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思维”写作训练研究概述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写作教学中,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探讨如何通过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察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思维训练,学生能够开拓思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的效果,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维训练的方法1.辩证思考辩证思考是思维训练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做出全面的评价和判断。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观点,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批判性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优秀的英语文章,通过让学生分析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文章的写作。
3.观察力训练观察力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素材和想法。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某个场景并写下所见所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录像、图片或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动力。
4.创造力培养创造力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
通过创造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思考和构造新颖的观点和论证方法,使自己的文章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写作题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思维训练的策略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思维训练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观点,进行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
谈从思维训练到语言锤炼的作文教学实践

谈从思维训练到语言锤炼的作文教学实践作文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写好文章有着重要意义。
而作文成绩的优劣也决定了学生高考升学的选择空间。
为此,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将思维训练和语言锤炼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有老师感叹:“我们的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扎实的语言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状况呢?以下介绍几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初三复习阶段,由于受到高考复习的冲击,使得原本正常的教学秩序变得杂乱无章,这时应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规范的语言。
例如:在听力练习中,选出10个单词并说出它们的释义;说出某个人物或情节,并分析该人物或情节的特点。
在阅读理解中,划出某段的中心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在作文训练中,选择近几年的优秀作文,先请老师修改,然后让学生自己先认真阅读,圈画出好词好句,最后在班上交流,把那些不太好的地方再修改一下。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只知皮毛的问题。
上述的几种训练方法,是以思维训练为主,但不可忽视了语言的锤炼。
一篇优美的文章除了有丰富的内容外,还应有精彩的语言。
不少同学在高考作文中出现低级错误,如用词不当、句子错乱、语序颠倒、叙述混乱等,其根本原因在于语言不过关。
为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做到勤于引导,坚持“一课一得”,讲求方法。
如在指导写景作文时,先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描绘下来,然后再进行鉴赏、品评,找出这些景物的特点和不足之处,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一般方法。
在指导记叙文时,要求学生明确描写对象和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叙述、抒情,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
我们强调作文批改讲求“六不”,即:不打叉,不改错别字,不改标点符号,不涂抹,不划掉重写,不退回。
这样既严格要求又尊重学生,大部分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研究综述

啊
、
一
…
.
二 皇
、
■■ 蒯 I I 嘲 I 开 I i z  ̄
1
毒 0 : ■i >
表二 \主要 语 文
语 言 训I 练
口
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语言 训练与 思维训 , 为主题检索 的硕士博士学 位论 文 7 篇数据分析” 1
语 文
新
性
与 形
性
象 思
维 训
教 学
能
力
究
评
析
思
维 训
练
2 0拒 01 1
练
练
1 l 1 4
2 0 年 09
2 0 年 08
2 7矩 00
1
1 2
1
l
3
2 3
1
1 1 1
3
2
与思 维 训 练 的研 究综 述
蒋 旭
一
、
“ 文教 学 中 语 言 训 练 与 思 维 训 练 的 研 究 ” 语
文 献 分 析
《 日制义务教 育语文课程标 准 ( 全 实验稿 ) 在“ 》 课程 基本 理 念 ” 分 指 出 :语 文 课 程 应 培 育 学 生 热 爱 祖 部 “ 同 语 文 的思 想 感 情 , 导 学 生 正 确 地 理 解 和 运 用 祖 指 阁 语 言 , 富 语 言 积 累 , 养 语 感 , 展 思 维 。 语 言 丰 培 发 ” 是 人类用 于交际和思维 的最重要 的符号 系统 , 语言 符 号 形 式 承 载 着 人 们 各 式 各 样 的 思 想 观 点 , 达 人 表 们 丰 富 多 彩 的 情 感 态 度 。 语 言 是 思 维 的物 质 外 壳 , 思 维 是 语 言 的 内 容 , 言 的 形 式 和 语 言 的 内 容 是 相 语
“语言—思维”写作训练研究概述

维 ”写 作 训I 研 究 概 述 练
曾 和
这一训练体系向我们展示 的研究
成果 主要有 :
朱行能先生在 《 写作思维学》 指
出 : “ 维足写作 的一 个根本源头 , 思
马正平教 授 的写 作学理 论称 为 “ 写作生长论”或 “ 非构思写作学 ” 。 主要是从赋形 、策略 、 路径三个方面 展 开的 ,对写 作思维 的探 讨 比较全 面、 系统 , 有利于人们 对写作思维的 认识和操作。该理论对 于强调演练操 作、 形成 技能的 中学作 文教 学来说 , 有着非凡的意义 。 马正平教授指出广义思维就是 以 赋形思维为终极 的路径思维 、 策略思 维和文本思维的四位一体的 自 组织生
综合、t卡似分析 0 :H t 综俞等,共1种 8
微 观思 维操 作模 型 、技术 。在写 作 中,不但可以运用各种 分析和综合的 操作模 型 、技 术束 逊行立意 、选材 ,
还可生成表达行文的i语 。从这个意 舌
性 、实践性 和一定 的学术价值 。书中 比较全面系统地 运用 了马正平教授写 作思维学中 , 思维操作模型的理论成
长和协调过程: 言之 有文:赋形思维一重复与对
比
只有 善于思索 ,才能善于写作 。 ”在 作文教学中训练思维 的难点在于 ,思
维 深层的机制还 是一种 “ 黑箱 ” 。它
尤形尤影 ,却又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
(语言和思维训练不是以语言知 1 ) 识和思维知识为体系的核心 ,而是以 思维训练的手段 、 措施 的设计来组成
“ 语文教 学的基本任 务 ,应该是使学 生思维清楚 , 语言准确。因此 ,对于 中学语文教学来 说,教师 目前应该往 意的还是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 的 联系 。在培养和训练中 ,应该 把语 言 和思维 的训练放在 首位 。 ”并提 出_ r “ 占一思维训练”的写作教学体系 。 语 其要 旨是从具体 的语言活动过程中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此时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写作思维能够对其认知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能力培养展开研究,包括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必要性、培养方法等方面。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必要性1. 促进思维的跨领域发展写作是思维的外部表现,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转化为语言表达。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动用逻辑思维、联想思维、创新思维等多个思维方式,从而促进思维的跨领域发展。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边界,提升多元思维能力。
2.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为直接的语言训练方式之一,通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准确地使用词汇、句式以及修辞手法,从而提升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水平。
3. 培养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写作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有机地组织成合乎逻辑的文章。
通过写作,学生需要逻辑思考并进行严密的组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方法1. 提供创作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提供丰富的创作机会。
可以让学生定期进行作文练习,也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对话的形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2. 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拓展思维边界,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3.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对课文主题、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训练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写作思维训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文将从写作思维的重要性、写作思维的培养途径和写作思维训练的实践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写作思维的重要性写作思维是指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是对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训练和发展。
写作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写作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使其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其次,写作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思维活动和问题解决。
最后,写作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具备辨析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写作思维的培养途径1. 提供写作素材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观察生活和关注社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学生可以通过对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激发出写作的灵感和创意。
2. 引导写作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写作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3. 提供写作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和平台。
例如,可以组织写作比赛、校报投稿和班级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通过写作的方式展示出来。
通过实践中的积累和反思,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写作思维训练的实践应用1. 作文教学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提纲的制定、素材的收集和写作技巧的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训练一、写作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思维训练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写作思维训练的方法1.观察思维训练观察是思维的开端,是认识世界的门户。
观察思维训练是写作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联想思维训练联想思维训练是指由一个事物或概念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或概念的过程。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想象思维训练想象思维训练是指以已有表象,经过组合、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4.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三、写作思维训练的实施策略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组织文学社团、开展文学活动、展示优秀作品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
2.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良好的写作环境是写作思维训练的重要保障。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写作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写作技巧是写作的重要手段。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如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进步的源泉。
中国人写作语言和思维

中国人写作语言与思维的探析
中国文字,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独特的表意特性使得中国的书写语言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
在理解中国人写作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时,我们需要从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使用特点入手。
首先,汉字起源于象形图画,这决定了它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每一个汉字都像一幅画,通过形状、结构、笔画等元素,表达出一种或多种含义。
这种以图示意的方式,使汉字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习惯于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喜欢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来思考问题。
其次,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音、形、义三者合一的特点。
这种特点使得汉语词汇的意义丰富多变,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这种现象在中国人的思维中表现为对事物的理解更注重整体和联系,而不是孤立和片面。
再者,汉语的句式结构也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汉语句子常常省略主语,强调的是动作本身,而非执行动作的人。
这反映出中国人在思维上重视行为和过程,而非个体和结果。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现代汉语也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西方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开始融入到汉语中。
这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形式,也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写作语言与思维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
汉字的形象性、象征性和句式的灵活性,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更加注重整体和联系,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而现代汉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则为中国人的思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训练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一、激发兴趣每讲授一篇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去搜集语言材料。
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广告语,可以是歌词,总之,凡与所授课文有一定联系的都行。
而且数量不限,少则一两句,多则七八句。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预习课文,二是积累了语言材料,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等思维能力。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如何从浩渺的生活中选出与课文相关的精炼句子,就需要他们的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想象、联想等能力。
而分析和综合正是思维的基本活动。
这些积累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拿了《召公谏厉王弭谤》来对比阅读,提问:周厉王被流放于彘,齐威王战胜于朝廷,说明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民者,水也;君者,舟也。
水则载舟,亦可覆舟。
”在讲《石钟山记》中“因笑谓迈曰”的“笑”的含义时,学生便能引用于生活“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来回答。
显然这些回答不仅一语中的,而且用语简洁。
二、激励创新语言综合运用题被称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体现了对学生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考查。
注重体现语文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写“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这句话,如果仅从形式上考虑要求写一句“比喻+疑问”的句子就会沦为文字游戏,也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
这句话的“神”之重点不是“遗忘”而是“心”,仿句时,必须从“心”入手。
“神”会之后,再细酌句之形,运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去推断提炼归纳。
我们可以由“心”推到“眼”,由“眼”想到屏障,由“屏障”想到金钱,再想到高远的瞩望。
找开了思维的闸门之后,一句句美丽的语言喷涌而出:金钱是眼的屏障,挡住了多少高远的瞩望。
记忆是脑的武器,攻克了多少遗忘的堡垒。
家乡是脚的羁绊,束缚了多少男儿的壮志。
机械是手的儿子,延续了多少创造的梦想。
如何进行幼儿写作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如何进行幼儿写作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如何进行幼儿写作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幼儿时期是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写作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更是思维能力的表现。
因此,如何进行幼儿写作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总结六个方向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写作能力。
2.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语言训练: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学习拼音、认识字母、字形音形、词汇、语法等相关知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游戏、语言练习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训练打下基础。
2.写作训练:幼儿写作训练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短句到段落。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图画绘制、问答互动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幼儿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
例如,通过动画、幻灯片等方式,创设一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写作训练。
2.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合作写作等方式,让幼儿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交流、合作,提高幼儿的写作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使用电子白板、电脑等工具,让幼儿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感官训练,提高幼儿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进行讲解,介绍相关知识。
3.让幼儿进行练习,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
4.引导幼儿进行写作训练,让幼儿进行写作练习。
5.收集、评估幼儿的写作成果,进行总结。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写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训练,如何让幼儿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六、教学总结如何进行幼儿写作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提高幼儿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概要

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培养语言能力,实质上是培养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的能力,思维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语言思路才清晰。
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因为要把知识转化为具有创造性的文章,必须经过思维加工这个阶段。
学生思维是快还是慢,是有规律还是杂乱无章,都取决于是否进行思维训练。
首先,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如词汇、语汇、优美文段及文章等。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词汇量增加了,他的智商往往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大量的词汇的积累决不只是知识的堆积,而是智力的磨练和开发。
例如,当你掌握并运用“皎洁”一词时,有时会想到“皎洁”的月光,有时还引发一系列的联想,想到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诸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由词汇引起的联想是丰富多样的,它锻炼了我们的记忆力、也锻炼了我们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又促进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此外,写作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教会学生积累词汇,还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语汇,熟读优美文段及文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熟练地遣词造句,构思篇章,扩大书面语方在生活中的运用。
让学生掌握语句、片断、篇章的主要方法是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读一遍复述一遍交替进行。
这其实也是采用记忆结合的记忆方法。
许多才思敏捷,口才出众的教师、作家等都用这种训练方法。
记忆力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识记和储备大量的知识,而储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性地运用。
今天我们作文教学的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
因格斯曾指出:“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
”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当今作文教学所要探索的一个关键的课题。
美国《文科教学中的危机》的序言也提出:“要采取既能发展青少年的智慧,又能发展青少年的创造力的方针。
”这足以说明发展思考力、不断创新,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创新思维训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求异思维训练;二是求优思维训练。
写作思维训练的内容及其成效

写作思维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构思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涉及确定文章主题、理清思路以及制定文章大纲。
训练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从题目中提炼观点,形成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文章结构。
2. 语言表达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如何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思想。
这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审稿修改阶段: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审稿、修改文章,通过反复推敲和修改,使文章更加精炼、深刻。
这一阶段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写作思维训练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写作水平: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表现在文章结构更加严谨、语言表达更加流畅、用词更加精准等方面。
2. 拓展思维空间: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这有助于拓展其思维空间,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写作思维训练强调逻辑性和条理性,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 提高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写作能力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通过写作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5. 促进个人发展:写作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和职业发展,还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写作思维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成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写作思维训练,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试谈语言训练中的思维训练

试谈语言训练中的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
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协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前者是指语言文字,语文能力的训练,后者是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没有准确、恰当、严密的字、词、句、段等建筑材料,没有多种文体、修辞等建筑方法,就没有气势宏伟的名篇、佳作等高楼大厦。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训练和国民经济训练,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们在课堂上偏重于语言训练而忽略了思维训练,尤其是语言训练中的思维训练。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中的思维训练呢?一、学习语言文字时重视思维训练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字、词属于死记硬背的东西,不需要动脑思考。
这也是不少学生说不怕语文考试的原因之一。
即生字会读会写,词语会注释。
我认为,这种被动吸收,不求理解的学习方法,对于字词的记忆是不牢固的,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无益处。
因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只有深刻理解字词的含义,才能灵活应用。
我在教学生字词时,要求学生对生字不但要会读会写,而且要说出它在词句中的准确含义,能和哪些字连词。
这就促使学生对那些有两种以上解释的生字和多音字作出判断,选释恰当的解释。
如“晕”读“Yūn”和“Yùn”而“头晕”“晕船”“日晕”里的读音和解释却不同。
“头晕”读“Yūn”昏迷的意思,引申为头脑不清,在“晕船“和”“日晕”里读“Yūn”,分别解释为“头脑发昏,”“日光”。
“壳”指坚硬的外皮,但在“地壳”一词里的读“qiào”而不读“Ké”。
对于词语的解释,我要求学生在掌握一些词的原义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引申义,能依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语概念的内涵。
初语第四册第20课《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的“销声匿迹”是指昆虫消失了呜叫声,藏起了形迹。
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我说,同学们还记得吗,在电视荧光屏上非常活跃的歌手蒋大伟,这几年似乎销声匿迹了。
语言思维-写作学概论

2、理解并能具体说明叙述的主要要求: (1)交代明白:文章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
因、结果等叙述要素,即六要素要交代清楚。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富于变化。 3、识别、理解描写的概念及与叙述的关系 (1)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
形象地再现出来的写作手法。 (2)叙述与描写的关系:两者在具体的文章写作中往
6、理解说明“具体形象、特征鲜明、形神兼备”等描 写基本要求的具体表现,并能加以运用。
7、理解说明抒情的概念,识别、区分抒情的具体特征
(1)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情感。抒情有两大 类型
(2)直接抒情:也称为“直抒胸臆,是不借助媒介而 直接抒发感情,常用于抒发强烈的、直露的情感。。
(3)间接抒情:是作者借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 抒发情感。可以分为
基调、色彩等。
6、对文章标题的要求(P151-152) (1)准确:就是要“题文相互”,在一定程度上概括文章
基本内容,揭示文章的主题。 (2)醒目:就是要引人注目,有鲜明倾向性。 (3)简洁:标题要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4)新颖:标题要有新鲜感,要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二、 材料 ◆内容提示:本章主要讲述的是文章材料的涵义和作用,以
◆平列式(并列式) ◆递进式 ③说明文安排层次的方式 ◆根据空间联系安排层次 ◆按事物的变化过程安排层次 ◆以主次为顺序安排层次 3、理解、掌握过渡和照应的方式 (1)过渡:是指文章层次、段落之间相互衔接的一种
形式或手段。它的作用是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①文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
◆内容发生转换时:一是时空转移、事件改变时需 要过渡;二是论述的方面改变时需要过渡。
及选择和使用材料的要求。 1、识记、理解材料的涵义:材料是文章中用以提炼、表现
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而思维训练是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思维训练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拓展思维广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
1. 提高表达能力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思维训练,学生能够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写作更加得当。
2. 拓展思维广度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广度,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拘泥于表面,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提出更深刻的见解。
3. 培养逻辑思维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合理地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更加严谨。
4. 提高创造力思维训练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语言,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写作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思维训练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拓展思维广度,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1. 鼓励多角度思考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拘一格,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讨论或写作题目,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2. 多样化的写作形式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除了常规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写作形式外,还应该多一些新颖有趣的写作形式,如对话、小品、幽默文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3. 提高文献综述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强文献综述能力,鼓励学生熟读一些优秀的英语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和综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 组织实践活动在写作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与真实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信、撰写个人日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广度。
学习语言 训练思维

学习语言训练思维我在作文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探索,认为在遵循写作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语言、训练思维是必要的。
这也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基本路径。
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
一名学生即使作文技术再高,可语言功夫不过关,也是不能写出好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可是不能思考,不会分析,思维局限,也是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的。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对学习语言,训练思维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认为学习语言,训练思维是实现作文的直接路径。
这个路径建构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水平。
现实告诉我们,学生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写不出东西来,虽然有的学生写出来了,但词不达意,语言干瘪、文理不通,害得教者埋头批改,昼夜不息。
这种强烈的反差促使我们深入地去思考。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是没有认识到学习语言,训练思维是学生实现作文的路径。
所以教学中出现了指向性的偏颇。
有的走向了极端。
只知一味地把学习语文单纯地理解为听、说、读、写,而没有看到真正起支撑作用的是评议和思维;也没有看到语言运用到读、写、听说便是交际,语言运用与思考便是思维。
在教学中与其教学生一百个技巧还不如学写一两句话,作为中学生,最重要的是过好语言关。
语言能力强了,作文水平也随着提高,但是做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还得进行思维训练。
2. 建构学习语言,训练思维的路径(1)在读文教学中“学习语言”,促进写作。
学生天天在读书,天天和典范的作家语言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引导学生领会、思考、吸收是关键。
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应把落脚点放在词汇、语句的学习上。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生成意义。
去领悟其深层次的内涵。
例如: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去体会诗句“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一个地方避一避”中的“硬”字和“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当中的“一个”时,学生们为“硬”字叫好,因为他写出了祥子的反抗心理;而对“一个”一词的品味中,学生会恨由胆边生深恶坐车人的冷酷无情。
“语言—思维”写作训练单元教学设计

“语言—思维”写作训练单元教学设计作者:曹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05期“语言—思维”写作训练是一种可贯穿中学作文教学的训练方法。
它既可以在低年级由句而段,而致篇章,进行逐级式的基础训练;也可做为一个训练单元,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就一定的文体或主题,进行组合式的综合训练。
笔者结合高三作文训练的实际需要,将形而上的理论转化为了一个形而下的单元教学训练方案。
一.训练内容的选择在“思维为经,语言为纬”的理论框架中,写作思维训练的内容(思维操作模型)是一个以马正平教授的“写作生长论”为理论源泉和依据的,丰富而完整的体系。
“写作生长论”的理论告诉我们,“因果思维”和“相似思维”正是这种具有基础性和代表性的思维操作模型。
此外,在语言训练的角度,作为新模式研究中的理论探索部分,以“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为标志的,体现着“写作生长论”基本原理的“三个一”的训练过程,也需要在实践研究中予以落实和检验。
因此,以两种思维方法:因果思维、相似思维。
和三种训练形式,相互接续的三个训练阶段:写一句话的训练、写一段话的训练、写一篇文的训练,为训练内容。
这两种方法与三个阶段的关系是:在三个训练阶段中,学生完成训练任务的过程,即是两种思维方法反复实践和训练的过程。
二.训练步骤和方法作为单元教学训练方案,我们希望它在具有一定系统性的同时,能够简便灵活,便于拆解和组合。
因此我们将上述内容统合编辑为7个内容单元,共20课时的教学方案。
第一讲:写作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果思维及立意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因果思维的操作方法;学会通过因果思维获取文章立意。
讲解、训练各一课时。
第二讲:写作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二——相似思维及立意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相似思维的操作方法;学会通过相似思维获取文章立意。
讲解、训练各一课时。
第三讲:文章的萌芽——审题与立意。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因果思维和相似思维,将题目或材料转变为能用一句话陈述的文章主题。
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写作教学中,思维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从思维训练的定义、思维训练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思维训练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思维训练的定义思维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和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它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训练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使其能够在写作时运用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使文章内容结构合理,论证严谨,观点鲜明。
二、思维训练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表达更加清晰、连贯,避免在写作时出现思维跳跃、逻辑混乱的情况。
批判性思维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表达观点时更加客观、深刻,能够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写作时,学生需要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编排,能够进行因果关系的推理和分析。
逻辑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客观评价的能力。
在写作中,学生需要对所要表达的观点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能够对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和评判。
批判性思维训练能够使学生在写作时更加善于分析问题、辨析观点,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如何进行思维训练1.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适合性强的思维训练活动,如逻辑思维训练游戏、辩论赛、写作讨论等,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中,老师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作业,如论述型作文、辩证性作文等,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专业的语言认知与思维训练

专业的语言认知与思维训练语言认知与思维训练是一门专业领域,涵盖了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本文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专业的语言认知与思维训练。
一、语言认知的重要性语言作为人类最主要的沟通工具之一,对人的认知和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认知是指对语言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能力,包括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方面。
良好的语言认知能力可以提高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认知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语言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语言认知也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对于预防和改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思维训练的方法与技巧思维训练是提高人们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
通过思维训练,可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思维训练的方法和技巧:1. 反思与批判性思维:学会反思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和可能性。
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和评估信息,增强问题解决的能力。
2. 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力是思维训练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习和尝试新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挑战和超越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的能力。
3. 逻辑思维: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的逻辑关系,培养合乎逻辑的思考方式。
逻辑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4. 问题解决的技巧:学会运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如分解问题、归纳总结、模拟实验等。
通过这些技巧,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语言认知与思维训练的关系语言认知和思维训练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良好的语言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思维水平,而思维训练也可以增强语言认知的能力。
语言认知和思维训练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
语言认知和思维训练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语言是思维的一种表达形式,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和理解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思维”写作训练研究概述
作者:曹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08期
朱行能先生在《写作思维学》指出:“思维是写作的一个根本源头,只有善于思索,才能善于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训练思维的难点在于,思维深层的机制还是一种“黑箱”。
它无形无影,却又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之中。
当代写作思维的研究表明“写作思维具体的任务就是发现——创造语言物化形式,就是用语言文字同化心理内容的过程,因此,写作思维本质上就是语言文字思维。
”(段建军、李伟:《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可见,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关键是把握住“语言”和“思维”两个根本要素,利用二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开展教学。
下面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为主线,综述这一领域研究的经验。
一.语言学家章熊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上世纪80年代,章熊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思维清楚,语言准确。
因此,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目前应该注意的还是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联系。
在培养和训练中,应该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
”并提出了“语言-思维训练”的写作教学体系。
其要旨是从具体的语言活动过程中来训练思维,从而提高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最终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写作能力。
2、研究的成果
这一训练体系向我们展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⑴语言和思维训练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为体系的核心,而是以思维训练的手段、措施的设计来组成训练序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和思维的不断发展。
⑵这个体系把语言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符合人们表达的实际需要,沟通了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
⑶这个体系开始突破以文体为中心的训练模式,着眼于学生主体表达的目的和表达行为。
这种注重思维、语言,而非简单的文本制作的作文教学思想,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僵化模式的大胆突破,终于掀开了当代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一页!
3、留下的研究空间
章熊先生仅仅设计了“说明性练习”,对于其他的“议论性练习”、“叙述性练习”、“抒情性练习”尚未拟订出相应的训练设计;训练的“知识点”不是写作思维最基本的思维规律、技术、思维模型,而是一种写作目的、行为(例如“说明性练习”)中的写作语言和思维,所以,训练的“语言”和“思维”的目标性不强,一般性的写作语言、思维的训练效果也就不是很强。
二.写作学家马正平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马正平教授的写作学理论称为“写作生长论”或“非构思写作学”。
主要是从赋形、策略、路径三个方面展开的,对写作思维的探讨比较全面、系统,有利于人们对写作思维的认识和操作。
该理论对于强调演练操作、形成技能的中学作文教学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马正平教授指出广义思维就是以赋形思维为终极的路径思维、策略思维和文本思维的四位一体的自组织生长和协调过程:
言之有文:赋形思维—重复与对比
非构思写作言之有理:路径思维—分析与综合
思维操作模型言之得体:策略思维—协调与对抗
言之有序:行文思维—渐进与平列
在对人类思维进行宏观微观的分析之后,马正平教授提出了写作思维的理论模型。
他发现,人们平常所谓的思维(分析与综合),其内部存在着五种大的思维(分析与综合)操作模型——因果思维操作模型(逻辑思维)、构成思维操作模型(空间思维)、过程思维操作模型(时间思维)、程度思维操作模型(数量思维)、相似思维操作模型(异同思维)。
由此,揭示出了原因分析与综合、背景分析与综合、功能分析与综合、措施分析与综合、他相似分析与综合、自相似分析与综合等,共18种微观思维操作模型、技术。
在写作中,不但可以运用各种分析和综合的操作模型、技术来进行立意、选材,还可生成表达行文的话语。
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析与综合这种一般写作思维模型的建构,是为狭义写作思维模型操作技术、艺术的功能实现提供了一种写作思维的技术准备。
2、研究的成果
马正平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先后提出了写作文化学、写作哲学、写作美学、写作思维学、写作措辞学等概念和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写作学与写作教学的理论和训练体系。
”即非构思写作学,也称写作生长论。
他利用自己的写作理论,积极地影响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
提出了动力学写作教学训练的理念体系和训练方案。
1999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动力学作文教材丛书”——《DCC作文导写导练》。
随着当代写作学对写作思维操作
模型的重要发现,2001年,马正平又接连推出了“DCC”作文的升级版《新路径作文训练》(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和《新理念作文教练》(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3、开创的研究境界
“语言-思维”训练的早期研究,大都是在写作思维学成熟之前,人们依靠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心理学、逻辑学和思维学等基础理论来指导和推进的。
马正平教授的写作生长论结束了这一局面。
尤其是思维操作模型的发现,便于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让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具有了“可教性”和“可学性”。
三.一线教师谢海龙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在马正平教授写作理论的启示下,一线教师也展开了自己的相关研究。
其中有一定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山市谢海龙老师,他编著了《高考作文思维训练》(由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谢老师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训练设计的学理依据和训练体系的前后脉络,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实践性和一定的学术价值。
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运用了马正平教授写作思维学中,思维操作模型的理论成果,根据并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三种“恰当”的言语训练形式:思维句型、话语论辩和审题立意,以及“分类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种训练结构。
前者包括:1思维模型、2模型演练、3范文借鉴、4训练设计四个环节;后者包括:1思维导练、2话语论辩、3审题立意、4智慧背囊四个步骤。
2、研究的成果
在训练方法上,谢老师创造性地把思维操作模型与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中须要使用的句型联系起来。
谢老师提出的训练形式包括:
⑴作文因果思维模型——因果句
⑵作文比较思维模型——对比句
⑶作文相似思维模型——类比句与比喻句
⑷作文结构思维模型——反复句
⑸作文策略思维模型——情景句与衔接句
3、引发的思考
同样,作为一种探索性、开创性的研究,谢老师的这本书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问。
首先,谢老师在“对‘马氏理论’的学习与整合”后,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可以围绕建立五组作文思维模型来进行,即⑴作文因果思维模型、⑵作文比较思维模型、⑶作文相似思维模型、⑷作文结构思维模型、⑸作文策略思维模型。
这样的归纳整合是否科学?
其次,思维操作模型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模型的有效训练,对思维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建构学生的思维操作技术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思维态势,从而将思维模型的知识转化为思维操作模型的心灵本身,实现思维的自动操作,最后自由的“生长”出写作的立意、材料、句章,从而摆脱长期盘踞在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模式”的束缚和限制。
而谢老师在“结构思维模型”的设计中,不但重新将“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改造成中学版的“引、议、联、结”,而且进一步演化成三种结构变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
这带来的问题是:⑴割裂了思维模型与文章结构之间的逻辑联系,将自由的“生长”扭曲为生硬的“模仿”,破坏了思维操作模型的完整性。
在这一点上其实是违背马氏理论的基本精神,消弭它的作用和价值。
⑵由于在方法上倒退为“模仿”法,学生难以理解生成段落结构的思维机制,阉割了学生自由构段的能力。
⑶对作文的“聚材”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利用思维操作模型生成作文材料。
此外,谢老师的策略思维模型实用性较差,可能还称不上“模型”,难以独立和反复运用。
四.研究经验综述
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⑴思维训练的手段与途径;⑵思维训练的内容;⑶思维训练的过程与方法。
这三个问题中,章熊先生已经为思维训练找到了可以操控的落脚点和实施方式——语言,就“训练的手段与途径”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在“思维训练的内容”方面,马教授指出,“写作教学的全部任务,就是认识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思维模型,并通过各种渠道、训练方案建构这些思维模型。
”
基于写作生长论的“思维训练的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目前还不够丰富和活跃。
谢海龙老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吸取了写作生长论的精神。
所提出的三种言语训练形式和各包含着四个训练步骤的两大训练结构,对如何落实“语言—思维”训练模式,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尤其是五种思维句型的提出,启示着我们,语言形式与思维训练内容之间对接的途径,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通过借鉴与整合,“语言-思维”写作训练新模式的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