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药剂学
![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ecbb2dab5901020206409c04.png)
药剂学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热原: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3.粘膜给药系统:是一种经过粘膜吸收的药物释放系统,可以定位释放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4.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
5.靶向给药系统: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二、举例说明下列物质在药物制剂中的主要作用和用途是什么?1.PEG 6000:聚乙二醇类,水溶性润滑剂。
滴丸剂的水溶性基质。
2. PEG 400:聚乙二醇类,栓剂的水溶性基质3. 丙三醇:附加剂4. 丙二醇:附加剂5. 苯甲酸:防腐剂6. 苯甲醇:防腐剂7. NaHSO3:抗氧剂8. HPMC:常用的薄膜衣材料(胃溶型)、高分子助悬剂、缓控释制剂的亲水胶体骨架材料。
9.淀粉:片剂填充剂10.滑石粉:片剂助流剂11. EC:片剂粘合剂、薄膜衣材料(水不溶型)、半合成高分子囊材、缓控释制剂的不溶性骨架材料12.硬脂酸镁:片剂疏水性润滑剂13.三氯一氟甲烷:气雾剂的抛射剂14.环氧乙烷:灭菌气体15. 甘油明胶:水溶性软膏基质16.卡波姆:凝胶剂、粘合剂、包衣材料。
17. PV A:聚乙烯醇,膜剂的成膜材料、缓控释制剂的增黏剂。
18.β-环糊精:包合材料19. CO2:抗氧化20.羊毛脂:乳剂型基质。
不宜单独作基质,常与凡士林合用。
三、回答下列问题1. 何谓药物的分配系数?测定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何意义?答:药物的分配系数是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分配系数对研究开发包含两相溶剂系统或其制备过程的制剂具有实际意义。
(1)根据制剂的性质,通过分配系数的测定指导处方或工艺条件的设计;(2)药物分配系数的大小是反映药物经生物膜转运的重要物理参数,一般而言,具有较大油水分配系数的药物更容易穿透细胞膜转运和吸收。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253d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9.png)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药剂学
![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f7927fb6dd3383c4ba4cd20c.png)
第一章绪论1.pharmacopoei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dosage form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3.OTC 是over the counter 的简称,意思是“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也就是指那些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4.pharmaceutics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5.GMP 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简称,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6.药物制剂系指各种剂型中的具体医药品。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必须凭职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是(B )A.柜台发售药品B.处方药C.非处方药D.OTC2.研究制剂制备工艺和理论的科学,称为(B )A.调剂学 B.制剂学 C.药剂学 D.方剂学3.GMP 是指下列哪组英文的简写(A )A.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B.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seC.Good Manufacture PractiseD.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于( D )A.1930年B.1950C.1949年D.1953年5.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及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是( A )A.药品标准B.成方制剂C.成药处方集D.药剂规范6.具有中国特色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开始实施于(A )A.2000年B.1998年C.1999年D.2001年7.下列哪一部药典无法律约束力(A )A.国际药典B.中国药典C.英国药典D.美国药典8.研究剂型及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
药剂学
![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2b96de78f46527d3240ce08d.png)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制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的疾病,调节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
通常包括原料药、植物药和制剂。
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注射剂栓剂、气雾剂等。
可以理解为药物新剂型。
药物制剂: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品,简称制剂。
制剂学: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科学。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表面活性剂:系指那些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
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溶液剂:系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澄清液体制剂。
糖浆剂: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非均匀的体制剂。
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灭菌制剂: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制剂。
无菌制剂: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或芽孢的一类制剂。
冷冻干燥技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冰点以下的固体。
在真空条件下使冰直接升华,以水蒸气形式除去,得到干燥产品的一种技术。
亦称升华干燥。
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置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热源: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制热反应的物质。
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也称静脉滴注用注射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无菌粉末系将供注射用的无菌粉末状药物装入安剖或其他事宜容器中,林勇钱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混悬而成的注射剂。
眼用制剂:指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
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口服散剂和局部散剂。
药剂学的名词解释
![药剂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8f801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7.png)
药剂学的名词解释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药剂学的主要目的是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形式,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临床应用目的。
药剂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制剂的理论基础: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理学知识,以及药物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等。
2. 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根据药物的性质、临床需求和给药方式等因素,设计合适的药物制剂处方,包括剂型、剂量、辅料、制备工艺等。
3. 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根据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将药物制备成符合质量标准的药物制剂。
4.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制定药物制剂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对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药物制剂的合理应用:根据临床需求和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剂量和给药方式,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剂学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药剂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改进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同时,药剂学也可以为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药剂学
![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57bdd6fbaef8941ea76e05b8.png)
潜溶剂(Cosolvent) 潜溶剂
图1 苯巴比妥在不同浓度乙醇中的溶解度
又如:氯霉素 在水中溶解度为1:400,治疗浓度 又如 氯霉素 在水中溶解度为 , >1:40,采用丙二醇与水(1:17)为潜溶剂 ,采用丙二醇与水( )为潜溶剂。
(四)防腐剂 常用防腐剂:
• ①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 ②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 ③ 山梨酸 • ④ 苯扎溴胺 • ⑤ 其它 :醋酸氯乙定;20%的乙醇或 醋酸氯乙定; 的乙醇或30%以上甘 以上甘 的乙醇或 油的均有防腐作用; 薄菏油或0.01%的桂皮 油的均有防腐作用;0.05%薄菏油或 薄菏油或 的桂皮 的桉叶油等也有一定防腐作用。 醛 , 0.01%~0.05%的桉叶油等也有一定防腐作用 。 的桉叶油等也有一定防腐作用
药物的剂型分类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按形态分类• 液体制剂:溶液剂、水针剂 液体制剂:溶液剂、 • 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 气体制剂:气雾剂、 • 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 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 粒剂、散剂、 粒剂、散剂、丸剂 •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凝胶剂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液体制剂的分类
三、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 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 ; 非均相液体制剂分 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 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 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 • 口服液体制剂应口感好; 口服液体制剂应口感好; • 所有液体制剂应浓度准确,稳定 , 并具有一定的 所有液体制剂应浓度准确 , 稳定, 防腐能力,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 防腐能力,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 • 包装容器应方便患者用药。 包装容器应方便患者用药。
表2-1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溶解度和抑菌浓度
药剂学
![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64dd2054f01dc281e53af00f.png)
1.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如散剂、片剂等。
3.制剂: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地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制剂。
3.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4.泡腾崩解剂:遇水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达到崩解作用的酸碱系统。
最常用的酸源为枸橼酸,最常用的二氧化碳源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及碳酸氢钾。
5.平衡水分: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当物料表面产生的水蒸气压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相等时,物料中所含水分叫平衡水分。
在该空气条件下,平衡水分是除不去的水分。
6.溶出度:指在规定介质中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7.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成为临界相对湿度,是水溶性药物的特征参数。
8.堆密度: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积的体积求得的密度9.散剂: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口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
10.微丸:亦为小丸,是药物溶解、分散在球形或类球形骨架中或吸附在骨架上的实体小球。
11.滴丸(droppills)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12.中药丸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13.栓剂: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14.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为该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
15.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药物溶媒中组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分散体系。
16.芳香水剂:一般系指挥发油或其它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澄明水溶液。
17.醑剂:一般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药剂学
![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7f09cf41b307e87101f69629.png)
第一章绪论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药物制剂:以剂型体现的药物的具体品种,能直接用于患者。
药剂学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药剂学主要研究内容:①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②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
③新技术与新剂型。
④新型药用辅料。
⑤中药新剂型。
⑥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⑦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药剂学分支学科: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剂型是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具体的药物制剂通过剂型体现,即将药物通过剂型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方式。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处方: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是为研究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
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第九章液体制剂液体制剂分类:按分散系统分①均相液体制剂、②非均相液体制剂。
按给药途径分①内服液体制剂、②外用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常用溶剂: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亚砜)、半极性溶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乙酸乙酯)。
药剂学
![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c52f6d7a10661ed9ad51f34b.png)
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 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4. GLP:是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的简称,即《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5. DDS:药物传递系统,又称药物给药系统,系指人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
6. 制剂: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
制剂的研制过程也称制剂。
7. 剂型:把医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为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简称剂型。
8. OTC:非处方药即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8. 溶液型分散系统制剂: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的直径≤1nm)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低分子溶液。
9. 固体型分散系统:固体药物以聚集体状态存在的分散体系。
10. 气体型分散系统: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1.液体药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态形态的制剂。
2.溶解: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介质的过程。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气压)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
溶解速度: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3.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了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助溶: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
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全科笔记
![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全科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152b4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b.png)
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全科笔记第一章:药剂学1. 药剂学概述在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剂学是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以及药物配方等方面的知识。
药剂学的重点内容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制剂的分类与特点、药物配方的制定与调配等。
2. 药物的理化性质在药师考试中,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对于正确使用药物非常重要。
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吸收性、稳定性等。
药师需要掌握药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质,以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正确选用药物。
3. 药物制剂的分类与特点药物制剂根据剂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等。
不同的制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药师需要掌握不同剂型的特点,以便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药物。
第二章:药理学1. 药理学概述药理学是药师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的药效、毒性等方面的知识。
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药理学知识,以便对药物的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科学判断。
2. 药物的药效药物的药效是药师考试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效主要包括药物的作用部位、作用方式以及药物的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药师需要准确了解药物的药效,以便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
3. 药物的毒性了解药物的毒性是药师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药物的毒性主要包括药物的副作用、过量使用的毒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药师需要准确评估药物的毒性,以便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
第三章:药物学1.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是药师考试中重要的科目之一。
药物学研究药物的来源、性质、种类以及药物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药师需要掌握药物学的知识,以便正确选用药物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 药物的来源与性质药物的来源与性质是药师考试中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可以来自于动物、植物或者化学合成。
药物的性质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活性等方面的知识。
药师需要准确了解药物的来源与性质,以便选用合适的药物。
3. 药物的种类与应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是药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剂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药剂学专业主要学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074129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c.png)
药剂学专业主要学什么最新药剂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药剂学主要学习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物药剂学、药剂化学、物理药学、工业药剂学、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药剂学专业主要学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药剂学专业都学什么课程药剂学专业主干学科课程:药学、化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
药剂专业学习的课程主要有: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物理药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工业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药品经营与管理、定量分析、仪器分析、药事管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计算机基础、形态学概论、毒理学基础、药物的波普解析、医学微生物学、基础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专业技能实验等课程。
药剂学主要学习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物药剂学、药剂化学、物理药学、工业药剂学、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
药剂学专业是一个培养药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课程。
药剂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药剂专业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就业方向也较为广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执业药师准入门槛偏低,注册在岗人员素质较低,在13万执业药师中,中专学历人员占30%。
这说明我国的药剂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有可为,但现实是除了一些著名的医药类学校的药剂学学生,其他院校毕业的药剂学学生其就业率还不到一半。
当然我们也认为这些只是目前的暂时现象,有志于从事药剂学科研及实际工作的学生完全可以报考药剂学专业。
药剂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可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及质量管理,能够在制药企业、医院药剂科、研究所及药政管理部门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各类医药经营、生产单位和医疗卫生单位,从事药品制剂、质检、管理、购销、问病给药等工作。
药学专业就业方向是什么1、工作方向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药学专业就业方向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代理。
药剂学(完整版)
![药剂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eb35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4.png)
• (四)防腐剂 • 液体制剂,特别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制剂,
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霉变质,严重影响制 剂质量。药典对此有相关规定。 • 1、防腐措施:(1)防止污染;(2)液体 制剂中添加防腐剂。 • 2、常用的防腐剂 (pH值为碱性不宜于细菌 和真菌生存) • 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 • 甲酯 乙酯 丙酯 丁酯 • 溶解度减小,抑菌作用增强。
精品课件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
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精品课件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
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 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 3﹑中药制剂的研究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 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
的分支学科。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
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 中:
药剂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药剂学重要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0152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5.png)
药剂学重要基础知识点药剂学是药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它研究药物的制备、性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药剂学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进行分类,如来源(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半合成药物)、化学结构(生物碱、脂溶性药物等)以及药理作用(抗生素、镇静剂等)等。
2.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了解药代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合理用药。
3. 药物的给药途径: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予患者,包括经口给药、注射、外用和吸入等。
不同途径的给药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4. 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是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疗效,也可以是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避免不良的药物反应。
5. 药物的贮存和稳定性:药物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
药物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药效下降或产生有害的代谢产物。
因此,正确的贮存和使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6. 质量控制和药物审查:药剂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确保药物的质量。
这包括药物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审查。
药物审查是指对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上是药剂学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药物,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药剂学作为药学领域的核心学科,为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药剂学
![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ca898fcd0508763231121247.png)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olymers in pharmaceutics)主要介绍药剂学的剂型设计 和制剂处方中常用的合成和天然高分子材料 的结构、制备、物理化学特征以及其功能与 应用。
生物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 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 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 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学科。致力于研究从 机体用药到药物排出体外全过程中有关药物 量变和质变所有问题。
工业药剂学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是药剂学的核心,系研究药物制成稳定制剂 的规律和生产设计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工业药剂学
主要任务:
研究剂型及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 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 目的:
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稳定和便于使用的 优质产品。
物理药剂学
现代生物技术ຫໍສະໝຸດ 生物技术 药物优点 缺点
…
(七)研究和开发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
制药机械和设备是实现制剂工业化生产的重 要保证。 对研究和开发新剂型、新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一步制粒机、高效全自动压片机、高效包衣 锅、 挤出滚圆制粒机、离心制粒机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工业药剂学 物理药剂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临床药剂学 医药情报学
3.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 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 基本概念 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药物是有目的地用于诊断、 1. 药物 缓解、治愈或预防人类疾病的 物质。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 2. 药物剂型 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 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 ◆ 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 3. 药物制剂 简 同的药物 称 制 剂 ◆ 同一种药物也可以制 (Preperations)。
药剂学分支学科
![药剂学分支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f909eb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7.png)
药剂学分支学科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设计、制备、评价及使用的学科。
药剂学可以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其中包括:
1. 药物制剂学:研究药物剂型的设计和制备,包括固体、液体、半固体和气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2. 药剂分析学:研究药物剂型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包括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性,包括药物的药理学参数和相互作用。
4. 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药物动力学特性,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5. 药品管理学:研究药品的采购、配送、存储和使用管理,包括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6. 临床药学: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给药途径和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
7. 药剂工艺学:研究药物制剂生产工艺和装备,包括药物制剂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
这些分支学科协同作用,综合研究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药效学特性和临床应用,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药剂学的概念
![药剂学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1eeb7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2.png)
药剂学的概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保存、配制和贮藏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药物在化学物理特性、药物剂型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药物治疗的优化等方面内容。
药剂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如何将药物转化为适合给药的不同剂型,以确保药物的合理用药和疗效。
药剂学家主要关注药物剂型的合理设计和制备工艺,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降低毒性、增强稳定性。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度、分散度、稳定性,以及药物剂型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
药剂学通过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等药物动力学过程,进行合理剂量的设计,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药剂学的应用领域涉及广泛,包括药物研发、新药注册、药物分析、制剂工艺优化、药物存储和疫苗载体等。
药剂学的发展与药物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药剂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a4c5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a.png)
药剂学知识点整理药剂学是研究制备、分析、评价和控制药物及其剂型的科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下面将对药剂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药剂学的基础概念-药剂学的定义: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制剂、分析、评价和控制的科学。
-药物: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缓解或改变人或动物疾病状态的化学物质。
-制剂: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制成适合于使用的药物形式。
-药物的剂型: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制成的药物形式。
2.药剂学的主要内容-药物的制剂: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成适用于使用的药物形式,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等。
-药物的分析: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质量分析,包括质量测定、纯度检验和杂质测定等。
-药物的评价: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评价,包括药物的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
-药物的控制: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药剂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药物的混合和溶解:使用混合器或搅拌器将药物与辅料充分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溶解则是将固体药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
-药物的微观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药物的颗粒形状、晶型和晶体结构等微观特征,以确定药物的物理性质和性能。
-药物的物理性质测定:包括测定药物的粒度、密度、粘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以确定药物在制剂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药物的化学性质测定:包括测定药物的化学组成、酸碱性、氧化性等化学性质,以确定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药物的质量分析:包括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药物的成分和含量,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泳法等。
4.药剂学的发展和应用-制剂技术的发展:药剂学在制剂技术方面的研究逐渐提高,包括颗粒制剂、缓释制剂、纳米药物等新型制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药物的评价研究:药剂学在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方面的评价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包括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740f6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4.png)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药剂学基础知识1. 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剂型、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适应性等的学科。
它涉及的内容包括药物的剂型、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贮存稳定性等。
2. 药剂学的发展历史药剂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近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药物制剂工艺的改善,药剂学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3. 药剂组成及其作用药剂的主要组成包括药物、辅料和助剂。
药物是药剂的主要成分,辅料可以增加药剂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助剂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4. 药剂的制备方法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等。
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干混法、湿混法、干燥法等,液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解法、搅拌法、混合法等,半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填充法、液化法等。
5. 药剂质量控制药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药品的质量控制。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检查,制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质量指标检查等,药品的质量控制包括含量测定、杂质检查等。
二、药剂剂型1. 固体剂型固体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粉末剂、栓剂、散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压制成片状的剂型,颗粒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颗粒状的剂型,胶囊剂是将药物和辅料装入胶囊中的剂型,颗粒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颗粒状的剂型,口服粉末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粉末状的剂型,栓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栓剂状的剂型,散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散剂状的剂型。
2. 液体剂型液体剂型包括口服液剂、外用液剂、注射剂等。
口服液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溶解在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剂型,外用液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溶解在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剂型,注射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溶解在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剂型,并通过注射器注射到人体内的剂型。
3. 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包括软膏剂、栓剂、滴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掌】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调剂学)药剂学任务:1. 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2. 研究新(剂型、辅料、设备、技术)。
药剂学的发展:1.传统制剂:膏、丹、丸、散;2. 近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一代)3. 现代制剂:缓释制剂(第二代)控释制剂(第三代)靶向制剂(第四代)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掌】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
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
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二)局颁标准1.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SFDA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收载新药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的药品。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比较①概念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②宣传报道的区别:处方药只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
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③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1.普通压制片(素片)2.包衣片 (包括糖衣片、薄膜衣片)3.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加水后迅速崩解,适于儿童和吞服有困难的人应用。
4.咀嚼片在口中嚼碎后再吞下的片剂5.多层片有两层或多层构造的片剂6.分散片多为难溶药,遇水能迅速(3分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也可含服、咀嚼。
7.舌下片置于舌下或颊腔使用的片剂8.口含片含在口腔内使用的片剂9.植入片埋植于皮下的能产生持久药效的无菌片剂10.溶液片可溶药,临用前加水溶解成药物溶液后而使用的片剂,多为不可内服药物。
11.缓控释片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三、片剂的质量要求【掌】①硬度适中;②色泽均匀,外观光洁;③符合重量差异的要求,含量准确;④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⑤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⑥符合有关卫生学的要求(固体制剂均有此项要求)。
四、片剂的常用辅料【掌】1.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增加片重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片重≤100mg 应加。
1)淀粉类淀粉:最常用,便宜,可压性差。
还有粘合(其浆)、崩解(干燥粉)作用。
可压性淀粉:优良填充剂,可压、流动、润滑、干粘合和崩解作用,可粉末直接压片。
糊精:粘性大,不单独使用。
2)糖类糖粉:粘合力强,硬度大,吸湿。
乳糖:优良填充剂,价格较贵、不吸湿,稳定性可压性都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
甘露醇:用于咀嚼片,有凉爽感,价格较贵,常与糖粉配用。
3)其他微晶纤维素:兼多种作用(湿润除外)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商品名"Avieel"。
无机盐类:硫酸、碳酸氢、碳酸等的钙盐等,防潮、油类吸收剂,但钙盐可主药的络合。
小结:A 粉末直接压片:可用微晶纤维素、乳糖、可压性淀粉;B 淀粉(填充)、干燥粉(崩解)、浆(粘合);C可压性淀粉:多功能辅料。
2.粘合剂和湿润剂1)湿润剂:诱发药物本身的粘性所加入的液体。
常用湿润剂有蒸馏水和乙醇。
①蒸馏水:无粘性,常用浆类、醇代替;②乙醇:有粘性,一般浓度30~70%,颗粒硬,可出现麻点片。
2)粘合剂:具有粘性粉或粘稠液,多为胶浆剂或胶体溶液。
① 淀粉浆(常用8%~15%的浓度):常用粘合剂和湿润剂。
制法有煮浆和冲浆。
② 羟丙基纤维素(HPC):湿法制粒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③甲基纤维素(MC,水溶性)和乙基纤维素(Ec,不溶于水,缓控释制剂骨架型或膜控型)④羟丙甲纤维素(HPMC常用浓度为2%~5%):崩解溶出快⑤其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一Na常用浓度为1%~2%)、糖粉与糖浆:50%~70%的蔗糖溶液、5~20%的明胶溶液,口含片用、3%~5%的聚乙烯毗咯烷酮(PVP)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咀嚼片用。
它们粘性强用于可压差的药物、片硬崩解超限。
3.崩解剂:使片剂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多吸水膨胀。
缓(控)释片、舌下片、口含片、植入片不加入崩解剂。
常用崩解剂:①干淀粉:用于不溶或难溶的药,易溶药反差,用外加法、内加法和内外加法(最好)。
②羧甲基淀粉钠(CMS-Na):吸水膨胀300倍。
③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吸水膨胀500--700倍。
④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亦称交联PVP):无高粘度凝胶层。
⑤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与CMS-Na合用效佳。
⑥泡腾崩解剂(碳酸氢纳与枸橼酸):产生Co2,应该防潮。
4.润滑剂:是助流剂、抗粘剂和润滑剂(狭义)的总称,其中:①助流剂是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末流动性的物质;②抗粘剂是防止原辅料粘着于冲头表面的物质;③润滑剂(狭义)是降低药片与冲模孔壁之间摩擦力的物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润滑剂。
常用润滑剂:①疏水性润滑剂:硬脂酸镁量大影响崩解或裂片,不宜用于乙酰水杨酸、某些抗生素及多数有机碱盐类的药物片剂;②水溶性润滑剂:聚乙二醇类与月桂醇硫酸镁。
③助流剂:微粉硅胶(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滑石粉(抗粘剂)、氢化植物油五、粉碎、筛分与混合1 粉碎粉碎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较小的颗粒或粉末的操作过程。
(机械力)目的: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粉末的分级,控制物料的细度,获得较均匀的粒子群(1)粉碎的意义①细粉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②细粉提高分散性,利于混合均匀,混合度与各成分的粒径有关;③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2)粉碎机理、方法及设备① 粉碎机理:粉碎过程依*外加机械力的作用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
(耗能)力的形式:撞击、研磨、剪切、压缩、弯曲综合作用。
② 粉碎方法【熟】注意比较它们的对应关系.A、闭塞粉碎:粗、细粒反复粉碎的操作。
常用于小规模的间歇操作;自由粉碎:达到粉碎粒度的粉末排出而不影响粗粒的粉碎的操作。
常用于连续操作。
B、开路粉碎:连续不断粉碎和把已粉碎的细物料取出。
粗碎或粒度要求不高的粉碎;循环粉碎:使粗颗粒重新返回到粉碎机反复粉碎的操作。
粒度要求高的粉碎。
C、干法粉碎:粉碎干燥物料的操作。
在药品生产中多采用干法粉碎。
湿法粉碎:药物加液研磨的方法。
D、低温粉碎:利用物料在低温时脆性增加、韧性与延伸性降低的性质以提高粉碎效果。
E、混合粉碎:两种以上的物料一起粉碎的操作叫混合粉碎。
③ 粉碎设备【了解】. 球磨机冲击式粉碎机(万能粉碎机)气流式粉碎机胶体磨粉碎原理撞击与研磨作用,球和粉碎物料的总装量为罐体总容积的50% ~60%左右。
锤击式粉碎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
冲击柱式粉碎冲击柱的冲击作用。
高速气流将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的碰撞作用。
定子与转子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适合密闭,贵重物料的粉碎、无菌粉碎、干法、湿法粉碎。
脆性、韧性物料以及中碎、细碎、超细碎等。
热敏性物料和低熔点物料和无菌粉碎。
可3~20um超微粉碎。
混悬剂与乳剂等分散系的粉碎。
2 筛分筛分是将粒子群按粒子的大小、比重、带电性以及磁性等粉体学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目的:取得均匀的粒子群(分等和混合)(1)影响筛分的因素【熟】归纳如下:①粒径范围适宜,物料的粒度越接近于分界直径时越不易分离;②物料中含湿量增加,粘性增加,易成团或堵塞筛孔;③粒子的形状、密度小、物料不易过筛;④筛分装置的参数。
《中国药典》2000年版把粉末分为六级。
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药筛的分类1)按筛网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冲眼筛(模压筛)和编织筛2)按筛孔划分标准的不同药典标准筛和工业标准筛(2)筛的规格:①药典标准筛1—9号(内孔径由大到小)② 工业筛10—140目(目表示每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③筛线直径不同,筛孔径也不同,筛孔径用um表示。
(3)筛分设备【了解】旋动筛振动筛物料运动方式(同时):①旋动筛常用于测定粒度分布或少量剧毒药、刺激性药物的筛分。
②振荡筛具有分离效率高,维修费用低,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1)粒子的因素(粉粒的形状、密度、带电性、含湿量);2)药筛的因素(筛的倾斜角度、振动方式、运动速度、筛网面积、物料层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