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生考试编号,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学生考试编号。
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生考试编号等项目内容在答题纸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填写清楚。
2、第I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上的编号应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第II卷请考生均按题目要求做在答题纸上(本试卷没有分叉题)。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Ca-40 Fe-56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进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
按照这种说法,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 B.水 C.脂肪D.蛋白质
2.下列微粒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结构式 Na-O-O-Na B.B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O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 D.甲基的电子式
3.在消毒剂家族中,臭氧和过氧乙酸的贡献并驾齐驱。
下列关于臭氧说法中正确的是A.O3与O2互为同分异构体B.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C.使用时浓度大小对人体无害D.O3遇氟利昂不会分解
4.下列各反应中,可以证明烯烃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A.燃烧 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5.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C.溶液、胶体D.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B.46g 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 A
C.1 mol FeCl3与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 D.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 A
7.右图是一个电解装置:电解质溶液为含有酚酞的饱和氯化钠溶液,b试管中是碘化钾淀粉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极为阴极,y极为阳极
B.电解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不变
C.通电一段时间后,d极附近溶液颜色变红
D.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
8.对日常生活中的下列事实的解释中,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B.夜晚,在外滩能看到从附近的高楼上射出的一束束五颜六色的激光,是因为我们周围的大气属于胶体
C.“水滴石穿”是因为溶解了CO2的雨水与石灰石作用生成了Ca(HCO3)2
D.向氢氧化铁溶胶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
9.用高分子塑料骨钉取代钛合金骨钉是医学上的一项新技术,这种塑料骨钉不仅具有相当强度,而且可在人体内水解,使骨科病人免遭拔钉的痛苦。
合成这种塑料骨钉的原料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也能在浓硫酸条件下形成环酯。
则合成这种塑料骨钉的原料是
A.CH2=CH—CH2Cl B.CH2=CH—COOH
C.CH3—CH(OH)—COOH D.H2N—CH2—COOH
10.下图是一套实验室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上述实验的是
A.铜屑和浓硝酸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电石和水 D.碳酸钙与稀盐酸
11.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40℃,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A.硫酸铜溶液的PH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硫酸铜的溶解度D.溶液中Cu2+的数目
12
C Al(OH)3NaAlO2Al2O3
D HNO3NO NO2
13.在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X (g)+ Y (s) 3Z (g)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对该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
14.下列各组离子中,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ClO—、MnO4—、Al3+、SO42—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AlO2—、S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H+、I—、K+、Cl—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的溶液:NH4+、Na+、Cl—、HCO3—15.一定量的有机物充分燃烧后,首先将产物通入浓硫酸,浓硫酸增重5.4g,然后将余下的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完全吸收、过滤,得到20g沉淀,该有机物不可能是A.乙烷B.乙醇 C.乙二醇 D.乙醚1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小。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O3—既是酸又是碱,NH3既不是酸又不是碱
B.ClO—+H2O HClO+OH—不是酸碱反应
C.2Na+2H2O → 2NaOH+H2↑是酸碱反应
D.碱性强弱顺序为:C2H5O— > OH— > C6H5O—
17.现有含Fe(NO3)3、Cu(NO3)2、HNO3 的某稀溶液,若向其中逐步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Fe (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1∶3∶1 C.3∶3∶8 D.1∶1∶4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
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科学家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化合物A是其中的一种。
关于这种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C15H22O3
B.化合物A是芳香族化合物
C.化合物A可以发生卤代反应、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Ca2+ +2HCO3—+2OH—→CaCO3↓+2H2O+CO32—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 +2OH—+NH4+ +HCO3—→BaCO3↓+NH3·H2O+H2O
C.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 →Al3+ +3H2O
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2OH—→CO32—+H2O
20.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 > c(CH3COO—) > c(OH—) > c(H+)
B.在B点,a>12.5,且有:
c(Na+) = c(CH3COO—) > c(OH—) = c(H+)
C.在C点:c(CH3COO—) > c(Na+) > c(H+) > c(OH—)
D.在D点:c(CH3COO—) + c(CH3COOH) = c(Na+)
2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且
22.向200mL 0.5mol/L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0.54g铝粉,放出448mL (S.T.P.)NO 气体,经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5mol/L NaOH溶液,生成0.78g沉淀。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能为
A.100mL B.150mL C.180mL D.200mL
第Ⅱ卷(84分)
考生注意:
第II卷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按题目要求做在答题纸上(本试卷没有分叉题),做在试卷上不给分。
四、填空题(本题共24分)
23.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O2、MnO4—、H2O 、Mn2+、H2O2、H+。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
⑴ 该反应应选择的酸是:(填序号)。
A.盐酸B.浓硫酸C.稀硫酸D.醋酸。
⑶ 写出该反应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⑷ 如果上述反应中有6.72L(S.P.T.)气体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24.设反应① Fe(s) + CO2(g)FeO(s) + CO(g)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 Fe(s) + H2O(g)FeO(s) + 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⑴从上表可以推断:反应①是(填“吸”、“放”)热反应。
⑵现有反应③CO2(g)+ H2(g)CO(g)+ H2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 =。
⑶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问: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写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
⑷图1、2表示该反应③在时刻t1达到平衡、在时刻t2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
况:
① 图1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② 图2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25.有三种常见的金属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
元素甲能形成三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氧化物可用作红色颜料。
元素乙的单质粉末通常叫“银粉”,它的3p亚层中只有一个电子。
元素丙与元素乙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甲相同。
⑵比较乙与丙的原子半径大小: > 。
(填元素符号)
⑶甲、乙两种金属单质中活动性较弱的是(填元素符号),并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⑷请根据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特点及化学特性,找出在上表中与乙最相似的金属元素可能是、。
(填元素符号)
五、实验题(本题共24分)
26.⑴指出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第一步操作:(有关实验装置或仪器已经准备好)
①氢气(已制备)还原氧化铜:。
②使用容量瓶:。
③实验室制氧气:。
④鉴别或鉴定某未知固体:。
⑤在试管中配制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溶液:。
⑵水浴加热的优点有:。
中学实验中,常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请举2例):、。
27.以浓硫酸、浓硝酸、粗铜、水和空气为原料可制得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
制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硫酸铜的总方程式
(2)在上述反应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①实验室中为了模拟上述生产过程,请在下列装置中选用适当的装置,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内:
②装置C的作用是:。
⑷硫酸铜晶体也可以直接用浓硫酸和粗铜反应制取,相比之下,上述方法的优点是:。
六、(本题共20分)
28.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⑴根据上述信息及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分子式:
⑵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 A可以是:
符合的要求为:
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在稀NaOH溶液,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反应;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物
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⑷上述A在下列框图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B+D→E
29、A、B、C、D、E、F、G、H、I、J分别代表十种不同的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工业重要原料之一)。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一种用途;F的结构简式;
(2)B→C的反应类型为:;D → E的反应类型为:(填序号)A.加成B.取代C.氧化D.还原
E.酯化F.水解G.加聚H.缩聚I.消去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D,
②G→H。
(4)与有机物I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结构中含有羧基和羟基的有机物共有种。
七、(本题共16分)
30、在120mL 12.5mol/L的硝酸中,加入m克的Fe后,在加热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NO与NO2的混合气体,将气体通过低温使NO2完全转化为N2O4晶体,得到11.5克晶体,反应后在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现溶液不显红色。
(1)加入Fe的物质的量为;
(2)反应中收集到的气体中NO的体积为(标准状态下);
31、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合金3.0克投入足量的100ml 1.5mol/L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分离未反应的镁,然后在溶液中滴加1.0mol/L
(1)若得到沉淀的量最大时,加入的盐酸体积为 mL;
(2)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3)如果加入240mL盐酸后,反应体系中铝元素存在的形式有哪些,物质的量各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