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C
2、(1)、孺(2)、瘁(3)、迥(4)、膺
3、汇—会即—既叠—迭竭—截
(1)十月的绥中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改为:十月的绥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或绥中的十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2)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改正了错误。
改为: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我改正了错误。
或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改正了错误。
5、笑面虎、铁公鸡、井底蛙、丧家犬、地头蛇、替罪羊、老黄牛、千里马
阅读二洁白的木槿花
1、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做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
2、(1)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心里感到安慰;但又为贫穷无钱治病而犯愁。
(2)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去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3、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
4、母亲:贫困而自尊。
缺钱为儿子治病,定要以鸡蛋、母鸡相赠表心意;当晚就把廖医生给的钱送回去。
廖医生:心地善良,尊重弱者。
不计较医药费,还用巧妙的方式接济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
八月的阳光
1、答案:路边盼信撕通知书
2、答案:突出天气酷热,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的心情。
3、答案:比喻。
形象地描绘出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
4、答案: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八月的阳光”既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又象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 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摧枯拉朽记忆尤新惨绝人寰延续B.苍海桑田风华正茂色彩斑斓镌刻C.天翻地覆恢宏壮丽殚精竭虑缅怀D.从容不迫眼花瞭乱震耳欲聋由衷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
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6、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般情况下,文字色彩都会选择可读性较高的黑色或白色,②通过降低写真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文字的可读性,③但有时面对某些写真,黑色或白色的文字色无法提高可读性。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精编)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精编)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jì)安适.(shì)髻.儿(jì)B.着.落(zhāo)幻.想(huàn)狭.窄(xiá)C.暖和.(huo)宽敞.(chang)澄.清(chéng)D.伦敦.(dūn)慈.善(cí)刮.风(guǎ)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滑稽恍惚惊慌失措不毛之地B.啜泣硬朗生机勃勃见意思迁C.鄙薄殉职精益求精精疲力竭D.凌乱险躁满腔热忱慷慨激昂3、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到西部扎根。
C.经过十年生态治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D.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通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通用)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cāo)酒肆.(sì)黝.黑(yǒu)广袤.无垠(máo)B.匿.名(nì)禁锢.(kù)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吹嘘.(xū)佃.农(diàn)戾.天(nì)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恍惚干涸账篷不毛之地B.热忱派谴鄙薄精益求精C.纯碎极端酬劳沉默寡言D.琢磨呼啸幻想宁静致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队列比赛,使同学们体会到个人服务集体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珍惜集体荣誉。
B.美术小组的每一个同学运用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美术作品,来赞美美丽的校园。
C.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泳运动员宁泽涛,被公认是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
D.为了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加快了校园运动器械和操场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担心”“想念”“出现”“应当”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B.“凌乱”“强壮”“清脆”“笔直”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缠络.(luò)攒.成(cuán)脑髓.(suí)B.菜畦.(wā)轻捷.(jié)云霄.(xiāo)鉴.赏(jiàn)C.桑葚.(shèn)油蛉.(líng)倜傥.(dǎng)白颊.(jiá)D.斑蝥.(máo)脊.梁(jǐ)和蔼.(ǎi)秕.谷(bǐ)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艺术节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C.这次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D.平顶山公园玉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3月初持续到4月底,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
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诅.咒(jǔ) 相称.(chèn) 预警叮嘱B.倚.靠(yǐ) 怂.恿(sǒng) 懒惰冤枉C.蜷.伏(quán) 惩.戒(chěng) 消耗挣扎D.虐.待(nüè) 污涩.(sè) 辨诉抵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吞噬模糊畏缩不前风餐露宿B.销蚀轨道语无沦次本末倒置C.战栗严谨屏息疑神精疲力竭D.癫狂瞬间惊心动魄疲惫不勘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2016年5月22日,中国3比1力克韩国,捧得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冠军,颁奖台上中国女队员个个眉开眼笑....。
C.一说到孩子的未来幸福,许多父母便会杞人忧天....。
D.宋歌灵机一动....,想出了好方法,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把天府芙蓉园建设成市级森林公园,是武侯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B.紫坪铺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成都地区使用外,还向绵阳、德阳等地输送。
C.领川外国语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武侯区簇桥簇马路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对偶)B.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比喻)C.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排比、拟人)D.那时的我,真的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比喻)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愠.怒(yùn)收敛绽.开(dìng)疲倦不堪B.盔.甲(huī)倏忽倘.若(tǎng)美不甚收C.屋檐.(yán)急躁发髻.(jì)人声鼎沸D.搓捻.(niǎn)澄清黄晕.(yūn)个得其所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感概宽敞莅临自做主张B.云霄静谧奥秘暴怒无常C.竦峙决别分歧迫不急待D.阴蔽待弄倘若焦燥不安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邻居张大伯经常故意说一些骇人听闻....的话,使不知底细的人信以为真。
C.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B.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C.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D.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盘虬.(qiú)驻.立(chù)恣.肆(zì)孤芳自赏B.黄晕.(yùn)澄.清(chénɡ)着.落(zháo)迫不急待C.纳罕.(hàn)滑稽.(jī)聒.聒(ɡuō)呼朋引伴D.挑.逗(tiǎo)枯涸.(hé)芊.芊(qiān)高邈深远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给予严厉水波粼粼不茅之地B.奥秘冷洌人声鼎沸淅淅沥沥C.干燥荫蔽不求甚解杳无音信D.殉职诀别喜出忘外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教授的演讲十分精彩,在场人士听得津津有味....。
B.看到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司马光毫不犹豫....地搬起石头砸缸。
C.他站在台上窃窃自语....,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D.草原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5、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A.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对比)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对偶)D.土地是我的母亲……(比喻)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七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时间2020.3.29.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2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鞠躬尽悴,却显为人知。
2.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李公朴被害,警报迭.()起,闻一多说了,气冲斗.()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他有时间就追着老师请教,同学们都说他真是不耻下问....。
B.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干起活来真带劲。
C.张华这一番话,让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母亲多次提醒他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A.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句中加点的词都是副词。
B.介词跟名词或者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
例如,把书送去,沿河边跑步,但有时介词也可以单独使用。
C.通过开展“校园书香节”,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
(此句没有语病)D.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此句没有语病)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①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①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①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6.古诗词名句默写(12分)(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2)《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木兰诗》中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
(4)《竹里馆》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的句子是:,。
(5)《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是:,。
(6)《晚春》一诗中,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7.小明的爸爸打开手机微信后说:“听说襄阳今天可能有地震!我把它发到朋友圈去。
”小明准备制止爸爸,他该怎么劝说呢?(2分)8.七(7)班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以烘托气氛。
(2分)(2)请你分别写出一个爱国人物故事和一则爱国名言。
(2分)爱国故事:爱国名言:(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一: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二: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材料三: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探究结果:三.阅读与欣赏。
(一)名著阅读。
(6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
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
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
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
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如何地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
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
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
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
摇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地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
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
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9.上面两段文字出自(原名)创作的《骆驼祥子》,其主人公。
(2分)10.B段写祥子萎靡不振。
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以A、B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
(A、B各一处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对比阅读。
(14分)(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卖蒜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2.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陈康肃公善.射()旁睨.而揶揄之()久而不去.()卒.不肯告人姓氏()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14.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节奏。
(划两处)(2分)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15.理解文章,回答问题。
(4分)(1)甲文作者详写卖油翁“酌油”情节的原因是什么?(2)乙文塑造了两个人物:杨二相公和卖蒜叟,这两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16.甲乙两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两个故事中分别得到的启示。
(2分)(三)现代文阅读。
(10分)公主裙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快过春节的时候,一连三年都没回家过年的爸爸回来了,给全家每个人都带回了礼物,我得到的是一件漂亮的公主裙,妈妈怪爸爸,说穷家的孩子,怎么好扮成一个公主,爸爸说:“每个女儿都是爸爸的公主,她落难来到我家,我就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她,她穿这条公主裙,当之无愧。
”①可惜那时天气还冷,不能穿着那条漂亮的小裙子到村里疯跑。
除了在被窝里试过无数次之外,我只能眼巴巴盼着夏天来临。
①那个春天像恶作剧一般很漫长。
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一个连续三天都出太阳的日子,我装出一副热得要吐舌头的样子,堂而皇之地穿起了那条白色公主裙。
那天的太阳有些暖,风却很凉,但却挡不住我的兴奋。
我背着书包,被风捧着一般从家里飘到学校。
那条裙子,让包括教室和同学们在内的所有东西变得黯然失色。
①那时我不懂,自己的灿烂会成为一种莫名的伤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乐见你鲜花一样明媚地盛开,相反,这种盛开,会反衬出别人的暗淡与失意,引出的不舒服会造成一种伤害。
①小伙伴们表面啧啧称羡,背地里却出言不爽,特别是几个平常觉得无论是相貌还是家境比我好的女孩子,则更是暗暗咬牙。
这个说:“垃圾佬的孩子,也敢穿公主裙,兴许是垃圾桶里捡的吧?说不定是死人穿过的哦!”那个说:“该不会是偷的吧,一百多元一套呢?他得收多少垃圾?”还有人说:“这么冷的天,穿公主裙,也不怕感冒了!”她们甚至有人以夸奖的名义,来仔细查看裙子上是否有二手货的标签,或干洗店里挂着的标记。
还有人干脆用沾过墨水的脏手,来碰我的裙子。
①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们不为我的漂亮感到高兴呢?那天晚上,我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需要动用长途电话,气喘吁吁地赶到公话超市。
在听完我哭诉的小伙伴们的种种疑问之后,他语调平和地说:“孩子,那裙子不是捡的,更不是偷的,也不是买的二手货,那是爸爸几个月没吃早饭,给你买的!”①我当时抱着电话,哭得稀里哗啦。
父亲在电话里,一字一句地又说了一遍说:“孩子,你是公主,落难到了我家,我一定要把最好的给你!”①从那以后,父亲一直用他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标准,一路保护我读高中,考大学,在众人“让女儿读大学相当于给别人的猪喂饲料”的嘲笑声中,让我走进了大学校园,他也因此从收垃圾改行到挣钱更多的采石厂,在我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查出尘肺病,并在不久前去世了,他用生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把最好的东西给我,而对于一个穷人来说,最好的东西,就是那条命了。
①至今。
那条白色的公主裙还时常我眼前晃动,父亲快要咯破肺的咳嗽,夹杂其间的是他那虚弱而坚定的声音:“每个女儿都是爸爸的公主,我要把最好的给你!”还时时在我的耳畔回响……17.读全文,梳理补充文章情节。
(2分)爸爸给我买回公主裙→ → 我兴奋地穿上公主裙→→我打电话询问爸爸得知公主裙的来历→公主裙至今仍存放在我的记忆里。
18.本文以为线索,深沉地反映了主题。
(2分)19.体会加点字在下面句子的精妙之处。
(2分)我背着书包,被风捧.着一般从家里飘.到学校。
20.从内容和写法上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段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
(2分)21.结合文章内容,揣摩分析父亲的形象。
(2分)四、写作与表达(40分)22. “核真女子,中国大脊梁”。
这个标题,最开始是一些媒体用来赞美韩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