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生理功能、血液病的分类。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自学2.血液病的分类。
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难点:血细胞的产生。
重点:血液系统的外周血象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二节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
3.掌握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教学具体内容】1.出血或出血倾向:概念、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倾向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2.发热:继发感染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难点: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发病机制。
重点: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三节贫血【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贫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2.理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及诊治要点。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口服铁剂的护理。
4.了解再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掌握再障的主要临床表现;理解血象、骨髓象、诊断和治疗要点。
6.掌握再障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7.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一、概述:1.概念;血红蛋白测定的诊断标准。
2.病因与发病机理、分类。
3.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治要点。
4.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
二、缺铁性贫血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铁的代谢:铁的分布、来源和吸收、转运和利用、储存及排泄。
3.病因与发病机理:铁的需要量增加、丢失过多、吸收不良。
4.临床表现:原发病表现、贫血表现、缺铁表现。
5.实验室及其检查:外周血象、骨髓象、铁生化检查。
6.疗要点:病因治疗、口服铁剂治疗。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1]
护理措施
6、肛周皮肤及会阴部护理
7、预防感染
室内温度20-24 ℃ 湿度55-60%经常通风,定 期空气消毒。谢绝探视,以
防交叉感染。 白细胞小于1X109/L中性粒 细胞小于0.5X109/L应该实
施保护性隔离
课堂小结
瘀点、紫癜、瘀斑 血小板<50X109/L时应减少活动,
<20X109/L时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白细胞低于1X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
100g/L
出血
出血
出血是指机体止血和凝血机制 障碍而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 后出血不易停止的一种状态。
出血常见的原因有三类:
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异常 血管壁异常
凝血功能障碍
如特发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
血等。
如遗传性出血 性毛细血 管扩 张症、过敏性
紫癜 等。
如血友病、肝 病致凝血因子 缺乏等
2、牙龈 口腔
3、鼻出血
护理措施---二、恐惧
1.心理支持 2.增强安全感
护理措施--- 三、颅内出血
•立即通知医生 •安置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 •头部置冰袋或冰帽 •高流量吸氧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脱水 药、止血药和浓缩血小板 •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三、继 发 感 染
泌尿系感染、菌
血症、白血病、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1、休息 2、降温 3、饮食护理 4、口腔护理 5、皮肤护理
①禁用酒精擦浴 ②慎用解热镇痛药
每日4次用生理盐水、 高N疡1蛋B%者交维白的于替生、过漱漱素高氧口口饮热化后,食量氢涂有、、擦溃高
碘甘油、冰硼散、 有真菌感染时,可 用2.5%的制霉菌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作用:
•诱导免疫反应 •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体 •吞噬红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和死亡的
细胞 •抗肿瘤 •对白细胞生成进行调节
Page 8
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生理功能
血液
有形成分 (45%)
无形成分 (5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免疫球蛋白 纤维蛋白 凝血酶
Page 9
表现 :自发出血或轻度受伤后出血不止 特点 :
1、血管脆性增加及血小板异常—皮肤 粘膜出血
2、凝血因子缺乏—内脏、肌肉、关节 腔出血、家族史、肝病史
3、出血程度不同表现也不同
Page 28
护理要点
病史评估 身体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常用护理诊断
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 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异常有关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 病人的护理
Page 1
教学目标
1.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掌握血液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熟悉血液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4.熟悉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Page 2
第一节 概述
血液系统疾病
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 器官的疾病
Page 3
恐惧 与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有关。
Page 29
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A、出血情况
护理目B标、:生病命体人征不发生出血或出血
能被C和及、意实时识验发状室现态检
护理措施:查结果
注意卫生
1)病情观察
避免穿刺 定时观察
2)休息与饮食
3)皮肤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4)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Page 30
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_内科护理学
小细胞低色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贫血
<80
<26
32~35
贫血概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疲乏、无力、 一般表现:疲乏、无力、皮肤苍白 呼吸循环系统:心悸、气短、 呼吸循环系统:心悸、气短、贫血性心脏病 中枢神经系统:头昏、耳鸣、嗜睡、 中枢神经系统:头昏、耳鸣、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消化道表现:纳差、腹胀、恶心、舌乳头萎缩、 消化道表现:纳差、腹胀、恶心、舌乳头萎缩、黄疸 及脾肿大 泌尿生殖系统:月经失调、性功能减退、 泌尿生殖系统:月经失调、性功能减退、蛋白尿 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干、创口愈合慢 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干、
贫血概述
[诊断 诊断] 诊断
诊断步骤:是否贫血、贫血的程度、贫血的类型、 诊断步骤:是否贫血、贫血的程度、贫血的类型、查 明贫血的原因 诊断的手段: 诊断的手段: 病史询问:出血史、女性月经史、营养饮食状况、 病史询问:出血史、女性月经史、营养饮食状况、有 害物质接触史、家族史、 害物质接触史、家族史、慢性病史 体格检查:皮肤苍白、黄染、肝脾淋巴结肿大、 体格检查:皮肤苍白、黄染、肝脾淋巴结肿大、必要 时肛门指检
缺铁性贫血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原发病的表现 贫血的一般表现:头晕乏力、心悸气短、 贫血的一般表现: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耳鸣等 黏膜损伤:口角炎、舌炎、 黏膜损伤: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甚至吞咽困难 外胚叶组织营养不良:皮肤干燥、角化、 外胚叶组织营养不良:皮肤干燥、角化、指甲扁平 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发育迟缓、体力下降、 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发育迟缓、体力下降、异嗜癖 胃肠功能紊乱:纳差、腹胀、便秘、 胃肠功能紊乱:纳差、腹胀、便秘、便溏
缺铁性贫血
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二 )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 ❖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
30%以上, ❖“裂孔”现象, ❖正常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减少,
21
❖低增生性白血病(约10%ANLL), ❖Auer常见于ANLL。 (三)细胞化学
22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防治感染 2.纠正贫血 3.控制出血
3.男性>女性,尤其CL男性更多见。
10
急性白血病
一、急性白血病定义 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而分化阻滞
在原始或早幼细胞阶段的恶性疾 病,起病急,进展快,自然病程 <6个月,主要包括AL和ANLL。
11
二、分类 AL:L1型、L2型、L3型。 ANLL:分8型。 三、临床表现 1.贫血:首发症状。 进行性发展,就诊时已严重贫血。
5
3.化学因素:装饰材料、空气污 染、药物等。多为急非淋。 4.遗传因素 5.继发于其他血液病:真红,骨 髓纤维化等。
6
三、白血病分类 1.按细胞的成熟程度及自然病程
分类 ❖ 急性白血病(AL):细胞阻滞在
原始或早幼阶段,起病急,病情 发展迅速,自然病程<半年。
7
❖慢性白血病(CL):细胞阻滞在 中、晚幼或更成熟阶段,病情发 展慢,自然病程>一年。
第六章 血液系统 疾病病人的护理
1
第五节 白血病
2
一、白血病定义 1.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
性疾病; 2.白血病细胞无分化成熟能力,即
分化阻滞;
3
3.白血病细胞能不断增殖且有很 强的存活能力;
4.可侵犯正常骨髓及髓外器官, 产生相应表现。
4
二、病因 1.病毒感染: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可引起 ATL。 2.放射线:多引起急淋、急粒。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一)恐惧 1.心理支持 2.增强安全感
25
病人能否明确出血的 原因,主动避免各种引起 出血的诱因,出血是否得 到控制,病人是否情绪稳 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评价】
26
三、感
(一)概 念
染
感染
血液病人由于骨髓病变导致白细胞 成熟障碍,加之贫血、化疗等因素造 成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 受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发生的症状。
27
(二)病因
成熟的白 细胞数量↓ 或质量异常
பைடு நூலகம்
与贫血、 化疗等因素 有关
感染
受凉、 进不洁饮食 感染性疾病接触 史皮肤黏膜受损 组织受伤
肿瘤细胞 所产生的 内源性致热 因子
28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1.感染的症状
二、出 血
(一)概念
出血
出血是指机体止血和凝血机制 障碍而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 后出血不易停止的一种状态。
18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出血常见的原因有三类:
1 血小板数量和
(或)质量异常
2.血管壁异常
3 凝血功能障碍 如血 友病、肝 病 致凝血因子 缺乏等评估 时还应注意 病人 的家族 史、过敏史。
与各种原因导致造血物质摄入 不足、消耗增加或丢失过多有关。
12
【护理目标】
1
病人的缺氧症状减轻或消失
2
活动耐力增强
3
造血营养素的缺乏得到纠正
13
【护理措施】
(一)活动无耐力 1.休息与活动 减少耗氧,减轻心脏负担。 轻度贫血,避免过劳。 中度贫血,增加卧床时间,自我监控脉搏≥ 100次/分,明显心悸、气促时 停止活动。 重度或贫血发生快速者卧床休息并给予生 活照顾,抬高床头,以利呼吸; 改变体位宜缓慢,避免登高, 防止晕倒。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前已知参与人体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F)有12种, 其中11种存在于血浆,除钙离子外均为蛋白质(表6-4)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凝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凝血活酶形成 1)外源性凝血途径 2)内源性凝血途径 上述两种途径激活FX,凝血过程即进入共同途径。 (2)第二阶段为凝血酶形成 锁反应的关键。 凝血酶的形成是凝血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
一、概述
其发病机制有三方面因素;微血管壁的异 常血小板质或量的改变;凝血功能的障碍。
【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 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1、止血机制 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和凝血
因素与止血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
2、凝血机制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无活性酶原
转变为激活酶的连锁反应过程。
【治疗要点】
1、一般疗法 卧床休息,防止创伤。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为首选药物,常用 泼尼松30-60mg/d口服。
3、脾切除 可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及减轻 血小板的破坏。 4、免疫抑制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输血及血小板悬液 输新鲜血或浓缩血 小板悬液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6、其他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 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称自身免 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 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 病。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感染 ITP与细菌或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2、免疫因素 a、急性型,改变血小板抗原性,导致自身 抗体形成,使血小板遭到破坏;b、慢性型是血小板抗 体作用血小板相关抗原,造成血小板破坏、这是导致血 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 3、肝、脾因素 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其表面性状态发 生改变,增加了血小板在脾滞留的时间以及被单核-巨噬 细胞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 4、其他因素 ITP的发生可能受基因的调控。
副高内科护理学第二篇: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一)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共同起源于胚胎早期中胚层卵黄囊的多能造血干细胞。
出生后以骨髓造血为生。
血浆由水分、电解质、葡萄糖、脂类、蛋白质等成分组成,其中某些成分参与止血及调节血栓形成的过程。
造血系统包括各种血细胞及造血组织(骨髓、肝、脾、淋巴组织及胸腺),发生于造血系统或主要累及造血器官或血液,或由于机体止血与抗血栓平衡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称为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简称血液病。
(二)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的生理功能1.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
此外,红细胞还具有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与悬浮稳定性等生理特性。
通过测定这些生理特性有无改变,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
网织红细胞是一种存在于外周血液中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细胞质内有残留的核糖体,尚存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对贫血等血液病的诊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白细胞白细胞种类多、形态和功能各异,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
白细胞具有变形、趋化、游走与吞噬等生理特性,是机体防御系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最多,其功能为吞噬异物尤其细菌,是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一道防线。
单核细胞的功能为清除死亡或不健康的细胞、’微生物及其产物等,是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二道防线。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可释放组胺及肝素。
T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75%,参与细胞免疫(如排斥异体移植物、抗肿瘤等),并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B淋巴细胞又称抗体形成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当白细胞数目减少,尤其是粒细胞减少,易诱发各种感染。
3.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过程,其黏附、释放、聚集、收缩与吸附的生理特性,与其生理功能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2、E3、C4、E5、A6、C7、C 8、A 9、E 10、C 11、D 12、C13、D 14、E 15、C 16、E 17、B 18、D19、D 20、B 21、D 22、E 23、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2、 ABCDE 3 AC 4、AC 5、ABDE 6、AE7、BCD 8、ABDE 9、AD 10、ABC 11、ACD 12、AD13、ABDE 14、ABCDE 15、ABCE 16、ABCDE 17、ABCDE 18、ABCD19、ABE 20、ABCE 21、ABCDE 22、ABCDE 23、ABCD三、问答题1、简述缺铁性贫血病人口服铁剂治疗的配合和护理措施答:1、应饭后或餐中服用1、可服用维生素C、乳酸等酸性药物促进铁剂吸收。
2、避免与牛奶、咖啡、茶、抗酸药及H2受体拮抗剂等同时服用。
3、口服铁剂时使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
4、定期检查,保证治疗效果;防止药物过量而引起中毒或相关病变的发生。
2、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发生药液外渗应如何处理答:1、立即停止注射,不要拔针2、由原部位抽取3-5ml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
3、局部滴入生理盐水稀释药液,或用碳酸氢钠溶液拮抗。
4、局部冷敷后再用25%硫酸镁湿敷。
3、简述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分类答: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细胞(HC)经血管输注给患者,造血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SC)和祖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为各系成熟血细胞的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被分为异体HSCT和自体HSCT。
四、分析题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
曾用青霉素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最高达40℃。
查体:T39℃、P100次/分、R25次/分,精神萎靡,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肝脾均肋下2cm,无压痛,余(-)。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0
---------------------------------------------------------------最新资料推荐------------------------------------------------------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贫血一、概述★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值低限★(一)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为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皮肤粘膜苍白是最突出的体征 2、神经系统表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 3、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 4、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胀气、腹泻、便秘、舌炎、口腔黏膜炎等 5、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夜尿增多。
女性病人月经失调,男性病人性功能减退 6、其他:低热★(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 2、骨髓检查 3、病因检查二、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一)临床表现 1、营养缺乏 2、黏膜损害 3、胃酸缺乏及胃功能紊乱 4、精神、神经系统异常★(二)辅助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 / 14网织红细胞升高 2、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 Fe 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 3、生化检查: ST 、 TIBC 、 TS 、SF ▲(三)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含 Fe 丰富的食物 2)用药护理:Fe 剂:①为促进 Fe 的吸收,可同时服用VitC ②口服液体 Fe 剂时须使用吸管,避免牙染黑③采用Z 型注射法 2、活动无耐力 1)病情观察 2)休息与活动 3)给氧 4)输血▲(四)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教育 2、用药指导 3、饮食指导 4、门诊随访 5、普及该疾病防治的知识三、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是指由于叶酸和(或) VitB12缺乏导致细胞核 DNA 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一)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大细胞性贫血 2、骨髓象:幼核老浆 3、血清叶酸和 VitB12浓度测定:血清叶酸浓度<6.8nmol/L;血清 VitB12浓度 74pmol/L 4、胃液分析 5、内因子抗体测定▲(二)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2、活动无耐力 3、口腔黏膜受损4、感知紊乱 5、有感染的危险▲(三)健---------------------------------------------------------------最新资料推荐------------------------------------------------------ 康指导 1、疾病知识教育 2、采取合理科学的烹饪方式和方法3、指导活动与休息 4、对高发地区,开展广泛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普及纠正贫血的卫生知识四、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一)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但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的区别鉴别点重型再障(SAA)起病急 PLT <20109/L 网织红细胞<1.5109/L 中性粒细胞<0.5109/L 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局部减低预后差★(二)辅助检查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三系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高、网织红细胞降低 2、骨髓象▲(三)护理评估 1、病史:1)症状 2)病程中的用药情况及居住环境 3)心理状态 2、身体情况:1)一般情况(VS,注意 T) 2)皮肤粘膜(出血点、贫血、肛周感染) 3)心肺检查▲(四)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 3、有损伤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4、身体意象紊乱与雄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关▲(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想法,鼓励病人说出其关心的问题 2、用药护理非重型再障(NSAA)缓>20109/L >1.5109/L >0.5109/L 增生减低或有局部增生灶较好五、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指红3 / 14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代偿功能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一)临床表现 1、急性溶血:起病急、突发寒战、高热、腰背和四肢酸痛、头痛、呕吐、腹泻、黄疸等严重者: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 2、慢性贫血:气病缓慢,症状较轻,以贫血、黄疸、脾大为特征。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
伴随症状
口腔黏膜血泡; 呕血、黑便;喷 射性呕吐甚至昏 迷;肝脾淋巴结 肿大等。
(三)心理-社会资料
焦虑、担忧 、 紧张、惊骇、 惧怕、抑郁、 悲观等情绪。
(四)辅助检查
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计数减少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凝血时间延长
血管异常 和血小板异常
性出血
凝血功能 障碍性出血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病人常感不安,易激 动、生气或忧虑,严重 者常有烦恼和自卑,不 愿参加社交活动。
(四)辅助检查
1 血常规血涂片
有助于贫 血
诊断及分 类;
可判断贫 血
的性质和 类型
2.网织红细胞计数
了解红 细胞 增生情况,
作 为判断贫 血疗 效的早期 指标
3 骨髓穿刺
任何不 明原
因的贫 血都
应做骨 髓穿
刺, 必 要时
(三)心理-社会资料
病人因反复感染常 有忧郁、无助感;严重 者因病情危重、治疗效 果不佳常出现焦虑、沮 丧,甚至绝望,家人常 因经济压力大,照顾能 力有限而忧心忡忡。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病致凝 血因子
缺乏等 评估时
还应注 意病人
的家族 史、过
敏史。
(二)身体评估
1
出血的部位
皮肤黏膜出 血最常见,内脏 出血较为严重, 尤以颅内出血多 危及生命。
2
出血程度
轻度 一次出血量小 于500ml,无明显临 床征象。中度出血 量达500~1000ml, 收缩压低于90mmHg。 重度出血量大于 1000ml,收缩压低 于60mmHg,心率120 次/分以上。
(二)病因
成熟的白 细胞数量↓ 或质量异常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7
病例导入
见案例视频21
病人,女,48岁,牙龈出血半个月。 查体:T37℃,P80次/分,R18次/分, Bp100/70mmHg,双颈淋巴结肿大,胸骨压 痛(+),双踝关节肿、痛。肝肋下1.5cm, 脾肋下2cm。Hb98g/L,RBC2.5 X1012/L, WBC24.0×109/L,PLT82×109/L,N13.8%, L76.2%,M10.0%,可见幼稚淋巴细胞,骨 髓原始淋巴细胞占35%。初步诊断为: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
ppt课件 8
病例导入
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 1、为什么不诊断为慢性性白血病? 2、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是什么? 3、怎样治疗、护理?
ppt课件
9
概
述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 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 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 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 急性白血病分为: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 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ppt课件 3
造血干细胞 急 性 慢 性
原始白细胞 早幼白细胞 中幼白细胞 原始红细胞 原始巨核细胞
晚幼白细胞
成熟白细胞 成熟红细胞
ppt课件
成熟血小板
4
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 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因素
2.放射因素
3.化学因素
4.遗传学因素
ppt课件
5
急性白血病
ppt课件
6
评估病人
ppt课件 1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ppt课件
11
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可能是人体在病毒、
放射、化学、遗传学因素作用下,机体免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2、E3、C4、E5、A6、C7、C 8、A 9、E 10、C 11、D 12、C13、D 14、E 15、C 16、E 17、B 18、D19、D 20、B 21、D 22、E 23、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2、 ABCDE 3 AC 4、AC 5、ABDE 6、AE7、BCD 8、ABDE 9、AD 10、ABC 11、ACD 12、AD13、ABDE 14、ABCDE 15、ABCE 16、ABCDE 17、ABCDE 18、ABCD19、ABE 20、ABCE 21、ABCDE 22、ABCDE 23、ABCD三、问答题1、简述缺铁性贫血病人口服铁剂治疗的配合和护理措施答:1、应饭后或餐中服用1、可服用维生素C、乳酸等酸性药物促进铁剂吸收。
2、避免与牛奶、咖啡、茶、抗酸药及H2受体拮抗剂等同时服用。
3、口服铁剂时使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
4、定期检查,保证治疗效果;防止药物过量而引起中毒或相关病变的发生。
2、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发生药液外渗应如何处理答:1、立即停止注射,不要拔针2、由原部位抽取3-5ml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
3、局部滴入生理盐水稀释药液,或用碳酸氢钠溶液拮抗。
4、局部冷敷后再用25%硫酸镁湿敷。
3、简述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分类答: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细胞(HC)经血管输注给患者,造血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SC)和祖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为各系成熟血细胞的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被分为异体HSCT和自体HSCT。
四、分析题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
曾用青霉素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最高达40℃。
查体:T39℃、P100次/分、R25次/分,精神萎靡,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肝脾均肋下2cm,无压痛,余(-)。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五、护理诊断/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出血
和脆性增加有关。
与血管通透性
2.疼痛:腹痛、关节痛
管炎性病变有关。
与局部过敏性血
实施护理
六、护理措施
★
1.对症护理:如关节型病人,应将受累的关 节放在适合位置,少活动;胃肠型病人可 遵医嘱皮下注射阿托品缓解腹痛。 2.病情观察:观察皮肤出血部位及范围,注 意有无关节、消化道、肾脏等受累情况。 3.用药护理:用抗组胺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 及驾驶。
评估病人
二.
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多见于儿童。多与某些病毒 感 染有关。多为自限性,病程4—6周, 很少复发。 ▲起病情况:起病突然。大多在出血 症状发作前1~3周有感染病史。 ▲出血症状:全身皮肤有瘀点、瘀斑、 紫癜,严重者有血疱及血肿形成, 甚至内脏出血。
2.慢性型
中青年女性多见。与自身免疫、雌激 素变化有关。以反复发作为特征。 ▲起病情况:起病慢,一般无前驱症状。 ▲出血症状:相对较轻,常反复发生皮肤 黏膜瘀点、瘀斑,女性病人月经过多, 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甚至数年。 内脏出血少见。
缺铁性贫血
三、检查及诊断
(一)பைடு நூலகம்查
1.血小板检查:急性型血小板低于 20×109/L,慢性型为50×109/L左右;出 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2.骨髓: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增多或正常伴成 熟障碍。红系和粒系通常正常。 3.其他:大多数ITP病人血小板抗体阳性、血 小板相关补体增高。
我防护。
效果评价
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 护理的身心反应。
课堂小结
ITP是由于自身免疫导致血小板破坏。 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发 生内脏出血,但可自行缓解。慢性型出血症 状相对较轻,反复发作,很少自行缓解。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PPT-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与护理-PPT精选文档
(三)移植后护理
4. 出院指导 (1)告知病人适当锻炼,保证每日足够的睡眠, 不可太劳累。 (2)告知病人饮食卫生和加强营养的重要性。 (3)告知病人居住环境要常开窗通风,注意冷暖 做好个人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少到人 多的聚会场所,即使出去,需戴口罩。 (4)告知病人按时复查,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
操作后护理
1.安置病人,继续观察有无术后反应,标本 送验,整理用物。熟记护理注意事项 2.洗手,书写骨髓穿刺记录。
注意事项
1.术前和术后要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 。 2.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渗血较多,立即 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 3.穿刺伤口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多卧床休息, 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4.术后伤口处有疼痛感,但不会对身体和生活带来 不良效果。 5.卧床休息 术后穿刺局部会有轻微的疼痛。病人 可卧床休息一天,限制肢体活动,即可恢复正常
(二)方法及过程
目前主要采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通过血细胞分离术进行采集,一般仅需采集 50-200ml血液即可,当血液通过血细胞分离 机分离后,干细胞被分离出来,而其余血液 回输给供体,而采集到的干细胞也将贮存到 移植时。移植时在层流室对患者进行静脉滴 注。
(三)移植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观察并发症及护理 1)肝静脉闭塞症的护理 2)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3)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
二、骨髓穿刺术及护理
目的
1.采取骨髓液观察细胞形态和分类,以协助诊 断血液病,并可观察疗效。 2. 做骨髓涂片或细菌培养,以协助诊断某些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 经骨髓穿刺采集供者骨髓液,给相同配型 受者行骨髓移植。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贫血、白血病、造血系统 肿瘤、血小板或粒细胞减少症、 疟疾或黑热病。 2.禁忌证: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禁作骨髓 穿刺。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第一节概述[重点难点]一、概念:血液系统疾病就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与造血器官得疾病。
主要包括各类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以及出血性疾病。
其共同特点多表现为骨髓、脾、淋巴结等器官得病理损害,周围血细胞与血浆成分得病理性改变、免疫功能障碍以及出凝血功能紊乱。
二、造血器官及血细胞得生成(一)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脾、淋巴结以及分散在全身各处得淋巴与单核—巨细胞组织、(二)血细胞得生成:骨髓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包括多能祖细胞与淋巴系祖细胞。
多能祖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原红细胞与巨核细胞,淋巴祖细胞在骨髓内分为T、B淋巴细胞、三、血液组成及血细胞得生理功能(一)血液得组成:由血细胞与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约占血液容积得45%,血浆占55%。
(二)血液得生理功能:红细胞运输O2与CO2,白细胞种类多,功能各异,具体见教材。
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一、血液病分类:具体见教材。
二、护理评估:具体见教材。
第二节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得护理[重点难点]一、贫血:就是血液系统最常见得症状,具体内容见第三节。
二、出血或出血倾向(一)出血表现:皮肤、鼻腔、龄龈与眼底出血多见,其次为关节腔与内脏出血,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血小板异常所致出血多表现为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凝血因子缺乏引起出血多表现为内脏、肌肉、关节腔出血等。
(二)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她检查,具体内容见教材。
(三)常见护理诊断护、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见教材、三、继发感染(一)原因:最常见得原因就是白细胞数量减少与质量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营养不良等。
(二)表现:继发感染最常见得症状就是发热;身体不同部位得感染:常见感染部位为口腔粘膜、咽及扁桃体、肺部、泌尿道以及肛周皮肤,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
继发感染就是白血病病人最常见得死亡原因之一。
(三)护理评估:包括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她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贫血一、概述★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值低限★(一)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为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皮肤粘膜苍白是最突出的体征2、神经系统表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3、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4、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胀气、腹泻、便秘、舌炎、口腔黏膜炎等5、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夜尿增多。
女性病人月经失调,男性病人性功能减退6、其他:低热★(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2、骨髓检查3、病因检查二、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一)临床表现1、营养缺乏2、黏膜损害3、胃酸缺乏及胃功能紊乱4、精神、神经系统异常★(二)辅助检查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升高2、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Fe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3、生化检查:ST↓、TIBC↑、TS↓、SF↓▲(三)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含Fe丰富的食物2)用药护理:Fe剂:①为促进Fe的吸收,可同时服用VitC②口服液体Fe剂时须使用吸管,避免牙染黑③采用“Z”型注射法2、活动无耐力1)病情观察2)休息与活动3)给氧4)输血▲(四)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教育2、用药指导3、饮食指导4、门诊随访5、普及该疾病防治的知识三、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是指由于叶酸和(或)VitB12缺乏导致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一)辅助检查1、外周血象:大细胞性贫血2、骨髓象:幼核老浆3、血清叶酸和VitB12浓度测定:血清叶酸浓度<6.8nmol/L;血清VitB12浓度74pmol/L4、胃液分析5、内因子抗体测定▲(二)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活动无耐力3、口腔黏膜受损4、感知紊乱5、有感染的危险▲(三)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教育2、采取合理科学的烹饪方式和方法3、指导活动与休息4、对高发地区,开展广泛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普及纠正贫血的卫生知识四、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一)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但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三系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高、网织红细胞降低2、骨髓象▲(三)护理评估1、病史:1)症状2)病程中的用药情况及居住环境3)心理状态2、身体情况:1)一般情况(VS,注意T)2)皮肤粘膜(出血点、贫血、肛周感染)3)心肺检查▲(四)护理诊断1、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3、有损伤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有关4、身体意象紊乱与雄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关▲(五)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想法,鼓励病人说出其关心的问题2、用药护理五、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代偿功能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一)临床表现1、急性溶血:起病急、突发寒战、高热、腰背和四肢酸痛、头痛、呕吐、腹泻、黄疸等严重者: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2、慢性贫血:气病缓慢,症状较轻,以贫血、黄疸、脾大为特征。
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二)辅助检查1、血象:网织红细胞增多,周围血象出现晚幼红2、骨髓象:中幼、晚幼细胞3、尿胆原4、血清胆红素测定5、含铁血黄素尿试验6、Coombs试验7、Ham试验▲(三)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2、PC:急性肾衰竭3、周围循环衰竭4、疼痛5、知识缺乏第二节出血性疾病一、概述★(一)分型:血管性疾病、PLT性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感染2、免疫因素3、肝、脾因素4、其他★☆(二)临床表现1、急进型:多见于儿童,80%以上病人起病前1~2w有呼吸道感染史。
畏寒、发热,皮肤、鼻、牙龈及黏膜出血较重。
颅内出血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2、慢性型:常见于40岁以下的成年女性。
起病缓慢,出血症状相对较轻★☆(三)治疗要点1、一般疗法2、糖皮质激素:首选。
泼尼松:30~60mg/d,5~10mg/d维持3~6个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1)降低毛细血管脆性2)减轻抗原抗体反应3)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并阻止单核-吞噬细胞破坏血小板4)刺激骨髓造血与血小板向外周的释放3、脾切除4、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5、输血及血小板悬液6、其他: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四)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有损伤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有关1)病情观察2)预防或避免加重出血3)用药护理4)成分输血2、有感染的危险3、恐惧三、过敏性紫癜★(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寄生虫2、食物:异性蛋白质3、药物: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4、其他:寒冷、花粉、疫苗接种★☆(二)临床表现1、单纯型:各部位出血2、腹型:腹痛3、关节型:关节肿痛4、肾型:血尿、蛋白尿5、混合型:具备以上各型的特点★☆(三)治疗要点1、病因治疗2、药物治疗:1)抗组胺类药物2)增加血管壁的抵抗力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感染性疾病2、恶性肿瘤3、组织损伤4、病理性生产(二)临床表现1、出血:广泛、多发的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累及各脏器2、低血压:休克或循环障碍3、栓塞4、溶血:一般较轻。
严重时可出现黄疸★(三)治疗要点1、去除诱因2、抗凝疗法:1)肝素、低分子肝素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3)补充凝血因子4)抗纤溶治疗:氨基乙酸、氨甲苯酸(四)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2、气体交换受损3、PC: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4、组织灌流量不足1)病情观察:VS、各系统症状2)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3)遵医嘱给药:肝素、升压药第三节白血病一、概述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特点:1、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2、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3、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二、急性白血病★☆(一)临床表现1、贫血:首发症状。
呈进行性加重。
原因:RBC生成减少、无效RBC生成、出血2、发热:低热、高热伴畏寒、出汗原因:1)致病菌:G-菌、病毒、真菌2)继发感染(白血病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①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咳嗽、胸痛、尿痛尿急、肛周疼痛②部位:口腔、牙龈、咽部、肺部、泌尿道、皮肤、肛周皮肤、菌血症、败血症3、出血原因:PLT↓、PLT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部位: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眼底、全身广泛出血,颅内出血最严重4、器官和组织浸润1)肝、脾和淋巴结:轻、中度肝、脾大,淋巴结肿大2)骨骼与关节:胸骨下端压痛3)牙龈增生、肿胀4)皮肤弥漫性斑丘疹5)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昏迷6)睾丸:无痛性肿大7)其他:眼球突出、复视;失眠▲(二)辅助检查1、血象:WBC↑、原始和(或)幼稚细胞★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3、细胞化学▲(三)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出血、发热、贫血、骨痛2、血象:WBC↑(原始和幼稚细胞)3、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原始和幼稚细胞)4、免疫学检查、染色体和基因检查:诊断急白类型★(四)治疗要点1、支持治疗:1)防治感染:足量广谱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升WBC药物2)改善贫血:输RBC3)防治出血:输PLT4)防治尿酸性肾病:多喝水,碱化尿液2、化疗:★☆1)诱导缓解:主要是通过联合化疗,迅速、大量的杀灭白血病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使病人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完全缓解①急淋:VP、VLDP、VDP ②非急淋:DA、HOAP、HA、DA VP-162)巩固强化①急淋:原方案2~4疗程,以后1次/月,共3~4年②非急淋:原方案4~6疗程,以后1~2次/月,共1~2年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鞘内注射MTX、DX、Ara-c4、造血干细胞移植★(五)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1、组织完整性受损1)观察出血症状和体征2)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压3)剪短指甲免抓伤4)避免人为创伤(肌注、穿刺)5)必要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渗血6)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肛周皮肤受损7)鼻出血的预防与护理:①保持室内一定湿度,放干燥②鼻腔干燥时,可使用抗生素软膏③勿用手挖鼻孔和用力擤鼻④少量出血,可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8)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与护理:①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②避免带刺食物③牙龈出血,可用0.1%肾上腺素棉球、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④双氧水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9)眼底及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护理:①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予以脱水剂、止血药④成分输血⑤观察并记录病人的VS、意识状态以及瞳孔变化★☆2、有感染的危险1)保护性隔离2)单人病房,谢绝探视3)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4)加强口腔、皮肤、肛周护理5)有感染的征象,及时做好培养6)遵医嘱用强效的抗生素★☆3、PC:化疗药物不良反应1)静脉炎及组织坏死的预防与护理:①合理选择静脉及注射用具,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大血管注射②熟悉掌握静脉穿刺术,严防药液外渗③先生理盐水注射,确定在静脉内方能注入药物④输注时疑有或发生外渗,立即停止输液⑤不拔针,抽取3~5ml血液,局部滴入生理盐水5ml后拔针⑥局部冷敷后,20%硫酸镁湿敷或中药外敷。
普鲁卡因局封2)骨髓抑制的预防与护理:骨髓抑制作用最强的时间为化疗后7~14天,恢复时间多为之后的5~10天①定期检查血象、骨髓象②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协助医生正确用药3)消化道反应的预防与护理:①进食环境良好,避免不良刺激②饮食以半流食物为主,少量多餐③避免产气、辛辣、高脂食物④恶心、呕吐时应暂缓或停止进食⑤治疗避开用餐时间,遵医嘱在治疗前1~2h给予止吐药4)心脏毒性的预防与护理:柔红霉素、阿霉素、高三尖杉碱类药物可引起心肌及心脏传导损害5)肝功能损害的预防与护理:甲氨蝶呤、门冬酰胺酶对肝功能有损害作用①观察:有无黄疸②定期检测肝功能6)其它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长春新碱能引起末梢神经炎4、预感性悲哀1)让患者倾诉,做好心理疏导2)帮助病人认识不良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不利3)指导正确对待慢性病,减少悲观情绪4)反馈病人学到的有关知识及使用情况5)建立社会支持网5、恐惧1)理解患者,让其表达心理感受2)给予心理援助,正向引导,使患者面对现实3)发现有出血时,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止血措施4)尽快消除一切血迹,避免恶性刺激6、体温过高1)检测体温变化及热型2)采取降温措施(禁酒精擦浴)3)加强皮肤、口腔护理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7、知识缺乏1)告诉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和必须的治疗计划2)向患者及家属讲述疾病异常症状及体征3)如何应对各种治疗的副作用4)护士讲解易发生感染的原因及防感染方法▲(六)健康教育1、注意个人卫生2、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3、树立信心,坚持用药4、按医嘱用药,定期随访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多能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值性疾病★特点:1、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且不成熟2、脾明显肿大3、多因急性变而死亡★(一)临床表现1、慢性期:起病缓1)症状:乏力、低热、盗汗、体重减轻2)体征:巨脾(★☆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