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检测转基因植物中新食物过敏源的措施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8760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7.png)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说到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法,哎呀,别看它名字高大上,其实要搞清楚这些植物到底“基因里”藏了什么东西,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你想想,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想查一个小小的基因变动,得靠一堆复杂的工具和技巧。
咱们生活中吃的很多食物,都可能是转基因的,然而那些转基因植物到底长啥样,它们和普通植物有啥区别,很多人其实还摸不着头脑。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转基因植物是怎么被“抓包”的。
首先得说,转基因植物其实就是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过的植物,某些基因被“调皮地”加进去,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植物有点特别的功能,比如抗虫、抗病,或者是让它们在干旱的环境下也能生长得好。
就像给植物做了个“基因升级版”,有点像人类做整容手术一样。
但这可不是随便改改就行的,它得在植物的DNA里留下“痕迹”,就像在你手机里安装了一个APP一样,有了它,植物就能干些别人做不到的事。
可问题是,转基因植物和普通植物怎么看上去差不多,不仔细看,还真分不出来。
就像是同一个班级里的两个人,外貌差不多,可其中一个却可能偷偷带了个高科技的手机。
所以呀,怎么知道一个植物是不是转基因的,得靠一堆高端的检测技术了。
现在,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听着是不是挺复杂?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像你拍照的时候,不管是景色还是人像,照片总是会有一定的“特征”对吧?PCR技术就相当于是放大镜,它能够把植物基因里的某些特征“放大”,让你看得清清楚楚。
科学家用PCR方法,把基因里那点儿“特殊”的转基因成分从大海捞针一样给找出来。
一旦找到了那些特定的基因序列,那就能证明,这个植物不单纯,里面有转基因。
但这个方法也有个小缺点。
它需要比较高精度的设备,检测过程比较费时,得小心翼翼地操作。
想象一下,就像你去餐厅吃饭,老板端上来的每道菜都需要经过精细的制作一样,检测转基因植物也得经历一番“精雕细琢”。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那结果可能就大不如前了。
除了PCR,还有一种叫做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技术。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a316a47fd5360cba1adbdd.png)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转基因技术是一门分子生物学技术。
自诞生以来,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大规模种植,为世界粮食短缺、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存在,包括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等方面。
这给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尽管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但由于专业性的限制,而难以被大量推广和接受。
本文针对转基因食品的优良特性和潜在风险进行相关分析。
标签:转基因技术;食品安全;潜在风险;分析转基因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噬菌体、某些特定病毒、细菌中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人们所期望的产物,如乙肝疫苗、抗虫棉等,或转基因食品[1]。
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应用,可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缓解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2],因此,含转基因食品市场占比也越来越大。
但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论一直存在。
质疑者主要担心转基因技术的不确定性,认为转基因食品在营养成分、毒理性、潜在致敏性、外源基因等方面存在风险。
1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转基因植物技术从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并在各国之间迅速推广。
第一例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转基因番茄。
在此后的20年中,世界转基因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迅速发展到1797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累计带来直接经济收益超过1500亿美元[3]。
我国在最初是引进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随后批准种植的转基因食品作物陆续包括番木瓜、番茄和甜椒三类。
除转基因作物外,转基因动物技术也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该技术能有效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并改良动物产品品质。
但是由于食品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转基因动物技术还没有食品产业化。
因此,本文主要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2 发展转基因作物的意义及优点转基因作物短时间的迅猛发展,是因为其较传统作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转基因安全评估步骤
![转基因安全评估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4ad31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7.png)
转基因安全评估步骤
转基因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食品成分:确定转基因作物中的新基因和相应的蛋白质,并对潜在的食品成分进行分析。
2. 了解基因功能和表达:研究新基因在转基因作物中的功能,并评估其中的任何潜在的毒理作用。
3. 评估基因传播风险:评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之间的基因流动风险,以避免可能的无意中传播。
4. 研究生态风险:研究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其他生物种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5. 预测潜在食品过敏性:评估转基因作物中新基因潜在引起的食品过敏反应风险,并与过去已知的过敏原进行对比。
6. 动物试验评估:进行动物试验以评估转基因食品对动物的毒性和过敏性。
7. 人类试验评估:进行人类试验以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8.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这些步骤可根据不同的国家和组织的要求和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转基因安全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和数据,以确保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安全性。
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f1ce0f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2.png)
2024(2)同源重组是指在DNA断裂的情况下,含有同源区段的DNA之间发生的重组。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对耳聋小鼠进行基因治疗。
①利用技术扩增野生型小鼠的基因A,再用图2中的限制酶切割基因A与腺病毒载体形成黏性末端,最后利用酶进行拼接,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该载体与耳聋小鼠的DNA进行同源重组,效果不佳。
①在上述基础上,科研人员又将sgRNA基因、Cas9基因接入了腺病毒表达载体(见图3),同时引入sgRNA的识别序列,目的是。
图3所示的腺病毒表达载体还需要哪些必要的结构或基因(多选)。
A.启动子和终止子B.RNA聚合酶基因C.标记基因D.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E.反密码子F.复制原点(3)将腺病毒表达载体注入耳聋小鼠的单侧耳组织细胞。
为评估该治疗方案的效果,研究人员使用同一只小鼠的非注射耳作为对照,而不是另一只没有注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小鼠,好处是可以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纠正小鼠的突变基因,从而治疗小鼠的遗传性耳聋。
人体内基因A突变也会导致遗传性耳聋,欲将该方案用于临床治疗,从安全性角度还应关注。
参考答案:1.C【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详解】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不受天敌的限制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存在安全隐患,A不符合题意;B、在食物安全方面,不能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掉以轻心,有可能出现新的过敏源,存在安全隐患,B不符合题意;C、转基因植物具有了抗病特性,使该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升,不是转基因产物存在的安全隐患,C符合题意;D、在食物安全方面,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存在安全隐患,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e35b95f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e.png)
美国近几年基因制药发展情况
国家
发展策略
投入资金
临床试验
上市品种
产值
美国
支持基础,创新,主导领先水平
100亿
350
110 2001 年
200亿
日本
合作,实用化,信息化
两千亿日元
50种以上
50
五千亿日元
德国
创新,转让,加大投入
100
68 2001年
中国
重视,优先、优惠
20余种
20
30亿人民币
主要国家基因制药产业化概况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如我国1993年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2002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4、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思,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3)转基因动物方面:
(3)转基因动物方面:受到转基因巨型小鼠获得成功的鼓舞,科学家又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同时,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
(4)转基因植物方面:
预防乙肝不用打针,只要吃几个西红柿就行。这可不是玩笑,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十年研究,培育出的抗乙肝西红柿顺利通过前三个阶段的测试,明年有望上市。
实质性等同原则:转基因生物与自然存在的传统生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状表现的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生理性状、分子特性、营养成分、毒素含量和过敏源等是否有等同性。如果实质上是相同的,就应该将转基因生物与传统生物同样对待,视为安全。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浅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论文
![浅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df60094a7302768e993928.png)
浅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摘要:转基因技术在当前社会被人们广泛应用。
其安全性也被人们所关注,转基因食品也被人们所认可,文章从转基因技术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及其评价过程,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识等方面进行讨论,使人们正确的认识转基因技术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科学性一、转基因技术的定义与应用1、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
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
[1]2、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上,使作物育种从杂交育种走向基因育种。
(1)抗性育种。
抗性育种包括抗病、抗虫和抗逆性作物的培育。
(2)抗病性。
1986年华盛顿大学Powell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将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CP)基因转入烟草,培育出了能稳定遗传的抗病毒植株。
(3)抗虫性。
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抗虫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毒蛋白基因——Bt基因。
至1 997年初,在80种已经批准或即将批准的商品化转基因作物中,有2 1种是转Bt基因作物,其中以玉米、马铃薯、棉花为主。
我国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在完全不喷杀虫剂情况下,单产仍高于喷撒2—3次杀虫剂的国产棉,显示出了控制棉铃虫的极好前景。
(4)抗逆性。
抗逆性包括抗除草剂、抗寒、抗旱、抗热等。
2000年全球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的74%。
据日本《农业技术》报道:日本北海道生物研究所将小麦过氧化氢酶用电击法导入水稻(尤加拉、松马埃)中培育成耐低温水稻,与正常水稻相比,过氧化氢酶活性在25。
C时约提高4.5倍,在5。
食品过敏原检测、检测食品中潜在危险因素
![食品过敏原检测、检测食品中潜在危险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e69041f4431b90d6c85c787.png)
欧陆分析过敏原检测食物过敏:在发达国家,4-8%的婴儿及1%的成年人有食物过敏的现象。
产生的一系列反应:从生活质量的下降至威胁生命的过敏性休克。
(Q)(Q)(5)(1)(7)(3)(1)(7)(3)(2)(2)腹腔疾病:在欧洲每200 或300人中就有1人有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由谷物中的谷蛋白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损害小肠黏膜并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
信息获取:通过消费者获取大量的关于食品中潜在污染物,配料以及添加剂的信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标签法规依据欧盟指令2003/89/EC的要求,如果过敏源清单中包含的任何物质作为成分存在于食品中,在成分标签必须注明。
新指令将于2003年11月25日生效,工业和贸易各有关企业将有一年的过渡期。
食品通过交叉接触的方式被过敏源污染是一个重要的产品责任问题。
标签中对过敏源标注为"可能含有"是美国,英国和瑞典的通行做法。
常见含有过敏原食物:含有麦醇溶蛋白或谷蛋白的谷物甲壳纲蛋;鱼;花生;大豆牛奶和乳制品(包括乳糖)树坚果(如榛子,巴西坚果,杏仁,核桃等)芝麻;芹菜;芥菜;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关于一些重要过敏原的信息花生:近7-10%总蛋白含量(约25%)%由过敏性蛋白(如花生硷,伴花生球蛋白)组成。
低于10 ppm不会引发过敏反应。
鸡蛋:9-11%的蛋清由蛋白质组成。
主要过敏源:卵类粘蛋白(11%的蛋清蛋白),卵清蛋白(54%),卵传铁蛋白(12%)和溶菌酶(3.5%)。
蛋黄引起过敏的可能性很小。
乳制品:ß-乳球蛋白(BLG)和酪蛋白是牛乳及乳清中的主要成分,是婴幼儿乳制品的主要原因。
谷蛋白:"不含麸质"是指以干基衡量谷蛋白总量不得超过200 ppm。
大豆:一类最易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的食物。
由于其0.5%的检测限,ELISA方法对此种物质的检测可能会不够敏锐。
在这种情况下,PCR法作为一种检测过敏原的手段而被推荐。
检测限约为0.01%或更低(取决于基质)。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7be590390066f5335a812156.png)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的目标转变。
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一.关于转基因转基因最早是由欧盟提出来的,想以此为借口来限制美国农产品,以防止美国农产品对本地区农产品的冲击,保护本国的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转基因技术与杂交技术没有本质区别,是杂交技术的延伸,转基因技术同杂交技术一样是安全的。
转基因食品在降低生产成本、防治病虫害、增强作物抗逆境性、提高食品营养成分及品质、延长食品的贮藏和保鲜、解决粮食短缺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无疑具有大多数传统食品不具备的优点。
在我国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目前我国只有棉花和番木瓜获得商业化生产。
我的市场上流通的大豆主要来自进口,一般进口的大豆是转基因的。
以大豆为例,转基因大豆主要是将其他作物上的抗病基因通过生物手段转到大豆的基因序列中,待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表达抗病基因,从而减少病害,同时也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这对于减低生产成本,防治病虫害,提高食品安全与品质。
这与杂交育种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通过一定的生物手段,从其他植物中获取本植物没有的目的基因来弥补该植物生长发育、品质、储运甚至销售过程的一些不足。
转基因弥补了杂交育种的远缘物种杂交不亲和性的问题。
转基因对于改良物种的性状是比较显著的,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生物育种手段。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随着转基因工程的研发及商业化的迅速发展,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公众提出了潜在性危险疑虑,主要是:(1)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可能,转基因食品中由于转入外源基因的表达,食品成分中可能含有新的蛋白质,从而引起过敏,这对于高敏感人群显得尤为突出;(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可能,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插入,可能使原先关闭的基因被打开,产生一种新的毒素;(3)抗生素抗性风险问题的可能;(4)营养品质改变的可能;但是我们要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简述转基因动植物的检测鉴定方法
![简述转基因动植物的检测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429a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e.png)
简述转基因动植物的检测鉴定方法
一、转基因检测鉴定方法
1、理化检测法
(1)流式细胞术:利用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转基因植物DNA 核酸的含量,即采用荧光染料标记的 DNA 膜,以流速技术,测定和对比转基因动植物与其他植物的 DNA 含量。
(2)蛋白质印迹:利用蛋白质印迹法,它可以对植物蛋白质分子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检测,包括转基因植物中特异性抗性蛋白。
2、分子生物学技术
(1)PCR 技术:通过荧光定量 PCR 技术,可实现对单个核酸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其是转基因植物检测的常用技术。
(2) Southern 胺基酸印迹:利用 Southern 胺基酸印迹法,检测基因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如同位素标记 PCR,可以有效鉴定和分析转基因植物种群中不同基因的表达量及突变情况。
3、其他技术
(1)生物分子识别:通过生物分子识别,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转基因植物特有的 DNA 序列,从而对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
(2)生物免疫技术:利用生物免疫技术,可以以免疫试剂盒的形式,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快速检测,从而达到鉴定的目的。
- 1 -。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97074aa7b0717fd5370cdc05.png)
小王侃健康转基因食品前言⏹有时候科学进步并不代表进步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比如说上个世纪的科技发展很迅速,在医疗上我们发现了抗生素,而事实证明抗生素确实是有效的,但是一旦发展到滥用的地步,对人类整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又比如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塑料,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同时他又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很多东西都有两面性,关键是优点大还是缺点大,再如我们的食品也是如此,不断翻新的甜品,美味可口,令人爱不释手,却又称为心脑血管疾病诱因之一。
⏹今天我们来说说转基因食品,前阵子有些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政策出台,我们不议论政策问题,今天就转基因食品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是否选择,也请大家在看完之后自己判断。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基因工程是上世纪末开始的一项伟大的工程,我们所熟悉的词汇包括DNA、克隆当然也有基因突变、变异等,中国也参加了人类基因普1%的编译工作,那么什么是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呢?⏹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概念有些模糊的话,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什么事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介绍中国有个科学家叫袁隆平,世界知名的水稻杂交之父,他开创的水稻杂交技术可以说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直至今日我们都应该时刻记住这位老人对我们的贡献。
水稻杂交和基因有关,不过水稻杂交和转基因有区别,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水稻和水稻见的“混血”意在培养出亩产高,质量又好的水稻,培养方式接近于天然培养,那么转基因是什么情况呢?转基因食品优势⏹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b5430252d380eb62946dea.png)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其研究进展在社会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对“转基因”问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反对者认为“转基因”的研究违背了自然规律,其安全性有待考证,而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工程领域,有助于我国生物领域学科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利弊,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关键字: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利弊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是把来源于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
这可能是自然界无法发生的,人们也无法预测基因进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何种作用。
转基因动物一方面是将正常人的基因片断导入动物体内让这种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并通过该动物分泌的奶或其他组织提取获得具有活性的分泌物质获得大量廉价的珍稀药物。
另一方面是利用转基因动物培养人体器官,解决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1]。
一转基因生物的优点1、转基因植物的优点:可以培育高产、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抗除草剂植物;培育高营养作物,解决营养缺乏问题;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种口服疫苗;利用转基因植物消除环境污染等。
2、转基因动物的优点:提高动物育种效率;建立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而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转基因动物技术可改造动物的基因组,使家畜、家禽的经济性状改良更加有效,如使生长速度加快、瘦肉率提高,肉质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抗病力加强等;可以决定后代性别;是对多种生命现象本质深入了解的工具,如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细胞发育的潜能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胚胎发育调控,肿瘤,神经与发育等;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对濒危物种的挽救;生产人体或动物进行器官或组织移植时所需的器官和组织;转基因动物可作为医用或食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等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344c9069763231126edb11e6.png)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20 世纪70年代开始,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很快,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产品上的广泛应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和国外转基因食品的进入,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争议,而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达成共识。
自然界每种生物都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基因(DNA)就是保持这些生命特征的物质。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人为地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其生物性状, 从而使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称之为转基因食品。
20 世纪50 年代后,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证实了DNA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 的复制、转录及翻译进行传递和表达,这些发现为转基因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特别是DNA 限制性内切酶及基因克隆技术的出现为转基因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使转基因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
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农作物抗性和耐贮藏性的转基因植物源食品,其主要特征是转入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延迟成熟基因等,以增加农作物的抗逆性和耐贮藏性。
第二代转基因食品是以改善食品品质和增加食品营养为特征。
第三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食品中的功能因子和免疫功能为主要特征。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计划指南中指出食品安全的定义为: 对食品按其原定进行制,并且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
转基因食品虽然已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安全性问题指转基因食品对人和环境有无危害的问题。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042b00ae87101f69e319511.png)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自从1983年首例抗病毒转基因作物(GMC)问世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开发就成为了科学界研究的热点。
1986年,转基因作物首次被批准在田间试验,1993年底,美国的第一批延迟成熟期番茄获得上市批准。
其后,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更为迅速。
截止1997年10月,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已达25000多例,开发了具有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延长成熟期等不同性状的转基因油菜、玉米、棉花、水稻、番茄、南瓜等新品种。
近年来,各国在原有的转基因作物研究基础上取得了大量成果,除了上述的抗虫、抗除草剂以及抗病毒作物外,还出现了氮、磷肥高效利用,耐旱、耐盐碱、耐铝毒等转基因作物,蒸煮和食味品质明显改善的水稻及富含昏胡萝卜素的…金米”稻等。
2007年,张启发院士提出开展“绿色超级稻”培育的构想。
重点围绕水稻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等五大重要性状进行改良,使水稻生产实现“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
基于转基因作物优良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f ISAAA)统计,2009年全球共有25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4亿hm2。
是1996年的80倍,全球市场价值达到105亿美元。
目前商业化种植的主要转基因作物是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其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80%以上。
我国目前主要种植的是转基因棉花、杨树、番茄和甜椒等,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00万hm 2增加到2009年的370万hm2,年均增长15%。
2009年我国抗虫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约占总种植面积的90%,转基因棉花的广泛种植有效的降低了棉花种植成本,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9年12月,我国又为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两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华恢1号”和“Bt汕优63”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使转基因玉米和水稻的商业化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
![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4bcc16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b.png)
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进行改变,使其具备特定的性状或特质。
转基因食品的引入给我们的餐桌带来了许多争议。
一方面,转基因技术有助于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抗病性和产量。
但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表示担忧。
因此,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原则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以下是风险评估的一般步骤和原则:1. 风险辨识: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成分、基因来源以及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等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可能的有害效应。
2. 风险特征描述:对已经发现的有害效应进行描述,并确定暴露人群和潜在危害的关系。
3. 风险分析:根据风险辨识和风险特征描述所得到的信息,对风险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的程度和范围。
4.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5. 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合适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二、转基因食品的健康风险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健康风险评估是指对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评估的内容:1. 基因稳定性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基因是否稳定,是否会引起不可逆的基因突变。
2. 毒性评估: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是否会对人体造成毒性反应。
3. 过敏原评估: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存在过敏源,是否会引起过敏反应。
4. 营养评估: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比,其营养价值是否有所改变。
三、转基因食品的环境风险评估除了健康风险评估,转基因食品的环境风险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下是常见的转基因食品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1. 生态影响评估: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包括对非目标生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等。
2. 基因流动评估: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传统农作物造成基因污染,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
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方法及标准概述
![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方法及标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5986c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6.png)
24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7月1 引言随着分子生物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规模日益增长。
转基因作物具有高营养、抗病虫、抗除草剂等优势,转基因作物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例如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等,这些都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
因此,许多国家针对转基因食品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转基因产品实行强制性标识。
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为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因此加强对转基因植物及其成分的检测尤为重要。
2 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转基因产品及其成分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核酸水平的检测,如定性PCR 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数字PCR 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以及二代测序技术等[2];另一类是蛋白水平的检测,如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 法)、SDS 聚丙烯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等。
由于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很不稳定,影响了检测的灵敏度,核酸水平的检测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核酸成分检测技术逐渐发展为转基因产品及其成分检测的常用方法[3,4]。
3 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方法标准目前,对于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国内已发布的现行有效的标准有:国家标准2项,农业部标准及公告91项,行业标准4项及地方标准3项。
其中以PCR 检测方法为主,还有试纸条法、微流滴数字PCR 法等,详细方法标准编号见表1。
目前颁布的这些标准中基本涵盖了常见的转基因植物外源性成分,对于可能遇到的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均可检测,各检测实验室可以根据这些方法标准的适用范围,自主选择适合检测方法。
4 讨论与建议目前,转基因植物成分的PCR 检测方法主要是对外源核酸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以普通PCR 和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为主。
实时荧光PCR 检测技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方法及标准概述□ 刘岑杰 杨 滴 大连市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转基因植物成分的检测方法,查阅资料,对国内转基因植物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类,对目前为止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分类总结。
转基因安全事件的真相
![转基因安全事件的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4496ef1cc281e53a5802ffcc.png)
国际上几个典型的转基因安全争议事件的真相近几年来,国际上发生了数起转基因作物安全争议事件,被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士和组织以断章取义、甚至造假等手段反复引用和传播,也被部分媒体反复进行歪曲性报道,影响巨大,对公众正确的认知和接受转基因技术产品产生很大的负面心理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到转基因技术这一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在此,我们对几个典型争论事件以追根索源的态度加以剖析,以科学事实说明真相。
1 普斯泰(Pusztai)事件1998年秋,英国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斯泰(Arpad Pusztai)在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他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大鼠食用后“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
此事引起轰动,从此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
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反生物技术组织把这种马铃薯说成是“杀手(killer)”,策划了焚烧破坏转基因作物试验地、阻止转基因作物产品进出口、示威游行等活动。
印度的两块大的转基因作物试验田被焚毁,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非转基因试验材料也遭破坏,以致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无法答辩。
事实上,普斯泰是在实验尚未完成,数据没有发表的情况下,贸然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自己的结果的。
他研究的转基因土豆在当时根本没有上市的可能,不存在宣传实验的任何紧迫性。
这种行为违反了基本的学术规范。
因此,英国皇家学会对此非常重视,组织了专门的同行评审,并于1999年5月发布报告,指出普斯泰的实验有6方面的严重错误和缺陷,包括: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土豆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验用的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很少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试验结果无一致性。
也就是说,他的实验从设计、实施到分析都有缺陷,得到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
普斯泰因此在国际科学界受到严厉批评。
不久,Rowett 研究所宣布普斯泰被劝提前退休,并不再对其言论负责。
转基因
![转基因](https://img.taocdn.com/s3/m/6fcfde7ba417866fb84a8ef4.png)
1.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1995年,加拿大首次商业化种植了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转基因油菜。
但在种植后的几年里,在其农田中发现了拥有多种耐抗除草剂特性的野草化油菜的植株,即“超级杂草”。
2.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作为美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是美洲土著人的衣食父母。
2002年1月,墨西哥的环境部门出示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在墨西哥被调查的两个偏僻山村里,高达35%的原始玉米品种受到了转基因玉米的污染。
3.1999年Nature文章发现转Bt基因植物产生的Bt杀虫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土壤。
4.泰国Bt棉田周围的蜜蜂死亡率近30%,影响虫媒花作物的授粉。
5.由于抗除草剂大豆田大量喷洒草甘膦,导致根际微生物发生变化,有益固氮菌受到抑制。
6.中国转Bt棉事件2002年,在国内的“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上所提出《关于Bt棉在中国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概要》中说,美国孟山度公司的转Bt杀虫棉破坏了中国原有的昆虫生态平衡,使农民长期依赖有害的杀虫剂,从而破坏了环境。
2003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会议,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绿色和平组织顾问薛达元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研究综合报告”。
绿色和平组织也于当天在其网站上刊登了薛达元长达26页的英文报告,从而再次引发国际争论,在欧、美产生巨大反响,成为国际上争论GMO安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
德国《农业报》文章的标题进一步升级,称”Chinese Research:Large Environment Damage by Bt Cotton”。
绿色和平组织的“中国项目主管”卢思聘声称,棉农“将面对不受控制的‘超级害虫’,转基因抗虫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棉农将被迫使用更多、更毒的化学农药”。
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印度等国的科学家已在网上纷纷发表评论,反驳绿色和平组织的观点。
抗虫作物大面积种植的地区害虫的抗药性有可能会很快就发生。
转基因食品的不利方面
![转基因食品的不利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2a82ecd0360cba1aa811dafc.png)
转基因食品的不利方面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
核能的开发利用,在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核能同时也造出了对人类具有巨大破坏性的核武器;农药的应用对于防治农作物害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但同时也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转基因食品也同样具有两面性。
1、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
例如:抵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会使野生芥菜受到传染,从而使野生芥菜对除杂草措施不敏感。
2、有研究者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3、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它确实可能正在进行中,因此目前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
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1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1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
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
![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d27e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2.png)
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科技的产物,它们以其对农业、食品生产等领域带来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
然而,这些新兴技术背后伴随着一系列伦理问题,涉及道德、环境与食品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所引发的伦理争议,并就其可能对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带来的长期影响进行讨论。
一、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简介遗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内的基因结构,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从一种生物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的过程。
转基因技术则是遗传工程的一种应用,它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某种具有经济或科学价值的生物体内,以达到改变其性状或增强其性能的目的。
二、伦理争议1. 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
虽然研究表明大多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但还存在一些未被彻底解决的问题,如风险评估的标准是否过于宽松以及潜在的长期食用风险等。
此外,一些人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引发新的食物过敏反应,而对这些过敏源进行预先评估是相当困难的。
2. 农业与种子垄断问题:转基因作物普及过程中,转基因种子的垄断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少数跨国公司掌控了绝大部分的转基因作物种子市场,这使得农民们越来越依赖这些公司提供的种子。
种子的专利权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包括转基因作物与传统农作物的交叉污染问题以及农民是否应该支付企业专利权使用费等。
3. 生态环境影响:转基因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另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
尽管一些研究认为转基因作物不会带来明显的生态问题,但也有一些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可能对其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杂草的耐草剂产生的抗性,以及转基因作物的杂交扩散等。
三、伦理问题的思考1. 食品安全应该首先考虑人类健康,因此在引入转基因食品时,应设立更加严格的风险评估标准,确保转基因食品能够真正安全无害。
2. 种子垄断问题涉及到农民利益与食品供应问题,应加强对转基因种子市场的监管,防止农民利益受到不公平对待,并鼓励培育本土化、符合地方气候与农作物需求的种子。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545d8309844769eae009ed91.png)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重点阐述它的潜在威胁,包括对我们人类的和对大自然的。
另外,还列出了多年来各国的实验室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研究。
最后,说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管理,以及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各种检测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 安全性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Yanhui Zheng,0910502102,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09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what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inly elaborates its potential threats, including our human and the nature. Additional, still lists for years to the countries of the laboratory of the danger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Finally, in our country that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rket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afety现在食品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估计,如果算上人类食用的转基因植物的深加工产品,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转基因食品的概率将近70%。
而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为过敏源,所以采取适当的步骤探测新的过敏 源很重要。1996年,国际间相关的政府机构提出 了一套测试来自转基因植物的食物过敏源的指导 方针,2001年对这些规则进行
பைடு நூலகம்
了修订。然而,Metcalfe指出,目前单个的检测 方法并不安全,如进行动物试验或寻找引发过敏 的蛋白质间的相似性等。尽管认识过敏机制的新 知识有助于改进这些方法,但
口的粮食问题。然而,操纵植物的遗传物质也会 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引发 过敏的新蛋白质。在9月份出版的《自然―免疫 学》上一篇评述文章中,DeanMe
tcalfe讨论了检测转基因植物中新食物过敏源的 措施,也讨论了这些安全措施的局限性。 Metcalfe认为,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清楚地认识 到是什么让某种食物成分
对植物进行遗传修饰解决了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 的粮食问题。然而,操纵植物的遗传物质也会导 致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引发过 敏的新蛋白质。在9月份出版的《自然
―免疫学》上一篇评述文章中,DeanMetcalfe讨 论了检测转基因植物中新食物过敏源的措施,也 讨论了这些安全措施的 对植物进行遗传修饰解决了日益增长的世界人
2-甲基-6-氯 吡啶
/zh/cas-1836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