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经济开发区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评估方案
中小学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测评细则量化评分表

中小学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测评细则量化评分表
特色指标
负面清单
说明
一、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结合中山德育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二、本细则适用对象是全市所有中小学(含中职学校)。
三、测评细则包括“基本指标”“特色指标”“负面清单”三部分,设置6项一级测评指标、22项二级测评指标、IOO 项测评标准。
四、测评主要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随机访谈、现场听课、问卷调查等方法。
五、属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均为必达指标,若该项未按要求开齐开足则该项所在的二级指标均不能得分。
六、被评为省级以上文明校园以及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的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指标可“免检”。
七、分值结构:总分为HO分,其中基本指标100分,特色指标10分,负面清单扣分项根据实际确定。
八、得分标准:按权重相加后为测评得分。
九、本测评细则由市教育和体育局负责解释。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效果评估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效果评估简介本文档旨在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德育工作对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评估其效果对于改进工作、提升学校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评估方法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时,应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1. 调查问卷:通过设计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知和评价。
2. 访谈和座谈会:与相关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个别访谈或集体座谈,听取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观察和记录:通过对学生在校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学校德育工作在实际中的表现和效果。
4. 成绩和奖励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获得的奖励情况,评估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否有效。
评估内容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时,应关注以下内容:1. 学生道德品质:评估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 学生行为规范:评估学生在校行为的规范性和自律程度,包括纪律表现、集体活动参与等。
3. 教师教育水平:评估学校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的贯彻情况。
4. 家校合作:评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程度。
5. 校园文化建设:评估学校德育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和贡献。
评估结果分析评估结果的分析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的特点和目标。
在分析评估结果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数据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客观的评估结果。
2. 建立指标体系:根据评估内容,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3. SWOT分析: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改进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改进措施评估结果的分析将为学校提供改进德育工作的依据。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增强其德育工作的专业能力。
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方案

用;组织班主任参加任职资格等相关培训学习;班
级管理科学有效。
19.创新学生评价体系,坚持用多把尺子评价学
德育管理 生;使用《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和《学生成长记录
(35分)
6 各项制度3分,落实情况3分。
2 依据实际情况酌情扣分。
2
德育室1分,使用情况1分。无德育室该项不 得分。
4 依据实际情况分4、3、2分3档计分。
加分 3.年内承办县级以上德育工作现场会,县级加2分
(20分) 、市级3分、省级5分;做典型发言,县级2分、市级
3分、省级4分;材料交流减半。
4.教师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德育方面的论文,
加减分
县级每篇加1分,市级2分,省级以上3分。 5.有心理咨询室,且作用发挥得好。3分
1.工作日期间,因浏览县教育局网页不及时而影响
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积
极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
1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学校各类活
动及考核测评等均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体现对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基本要素的培养,张扬学生
14.升降国旗符合要求,组织规范,记录完整。国
旗下讲主题鲜明,旗手、护旗培训材料齐全,档案
德育活动 (40分)
8 依据实际情况分8、6、4分3档计分。
(75分)
德育管理 (35分)
20.建立学生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 发展;对犯错误的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
助其认识和改正错误,对学生处分按规定办理并建
立相关听证、申诉等工作制度。
21.积极开展助学活动,重视贫困生转化,有计划
、有指施,帮扶效果良好;贫困生档案齐全,管理
常识掌握 (10分)
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

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引言概述: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而制定的一套评估体系。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为学校提供有效的德育指导和改进方向。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
一、评估目标的确定1.1 确定评估的整体目标评估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评估的整体目标,即通过评估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为学校提供改进德育工作的依据。
1.2 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是评估方案的核心,需要根据学校的德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来制定。
例如,可以包括学生的品德发展、道德行为、公民意识等方面的指标。
1.3 确定评估的时间和频次评估的时间和频次也需要明确,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学期或者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暂时评估。
二、评估方法的选择2.1 组织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等,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可以由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师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2.2 实施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
可以设计针对性的问卷,让学生自主填写或者由教师进行访谈。
2.3 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表现来评估。
三、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反馈3.1 数据分析与统计对评估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综合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使用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表现。
3.2 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了解学生的德育表现,并共同探讨如何改进。
可以通过家长会、班级会议等形式进行反馈。
3.3 结果反馈给学校管理层评估结果也应反馈给学校管理层,供其参考和决策。
学校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德育改进措施,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
四、评估结果的运用4.1 指导学生的德育教育评估结果可以为学校提供指导学生的德育教育的依据。
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德育研究部门每学年进行一次量化考核。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进行考核,并依据有关文件与方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点,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方案。
在考核中要注重平日的考核记实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果有机挂钩,改进德育工作评价的形式与方法,增加考核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考评,由班主任负责,协同科任教师、家长、学生干部等,除搞好学生的平日过程性评价外,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依据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以及“新三好”标准和“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制定出详细的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细则,评定结果要通知个人及家长,记入学生考评手册。
学校将每年表奖一次“新三好”学生。
四、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结果,将作为评选各级先进的重要依据。
学校每学年自评表奖一次,教育局按两年德育考评累计得分和参与市级以上大型活动与竞赛成绩,综合评定表奖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并两年评选表奖一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
德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

德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一、背景介绍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和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对德育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督导评估目的1.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提供改进德育工作的建议和指导,促进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评估内容1.德育目标和任务评估学校是否明确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否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并通过制定德育计划和方案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德育组织和领导评估学校德育组织是否健全、领导层是否重视德育工作,并是否有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支持。
3.德育活动和项目评估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项目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包括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德育讲座等,是否能够覆盖全体学生并取得实效。
4.德育教育和教学评估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包括德育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等。
5.德育考评和奖惩制度评估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考评和奖惩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效果,是否能够有效激励和督促学生的德育发展。
四、评估方法1.文件资料的查阅通过查阅学校的德育工作文件、计划和方案,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情况。
2.观察和访谈3.学生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学生了解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对德育工作的期望和建议。
五、评估结果和建议评估结果应客观、具体和可操作,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德育工作的建议和指导,并制定改进计划和方案。
六、评估周期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评估周期可为半年、一年或数年。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的改进计划也应有相应的落实周期和责任人。
七、评估报告总结:德育工作督导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评估内容包括德育目标和任务、德育组织和领导、德育活动和项目、德育教育和教学、德育考评和奖惩制度等方面。
评估方法包括文件资料查阅、观察和访谈、学生问卷调查等。
评估结果应客观、具体和可操作,提出改进建议和制定改进计划。
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

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小学德育评估是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为学校提供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本文将介绍中小学德育评估的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
二、评估目的中小学德育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通过评估,可以帮助学校确定德育目标,完善德育方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水平。
三、评估指标1. 德育目标达成情况:评估学校是否能够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
2. 德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评估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师对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是否到位。
3. 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评估学校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包括德育教师的师资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
4. 学生德育活动开展情况:评估学校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情况,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德育讲座等方面。
5. 家校合作情况:评估学校与家长的合作情况,包括家长参与德育活动的程度、家校沟通的效果等方面。
四、评估方法1. 文献资料分析:通过搜集学校的德育方案、教学计划、学生档案等文献资料,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估。
2. 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学校的德育课程开展情况、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
3.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给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知和评价,为评估提供客观数据。
4. 访谈法:通过与学校领导、德育教师、家长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五、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参考依据,用于改进和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
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提高德育课程的质量,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学生的德育活动等。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依据,展示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和特色。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办法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办法概述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进一步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估办法。
一、德育目标的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评估的第一步是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应包括学生品德修养、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德育目标还应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相一致,确保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
二、评估指标的选择评估学校德育工作需要选取合适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应覆盖学生品德、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
具体指标可包括学生的诚信水平、社交能力、公民意识等。
同时,评估指标应具备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以便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评估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数据可通过问卷调查、个案分析、观察记录等方式获得。
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合理的编码和整理,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四、定期评估与反馈学校德育工作评估不应只是一次性的活动,而应建立起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
定期评估的频率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可选择每学期或每年评估一次。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以促进对德育工作的改进和调整。
五、参与多方合作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多方合作,实现共同参与。
各级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方应共同参与评估工作,各发挥所长,互相协作。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六、建立奖惩机制学校德育工作评估的目的之一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表现。
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予以奖励,激励他们发扬优良传统,树立榜样。
同时,对于品德不良的学生也要实施相应的处罚措施,以达到警示效果。
七、建设德育文化学校德育工作评估的目的之一是推动学校建设德育文化。
学校应通过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

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引言概述:中小学德育评估方案是评估学生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和评估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评估目的:1.1 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通过评估学生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
1.2 促进学生德育发展:评估方案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1.3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指导:通过评估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二、评估内容:2.1 道德品质评估:评估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团结合作、勇于担当等道德品质,了解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2.2 行为规范评估:评估学生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检验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
2.3 道德观念评估:评估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认知水平。
三、评估方法:3.1 问卷调查:设计针对性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等情况,获取量化数据。
3.2 观察记录:通过教师的观察记录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表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评估,获取客观的评价结果。
3.3 访谈交流:与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深入的访谈交流,了解他们对德育工作的看法和建议,获取多维度的评估信息。
四、评估标准:4.1 客观公正:评估标准应该客观公正,不受主观因素和个人偏见的影响,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2 全面细致:评估标准应该全面细致,包括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细化评估指标,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全面性。
4.3 灵活适用:评估标准应该灵活适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细则

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细则一、德育工作评价的背景和意义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合理的行为规范。
德育工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制定德育工作评价细则,有助于规范评价过程,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德育工作评价的指标和方式1.学生自律能力评价:包括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完成作业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采用定期考核和日常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诚信意识评价:包括诚实守信、守时守约、不作弊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行记录、英语习作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估。
3.助人为乐评价:包括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合作共赢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通过班级评议和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评选等方式进行评估。
4.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包括有效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小组作业和集体活动的评议等方式进行。
5.思考能力评价:包括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等方式进行评估。
三、德育工作评价的程序和方式1.收集评价资料:学校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记录、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教师评语、家长评价等相关资料,作为评价的依据。
2.开展评价: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方式,开展评价工作。
评价可以通过笔试、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
评价的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结合具体活动进行。
3.制定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的结果,学校可以制定评价报告,总结学生的德育表现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4.反馈和指导:学校应该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家长和教师,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议、教师培训和个别辅导等方式,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四、德育工作评价的问题和建议1.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价,避免单一指标导致评价的片面性。
小学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小学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一、任课老师方面1、思想品德老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加强教育,突出德育的实效性。
其他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在课堂上适时、适当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中要体现德育常态化,并在写入教案中。
二、班主任方面2、班主任要抓好主题班会课,要结合学校政教办安排和自己工作计划,开好班会,注重实效。
3、班主任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布置好教室,表册上墙,学习园地或黑板报要每月更换一次内容,主题由学校团、队安排。
4、班主任要管理好教室和寝室,做到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符合军训要求。
5、班主任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等,力求做到学生知晓率达100%。
6、班主任每期组织开展一次家长会,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具体方法、交流教育经验、通报学生思想和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管理要求。
7、班主任要定期对本班学生进行家访,家访面要达到50%以上。
8、班主任要做到“十到场”(即:三操、早读、午餐、午睡、下午第一节、课外活动、读报时间、晚睡等),督促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9、班主任要加强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教育和关爱工作,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并落实到日常班级管理中。
10、班主任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开展活动前做好安全预案,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11、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安排,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品德修养,按10%的比例推举班级德育之星。
12、班主任每期末要对学生品德操行,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并写好评语,发放通知书。
期末要填好常管手册中班级管理内容并上交学校存档。
三、共青团和少先队方面13、学校团、队为德育工作主阵地,要结合学生特点和重大纪念日及节日,组织师生开展如“5.4”、“6.1”、国庆、“12.9”、元旦等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并取得实效。
14、学校团、队要主持好升国旗仪式,并做好国旗下讲话,达到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学校德育评价方案

学校德育评价方案一、背景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发展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校德育评价方案的制定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为他们提供个人成长的指导和促进。
二、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积极受益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优秀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
4.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品质。
5.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评价指标1.学习认真努力:评估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程度、积极参与课堂和完成作业的态度。
2.品德表现:评估学生在校内外的品德行为,如尊重师长和同学、关心他人、诚实守信等。
3.思想品质:评估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创新性、探究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4.文明礼仪:评估学生的礼节、谦虚谨慎、守时守纪、文明用语等。
5.社会参与:评估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区和乐于助人的行为。
6.自我管理:评估学生对个人行为的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估能力。
四、评价方式1.综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成绩、教师评价、班级评议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学生的德育成绩。
2.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德育表现进行自我评估,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改进方向。
3.家长评价:通过向家长发放德育评价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德育表现,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德育的培养。
4.班级评议:通过班主任组织班级讨论、投票等方式,评议学生的德育情况,并撰写评语。
五、评价结果应用1.班级和家长会议:通过班级会议和家长会议,将评价结果向家长和学生公示,并与家长和学生共同研讨学生的德育发展方向。
2.个别辅导:针对德育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加强薄弱环节,提升德育水平。
3.荣誉奖励:对德育评价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学生向德育模范学生看齐。
4.品德教育课程:结合评价结果,开设品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六、方案实施1.由学校德育专岗教师牵头,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与评价指标的制定。
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实施方案一、实施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愈发受到重视。
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目标1. 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德育过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评价体系构建1. 德育评价内容(1)道德品质:诚信、尊重、责任、合作等;(2)行为习惯: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3)心理健康:自尊、自信、乐观、积极等;(4)社会实践: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
2. 德育评价方法(1)定量评价:采用分数、等级等形式,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量化评价;(2)定性评价:采用描述性语言,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质性评价;(3)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表现,强调评价的动态性;(4)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德育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评价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德育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2. 开展培训:对教师进行德育评价培训,提高评价能力;3. 组织实施:按照评价标准,开展德育评价工作;4.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评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5. 反馈与改进: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家长和教师,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6. 持续优化:根据实施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 完善制度建设,确保评价工作有序开展;3. 加大投入,保障评价工作所需资源;4. 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德育评价工作;5.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六、预期效果1. 学生德育素养全面提升,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 教师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3. 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一、总则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评价制度。
二、评价原则1. 坚持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确保德育工作全方位、全过程覆盖。
2. 坚持客观性原则,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3. 坚持发展性原则,注重评价对象的成长进步,关注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4. 坚持实效性原则,评价结果应用于德育工作改进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三、评价内容1. 德育工作领导与管理(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2)制定德育工作规划,明确德育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素质。
2. 德育课程与教学(1)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德育课程。
(2)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3)加强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德育教育形式。
3. 德育活动与载体(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
(2)利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活动等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4. 德育评价与激励(1)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德育表现。
(2)开展德育表彰活动,激励学生争当优秀。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四、评价方法1. 自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评价内容,进行全面自评。
2. 互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开展互评。
3. 督导评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4.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满意度。
五、评价结果运用1. 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改进的依据,推动德育工作持续发展。
2. 评价结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参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德育表彰的依据,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4. 评价结果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依据,促进家校共育。
最新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考评细则

最新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考评细则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考评细则:一、引言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它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评价考评,落实学校德育目标,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特制定本评价考评细则。
二、评价考评指标1.德育规划与组织:学校是否定期制定德育规划,并有效组织实施,包括德育目标、策略、措施等;2.师德师风:学校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否积极充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学生品德:学校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品德,是否遵守校规校纪,是否关心社会、热爱公益事业;4.德育活动:学校是否定期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讲座、比赛、社会实践等;5.德育成果: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取得实质性成果,如学生的品德改善、受表彰的德育创新项目等;6.社会声誉:学校在社会上的口碑和社会声誉如何,是否受到家长和社区的认可;7.老师评价: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如何,他们对老师的评价是否积极。
三、考评方法1.老师自评:每位教师在学年末进行自我评价,填写评价表,包括对德育目标的实现情况、自身教学的反思等;2.学生评价: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及教师的评价由班主任组织并保密进行,结果计入考评综合分数;3.家长评价:通过家委会或家长会等形式,征求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结果计入考评综合分数;4.同行评价:学校可以组织同行评课活动,评估教师的德育实践水平,结果计入考评综合分数;5.德育成果评价:学校可以通过调研、学生档案、德育活动记录等方式评估德育成果的实现情况,结果计入考评综合分数。
四、考评结果与奖惩措施根据教师的评价考评综合分数,学校可以给予以下奖惩措施:1.优秀奖:评价综合分数在90分以上的教师,可以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给予额外的奖励;2.良好奖:评价综合分数在80-90分的教师,可以获得良好教师荣誉称号;3.提高奖:评价综合分数在70-80分的教师,可以获得提高教师荣誉称号,并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提高自身水平;4.达标奖:评价综合分数在60-70分的教师,给予鼓励性奖励,鼓励其继续提高德育水平;5.整改处罚:评价综合分数低于60分的教师,需要进行整改,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如调整岗位、降低工资等。
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指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一、学生成绩和学生评价1.学生全面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学习态度等综合素养的提升情况。
2.学生道德表现: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思想品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如学生的积极参与、帮助他人、公平正义等。
3.学科成绩提升:考察学生在各学科方面的成绩,并对比学校整体成绩提升情况。
二、课堂教学和管理1.德育课程教学:评估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各年级的德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德育方法的合理性。
2.班级管理:考察班级的纪律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风气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如班级干净整洁、学生彼此关心、班级组织活动等。
3.班级评比:评估班级的道德文明水平、优良班风班纪、班级管理成果等。
三、师德建设和教师发展1.教师业务水平:评估教师的专业素养、德育能力和教学质量,如课堂教学效果、德育观念和方法的创新等。
2.教师品德:考察教师的德育行为、教育理念和专业操守,如教师是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否严格遵守教育规范等。
3.持续教育和培训:评估教师的继续学习意愿和能力,如参加培训、学术研讨或录制微课等。
四、家校合作和社会参与1.家长满意度调查:评估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和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声誉和与家长的沟通等方面。
2.社会参与评估:考察学校与社会资源的互动和利用情况,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联谊等。
五、其他指标1.学校德育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包括德育组织的完备性和协作性等。
2.德育成果展示:评估学校对德育成果的记录、归档和展示情况,如德育文化长廊、学校公告栏、德育报告等。
注:以上指标仅为参考,具体的绩效评估指标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德育目标进行调整和拓展。
德育工作评估细则

德育工作评估细则一、目标和原则1.1目标:评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改进和优化德育工作的依据。
1.2原则:公正、客观、全面、科学、透明、激励。
二、评估内容和指标2.1基础设施和资源: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物质条件和资源情况,包括德育办公室、德育教材、德育活动场所等。
指标:德育办公室设施完备程度、德育教材和资源的齐全性。
2.2规章制度和管理: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情况,包括学校纪律规定的制定与执行、学生管理等。
指标:纪律规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学生管理的成效。
2.3教师队伍建设: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包括教师的德育理念和专业素养等。
指标:教师的德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德育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情况。
2.4德育课程和活动: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开展情况,包括德育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德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等。
指标: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反馈、学校德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影响力。
2.5德育成果和效果: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和效果,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学校的德育荣誉等。
指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表现、学校的德育荣誉和社会影响力。
三、评估方法和工具3.1调查问卷: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等群体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等。
3.2观察记录:对学校德育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评估其组织和执行情况。
3.3实地访谈:与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德育工作的情况和问题。
3.4文件资料分析: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制度和管理情况。
四、评估程序和周期4.1评估程序:确定评估目标和内容→设计评估方法和工具→收集数据和资料→分析和综合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编制评估报告。
4.2评估周期:每学年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估,每学期进行一次跟踪性评估,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临时性评估。
五、评估结果和运用5.1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指标和方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结果和意见。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一、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德育工作有直接的领导作用。
二、中小学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基本观念。
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1次全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3次相关部门德育工作领导会议,协调研究、总结布置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
要重视计划调控,强化制度与档案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三、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好发挥典型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四、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教育途径,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深入地实施德育系列化工程,较好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彰显学校德育的魅力与特色。
全员负责制度一、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二、学校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以人民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堂德育,要学会尊重、欣赏学生,要学会讲规范的课堂道德用语,认真挖掘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
四、每位教师要主动与“三生”结成帮教对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并参与学生的思想品行评定工作,做到有帮教措施,帮教记录,有典型经验。
对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奖,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
班级教导制度一、每学年年初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结合年级实际,集体讨论制定出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并认真加以实施,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州经济开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
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实施、保障运行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依据《中共中央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我区实际和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出发,遵循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正确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发展性原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把全体学生发展和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德育水平的主要标准。
主体性原则: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引领学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强化学校在督导评估中的主体地位。
全面性原则:坚持面向每一所中小学校,以全面评估辖区内的学校为根本,全面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个性化原则:鼓励学校在依法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示范引领区域内素质教育实施。
实效性原则:指标的设计既注重完整性、科学性,更强调实效性,避免指标的繁琐,有利于评估的操作,便于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主动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评估程序
1.成立评估小组,提前向学校发出书面评估通知。
2.审核学校自评报告。
3.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校园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进校全面收集信息。
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征求社会和公众意见。
4.主管部门根据评估小组报告、学校自评报告和社会公众意见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评估意见反馈学校。
5.督促、指导学校按评估意见书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四、组织实施
区教育局基教科统筹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
1.学校自评
突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地位,建立完善学校自评制度,组建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自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对照评估内容和标准进行自评。
接受评估前要将自评报告报送区教育局有关部门。
接受评估以后,根据评估反馈意见,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报送区教育局基教科,接受复查。
2.区督导评估
区教育局具体安排中小学德育评估工作。
附件:滨州经济开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实施细则
二〇一三年三月五日
滨州经济开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实施细则(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