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宏观经济学重点版(全)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范围山东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体系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本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民原则。
3、充分就业:所有愿意工作的人处于受雇佣状态以及自我雇佣状态。
4、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所导致的消费增加量。
(取值在0—1之间)5、名义利率:银行支付给客户的利率6、实际利率:增加货币购买力的利率7、凯恩斯效应(利率效应):由于价格水平下降引起的实际余额增加,导致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产出增加。
8、庇古效应:当实际余额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时,人们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加上公债的实际价值增加,人们变得更加富裕,从而将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
9、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10、自然率产量:又称充分就业产量,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产量11、潜在的国民收入: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
12、均衡产出: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产出,也就是居民户,企业的全部愿意支出等于经济社会的实际总支出的产出,均衡产出水平状态:Y=AE13、边际储蓄倾向(MPS):(1-c)或者简写为s(0<s<1),收入每增加一单位引起的储蓄增加量,即S sY∆=∆14、平均储蓄倾向(APS):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S APSY=15、IS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16、LM曲线:是这样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并且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山东农业大学(满广富)财政要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总复习考试题型一、单项项选择题(20*1=20)二、名词解释5个(4*5=20)四、问答题6个(6*6=36)五、论述题2个(24分)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市场失灵的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二、政府的经济作用、政府干预手段及干预失效表现(&原因);政府的经济作用:(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2)社会主义公关调控,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扁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与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
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效率问题(2)寻租行为: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滥用权力(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认为地参与;“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三、财政及其基本特征财政: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四、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为满足人们需要,将有限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
山经宏观考试复习重点

理解1.宏观总量经济资源利用微观个量经济资源配置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4.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5.拉斯派尔指数:用一篮子固定产品(基期)计算的物价指数。
帕舍指数:用一篮子可变产品(现期)计算的物价指数。
CPI:消费价格指数,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物品和服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衡量企业一揽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
6.失业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由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正在寻找工作。
7.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I=S 储蓄等于投资三部门经济:I=S+(T-G)四部门经济:I=S+(T-G)+(M-X)8.计划总支出是居民户、企业和政府愿意或计划花在商品和服务上的全部支出。
Y=AE=C+I+G+NX其中,投资愿意发生的和实际发生的不一定相等,有存货投资。
9.乘数10.经济周期:繁荣、衰退、低谷、复苏(经济围绕长期增长趋势交替的出现经济扩张和紧缩的循环往复的现象)11.投资和利率水平反方向变动。
投资函数:I=I0-br12.IS曲线经济学含义:是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和收入(支出)的各种可能组合。
在IS 曲线之右上方任何一点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都表示产品的过度供给,左下方任何一点都表示存在着产品的过度需求。
方向:因为投资需求为利率的减函数,所以IS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移动:扩张政策——向右移动紧缩政策——向左移动13.LM曲线经济学含义:描述了所有使得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
LM左上方的点所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市场存在过度货币供给的情况。
方向:右上方倾斜移动:扩张政策——向右移动紧缩政策——向左移动1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IS陡峭,LM平缓货币政策:LM陡峭,IS平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好)15.流动陷阱——LM水平古典区域——LM垂直其他区域——向上倾斜16.总需求曲线来自于IS—LM模型,经济学含义: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价格水平与收入水平的组合。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民经济的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定义:➢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国民原则➢GDP是以国境为界,即本国境以内的所有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记入该国的GDP,它强调境内工业。
➢GNP是以国民为界,即本国国民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都记入该国的GNP,它强调的是民族工业。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2、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又称成本法。
收入法计算公式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3、生产法: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反映GDP的来源。
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
三种核算方法总结➢生产法(增加值法) GDP = 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
➢支出法GDP = C + I + G + (X - M)➢收入法GDP =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企业间接税、转移支付+ 折旧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1)产出=收入。
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
2)产出=支出。
最终销售=最终支出。
第三节与GDP相关的其它经济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一)含义: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docx

宏观考试重点一、名词: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经济休系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说明:GDP测度的是绘终产品的价值;GDP是一个流量概念;GDP是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有些产品和价值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木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尺原则。
3、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即:失业率二(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X100%以u代表失业率,则有:w=£xlOO%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人,可以归于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者三L种类型。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冇货币因素干扰的借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鬧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
实际上,由丁•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技能并支付不同的工资,工人可能会离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來寻找一份新的更好的工作。
这种由于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 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火,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Z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与摩擦性失业不同的是,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工人试图寻找最适合他们个人技能的工作,而是现行工资下,劳动供给人于劳动需求。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差别:由丁• 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Z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规律以及经济运行的总体原理。
对于山东省考研经济学的学习者来说,掌握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知识,对于备战考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中的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整个经济的总量问题,如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宏观经济学对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等。
1.宏观经济学对象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包括该国或地区的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失业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
宏观经济学通过研究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经济现象与政府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等。
其中,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的收入总额;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产出的增加率;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人口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定的假设。
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有市场经济假设、理性人假设、稳定性假设等。
市场经济假设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作用;理性人假设认为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是理性的;稳定性假设认为经济系统总体上是稳定的。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和预测宏观经济现象的工具。
它主要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货币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
1.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研究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总供给受制于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总需求受制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因素。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复习指南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复习指南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对于准备参加山东省考研经济学考试的同学们来说,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的复习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1.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等。
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内生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进行分析,而新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则强调有效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2. 经济周期及其波动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波动的起因和规律,经济周期包括扩张期、高峰期、衰退期和低谷期。
经济周期的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投资、消费、货币政策等。
掌握经济波动的规律和对策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货币与物价1. 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货币供给受到央行的调控。
货币供给的变化对于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通货紧缩则是货币供应量不足导致物价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于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理解其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1.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净产值(NNP)、国民收入等指标。
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和计算公式对于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增长与资源约束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而资源的稀缺性限制了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增长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率提升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了解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失业与就业1. 失业类型及其原因失业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宏观经济学重点

宏观经济学1、GDP与GNP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国X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2、GDP的定义(6个方面):⑴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⑵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
⑶是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出售的。
⑷是一定时期内,包含时间因素。
⑸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念。
⑹仅仅指为市场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价值,不包括非市场活动。
(如慈善捐助)3、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如,2016年价格*2016年产量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如,以2010年为基年,2010年价格*1016年产量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5、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用以反映价格波动和通胀)6、消费、储蓄、可支配收入关系:S=Y-C即储蓄等于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差7、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8、(名义)货币供给M增加,LM曲线向右下移动;反之,LM向左上移动。
9、在均衡产出水平上,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计划存货投资则不一定。
10、转移支付和政府支出对总需求影响是否相同(乘数)乘数不同,但都是正向影响。
政府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增加转移支付与减少税收的效果相同)11、部门的多少(2/3/4部门)和乘数的关系部门越多,乘数效应越小。
12、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上升,价格水平上升。
13、利率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者。
对14、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GDP折算指数(衡量通货膨胀)在某一年变化方向和幅度一致?错误,变化方向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它们所选择的作为计算基础的一篮子商品的种类和商品的数量各不相同,变化幅度有很大差异。
15、投资需求对利率是否敏感与挤出效应的关系: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IS曲线平坦,利率上升使私人投资减少更多,挤出效应大。
16、开放经济下的乘数小于封闭经济。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整理一、宏观经济学简介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以及对经济政策的分析和决策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指标,通过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来预测和调控经济。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 均衡性假设: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均衡模型,即在某些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内各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
2. 理性经济人假设:宏观经济学假设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是理性的,即他们会权衡利弊并追求自身最大利益。
3. 调整性假设: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宏观经济体,即整个经济系统。
这个系统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可以通过内部或外部调整机制来恢复均衡状态。
三、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指标1.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经济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通常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来衡量。
3.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就业情况的好坏。
4.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存款中需要储备的一部分比例,用于满足存款者随时取款的要求。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活动水平。
四、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和模型1.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认为,经济不稳定和失业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实现稳定增长和高就业水平。
2.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性,认为市场供求关系可以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往往会带来不良后果。
3. AD-AS模型: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影响的一个基本模型。
它揭示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4. 货币供应模型:货币供应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以及宏观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在山东省考研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占据重要位置,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它的重点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对其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研究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基本工具。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国民支出等核算指标。
1. 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
它通过测算在一定时期内,该地区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来确定。
2.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机构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包括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组成部分。
3. 国民支出国民支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总额。
国民支出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等方面。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中另外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生产总值实际增加的过程。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来实现。
2.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从繁荣到衰退,再到复苏的波动过程。
通常有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萎缩和复苏。
三、货币与银行体系货币和银行体系是宏观经济学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是指一种被普遍接受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手段的经济特殊商品。
货币的功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贷款支付等方面。
2. 银行体系的角色和职能银行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各种银行机构的总称。
银行体系的角色包括储蓄资金的吸收、信贷资金的发放、支付结算、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执行等。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梳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的学科,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状况,涉及国家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和政策制定等方面。
以下是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的梳理。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1. 经济增长的定义与测量方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持续、稳定增加,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等。
2. 经济增长的因素与模型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制度环境等。
经济增长模型主要有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等。
3. 经济周期的概念与特征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总量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波动的现象,包括经济繁荣期、经济衰退期、经济低谷期和经济复苏期等不同阶段。
4. 经济周期的理论与政策经济周期的理论主要包括需求冲击理论、供给冲击理论和经济政策的作用等。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目的是通过调控经济总量来稳定经济周期。
二、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1. 国民收入的构成与概念国民收入由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构成,是国民经济中创造的各种收入的总和。
2. 国民收入的计量方法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计量方法主要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等。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主要通过统计国内各个部门的产出进行计算。
3. 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国民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分配,包括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通过税收与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
三、投资与消费1. 投资的概念与分类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入到生产和经营等方面,以增加资本的数量和质量。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投资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和直接投资等。
2. 消费的驱动因素与消费函数消费是指个人或者家庭为满足需求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全科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全科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梳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方面的问题。
在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全科复习中,宏观经济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需要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全面复习。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将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几个部门,并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GDP 核算、消费、投资、储蓄和国际收支五个部分组成。
1. GDP核算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总价值。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根据不同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来计算GDP,收入法是根据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收入来计算GDP,支出法是根据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来计算GDP。
2. 消费、投资、储蓄消费、投资和储蓄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包括家庭和政府的消费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本的增加和存货的变动,在核算体系中是一种延续性的支出,储蓄则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从其收入中剩余下来的部分。
3.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情况。
国际收支分为贸易收支和资本收支两个方面,其中贸易收支主要是指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情况,资本收支主要是指外国投资和外国借款等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基础。
下面对宏观经济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简要介绍。
1. 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全部服务的总需求量,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全部服务的总供给量。
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均衡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
2. 政府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来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平衡。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分析与理论掌握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分析与理论掌握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宏观经济活动的总体规律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对经济学研究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在山东省考研经济学的复习中,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内容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概念、重要理论和分析方法三个方面对该学科的复习资料进行详细的介绍,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它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规律,研究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干预对经济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学中,核心概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等。
了解这些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1.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其中,重要的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内生增长理论则强调人力资本和创新的重要性,新长理论则将制度与经济增长相结合。
理解不同理论的观点和假设以及它们的差异对于考生深入理解经济增长机制具有帮助。
2.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用于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和稳定的原因。
其中,短期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主要包括凯恩斯总支出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长期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主要包括新古典合成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理解这些模型的构建思路和内涵,掌握其在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对于考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至关重要。
三、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是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大数定律说明样本量越大,样本均值越趋近于总体均值;中心极限定理则说明当样本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于正态分布。
了解这些定理的意义和应用,能够帮助考生在实证研究中进行合理的抽样和推断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化为 r= ( α+e)/d- (1-β)y/d.。IS 曲线的斜率既取决于β, 也取决于 d。 ①d 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 反应程度,反映在曲线上是:利率 较小变动就要求收入较大变动与 之相配合, 这样才能使产品市场均 衡。经济含义:由于 d 变大,意味 着投资对利率更加敏感, 如果利率 r 发生变化, 投资将有较大的变化, 由于β(边际消费倾向)没太大变 化,那么收入将有较大变化,因此 利率对收入更加敏感,因此 IS 曲 线更加平缓,斜率=(1-β)/d。② β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β较大, IS 曲线的斜率也会较小,这是因 为: β较大, 意味着支出乘数较大, 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 收入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因而 IS 曲线就较平缓。 经济含义: β变大, 投资乘数变大,r 变动,同样投资 引起的收入变化更大,r 对 y 更敏 感,IS 曲线更平缓。 3.IS 曲线的移动: (1)投资需求变 动,由于种种原因,在同样利率水 平上投资需求增加了, 即投资需求 曲线向上移动,于是,IS 曲线向上 移动, 其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 移动量乘以乘数,反之,若投资需 求下降,则 IS 曲线向左移动。Y= (α+e-dr)/(1-β),Δy=ΔI/(1-β)=k ×ΔI。 (2) 储蓄函数变动,如果投 资需求不变, 同样的投资水平现在 要求有的均衡收入水平就要下降, 因为同样的这一储蓄, 现在只要有 较低的收入就可以提供出来, 因此 IS 曲线就会向左移动, 其移动量等 于储蓄增量乘以乘数。 由于储蓄意 愿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变小,投资 乘数变小, 同样的投资变动额所引 起的收入变动额下降, IS 只能向左 下方移动。y= (s+α)/(1-β),Δy= Δs×k,s=α+(1-β)y。 4.流动性偏好:是人们对货币的偏 好。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 好, 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灵活 性最大的资产。当利率极低时,人 们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 都不会 再去购买有价证券,都要留在手 中,因而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 大,这时候,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 给,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R2/(1+r) ²…….R 公式: 指资本品供给价格; R1,R2,R3…指 第一、第二…第 n 年的预期收益; r 指资本边际效率。上式表明,资 本边际效率 r 的数值取决于资本品 的供给价格和预期收益。在其他条 件相同的情况下, 资本品供给价格 越高,资本边际效率越小;预期收 益越高,资本边际效率越大。资本 边际效率会随着社会投资的不断 增加而呈递减趋势:①从供给价格 看,社会经济活动中投资越多,对 资本设备的需求越多, 资本设备的 价格越高, 为购置资本设备而付出 的成本就越高,如果其他不变,投 资的预期利润率必将下降②从预 期收益看,随着投资的增加,生产 规模扩大, 产品的未来供给会越来 越多,销售困难或者下降,则投资 的预期利润率要降低。 第十二章 1.IS 曲线的推导: (1)产品市场均 衡: 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 等。 (2)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两 部门中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 c s c i 简化为:s = i 实际表示 的是资本市场均衡的条件,但在封 闭的经济中,它又表示产品市场的 均衡。 (3)均衡的收入的公式: y= ( α+e-dr)/1- β从公式可以看到要 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 即储蓄等于 投资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成 反向变化。 如图 1 表示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 数;2 图表示投资和储蓄的均衡状 态,起自原点的 45°倾斜的直线, 表示投资始终等于储蓄的组合点 的集合。利率下降时,投资增加, 储蓄也相应增加,这才达到均衡; 3 图表示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 数;4 图中得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 点。 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 率和收入的各个组合点联结起来, 就得到了 IS 曲线。由于利率下降 意味着一个较高的投资水平, 从而 有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因 此,IS 曲线的斜率是负值。 2.IS 曲线的斜率: IS 曲线的斜率大 小取决于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的 斜率。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 的代数表达式为 y= (α+e-dr)/1-β
GDP 以领土为统计标 居民生产的; 准, 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而不管是 谁生产的。因此其关系是:国民生 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 收入净额。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本 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价值的 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 产品的价值总和。 国外要素收入净 额 为 正 GNP>GDP , 如 为 负 值 GDP>GNP。 第十一章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人们收 入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的增加,但 消费的增加量总小于收入增加量, 造成的后果是社会生产和收入不 断增加时, 人们消费支出的增加量 总小于生产和收入的增加量, 如果 储蓄不能完全转化为投资,增加的 产品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就必然一 期产品积压,造成经济危机。 2. 消 费 函 数 和 消 费曲线: 消费函数 是指人们的消费 支出与决定消费 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依存关系。 消费曲线 c=f(y),B 是消费曲线与 45°线交点,表示这时候消费支出 和收入相等。 ①直线上任一点 C=Y②B 点左方 消费大于收入,C>Y③从曲线上 看,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增 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 幅度④消费曲线上任何一点斜率 都是消费倾向⑤消费曲线上任一 点与原点相连的射线 斜率是这点相应平均 消费倾向⑥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平均消费 倾向也递减,但平均 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 际消费倾向。图表示的是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的情况, 如果消费和收入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 向是一个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 下式表示 c=α+βy。 α是必不可少 的自发消费部分, β为边际消费倾 向, β和 y 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 消费。 3.储蓄函数和储 蓄曲线:储蓄函
数和消费函数一样, 储蓄函数也可 分为长期储蓄函数和短期储蓄函 数。短期储蓄函数式为:S=S0+SY 式中,S0 为初始储蓄,亦称为 自主储蓄,sY 为引致储蓄,即由 Y 变化引起的储蓄。可用坐标图表 示,线性储蓄函数如图所示。它的 方程式是 s=y-c=y- ( α + β y)=- α +(1-βy)即 S=S0+SY。E 是储蓄曲 线与横轴交点, 表示这时消费和收 入相等即收支平衡,储蓄为 0,E 点以右为正储蓄,以左为负储蓄。 4. 消 费 函 数 与 储 蓄函数关系: (1) 消费函数和储蓄 函数互为补数, 二 者之和等于收入: c=α+βy;s=-α+(1-βy);c+s=α +βy-α+y-βy=y①在 y=y。 时, c=y,s=0②在 a 点左方 c>y,s 为负 ③在 a 点右方 c<y, s 为正。 (2)平 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随 收入增加而递减,但 APC>MPC; 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随 收入增加而递增, 平均储蓄倾向大 APC 和 APS 于边际储蓄倾向。 (3) 之和恒等于 1,MPC 和 MPS 之和 也恒等于 1。 5.投资乘数: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是 关于投资变化与收入变化关系的 理论,当投资增加Δi 时,国民收 入增量Δy 将是投资增量Δi 的若 K 就是投资乘数, 干倍或 K 倍, 即 K=Δy/Δi(1)投资乘数的作用具 有两面性: 投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 入按 K 倍增加;投资减 少会引起国民收入按 K 倍减少。 (2)投资乘数 受到限制:①在将投资 品部门和生产品部门增 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 时, 投资乘数的作用会大大缩小② 在没有可供利用的劳动力等各种 经济资源时, 投资增加也不能使产 量和收入增加, 要受限制③在将收 入增加用来购买消费品时, 因生产 条件限制,消费品生产不出来,货 币收入增加而实际收入不能同比 例增加, 要受限制④在将增加的收 入用来购买投资品和消费品存货 以及购买外国的商品时, 作用会减
少。 (3)某一部门的扩大,会引起 其他部门一定程度的发展, 从而引 起产量和收入变动, 这是客观存在 的事实。 投资乘数以边际消费倾向 递减的主观心理因素为依据, 因而 不能正确地反映投资增长同产量 (或收入)增长之间的客观关系。 6.加速原理: (1)加速原理和边速 速数①基本观点: 投资是收入的函 数, 收入或产量的增加将会引起投 资的加速度增加, 也就是说投资的 增加比收入和消费增加的速度更 快②资本产量: 生产一单位的产品 所需要的资本量③加速系数: 增加 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 即 V=ΔK/ΔY(2)加速原理作用 和要点: ①社会所需的资本品总量 在资本产量即定时, 取决于收入或 产量水平②投资的变动率大于收 入或产量的变动率③要想保持投 资水平不降低, 收入或产量必须继 续增长④加速的双重含义: 当收入 或产量增加时, 投资的增加是加速 度的,但收入或产量减少时,投资 的减少也是加速度的⑤收入或产 量变动决定着投资的变动, 必须建 立在生产设备及资源充分利用而 没有闲置的情况下。 7.投资与利率:凯恩斯认为是否对 新的实物资本进行投资, 取决于这 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 与为购买 这些资产而必须借进的款项所要 求的利率的比较。 当前者大于后者 时,投资是值得的;反之不值得。 因此,在决定投资的诸因素中,利 率是首要因素。 在投资的预期利润 率既定时,企业是否进行投资,首 先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 时,投资需求量会减少;利率下降 时,投资需求量会增加。总之,利 率是投资的函数。因此,利率上升 时, 投资者自然会减少投资物品的 购买, 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 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 i=i(r)其中 i 表示投资 r 表示利率。 8.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按照凯恩斯 的定义,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 率, 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 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 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 者重置资本。 资本边际效率的一般
陷阱: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 保持在手中的情况称为凯恩斯陷 阱或流动性陷阱。 5.货币需求动机:出于以下三种不 同的动机: (1)交易动机,指个人 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而需要货币的动机①收入和支出 在时间上不同步②交易动机的货 币需求量决定于收入水平。 (2)谨 慎动机或预防动机, 指为预防意外 支出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 机①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②个人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数量 主要决定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 但从全社会看, 这一货币需求大体 上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增函 数。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 住有利的机会购买有价证券而需 要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利率越 高,有价证券价格就越低;利率越 低,有价证券价格越高。总之,对 货币的投资需求取决于利率, 若用 L2 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 用 r 表示 利率, 则这一货币需求量和利率的 关系可以表示为 L2=L2(r)=-hr,式 中,h 表示投机动机所需要的货币 量同利率的比例。 6.货币需求函数:货币的交易需求 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 而货币的 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因此,对货 币 总 需 求 函 数 可 表 示 为 L=L1+L2=L1(y)+L2(r)=ky-hr, 式中 L1,L2 都是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 求, 即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 需求量。k 和 h 是常数,k 衡量收 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多少,这 是货币需求关于收入变动的系数 h 衡量利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 率提高时货币增加多少, 这是货币 需求关于利率的变动系数 (货币需 求的利率弹性) 。根据货币需求曲 线, 利率上升时, 货币需求量减少; 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量增加。货 币需求量与收入的正向变动关系 是通过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和左 下移动来表示的; 而货币需求量与 利率的反向变动关系则是通过每 一条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 来表示的。 7.货币供求均衡 和均衡利率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