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甘肃省2017-2018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

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

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2题;共4分)1. (2分)请将下面语句补充完整并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

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 。

(韩愈《进学解》)2. (2分)根据提示请你写出我国古代六位圣人的名字。

①至圣________——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②亚圣________——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③诗圣________——唐代伟大的诗人。

④词圣________——宋代著名的词人。

⑤文圣________——宋代大文学家。

⑥书圣________——东晋大书法家。

二、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3. (2分) (2020八下·杭州月考) 在下列对名著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博雷家书》的作者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著作30余种,代表作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

B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一本小书。

C . 傅雷先生不仅是杰出的翻译家,还是特殊的教育家,他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

D . 英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4. (2分) (2017七下·邗江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这是一篇小说。

本文以时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C . 《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魏巍。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月考试卷含答案

试卷第 2 页,总 4 页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 10 月月考试卷
命题人:李政铭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在下列选项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 收入 20 元与支出 20 元 B. 6 个老师与 6 个学生
C. 走了 100 米与跑了 100 米 D. 向东行 30 米与向北行 30 米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请问:a,b,c 三数之

2③ ,读作“ 2 的圈3 次方”, 3 3 3 3 记作3 ,读作“ 3 的
圈 4 次方”.一般地,把 a a a ... a ( a 0 )记作 a⑧ 读作“ a 的圈 n 次方”
4
四、解答题 (每小题 7 分,共 21 分)
3
4 4 5 5
7.若 ,则 a 与 b 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0 D.a=b 或 a=-b
(2)李师傅将最后一名乘客送抵目的地时,他距离出发点多少米?
(3)如果汽车耗油量为 0.3 升/千米,那么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25.【概念学习】
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 0 )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
2÷2÷2, 3 3 3 3 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 2 2 2 记作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班 -- -- -- -- -- -- -- -- -- -- -- -- -- -- -- -- -- 姓--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2 分)- --- -- -- -- -- -- -- -- -- 号 - 座-- -- 线 -- -- -- -- 名 - 封 -- -- -- -- -- 级密 -- -- -- -- -- 校 -- 学-- -- -- -- -- --福建省罗源滨海学校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完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命题人:余朝元 校对:尤 芳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这是我们进入初中后的第二次月考检测,做答时要认真审 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规范书写。

预祝大家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红绫(línɡ) 怅然(chànɡ) 蜷伏(quán) 叮嘱(zhǔ)B.虐待(nüâ) 凝望(nínɡ) 丰腴(yú) 倏地(shū)C.感喟(kuì) 戟张(jǐ) 干瘪(bǐ) 战栗(lì)D.魁梧(kuí) 嗔怪(chēn) 惩戒(jiâ) 充沛(pâi )..A.人声鼎沸 沾轻怕重 怅然若失 煞有介事B.疲惓不堪 杞人优天 随声附合 翻来复去C.怪诞不经 孤苦零仃 骇人听闻 畏罪前逃D.不可救药 兴高彩烈 迫不急待 惊慌失措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能否杜绝酒后不驾车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B.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⑨军装染上鲜血。军装熠熠生辉。军装五彩斑斓。军装坚硬如铁。军装躺在地上,缩在火焰里,沦为尘土,或者化为青烟。一座城沦陷了,一起沦陷的,还有军装。
⑩他跑过去,泪飞如雨。他从火焰里抢出一套军装,动作迅疾滑稽。那是一套几乎全新的军装,没有枪眼,没有鲜血,没有褶皱,甚至没有灰尘。他将军装抖开,浓重的草绿色刺伤他的眼睛。他向火焰跪下,向城跪下,向废墟跪下,向军装跪下。他说,我还是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卷帙(zhì) 取缔(dì)聒(guā)噪 剑拔弩(nǔ)张
B.撷(xié)取 发窘( jiǒng) 羁绊(bàn)脍(kuài)炙人口
C.剽(piāo)悍蓑(suō)衣 沉缅(miǎn) 合辙(zhé)押韵
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 最 恰 当的一项是( )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2、军 装
周海亮
①1937年。南京。

2017—2018学年度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数学

2017—2018学年度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数学

2017—2018学年度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数学科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的绝对值是 ( )A .51B .5C .51- D .5-2.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0 -(-5)=5B. (-3)-(-5)=2C. D. (-36)÷(-9)=-4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B. 任何数都不等于它的相反数C. 如果a >b ,那么1a <1bD. 若a ≠0,则|a|总是大于04.如图1,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的数为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0>abB.0>-b aC.0>+b aD.0||||>-b a5.A 地海拔高度为-53米,B 地比A 地高30米,B 地的海拔高度是( )A. -83米B. -23米C. 30米D. 23米6.如果知道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x 与y 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a+b|-2xy 的值为( )A. 0B. -2C. -1D. 无法确定7.计算43)211(314⨯-⨯-的结果是( )A. 211B. 214C. 874-D. 8748.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 ) A. 20 B. -20 C. 12 D. 10 9.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 A. -18% B. -8% C. +2% D. +8%10.现定义一种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整数,423+-=⊕b a b a ,例如:164)3(223)3(2=+-⨯-⨯=-⊕,则6⊕8结果是( )A. 6B. 38C. 30D. 16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的倒数是. 234932-=⎪⎭⎫ ⎝⎛-⨯32-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12. 计算:-1+|-2|=.13.气温从-2℃,上升3℃后的温度是__________.14.-4米表示向西走4米,则+6米表示,在原地不动表示为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3.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4.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5.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答案】
1.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半句总结前文,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场景3.“不小心”其实是故意为之。这里表现了母亲既要给父亲足够的锻炼机会,又要让他不易察觉的细心。体现了父母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深厚淳朴的感情。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
7、诗文默写。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⑾“再数数。”
⑿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⒀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差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2.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3.选文第⒀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4.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3_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3_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3_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0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4)题。

(6分)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象征多子多孙,还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__________(zhù)立于梅枝之上,谐音为“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是谐音,希冀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

又如,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成__①__的效果。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表示“怜”,用“梨”表示“离”,在内______(liǎn)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__②__命运的怜惜和对黑暗社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

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愤慨(gài) 希冀(yì) B.愤慨(kǎi) 希冀(jì)C.愤慨(kǎi) 希冀(yì) D.愤慨(gài) 希冀(jì)(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伫 敛 B.贮 敛 C.伫 潋 D.贮 潋(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①含蓄 ②惊慌失措B.①含蓄 ②孤苦伶仃C.①典雅 ②惊慌失措D.①典雅 ②孤苦伶仃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秦雄风——秦始皇兵马俑展”开始后,参观的人便接踵而至地到来。

B.《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月考语文练习卷 (4)(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月考语文练习卷 (4)(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向桥乡白水中学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1.(8分)古诗文默写。

(1),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2)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3)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4)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5)《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气概的句子是:,。

(6)《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7)《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

(8)《已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写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4分)2.(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劈.开(pī)澎湃.(bài)山巅.(diān)B.浊.流(zhú)扮.演(bàn)构筑.(zhù)C.哺.育(pǔ)发源.(yuán)屏障.(zhàng)D.气魄.(pò)宛.转(wǎn)流泻.(xiè)3.(2分)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经意带火了一部作品﹣﹣美国影片《传染病》。

B.无论是谁,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D.说文学是“诚实的自白”,远不如说文学是“精巧的虚构”。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

B.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C.有无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很多现代作家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D.从无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最好每天都进行了训练。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丝缕(lóu)踪迹(jì)阔绰(chuò)坦荡如地(dǐ)B . 留滞(zhì)蓑衣(suō)新编(biān)戏谑(xuè)C . 禁锢(gù)田圃(pǔ)喑哑(àn)污秽(huì)D . 喧嚷(xuān)润如油※(gāo)襁褓(qiáng bǎo)畸形(jī)2. (2分) (2017八上·平原期中) 请选出下面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 . 狼籍张惶失措名副其实精疲力竭B . 荒谬不可名状微不足道大庭广众C . 惧惮眼花缭乱情郁于中月明风清D . 仄歪触目伤怀莫名其妙富丽堂皇3. (2分)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重荷(背或扛)惹人注目(招引)B . 深邃(这里指深)杂乱无章(条理)C . 踌躇(犹豫)凌乱不堪(能忍受)D . 含蓄(本文指包含)小心翼翼(恭敬的样子)4. (2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用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手法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 . 《关雎》选自我国第一如诗歌总集《诗经》;《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C .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D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五猖会》《狗·猫:鼠》《二十四孝图》都选自这部作品。

5. (2分)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拟人)B .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比喻)C . 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二十一中学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二十一中学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一中学教研联片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1题;共53分)1.(4分)请用正楷临写下面的句子,并要求卷面整洁美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8分)《春天的旋律·2024》跨国春节晚会于2024年1月10日——14日在广西南宁进行录制,打造一台体现中国春节传统习俗和异国风情的年俗盛宴。

天天同学作为晚会小记者,带领中外媒体嘉宾进行了采风活动并拟写了发言稿,请你帮他修改润色以下部分。

江春入旧年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A】我是南宁市的一名学生记者天天,欢迎您莅.临《春天的旋律·2024》跨国春节晚会采风活动现场。

下面请跟随我参观位于绿水青山....间的广西民族村,一起了解广西民俗风情,品尝年俗文化盛宴。

现场游客如织,热闹非凡。

最受游客欢迎的是由热chén的壮乡乡民表演的、游客可以参与的壮族竹竿舞。

看着这变化多样、富有节奏的的舞姿,再看这【B】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齐心协力的场面,可见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对于壮乡人民的重要性。

嘉宾们不仅可以体验喜庆欢快的竹竿舞,还能品尝传统小吃芝麻饼。

【C】这个香脆可口、形如满月的食品,寄托着壮乡人民“芝麻开花节节高”、团团圆圆。

每当年末,除夕未至,壮乡人纷纷动手制作芝麻饼,为新春佳节增添一道不可或缺的年味。

(1)(2分)发言稿中的加点字“莅.”应读①“”,“chén”应写作②“”。

(2)(2分)A处画线句子中的“一名”与发言稿中的词语“”都是(词性)。

(3)(2分)发言稿中的加点词“绿水青山....”,与七上学期所学的一个四字词语“” 构成反义词;将B处画线部分替换为七上学期所学的一个四字词语“”,可使语言更简洁。

(4)(2分)C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是:,应改为:。

3.(3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揩油(kāi) 调羹(gěng) 烧瓷(cí) 舀水(yǎo)B.阖眼(hé) 疙瘩(gē) 碟子(dié) 喘着(chuǎn)C.保姆(mǔ) 咳嗽(suò) 绞肉(jiǎo) 薪金(xīn)D.抹杀(mǒ) 吩咐(fū) 草率(shuài) 悠然(yōu)4.(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甘肃省白银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甘肃省白银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甘肃省白银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九上·云梦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话震撼人心:“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① 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② 一样,会③ 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④ 的语文教学的命运,因为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A . ①茫然;②截流;③凄然;④心灰B . ①凄然;②截流;③茫然;④心碎C . ①凄然;②断流;③茫然;④心灰D . ①茫然;②断流;③凄然;④心碎2. (2分) (2017八上·麻城期中)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①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③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④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A . ③④①②B . ④③①②C . ④①③②D . ③②④①二、其他 (共1题;共3分)3.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框内。

在hào________荡的大江之滨,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

在中国漫长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十个朝代和政权先后在此建都。

许多chì chà________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líng________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

(周定舫《巍巍中山陵》)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4. (5分)(2011·潍坊) 华兴中学学生会下发通知布置社区服务活动事宜,通知正文中有两处语病,一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35分)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

(每空1分,共8分)(1)两岸连山,。

(郦道元《三峡》)(2),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3)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4)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5),不悱不发。

(《论语》)(6)差之毫厘,。

(《礼记》)(7)古诗词中描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秋色无边,走进美丽的黄海之滨,辽阔的滩涂美不甚收。

天空是淡淡的蓝色,地上是一望无际的湿地。

漫步滩涂,一切都是如此安祥,使人心旷神怡。

风徐徐吹来,轻柔地抚慰着丝丝惆怅,撩拨起心中的涟yī。

(1)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惆.()怅涟yī()(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加以改正。

(2分)改为改为(3)解释“心旷神怡”的意思:(2分)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2分)A.向来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这次却因虐囚丑闻被批评声音所淹没,这再次证明:美国对自己和别国在人权问题上并没有一视同仁....,而是存在着双重标准。

B.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上市,这离不开工作人员忘乎所以....的工作。

C.面对经常性的雾霾天气,司机们常常眼花缭乱....,只好减速慢行。

D.经过晓华的详细解释,班主任王老师终于茅塞顿开....,了解了他上课迟到的原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B.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C.“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D.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虽然与世长辞了,但其作品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5.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分)(a)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华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

(b)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可这近在咫尺的美对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c)一连好几天,,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d)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①句(d)的“□”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2分)②根据语境,为句(c)横线处选择一句合适的话,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望它们B.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6.名著阅读。

(前一空2分,后两空各1分,共4分)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

“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阅读上述文字,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的人;文中的“我”是外国文学名著《》的主人公,名叫。

7.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分)【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3分)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

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

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

(选自2014年11月5日《扬子晚报》)【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

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惊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二、综合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请简要分析。

(3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7分)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0.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方.两三级()(2)患.其塔动()(3)便实钉.之()(4)人皆伏.其精练()11.下面各项“之”的用法与“钱帅登之”不同的一项是()(3分)A.乃以瓦布之B.土人谓之“傍不肯”(《以虫治虫》)C.昂首观之(《幼时记趣》)D.春冬之时(《三峡》)1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13. 为什么匠师们按照喻皓的话去做,塔就不动了呢?(用原文回答)(3分)14. “皓笑曰”,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态?(4分)(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大 姐阎连科大姐是老师。

大姐已经人到中年。

陪伴大姐走过岁月、进入中年的有两样东西:病和教书。

病是大姐人生之路上最常见也最难逾越的深渊,教书则是大姐人生之路上最不可缺少的拐杖。

教书在大姐,占了她生命很大一块黄土薄地,已有二十三年;而病从她十三四岁就已开始,似乎她的生命之河里,总有一股被疾病浸染过的浑流。

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就是大姐在病床上疼痛时不绝于耳的哭声,腰疼、腿疼,以及全身的疼痛。

她所患何病,跑遍了乡间的医院,求遍了乡间的良医,也无从知晓。

那时候,抬着病人去一百里外的洛阳治病,在乡村是很大一件事情,而在我家,却已是三番五次。

我们家的家教很严,但不知为什么没教育出我叫哥唤姐的习惯。

有次我又去窗台上捡熬过的红枣吃,大姐便抓了几颗红枣给我,母亲见了,说:“让他唤声大姐再给他。

”大姐便把那红枣擎在空中不动。

我僵持半天,最终也没叫出那声大姐,大姐眼角便有了泪水,把红枣塞在我手里说:“我也不配做姐,人家的大姐至少能给弟做一双鞋穿,我却有病,拖瘦了家里的日子。

”从那一刻起,我下决心再不唤大姐的名字,一定叫她大姐。

可时光流逝了十班级 姓名 考试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余年,我却始终没唤她一声大姐。

大姐的病见好转,是在我十余岁以后。

那天,我从学校回家,突然看见大姐端端地坐在阳光里,人虽瘦得如一把柴草,脸上却荡漾着甜润润的喜色。

她拿一把小糖给我,母亲在一边说:“快叫大姐,你大姐的病好了。

”我仍然没能叫出那声大姐。

在接那糖时,母亲过来厉声说:“日后你大姐要教书了,是老师了,你再唤她的名儿,我就不让你吃饭。

”听说大姐要做老师,尽管是民办学校的,尽管是教小学低年级,仍使我充满惊愕和敬意,并怀上了对大姐深深的内疚:没有料到,我还没有学会唤姐,她却成了老师。

学校在镇外的一个苹果园里,离我家二里地左右。

从此,我就朝朝暮暮地看着。

刚丢下饭碗,学生都还在路上,她已经早早地到校,立在教室的门口,翻看她要讲的课文或讲义;放学时候,学生都已到家端起了饭碗,大姐才拿着课本或夹着学生的作业,拖着她虚弱的身子,蹒跚地走在镇外的小路上。

大姐走路时,时常拿手扶着那做了四个小时手术的腰,就像扶着一截将要倒下的枯树。

谁料到了年底,她竟回来说,期终考试,她班里的学生在全校平均分数最高。

母亲说:“你别累犯了腰病。

”她说:“也不能误了人家孩子的前程。

”然而,不幸的事被母亲言中了。

几年后,她在一次辅导学生升级考试时,昏倒在讲台上。

抬至医院,才发现她的腰上、肩上、肘上、手腕上、膝盖上,几乎身上所有的骨关节处,都贴有膏药,花花一片,如雨前浓浓淡淡的云。

望着那白云、黑云似的膏药,我立在病床前,心里翻动着滚烫的热意,如同一河缓缓流动着的夏天的水。

这时候,大姐醒了,动了动嘴唇,吃力地睁开了眼,望着床边的水瓶。

我说:“大姐,你喝水吗?”大姐忽然扭过头来,眼角噙着泪水,拉住我的手问:“你叫我姐了吗?”我盯着大姐瘦脸上泛出的浅红,朝她点了点头,大姐的嘴角便有了很淡很苍白的笑……从那时算起,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光阴,现在的我和那时的我大不相同——离家当兵,入党提干,成家立业,学写小说也到了无论自己多么羞愧,依然被称为“作家”的田地,连叫大姐都已习惯到不叫反而很难启口。

然而大姐除了年龄的变化,脸上布满了人生的艰辛,再没什么异样,依旧是终日拿着低年级的课本,或夹着学生的作业,在通往小学的路上拖着她虚弱的身子。

再有变化的,就是大姐依旧扶着贴了膏药的腰身,走过的那条路的路边,杂草随着她蹒跚的脚步,二十余载地枯枯荣荣。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4年09期,有删减)15.通读全文,短文中主要围绕哪两方面对“大姐”进行刻画的?(4分)16.短文中“我”在“叫大姐”的称呼上,经历过怎样的变化?(4分)17.联系上下文,根据要求品味句子。

(6分)(1)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大姐走路时,时常拿手扶着那做了四个小时手术的腰,就像扶着一截将要倒下的枯树”。

(3分)(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味句子“我盯着大姐瘦脸上泛出的浅红,朝她点了点头,大姐的嘴角便有了很淡很苍白的笑……”。

(3分)18.“望着那白云、黑云似的膏药,我立在病床前,心里翻动着滚烫的热意,如同一河缓缓流动着的夏天的水。

”请你联系上下文,发挥现象,替“我”写一段心理描写,字数不少于50字。

(4分)19.你觉得文中的“大姐”是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三、作文(40分)20.至今,还记得那一声声叮咛;至今,还记得那一句句教诲……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会某个人的某个声音让你难以忘怀,它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抒发真情实感。

600参考答案:1.略2.(1)chóu 漪(2)“甚”改为“胜”;“祥”改为“详”。

(3)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感觉。

3.A(B项中“忘乎所以”意为“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一切”;C项中“眼花缭乱”意为“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D“茅塞顿开”意为“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