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及其哲学根源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一、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青年时代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提出过许多改革政治的有益建议,但是他和当时新党与旧党在政见上都有所不合,因此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晚年还被贬到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
然而不幸的遭遇也使他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民,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穷而后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也使他对释老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解脱,故而在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上,受庄学和禅学的影响颇深。
二、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1.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苏轼认为无论文学还是艺术创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作者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是否认识得很清楚很正确,二是对已经认识了的事物如何运用艺术方式充分地把它表现出来。
他要求文学家、艺术家不但要“知”之深,还要善于“能”,认为这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
2.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苏轼认为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使创作对象(“物”)“了然于心”。
从文学家、艺术家的主体方面说,必须要进入“虚静”、“物化”的精神境界。
这样,才有可能排除各种与创作无关的主观或客观因素之干扰,对“物”作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充分地掌握它的内在特点和规律。
3.论艺术想像和形象捕捉苏轼认为不论是诗还是画,审美意象的构成都要经过一个“妙想”的过程。
“妙想”,即是指艺术想象,因为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而是和外界的各种生动景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感性的、形象的思维活动。
4.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1)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外在的人和事的描写,而现实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态的,苏轼认为对艺术形象描绘和刻画的总的原则是:“随物赋形”,“尽物之态”。
(2)苏轼强调“随物赋形”的目的,是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
苏轼认为要得自然真态的关键在努力做到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
苏轼美学思想
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
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
一、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基于此,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在《凫绎先生诗集叙》中赞扬颜太初的诗文:"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要以伐病。
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
"可见,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
苏轼曾写过一首《戏足柳公权联句》诗,其序云:"宋玉对楚王:'此独大王之雄风也,庶人安得而共之?'讥楚王知己而不知人也。
柳公权小子与文宗联句,有美而无箴,故足成其篇云。
"其诗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唐文宗)。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苏轼补句)。
"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
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
苏轼在向哲宗皇帝申述自己因诗获罪的原因时说:"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
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仍复作诗文,寓物 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
"①这说明苏轼确是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以揭发流弊,拯时救世。
他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等诗作,正是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现实主义名篇。
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摘要】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作品在中国文人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本文将从苏轼的绘画艺术、诗词创作、散文写作、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苏轼的艺术成就和文艺思想,揭示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独特魅力和造诣。
苏轼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而且在审美观念和文学理论方面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贡献。
结论部分将总结苏轼在文艺领域的影响,以及他的艺术成就与文艺思想的关系,同时探讨苏轼对后世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展现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通过对苏轼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的全面展现,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位文学巨匠对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艺术气质、文艺思想、绘画艺术、诗词创作、散文写作、文学观念、审美观念、影响、关系、后世、文学艺术。
1. 引言1.1 苏轼的艺术成就苏轼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画家。
在绘画方面,苏轼擅长山水画,他善于运用墨色渲染山石树木,营造出气势恢宏的自然景观。
他的画作多以峰峦叠嶂、江河流水为题材,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领悟和感悟。
除了绘画,苏轼在诗词创作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诗词清丽豪放,富有韵味,常常表现出他的豁达和激情。
苏轼的诗词反映了他对人生、情感、自然的独特见解,被誉为“苏门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他的诗词和绘画上,更体现在他对文学艺术的探索和实践上。
他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独特见解,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1.2 苏轼的文艺思想苏轼的文艺思想包括对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和理念,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和追求。
苏轼认为文学应该为心灵提供慰藉和启迪,是一种超越现实、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他主张文学作品应该追求真挚、纯粹,不受功利和功名的干扰,注重对人性、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苏轼的文艺思想中蕴含着对人世间矛盾和困境的观察和反思,希望通过文学艺术来启迪人们的心灵,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苏轼的艺术追求与人生观》
苏轼的艺术追求与人生观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深刻的人生观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苏轼在艺术上的追求以及他对人生的看法。
艺术追求文学创作苏轼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形式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
他擅长诗歌、散文和辞章等多种文体,笔触典雅而深情动人。
他注重意境的表现,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营造出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书法与绘画苏轼不仅在文学上有杰出成就,在书法与绘画方面也是才华横溢。
他崇尚自然、写意风格,并提倡诗画合一、笔墨相通,将文字与形象相结合,展现出独特之美。
音乐与饮食除了文学和美术,苏轼还对音乐与饮食有浓厚的兴趣。
他喜欢操琴、吟诵,并倡导雅俗共赏的观念,将艺术与日常生活融合,体现了他对审美享受的追求。
人生观自然与人文苏轼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是最纯粹、最真实的存在。
他主张人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并通过艺术表达出来。
同时,他也关注人文情怀,强调人性的内涵和价值。
忧国忧民苏轼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他对国家政治局势和民众疾苦深感忧虑,通过文学创作发出声音并试图改变社会现状。
他提倡善政、敬畏权势,并积极参与政治事务。
慈悲与宽容在面对个人遭遇和社会挫折时,苏轼表现出了慈悲与宽容的态度。
他以智慧超越个人得失,在困境中坚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宽广胸怀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结论苏轼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观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思想深度。
他通过文学、书画、音乐等形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传递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敢于表达自我、关注社会,并在困境中展现出坚强与乐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勇敢追求艺术与成功人生并行的榜样。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精湛的书法艺术和卓越的政治智慧,被誉为“豪放派文人”的代表人物。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非常有特色,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借鉴。
苏轼具有超常的才智和创作力,他的文学作品充满诗意、深情和浪漫,融汇了唐宋两代文学的精华。
他善于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悲壮、豪放、忧国忧民等多种情感。
他的诗歌既有宛转婉约之作,又有壮丽豪放之作,如《赤壁赋》、《江城子》等都是其代表作品。
他的诗才横溢,以三百多首诗传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苏轼的书法风格独特,兼具刚劲和婉约之美,堪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笔力雄健,横竖皆有韵律感,字迹流畅,气度雄壮,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他的草书尤为出色,以执笔如飞、龙蛇起伏,风格豪放,意境磅礴著称。
他的书法作品影响了后世很多书法家,被誉为“欧楼草书之宗”。
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技法的娴熟,更在于他对书法的深入理解和精神追求。
苏轼的文艺思想富有创新和开拓性,他提出了“诗以时为事,文以事为诗”的观点,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融入现实生活和社会思潮。
他反对空洞的文学追求,主张情感真实、意境艺术,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的文艺思想影响了后世文人,为后人提供了很多的创作借鉴和思路。
除了文学和书法方面的成就,苏轼还具备卓越的政治才华,曾任文学官、宋代文化发达的禅宗大宗师。
他对社会变革和政治思考有着深刻的见解,主张以道德伦理和人文关怀来治理国家。
他通过自己的政治实践和宣传活动,反对腐朽的官僚体制和追求奢靡享乐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轼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是他卓越成就的根本原因。
他的文学才华、书法艺术和政治智慧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在后世文人眼中,他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文化英雄,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观与艺术创作
苏轼的人生观与艺术创作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评论家以及政治家。
他在文学和艺术创作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也因其独特的人生观而受到广泛关注。
一、苏轼的人生观苏轼秉持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个体自由意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他主张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并通过诗歌表达共情和思考人生。
他将“活在当下”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并认为人应该尽情享受身边事物带来的美好。
同时,苏轼也对社会不公和伦理亚损有着敏锐的触角。
他反对权贵阶层侵略百姓权益,主张平等正义。
这种正义感也常常从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使得他在后世被赞颂为文化英雄。
二、苏轼的艺术创作苏轼是一位全才型艺术家,在诗歌、书法和绘画等领域均有卓越的成就。
他的诗歌作品堪称妙手偶得,风格多样,既有抒怀诗表达内心情感,也有咏史抒志诗展示了他对国家大势的关注。
在书法方面,苏轼倡导了“欹斜谈怪”派别,他将自然与“真”,艺术个性与艺术灵魂相结合,在书法中表现出自由奔放而不墨守成规的风格。
苏轼的绘画作品也充满了个人特色。
他能够根据题材采取不同风格,并以笔墨纸砚或者花鸟虫鱼来描绘景物。
这些作品传达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
三、苏轼对后世的影响苏轼不仅在文艺创作上留下了深远影响,也通过自己的观点和行动激励后来者。
他主张以人为本,享受生活、追求自由,并反对权威和专制统治。
这些观点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他的艺术作品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创作。
不论是诗歌、书法还是绘画,苏轼独特的风格以及对情感与自然的表达方式,都成为了后来艺术家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结论苏轼通过自己在人生观和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遗产。
他通过诗歌、书法和绘画等形式,表达出自己对于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为后世提供了灵感与启示。
苏轼带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真实纯粹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观,同时也在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使得他成为一个令人敬佩和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苏轼诗歌的美学思想
苏轼诗歌的美学思想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渊源。
首先,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人世的精神,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
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
他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等诗作,正是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现实主义名篇。
其次,主张诗贵传神。
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
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
苏轼的诗歌创作,在体物传神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如写西湖夏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
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
(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
苏轼反复强调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空静心态,来源于他对佛老之学的认识,在佛、道二教中,“空静”、“虚空”的要义都是达到“无我”之境而得万物之本,对艺术家来说,摒除杂念,保持空静的心态,正可以获得最人的思维空间以创造深情远韵的艺术境界。
再次,崇尚天工与清新。
“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
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感情率真。
苏轼在很多诗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
如《读孟郊诗二首》中写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苏轼特别推重陶潜,就因为陶诗情真:“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其二,意境清新。
苏轼在诗歌创作中,能凭借生花妙笔,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如《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的创作思想总结
苏轼的创作思想总结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其创作思想独特且影响深远。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力图追求自由、真实、独立的艺术表达,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个体生命的独立性,充分展示了他的创作思想。
苏轼的创作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自由与真实:苏轼主张文学不应受到束缚,应该敢于展示个体思想与情感的自由表达。
他反对机械式的文学创作,主张真情实感的表达,尤其注重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他通过切身的体验来表达真实的情感。
他不追求唯美的形式,而更关注文字的真实性和生命感。
2. 主张审美独立:苏轼认为审美是一种个人独立的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感受。
他鼓励作家要有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标准,不应过分依赖传统,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束缚,敢于创新,以自己的创作角度去审视世界。
3. 心境与思想高远:苏轼的创作思想注重心灵的修养和思想的深度。
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倡导与世无争,有一颗宽广的胸怀。
他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了自己的思想深度,关注生活的真谛,追问人生的意义,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领悟。
4.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苏轼认为文人有责任在社会上发出正义的声音,为民众争取权益,批判不公与不平。
他通过文学作品表达批判的声音,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命运,呼吁改革与进步。
他反对拘泥于封建礼教,主张文人要敢于直言,批评时弊,勇于担当社会的责任。
苏轼的创作思想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影响。
他主张追求自由与真实,不受制于传统观念;倡导审美独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注重心境与思想的高远,以个体的视角探究人生的意义;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文学作品批判时弊,呼吁改革。
这些思想观点在诗歌、散文、书法等领域都对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
论苏轼的艺术哲学_以文学散文为中心
。
车 尔 尼 雪 夫 斯 基 有过 一句名 言
。
美是 生活
,
它 的 反 向含 义 就 是 生 活 蕴 藏 着 无 穷 无 尽 的
,
,
美 的 宝 藏 作 为 特 殊 的 美 的 形 态 的文 学 作 品 从 根 本 上 讲 是 从 生 活 中开 采 出来 的 美 的产 品 是 作 家对 生 活审 美 的产物 制约
页
, ,
却
,
字 里 行 间透 出对 范仲 淹 人 格 的 赞 颂 故 为万 言书 以 遗 宰 相
之忧而忧
,
公在天圣 中
。
则 已 有 忧 天 下 致 太平 之 意 对 欧 阳 修 的评 价
, ,
天下 传诵
”
。
”
《苏轼 文 集 》卷
。第
主 要 歌 颂 的是 范仲 淹 那
,
先天下
后 天下 之 乐而 乐
。
的伟大 襟 怀
”
《苏 轼 文 集 》 卷
一 个 民族
其 民族 意 识
是 由许 多杰 出人 物 为 代 表 的优 秀精 神 长 久 存 在 与 积 淀 的 结 果
对 这 些 伟 岸 人 格 的讴 歌
,
对民
族 的 健 康 发 展 无 疑是 十 分 有 益 的
泥 而 不 染 的 隐士 高 人
,
。
苏 轼讴 歌 过 的 人 物
罪人
,
一 篇 《赤壁 赋 》唱 出天 地 之 间 人 为 贵 的 思 想
。
。
不 过 是 弄权 者 强 加 于 己
,
,
对 自 己 的 主 体价 值 并 不 由此 而 有 丝 毫 污 损
,
当 面 对 大江 及 江
论苏轼的艺术哲学
论苏轼的艺术哲学——以文学散文为中心内容提要本文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探讨苏轼文学散文的价值。
指出苏文的基调是弹奏出了儒家博大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其主调是歌颂儒家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百折不回的探索精神;其主旋律是展示当时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其艺术哲学的渊源主要是道家的自然观,面其主要表现形态则为“自然天成”四字。
关键词儒家人文精神参与意识道家自然观自然天成一苏轼文学散文的基调是弹奏出了博大而深邃的儒家人文精神。
文学即人学,有出息的文学家都会探讨人的价值,回答对人生的见解。
苏轼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及其人生态度基本属于儒家思想体系。
他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儒家的人文精神方面,这使他大大充实了自己,也影响到他文学创作的深度。
“天地之精可以生万物,莫贵于人”的思想以及道德哲学中的理想人格是儒家精神的支柱之一。
苏轼文学散文的基调正是弹奏出于这—博大而深邃的人文精神。
他的作品,无论描绘自然还是描写社会,都透过自然与社会体现出这一伟大主题;他描写山川景物、日月风光,是为了捕捉大自然的灵气以充实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更显其万物之灵的本色;他一生写了大量的人物传略、铭文、碑记,是为了挖掘与弘扬人的崇高品格,以使人的伟大之处永放光芒;特别当他的晚年,在严酷的政治迫害与贫穷折磨下创作的不朽的《雪堂记》、《赤壁赋》、《菜羹赋》、《桄榔庵铭》等千古之作,更是对人的崇高价值的不朽赞歌。
他为政宽简,为人坦荡,为官清廉,为文天真烂漫、不事雕琢,反映人民意愿,体察人民情绪,都是他儒家道德人格的体现。
可以这样说,苏轼文学散文最根本的美学价值和哲理性思考,莫过于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当他被贬出朝廷沦为罪人谪居XX的时候,一篇《赤壁赋》唱出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
身为罪人,不过是弄权者强加于己,对自己的主体价值并不由此而有丝毫污损。
当面对大江及江上明月时,我为主,物为客,天地万物为我而设的观念,没有一丝迷惑。
所以,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时候,便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尽情享用眼下那无边风月,并且自由地借历史以发感慨,痛陈胸前一片了悟,多么自觉的人性觉醒!多么伟大的人文精神!当他被一贬再贬,直贬到XX那荒漠林中的时候,他丝毫不觉矮人一等,更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在桄榔林中,就地取材,筑为小屋,作《桄榔庵铭》以明心志:“九山一区,帝为方舆,神尻以游,孰非吾居。
谈苏轼的艺术哲学
论苏轼的艺术哲学——以文学散文为中心内容提要本文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探讨苏轼文学散文的价值。
指出苏文的基调是弹奏出了儒家博大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其主调是歌颂儒家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百折不回的探索精神;其主旋律是展示当时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其艺术哲学的渊源主要是道家的自然观,面其主要表现形态则为“自然天成”四字。
关键词儒家人文精神参与意识道家自然观自然天成一苏轼文学散文的基调是弹奏出了博大而深邃的儒家人文精神。
文学即人学,有出息的文学家都会探讨人的价值,回答对人生的见解。
苏轼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及其人生态度基本属于儒家思想体系。
他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儒家的人文精神方面,这使他大大充实了自己,也影响到他文学创作的深度。
“天地之精可以生万物,莫贵于人”的思想以及道德哲学中的理想人格是儒家精神的支柱之一。
苏轼文学散文的基调正是弹奏出于这—博大而深邃的人文精神。
他的作品,无论描绘自然还是描写社会,都透过自然与社会体现出这一伟大主题;他描写山川景物、日月风光,是为了捕捉大自然的灵气以充实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更显其万物之灵的本色;他一生写了大量的人物传略、铭文、碑记,是为了挖掘与弘扬人的崇高品格,以使人的伟大之处永放光芒;特别当他的晚年,在严酷的政治迫害与贫穷折磨下创作的不朽的《雪堂记》、《赤壁赋》、《菜羹赋》、《桄榔庵铭》等千古之作,更是对人的崇高价值的不朽赞歌。
他为政宽简,为人坦荡,为官清廉,为文天真烂漫、不事雕琢,反映人民意愿,体察人民情绪,都是他儒家道德人格的体现。
可以这样说,苏轼文学散文最根本的美学价值和哲理性思考,莫过于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当他被贬出朝廷沦为罪人谪居黄州的时候,一篇《赤壁赋》唱出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
身为罪人,不过是弄权者强加于己,对自己的主体价值并不由此而有丝毫污损。
当面对大江及江上明月时,我为主,物为客,天地万物为我而设的观念,没有一丝迷惑。
所以,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时候,便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尽情享用眼下那无边风月,并且自由地借历史以发感慨,痛陈胸前一片了悟,多么自觉的人性觉醒!多么伟大的人文精神!当他被一贬再贬,直贬到海南那荒漠林中的时候,他丝毫不觉矮人一等,更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在桄榔林中,就地取材,筑为小屋,作《桄榔庵铭》以明心志:“九山一区,帝为方舆,神尻以游,孰非吾居。
书法中的哲学思考:苏轼的艺术人生
书法中的哲学思考:苏轼的艺术人生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中国文人的代表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以其深厚的哲学思考而闻名,展现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追求。
本文将从苏轼的书法作品中,探讨他的艺术人生中所体现的哲学思考。
一、以自然为师,追求真理苏轼的书法作品深受自然之美的启发,他在书写中注重模拟自然的流畅与姿态。
他常常比喻自己的毛笔为“小江小海”,在书法创作中力求捕捉到大自然中气势恢宏的力量与浩渺无边的气韵。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抚慰九泉之思,悲欢离合之事,尽在丹青之中矣”,可见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自然相融合,以表达真理之美。
二、寄情山水,表达心境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对心灵的一种寄托和表达,而苏轼的书法作品也常常融入山水之意。
他以毛笔挥洒之势书写,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表达出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山水之间的起伏、云雾之间的变幻,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苏轼不仅以文字描绘山水景致,更通过描写山水的意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融入心性,达到境界苏轼的书法作品融入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感悟。
他讲究以心驭笔,将内在的情感与对艺术的理解完美地呈现在纸上。
他深信“养心莫若静,树德莫若忠”,通过书法创作,他能够完全投入其中,沉浸于无拘无束的境界中,使人感受到他的志趣和胸襟。
他的作品洒脱自然,不拘一格,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个人的独特性。
四、笔墨情趣,表达价值观苏轼的书法作品中还体现了他独特的价值观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善于运用字形、布局和墨色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和情趣的追逐。
他的作品中富含了人生哲学、人情冷暖、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通过他的笔墨,人们不仅能看到他对写意、工整与枯燥的思考,还能感受到他对人生、家国和社会的关注。
综上所述,苏轼的书法作品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他通过书法创作,融入自然之美,表达自己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追求。
他在笔墨中寄托了对山水的情感和对心灵的抒发,展现出他达到境界的追求。
论苏轼文学思想的基本源泉及对其理论的影响
作经验和体会 , 在众多诗文书 画的题跋 中, 对文 艺创作理论提 出了一系 列深刻见解 , 形成了较完整 的体 系, 成为 了北宋最重要 的文学理论批评
家。 笔者认为苏轼 文学思想 的基本源泉主要有三 : 儒释道三教合一 的时代思潮
一
、
北宋帝国建立 , 百年战乱频仍的社会局面宣告终结 , 宋主鉴于唐诸 多历史教训 , 采取重文轻武 、 扶持佛教等一 系列基本 国策。 北宋 中叶时 , 三教合一已成 为宋朝 的时代思潮。苏轼欣然接受儒 、 、 释 道交互侵染 中 的宋代文化精 神, 更深悟三者之相通 ,儒释不谋而同” 相反而相为用” “ “ (南华 长老题名记 》 “ 《 ) 庄子盖 助孔子者 ” 阳挤而 阴助之 ” 《 “ ( 庄子 祠堂 记》 逐步形成一种 以儒学体系为根本 , ) 兼具释 、 道思想为哲学基础的人
他 对创 作主体精神状态 的看法 则直承道家思想 , 继续发展 “ 虚静 ” 这一 中 国古 典 美 学 范 畴 。中 国古 代 思 维 方式 尤 重 内心 体 察 , 苏轼 也 不 例 外。他在《 送参寥师》 中指 出“ 欲令诗语妙 , 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 , 空 故纳万境。” 宇宙万物之规律 , 大干世界之奇观 , 统摄于作者超然寂静的 心灵 , 然后神与万物交会 , 兴会神往 , 从而达到 主体 与审美客体融合为
最 高境 界 , 东 坡 本 人 也 是 渐 老渐 熟 , 于 平 淡 。 苏 趋 三、 自身 学 识 修 养 与 创 作 \ 赏 实践 鉴
比如儒家一 向重视 “ 、道” 文” “ 关系 , 韩愈倡 导古文运动提 出“ 文以 贯道” 的主张, 这里所说的“ , 道”指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宋代文人政治地 位的提 高使这种重视 诗文的教化作用和社 会功 能的思想更加突 出, 并 占据文坛的统治地位 。概观宋代诗文 , 说教意味明显浓 于唐代 。所以苏 轼 对 文 学独 立 地 位 重 新 确认 , 出 “ ”“ ” 重 的 思想 。 提 文 、道 并 苏轼 的文 道 观 深 受 儒 家影 响 , 也 具 有 独 特性 。 所 认 识 的 “ ” 但 他 道 不 局限于儒家之 “ , 道” 内容较宽泛 , 括对 自然事物固有特点和规律 的认 包
苏轼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
苏轼文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这样苏轼。
在苏轼的文中,他较多的推崇韩愈和欧阳修,他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又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苏轼的文学思想就是文道并重。
他的文章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到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也。
”而这些技巧,决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奇思异想就能有的,而是严格遵循艺术科学的自身规律(“理”),在艺术实践中经过艰苦磨练才能得到的。
苏轼在谈文论艺是屡次提到“随物赋形”,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什么样子,就该给它写成什么样子,不同事物就该写出它们种种不同的样子。
另一方面,苏轼心目中的道不尽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世间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法度。
因此,他极力提倡“自然论”的文艺观,提倡“无意为文”,反对搜索枯肠,要为作文而作文。
他不但要求艺术创作要自然而发,还要求创作要自然而成。
他曾在《<南行前集>叙》中写道:“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都以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成为后人传颂的文学巨匠,其中苏轼无疑是其中之一。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文艺思想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苏轼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两方面进行浅论,以期更全面地展现苏轼的文学魅力。
首先要讨论的是苏轼的艺术气质。
苏轼的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而著称,他的诗词散文既有宋代文学的清新雅致,又融入了唐代的豪放风采。
苏轼的艺术气质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文学追求和审美取向。
首先是苏轼的情感表现。
他的诗词多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表现出了深沉的感情和浓厚的个人色彩。
其次是苏轼的文学表现。
他的文学作品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色彩丰富,情感真挚。
苏轼的诗词给人深刻而持久的震撼,让人不得不为他的文学才情和艺术气质所折服。
苏轼的艺术气质不仅在于他的文学作品,还体现在他的书法艺术上。
苏轼的书法以行草为主,用笔婉约清丽,意境深远,气韵横生,被誉为“苏子风华”。
他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古今中外的书法艺术精华,独具一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
其次要讨论的是苏轼的文艺思想。
苏轼的文艺思想是他文学作品的灵魂和底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是苏轼的文学追求。
苏轼在文学上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注重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净化,追求艺术的完美和人性的升华。
其次是苏轼的文学态度。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持宽容、豁达、开放的态度,他认为文学应当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拘泥于形式和风格,注重表达个性和真实性。
最后是苏轼的文学理念。
苏轼提倡“以诗为心,以词为体”,他认为诗在表现情感和思想上更为自由,词在表现意境和形式上更为丰富,两者结合起来能够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苏轼的文艺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宋代以后的文学发展中,苏轼的理念成为了文学家们的典范和楷模。
苏轼的诗词艺术特点与社会思潮
苏轼的诗词艺术特点与社会思潮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诗词艺术特点以及他与当时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
一、自由奔放的艺术表达1.1 自然意境:苏轼倾向于描写山水风景和田园生活,通过大自然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来表现内心世界。
1.2 艺术手法:苏轼善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1.3 情感抒发:他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并通过诗词来传递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二、嬉游怀古的文化追求2.1 怀旧之情:苏轼常常回顾历史,怀念过去时光,并以此为素材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留恋。
2.2 以古鉴今:他善于通过回忆过去,借鉴历史教训,指出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2.3 独创风格:苏轼将怀古与个人情感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诗词风格,使他的作品更加丰满、生动。
三、对社会思潮的回应3.1 忧国忧民:苏轼深知当时社会政局的不稳定和百姓生活的困境,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3.2 明理辨时:他对时事敏锐感知,能够准确判断某个时期所处之势力对幕僚班进行人事嘉洛娝遣。
di則%3.3 改革呼声:苏轼主张变法革新,认为通过改革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并开启一个更加公正和富饶的未来。
结论苏轼作为北宋文学家的代表之一,他在诗词创作中展现了自由奔放的艺术表达,嬉游怀古的文化追求,并对当时的社会思潮进行批判与反思。
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拥有独特魅力,而且深刻地展现了他对社会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因此,苏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重要人物之一。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1. 引言1.1 苏轼的艺术气质苏轼的艺术气质体现在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才华上。
苏轼的作品通常充满了情感和个性,表现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时事的深刻思考。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展现出他对生活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苏轼的文学作品多样丰富,不拘泥于传统格律,而是充满了变化和创新。
这种艺术气质使得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备受推崇,并且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苏轼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真挚,表达出他对人生苦乐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他常常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苏轼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讨和对世界的观察,展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
这种艺术气质使得苏轼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赞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1.2 苏轼的文艺思想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之一,他在文艺思想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苏轼认为文学创作应当追求真实和自然,反对墨守成规和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
他主张文学作品应当以情感为基础,充满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苏轼强调文学的力量在于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而非迎合时尚或者追求功利。
他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传递道义和思想,引导人们审视人生,反思社会现实,勉励人们追求卓越和真善美。
苏轼的文艺思想深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注重内心修养和个人境界的提升,同时也将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融入文学创作中,使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触动读者的心灵共鸣。
在苏轼的文艺思想中,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人格修养和情感交流的载体,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体现在他对文学形式的驾轻就熟和玩味,并在其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
苏轼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凝炼简约,不拘泥于传统格律,敢于突破常规,创新出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许
多不朽的作品。
凭借着其才气与人格魅力,苏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
本文将谈及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苏轼的艺术气质,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
苏轼的艺术气质主要表现在他笔下的
气度磅礴、恢弘宏伟之处。
苏轼的文学作品毫不矫揉造作,平实自然,展现出一种自由、
豁达的心态。
如《行香子·别后题梅》中的一句“自是寒芜里”,虽形容梅树在寒冬中傲
然挺立,却也流露出苏轼对梅花这种处世潇洒的情感态度。
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
夜记梦》表现了苏轼对金冠鹤的怀想之情,直抒胸臆,文字朴实,却深具感人之韵。
苏轼的文艺思想在诗歌、散文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闲适自然”。
例如《赤壁赋》中描绘了红楼梦的一段描述,其文艺思想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苏轼借助这段描写,切实将自己最本质的思想表达出来。
另一方面,在《水调歌头》中其
文艺思想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涵盖了诗人对于人生、世界的理解和审美情趣的追求。
这体
现出苏轼“唯一”的艺术追求,即“修身养性,既欣赏自然之美,又向往外的美”。
总之,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上的
佳作,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思想及创作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家及文化人。
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人,更是一位凭借着其个性魅力,改变了乐府诗歌风格的重要
人物。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文学作品风格多样,包括诗、词、散文、书信等,而且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人,被誉为“苏文”。
本文将就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进行浅论。
一、艺术气质1.开放包容苏轼的艺术气质首先体现在他的开放包容之处。
苏轼自幼聪慧好学,广泛涉猎各种文化,接受过程朝的儒学经典教育,又喜欢研究佛教、道教等,兼通经史集传,喜阅古今文集,博学多才。
他的作品从题材到形式,都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展现出了开放包容的气质。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既有关于自然风光、人生哲理的抒发,也有对历史典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更是融合了古今典籍的书法风格,既有秀丽俊逸的楷书,又有豪放洒脱的草书,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2.豁达豁达苏轼的艺术气质还表现在他的豁达豁达之处。
苏轼一生历经沧桑,从官场坎坷、流放谪居,到最后风华尽逝,但他的一颗豁达豁达的心态却从未改变。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流露出了一种坦然处之、豁达看待人生的情怀,无论是面对官场挫折,还是对流放生活的感慨,他都能以超然的姿态面对,表现出了一种殷切豁达的性情。
这种豁达的性情也体现在他的书法和绘画中,字迹冷峻、洒脱,画风清新自然,不拘一格,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奇特气质。
3.崇尚真实苏轼的艺术气质还表现在他的崇尚真实之处。
苏轼一生坚持以诗词、书法、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他的作品深受真实感情的驱使。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既有对政治风云的痛惜,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感慨,无论是赞美风景,还是抒发感情,他都能以真挚的情感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这种真实的情感也贯穿在他的书法和绘画中,字迹挥洒自如,笔墨奔放,不做作做作,力求以最真实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崇尚真实的艺术品格。
二、文艺思想1.文学意境苏轼的文艺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文学意境之处。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作品具有深邃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苏轼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是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的艺术气质主要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他的诗作多是清新自然、豁达洒脱,充满人生哲理,引人入胜;他的词作则善于表现人情世态、感性细腻,字里行间透露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他的散文则深邃内敛,极具文学审美价值。
苏轼的作品不仅表现出他自身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类、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苏轼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自由、人文、审美三个方面。
自由是苏轼文艺思想的核心。
他提倡自由舒畅的人生态度和写作方式。
他认为,作品应当不受约束地从内心深处流露而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要有超越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人文是苏轼文艺思想的另一个方面。
他认为,人性是文学艺术的本质,作品的价值在于对人类情感、品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描绘和表达。
苏轼善于表现人情世态,及时雨、杜鹃啼血等作品都深刻而真实地描绘了人性的不同侧面。
审美则是苏轼文艺思想的又一方面。
他认为,作品是美的表达,审美价值在于其美妙与完美。
苏轼强调艺术的审美效果,尤其重视语言、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运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诗、词、文。
总体而言,苏轼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贯彻着人性、自由、美的倡导,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也深受当代文人的推崇和传颂。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宝库,更是人文关怀和艺术鉴赏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及其哲学根源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8 9:52:15 点击:1[摘要]苏轼游弋于诗文翰墨,其中的批评思想丰赡渊深,他提出“无适而不可”的艺术融通思想; 主张“形不可失,理更当知”的形神观; 倡言“自然清新,简远疏淡”的审美旨趣; 强调“法而无法,萧散自适”的艺术创作,此种批评思想都根源于其博通圆融之哲思。
[关键词]苏轼; 诗文; 艺术批评; 儒释道苏轼集儒释道于一身,融诗书画为一体。
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承继前人,又博广独到,在整个中国艺术批评史上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艺术批评思想散见于他的诗、文、铭、记和书画题跋之中,涉及到的艺术门类主要包括书画、音乐戏剧、园林等。
他的艺术批评思想建基于其哲学根基,参悟于其人生阅历,对于苏轼而言,艺即道,艺即人生。
一、艺之融通无碍,无适而不可艺之融通的批评思想早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开篇《叙画之源流》中就有体现,其中张彦远将书画之源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河图洛书”,并认为河图洛书是古先圣王禀受天命之得,其流传更是天之祥瑞所至,这样书画自然是同出于天并传达天地圣人之意的不可或缺的形式。
经过唐五代的发展,到北宋时期,苏轼不仅主张“书画同体”,力倡诗文、书画、琴艺等融通,而且认为艺之“写意”是要抒发作者之意,强调作者之意与天地之意自然地契合,而不再是天意之规范,也不再完全附庸于社会,这种文人精神的高扬逐渐内化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
苏轼在诸多的艺术批评中明确提出艺之融通的思想,最为熟知的“诗画本一律”的观点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明确提出,并依此评画。
如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论王维的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 P. 2209) 在《王维吴道子画》中评价二者的作品言道: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2]( P. 109 -110) 苏轼赞赏王维的诗画境界和创作特征,这不仅有助于王维在画史地位的确立,而且将“诗画一体”的理论内化为文人画的精神品质。
“诗画一体”观不仅着眼于艺术欣赏,且深入到艺术创作,如在《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中,苏轼抓取到诗画创作的共同性,一是“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强调艺术创作如同天地宇宙万物的创生,即如“天地造化”一般,自然而独创、块然而生; 二是艺术构思都具有“迁想妙得”之特质,“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并以“画中有诗”再三强调画师与俗士创作的区别; 其三,此《枯木歌》中对诗画创作共同性的强调进一步把绘画提升到与诗同等的地位。
苏轼“艺之融通”的思想并没有局限在诗画方面,在《跋君谟飞白》中讲道: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分科而医,医之衰也,占色而画,画之陋也。
和、缓之医,__不别老少,曹、吴之画,不择人物。
谓彼长于是则可也,曰能是不能是则不可。
世之画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
如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非通其意,能如是乎?[3]( P. 2181)这里的“物一理也”落实到艺术层面就是“艺一理也”,只要能“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绘画不受颜色的限制,不受外在物象的拘辖,书法不受各种书体的局限,也就是说书画艺术从本然上就是融通的。
苏轼以医之不能分科为例,形象地说明艺术亦如生命,具有生命的整体性、融通性,不可分而治之。
苏轼艺之融通的思想是建基在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深刻体悟之上的。
众所周知,苏轼是一位思想博通者,各种思想的吸纳使其圆融通达,其中《周易》对苏轼的影响很大。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寂寞闲愁”中开始注解《周易》,一直到生命垂危时仍念念在兹。
苏轼认为宇宙就是一个抽象的“一”的存在,《易经》之“易”即是“简易”,是天地万物的简之又简的极致,即是“一”,即是“致”:“致,极也。
极则一矣,其不一者,盖未极也。
四海之水,同一平也; 胡、越之绳墨,同一直也。
故致一而百虑皆得也,夫何思何虑!”[4]( P. 376 - 377) ,又曰:“《易》曰: ‘天下之动,正夫一者也。
’夫动者,不安者也。
夫惟不安,故求安者而托焉。
惟一者为能安。
天地惟能一,故万物资生焉。
日月惟能一,故天下资明焉。
天一于覆,地一于载,日月一于照,圣人一于仁。
非有二事也。
昼夜之代谢,寒暑之往来,风雨之作止,未尝一日不变也。
变而不失其常,晦而不失其明,杀而不害其生,岂非所谓一者常存而不变故耶? 圣人亦然。
以一为内,以变为外。
”[5]( P. 270) 正是因为宇宙天地有“一”为其本,所以万物是平等圆通的,天地惟能一,故万物滋生,天下资明,世界以安。
这里的“一”也同于他常用的“道”或“理”,虽着眼层面不同,但往往在彰明同样的思想。
苏轼认为“天地与人,一理也”,但人常不能与天地相似,是因为“物有以蔽之也”,如果没有此种遮蔽,则“人固与天地相似也。
”[6]( P. 350 - 351) 这样,天地人及万物自然能够“为一”,此“一”便是“道之大全”。
苏轼思想的特色便是他从不会囿于一家之言,正像其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所言:“既而谪居于黄,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7]( P. 1127)从苏轼思想的整体来看,他讲的“一”或“道”,既不是宇宙之实体,也不是抽象之概念,而有时恰恰是“无”。
苏轼曾在《怪石供》言道: “禅师常以道眼观一切,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
”[8]( P. 1986 - 1987)正是因为“无”,所以艺术便不受所谓的“定在”的局限支配,从而能彰显其自由博通之特质。
他曾言道: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一六合而水可见。
虽有神禹,不能知其孰为一孰为六也。
子思子曰:“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明合而道可见。
虽有黄帝、孔丘,不能知其孰为诚孰为明也。
佛者曰: “戒生定,定生慧。
”慧独不生定乎? 伶玄有言: “慧则通,通则流。
”是乌知真慧哉? 醉而狂,醒而止,慧之生定,通之不流也审矣。
故夫有目而自行,则褰裳疾走,常得大道。
无目而随人,则车轮曳踵,常仆坑穽。
慧之生定,速于定之生慧也。
[9]( P. 325 - 326)首先思想上不受局限,超越教条之束缚,从而在博通的基础上建树自我之思想,成就自我之独创,不随人之眼目,这便是人之觉慧。
苏轼建基于这种哲思成就了自我,也成就了艺术。
这种道通为一的思想落实到人自身便是心无尘垢,如水镜般明澈,这样书画之艺便自在呈现。
苏轼艺之融通的批评思想受到《周易》及儒释道哲学思想的影响,如果基于某一家思想断言其艺术批评观,恰似苏轼所抨击的“分科而医”,有悖于苏轼思想之精神。
因此,对于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应立基于其哲学思想,从而领悟其批评精神之主旨。
二、“形不可失,理更当知”“形神”观一直是中国哲学和艺术史上的重要命题。
在艺术史上,蔡邕之“妙入神”、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宗炳之“神超理得”、王羲之的“意”等思想奠定了形神观的思想基础,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轼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此命题,形成崭新的批评理念。
苏轼的形神观包括以下层面:其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此批评观出自《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意在强调诗要有味外之旨,画要超越形似而传达神韵,此中之“神”已经不局限于画中物象之神韵,而是由物之神韵通达物之归属的天地境界。
苏轼是由论画之形而到画之神,进而到画之境,实质道出了画之心性的艺术追求。
苏轼在《传神记》中更深入地阐释了传神的问题:传神之难在于目。
顾虎头云: “传神写影,都在阿睹中。
”其次在颧颊。
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
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
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
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
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方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 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
虎头云: “颊上加三毛,觉精采殊胜。
”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
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
此岂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
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以为顾、陆。
[10]( P. 401)在此,苏轼接着顾恺之的“传神之难在于目”的观点讲起,他认为除了眼睛之外,就是颧颊最能传神,并借自己灯下影的摹写来论证,只要能抓住眼睛和颧颊,就能够抓住人物的神韵,至于眉与鼻口,可以增减,都不会有根本的影响。
但是苏轼这里实际并没有停留在顾恺之“传神之难”的层面,而是把问题进行了扩展和深化,提出每个人“意思各有所在”,要表达此种“意思”,关键是得到“其人之天”,也就是人物自然本性的方面,只要能捕捉到人物的自然之性,画家要用身体的哪部分来表现并不重要,这一点不是拘泥固化的,或在眉目,或在鼻口,或是顾虎头的“颊上加三毛”,或僧维真之“眉后加三纹”,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
苏轼这里提出了绘画创作非常重要的思想,即创作的超越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前提就是禀受自然之本性而传达之。
苏轼所谓的“神”或“意思”都是这种生命内在的、自然呈现的精神特质,实质是推崇一种活络的生命精神。
所以,形神观中对“神”的强调本质上也是在阐发艺术创作如何表达这种生命精神的问题。
苏轼的这种艺术批评思想是具有时空的穿透力的,对于当下的创作和批评理论的建树仍然意义深远。
其二,“意于笔墨之外”苏轼在上述的《传神记》中有“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的提法,即强调“意”是在绘画形式之外,艺术创作是要通过形式而表现其中蕴涵的深意,品鉴者亦应透过形式而领悟理解作品之“意”,即“善鉴者固当赏诸骊黄之外”。
苏轼反复强调“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巧者,以意绘画”,“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
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言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
”[1]( P. 2216) 重视“意”之营造与品鉴成为苏轼重要的艺术批评思想。
苏轼强调形外之意的艺术旨趣,追求那种令人品咂玩味、意境悠远而荡涤灵府的美感。
在《书黄子思诗集后》论道: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11]( P. 2124 - 2125)“妙在笔画之外”、“美在咸酸之外”,就是指超越笔墨形式,以臻达于“灭没于江天之外”的妙境。
“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这种境界有着让人流连回味、涵玩不尽、心醉神往的魅力。
由此看出,苏轼主张超越形式是更重视精神世界的表达和生命境界的开显,以自我而通达宇宙天地之生命,“放下身来与万物一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