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GF-COP05-01交付过程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COP-010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COP-010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4.4生产经理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安排生产﹑备好物料﹔
4.5由生产部责任单位按照规定要求及计划实施生产。
5﹑程序
5.1生产计划控制
5.1.1公司接收到客户订单后﹐由总经理签发给生产部及相关部门。
5.1.2由PMC部根据生产能力制定详细的内部生产计划排期﹐包括﹕
a)生产产品型号﹑数量﹔
b)生产时日﹑完工时日﹔
5.4.1按工序流程挂好作业指导书﹔
5.4.2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安置物料、工具﹑夹具及仪器设备﹔
5.4.3生产管理人员或PE指导员工作业并讲述作业所须注意的事项。
5.4.4生产作业控制过程见附录8.2《生产作业流程图》。
5.5生产过程的工序质量控制
5.5.1在新产品进行试产后及批量生产过程中﹐PE和QE应对制订的工序控制和工序检验要求进行评价﹐保证合理地满足质量要求﹐对不适合的工序及工序间检验控制作出适当修改/更正。
入成品仓等待出货
5.5.2生产线管理人员和IPQC管理人员应监督和指导生产线操作人员及IPQC检验员﹐严格地按作业指导书和工序检验之要求操作和测试。
5.5.3生产工序间检验和测试的不合格制品﹐需贴上“不合格”标签,或用红色“REJECTED”挂牌标识﹐合格制品与不合格制品须进行标识隔离﹐对不合格制品的处理方法参阅《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合格
IPQC半成品测试(PCB)
成品组装
合格
IPQC外观检验(全检)
合格
修理
IPQC功能检验(全检)
合格
IPQC安全检验(全检)
合格
IPQC外观检验(全检)
合格
合格
合格
8.2生产作业流程图
生产计划排期表
生产部领料
修理
不合格

GRG专项施工方案

GRG专项施工方案

GRG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GRG是一种由玻璃纤维与石膏混合形成的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室内装饰和建筑构件的制作。

本方案针对GRG施工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详细的施工步骤和控制要点,旨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施工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玻璃纤维和石膏材料,并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配比进行混合。

2.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喷涂机、刷子、批刀、吊车等。

3.施工区域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地面平整,没有杂物和灰尘。

三、施工步骤1.基层处理:如果施工的基层不平整或有缺陷,需要进行修补和处理。

可以使用石膏或其他补土材料进行填充,然后打磨平整。

2.制作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木质或金属模板,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和形状,并确保模板表面光滑和平整。

3.喷涂玻璃纤维石膏:使用喷涂机将玻璃纤维石膏均匀地喷涂在模板上,可以采用多遍喷涂,每遍之间需等待材料干燥。

确保喷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4.固化和脱模:等待喷涂的玻璃纤维石膏固化,时间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而定。

待固化后,拆掉模板,即可得到所需的GRG构件。

5.边角修整:在得到的GRG构件边角上进行修整,确保其平整和美观。

6.安装和连接:按照设计要求,将GRG构件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并使用适当的连接件固定。

7.涂饰和抹灰:对安装好的GRG构件进行涂饰和抹灰,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和美观。

8.验收和保养:施工完成后,对GRG构件进行验收,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使用寿命和质量。

四、安全要求1.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2.施工人员需在岗位上熟悉操作规程,并经过相应的培训。

3.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和整齐,材料和工具应摆放整齐,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4.在喷涂玻璃纤维石膏时,施工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材料进入呼吸道和眼睛。

5.使用吊车或其他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GRGF-SP10-01更改控制程序

GRGF-SP10-01更改控制程序

时间章节修订内容修订后版本修/制定人审核人1. 目的目的:对产品质量、成本、交付、价格及服务有影响的工程变更,对临时制造过程及检验过程更改,对管理体系更改,为降低制造过程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跟踪,以降低变更风险,提高顾客满意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工程变更,客户提出的工程变更,管理体系的更改,公司内的生产设备、工装临时变更/检测、测试、试验设备、工装临时变更。

也适用于供方的工程变更。

3. 定义2.1设计变更:是指对产品数模、图纸和技术标准/规范的变更,包括材料的变更,为变更类型Ⅰ。

2.2过程变更:是指对产品生产工艺的变更、生产场所变更以及供应商的变更。

工艺变更包括工艺流程的改变、工艺方法的改变、测量方法的改变和工装设备的变更,为变更类型Ⅱ2.3临时变更:由于制造/检验/试验设备、工装临时故障,不便于继续使用时,而临时采取的替代方法。

临时变更应尽快返回原控制计划规定标准过程。

临时变更不包括原材料的变更,产品的变更以及加工方法的永久变更。

4. 职责与权限4.1技术部为设计变更的归口管理单位,无论新产品阶段还是量产阶段客户端的设计变更、公司内的设计变更,由营销部为窗口与客户端联络。

4.2技术部为过程变更的归口管理单位,当公司内变化点提出时,需技术部再确认后,可变更,则由营销部联络顾客认可。

4.3生产部为临时变更的归口管理单位,当临时变更发生时,由生产部会同技术部,质量部进行评估风险,得到内部认可后方可实施临时变更。

4.4变更项目小组成员负责变更的评审,以及所在部门的工作,保证变更项目中的任务、质量、进度满足整体要求。

验证变更结果确保满足变更预期要求,跟踪现场或供应商等处变更正式实施的日期,产品批次等4.5采购部负责督促供应商产品变更的时间,技术部负责工作质量的确认。

5. 工作程序5.1变更提出:5.1.1指产品在试制或量产阶段,由于客户要求或品质异常或装配不良或供货商及公司内部生产需求等,影响工具更换时.须更改原设计之规格、尺寸或生产条件的。

GRG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GRG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GRG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4.1、GRG施工概述:GRG是一种以改良的石膏为基材制成的预铸式玻璃纤维加强石膏,其造型的随意性,完全可满足设计个性化的需求,它独具的高强度,能满足大块面分割要求。

不吸水的特点及符合环保的要求,使其非常适合在室内装饰中广泛使用。

4.2、施工顺序图纸深化——放样——材料进场——板材安装——机电音响预留孔位——修补。

4.3、图纸深化A.设计师确认。

B.施工图纸表明材料及图纸编号。

4.4、放样A.水平面尺寸:先确认工地现场(业主及营建单位)提供之拄心线或墙心线等基准线。

B.核对施工设计图,绘制之相对轴线。

C.图面标注至面板完成面间尺寸。

D.钢卷尺拉引核对后,做点记号于平面,再以墨斗弹放墨线。

E.用经纬仪确认无误时,投影在施作高度作为板面完成面之基准。

F.高度尺寸:由业主及营建单位提供水平之基准线。

G.用雷设仪扫出基准水平面。

H.用钢卷尺往上拉引至每个标高、弹线,水平标高±2mm。

I.施作时,依照图纸标高。

4.5、材料进场A.工厂运输板材立放,钉木架,加保护层避免碰伤。

B.车辆用箱型车,避免雨季。

C.板材严重损坏,工厂直接加工,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

D.板材到达,监理验收,验收标准如下。

E.板材至工地,用1吨吊车,吊到施工平台上,放至指定场所。

F.板材立放,加保护层,避免潮湿及其它施工队破坏。

4.6、板材安装A.预焊铁件、油漆。

B.40×40 L铁放置在施工平台钢架上,L角铁与板材用预埋件φ8连接。

C.龙骨组立加橡胶垫片3mm,防止声音传导,减少震动。

D.脚手架搭设以板材完成面下降1.7米——2米为准则,以便批土。

E.施工时激光调整水平高度。

F.板材安装,先安装固定吊杆,然后以预埋件连接固定。

固定件间距<1200mm.G.板材调整用C型夹,夹住两张板,调平整度。

平整时,用φ8对敲螺丝固定锁紧,确保平整度。

H.调整弧度用靠模为准,保持弧顺。

I.板材安装以中心线为中轴,往两侧辐射。

[精品]COP-05纠正措施程序

[精品]COP-05纠正措施程序

纠正措施要 求的下达
管理者代
表/各部门负 责人/内审员
所有的纠正措施在下达时应明确实施的责任
部门和责任人,当需要多部门或多人员参与时, 应明确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不合格 原因分析
由责任 部 由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组织针对所提出的不合
门或责任人
格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分析原因应以存在的问题为中心,找到问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 目的 为纠正措施活动的制定、实施、控制和验证提供程序准则,确保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过程中识别和纠正不合格,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采取纠正措施过程中对对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也适用于 对供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监督和检查。 3. 纠正措施管理的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在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由内审
员开出“不合格项报告”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在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纠正措施要求,由
管理者代表组织开展纠正措施活动;
--在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的不合格由组织
检查的部门提出纠正措施的要求,各相关责任 部门组织实施;
--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如遇到涉及其它部
门的不合格项需采取纠正措施时,可填写“校 正行为通知单”要求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或交 品管部,由品管部根据情况组织或上报管理者 代表组织实施纠正措施;
题发生的各种原因,并确定主要原因。
制制定定纠纠正 正 措措施施方方案 案
N
措施评审
Y
纠正措施
方案的实施
由责任部
门或责任人 制定方案
针对主要原因或其它原因,制定能够使原因消
除及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方案。纠 正措施的方案一般应包括:

(合同知识)COP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合同知识)COP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5.1.1营业部须收集各项目涉及的所有产品要求,包括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要求、交付、产品价格要求等,形成《顾客特殊要求壹览表》;
5.1.2于正式供货期间,营业部对所有的顾客要求进行及时更新《顾客特殊要求壹览表》。
5
5.2.1
5.2.2
5.2.3
5
合同评审内容的确定应保证通过评审确保:
a.各项要求(明示要求、隐含要求、法律义务、公司附加要求)均有明确规定且形成文件;
5.5常规产品Βιβλιοθήκη 同/订单评审流程担当部门/人员
输入
业务流程
输出
要点及记录
备注
营业部
接收合同/订单
顾客合同或订单
营业部
财务室
顾客要求的价格
价格确认
提价由财务室及时通知营业部
营业部
顾客要求的产品品种、数量、交付期;
现有库存
安全库存量
不满足要求
OK
合同
安全库存计划
销售计划
《产品要求评审记录》
销售计划
销售计划由营业经理批准(下同)
5
5.6.1当顾客指定或公司确定特殊特性时,应
5.6.2《初始特殊特性清单》按规定签署后,由行政室发至有关部门执行。
5.6.3
5.6.4
5
5.7.1营业部负责合同的签订。
5.7.2合同的签订,以书面形式。对顾客以电话等口头方式传达的对合同的实施信息(如订单)应作好记录
5.7.3
5
5.8.1合同
5.8.2
5
5.9.1经合同评审,公司不能接受或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的条款,或顾客修改合同时,营业部应
5.9.2
5.9.3
5.9.4
5.9.5

COP-05(D.0)过程审核程序

COP-05(D.0)过程审核程序
EE=
=
6.5.2审核结果的综合评分
EP=
其中:EP为总符合率;Ez是原材料/上工序来料/外协、外购件的符合率;EpG是道工序符合率的平均值。
Gpg=
其中:E1、E2、E3……是每个工序的符合率。
6.5.3定级(见表2)
表2定级标准
总符合率/(%)
对过程的评定
级别名称
90~100
符合
A*
≥80~<90
B.0
3
2015-10-26
全面修订
C.0
4
2017-11-01
全面修订
D.0
5
6
7
8
9
10
11
12
文件审批
编制
Prepared By:
职务
Title
签名
Signature
日期
Date
2017-11-01
审核
Confirmed By :
职务
Title
签名
Signature
日期
Date
2017-11-01
6.2.3对PCB制造过程的审核,一般采用集中审核的方式进行,每年应不少于一次,通常时间间隔为12个月。也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或根据需要,适时增加制造过程审核的频次。
6.2.4允许将制造过程审核与对过程的评审确认结合在一起进行。
6.2.5审核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年度内的审核范围至少应覆盖所有生产车间的关键、重要过程和特殊过程。对汽车PCB制造过程的审核,年度内应覆盖所有的过程和班次。
g)对过程审核结果的总评定。
6.7.2 过程审核报告编制完成并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上报公司董事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并发放至QA部、受审核单位、以及不符合项涉及的其他相关部门。

(技术规范标准)GRCGRG技术规范更新版

(技术规范标准)GRCGRG技术规范更新版

广州孚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RC/GRG /FRP/TCP技术规范(2014更新版)目录Section 1:GRCSection 2:GRGSection 3:FRPSection 4:TCPSection 5:General Painting and Coating SpecificationsSECTION1:GLASS FIBER REINFORCEDCONCRETE(GFRC/GRC)玻璃纤维加强水泥(GFRC/GRC)PART 1. GENERAL第1部分. 简介1.01 RELATED DOCUMENTS1.01 相关文件A. Drawings, Conditions of the Contract and Division 1 Specifications sections, apply to work of this section.A. 图纸、合同条款及第一部分说明章节适用于本章内容;1.02 SUMMARY1.02 概要A. Section Includes: 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GFRC) part fabr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as scheduled at the end of this section and as shown on 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s.A. 章节内容包括:如本章结尾提到及建筑图纸所示,玻璃纤维加强水泥(以下简称为GFRC 或GRC)制造及安装;1.03 REFERENCE STANDARDS1.03 参考标准A. ASTM C947: Test Method for Flexural StrengthA.ASTM C947- 弯曲强度测试方法B. ASTM E-84: Test Method for Surface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Materials.B. ASTM E-84: 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测试方法C. MNL-128: Range of Premix Properties Recommended to PCI.C. MNL-128: PCI标准推荐的预混料属性的范围D. ASTM E136: Test method for Surface Burning Characteristic of Building Materials.D. ASTM E136: 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测试方法1.04 SUBMITTALS1.04 提交材料A. Samples: submit six (6) each, 300mm x 300mm and (20) 50mm x 50mm samples demonstrating finish to be supplied (finish per contract).A. 样板:提交6件300mm x 300mm和20件50mm x 50mm的样板,该样板需展示表面效果(按合同);B. Shop Drawings: Submit shop drawings delineating all details required for fabr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Shop drawings to indicate the necessary blocking and attachment to the building or framing as required to support and secure the GFRC material and any material attached to GFRC. Framing details and structural support of framing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FRC manufacturer/installer, and it is to be engineered and sealed by contractor/subcontractor, and noted accordingly in the material supply contract and shop drawings.B. 施工图:提交描述所有生产及安装细节的施工图,施工图需表明必要的安装块/框架和连接物,用于支撑和稳固GFRC材料或其他固定在GFRC上的材料;框架细节和框架结构支撑由GFRC生产方负责,由承包方/安装方进行工程设计,并在材料供应合同和施工图纸安装细节中标注清楚。

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程序控制文件(交付控制程序)

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程序控制文件(交付控制程序)

上海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交付控制程序版本号:B修改码:0LC/CX-8.5-241目的为了保证本公司具有100%的交付能力满足顾客要求,及时收集顾客反馈的产品质量信息,掌握产品质量动态,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特制定此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交付的全过程。

3术语和定义无4职责4.1储运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储运部成品仓库负责产品的贮存和防护,负责监督产品入库和出库的搬运,以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产品损坏。

4.3物资管理部负责配件的贮存、防护和交付。

4.4各车间负责在生产流转过程中产品的交付及防护。

4.5服务部负责收集、初步分析、反馈顾客的产品质量信息,对顾客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对质量整改后的批量产品质量状况进行跟踪、验证、反馈。

5程序5.1物资管理部按照《配件质量管理办法》、《过程产品管理办法》负责配件的贮存、防护和交付。

5.2各生产车间按照《过程产品管理办法》等负责生产流转过程中半成品的交付及防护。

5.3储运部负责成品车交付的管理,具体执行《成品车管理办法》、《整车销售订单管理办法》。

5.3.1保证产品交付的措施:为保证产品100%按期交付,特制定以下保护措施:a)战略库存的储备;b)全款制或定金制安排生产计划;c)多渠道运输方式;d)订单生产周期交付的考核管理;e)装车能力、资源的匹配5.3.2产品入库:储运部入库保管员依据“车辆五个检验星齐全方可入库”的原则办理入库,同时对产品实施外观检验,主要为划伤及碰伤,不合格的杜绝入库。

5.3.3产品出库5.3.3.1发货保管员在产品发货前依据销售单确定产品名称、数量、配置等,并作好记录。

5.3.3.2储运部结算员负责开具销售单,库管员凭此销售单据方可发货(财务扣章),否则不能发货。

发货时库管员应严格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按销售单规定的数量、车型、颜色、发货单位、地址、配置等实施检车,然后由叉车司机给予装车货,并加以确认数量的一致性。

COP 0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

COP 0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如此印章并非红色,代表此文件并非合法之版本,并不会受到控制及更新,请使用受控制之文件。

文件分发编号文件控制印章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所有文件和资料的控制要求,使其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相关部门都能及时使用文件和资料的有效版本。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的控制。

2引用文件2.1 《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规定》;2.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3职责3.1全质办负责组织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3.2管理者代表审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3.3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审核和使用保管有关工作文件和质量记录。

3.4总经理批准质量手册。

3.5全质办资料员负责对文件进行编辑、标识、编号、发放、保存等管理。

4工作程序4.1新文件的编号4.1.1全质办资料员根据4.4条款,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编号。

4.1.2其他文件,由文件编制者从全质办资料员处取得文件编号。

取号时应填写“文件取号登记表”记录文件名称及文件编号。

4.2文件的分类4.2.1按照文件的内容分: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工作文件,包括管理性工作文件和技术性工作文件;d)质量记录;e)外来文件。

4.2.2按文件受控程度分:a)受控文件;b)非受控文件。

4.3文件的编写、审核和批准4.3.1各层次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按本程序3“职责”执行。

4.3.2由全质办负责规范文件的格式。

4.3.3技术图纸、图样的编制、审核和批准则按《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规定》执行。

4.4文件的标识、发放、更改及回收4.4.1质量体系文件编号的构成和表达形式×× / ×××××适用于记录表格,表示“A”版文件顺序号适用于工作文件(代号如下)文件层次(类别)4.4.1.1文件类别代号质量手册—— QM程序文件—— COP工作文件—— WI质量记录—— QR4.4.1.2文件顺序号文件顺序号均从“01”开始按自然数顺序编号。

产品交付前的活动与包装控制,产品交付后的活动控制程序

产品交付前的活动与包装控制,产品交付后的活动控制程序

产品的交付方式和交货期限一、目的本标准为避开产品在转移、搬运过程中,造成产品被损坏、丢失或误用;对产品在包装、标识和搬运过程(包括所用材料)进行必要和有效控制,并对其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公司和客户规定的要求,并按客户规定的时间按期交付。

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产品交付前后活动控制的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和生产产品的标识、搬运、入库、贮存、包装和保护及交付。

三、职责和权限销售部:负责发货,销售退货的组织与全程跟踪工作,提供每日的《发货通知单》,售后服务工作;负责对产品、物资贮存的保管期限的控制要求,负责货物的运输工作。

生产中心:负责成品及配件的装配,包装和入库。

质量部:负责对完成装配产品的检验、试验和发放合格证。

四、交付前的活动控制4.1 装配4.1.1 生产车间按产品设计图纸和装配工艺要求,完成各道组装工序;并在组装时进行自检,在《生产质量跟踪卡》上填写装配记录,直至完成总装后交检。

4.1.2 由质量部按产品技术要求或设计人员提供的产品参数进行检验和试验。

合格后通知生产车间按照工艺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并送入成品库。

4.2 搬运4.2.1 在产品的搬运过程中,有技术文件规定和贮运指示标志的,应严格按要求执行;无非凡要求的,可根据产品的外形、大小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或设备,用合适的搬运方式进行操作,以保证人身和产品的安全。

4.2.2 对于易损伤的产品,在搬运过程中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磕碰伤。

4.2.3 搬运带有珍贵电子元器件或对人身安全有影响的产品时,要采取严格安全保护措施。

4.2.4 搬运过程中,要保护产品的标识和有关检验、试验状态等标记,注重不要丢失、磨损、污染或涂改。

4.3 产品和材料的贮存4.3.1 产品的贮存环境要符合有关规定,对防护有非凡要求的产品,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4.3.2 对产品和物资贮存环境条件有控制要求的,保管员应做好相应的辅助措施。

4.3.3 对有保管期要求的外购物资,到有效期前一个月,由仓库保管员提出,质量部进行复验,并保存物资复验记录。

GRGF-COP06-02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GRGF-COP06-02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时间章节修订内容修订后版本修/制定人审核人6-11 5.2 增加条款C/1 王仲良吴继胜1. 目的对顾客满意度评价活动规范,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顾客满意度评价和活动。

3. 定义无4. 职责与权限4.1营销部负责外部顾客满意基准的确定,组织实施顾客满意的调查、分析、评价并报告。

4.2质量部负责组织对顾客不满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予以纠正。

4.3各部门根据顾客满意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5. 工作程序5.1 营销部5.1.1 营销部管理员根据上年度顾客满意调查情况与同行业、同类产品对比,结合本公司年度目标,确定本年度顾客满意基准,报部长批准。

5.1.2 营销部管理员确定顾客满意调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对象,报部长批准。

5.1.3 营销部管理员按计划时间向顾客发放顾客满意调查表,收集顾客对提供的产品评价意见。

5.1.4 调查对象:使用本公司产品的顾客;5.1.5 调查内容a. 顾客对产品质量(性能、寿命、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等)的满意程度;b. 顾客对产品交付能力、交货数量准确、供货及时性的满意程度;c. 顾客对产品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d. 顾客对产品的价格要求。

e. 顾客对产品的改进要求和建议。

5.1.6 调查方法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调查:a.《顾客满意调查表》发给顾客填写;b. 需要时走访顾客;c. 电传、电话联系;d. 收集顾客反馈的意见(包括顾客投诉、产品的退货、服务信息)。

e. 日常服务记录结果。

f. 营销部销售人员通过拜访顾客门户网或顾客主动每月及每个季度的评分来进行顾客满意度的监控,填写《顾客记分卡趋势统计表》,若顾客没有记分卡时则按照内部的统计方式进行统,填写《顾客满意度统计表》。

5.1.7 评价5.1.7.1 顾客满意评价从产品质量、产品改进、价格、服务和交付方面进行。

COP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COP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合格证
NO:
检定单位:
东菱集团
检定日期
有效期至:
检定员:
8.2 “暂停使用”标识式样(浅红色)
暂停使用
名称: 编号: 判定日期: 年 月 日 判定人:
8.3 “报废”标识式样(深红色)
报废
名称: 编号: 判定日期: 年 月 日 判定人:
8.4 “限定使用”标识式样(蓝色)
限定使用
名称: 编号: 判定日期: 限定量: 检定员:
校正。
4. 免校: 用于对产品和零件做基本检测的仪器或治具,但不是对产品和零件性能作
2
最终判定的仪器和治具。
5. 程序:
5.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申购及验收
1
5.1.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申购:
1
由使用部门相应人员根据公司产品检测要求及仪器使用情况进行申
购,部门主管进行审核品保部会签后经副总经理以上进行审批后交采购部
5.4. 报废标识:
3
适用于不合格的检测设备,经维修无法修复的,用深红色标签, 表示禁止
使用。
5.4. 限定使用:
4
依据检定结果,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部分量限或部分功能符合本公司产品
使用要求,用蓝色标签。
5.4. 5
准用标识: ① 用于对产品和零件做基本检测的仪器或治具,但不是对产品和 零件检测所作最终判定的仪器和治具。 ② 不直接用于对产品或零件进行检测的仪器或设备。用黄色标签。
5.4. 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设备,由检定/校验部门贴上“合格”标签,由品保部领 6 回后记录于《检测设备履历表》后,通知使用部门领回使用。
5. 不合格检测设备的控制 5
为防止不合格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非预期使用,品保部须负责对其本公 司范围内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进行管控。 5.4. 不合格的新购仪器: 1 由采购部直接与供应商联系,将其退货供应商。 5.4. 周期鉴定时发现的不合格检测设备: 2 由校验部门/机构贴上不合格标签,由品保部做出限定使用决定,并贴上限定 使用标签,严格控制该仪器的用途。

融创集团MGRG装配式吊顶应用导则

融创集团MGRG装配式吊顶应用导则

融创集团MGRG 装配式吊顶应用导则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目录、尸、-一前言二MGRG 吊顶应用操作流程及节点说明三MGRG 吊顶应用导则一)MGRG 吊顶材料及性能要求二)分阶段应用细则四成本简表五附件及附表附录:附件1: MGR吊顶施工及验收流程指引附件2: MGR吊顶通用图集附件3:工程应用附表1-8、八、前MGRG吊顶是目前较先进的预制装配式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

较传统施工工艺,具有工厂化模具制作,现场安装方便穿插施工、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施工垃圾、预防吊顶开裂、降低人工成本、无甲醛、品质高等优势。

可适应部分城市对预制率、装配率的要求,满足集团加快开发节奏的目标。

集团产品中心联合华北区域研发设计中心、华北区域项目管中心共同编写本《MGRG吊顶应用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包含MGR③顶应用操作流程及节点说明、分阶段应用细则、技术管控要点、成本简析等内容。

有应用需求的项目可参考执行。

MGRG吊顶应用操作流程▲ 评审节点技术交底节点*■项管部门主责工作*■研发部门主责工作*招采部门主责工作*■成本部门主责工作MGR吊顶应用操作流程节点说明一.▲评审节点①MGRG吊顶应用策划: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开发需要,由研发设计组织,会同项目工程、成本、采购、营销、品牌等部门策划MGRG 吊顶的应用方案,从技术可行性、工期提效、品质保证、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需有可行性的实施、维保方案,会议纪要作为设计、施工工作开展的依据,策划报告作为项目快建系统策划的分项。

②MGRG吊顶应用样板评审:在MGR吊顶深化设计完成后,正式施工前,应在适当的楼层先做MGR吊顶应用样板。

应用样板完全按正式实施标准施工。

样板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由项目部组织、会同设计部、营销、客服、施工图设计单位、精装设计单位、监理、总包、MGR吊顶厂家对应用样板进行验收评审,重点关注基础结构、MGR颌制件、石膏板安装管控,效果类和整体品质等,评审合格后方可正式上楼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章节修订内容修订后版本修/制定人审核人
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内容和控制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产品向顾客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控制。

3. 定义

4. 职责与权限
4.1 营销部负责产品向顾客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并对售后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

4.2 技术部负责对产品交付后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服务。

4.3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售后批量返修工作。

4.4 办公室人资科负责组织对从事产品售后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价。

5. 工作程序
5.1产品交付
5.1.1营销部向顾客交付的产品应按照相应的产品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或检验规范经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提交顾客验收。

5.1.2营销部向顾客提交产品时,应按合同、协议或其他相关规定,提供有关产品合格质量证明文件。

随产品装箱的有关文件和备件应包括:
a)产品检验合格证、合同规定的必要的检验记录;
b)产品技术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
c)按照产品说明书、装箱单或订货合同与协议规定提供的与产品配套的备品、备件和工具等。

5.1.3交付的产品需经验收合格,应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交付出厂。

5.1.4合同中规定向顾客交付的产品由物流运输公司负责运输的,由采购部按照《采购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首先对选择的运输方的能力和资质进行评价,评价合格后方能与物流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

每次运输均应保留相关的记录(顾客自行提货的除外),所有的交接记录及评价记录由生产部负责保存。

5.1.5合同有要求时,物流承运单位对产品的保护要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

5.2产品交付后的活动
5.2.1产品交付后,营销部负责组织向顾客提供售后服务,具体应做到:
a)负责公司的产品向顾客交付后的售后服务工作;
b)对售出的产品进行跟踪服务,了解顾客对公司产品的使用情况,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及时进行原因分析,组织采取措施迅速处理。

无论何种质量信息(包括顾客的抱怨),都要及时收集并按月向有关部门传递,使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突发的比较重大的质量信息应在2小时内向公司总经理反馈;
c)对售出的产品进行跟踪服务,了解顾客对公司产品的使用情况,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迅速处理并做好售后服务记录;
d)营销部负责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监视和测量,了解顾客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具体执行《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e)走访顾客。

市场不应有计划地走访顾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对公司产品使用的意见及建议。

在与顾客的交往中,主动地向顾客介绍公司的产品,提供有关的产品宣传资料,解答顾客的提问和咨询;
5.2.2营销部除向顾客提供上述服务外,还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顾客提供咨询、产品维修和技术指导、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a)对顾客以信函、电话、传真等方式的咨询,售后人员应认真负责地加以解答,暂时不能解答的,应详细记录并会同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后予以答复;
b)向顾客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根据合同、协议的规定或顾客的要求,组织有关单位为顾客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并作好培训记录;
c)根据顾客的需要或合同的要求,为顾客提供技术指导、产品维修和咨询服务;
d)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顾客需求以及合同的规定,向顾客提供“三包”服务;
e)负责对售后服务人员的服务工作质量进行考核,以确保售后服务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并符合规定的要求;
5.3营销部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交付及交付后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记录。

5.4现场问题升级标准
现场问题分为:质量问题、产品交付问题、客户异常问题按不同的情况现场人员必须及时、有效的将问题、信息向公司进行汇报;以下是相应升级标准。

5.4.1质量问题:按问题产品数量对问题分为少量问题(5件以下)、批量问题(50件以下),大批量问题(50件以上)四个级别。

●5件以下问题产品,通报客户经理、质量主管、相关部门主管,对现场问题进行判断、协调、
并给出措施。

●50件以下问题产品,通报客户经理、相关部门主管,以及营销部经理、技术质量部经理,
进行事态遏制,措施指导。

●50件以上问题产品,除通知上述部门以外,还要通报总经理,对问题总体监控。

5.4.2产品交付问题:
按库存情况分为:超储,低储,用量不足(按照和客户的约定或公司的指令)
●当出现超储时,通知客户经理、物流主管,对产品库存进行控制。

●当出现低储时,需通报各部门主管,及物流部经理,组织应急生产,以及制定物流发运计划,
并由营销部监督执行情况。

●当出现用量不足一天时,需通报总经理对总体事态进行监控。

5.4.3客户异常信息反馈:
按生产信息分为增产、减产、停产
●增产时,需通知客户经理、生产、物流主管、经理,立即对产品生产、物流计划进行更改,
采购需对原材料进行临时筹措。

●减产时,需通知客户经理、生产、物流主管、经理,对生产、发运计划进行调整。

●停产时,需通报总经理,对事件进行总体监控。

5.5.顾客特殊要求
顾客对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有特殊要求的按照协商一致原则执行
6. 支持文件
6.1、Q/GRGF-SP-01 《文件控制程序》
6.2、Q/GRGF-COP-06-03 《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6.3、Q/GRGE-COP-03-02 《应急管理程序》
7. 相关记录
记录编号记录名称保存地点保存期限
Q/GRGF-JL-COP05-101 售后服务记录营销部3年
8. 工作流程图(见下页)
工作流程图
<交付过程控制>
营销部物流科
营销部售后科
售后
《售后服务记录》
02.售后人员在现场协调处理,保障产品正常使用。

《满意度调查表》
销售员
03.销售人员定期执行《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
销售员
04.定期走访客户并记录、识别客户需求,收集整理各种信息
结束
开始
发运员
01.按客户要求发运产品到指定地点
《发运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