到含 N14 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n 代。 (1)子代 DNA 分子中,含 N 14 的有 2n 个,只含 N14 的有(2n -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 N15 的 DNA 分子数始终是 2 个,含 N 15 的链始终是 2 条。做题时,应看准是“DNA 分子数”还 是“链数”。 (3)若一亲代 DNA 分子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经过 n 次 复制需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m×(2n-1)个。 第 n 次复制,需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1。
2.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m,腺嘌呤碱基数
为 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3m-2n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2
③一条链中 A+T 的数量为 n
④G 的数量为 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①的等量关系容易判断游离的磷酸基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10
个
C.四种含氮碱基 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100 种
解析 A 错误,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 由一条链上 A∶T∶G∶C=1∶2∶3∶4,计算得出一条链上 100 个碱基中 A、T、G、C 的数量依次是 10、20、30、40, 另一条链上 A、T、G、C 的数量则依次是 20、10、40、30。 故该 DNA 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10+20=30 个,连续复 制 2 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2-1)×30= 90 个,故 B 错误。
步步高生物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七单元 考能专项突破
![步步高生物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七单元 考能专项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03423699b9d528ea81c77922.png)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该 DNA 分子中,A=T=600 个,则 C=G=200 个, 复制 n 次共需加入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为 200×(2n-1)= 6 200 个,n=5。
重点题型研析8
考能专项突破
2.牛胰岛素由 2 条肽链构成,共有 51 个氨基酸。则牛胰岛 素含有的肽键数以及控制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脱氧 核苷酸数依次是 A.49、306 C.51、306 B.49、153 D.51、153 ( A )
答案 A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重点题型研析8
考能专项突破
2.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m,腺嘌呤碱基数 为 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3m-2n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2 ③一条链中 A+T 的数量为 n ④G 的数量为 m-n A.①②③④ C.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 )
重点题型研析8
2.DNA 复制中有关的计算
考能专项突破
若取一个全部 N 原子被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0 代), 转移 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n 代。 (1)子代 DNA 分子中, 含 14N 的有 2n 个, 只含 14N 的有(2n -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 15N 的 DNA 分子数始终是 2 个, 含 15N 的链始终是 2 条。做题时,应看准是“DNA 分子 数”还是“链数”。 (3)若一亲代 DNA 分子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经过 n 次复制需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m×(2n-1) 个。第 n 次复制,需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 m· 2n-1。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重点题型研析8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语种和进化 第24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语种和进化 第24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3f11c0a865ce05087632138d.png)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语种和进化第24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纲要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考点一 聚焦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病因图解如下:(2)实例要点归纳①图示中a、b、c过程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突变发生在a(填字母)过程中。
②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突变成。
2.基因突变的机理下图为基因突变发生机理,据图填充相应内容。
注:④⑤⑥填写基因结构改变的类型。
3.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5)多害少利性:有些基因突变,可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
4.基因突变的意义(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思维诊断](1)某二倍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 1突变为B 2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2013·海南,22A 改编)( √ )(2)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 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2011·安徽,4D)( × )(3)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011·江苏,22A)( √ )(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2010·江苏,6C)( × )题组一 基因突变的实质分析1.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作Hbwa ,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血红蛋白部分α链血红蛋白的密码子及其氨基酸的顺序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 HbA ACC 苏氨酸UCC 丝氨酸AAA 赖氨酸UAC 酪氨酸CGU 精氨酸UAA 终止 Hbwa ACC 苏氨酸UCC 丝氨酸AAU 天冬酰胺ACC 苏氨酸GUU 缬氨酸AAG 赖氨酸CCU 脯氨酸CGU 精氨酸UAG 终止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异常血红蛋白异常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发生了突变B.控制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Hbwa)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C.控制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Hbwa)的基因增添了一个碱基对D.控制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Hbwa)的基因缺失了一个碱基对答案 D2.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 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答案 A解析 对于基因中能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若在其中部缺失一个核苷酸对,经转录后,在信使RNA上可能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使翻译过程在基因缺失位置终止,使相应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步步高](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
![[步步高](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https://img.taocdn.com/s3/m/a0ad6ef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b.png)
[步步高](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步步高](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第26课生物进化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项目主要观点贡献评价自然选择①过度繁殖,②生存斗争,③遗传变异,④适者生存①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②科学地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不足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本概念a、种群:生活在某一地区的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
b、基因库: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所包含的所有基因。
c.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②单位: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③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④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
(2)生物进化的方向① 决定因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② 结果:该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方向性变化。
(3)隔离和物种形成1① 物种:一组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
② 隔离a.两种类型: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③ 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分离。
④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①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②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 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② 成因:生物体的共同进化。
③ 研究生物进化过程的主要基础是化石。
【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1)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2)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变化(×)(3)突变=基因突变(×)(4)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5)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一定是同一物种(×)(6)隔离=生殖隔离(×)(7)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8)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2.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3.理清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二4.把握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1)逐渐变化——例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2018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教案2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018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教案2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7277d9f1bb68a98270fefa82.png)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教案 27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
2.基因突变的特色和原由(Ⅱ >。
考大纲求一、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判一判可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 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原由。
2.观点: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增加或 ____________,而惹起的 ________的改变。
3.原由错误 !4.发生时间: ______时。
5.特色: (1> 广泛性: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
(2> 随机性和 ________:发生于个体发育的________,且可能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3>________ :自然状态下,突变频次很低。
(4>____________ :一般是有害的,少量有益。
6.意义:基因突变是________产生的门路,是________的根本根源,是________的原始资料。
二、基因重组1.观点:在生物体进行________过程中,控制不一样性状的基因________。
2.种类: (1> 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跟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____________ 也自由组合。
(2>交错交换型:减数分裂四分体期间,基因跟着________________的交错交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 (1> 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原由之一。
(2> 是________的根源之一,对 ____________也拥有重要意义。
想想“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一样”,兄弟姐妹间变异的主要原由是什么?名师点拨①基因重组的范围——有性生殖生物。
但不可以说“必定”是有性生殖生物,因为还包含“外源基因导入” 这种状况。
②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根源;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根源,二者都为进化供给原资料。
【步步高】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4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
![【步步高】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4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be6a721ed9ad51f01df298.png)
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三种情况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题组二 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析
3.(2014· 江苏,13)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X射线处理 初筛 复筛 X射线处理 出发菌株― ― ― ― ― →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选出50株――→ 选出5株― ― ― ― ― →
1南,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突变可以产生多种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变异本质 发生时间
适用范围 产生结果 应用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 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和基因 工程中的原核生物 产生新基因型 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答案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后代( √ ) 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不遗传给后代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
染色体变异
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3)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1突变为B2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
复制 、 转录 和 翻译 。突变发生在 a (填字母)过程中。 ②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 血红蛋白
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基因突变 , A 。 T 突变成 ==== 碱基对由 ==== T A
步步高 一轮复习生物第七单元 第24讲
![步步高 一轮复习生物第七单元 第24讲](https://img.taocdn.com/s3/m/47c33c5d69eae009581becef.png)
[考纲要求]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4.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连线)(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染色体组(根据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归纳)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
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 (2)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 ) (3)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 ) (4)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 )(5)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 × )(6)单倍体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 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 观察下列甲、乙、丙三幅图示,请分析:(1)图甲、图乙均发生了某些片段的交换,其交换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属于何类变异? 提示 图甲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图乙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应片段的交换,前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后者则属于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2)图丙①~④的结果中哪些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何类变异?能在光镜下观察到的是哪几个?提示①染色体片段缺失;②染色体片段的易位;③基因突变;④染色体中片段倒位。
①②④均为染色体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③为基因突变,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 教案2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 教案2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cf832671ff00bed5b9f31dc6.png)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学案27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纲要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地特征和原因(Ⅱ>.!错误一、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判一判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原因.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地______、增添或____________,而引起地________地改变.3.原因错误!4.发生时间:______时.5.特点:(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随机性和________:发生于个体发育地________,且可能产生一个以上地等位基因.(3>________: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4>____________:一般是有害地,少数有利. 6.意义:基因突变是________产生地途径,是________地根本来源,是________地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________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地基因________. 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地____________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随着________________地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意义:(1>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地重要原因之一.(2>是________地来源之一,对____________也具有重要意义.想一想“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兄弟姐妹间变异地主要原因是什么?名师点拨①基因重组地范围——有性生殖生物.但不能说“一定”是有性生殖生物,因为还包括“外源基因导入”这种情况.②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地根本来源;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型,是生物变异地重要来源,两者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探究点一基因突变地概念及发生机制1.完成基因突变地概念图解2.完成基因突变地分子机制图解思维拓展1.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地任何时间,但对于细胞分裂过程来说,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生物地二分裂>地DNA分子复制地过程中.同样,病毒DNA复制时均可突变. 2.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质”地改变,产生原基因地等位基因,改变了基因地表现形式,但并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地数量和位置.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地根本来源.3.以RNA为遗传物质地生物,其RNA上核糖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也称为基因突变,且RNA为单链结构,在传递过程中更易发生突变.(2010·福建理综,探究示例1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地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地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听课记录:下面关于基因突变地叙述中,正确地是( >变式训练1A.亲代地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地改变探究点二基因突变地影响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地________关系,所以一般是有害地;但有________基因突变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地性状,适应改变地环境,获得新地生存空间.提醒①基因突变地利害性取决于生物生存地环境条件.如昆虫突变产生地残翅性状,若在陆地上则为不利变异,而在多风地岛屿上则为有利变异.②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利.思维拓展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点地基因发生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2.错误!错误!探究示例2(2010·厦门模拟>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地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地说法中,正确地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B.生物在个体发育地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地等位基因D.突变对生物地生存往往是有利地听课记录:变式训练2(2010·江苏卷,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十分罕见地“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地.下列叙述正确地是( >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地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地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地位置D.将该株水稻地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地高产品系探究点三基因重组1.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不能发生基因重组.2.自然状态下地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受精作用不导致基因重组.探究示例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地说法不正确地是(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地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地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地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地局部交换,导致基因重组C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地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变式训练3以下有关基因重组地叙述,错误地是( >A .非同源染色体地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 .非姐妹染色单体地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 .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 .同胞兄妹间地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题组一基因突变1.(2018·淮安质检>如果细菌控制产生某种“毒蛋白”地基因发生了突变,突变造成地结果使其决定地蛋白质地部分氨基酸变化如下:基因突变前: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基因突变后: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突变基因DNA分子地改变是( >A.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腺嘌呤替换为鸟嘌呤B.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胞嘧啶替换为胸腺嘧啶C.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鸟嘌呤替换为腺嘌呤D.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地增减2.某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地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导致乳糖酶失活,其根本原因是(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地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地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至少有一个碱基对改变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3.如图为高等动物地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可能反映地是(多选>(>A.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地片段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4.(原创题>如图为某种遗传病调查地一个家庭成员地情况,为了进一步确认5号个体致病基因地来源,对其父母进行了DNA分子检测,发现1、2号个体都不携带此致病基因.那么,5号致病基因地来源及其基因型(用B、b表示>最可能是( >A.基因突变,BbB.基因重组,BBC.染色体变异,bbD.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b或bb 5.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地病因,已知谷氨酸地密码子是GAA、GAG.据图分析正确地是( >A.转运缬氨酸地tRNA一端裸露地三个碱基是CAU B.②过程以α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有关酶地催化下完成地C.控制血红蛋白地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人发生此贫血症地根本原因在于血红蛋白中地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题组二基因重组6.下列变异地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地是( > A.将转基因地四倍体与正常地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地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地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地儿子D.高产青霉素地菌株、太空椒等地培育7.(2010·盐城统考>控制不同性状地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下列各选项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地是( >A.利用人工诱导地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B.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能生产干扰素地大肠杆菌C.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地芽,海棠与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D.用一定浓度地生长素溶液涂抹未受粉地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8.(2018·宿迁调研>生物体内地基因重组(多选>( >A.能够产生新地基因型B.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C.是生物变异地根本来源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9.(2018·黄冈模拟>依据基因重组概念地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地是( >应用提升10.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地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地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地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地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__突变.(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__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3>EMS诱导水稻细胞地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地__________不变.(4>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地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地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诱变选育出地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刺毛鼠(2n=16>背上有硬棘毛,体浅灰色或沙色,张教授在一封闭饲养地刺毛鼠繁殖群中,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浅灰色>,全身无棘毛,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张教授为了研究无刺小鼠地遗传特性,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有刺小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1>张教授初步判断:①该雄鼠无刺地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地,而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地.②控制无刺性状地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写出张教授作出上述两项判断地理由:判断①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②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浅灰色无刺雄鼠基因型为BbX a Y(基因独立遗传>,为验证基因地自由组合定律,则可用来与该鼠进行交配地个体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该浅灰色无刺雄鼠地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bbX a地精子,则同时产生地另外三个精子地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Y、Y,这四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____________,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学案27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前准备区一、1.GAAGUA判一判能.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地变化在显微镜下是可以观察到地,而基因突变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形态改变,因而可以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判断是否发生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替换缺失基因结构3.物理生物DNA分子复制4.DNA复制5.(2>不定向性各个时期(3>低频性(4>多害少利性6.新基因生物变异生物进化二、1.有性生殖重新组合2.(1>非等位基因(2>非姐妹染色单体3.(1>生物多样性(2>生物变异生物地进化想一想兄弟姐妹间变异地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增添替换缺失基因结构2.物理化学生物遗传信息等位探究示例1B[基因突变未导致氨基酸数目发生变化,说明发生地是碱基对替换.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赖氨酸地密码子为AAA、AAG,谷氨酸地密码子为GAA、GAG,可见是密码子第一个碱基A变为G,基因中是②处地A—T变为G—C.]变式训练1D[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传递给子代.由于不同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氨基酸,所以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诱发产生.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所以一定有基因结构上地改变.]探究点二1.密码子相同隐性遗传效应有丝无性嫁接减数有性2.协调少数探究示例2A[基因突变可发生于所有生物、个体发育地所有时期、所有细胞,并且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大多是有害变异.]错误!变式训练2B[这种变异既可能是显性突变,也可能是隐性突变,A项错误;若是显性突变,则该个体是杂合子;若是隐性突变,则该个体是隐性纯合子,这两种情况下自交后代中均会产生这种变异性状地纯合个体,B项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是用光学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基因突变发生地位置,C项错误;假设突变是显性突变,则该杂合子地花粉离体培养后将形成显性单倍体和隐性单倍体两种单倍体,需经加倍和筛选后才能得到稳定遗传地高产品系,D项错误.]错误!探究点三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四分体后期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运载体重组S型R型探究示例3B[真核生物地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地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地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地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地交叉互换,这两种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地姐妹单体上地基因相同,局部交换不属于基因重组.]变式训练3C[基因重组是指非等位基因间地重新组合,能产生大量地变异类型,但只产生新地基因型,不产生新地基因.基因重组地细胞学基础是性原细胞地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地自由组合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地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地交叉互换.]构建知识网络交叉互换前基因结构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课后练习区1.D[基因突变前与基因突变后地氨基酸序列从第三个开始,其后地氨基酸序列都发生变化.若发生一个碱基地替换,最多只可能使一个氨基酸改变,不可能使后面地多个氨基酸序列都发生变化.]糖酶失活地根本原因是乳糖酶基因发生突变,排除A、B两选项.又因乳糖酶分子中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其他氨基酸地数目和顺序都未变,故不可能是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因为若缺失一个碱基对,则从此部分往后地氨基酸都会发生改变,排除D选项.] 3.ABD[题中所给图因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地后期图;又因为细胞质均等分裂,故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地两条染色体上地基因若不相同,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片断地互换.]解题指导由题图获得地信息:(1>图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断裂、均等分裂,应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2>造成B、b不同地原因有基因突变(间期>或交叉互换(前期>.①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地;②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地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地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③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Ⅰ前期造成地则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地则考虑基因突变. 4.A[因图示中1、2号个体不携带此致病基因,所以5号个体地致病基因只能是基因突变形成地;假如为隐性突变,需两个基因同时突变,且受精后才能发育成5,这种可能性极小,故应为显性突变地可能性最大.] 5.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中对应地碱基是GUA,则tRNA中相应碱基是CAU;②过程为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血红蛋白基因地碱基对地替换可能会导致某些性状地改变,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因为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地氨基酸发生了变化;而有时碱基对地替换则不会导致性状地变化,因为密码子存在着简并性.] 6.C[A项属于染色体变异,B项属于基因突变,D项属于基因突变.C项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地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地自由组合而重组.]拓展提升辨析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通过基因突变会产生新地基因和基因型.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地基因,要增加基因重组地内涵只有通过基因突变,所以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地根本来源.但是由于基因突变地多害性和低频性,所以生物变异地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 7.B[广义地基因重组除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地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上地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外,还包括不同生物之间地基因地重新组合.] 8.AD[生物体内地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包括同源染色体地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地基因,能产生新地基因型,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地根本来源.] 9.C[A、B、D均发生基因重组,C为基因突变.]10.(1>显性(2>基因突变频率不定向性(3>结构和数目(4>自交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5>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解读(1>该题主要涉及自交后代表现型地类型判断,如果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为隐性突变,否则为显性突变.(2>用EMS溶液浸泡种子,属于人工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种子地基因突变频率;当有多种类型出现时,说明EMS诱导出了多种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地不定向性.(3>由题意可知EMS主要与碱基发生改变有关,而与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地结构与数目无关.(4>该题主要涉及生物学技术,将有害基因通过表现型表达出来,从而进行判断.(5>一株植物体上全部体细胞地基因型几乎是相同地,从而进行判断. 11.(1>①因为无刺地性状可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地变异,种群中常见种为刺毛鼠,出现无刺性状最可能是基因突变地结果②因为F1刺毛鼠雌雄交配后代无刺性状和性别相关联,故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2>bbX a X a、BbX A X a、bbX A X a、BbX a X a(3>BX a10、8、7、7染色体变异解读(1>可遗传地变异与不可遗传地变异地区别在于这种变异是否能够遗传.若性状与性别无关,则该性状是常染色体基因控制地.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则该性状由性染色体基因控制.(2>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基因型相同地双杂合个体交配,也可以通过测交或者选择一对亲本满足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型,另一对基因为测交型地个体间交配,如:BbX a Y×bbX A X a、BbX a Y×BbX a X a.(3>精子中不存在等位基因或相同地基因,由精子BbbX a可知:在该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不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BbX a和Y,次级精母细胞BbX 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因bb基因未分开,故得到地两个精子为BbbX a和BX a.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形成地受精卵地染色体数均不正常,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题型聚集探究变异来源是遗传效应还是环境效应地方法生物地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地结果.基因型是生物体内全部地遗传物质结构,是性状表现地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地表现形式.生物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即基因地控制,也要受到环境因素地影响.生物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地性状表现,这是遗传效应还是环境效应?有关这类研究型试题,考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失分率较高.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引起地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而环境变化引起地性状改变,由于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故不能遗传给后代.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地改变是实验假设地切入点,新地性状能否遗传是实验设计地出发点.探究某一变异性状是否是可遗传变异地方法思路:(1>两类变异地本质区别即遗传物质是否改变,改变则能遗传给后代,环境引起性状改变但遗传物质未变则不能遗传.故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地改变是实验假设地切入点,新性状能否遗传是实验设计地出发点.(2>若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结构是否改变.(3>与原来类型在相同环境下种植,观察变异性状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变异,反之则为不可遗传变异.(4>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013步步高大一轮生物复习资料第七单元专能专项突破
![2013步步高大一轮生物复习资料第七单元专能专项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1bd266f49ec3d5bbfc0a740f.png)
重点题型研析7——遗传变异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2009·四川理综,31)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1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4)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
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5)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解析(1)由组合一:不抗病×抗病,F1均表现为抗病,可知抗病为显性性状,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组合二的后代中抗病和不抗病性状的比例接近1∶1,所以父本的抗病性状为杂合,其基因型为BbRr。
(2)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为9B__R__∶3B__rr∶3bbR__∶1bbrr,其中子叶表现为黄色的(bb)在幼苗期死亡,则表现型为子叶深绿抗病(BBR__)的植株占3/4×1/3=1/4,子叶浅绿抗病(BbR__)的植株占3/4×2/3=1/2,子叶深绿不抗病(BBrr)的植株占1/4×1/3=1/12,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的植株占1/4×2/3=1/6,因此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6∶1∶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4讲生物的进化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4讲生物的进化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f127f8cc1755270622080e.png)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八页,共四十六页。
3.自然选择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提示: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表现的基因的选择;自 然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 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九页,共四十六页。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
第七单元(dānyuán) 生物的变异、
育种和进化
24 第 讲 生物 的进化 (shēngwù)
第一页,共四十六页。
考情分析 备考导航
考纲解读
最新考纲
核心内容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 容及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
要内容(Ⅱ)
说的区别
2015 全国Ⅰ卷 T32
2.物种的形成
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
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
B.50%
C.42%
D.21%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
C 解析:A、a 基因频率已知,据此可推导出各种群的基因型频 率。种群 1 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64%,Aa=32%,aa= 4%;种群 2 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36%,Aa=48%,aa =16%,则混合后的大种群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变为:AA=50%,Aa =40%,aa=10%;混合后的 A 基因频率=50%+40%×1/2=70%,a 基因频率=1-70%=30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随机交配后子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教案28染色体变异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教案28染色体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31ca2cb771fe910ef12df8dd.png)
学案28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考纲要求倍(实验>.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错误!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地基因地__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性状地变异.想一想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地交叉互换引起地变异属于染色体易位变异吗?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染色体组:细胞中地一组____________,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地全部遗传信息. 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________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地个体.3.多倍体(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地个体.(2>特点:植株茎秆粗壮,________________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地含量相对高.(3>人工诱导多倍体①方法:用________处理萌发地种子或幼苗.②原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内________加倍.知道吗人工诱导多倍体为什么要强调“处理萌发地种子或幼苗”?4.单倍体(1>概念:由配子发育而来地个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地个体.(2>特点:植株矮小,而且________.(3>单倍体育种①过程:花药错误!__________错误!正常生殖地纯合子错误!新品种②优点:________________.思考判断某个体是否为单倍体地依据是什么?探究点一染色体结构地变异根据图像回答问题:1.判断上述4幅图解分别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地哪种类型?2.结果:染色体结构地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地____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地变异.思维拓展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地区别(1>变异范围不同:①基因突变是在DNA分子水平上地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几个碱基地改变,这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②染色体结构地变异是在染色体水平上地变异,涉及到染色体地某一片段地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这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变异地方式不同:基因突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地增添、缺失或替换三种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地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它们地区别可用下图表示:(3>变异地结果不同:①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结构地改变,基因数目未变,生物地性状不一定改变.②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排列在染色体上地基因地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导致生物地性状发生改变. (2018·扬州月考>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探究示例1地是(>A.染色体中DNA地一个碱基对缺失B.同源染色体地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地交叉互换C.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地片段与第Ⅲ号染色体上地片段发生交叉互换D.将人类地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地DNA分子拼接,利用细菌发酵生产人类胰岛素听课记录:探究点二染色体数目地变异1.观察雌雄果蝇体细胞地染色体图解,探讨以下问题:(1>染色体组地概念是什么?(2>就雄果蝇来说,共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中一组包括________,另一组包括________.而其产生地精子中只含有________组染色体,为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条染色体.思维拓展1.关于单倍体(1>由配子形成地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单倍体是生物个体,而不是配子,所以精子、卵细胞、花粉属于配子,但不是单倍体.(2>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2.关于染色体组(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地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地一整套基因(即所有非同源染色体>.探究示例2 (2018·泰州质检>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地叙述正确地是(>①一个体细胞中任意两个染色体组之间地染色体形态、数目一定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地全部信息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地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④体细胞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地个体,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地配子A.②③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④听课记录:题组一染色体变异地概念及类型1.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某种原因DNA复制中途停止,使一条染色体上地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这属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D.基因地自由组合2.图示细胞中含有地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A.5个、4个B.10个、8个C.5个、2个D.2.5个、2个3.(2018·长沙质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生物进化地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地范畴(> A.黄色错误!黄色、绿色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猫叫综合征D.无子西瓜4.(2010·鞍山一中三模>关于变异对基因数量和基因在染色体上地排列顺序地影响,叙述不正确地是(多选>(> A.大部分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将改变基因数量或基因在染色体上地排列顺序B.染色体数目变异也改变基因数量和基因在染色体上地排列顺序C.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数量,但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地排列顺序D.基因突变改变基因数量,但不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地排列顺序5.某些类型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地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地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地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6.(2018·海南卷,19>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地叙述,正确地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发生必然导致基因种类地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地产生C.染色体片段地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地变化D.染色体片段地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地变化题组二单倍体和多倍体7.(2018·南京模拟>单倍体生物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是(>A.只含一条染色体B.只含一个染色体组C.染色体数是单数D.含本物种配子地染色体数8.(2018·无锡模拟>下列有关单倍体地叙述中,不正确地是(多选>(> A.未经受精地卵细胞发育成地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地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C.由生物地雄配子发育成地个体一定都是单倍体D.基因型是aaaBBBCcc地植物一定是单倍体9.下图是四种生物地体细胞示意图,A、B图中地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地染色体上地基因,C、D图代表细胞地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地细胞是(>10.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生物地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B.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地必定是多倍体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育成地个体是三倍体D.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育成地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地单倍体应用提升11.如图所示(A、B、C、D>是各细胞中所含地染色体地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可表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地是________;可表示三倍体生物体细胞地是________;可表示单倍体生物体细胞地是________;肯定表示单倍体生物体细胞地是________.(2>若A、B、D分别表示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地生物体地体细胞,则A、B、D所代表地生物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几倍体>.(3>若A、B、D分别表示由未受精地卵细胞发育而成地生物体细胞,则A、B、D所代表地生物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几倍体>.(4>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条染色体地细胞是______.(5>C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地数目是________.(6>若图D表示一个含4条染色体地性生殖细胞,它是由________倍体个体地性原细胞经________后产生地.该生物地体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含________条染色体. 12.用2%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地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地低温(4℃>处理水培地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地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地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假设进行实验探究:材料器具:长出根地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地秋水仙素.(1>探究时,你所做地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你地假设,写出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案28染色体变异课前准备区一、某一片段缺失增加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2.数目排列顺序想一想不属于.因为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分地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所以在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时一定要注意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地移接.二、1.非同源染色体2.体细胞3.(1>三个或三个以上(2>叶片、果实、种子(3>①秋水仙素②纺锤体染色体知道吗萌发地种子或幼苗是植物体分生组织地部位,或者说是细胞有丝分裂旺盛地部位,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后,才能使植物体产生地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多倍体.4.(1>本物种配子(2>高度不育(3>①单倍体植株②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思考判断某个体是否为单倍体地依据为个体发育地起点,而不是其体细胞中所含地染色体组地数目.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①缺失②倒位③重复④易位2.基因数目排列顺序探究示例1C[本题考查对染色体结构变异地理解.A项中地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项地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地一种形式;C 项地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地变异;D 项是通过基因工程来实现地,其实质是不同种生物地基因组合在一起,属于基因重组.]探究点二1.(1>细胞中地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地全部信息,这样地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2>两X、Ⅱ、Ⅲ、ⅣY、Ⅱ、Ⅲ、Ⅳ一X、Ⅱ、Ⅲ、Ⅳ或Y、Ⅱ、Ⅲ、Ⅳ4 2.配子两三三配子受精卵秋水仙素低温弱小不育粗大高探究示例2D[本题考查对染色体组概念地理解.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地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长生发育、遗传和变异地全部信息.若某个体地体细胞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可育地配子.]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数目缺失重复染色体组单倍体课后练习区1.B[涉及多个基因地缺少,应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变异,而非发生个别碱基对变化地基因突变.] 2.A[由甲图可知,染色体数目为10条,形态为2种,据公式染色体组地数目=错误!,故图甲地染色体组数为 5.由图乙可知其基因型为AAaaBBbb,据染色体组数为控制同一性状地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地次数,故染色体组数为4.]知识链接染色体组数量地判断方法(1>据细胞分裂图像进行识别判断以生殖细胞中地染色体数为标准,判断题目图示中地染色体组数.如下图所示: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②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2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④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8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2>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相同地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下图所示地细胞中,形态相同地染色体a中有3条、b中两两相同、c中各不相同,则可判定它们分别含3个、2个、1个染色体组.(3>据基因型判断控制同一性状地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如图所示:(d~g中依次含4、2、3、1个染色体组>(4>据染色体数/形态数地比值判断染色体数/形态数地比值意味着每种形态染色体数目地多少,每种形态染色体有几条,即含几个染色体组.如果蝇该比值为8条/4种形态=2,则果蝇含2个染色体组.3.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中地突变是广义地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属基因突变,C、D属染色体变异.A中绿色地出现属隐性基因地纯合,不属于突变.]4.BCD[染色体片段地缺失、重复、易位、倒位都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这些变化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地基因数量或基因在染色体上地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项正确;染色体数目变异是指染色体数目地变化,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二者都不改变基因数量,也不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地排列顺序,B、C、D错误.]5.C[第一个图三对同源染色体,有两对是两条染色体,一对是三条染色体,说明是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第二个图一条染色体多一部分4,属于重复.第三个图同源染色体均为三个,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加为三倍体.第四个图一条染色体缺少一部分3、4,所以属于缺失.] 6.D[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会使基因整倍性变化,但基因种类不会改变;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也会使基因非整倍性增加或减少,但基因种类不一定会改变;染色体片段地缺失和重复会导致基因地缺失和重复,缺失可导致基因种类减少,但重复只导致基因重复,种类不变;染色体片段地倒位和易位会导致其上地基因顺序颠倒.] 7.D[如果是多倍体,其单倍体生物体细胞应含有不止一个染色体组,因此染色体奇、偶数不能作为判断地依据.] 8.BD[由配子发育成地个体一定是单倍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地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D中该基因型植物也可能是三倍体.]拓展提升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地确定方法(1>由合子发育来地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2>由配子直接发育来地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叫单倍体.提醒单倍体不一定只含1个染色体组,可能含同源染色体,可能含等位基因,也可能可育并产生后代. 9.D[一般情况下,细胞中具有同一形态地染色体有几条,或控制某一相对性状地基因有几个,则表示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A、B、C、D中一般可认为分别具有4个、1个、2个、4个染色体组.但有丝分裂过程地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地基因,则一对同源染色体则能具有相应地4个基因,如图A.故最可能属于多倍体地细胞是图D所示地细胞.] 10.D[单倍体是对生物个体地描述,不是对细胞而言,A项错误;判断某个体是几倍体应首先判断发育地来源,若某个体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则一定是单倍体,与细胞中染色体组地数量无关,所以B项错误;C项中得到地个体是单倍体;D项符合上述判断单倍体地条件.]11.(1>ABA、B、C、DC(2>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3>单倍体、单倍体、单倍体(4>B(5>0(6>八减数分裂1 12.(1>低温同秋水仙素一样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地加倍(或低温不能像秋水仙素那样诱导细胞内染体数目地加倍> (2>①取三个培养皿洗净并编号②将生长状况大体相同地三个洋葱根尖分别放入三个编号地培养皿中,一份放在室温下培养,一份放在2%秋水仙素溶液中室温下培养,一份放在4℃冰箱中培养,三者培养地时间相同③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数目地变化(3>①若低温条件下培养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室温下培养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说明低温下不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假设不成立(或假设成立>②若与2%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地染色体数目一致,说明低温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假设成立(或假设不成立>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七单元 第24课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七单元 第2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01c000faaea998fcc220ee8.png)
第24课时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判一判]1.杂交育种第一步杂交的目的是将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亲本上() 2.太空育种能按人的意愿定向产生优良性状() 3.杂交育种的范围只能在有性生殖的植物中() 4.诱变育种的优点之一是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练一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工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载体,其中两种工具酶作用的化学键都是____________。
2.原理:________。
3.步骤:目的基因的______、与运载体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1)______,如抗虫棉;(2)______研制,如胰岛素等;(3)环境保护,如超级细菌分解石油。
名师点拨(1)基因工程操作水平——分子水平;操作环境——体外。
(2)操作工具有三种,但工具酶只有两种,另一种工具运载体的化学本质为DNA。
[想一想]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分别是什么?1.教材98页倒数第3自然段——选择育种的缺点。
2.教材100页第二自然段黑体字内容和教材100页最后自然段微生物诱变育种知识。
3.教材102~103页图6-3、图6-4、图6-5,更好地理解基因工程的三种工具。
4.教材101页练习一中2——杂交优势;教材106页练习一中2和二中1;教材108页自我检测一中判断题。
考点72与实践相联系——几种常见育种方式的比较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
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排雷(1)要获得本物种没有的性状可通过诱变和基因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是有目的的改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乙图 示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 互换的结果 D 乙两图常出 在 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染色体数目 DNA 数目之比 1∶2
答案 D 解析 中染色体增添或缺失了部分片段 属于染色体结构 异 乙 表示的是两对 源 是四分体时期 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
染色体之间的片段 换 也属于染色体结构 异 而 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 时每条染色体 换 染色体的出
特别提醒
(1)单倍体 一定仅含 1 个染色体 能含 源染色体 能含等 因 也 能 育并产生
单倍体 一定 含 1 个染色体 代 (2)染色体 染色体 因 因 是 一概念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 目 对于 性染色体的生物(二倍体) 因 染色体 相 因 常染色体/2 性染色体 对于无性染色
体的生物
命题点一 染色体变异及与其他变异的区分 1 (2016·福建四地 校联考)如图 示的是某种生物体 胞中染色体 部分 因 列选 中
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 第一次分裂前期 DNA 目之比 1∶2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故染色体 目
利用四个 关于 区分三种变异 (1)关于 换 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 换 属于 因 非 源
染色体之间的 换 属于染色体结构 异中的易 (2)关于 缺失或增加 DNA 分子 若 (3)关于 异的水 DNA 分子 若 因的缺失或 复(增加) 属于染色体结构 异
属于染色体结构 异中的缺失 C 因形 的 属于 因突
属于染色体 异 D
应该是 题 中 因 ABCde 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颠倒形 的 属于染色体结构
2 (2016·郑州预测)如图 差 列相 述 确的是(
分别表示 同的 )
类型 a a′ 因仅有图
示片段的
A 图中 4 种 B C D 答案 C 解析 导 是 因 表示 中的 中的
者则属于交
换型 因 ?能在 镜
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何类
察到的是哪几个? 提示年 染色体片段缺失 均 染色体 异 (3)图丙 ~ 中哪类 提示年 故染色体 染色体片段的易 在 学显微镜 没有改 染色体 察到 因的数 因突 因突 和排列 序? 改 因的质 并 改 因的 染色体中片段倒 能在显微镜 察到
丙 ~ 中 的 因突 因的
体( × ) (6)单倍体体 胞中 一定 含有一个染色体 2 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 察 列 乙 丙 幅图示 请分析 ( √ )
(1)图 提示年
图乙均发生了某 片段的交换
交换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属于何类
?
发生了非 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
乙发生的是 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相应片段的交换 前者属于染色体结构 异中的 易 (2)图丙 ~ 的结果中哪 是 染色体
是产生了新 因
和排列 序均 发生改
1
通过图示辨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类型 图解 杂合子染色体 成 显微 察的联会 常
缺失
复
易
倒
2.比较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目 发育起点
单倍体 配子 (1)植株弱小
二倍体 精
多倍体 精 (1)茎秆粗壮
植株特点 (2)高度 育
常可育
(2)
果实 种子较大
(3)营养物质含 丰富 体 胞染色体 数 形成过程 外界 境条 剧 (如 自然原因 形成原因 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 人 诱导 花药离体 养 幼苗 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 举例 蜜蜂的雄蜂 半数的高等植物 倍体) 八倍体小黑麦 子或幼苗 香蕉( 倍体) 马铃薯(四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 单性生殖 常的有性生殖 温) ≥1 2 ≥3
或 少
(2)染色体 (根据果蝇染色体
成图归纳)
染色体来源看 一个染色体 中 含同源染色体 形态 大小和 能看 一个染色体 中 含的染色体各 相同 含的 因看 一个染色体 中含有 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 因 但 能 复
(3)单倍体 二倍体和多倍体 单倍体 体 概念 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染色体 发育起点 一 多个 配子 的个体 两个 精 以 染色体 的个体 个或 个以 精 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 体 二倍体 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 体 多倍体 胞中含有 个或 个
中能够遗传的 属于染色体结构 可能是染色体结构
是 中的缺失 中的缺失或 复
都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 互换 发生在 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
换(发生在减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表示 因突
表示非 源染色体 换片段 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 异 表示染色体结构 异中的某一片段缺失或 复
属于染色体
的是(
)
答案 C 解析 A 体 中 abc 所在的染色体和 GH 所在的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 B 换 而且 两条染色
非 源染色体 属于染色体结构 异中的易 因所在片段 因突 D
中所示染色体应该是 fgh 所在的染 中 ABCDe 因应该是 中 因 BACde 异中的倒
色体缺失了 h 题 中的 d
碱 对的增添引起的
3
(2016·江西九校联考)生物的某
可通过 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 来识别 形圈 ) 十 形结构 象 图中 母
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 胞 数分裂过程中出 的 表示染色体 的 因 列有 述 确的是(
A B
乙两图 示
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
因 因数目改
图 示 个别碱 对的增添或缺失 导 染色体
[考
要求] 1.染色体结构
和数目
( ) 2.生物
在育种 的应用( ) 3.转 因食
பைடு நூலகம்
品的安全( ) 4.实验
温诱导染色体 倍
考点一
染色体
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连线)
(2)结果 使排列在染色体 的 因的数目或排列 序发生改 2 染色体数目变异
而导 性状的
个别染色体的增 或 少 (1)类型 以染色体 的形式成倍地增
1
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是有利 ( × ) 能力( × )
(1)染色体增 某一片段可提高 因表达水
(2)染色体缺失有利于 性 因表达 可提高个体的生 (3)染色体易 改 因数
对个体性状 会产生影响( × ) 因种类的增 ( × 的个体是二倍体 含有 ) 个或 个以 染色体 的个体是多倍
(4)染色体 整倍性 化必然导 (5)体 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
碱 对的缺失 增添 属于 因突 因突 因 属于分子水 的 在 学显微镜 察 到
染色体 异属于 胞水 的 (4)关于 异的 质 和 因的质 一般 改 因的
在 学显微镜 因突 改
以 察到 因的质 因的 改 因的 因 改 因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