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探究加速度与力及质量的关系
1-4.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二节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基础知识】1.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即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及所受重力有关,且有: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物体的受力一定时,它的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2.猜想: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大小成正比,如果猜想正确,那么,我们以a 为纵坐标、F 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测得的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这些点应在同一直线上。
3.猜想: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相同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如果猜想正确,那么,我们以a 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测得的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这些点应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实验数据描出的点在上述a F -图像或1a m -图像中都可以拟合成直线,而这些直线又十分接近原点。
所以猜想是正确的。
5.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力的关系写为F a ∝;物体所受到的力一定时,其加速度与它的质量的关系写为ma 1∝。
【学法指导】一、疑难分析1. 实验要探究的内容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有加速度产生,且力越大,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
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加速度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因此,本实验要探究的内容是寻找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2.测量物体的加速度的方法直接测出加速度的大小的方法有:(1)让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位移,用秒表测量出物体运动的时间,然后由公式22tx a =算出。
(2)让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3)直接用加速度计传感器直接测量。
二、典型例题(一)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操作本实验有多种设计方案,一般是通过改变钩码的多少来改变力的大小,而利用打点计时器或者利用相同时间通过的位移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4.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如何判断小车是否平衡了摩擦力。 判断的方法:不挂钩码时,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
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注:平衡摩擦时,小车后面必须拉着纸带运动。
5、细线的拉力等于砝码与砝码盘的总重力吗?两者 谁大?
不等。因重物加速下降,重力大于绳子的拉力。
6、满足什么条件,拉力等于砝码与砝码盘的总重力?
乙 甲
(1)图乙中纸带的哪端与滑块相连___________.
(2)图乙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 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根据图乙求
出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3)不计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滑块的质量M= ________.(g取9.8 m/s2)
⑶实验方案一:装置如图,实验对象是小车,探究的 是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的关系。
问题思考: 1、细线要不要与木板平行?为什么? 细绳必须与木板平行,绳的拉力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2、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吗? 木板水平放置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绳子的拉力减
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
3、如何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细线的拉力? 将木板向滑轮一端倾斜,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
。
a
a
0
F
0
1/M
例题1:某些同学实验时由于没有按要求操作,得到 下列三种图像,请分析他们各自产生的原因。
甲:平衡摩擦过量,即倾角过的。 乙:未平衡摩擦或平衡摩擦不足。 丙:随着砝码质量的增大,小车的质量未能远大于 砝码的质量。 丁:平衡摩擦不足。
例题2 甲图是探究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
t t2 t1
③视频:牛顿第二定律(二)
五、实验结论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当小 车质 量不 变时
1 0.10 0.146 2 0.20 0.302 3 0.30 0.428 4 0.40 0.592 5 0.50 0.751
如何更处 理数据? 直观地
F/ N
结论: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物体的 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基本思路:保持小车所受合力相同,测量 不同质量的小车在该力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 度与质量的关系。
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其加速度越大。 这里的力指物体所受合力
加速度与力、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定量的关系?
猜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明确几个问题: 1.实验要说明什么问题?
a与F关系? a与m关系?
控制一个量 不变
1.测量哪些量?
a、F、m
2.怎么设计这个实验?
2.怎么测量?
m:天平 a: 打点计时器
F:
物体所受的 合力
3.如何由实验得出结论?
数据处理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a”与“F”、“m” 二个物理量均有关系,应该从何处入手 呢?
所以本次的探究思路自然而然地确定为两个方面: 一是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 二是探究受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最后综合得出三者的关系。
3.三个问题 (1)物体的a如何测量?
把木板一端垫高,平
码
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3.三个问题 (3)如何提不同质量的小车?
方案一: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 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钩码、刻 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运动。
用天平测出小车 的质量m
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 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
速度a
砝码的总重力G当作 小车受到的拉力F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XH)

(2)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1.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
D 正确的是( )
A.通过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及受到的拉力F的研究,能归纳出加 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B.通过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的研究,就可以归纳 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思考: 如何使小车所 受的合力等于 拉力?
(一)平衡摩擦力: 把木板的一侧垫高,利用小车重力的下滑分力来平衡
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他阻力。 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
木板匀速运动。
(二)测量小车所受的合力: 平衡摩擦力后,当小车受拉力时,则小车所受合力即为拉力。
测出盘和重物的总重量,它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
C.通过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质量的研究,就可以得出加 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④每次小车开始释放时,应尽量靠 近打点计时器,而且先接通电源, 再释放小车。
⑤若没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足(倾角过小), 则a-F图象不过原点,与F轴相交;
若平衡过度(倾角过大),则a-F图象与 a轴相交。
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木块 、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纸带、复写纸、天平、 刻度尺。
m一定,F越大,a越大;
②物体的受力一定时,它的质量越小,加速度也越大;
F一定,m越小,a越大。
这只是定性关系!
物体的加速度a与它所受到的合外力F、 它的质量m有什么的定量关系?
【思考】用什么科学方法来探究它们的关系?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保持m不变,研究a 与F的关系; 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知识点拨】 1.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优点 (1)用图象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学上常用的一种非常重 要而有效的方法,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得出实验结
论。
(2)由图象法得到的规律具有统计性,在描绘实验图象时,可 以对一些不符合常规的数据进行修正,从而减小了实验误差,
避免了偶然性的错误数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 (2)在木板无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薄
木板的位置,直到小车不挂重物时能在木板上匀速运动为止。
判断方法是看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间隔是否均匀,若 打出的点间隔均匀,就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了。
(3)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重物的质量还 是改变小车的质量,都不需重新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是指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 板、小盘、重物、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
(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四、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 和重物的质量分别 为m0、M0,并把数值
记录下来。
(2)按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无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 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不挂重物的小车在 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
(3)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一些反比例关系的物理量时,往往将 其转化为正比例函数关系,通过图象直观地体现出来。
2.实验中误差来源分析 (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点迹距离的测量误差 ,拉线或纸带
不与木板平行都会造成误差。
(2)不满足小盘及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会使a-F图
1 象或 a图象线性变差,造成误差。 m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堂同步精选练习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解析版)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正要释放小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把长木板水平放置B.应使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远些C.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D.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表面平行【答案】D【解析】实验时需要注意操作事项,为了使绳子的拉力充当小车运动的合力,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表面平行。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步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同时改变拉力F和小车质量m的大小B.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导出a与m及F的关系。
C.只改变拉力F的大小,小车质量m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D.只改变小车质量m的大小,拉力F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实验中变量较多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一个变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
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
作出图(2)所示a-F图象,根据图象中的点迹,判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图(1)图(2)A.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的过低B.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的过低C.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D.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答案】D【解析】图象不经过原点,拉力为零,加速度不为零,可知平衡摩擦力过度,即木板倾角过大;曲线上部出现弯曲现象,随着F的增大,即砂和砂桶质量的增大,不再满足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故D正确。
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与方案。
本实验的特点是通过黑板擦控制两小车的启动与停止,将测量两车的加速度转换为测量两车的位移。
【学霸笔记】物理必修一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全面正确地认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二、实验原理1.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据事实经验,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就越大.加速度还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有关,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2.控制变量法:加速度a和质量m、受力F都有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种先控制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其余参量之间变化关系,再控制另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其余参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三、实验器材砝码,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纸带,导线,夹子,小盘,天平,小车,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复写纸,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0、m0,并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4-2-1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3.平衡摩擦力,在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不挂重物的小车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m0g.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的重力,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并记录好重物的重力m1g、m2g…以及计算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填入表格1.6.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7.继续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6,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8.计算出每次实验所得纸带的加速度值及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填入表格2.五、数据处理本实验的数据处理可以采用计算法和图象法两种方法:1.计算法测得加速度或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后,通过计算看看是否满足a 1a 2=F 1F 2、a 1a 2=M 2M 1. 2.图象法(1)分析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依据表格1,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以外力F 为横坐标,作出a -F 关系图象,如图4-2-3所示,由此得出结论.(2)分析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依据表格2,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以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 或1M为横坐标作出a -M 或a -1M关系图象,如图4-2-4所示,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3)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六 误差分析七 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重物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重物的总质量.只有如此,重物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3)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放手.(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舍去不予考虑.。
物理 4.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共18张PPT)

(1) 为验证小车质量 M不 变时,a 与 F 成正比。小车质量 M 和沙及桶的质量 m 分别选取下列几组数值。应该用哪组效果
会好 ( B )
A. M=500 g,m 分别为 50 g、70 g、100 g、125 g B. M=500 g,m 分别为 20 g、30 g、40 g、50 g C. M=200 g,m 分别为 50 g、70 g、100 g、125 g D. M=200 g,m 分别为 30 g、40 g、50 g、60 g
得出结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加速度与力成 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即:
m一定:a F
F一定:a 1 m
小 结:
1、实验的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 : 控制变量法 —— 控制变量法
2、实验的注意事项 子的拉力小于钩码的重力。
2、研究方法 : 控制变量法 应该用哪组效果会好 (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当牵引小车的物体质量取值较大时,得到的图象将有明显的弯
⑴ 平衡摩擦力 曲,如图所示,试分析其原因。
⑴ 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
⑵ m << M
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3、数据的处理方法 —— 图像法 200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对象,可用天平称其质量
则40下0 列说法中0.要正确的点是 ( :)设法使图线成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0.15
F/ N
0 0.1 0.2 0.3 0.4 0.5
次数
1
当拉
2
力不
3
变时
4
5
a/m·s -2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如图一个木块正在倾角为θ为的三角斜面上匀速下滑,试
求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和θ的关系。
N
mg cos FN
mg sin FN mg cos
所以:
sin cos
tan
Ff
Gsinθ N θ
θ
G Gcosθ
思考:如果物体的质量变化是否还需要再次平衡摩擦力?
一.实 验 探 究 研究方法 “a”与“F”、“m” 二个物理量均有关系,应该从何处入手呢?对于多变 量问题我们常常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控制变量法
一是保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二是保证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那我们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如何测量,有什么好的方案呢? 测质量 加速度 合力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四.实验过程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小窗口播放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五、数据处理
1.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 系,把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表中:
思考:质量、力与加速度分别如何测量? 质 量 —天平 加速度 —— ? 恒 力 —— ?
二.实验方案
方案一 利用小车木板
以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钩码、
刻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运动。
用天平测出 小车的质量m
砝码的总重力G当作 小车受到的拉力F
从打点计时器打 出的纸带计算出 小车的加速度a
物理量 作用力F 加速度a
1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一.知识梳理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注意要点:(1)(2)(3)二.问题精析【问题1】在的实验中,小车包括砝码的质量为什么要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问题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做实验时,实验前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应当如何平衡摩擦力?【问题3】-F图线出现截距的原因和调整方法是什么?三.课后练习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A.不能将装砂子的小桶用细绳通过滑轮系在小车上B.小车后的纸带必须连好,但打点计时器可以不打点C.应使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相邻点迹间的距离相等D.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必须再次平衡摩擦力2.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A.应该使砂子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B.可用天平测得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1,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2,根据公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是为了减小误差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线直接地作出判断3.某学生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测得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右图中作出a-F图线(2)图线在F轴上截距物理意义是(3)图线斜率物理意义是4.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没有考虑砂桶的质量,结果的图象应该是哪一幅?()5.右图是根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数据描述的三条a-F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条倾斜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相同B.三条倾斜线所对应的小四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同C.直线1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D.直线3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6.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
他所得到a-F关系可用图1-11中哪根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数据处理 1.分析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依据表格1,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以外力F为横坐标,作 出a-F关系图象.
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 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 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 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
摩擦力的标志.
(2014·南京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 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 情况,请你指出该同学的五个差错;
(1)电源_应__用_6__V_交_ 流;电源 (2)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_应__靠__右__端_; (3)滑轮位置_应__使__拉__线_水;平 (4)小车位置_应__靠_近__打__点;计时器 (5)长木板_应__垫__高__右__端__平_衡__摩__擦__力.
两有车( 的A 位) 移分别为x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A.当m1=m2、F1=2F2时,x1=2x2 B.当m1=m2、F1=2F2时,x2=2x1 C.当F1=F2、m1=2m2时,x1=2x2 D.当F1=F2、m1=2m2时,x2=2x1
方案三:利用气垫导轨来探究
挡光板 △x 光电门1
怎样改变小车的质量?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重物的 质量分别为M、m,并把数 值记录下来. 2.按如图所示把实验器材安 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 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施加 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 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不挂重物的小车在斜面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
2.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 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4.2探究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400
500 800
1.25
1.00 0.63
(3)现需通过图象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请利用表格数据,在 如图所示坐标系中描点作出相应图象.
【规范解答】(1)遮光条的宽度很小,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 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d d ,v2 .滑块由光电门1到光电门2做匀加速直线运 t1 t 2 d 2 d ( ) ( )2 t1 . 动,由v22-v12=2ax可得 a= t 2 2x
(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的质量总共做了6组 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后,你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 250 300 350 a/m•s-2 2.02 1.65 1.33
质量.只有如此,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
拉力相等 3.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 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 按住小车
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 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5.作图时两轴标度比例要选择适当.各量须采用国际单位,这 样作图线时,坐标点间距不至于过密,误差会小些
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1、x2,则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即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 一套砝码)、刻度尺.
一、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0.
4.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
1 图象。 ������
F 一定时, 与 m 成 a
关系。
答案: 1) ( 见解析 ( 反比 2)
返回目录 按Esc键退出
解析: 要画 a
1 1 的图象, 需先求出对应的 , 其数据分别为 ������ ������
0. 0. 50、 67、
1 ������
0. 和 1. 然后描点、 80 00, 连线, 得到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 a 与 成 正比, a 与 m 成反比。 即
1
( 由 a F 图线可知 F 增大至某值时小车开始有加速度, 3) 说明实验前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返回目录 按Esc键退出
(1)加速度 a 和质量 m、受力 F 都有关系。研究它们之 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先保持质量不变, 测量分析加速度与力的 关系, 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 测量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考虑到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过程可能出现的误差, a F 图象 作 时, 其图线不一定过原点。 (3)作 a F 图象时, 纵坐标轴上的标度大小要选取适当, 横、 选取的标 度应使作出的 a F 图线尽量“ 充满” 坐标系。
2 2
2������ ������
������
������
2. 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 由实验图象可知, m 一定时, 在 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 a∝F; F 一定时, 即 在 a 的倾斜直线, 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
返回目录 按Esc键退出
1 图象是过原点 ������
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 系
返回目录
按Esc键退出
4.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 质量 _____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F,测 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 合外力 应保持______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 测出相应的加速度a. (3)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 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 关系图象应选用( C )
实验方案(一)
如何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如果实验中,小车的质量改变了,是否需 平衡摩擦力: 将导轨上打点计时器一端垫一定高度 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FN G1
f
G G1平衡摩擦力f。
钩码重力近似等于绳子拉力,用以表示小车 受到的合外力F
实验方案(一)
如何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方案(一)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实验方案(一)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方案(二)
设计对比试验
应如何控制小车的质量相同(或不同)? 应如何控制小车所受的拉力相同(或不同)? 应如何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实验方案(二)
怎样比较物体的加速度
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2 2x x at a 2 2 t
可以看出 a 与 x 是成正比的。如果测出 多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2,位 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
a与m成什么关系?
aF
0.30 0.15 0 0.1 0.2 0.3 0.4 0.5 F/ N
实验方案(一)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实验方案(一)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a/m · -2 s 次数 m/Kg 应控制相同的物理量是 应控制不同的物理量是 拉 1 0.400 0.861 力 2 0.500 0.692 应如何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不 3 0.750 0.470 1.0 变 4 1.000 0.352 0.8 5 1.200 0.29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材分析:《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必修1模块中“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主题下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课标的解读为: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质量的关系,是指两个关系:一是在物体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大小与受力大小的关系;二是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实验,是指学生实验,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实验。
加速度与力、质量均有关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关系,这里的“力”是物体受到的合力,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测量合力。
利用斜面知识,当斜面倾角取特定值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阻力抵消。
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细线张力大小。
对于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细线张力约等于砝码盘重力,可待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后再解释。
在分析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由于反比关系不好验证,通过数学变形,可验证a 和1m成正比,这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学生要掌握。
学情分析:经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学生知道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具有加速度。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了解加速度与力、质量二者均有关系。
控制变量法是学生熟悉的实验方法,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使用过多次,这些为本节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打下基础。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用1m的数据作为横坐标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思维跨度较大,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跨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种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设计过程,能够依据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学会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2.学生经历用图像处理数据的过程,能从图像中发现物理规律。
3.学生经历实验操作和测量的过程,知道平衡摩擦力、减小系统误差等操作方法,体会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会分享的团队精神。
4.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 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 m 与小车总质量 M 之间 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 [解析] (1)平衡摩擦力时,不应将钩码挂上,把不带滑轮的木 板一端适当垫高,当小车在木板上恰好做匀速运动时,表明已 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钩码质量 m 远小于小车总质量 M。 [答案] (1)C (2)m≪M
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 关。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培养 动手操作能力。(重点) 3.会根据原理去设计实验,处理实验 数据,得出结论。
基础储备 明确原理
紧抓教材 落实基础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和灵活运用图像处理物理 问题。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7.把各次实验中的数据填入表 1 内,作用力大小等于
小桶和砂受的重力 mg。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 a,横坐标
表示作用力 F,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
点,作出 a-F 图像。
表1
实验次数
1 2 3 4 56
小桶及砂总质量 m/kg
小车所受拉力 F/N
小车加速度 a/(m·s-2)
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
(3)根据图丙可知,s2=5.50 cm,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 Hz,
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 T=0.1 s,加速度的大小 a=ΔTx2 =
(5.50-3.10)×10-2 0.12
m/s2=2.40 m/s2。
答案:(1)点迹均匀 匀速 (2)C (3)5.50 2.40
要点 2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事项 (1)使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2)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判断 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直接观察,也可以用打点计时器 打出的纸带判定(各点间间距相等)。 (3)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再放手。 (4)在作 a-F 和 a-M1 图像时,应使所描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 两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 ,就能说明a与F成正比. _____
图3
学习·探究区
(2)研究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
学案2
如图 4 所示,因为 a-m 图象是曲线,检查 a-m 图象是不是 双曲线,就能判断它们之间是不是反比例关系,但检查这条 1 曲线是不是双曲线, 相当困难. 若 a 和 m 成反比, 则 a 与m 必
常量 ,即 (2)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_____
Δx=aT2.
知识·储备区
学案2
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求加速度.如图1所示,相邻计数点 x6+x5+x4-x1+x2+x3 的时间间隔为T,则a= 9T2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1
知识·储备区
学案2
4.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学习·探究区
学案2
例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图6 C.理想实验法
的实验中,利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 1 的关系,应作出a-m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 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学习·探究区
二、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并把数值记录下来.
学案2
2.按图5所示的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挂小桶用 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施加牵引力.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5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 块,反复移动木块位置,直到轻推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 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时车拖着纸带运动时所受的摩 擦力恰与车所受到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平衡.
• •
学案2
• (2)要测量的物理量 • 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用天平测 出. • 小车受的拉力F——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盘 内砝码的总质量m′,由F=m′g算出. • 小车的加速度a——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纸带测算出.
学案2
(3)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
方法一: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可以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并用秒表测量时 间,然后由 a
学习·探究区
学案2
4.在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在小车上加放适量的砝码,用 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质量m,并记录下来.把细线系在小 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此时要调整定滑轮的高度 使线与木板平行),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待打点计时器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在纸带上打好点后取下纸带,并设计表格如下. 次数 小车加速度a/(m· s-2) 砂和小桶的质量m/kg 拉力F/N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和小桶的质量(要用天平测 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 1 2 3 4 5 6
学案2
• 2.平衡摩擦力后,每次实验时必须满足在小车上 所加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砝码和小盘的总质量的条 件下进行.只有如此,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 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 • 3.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 量靠近打点计时器(或尽量远离定滑轮的一端), 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在小车到达定 滑轮前应按住小车.
学习·探究区
学案2
6.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算出每条纸带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作用力(大小近似等于 砂和小桶的重力),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小车运动的a-F图 象,从而得出a-F的关系.
学习·探究区
学案2
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 的实验,求出相应的加速度,并设计表格如下.根据实验 1 结果画出小车运动的a-M图象,从而得出a-M的关系. 次数 小车加速度a/(m· s-2) 小车质量M/kg 1/M /kg
学案2
•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的重力, 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小车从同一位 置释放,并记录好相应纸带及重物的重力m1′g、 m2′g…
• 6.保持小车所受合外力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 码,并测出小车与所放砝码的总质量m,接通电 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 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正比 .我们采取“化曲为直”的方法,以 a 为纵坐标, 成______ 1 1 1 以m为横坐标,作出 a-m图象,若 a-m图象是一条直线,说 1 正比 ,即 a 与 m 成______ 反比 . 明 a 与m成______
图4
学习·探究区
学案2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7 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学案2
解析
(1)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先保证物体质量不变,
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再保证物体受到的合力不变,探 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探究 a 与 m 的关系时,保持 F 不变,改变 m 大小;探究 a 与 F 的关系时,保持 m 不变,改变 F 的大小,故 A、B 错.
刻度尺 、_____ 天平 . 交流电源 、纸带、________ 垫木、打点计时器、__________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5.实验原理 实验的基本思想——控制变量法
质量 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 (1)保持研究对象即小车的 _____ 作用力 ,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验证加速 量,即改变_________
学案2
• (1)采用控制变量法
• 本实验有F、m、a三个参量,研究加速度a与 F及m的关系时,我们应先控制一个参量不变,再 研究另外两个参量之间的关系.在该实验中: 要求先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所受 的拉力F,讨论a与F的关系; 再控制小车所受的拉力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 量m,讨论a与m的关系.
-1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 2 3 4 5 6
9.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学习·探究区
三、注意事项 1.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学案2
2.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接通电源.用手轻轻地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如果在纸带 上打出的点的间隔均匀,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受到 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 3.改变砂的质量过程中,要始终保证砂桶(包括砂)的质量远 小于小车的质量. 4.作图时应使所作的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 的点也要尽可能的对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但若遇到个 别偏离较远的点可舍去.
• 4.各纸带的加速度a,都应是该纸带的平均加速 度. • 5.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 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的 两侧.
学案2
• 1.小车质量m应比重物的质量m′大得多,其原 理将在后面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中专门讨 论.二者差距越小,图象线性越差. • 2.夹口的密合性能差是造成误差的原因之 一.由于小车的质量和速度较大,夹子不易夹住 小车的后拖线;有些时候夹子夹住一根拖线,而 另一根未被夹住,对应小车仍向前运动,这些都 是造成位移误差的原因.
图2
学习·探究区
(1)小车质量的测量
学案2
天平 测出,在小车上增减 利用_____ _____砝码可改变小车的质量.
(2)拉力的测量
远小于 小车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小 当小桶和砂的质量_______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桶和砂的重力近似等于对小车的拉力,即F≈mg. (3)加速度的测量:逐差法. 2.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化曲为直”法 (1)研究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 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以力F为横坐标, 根据测量数据描点,然后作出图象, 如图3所示,若图象是一条通过原点的 __________
学案2
•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和砝码、细绳、 低压交流电源、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 度尺.
•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 m′,并把数值记录下来. • 2.按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
学案2
学案2
• 3.平衡摩擦力,把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 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 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不挂重物的小车在斜 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 间距相等). • 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 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 重物的重力m′g.
2x
t
2
算出.
方法二:可以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打点计 时器的纸带,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 速度.
学案2
• (4)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
• 在下图中,用钩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匀加 速运动的力与钩码的重力相等.因此,增减 钩码的个数就可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力.
学案2
当然这是有误差的,应当平衡掉摩擦力并 且保持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钩 码的质量,才能这样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 合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平衡摩擦力时,不对小车施加拉力,只在 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块,反复 移动其位置使小车做匀速运动,直到拖在 小车后面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距均匀为止.
学案2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 侯鹰说:“降落伞是飞船和航天员降落 时的‘保护伞’.”
返回舱在减速过程中要获得适当的加速 度,就是靠逐级打开的降落伞产生一定 的阻力.那么,返回舱的加速度与阻力 及其自身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