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小练习、认识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6c4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b.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二、探究新知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2、认识人民币(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学生活动)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数学一年级沪教版知识点总结【收藏版】
![数学一年级沪教版知识点总结【收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9b261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3.png)
一年级上主要是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图形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一、10以内的数1.学会数1-10。
2.了解10以内各个数的写法,包括汉字和阿拉伯数字。
3.通过数物体的个数增加对数的理解和运用。
4.常识:一只手有5个手指。
5.2个5是10。
6.0的概念。
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7.从左往右数和从右往左数。
8.学会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9.认识数射线,知道数射线的正方向,起点是0,有单位长度,离起点越远数越大。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1.了解2-10的分解方法。
2.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的运算方法,叫做加法。
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叫做和。
3.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认识被减数、减数、差的概念。
知道减号“-”的使用方法。
4.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加减法场景,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5.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
6.学会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从左到右计算。
7.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从左到右计算。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通过数一数直观了解11到20的数的概念。
2.11到20的数都可以分解成10和另一个数之和。
3.11到20的数左边的1表示1个十,右边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一。
4.0到20的数的排列顺序。
5.一个数加上几就相当于在数射线往右跳几个单位长度;一个数减去几就相当于这个数在数射线上往左边跳几个单位长度。
6.20以内不进位加法。
7.20以内进位加法。
8.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
9.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先让个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接一个10来减。
10.探索数墙的构造以及数墙的规则。
四、识别图形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
2、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五、整理与提高1、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2、根据上个运算式推理下一个运算式的结果。
例如根据5+5=10推理6+5=?。
《认识人民币》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621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5.png)
《认识人民币》教案《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一、认识人民币: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
(较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
(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
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设计思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活动目标: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150道选择题包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150道选择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cde98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a.png)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150道选择题包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50题)1、淘淘要买一块6角的橡皮,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
A.4角B.9元6角C.9元4角2、5.08元表示()。
A.5元8角B.5元零8分C.50元8角3、买一本记事本要4元7角钱,下面哪种付钱方法最简便?()A.4张1元,7张1角B.1张2元,2张1元,3张2角,1张1角 C.2张2元,1张5角,1张2角4、明明想买一本6元5角的书,他只有5元,还差()。
A.11元5角B.7元C.1元5角5、买这架玩具飞机我付了3张10元的,找回的钱比5元少。
玩具飞机的价格是()A.25元B.28元C.36元6、一支铅笔8角,5元钱最多可以买()支这样的铅笔。
A.8B.6C.77、妈妈买葱用去5角,买萝卜用去7角,一共用去()。
A.4角B.1元2角C.10元8、一张50元可以换()A.2张10元和4张5元B.5张20元C.3张10元和1张20元 D.9张5元9、和30元不相等的是()。
A.30张1角B.30张1元C.3张10元10、5元2角和()角同样多。
A.20B.5C.5211、5元6角比()少。
A.5元B.6元C.4元8角12、明明买直尺用去8角钱,买铅笔用去5角钱,明明共用去()钱。
A.13元B.1元3角C.3角13、2元和()角同样多。
A.20B.20014、小明买菜用去6 角,买柿子用去7角,小明共花了( ).A.1 角B.13元C.1 元3 角15、买一支8元钱的钢笔,付出,应找回()元。
A.42B.48C.5816、聪聪想买一本4元5角的故事书,他只带了3元钱,还差()。
A.7元5角B.8角C.1元5角17、淘气有4元3角,买笔用去了1元5角,还剩()。
A.3元8角B.2元8角C.3元2角18、妈妈买葱用去5角,买萝卜用去7角,一共用去()。
A.4角B.1元2角C.10元19、“0.6元○6角”,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B.<C.=D.÷20、0.08元是()A.8元B.8角C.8分D.80分21、18元8角写成小数是()。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24a5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1.png)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
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
”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教师:谁来读一读?(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
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
例如: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数学沪教版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数学沪教版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0a28ad2d5bbfd0a79567370.png)
一、教学目标
1. 会利用数射线比较100以内数的大
小。 2. 通过解决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使
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比较在现实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景
二、情景导入
森林里小白兔和小灰兔比赛采蘑菇,谁采的蘑菇多?
63
38
探究一
三、新课探究
请大家先在数射线上标出63和38这两个数。
它们相邻的整十数是几?你发现了什么? 看它们的十位上的数, 十位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探究二
三、新课探究
这次谁获胜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57
53
探究二
三、新课探究
请大家先在数射线上标出57和53这两个数。
它们的十位数一样大。你发现了什么?
当十位上的数一样大的时候, 个位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小结:
三、新课探究
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3. 十位上的数相同,比个位,个位上
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P12
两个两位数比大小:
1.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
个两位数就大。
2. 十位上的数相同,比个位,个位上的
数大,这个数就大。
跟进练习
三、新课探究
在数射线上标出下列各数,并比较大小。
15( )23 ﹤
31( ﹥)25
在数射线上,标在右边的数总 比标在左边的数大。
本课小结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 先看数位,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 2. 数位相同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十
小学数学1年级钱币练习题
![小学数学1年级钱币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36c4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6.png)
小学数学1年级钱币练习题一、认识钱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钱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
它不仅可以购买我们所需要的物品,还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支付服务。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常见的钱币。
1. 你能说出目前我们国家常用的三种纸币的面额是多少吗?答案:人民币有100元、50元和20元三种纸币。
2.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五种主要面值的硬币。
请你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展示五种常见硬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是1元硬币、50分硬币、10分硬币、5分硬币和1分硬币)问题1:请写出1元硬币的面额。
答案:1元问题2:请写出50分硬币的面额。
答案:50分问题3:请写出10分硬币的面额。
答案:10分问题4:请写出5分硬币的面额。
答案:5分问题5:请写出1分硬币的面额。
答案:1分二、比较大小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钱币的比较。
请根据以下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 请比较一元硬币和五十分硬币的面额大小。
A. 一元硬币的面额大于五十分硬币的面额。
B. 一元硬币的面额小于五十分硬币的面额。
C. 一元硬币的面额等于五十分硬币的面额。
答案:A. 一元硬币的面额大于五十分硬币的面额。
2. 请比较十分硬币和五分硬币的面额大小。
A. 十分硬币的面额大于五分硬币的面额。
B. 十分硬币的面额小于五分硬币的面额。
C. 十分硬币的面额等于五分硬币的面额。
答案:B. 十分硬币的面额小于五分硬币的面额。
三、购买物品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与购买物品相关的练习。
1. 小明想买一瓶果汁,它的价格是1元。
请问他可以用哪些硬币来支付?答案:他可以使用1元硬币支付。
2. 小红想买一盒饼干,它的价格是50分。
请问她可以用哪些硬币来支付?答案:她可以使用50分硬币支付,也可以使用1元硬币支付。
3. 小李想买一个小汽车玩具,它的价格是2元。
请问他可以用哪些硬币来支付?答案:他可以使用1元硬币和1分硬币各一枚来支付。
四、找零钱在购买物品时,我们还需要学会找零钱的技巧。
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些找零钱的练习。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数小练习、认识人民币)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数小练习、认识人民币)](https://img.taocdn.com/s3/m/66910b7fccbff121dd368396.png)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级:小一辅导科目:数学课时数:3课题100以内数的小练习、认识人民币教学目的1.复习100以内数的表示及其大小比较。
2.认识人民币,知道圆、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3.能说出人民币的币值,会进行人民币的简单兑换。
教学内容圈一圈,数一数。
个十和个一是个十和个一是+ = + =【正确答案】3 2 32 30+2=30 2 3 23 20+3=23圈一圈,填一填。
【正确答案】3 0十个百数图可以看成几个几?【正确答案】10个十,或2个五十,或4个二十五,或5个二十,或20个五,或50 个二,或100个一,……利用百数图完成计算。
(1)10+20= 40+50= 70-30=(2)50+( ) =100 60+( )=100 90+( )=100【正确答案】 30 90 4050 40 10请把3个“”画在位值图里,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数?【正确答案】略用○表示。
【正确答案】略从10,20,30,40,50,60,70,80,90这九个数中,选出八个填在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正确答案】10+90=20+80=30+70=40+60算一算。
40+10= 90-30= 60-30= 30+70=50+10= 90-40= 70-40= 20+80=60+10= 90-50= 80-50= 10+90=70+10= 90-60= 90-70= 0+100=【正确答案】50 60 30 10060 50 30 10070 40 30 10080 30 20 100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4658 5757 34433224 1009 98 1005958 63 64 73 83【正确答案】46<58 57--57 34<4332>24 100>9 98<10059>58 63<64 73<83比较大小。
(完整版)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大纲.doc
![(完整版)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a731beb4844769eae109ed9e.png)
小学一年级(一)一、 10 以内的数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几个与第几个比一比数射线二、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分与合加法讲讲算算(一)减法讲讲算算(二)加与减看数射线做加、减法10的游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 20 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1— 20 的数十几就是十和几20以内数的排列加减法(一)加减法(二)讲讲算算(三)加进来、减出去数墙四、识别图形物体的形状五、整理与提高分彩色图形片推算比较加倍与一半大家来做加法大家来做减法组算式数学游乐场一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计算游戏比一比二、 100 以内数的认识十个十个的数认识 100百以内数的表示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小练习(一)认识人民币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一)认识钟表几时、几时半四、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小练习( 2)五、几何小实践左与右上、中、下、左、中、右长度比较度量线段六、整理与提高百数表两位数加减法复习交换各人眼中的20小练习(三)二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加与减巧算方框里填几二、乘法、除法(一)乘法引入看图写乘法算式倍10的乘法5的乘法2的乘法4的乘法8的乘法2、 4、 8 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分一分与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几倍被除数为0 的除法小练习(一)三、统计统计表初步条形统计图(一)四、乘法、除法(二)7的乘、除法3的乘、除法6的乘、除法9的乘、除法3、 6、 9 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九九”——乘法口诀表看图编乘、除法问题分拆为乘与加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小练习(二)五、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六、整理与提高大家来做乘法乘除大游戏5 个 3 加 3 个 3 等于 8 个 35 个 3 减 3 个 3 等于 2 个 3乘与除数学广场——点图与数数学广场——幻方数学广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二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小复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相差多少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数射线(千)位置图上的游戏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二)时、分、秒小练习( 1)四、三位数的加减法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一位数三位数加法三位数减法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小练习( 2)五、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六、几何小实践东南西北角三角形与四边形三角形的分类(1)七、整理与提高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大小比较解决问题巧算( 2)数学广场——列表枚举数学广场——七巧板数学广场——流程图(1)三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小复习连乘、连除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二、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整百数看图列式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小练习( 1)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三)年、月、日平年与闰年制作年历小练习( 2)四、用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两位数被一位数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除法的应用单价、数量、总价小练习( 3)五、几何小实践千米的认识米与厘米分米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三角形的分类(2)面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平方米六、整理与提高乘乘除除解决问题图形的拼嵌它们有多大计算小胖家的面积数学广场——植树问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广场——流程图(2)三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乘除法计算括号先算树叶的面积面积单位面积计算二、乘与除谁跑得快用两位数乘用两位数除运动会上的小统计三、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整体与部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四、计算器从算筹到计算器算盘计算器使用计算器计算五、几何小实践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六、整理与提高乘与除分数应用周长与面积数学广场——谁围出的面积最大数学广场——搭配四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用计算器计算节约用水分数二、数与量大数的认识四舍五入法平方千米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从克到吨从毫升到升三、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比一比分数的加减计算小研究——“分数墙”四、整数的四则运算工作效率树状算图三步计算式题正推逆推文字计算题运算定律应用五、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角的度量角的计算六、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分数几何小练习数学广场——相等的角数学广场——通过网格来估算四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四则运算整数的运算性质看谁算得巧愉快的寒假二、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你知道吗?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练习综合练习小数点移动小数加减法三、统计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四、几何小实践垂直平行小练习你知道吗?五、整理与提高问题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小数与测量凑整垂直与平行数学广场——用多功能三角尺画垂线与平行线数学广场——五舍六入数学广场——计算比赛场次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五年级(一)一、复习与提高符号表示数小数二、小数乘除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循环小数用计算器计算积、商的凑整三、统计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应用四、简易方程(一)用字母表示数化简与求值方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五、几何小实践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梯形的面积六、整理与提高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水、电、天然气的费用——小数应用问题解决图形的面积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广场——编码五年级(二)一、复习与提高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程面积的估测自然数二、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数轴三、简易方程(二)列方程解应用题小总结四、几何小实践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组合体的体积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小练习体积与容积五、问题解决行程表面积的变化体积与重量可能性可能情况的个数可能性的大小六、总复习数与运算练习一方程与代数练习二图形与几何练习三统计初步练习四预初六年级(一)第一章数的整除1、整数和整除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因数和倍数1.3能被2,5整除的数2、分解素因数1.4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分数与除法2.2分数的基本性质2.3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运算2.4 分数的加减法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9 分数运算的应用第三章比和比例1、比和比例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3.3 比例2、百分比3.4 百分比的意义3.5 百分比的应用3.6 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1、圆的周长和弧长4.1圆的周长4.2弧长2、圆和扇形的面积4.3圆的面积4.4扇形的面积六年级(二)第五章有理数1、有理数5.1有理数的意义5.2数轴5.3绝对值2、有理数的运算5.4有理数的加法5.5有理数的减法5.6有理数的乘法5.7有理数的除法5.8有理数的乘方5.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0科学记数法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1、方程与方程的解6.1 列方程6.2 方程的解2、一元一次方程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一次方程组6.8 二元一次方程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线段和角的画法1、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7.1 线段的大小比较7.2 画线段的和、差、倍2、角7.3 角的概念与表示7.4 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7.5 画角的和、差、倍7.6 余角、补角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1、长方体的元素2、长方体的直观图的画法3、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4、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5、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初中七年级(一)第九章整式1、整式的概念9.1字母表示数9.2代数式9.3代数式的值9.4整式2、整式的加减9.5合并同类项9.6整式的加减3、整式的乘法9.7同底数幂的乘法9.8幂的乘方9.9积的乘方9.10整式的乘法4、乘法公式9.11平方差公式9.12完全平方公式5、因式分解9.13提取公因式法9.14公式法9.15十字相乘法9.16分组分解法6、整式的除法9.17 同底数幂的除法9.18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9.19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十章分式1、分式10.1分式的意义10.2分式的基本性质2、分式的运算10.3 分式的乘除10.4 分式的加减10.5 可以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0.6 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1、图形的平移11.1 平移2、图形的旋转11.2 旋转11.3 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11.4 中心对称3、图形的翻转11.5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11.6 轴对称七年级(二)第十二章实数1、实数的概念12.1实数的概念2、数的开方12.2平方根和开方根12.3立方根和开立方12.4几次方根3、实数的运算12.5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12.6实数的运算4、分数指数幂12.7分数指数幂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1、相交线13.1 邻补角、对顶角13.2 垂线13.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平行线13.4平行线的判定13.5平行线的性质第十四章三角形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14.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4.2三角形的内角和2、全等三角形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4.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等腰三角形14.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4.7等边三角形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15.1平面直角坐标系2、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点的运动15.2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点的运动八年级(一)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16.1 二次根式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运算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1正比例函数18.1 函数的概念18.2 正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18.3 反比例函数3函数的表示法18.4 函数的表示第十九章几何证明1几何证明19.1 命题和证明19.2 证明举例2线段的垂直与角的平分线19.3 逆命题和逆定理19.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9.5 角的平分线19.6 轨迹3直角三角形19.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9.9 勾股定理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八年级(二)第二十章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概念20.1 一次函数的概念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0.2 一次函数的图像20.3 一次函数的性质3一次函数的应用20.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1整式方程21.1 一次整式方程21.2 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2分式方程21.3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3无理方程21.4 无理方程4二元二次方程组21.5 二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21.6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5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1.7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二十二章四边形1多边形22.1 多边形2平行四边形22.2 平行四边形22.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梯形22.4 梯形22.5 等腰梯形22.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4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22.7 平面向量22.8 平面向量的加法22.9 平面向量的减法第二十三章概率初步1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23.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23.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事件的概率23.3 事件的概率23.4 概率计算举例九年级(一)第 24章相似三角形1相似形24.1 放缩与相似形2比例线段24.2 比例线段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3相似三角形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24.7 向量的线性运算第 25 章锐角三角形1锐角的三角比25.1 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25.2 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2解直角三角形25.3 解直角三角形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 26 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概念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2二次函数的图像26.2 特别二次函数的图像26.3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九年级(二)第 27 章圆与正多边形1圆的基本性质27.1 圆的确定27.2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27.3 垂径定理2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7.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7.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正多边形与圆27.6 正多边形与圆第 28 章统计初步1统计的意义28.1 数据整理与表示28.2 统计的意义2基本的统计量28.3 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28.5 表示一组数据发布的量28.6 统计实习高中高一(一)第一章集合和命题1集合1.1 集合及其表示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1.3 集合的运算2四种命题的形式1.4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6 子集与推出关系第二章不等式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3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2.4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2.5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章函数的基本性质3.1 函数的概念3.2 函数关系的建立3.3 函数的运算3.4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上 )1幂函数4.1 幂函数的性质图像与性质2指函数4.2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3 借助计数器观察函数递增的快慢高一 (二 )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 )3对数4.4 对数概念及其运算4反函数4.5 反函数的概念5对数函数4.6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4.7 简单的指数方程4.8 简单的对数方程第五章三角比1任意角的三角比5.1 任意角及其度量5.2 任意角的三角比2三角恒等比5.3 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5.4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和正切3解斜三角形5.6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第六章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1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性质6.2 正切函数的图像性质6.3 函数 y=Asin(wx+ ψ )的图像、性质2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6.4 反三角函数6.5 最简三角方程高二 (一 )第七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数列7.1 数列7.1 等差数列7.3 等比数列2数学归纳法7.4 数学归纳法7.5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7.6 归纳——猜想——论证3数列的极限7.7 数列的极限7.8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第八章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8.1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8.2 向量的数量积8.3 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8.4 向量的应用第九章矩形和行列式初步1矩形9.1 矩形的概念9.2 矩形的运算2行列式9.3 二阶行列式9.4 三阶行列式第十章算法初步10.1 算法的概念10.2 程序框图*10.3 计算机话语和算法程序高二(二)第 11 章坐标平面上的直线11.1 直线的方程11.2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1.4 点到直线的距离第 12 章圆锥曲线12.1 曲线和方程12.2 圆的方程12.3 椭圆的标准方程12.4 椭圆的性质12.5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2.6 双曲线的性质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2.8 抛物线的性质第 13 章 复数 13.1 复数的概念 13.2 复数的坐标表示 13.3 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13.4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 13.5 复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 13.6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高三(一) 第 14章空间直线与平面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4.2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4.3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4.4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 15 章1 多面体15.1 多面体的概念15.2 多面体的直观图2 旋转体15.3 旋转体的概念3 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和球面距离 15.4 几何体的表面积15.5 几何体的体积15.5 球面的距离第 16 章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6.1 计数定理 1——乘法定理16.2 排列16.3 计数定理 2——加法定理16.4 组合16.5 二项式定理概率论初步古典概率频率概率基本统计方法18.1 总体和样本18.2 抽样技术18.3 统计估计18.4 实例分析18.5 概率统计实验高三(拓展 & 理科)专题一 三角恒等变换 17.2 第 18 章 17.1 高三(二)第 17章1.1 半角公式的应用1.2 三角比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专题二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1参数方程2.1 曲线的参数方程2.2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2极坐标方程2.3 极坐标系专题三空间向量及其与3.1 空间向量3.2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3.3 空间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3.4 空间向量在度量问题中的应用专题四概率论初步(续)4.1 事件和概率4.2 独立事件积的概率4.3 随机变量和数学期望4.4 正态分布* 专题五线性回归5.1 直接观察法5.2 最小二乘法高三(拓展 & 文科、技艺)专题一线性规划1.1线性规划问题1.2线性规划的可行域1.3线性规划的解专题二优选与统筹1实验设计的若干方法2.1 二分法2.2 0.618 法2统筹规划2.3 统筹规划专题三投影与画图3.1 空间图形的平面图3.2 轴测图3.3 三视图专题四统计案例4.1 抽样调查案例4.2 假设检查案例*4.3列联表独立性检查案例专题五数学与文化艺术5.1 数学与音乐5.2 数学与美术*5.3数学与文学。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认识人民币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认识人民币](https://img.taocdn.com/s3/m/7ce4d37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a.png)
小练习、认识人民币人民币:1元5元1角1分1角10元2角2分5角20元5角5分1元50元100元【知识要点】1、人民币的分类(1)按质地来分:可分为纸币和硬币(2)按单位来分:可分为以元为单位的,以角为单位的,以分为单位。
2、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4、人民币的兑换用大面值的人民币兑换小面值人民币时,看大面值人民币的数里面有几个小棉纸人民币的数,那么这张大人民币就可以换几张小面值的人民币。
【典型例题】例1、看图填数。
随堂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例2、填空。
随堂练:填一填。
例3、换算。
例4、填一填。
5角=()分()角=4元30角=()元()角=40分 2元=()角3元9角=()角5元8角=()角()元()角=26角()元()角=39分随堂练:单位换算。
1元=()角20分=()角1角=()分9元6角=()角50角=()元4元8角=()角75角=()元()角27角=()元()角例5、在()里填上“>”“<”或“=”。
10角()1元8元7角()7元8角2元6角()26角70分()7角1分65分()6元5角5角9分()59分例6、算一算。
3角+5角=2角+3角=5分+4分=4元+6元=9元+5元=8元+60元=45元-5元=15元-8元=1元-6角=1元-3角=2元-9角=4元-3元5角=随堂练:算一算。
3角+4角=()角10角-5角=()角5角+3角=()角8元-5元=()元8元+2元=()元7角-4角=()角8角+8角=()角=()元()角7角+5角=()角=()元()角例7、圈出购买下面物品需要用的钱。
例8、解决问题。
(1)小巧用20元钱买了1本故事书,应该找回多少元钱?(2)小胖买了1支钢笔找回了6元,他付了多少钱?(3)买一本故事书的钱,可以买把尺。
(4)如果给你20元钱,要买3样物品,那么你会买哪三样呢?(写出你购买的物品,再算一算总价)我想买、、。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小练习、认识人民币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小练习、认识人民币](https://img.taocdn.com/s3/m/5e3c33ab10a6f524cdbf858c.png)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前复习】1、数一数、填一填。
2、想一想、算一算。
3、填一填。
4、画一画,填一填。
3、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6个十是(),()个十是100。
(3)87里面有()个十和()个。
(4)9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5)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这个数写作(),读作()(6)比73小,且十位上是7的两位数有()。
(7)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6.这个两位数是()。
(8)比39大,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两位数有()。
【知识要点】1、数射线上百以内的数在数射线上可以标出100以内的任何整数。
2、通过数射线可以找出与某数相邻的整十数3、要找出与某数最邻近的整十数,应先找出与该数相邻的两个整十数,再把两个整十数该数相距的单位长度作比较,哪个整十数与该数相距的单位长度小,就是与该数最邻近的整十数。
4、比较大小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等,个位上的数也相等,则两数相等。
【典型例题】例1、在数射线上标出数字。
随堂练:在数射线上标出10、42、51、65、80、96这些数。
例2、看数射线,写出相邻的整十数。
例3、看数射线,找下面各数最邻近的整十数。
随堂练:1、按要求填空。
(1)a=,b=,c=,d=,e=。
(2)写出相邻的整十数。
(3)写出下列数的相邻数。
(4)在数射线上标数:15,35,55,95。
2、在数射线上标出:18、23、32、55、68、71、97。
3、看图写数。
例4、在数射线上标出32和45,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例5、比较大小。
36()28 42()50 76()6729()38 46()58 49()68随堂练:1、比较大小。
14()41 98()84 56()5872()82 71()78 51()5497()89 65()59 99()98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小猴子排排队。
一年级钱币比大小题
![一年级钱币比大小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a955d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3.png)
认识人民币(一)姓名:1、人民币的单位有()、()、()。
2、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
3、2个5分是()分,正好是()角;5个2分是()分,正好是()角;2张5角是()角,正好是()元;10张1角是()角,正好是()元。
4、1元=()角 1角=()分 1元=()分5元=()角 6角=()分 100分=()元40角=()元 50分=()角 7角=()分5、在○里填上“>”“<”或“=”。
7角○7分 1元○9角 5角○9分 1角○5分60角○5元 5分○4角 3角○30分 10分○9角6、认识人民币(二)一、我会数钱。
1、()元2、()元()元二、、我会换钱。
1.一张可以换()张,也可以换()个。
2.一张可以换()张,也可以换()张。
3.一张可以换()张和()张。
4.一张100元可以换()张20元。
5.一张可以换()张和()张。
三、我会付钱。
1. 一把雨伞:25元。
2.一本书:12元8角。
3.一辆玩具汽车:79元。
4.一双袜子:8元5角。
人民币的计算姓名:一、1元5角=()角 2角5 分 =()分58角=()元()角 15分=()角()分2.85元是()元()角()分 5.00元是()15.60元是()元()角 0.80元是()二、在○里填上“>”“<”或“=”。
70角○8元 53角○6元3角 15元○28分8分○8角 90分○9角 2元5角○52角三、分加分,角加角,元加元。
够10分换1角,够10角换1元。
2角5分+3分=()角()分 2角5分+5分=()角2角5分+8分=()角()分 5分+6角=()角()分4元2角+5角=()元()角 3元6角+5元=()元()角4元6角+5角=()元()角 8元6角+5元=()元()角4元3角+7角=()元 9角+9元1角=()元5元+9元= 6元5角+2元5角=7元3角+1元5角= 9角+9角=1元4角+6角= 2元8角+5角=四、分减分不够减,借1角换10分;角减角不够减,借1元换10角。
(典型题)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典型题)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82d2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a.png)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一、解答题(共50题)1、如图,2元买了1瓶酱油,应找回多少钱?3元钱可以正好买哪些物品?2、按下面的要求拿出人民币,给家长看一看,拿得对不对。
拿出7元2角4分7角、6分、1元、2角、5元、6角3、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4、圈出你需的的钱。
(1)5、圈出你需的的钱。
(1)6、玩具店里有以下各种玩具车。
如果给你10元钱买车,而且要求刚好全部花完,你可以买到哪几辆车?想一想,还有不同的买法吗?7、小华买了一本练习本还剩3元2角,他原来有多少元钱?8、书包里的小数.把自己书包中的几种课本的价钱写在下面的表中.9、小敏有1元7角,买一袋小金鱼要2元,小敏的钱够吗?还缺多少?10、妈妈需要将100元人民币换成零钱,一定要有10元面值的,你可以给出两种以上不同的兑换方案吗?11、一盒牙膏9元9角,小红有10元钱,买这盒牙膏钱够用吗?如果够,还剩多少钱?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12、姐姐说:“我有33元。
”妹妹说:“我再给你3元,我们俩的钱就同样多了!”妹妹原来有多少元?13、你有4元钱,你可以选择哪几种物品?(画在下边)14、如图,2元买了1瓶酱油,应找回多少钱?3元钱可以正好买哪些物品?15、一件上衣260元,裤子比上衣贵100元,买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如果全部付100元的人民币,至少要带几张?16、20元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物品?列加法算式表示。
17、可以怎样换?小明有5角钱.小刚用5个1角的硬币换.小红用4个1角的硬币和2个5分的硬币换.还可以怎样换?方法1:________方法2:________18、在里填上“>”“<”或“="。
19、笑笑一家从欧洲旅游回来,剩下了162欧元,162欧元能兑换多少元人民币呢?(1欧元兑换人民币7.95元)20、甲火腿肠每根3元6角,乙火腿肠5根17元,哪一种火腿肠便宜?每根便宜多少钱?21、你有20元钱,你可以选择哪几种物品?(画在下边)22、把买左边物品要用的钱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前复习】
1、数一数、填一填。
2、想一想、算一算。
3、填一填。
4、画一画,填一填。
3、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6个十是(),()个十是100。
(3)87里面有()个十和()个。
(4)9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5)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这个数写作(),读作()
(6)比73小,且十位上是7的两位数有()。
(7)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6.这个两位数是()。
(8)比39大,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两位数有()。
【知识要点】
1、数射线上百以内的数
在数射线上可以标出100以内的任何整数。
2、通过数射线可以找出与某数相邻的整十数
3、要找出与某数最邻近的整十数,应先找出与该数相邻的两个整十数,再把两个整十数该数相距的单位长度作比较,哪个整十数与该数相距的单位长度小,就是与该数最邻近的整十数。
4、比较大小
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等,个位上的数也相等,则两数相等。
【典型例题】
例1、在数射线上标出数字。
随堂练:在数射线上标出10、42、51、65、80、96这些数。
例2、看数射线,写出相邻的整十数。
例3、看数射线,找下面各数最邻近的整十数。
随堂练:
1、按要求填空。
(1)a=,b=,c=,d=,e=。
(2)写出相邻的整十数。
(3)写出下列数的相邻数。
(4)在数射线上标数:15,35,55,95。
2、在数射线上标出:18、2
3、32、55、68、71、97。
3、看图写数。
例4、在数射线上标出32和45,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例5、比较大小。
36()28 42()50 76()67
29()38 46()58 49()68
随堂练:
1、比较大小。
14()41 98()84 56()58
72()82 71()78 51()54
97()89 65()59 99()98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小猴子排排队。
例6、填空。
(1)58里面的“5”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它是一个()位数。
(2)47里有()个十和()个一。
(3)由6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4)和79相邻的整十数是()和()。
(5)比91小,比88大的数是()和()。
(6)43再添上()个一就是50。
(7)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8)十位上是5的最大两位数是()。
(9)□5<81,□里能填()。
(10)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例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和80相邻的数是81和82。
()
(2)36后面第五个数是41。
()
(3)个位是5,十位是2,这个数是52。
()
(4)100里面有100个十。
()
(5)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相同的两位数有9个。
()
例8、找规律,填出相邻的数。
例9、退到整十数或进到整十数。
例10、找规律填数。
(1)10,(),30,(),50,(),()
(2)90,85,80,(),(),()
(3)6,8,10,(),(),()
(4)28、29、30、()、()、()、()、()
(5)56、58、()、()、64、()、()、()
(6)()、9、()、()、12、13、()、()、()
(7)()、()、9、12、()、()
(8)()、18、()、14、()、()、()
(9)20、()、10、()、()
例11、看图回答。
例12、在()里填数,使算式和中间的得数相等。
例13、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和“<”,把13、24、28、57填在适当的圆圈里。
例14、按要求填数。
(1)写出个位上是2的两位数:
(2)写出十位上是4的两位数:
(3)写出十位上是6的两位双数:
(4)比59小,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5)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2,这样的两位数有
(6)一个两位数,它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2,这样的两位数有(7)一个两位数,既可以说接近90,也可以说接近100,这个两位数是【课后作业】
1、根据数射线回答问题。
2、在数射线上数,并标出8、10、32、34、65、70、81、84、96、99.
3、帮小动物搬家。
(连一连)
4、写出与下面数最相邻的整十数。
与18最邻近的整十数是(),与24最邻近的整十数是(), 与14最邻近的整十数是(),与36最邻近的整十数是(), 与42最邻近的整十数是(),与52最邻近的整十数是(),与67最邻近的整十数是(),与71最邻近的整十数是(), 与78最邻近的整十数是(),与89最邻近的整十数是()。
5、找规律填一填。
6、填空。
(1)比69大的整十数有()。
(2)大于47而小于53的数有()。
(3)大于38而小于52的双数有()。
(4)61在()与()的中间。
(5)写出两个十位和个位相同的两位数()。
(6)比30大比60小的整十数是()和()。
(7)70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8)86和92之间有()个数。
(9)比50少1的数是()。
(10)与58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1)比最大的两位数多1的数是()。
(12)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