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与修改局部完善
文章写作与修改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习作比较
小明
昏暗、肮脏的牢狱中,
神情憔悴的他呆坐在地上,内
心的焦灼让他眉头紧蹙,到底
该如何选择?到底该如何选择!
一条路,不堪忍受如此奇耻大
辱,以死明志;一条路,接受
宫刑,保全性命,因为他的心
中还有未完成的愿望 啊!那不
原因: “诚然”这个词起引起下文转折的 作用,据此下文应接着阐述毛遂自荐的精神也有 该否定的一面,这与作者的观点相悖。下文,说 的是不敢表现自己的人“不是因为谦虚,而是心 理问题”,与第一句话构不成转折关系。
例文一点评:
例文借鉴
1. 题目的修改。 俗话说“好题一半文”,好 的文章题目既要与文章内容协调一致,又要耐人 寻味,内涵丰富。
例文原题目是“眼睛”,修改稿为“她有一 双明亮的眼睛”,这一改可谓巧妙!这篇文章塑 造了一位乐观的盲女形象,题目却反其义而为之! 她的眼睛的确看不见,但心理却是“明亮”的, 这样的题目增强了文章的内涵,值人深思。
修改稿举王安石的例子,强调了他“严谨治 学,强调创见,忌雷同”的修养,很典型,也相 对新颖。修改稿还列举了当今人们的修养普遍欠 缺的一些事实,这就使文章有了强烈的现实感、 针对性。
对于文章内容或思想上存在的 毛病,我们应该如何改呢?
①“纷”就是冗繁,杂乱。诸如材料臃肿,思绪 混乱,横生枝节,尾大不掉,都在可“整”之 列。其结果,应使文章做到简洁明快,首尾圆 合,脉络分明,详略得当。
三、下面两段文字都有毛病,请你修改。 1. 第一段的主要意思是,我被父辈的辛酸往事震撼,
第二段首句是这一段的中心,这一段强调的重点是爸爸 “在学习上激励我奋进”,与第一段所讲的内容大相径庭, 让人无法确定中心。第二段中还有一些句子游离这一段的 中心,可这样修改:
【高中语文】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二节局部的完善ppt精品课件

• 有一次,我爸让我砍木头。他说把木头竖起来砍, 我不相信。我就把木头横着放。结果,十分钟过 了,我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还是没有砍出一 块木头。还有一次,大冬天的去上学,我家离学 校比较远,爸爸就让我戴上手套。我感到太麻烦 了,就匆匆忙忙地跑向了学校,晚上睡在被窝里, 两只手出奇地发痒,第二天手就肿了起来。其实 这样的例子,你经过也很多,只是你没有注意, 今天我写出来,你有同感吗?反正我是感觉到了 意义了。 • 这段文字中讲述了生活中的两件小事,虽可能是 真实的,但没有典型意义,不能以理服人,也不 能以情动人。
中心明确的要求
• 1. 中心唯一,始终如一。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 必须明确。 “话题”都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较多,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但是无 论怎样变化,文章的中心都必须与“话题”的中心意思相合, 并且文章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 作中心。作者不能提出与中心论点相对立或矛盾的观点,防止 论证过程中,转移论题、偏离题意。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如 果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 云。因此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必须受中心的管 束和统帅,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 2.立场明确,形式精炼:中心论点本身应该明确的表示赞成 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决不能模棱两可、含 糊其词;论点一般由简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达到一针见血之 功效。
如何做到中心突出:
• 技巧1:抓关键词,明确中心 • 在考场作文中,需要作者咬文嚼字,对于体现文章主旨的 关键词紧抓不放,在开头、中间、过渡、结尾等文章的主要位 置,不断地陈述这个关键词以及由此产生的解释、强调性的文 字,这样的文章给人感觉思路缜密、严谨,不会有松散的感觉。 那么,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自然明确突出。其实这也就是一种 重复的点题。字面重复点题法: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 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者中心, 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 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 容易把握,对评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会产生强大冲击。似曾相 识点题法:在行文过程中,似曾相识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 不变的是基调,变化的是细节,不断强化主题,又在变化中给 人丰富生动的感受。表现在形式上,在作文的多处反复点题, 点题的形式每次都有变化,避免了字面重复点题法的生硬,变 刻意点题为自然点题,显得机智圆熟。浓墨重彩点题法:避免 前文点题不足的缺失,在结尾一段或几段文字点题,以强大的 视觉冲击力,以多方面反复强调的力度,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 效果。
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修改与完善

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修改与完善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修改与完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修改和完善,作者可以提升论文质量,使其更加清晰、准确、一致,从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本文将探讨论文修改与完善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以帮助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做到这一点。
一、修改的重要性1. 纠正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在修改过程中,作者可以发现并纠正自己文章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
这些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可能会给读者带来困惑,并降低他们对论文的信任度。
通过修改,作者可以提高论文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改善逻辑和结构:一个清晰、有逻辑的结构对于一个成功的论文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修改,作者可以重新审视文章的逻辑顺序和段落结构,使其更加连贯和易于理解。
此外,修改还可以帮助作者检查论文的主题陈述和论证是否一致,确保论文的论点和证据之间的关系明确。
3. 提升语言表达和风格:修改还可以帮助作者改善语言表达和风格,使其更加精练和优美。
通过检查语法错误、不当使用词汇和模糊的表达,作者可以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此外,作者还可以通过修改来检查和统一论文中的引用格式和标注,确保其符合学术规范。
二、修改和完善的技巧1. 组织结构:在修改过程中,作者应该仔细检查论文的组织结构。
论文应该具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论,并且每一部分都应该有清晰的内部结构和段落间的过渡。
作者可以通过重新排列段落的顺序或添加主题句来改善结构,并确保每个段落都与整个论文的主题密切相关。
2. 语言表达:在修改过程中,作者应该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作者应该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词汇和模糊的表达,而应该选择精确、简练的词语来传达意思。
此外,作者还应该检查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并确保每句话都清晰明了。
3. 修订逻辑:修改过程中,作者应该检查论文中的逻辑顺序和论证是否合理。
作者应该确保每个论点都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并与其他论点相互连接。
如果发现逻辑错误或冗余的内容,作者应该及时进行修订,以提高论文的逻辑性。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2节 局部的完善

座钟楼上各有一座四面大电钟,每面直径长达四米。⑧针和字
标里面装着电灯,距离三四十公里就能看到。⑨长短针是用乳 白色玻璃和金属框做的。⑩钟面是墨玉大理石铺贴的。
(选自《写作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本说明语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北京火车 站?遵循了什么说明顺序?
主要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 、描绘景物的方法),遵循了空间顺序。
【佳作一】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世界上能让我泪流满面的不仅仅是洋葱,还有充盈在 我周围的每一次感动。 ——题记
(开宗明旨、简洁明了,点出“让我泪流满面的是感动”这一主 题)
伫立窗前,我为鸟儿滑过时留下的一声或半声啁啾而感 动,它们追求自己的梦想,永远那么灵动自然。乘凉树下,我 为拖着毛毛虫的蚁群而感动,它们演绎着生命的壮观,虽然 弱小是上天注定的,但强大是生命间心灵的融合。
细细咀嚼悲壮的《百年孤独》,用心聆听诚恳的话语, 真诚祝福海子的理想,我泪流满面,这一份份的感动让我在 人生的拼搏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 感动或许只在一瞬间,但感动中和感动后的思考会更加 震慑心扉。因为感动,我在成长。 或许让人感动的不是轰轰烈烈,也不是惊天动地,但每 一次感动都如春风般涤荡我的心灵,拂去我心灵上的点点污 痕。因为感动,我的心灵与心智在随着感动的脉搏一起跳动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为感动而流泪是生命存在的见 证。 心活着,就总会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2.请写出修改后的说明顺序。
①讲北京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第一句。②讲正面 包括几个部分,属于整体介绍,放在第二句。④介绍中间有 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④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 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 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 调整。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③是对这 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4.2《局部的完善》ppt课件

自主学习
一、中心模糊或偏离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个自然段以 至一个句子也要有明确的中心,中心对我们的 构思和表达起着导航的作用。这中心可以写出 来,也可以藏在自己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 必须明确。因为中心模糊不清,文章主题就难 以集中,这种情况下匆匆动笔必然出现一些游 离中心的句子或段落。这样写成的文章就会思 路混乱,一盘散沙,甚至偏题或跑题。由此可 见中心模糊危害极大。如下面2011年湖南卷一
自主学习
不要去埋怨周围的事物,他们的产生有些是去 阻碍你前进的。愚公移山就是个值得学习的例 子。“我们挖,我们死了,儿子挖。儿子死了, 孙子挖,子子孙孙的去挖,总有一天我们能移 开这两座大山。”这就是一种改变。既然不能 改变大山存在的事实,就改变自己的思想,把 大山用一代代人的劳动去“挖”走。这是正是 我们缺少,而要得的东西吗?只有拥有坚定的 信念,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不是全部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 有那些正确、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值得学习的。
自主学习
改 变 社会在发展,人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改变就 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改变,不是说到就一定能做到的,需要许多因 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要去希 望其他事物改变来适应你,而是需要通过改变 自己,去适应大家。 他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式。我们不断的改 变自己那些不好的方式,就能使自己更加优秀。 当然,这样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能拥有的。只 有那些意念坚定,敢于改变的人,才缺乏的国家,今年的多个省 市都出现了缺水的景象。这些原因的出现多为 水资源浪费。在家里有些只是脏了点的水,就 被无情的倒掉,比如洗手的水还可以用来冲厕 所,淘米的水还可以用来清除蔬菜上的农药成 分等。这都是节约用水的方式。在路上,有的 消防龙头出现问题,却无人管理。这都是我们 需要改变的。
文章写作与修改11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关于“话题探究”这是一个说明语段,介绍的是一个建筑物,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需要遵循空间顺序。
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此文段,画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这些都对句子的衔接起一定的作用,是合理安排语序的指路牌。
找到的关键词分别是:北京火车站、车站大楼、中部和两翼、屋顶、中间顶端、屋顶两旁、钟楼的屋顶、东西两翼的塔楼、每座钟楼上、针和字标、长短针、钟面。
然后由学生来重新排序,并且师生共同总结关于空间描写顺序的规律,即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也可立足于一点,按东南西北的方位逐一介绍。
之后教师可介绍描写景物的其他写法。
如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
还可介绍其他描写顺序。
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可用时间顺序,即顺叙、倒叙和插叙;说明事理,表达观点可用逻辑顺序即主次、总分、层进、因果等顺序。
[参考答案]①讲北京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第一句。
②讲正面包括几个部分,属于整体介绍,放在第二句。
④介绍中间有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
④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
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调整。
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
③是对这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
正确的排序是:①②④⑤⑦⑩⑨⑧⑥③“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一、中心模糊或偏离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甚至于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的中心是通过对《父亲》这幅油画的描写表现农民的纯情与朴实,而第二段画线部分却针对“有的人”的观点大发议论,这些议论不能突出农民的纯情与朴实,偏离了中心,所以教材中说这一部分“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应该删去。
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有一些游离中心的句子。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四章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1 2 3 4 5 6 7 8 9 10
A.在形成电流曲线1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逐渐减小 B.在形成电流曲线2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逐渐减小 C.曲线1与横轴所围面积等于曲线2与横轴所围面积
√
D.S接1端,只要时间足够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就能大 于电源
电动势E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A、B是电场中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场强比B点的场强大
B.一个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大
√C.一个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D.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
图1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2.(改编自人教版选修3-1第5页“演示实验”)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 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2所示,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 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 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 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 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 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成反比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学习目的
• 1.掌握作文修改的大修改小修改的区别 • 2.学习文章整体调整的四个层面 • 3.练习修改一篇文章
话题探究
• 阅读课本第62页的两篇文章,小 组讨论修改稿比原稿好在哪里?
• 1.开头由具体的事例引出,吸引读者。 • 2.增加了事例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 3.观点分析深刻透彻。
高中语文第4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2节局部的完善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 杯家四兄弟(失误作文)
• □ 北京—考生
• “噼里啪啦!”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放起了烟花爆竹。 杯家多年不聚的四兄弟都赶回家过除夕夜。
• “开饭喽!”他们的母亲端上了一道道可口的饭菜。 一家人开心地聚在了一起,四兄弟饮酒畅谈。这时, 他们谈起了各自的事业。
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 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 中心意思是文章的
“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
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对偏离中心的材料要毫不客气
地删除;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 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 一、中心模糊或偏离
•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个段落以至一个自 然段也要有明确的中心,中心对我们的构思和表达起 着导航的作用。这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自己 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如果中心模糊, 思路就会混乱。缺少贯串全文的中心、主旨,文章就 会像一盘散沙。
• 几年后,老四成为国内最知名的一个网络创始人。
• 是啊!人生有时候像一个空杯子未尝不好,一切都可 以从头开始。所以,随时抛弃对你没用的东西,让人 生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的人生像雪地里深深的脚印 一样踏实而又清晰吧!
• 文章存在四大问题:①是没有把握作文题目中的材料 的主旨,材料中的哲理故事核心在于极限问题、顺序 问题、轻重问题,可是,这篇作文的主题定在了杯子 空与不空上,这显然歪曲了故事的寓意;②是故事有 详略不当的毛病,前面对老大、老二、老三的话用墨 过多,这对重点写老四有喧宾夺主之嫌;③是三个哥 哥与母亲对老四劝慰的话与老四的困惑并不完全相符 合;④是老四的变化与发展只草草几笔,不能很好地 体现主题。
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学案《文章写作与修改》《局部的完善》

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第四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二节《局部的完善》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中心模糊的原因。
2、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材料的适当与缺少的原因。
3、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局部思路紊乱与重复的原因。
【学习重点】了解局部性失误的几种情况。
【学习过程】一、阅读“话题探究〞《X火车站》,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点拨:这是一个说明语段,介绍的是一个建筑物,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需要遵循空间顺序。
大家先画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这些都对句子的衔接起肯定的作用,是合理安排语序的指路牌。
找到的关键词分别是:X火车站、车站大楼、中部和两翼、屋顶、中间顶端、屋顶两旁、钟楼的屋顶、东西两翼的塔楼、每座钟楼上、针和字标、长短针、钟面。
现在我们按照空间顺序来重新排序,①讲X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第—句。
②讲正面包含几个局部,属于整体介绍,放在第二句。
④介绍中间有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
④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
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调整。
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
③是对这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
正确的排序是:。
二、阅读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名与实》、《让生活充满成功的期望》,思考造成局部性失误的原因。
三、写作指导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一步完善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局部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中心模糊或偏离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甚至于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效劳。
这个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
如果中心模糊,思路就会混乱。
(二)材料的失当与缺少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有三点:典型性、新颖性和现实感。
材料的典型性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能够吻合而且表达我们所表述事物、观点的本质。
《文章写作与修改》-局部的完善共18张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局部旳完善
“世人著述,不能无病” (魏 曹植《与杨祖德书》)
“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 (宋 张炎《词源》)
修改稿《谈友谊》 原稿《问世间友谊为何物》
比较
请仔细阅读原稿和修改稿中 旳开头三段,这三段主要论述了 一种怎样旳故事 ?
森林突遇黑熊(面对险情) 迅速爬树、置友不理旳人(背叛“友谊”) 机智装死、躲过一劫旳人(认清“友谊”)
你我共勉 你 说 作 文 真 头 疼, 我 说 作 文 实 有 趣。 我 以 我 手 写 我 口, 虚 假 浮 夸 都 是 敌。 整 体 局 部 到 语 言, 冰 冻 三 尺 非 一 天。 他 日 我 若 写 佳 篇,
摘 得 诺 奖 慰 师 心。
习作比较
小华
翻开这一本厚厚旳史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 十列传、十表、八书,一百三十篇。深刻精彩旳文字塑造 了一位又一位有血有肉旳沧桑人物;冷静客观旳评价呈现 了一段又一段发人深省旳历史故事;细致生动旳描写再现 了一种又一种扣人心弦旳现实场面。是什么原因让司马迁 不以成败论英雄,倔强地将《项羽本纪》放在《高祖本纪》 之前?是什么原因让司马迁饱含深情地刻画了那个高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旳刺秦英雄?那 是因为司马迁旳人生之路充斥了苦难、坎坷、逆境,而恰 恰是这份“沉甸”让司马迁视角独特,论证深刻,从而成 就了《史记》。让我们这些后来者觉得它既是一本史书, 又不是一本史书,难怪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动情地说 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 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
习作比较
小明
灰暗、肮脏旳牢狱中, 小华
《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 局部的完善

-11-
-7-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导航·探究
研读导航 自主探究 例文评析 写作导引
高考·链接
作家与作文
素材·仓储
【例文二】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题目无疑就是眼睛,是窗口。一篇文章成功 与否,题目起着关键的作用。“问世间友谊为何物”化用“问世间情 为何物”,好像有文采,但不如“谈友谊”更贴切。 修改稿注意到了材料的引用问题。引用材料时,要注意叙述角度, 原文引用时不能漏掉关键内容,举例子要有目的性,要为观点服务。 议论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要相符,前后内容要呼应,要构成一定 的关系,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和总分总关系等。
-8-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导航·探究
研读导航 自主探究 例文评析 写作导引
高考·链接
作家与作文
素材·仓储
下面就议论文的结构做一下简单介绍: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 题(结论)。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递进式等,有时是几种形式 的复合交叉。 一般结构形式可分以下两大类: 1.横式:并列式的论述结构。 “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 总结归纳。 “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观点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 纳出结论。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导航·探究
研读导航 自主探究 例文评析 写作导引
作文发表之前的修改与完善

作文发表之前的修改与完善作文是我们学习和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发表作文之前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则是确保作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经过充分的修改与完善,我们的作文才能更加准确、连贯、生动地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作文发表之前的修改与完善的必要性和方法。
首先,作文发表之前的修改与完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纠正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会影响作文的整体质量和可读性,给读者留下不专业、不认真和不负责的印象。
通过仔细检查作文中的拼写、标点和语法错误,我们可以更好地代表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写作能力。
此外,通过修改和完善,我们还可以改进句子的结构和用词的准确性,使作文更加流畅和生动。
其次,作文发表之前的修改与完善可以帮助我们加强逻辑思维和表达的连贯性。
作文的逻辑清晰与否直接影响读者对我们观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修改和完善过程中,我们可以检查作文的段落是否有明确的主题句、支持句和结论句,并确保它们之间的连接顺畅。
我们还可以梳理写作的脉络和推理过程,使作文的逻辑更加紧密和有力。
第三,作文发表之前的修改与完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作文的篇幅和结构。
有时候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篇幅冗长或者结构混乱的问题。
通过修改和完善,我们可以删减不必要的细节和重复的内容,使作文更加简洁明了。
同时,我们还可以重新组织段落和调整句子的顺序,使作文的结构更加紧凑和有条理。
此外,在修改和完善作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细节的处理和修饰的运用。
细节是作文中展示作者观点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修饰语言、添加描写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词语的精准选择和语言的得体运用,避免使用模糊、空洞或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最后,及时请教他人的意见和进行反复的修改也是作文发表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自己有时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作品,所以请别人帮助我们审稿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提供改进的方向。
小学一年级作文的修改与完善

小学一年级作文的修改与完善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学生们的作文能力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他们通过书写和表达,开始探索语言的魅力和文字的力量。
然而,初学者的作文往往需要经过修改和完善,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首先,作文的修改是一项关键工作。
就像一位细心的老师,在学生完成作文后,会像爱护一朵刚绽放的花朵一样,轻轻地修剪和整理。
老师们会注意到学生的用词是否准确、语法是否正确。
有时候,一些错别字或者句子不通顺的地方需要被改正,这就像在栽培一棵小树,修剪掉不健康的枝叶,让树木更加茁壮成长。
其次,完善作文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就像一位引导者,老师会帮助学生们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能会建议学生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或者修改一些表达不够清晰的地方,这就像在打磨一颗宝石,让它更加闪耀夺目。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角色至关重要。
老师们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写作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通过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他们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小学一年级的作文修改和完善,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语言的规范性,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在每一次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技巧,拓展了自己的思维边界。
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作文本身,更体现在学生心灵深处对文字和表达的理解和热爱之中。
因此,小学一年级的作文修改与完善,是一项富有教育意义的工作。
它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每一篇作文的修改与完善,都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次闪光点,记录着他们逐步从文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旅程。
高中二年级写作作业的修订和完善方法

高中二年级写作作业的修订和完善方法在高中二年级的写作任务中,许多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如何对作业进行有效的修订和完善。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检查语法错误或者调整句子结构,更是深入挖掘自己思维深处、提升写作质量的关键环节。
让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探索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作业的修订和完善。
首先,修订的第一步是重新审视写作的目标和要求。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偏离初衷。
比如,任务要求可能是论述某个观点,而最终的文章却偏离了这一点,讨论了无关的话题。
因此,修订时要反复检查写作目的是否得到满足。
是否紧扣主题?论点是否明确且有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修订过程中不断回顾和调整。
其次,结构的清晰性也是写作的重要方面。
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建筑,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在修订时,可以从整体上审视文章的结构,确保引言部分能够有效引出主题,主体部分条理清晰,结论部分有力总结。
如果发现某个段落的内容过于冗长或者与主题无关,可以考虑分段或重新组织内容,使文章更加紧凑和有条理。
在修订过程中,语法和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用词不当会影响文章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对于这些问题,建议使用语法检查工具进行初步筛查,然后自己逐句阅读,检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或语言表达不清的地方。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难懂的词汇,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思想。
除了这些技术性的修订外,文章的内容深度和逻辑性也是关键因素。
在写作时,往往会因为初步构思不够成熟,导致论证不充分。
修订过程中,需要反思文章是否对论点进行了充分的支持,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和例子来支撑论点。
如果发现论证不够有力,可以进一步查阅资料,增加相关的论据和细节,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此外,接受反馈也是修订的重要环节。
与老师、同学讨论自己的文章,可以获得不同的视角和建议。
这些反馈不仅可以帮助发现自己可能忽视的问题,还可以提供新的思路和改进的方向。
在听取反馈时,保持开放的态度,认真考虑他人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文章写作与修改

B话语原只有一层意思
①将原有意思分解、扩展成几个侧面,一气说出 ②以原意为基础,组织句式相同的几句话陪衬、烘 托
整齐与变化
变化
A.重复
①有时重复是必要的 ②重复有强调作用
③重复有呼应作用 B.变化
词语、句子都要注意变化,行文就可活泼
整齐与变化结合,整齐中务求变化
句子的松与紧
(长句和短句恰当运用) 长句特点:层次多,容量大,擅表现复杂 关系,严密精确,书面色彩浓,常用于说 明和议论。 短句特点:短小活泼,结构简明,带有口 语色彩。 长句和短句各有“长”“短”。
三、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
①句间缺乏明晰的逻辑顺序 ②内容前后重叠 两种情况有时并存且相互影响
对于文章内容或思想上存在的 毛病,我们应该如何改呢?
①“纷”就是冗繁,杂乱。诸如材料臃肿,思绪 混乱,横生枝节,尾大不掉,都在可“整”之 列。其结果,应使文章做到简洁明快,首尾圆 合,脉络分明,详略得当。
②“孤”是单薄,只有红花,没有绿叶;只会 “单线平涂”式地直叙其事,不会运用背景、 旁证、对比、映照等“辅”的材料和手段来充 实文章内容和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对于文章内容或思想上存在的 毛病,我们应该如何改呢?
③“直”是浅露。“婉”则含有“曲折”、“委婉” 两方面的意思。编写故事要有矛盾冲突,开展论 战要能伺隙乘虚,文章才能波澜起伏,擒纵自如; “委婉”要求的是含蓄和深沉,要善于把作者的 思想感受渗透在具体的叙述描写之中,不要空说 抽象、生硬的大道理。 ④“枯”是干瘪、枯涩。这主要是材料和语言的贫 乏所造成的。“腴”的办法,应是加强调查研究 和观察生活的训练,积累素材,丰富词汇。
衔接与呼应
2、一篇之中的衔接与呼应 段与段之间的语言衔接
文章写作与修改10 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第四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一节整体的调整关于“话题探究”处理建议:1.学生细心研读比较修改稿与原稿的不同,要求学生择一处进行仔细分析;2.师生交流:修改稿好在哪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互相补充;3.教师分析总结,引出文章整体修改的几个层面,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导引。
修改稿较原稿有以下几点提高:1.开头由具体的事例引出,吸引读者。
原稿开头是空洞的议论:“现在干什么都要讲点艺术,批评也不例外,而且是很有必要的。
富有艺术性的批评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到底如何有必要?会有怎样的效果?读者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不易于读者接受;而修改稿对原稿进行了调整,把原稿中作为事例分析的一件事提到开头来写,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具体、令人震惊,这样开头就自然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引导读者与作者一起思考,进而自然地提出观点:“震惊之余,感到老师批评学生的方法要改变一下了,批评也要讲点儿艺术。
”水到渠成,自然流畅,易于读者接受,引人深思。
2.增加了事例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作者选用大家熟悉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和爱因斯坦说服美国总统的故事自然推出“批评别人也好,给别人提意见也好,确实需要讲点艺术”的观点,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让读者易于接受,比原稿空洞的说教要丰富多了。
从而也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观点分析深刻透彻。
修改稿加上了比较具体的心理分析:“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侵犯时,人们是不愿接受批评的。
”这种分析着眼于每一个普通人正常的心理,读者自然也会有这种心理,读起来也就自然容易接受。
“这时候,如果……所以,批评者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预期效果,就需要讲一点‘艺术’了”,作者作了一个假设,进而自然提出观点,层层深入,逻辑严谨,道理透彻而充实。
相比之下,原稿就显得空洞,说服力自然要相差许多。
“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所谓修改,就是认真地把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等多方面进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充分地表情达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第四章 2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2)家庭生活。家庭生活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温馨无比 的爱意,酸甜苦辣的悲欢——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的素材源 泉。一位同学在《母亲残损的手》中写道:“我急惶惶地来 到母亲的病床边。母亲微微侧卧着,脸色晦暗,嘴角深深地 凹陷下去。头部摔伤导致她严重中风,她说不出一句话,微 睁着两眼,用混浊而呆滞的目光看着我。两只手放在被子外 面,这是一双伤痕累累的残损的手,手背上青筋条条突起, 像纠缠的老藤,指关节如竹节般粗大突出,手指屈曲不能伸 直,指甲盖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已经脱落,手茧层层相叠, 又厚又硬,手掌和手指头又深又密的裂口处露出淡褐色,那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或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孜孜追求、不轻易说“不”的典型事例, 才能真正有力地支撑中心观点。再看下文《书写自己的命运》:
书写自己的命运 《周易》之术始于周代,相传周文王推演八卦,可占卜 凶吉祸福,这应是预测命运的最初形态吧,暂且不论此术的 真假,就命运的多变而言,下一秒即将发生什么无人能知。 有的人追求名利,不惜重金拜访“大师”,预测命运,看八 字、观面相,更有甚者,竟为了能一帆风顺,唯大师的指点 是瞻。对此,我不禁莞尔,笑这些人的天真,亦感叹世人的 荒谬。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1)校园生活。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校园故事生动感人。 悉心体察,深入开掘,就能采摘到真情的花朵,谱写出动人 的篇章。如《六个瓶塞》一文,写“我”去水房提开水时, 不小心弄丢了暖瓶塞,就先用食品袋套住暖瓶口,急忙去上 课了。等上午下课“我”买回瓶塞往暖瓶上盖时,让“我” 感动的是,暖瓶上已经盖上了一个新瓶塞,暖瓶的一边还并 排着四个瓶塞,“我”轻轻地把第六个瓶塞和那四个瓶塞放在 一起,心头热热的,眼里溢出了幸福的泪水。(原来,这间宿 舍中,其他五位同学发现瓶塞丢了,都买了一个瓶塞。)一件 平凡的小事,折射出新时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写出了他们 如溪水般透明,如美玉般晶莹,如冬雪般洁白,如春阳般温 暖的真诚纯洁的友情。
18学年高中语文第4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2节局部的完善课件《文章写作与修改》

1.阅读“话题探究”中的《北京火车站》 ,说说如何修改?
【答案】 (1)使用定点写景法(在固定地点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遵循空 间顺序。 (2)找到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 (3)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和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 的描写顺序。
2.局部性失误常见有哪些情况?
⑤“怕”的背后,有国家的原因。 在德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将文化知识不断运用到 生产实际中,也正因为这样,德国的青少年乐于接受知识,也乐于应用知识。 ⑥相反,在我们国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制造出一堆眼睛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扫 描仪” ,而非真正四肢健全、头脑发达的知识分子。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应试 教育制度下学习目标的绝对化,让我们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产生不满、厌 倦甚至恐惧的情绪。 ⑦这样看来,一切困难都不足惧,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惰性的思维、学校和 国家不完善的引导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的畸形的价值取向。
【修改稿】 孔子春游,感慨于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不禁叹曰:“斯善矣!”人生 岂不如是?人性如水,遇强暴淫威能方正耿直,遇良善小弱能柔和谦卑,方圆 并济,才能止于至善之地。 “民族之魂”鲁迅,因为懂得方圆之道,所以有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 首甘为孺子牛”的铮铮信条。先生用如椽巨笔,批专制,倡民主,刺人心,济 世救人。他的方,是不屈服于国民政府的恐吓威胁,敢说真话,表真心;他的 圆,是爱生如子,极力庇护受追捕的学生,不辞劳苦,不怕牵累。 而他之所以 为,是因为他炽热的心中燃着对民族的爱、对青年的爱、对祖国未来的爱。思 方行圆,方圆并济,成就了鲁迅的大爱与至善。
【答案】
3.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 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有三点:典型性、新颖性和现实感。 典型性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能够吻合且体现我们所表述事物、观点的本 质。 新颖性要求我们选择能给读者留下强烈印象的材料。 现实感要求我们立足现实,尽量从现实中取材。
作文修改与完善技巧

作文修改与完善技巧撰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良好的写作技巧和充足的实践。
然而,即使经过专注和努力,我们仍然可能在作文中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讨论作文修改和完善的技巧,以帮助您提高您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进行有效的作文修改,我们应该从整体结构入手。
检查作文的组织结构并确保其逻辑连贯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检查段落之间的过渡来确保文章的流畅性。
合理使用过渡词和短语,如"此外"、"另外"、"然而"、"不仅如此"等,有助于更好地连接内容。
另外,审视作文的引言和结论部分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它们是整篇文章的开篇和结尾。
引言应足够吸引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欲望。
结论应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并给出一个强有力的结论。
确保这两个部分紧密联系且恰当精炼,以使整篇文章更加完整。
其次,细致地检查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也是修改作文的关键步骤。
清晰的语法和正确的拼写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您的观点和思想。
同时,不正确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会对写作的可读性和可信度造成负面影响。
确保您使用适当的时态、主谓一致、动词形式等,并仔细查看字词拼写,可以通过检查单词拼写或使用拼写检查工具来避免这些错误。
此外,添加更多的细节和支持材料对于丰富作文的内容也是必要的。
通过提供具体的例子、事实和数据,可以使您的观点更加具体和可信。
同时,额外的背景信息和内容扩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您的主题和论点。
确保您提供的所有实例和信息都与主题紧密相关,并且有助于加强您的观点。
在修改作文时,要牢记文章的读者。
思考其背景、知识水平和观点,以确保您的作文可以与他们产生共鸣。
此外,要根据读者可能的问题和疑惑来修改和完善您的文章,以使其更具说服力。
最后,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作文修改和完善。
不要匆忙提交您的作品,而是将时间分配给仔细检查和修正每个部分。
重复阅读您的作文,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它,并考虑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都有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
文章的整体调整与局部完善

一、中心论点:持之以恒是达到目的的 必由之路
例子:
(1)1832年,林肯竞选州议员落选。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成功。1838年, 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1846年, 再次参加国会大选,当选。1848年,寻 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1854年,竞选美 国参议员落选。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 参议员,又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 统。
修改稿:
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也有一 位与西方凡〃高一样,生前寂 寞,身后荣耀的画家,他就是 江西的绘画奇人黄秋园,被人 们誉为“当代陶渊明”。他平 生不善攀附,不肯趋时媚俗, 平时不引人注目,毫无名气, 几乎成了人们所说的“盛世遗 贤”。但在他逝世后,人们发 现了他的画作价值。台湾出版 的《近代十大名家书画选》, 将黄秋园与吴昌硕、齐白石、 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诸家 并列。由此可证,一个有“实” 的人,即使生前寂寞,身后也 终会成就“伟名”。
修改稿:
• ①把题目改为《奶奶和纸鹤》,化小了切 入角度,全文紧紧围绕纸鹤展开,记叙奶 奶的慈爱,抒写对奶奶的依恋与不舍,思 路清晰,形象鲜明,情感抒发更深更透。 • ②顺序上顺叙改为倒叙。由纸鹤引出回忆, 自然引出文章主人公----奶奶。给读者造成 悬念:奶奶与纸鹤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 么有这样的联想?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局部的完善
常见局部失误有三种:
① 中心模糊或偏离
② 材料选择的失当与不足 ③ 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
① 中心模糊或偏离
P68《可贵的纯情与朴实》 P71例文一《宽容》
② 材料选择的失当与 不足
材料使用的标准:
典型性: 能够吻合而且体现所述事
物、表述观点的本质,有代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写作与修改局部完善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中心模糊的原因。
2、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材料的适当与不足的原因
3、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局部思路紊乱与重复的原因。
学习重点
了解局部性失误的几种情况
学习过程
导读
一、话题探究
俗话说:“会做文,还不如善改文.”,古人又说:“世人著述,不能无病”(魏•曹植《与杨祖德书》),“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宋代张炎《词源》),修改文章,是提高写作的重要手段。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文章整体的调整对文章进行进一步完善,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对文章进行局部的完善。
下面大家阅读话题探究《北京火车站》,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思路点拨:这是一个说明语段,介绍的是一个建筑物,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需要遵循空间顺序。
大家先画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这些都对句子的衔接起一定的作用,是合理安排语序的指路牌。
找到的关键词分别是:北京火车站、车站大楼、中部和两翼、屋顶、中间顶端、屋顶两旁、钟楼的屋顶、东西两翼的塔楼、每座钟楼上、针和字标、长短针、钟面。
现在我们按照空间顺序来重新排序,①讲北京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第一句。
②讲正面包括几个部分,属于整体介绍,放在第二句。
④介绍中间有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
④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
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调整。
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
③是对这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
正确的排序是:。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空间描写顺序的规律,即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也可立足于一点,按东南西北的方位逐一介绍。
描写景物的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空间顺序外,还有时间顺序和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
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
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
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
导学、导思
二、阅读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名与实》、《让生活充满成功的希望》,了解造成局部性失误的原因。
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一步完善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局部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中心模糊或偏离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甚至于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这个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
如果中心模糊,思路就会混乱。
如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的中心
是通过对《父亲》这幅油画的描写表现农民的纯情与朴实,而第二段画线部分却针对“有的人”的观点大发议论,这些议论不能突出农民的纯情与朴实,偏离了中心,所以教材中说这一部分“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应该删去,才能保持全文、全段的统一。
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有一些游离中心的句子。
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二。
其一,写前思考不足,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急于动笔,目的不明自然主题难以集中。
其二,对材料十分喜爱,难以割舍。
正如自居易所说:“凡人之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写前要认真思考之外,我们还应该像鲁迅要求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二)、材料的失当与不足
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有三点:典型性、新颖性和现实感。
材料的典型性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能够吻合而且体现我们所表述事物、观点的本质。
不在材料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材料本身对文章主题的表现力,有些材料看上去似乎很小,量也很少,却是典型的,对表现主题有“以小见大”的效果。
如鲁迅在《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陈设时,提到了“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半幅对联,这是个很细微的材料,但对于刻画鲁四老爷的形象,却具有典型性。
所以选材要典型,这同画家要画“眼睛”一样重要。
下面阅读教材“名与实”的原稿和修改稿。
材料的新颖性包括两个方面。
它既指新近发生、不为读者所熟知的事实及观点,又指过去就已存在,但没人用过,或虽有人用过,而自己又从新的角度去解释的材料。
材料的现实感指的是我们应该立足现实,尽量从现实中取材。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引用史实,但如果有若干材料都能说明作者的观点,则立足于现实的材料往往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让读者感到作文内容与当代生活的联系。
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既反映了作者的视野、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也可以缩短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我们通过下面这两个例子,看看如何选取素材。
例一:
中心论点:持之以恒是达到目的的必由之路。
我们可以选用林肯竞选总统的例子。
1832年,竞选州议员落选。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成功。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当选。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又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林肯一生屡遭挫败,若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怎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还可选用梅兰芳长期坚持练功的例子。
梅兰芳小的时候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他每天一大早起床,盯着飞翔的信鸽练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矫正了自身的弱点,为他成为一代京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另外还有一些例子也可选用。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2年,弥尔顿写《失乐园》花了21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竟然花了60年。
例二:
论点:尊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论据:一个女孩失去了双腿,北京的一位医生倾力帮助她,感动了医学界,合力治好了女孩。
这里的论据讲的是关爱,不是尊重。
(三)、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
写作也是个不断梳理自己思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
但即使整体框架已经梳理清楚,由于构思时来不及推敲细节,局部思路仍然可能出现紊乱。
话题探究中的例文《北京火车站》就属于局部思路紊乱。
再如例文《让生活充满成功的希望》(P70)
产生局部性紊乱的原因往往是头绪太多,结果纷杂交错。
表述紊乱的主要特征,一是句与句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顺序,如下面一段文章的原稿和修改稿。
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发展。
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
[点评]笑的声音、聪明、浪漫等都不是什么笑的运动。
笑的真假、现实也不是什么变化和发展的理由。
显然,这篇文章的逻辑是混乱的。
不过当我们把段落稍作变化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请看:
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发展。
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
(高士其《笑》)
稍作改变以后,引文中包含了三个意思:(1)笑是一种运动;(2)笑的形式(3)作者对笑的变化及其形式的评论。
这样,读者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观念:笑的不断变化发展和笑声的各种不同都是笑的辩证法。
把段落稍作变化后,就可以解决原来思维混乱的矛盾。
二是有些内容前后重叠;这两种情况有时候可以并存,而且相互影响。
针对前一种情况,我们采取的办法除了调整句序以外,还常常要适当分解,使纠缠不清的头绪条理化;针对后一种情况,我们常常采取的办法是同类归纳,把重复出现的相关内容加以合并。
因此,调整后可以是一段分成几段,也可以是几段合成一段。
如一位同学写作《驳学理科何用语文》一文,一连举了六七位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做论据,来论证学理科需要语文。
其实这就是重复的,只要保留一二位最有代表性的,其余都可删去。
总之,作品是在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修改中完善的。
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巴尔扎克写作,少则改五六次,多则改十五六次;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
中学生作文当然不需要也没有条件如此打磨,但也要重视修改,因为在修改中,我们不但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磨练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积累我们在一次性写作中所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