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件:23 三顾茅庐 (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3三顾茅庐(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3三顾茅庐(共18张PPT)


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刘备入蜀后,实行
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
深得民心。
• 3.2 识人善用,君臣融洽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
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 3.4 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溃败,部将黄权再不得已的情况下,率军投降曹魏,
当时大臣们都劝刘备将黄权全家满门抄斩,刘备却说,黄权投降曹魏是不得以
的举动,还说:“黄权并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身居高位,有如
此广阔的胸襟,实为难得,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 3.3 坚忍不拔,终成大事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
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
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
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
出发前:
将到时:
到达后:
出山后: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 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 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 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 不要去了!”
返回
离诸葛亮的住处
还有半里多路,刘备 就下马步行。到了诸 葛亮的家,刘备上前 轻轻敲门。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
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 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 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的上策第23课 三顾茅庐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的上策第23课 三顾茅庐 课件(共22张PPT)
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 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 着。 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 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 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 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 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
三、精讲点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 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2.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什么方 法来描写张飞的?张飞具有怎样的 性格特征?本文写张飞对表现刘备 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
“三顾茅庐”是三次拜访茅庐的意思, “顾”的意思是拜访。 刘备三顾茅庐,茅庐在隆中,里面住着 诸葛孔明。 刘备三次拜访孔明,是为请他出山相助 处境困难的自己,其根本目的是兴复汉室, 建功立业。刘备先拜访了孔明两次都未能得 见,第三次终于请到了孔明出山。
一、定向导学
知识链接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 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 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 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 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 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 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 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 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 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精讲点拨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 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从刘备的动作(下马步行、等候、徐 步而入等)、神态(拱立阶下),语言 (其时刘备已年过40,孔明才27,刘 备却称孔明为“大贤”并称“拜见”) 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 诚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3.《三顾茅庐》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3.《三顾茅庐》 (共19张PPT)

背景资料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 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 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 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 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 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 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本课记叙的便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
23 三顾茅庐

同学们,我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 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 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 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 《三国演义》 •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三顾茅 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
知识链接
《三国演义》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桃园三结义
躬耕田:乐山与隆中山之间的诸葛亮庙冲的一百多亩田地。当年 诸葛亮躬耕陇亩于此地。
拜谒 (yè)
侥幸 (jiǎo)
拱立 (ɡǒnɡ) 半晌 (shǎnɡ) 末胄 (zhòu) 愧赧 (nǎn)
(dān)
纶巾 (ɡuān) 鹤氅 (chǎnɡ)
谬举 (miù) 迄无所就 (qì) 箪食壶浆 倾颓 (tuí) 存恤 (xù) 鄙贱 (bǐ)
殆尽 (dài) 疏懒 (lǎn)
如雷贯耳(guàn)顿开茅塞 (sè)

2018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优秀课件:23《三顾茅庐》

2018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优秀课件:23《三顾茅庐》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 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 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 之甚也!”
关公
稳重、顾全大局
“……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 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 何故竟自去了!”
状元成才路
张飞
“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后放 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刘备的耐心等候,不去惊醒先生,是心诚的 表现,体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的诚意;另一方面, 使小说的情节发展富有波澜。
3.第3自然段中,诸葛亮针对刘备的询问,阐 述了哪些内容?体现了什么?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 下,以“人和”取胜的策略。体现了诸葛亮虽归 隐却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睿智,以及他心怀天 下的抱负。
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 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也说茅塞顿开。
1.欣赏影片《三顾茅庐》。
2.自由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课文。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快速读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通过玄德、关公、张飞三人 第一部分( ①):
的对话,叙述玄德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 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 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 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 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 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玄德: 亲往拜谒 侍立阶下
2.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 (1)写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起有 什么作用?
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方归”, 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见到诸葛亮,推 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 的情节做了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 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 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 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 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 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 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看着眼前的沧.海.桑.田.,他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B.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 窗逃走。 C.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初三学生箪.食.壶.浆.,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 D.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 干部学习。
青梅煮酒论英雄 罗贯中
①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 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 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 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 “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 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 易!”
人教版
第六单元
23 三顾茅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桓.公( huán )
谬.举( miù )
愧赧.( nǎn )
纶.巾( ɡuān ) 甲胄.( zhòu ) 顿开茅塞.( sè )
箪.食壶浆( dān ) jiǎo( 侥 )幸 拜yè( 谒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7分) (1)三顾.茅庐( 拜访 ) (2)未审.得入览否( 明白,知道 ) (3)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 靠近 ) (4)此诚.不可与争锋( 确实 ) (5)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谋取 ) (6)民殷.国富( 富庶 ) (7)惟将军图.之( 考虑 )
(2)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 出下联(只填字母)( D )
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
(3)请你说说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00字左右) 示例一: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 理,是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天才。“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计”等, 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此外,他的赤胆忠心、他那羽扇纶巾的绝世风采 更是令我万分敬仰。示例二:在我看来,诸葛亮是一个阻止了时代进步的 “糊涂”军师。试想,假如诸葛亮不帮助刘备实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是投 奔曹操,成为曹操的军师,他们的军队一定会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天下必 定早日统一,百姓必定安居乐业,不受战乱折磨。因此,我认为诸葛亮的人 生抉择是失败的。
6.名著阅读。(5分)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 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 乎!不如回新野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 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 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_____________。
7.请你参加班级组织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
(1)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 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 事(不能重复)。
成语: 鞠躬尽瘁、妄自菲薄、苟全性命、不求闻达等。 故事: 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空城计、借东风、舌战群儒、挥泪斩 马谡等。
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 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 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 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 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5.整体感知。说说文中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各自有着怎样的性格
特点?(4分)
才华横溢、深谋远虑。
(1)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备:_求__贤__若__渴__,__礼__贤__下__士__,__有__政__治__抱__负__。_____
(3)关羽:___稳__重__,__顾__全__大__局__。_____ (4)张飞:__性__格__暴__躁__、__鲁__莽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8分) (1)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果真像这样,那么统一大业就能成功,汉室王朝就能复兴了。 (2)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先生您不出来(帮我),那天下苍生怎么办? (3)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 (我)想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才智和谋略不足,至今没有成功。 (4)惟将军图之。 希望将军考虑这些建议。
罗贯中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 往,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 会有这种区别。
《三国演义》是小说,旨在刻画人物,作者正是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表现 刘备的礼贤下士;《三国志》是史书,着眼于叙述历史事件。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 对话描写生动传神,很能表现人物性格;于对比中再现了刘备的礼贤下 士;景物描写既富有诗情画意,又突出了天气严寒,烘托了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