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

合集下载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教案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教案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方法,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教学内容:1. 《谈读书》:讨论阅读的目的、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的乐趣。

2. 《不求甚解》:探讨阅读的态度、阅读的目的和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方法,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观点。

3. 反思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介绍《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讲解《谈读书》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第二课时:讲解《不求甚解》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观点。

3. 第三课时:让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4. 第四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反思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程度。

3. 反思能力:通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评估其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的反思能力。

七、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运用《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观点和方法,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分析和反思。

2. 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观点,以及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

八、教学资源:1. 课文:《谈读书》和《不求甚解》全文。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谈读书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二、教学重点1.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2.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提高阅读质量。

四、教学内容1. 为什么要读书首先,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懂得更多的事情;2.阅读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3.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让我们更加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 如何正确阅读接着,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正确阅读上。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例如速读、浏览、深度阅读等;2.了解阅读材料的类型及其特点,例如小说、散文、诗歌、科技类文章等;3.学会筛选信息,提高阅读质量。

五、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讲述、展示、互动的方式,结合视频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并设计小组互动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六、教学评估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阅读速度测试、写读书笔记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同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不求甚解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不求甚解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2.掌握不求甚解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如何避免“迷信”知识。

四、教学内容1. 不求甚解的含义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不求甚解是指在掌握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避免过多地钻牛角尖,特别是在一些偏门的知识点上;2.不求甚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学习,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2. 不求甚解的方法和技巧接着,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正确使用不求甚解的方法和技巧上。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自己要学什么,要掌握什么;2.把重点放在核心知识点上,避免没有必要的浪费;3.准确使用搜索引擎,知道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4.善于整合和总结所学知识,让学习更加高效。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_九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_九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_九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15、短文两篇(一)谈读书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掌握技巧:《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掌握技巧:《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掌握技巧:《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一、《谈读书》《谈读书》是鲁迅所写的一篇文章,主要通过对自己读书的经验进行总结,来谈如何去读书。

在文章中,鲁迅发现现代人阅读的方式往往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培养兴趣,而读书的真正目的却被人们所忽视了。

鲁迅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来思考、来反思、来启发自己,来丰富内在的精神世界。

因此,在鲁迅看来,读书应该采取深入思考的方式,而不应该肤浅地去涉猎大量书籍。

对于如何去读书,鲁迅提出了“读书三境界”的观点。

首先是“拼命读书”,即通过大量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知识,这是学习的开始阶段。

其次是“读书破万卷”,即通过深入思考和琢磨来理解阅读的内涵,这是学习的进阶阶段。

最后是“不求甚解”,即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入手,通过反复推敲、琢磨,来深刻体悟它们的内涵和精髓,这是学习的高级阶段。

二、《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是清代著名学者王阳明所著的一篇文章,主要讨论了读书的真正含义。

在文中,王阳明认为读书并不是为了纯粹地获取知识,而是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它的内涵。

他认为,读书在于获取真理、发现智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知识。

王阳明认为,人们应该通过阅读来获取更高层次的智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认为只有读书才能获得高层次的智慧,而在王阳明看来,真正的智慧确实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取,但是这种智慧的来源并不仅仅是读书本身。

相反,王阳明认为,读书为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来探索生命的意义和方向。

三、如何掌握技巧对于如何掌握技巧,其实很难用某种具体的方法来进行概括。

不过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可以发现,掌握技巧需要几个方面的相互协调:1.刻意练习通过大量地阅读,即“拼命读书”,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通过深入思考和反思,可以逐渐提升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这需要不断的刻意练习,逐渐提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多角度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角度地思考和理解问题。

14.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导学案附答案

14.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导学案附答案

14.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目标】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第一课时《谈读书》【资料链接】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着书。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着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怡.()情统筹.()藻.()饰狡黠.()诘.()难要诀.()蒸馏.()劝诫.()滞.()碍吹毛求疵.()咀嚼.()好.()读书味同嚼.()蜡2.解释下列的词语。

⑴狡黠⑵伦理⑶诘难⑷文采藻饰⑸傅彩⑹矫⑺学究⑻寻章摘句⑼滞碍⑽味同嚼蜡⑾要诀⑿吹毛求疵3.合作探究、问题解决(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朗读指导: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⑵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⑶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⑷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课后巩固】4.文本探究: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排比说理以及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原文各举一例,并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5.语言品析:说一说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学生在畅读文本的基础上,体会语言的特色。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教案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教案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阅读的看法和态度。

2. 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通过对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方法和态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谈读书》的主要内容:文章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阅读的方法和态度,以及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不求甚解》的主要内容:文章批评了那种只求表面的理解,不求深入探究的阅读方式,强调了阅读要注重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比较阅读法:通过对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问法:教师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比较阅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 分析讨论:教师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一份阅读理解测试题,评估学生对两篇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两篇文章的文本材料。

2. 阅读理解测试题。

3. 作文评价标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文章背景,自主学习,比较阅读。

九、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4套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4套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4套南京29中薛志辉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1)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阅读策略:《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阅读策略:《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阅读策略:《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1.《谈读书》阅读策略《谈读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的阅读策略教案。

它的主要策略是让读者先抓住文章的核心主题和结论,再通过阐述细节来理解整个文章的主旨。

同时,在具体实践中,该教案还提供了范文作为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的策略。

这种阅读策略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迅速获取文章的重点和主旨,有助于加快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此外,通过该教案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然而,《谈读书》也有其缺点。

该教案过于强调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导致学生对于文章的细节没有足够的关注。

这就会导致在阅读某些需要对细节进行理解的文本时,可能无法准确理解。

2.《不求甚解》阅读策略与《谈读书》不同,《不求甚解》是一种强调阅读细节的阅读策略教案。

在这个教案中,读者需要注意并理解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是隐藏的含义。

同时,该教案也提供了一些无奈阅读时候遇到的疑点的解决方法,以供阅读者参考。

这种阅读策略的优点在于阅读者能够对文章的细节进行深入理解,甚至追寻文章可能隐藏的含义,从而提高阅读深度和理解度。

该策略还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思考都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不求甚解》策略也存在其弱点。

该教案过于强调细节的理解,可能会导致读者无法有效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观点。

此外,在处理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时,可能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3.实际运用在实际应用中,阅读策略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场景和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例如,在阅读科技大文章时,正确的选择是采用《谈读书》策略,先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和观点,然后逐渐深入其细节。

而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更适合使用《不求甚解》的阅读策略,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和语言游戏,理解作家的心理和意图。

阅读策略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选择阅读策略时,需要考虑实际需求和阅读场景,并对不同的策略进行调整和适当的结合。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教案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教案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关于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1.2 教学内容介绍《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分析《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探讨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分析作者的态度和立场,理解其对于读书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2 教学难点理解《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中的深层含义和哲学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作者观点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激发学生对于读书和个人成长的思考和探索。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利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

利用网络资源和电子书籍,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渠道。

利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和展示思路。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确定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设置合理的作业和评估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2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和理解《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文章内容。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总结和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布置相关的作业和任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评估设计课堂参与和讨论的评估表,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布置相关的写作和思考题目,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如何阅读:《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如何阅读:《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如何阅读:《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教案。

一、《谈读书》教学案《谈读书》一书是作者陈丹青的文章合集,针对中国人阅读行为中存在的一些习惯和误区作出了深入的探讨。

陈丹青提出,“阅读,是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书中最思索的思想。

”他认为阅读的过程不仅要注重阅读的内容,还要学会阅读方法,了解背景知识,抓住重点,透彻理解。

1.阅读方法陈丹青在《谈读书》中详细阐述了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一本书时,他建议不要静默地读过去,而是应该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边记边批判。

具体来讲,他提出了三个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阅读中的关键信息: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说这个?这与我有什么关系?2.了解背景知识另一个阅读的重要方法,是加强背景知识。

阅读时应该了解书中讨论的话题,阅读作者的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才能更完整地理解作品的含义和价值。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书中的背景知识,助力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

3.抓住重点读者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整地阅读一本庞大的书,但是可以通过抓住阅读中的重点来掌握书的精髓。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巧妙筛选进行练习,来加强学生的抓重点能力。

二、《不求甚解》教学案《不求甚解》是谢冠三先生著作,旨在教导人们如何不仅做到阅读,更能够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思路、文化内涵等更多的信息。

在书中,谢冠三提出了“不求甚解,求一知半解”的阅读理念,即读者在阅读时不需要过于深入地了解每个细节,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提出质疑,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阅读前的准备《不求甚解》中提到,阅读前需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包括收集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的思想、历史环境及其写作内容等,以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书名、作者、主题、内容的基本框架,并收集一些相关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内容,迅速理解故事背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2.深入思考作为一名优秀的读者,深入思考是不能缺少的环节。

人教九年级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人教九年级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一)学习《谈读书》
1.从标题可以得知读书是这篇文章所谈论的话题,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将结构图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__;
第①句~第⑥句 (2)读书的三种误区;
谈 (3) 天资、读书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1)读书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路径,由篇及类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国家的作者所写的关于读书的两篇短文。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篇文章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这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比较阅读的意识。其次,在阅读议论文的时候,先要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我们还要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关注核心概念内涵的同一性,体会作者的说理艺术。希望以后同学们在阅读同类文章的时候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分析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
教学难点:
1.发现疑难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2.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教学过程
一. 明确目标,激发思考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短文两篇,分别是英国作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作,王佐良译的《谈读书》和我国作家马南邨写的《不求甚解》。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通过单元导语,我们知道学习这两篇短文首先要明确作者在文中论述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把握作者的核心观点以及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
(2)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说理,例如“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做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里生动形象地将书本经过提炼比作水经过蒸馏一般,读来显得枯燥无味,强调了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对于不同的书本要选取不同的读书方法,否则会影响读书的效果。运用比喻进行说理,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通俗易懂;一方面增强文采,使语言生动有趣,避免枯燥乏味。

部编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短文两篇范文:谈读书、不求甚解》学习教学学习设计

部编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短文两篇范文:谈读书、不求甚解》学习教学学习设计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谈念书、囫囵吞枣》教课方案短文两篇教课目的1.认识念书的好处;养成优秀的念书习惯。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领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作用。

教课重难点1.领会《谈念书》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作用。

2.初步认识驳论文的特点。

学情剖析九年级学生对谈论文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经过伙伴相助,基本达成对谈论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方法的阅读任务;同时,以“好书介绍”“怀疑大师”等活动方式进行,能够让学生培育思虑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课过程设计第1课时《谈念书》一、预习反应、初读感知1.坦诚相告:你喜爱读什么样的书?2.走近培根,认识作者。

3.生字词预习检测。

(设计企图:学生预习课文,小组沟通整理本课的字词及文学知识,由教师检测。

旨在让学生养成专注预习的习惯,促使讲堂的高效性。

)二、相助研究、精读品析1.齐读课文,谈谈自己最喜爱文中哪句话,或以为文中哪句最有道理,谈谈原因。

教师指引学生领会学习文中名言警语的含义。

2.齐读课文后,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两道题考察其余小组。

(温馨提示:你可从文章内容、论证方法、所用修辞、词语运用、句子赏析及其与实质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出题。

)(设计企图:学生畅聊自己最赏识的语句,并说出原因。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掌握修辞、论证方法、文章内容等。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赏析语句,学会抓住论证方法进行掌握。

希望转变方式,重新的角度指引学生主动地有兴趣的学习。

)三、师生联动、展现沟通1.学生展现相助研究的成就。

2.师生共评。

3.讲堂生成问题的怀疑解答。

(设计企图:经过展现成就的评论,指引学生怀疑并解惑。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实时地予以夸奖和鼓舞,就学生计在的共性问题合时地加以点拨。

)四、体验实践、拓展延长请你为同学们介绍一本你最喜爱的书,告诉他们这本书的长处,以及你从中获取的好处。

(设计企图:指导学生向伙伴介绍好书,指引学生读好书、好念书;同时让学生认识如何写介绍语。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2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2

谈读书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读书的重要性,明确自己每天应该读书的时间和量。

2.学生能够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学生能够对所读的文学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读书的重要性–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增加知识、开拓眼界的重要性。

2.读书的方法–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读、精读、选读、跳读的方法;–笔记和提问法。

3.阅读理解技巧–理解文章结构;–掌握关键词和句子;–分析文章的主旨和论点;–挖掘隐含信息。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进名人名言,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读书的重要性。

2.讲解:讲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和阅读理解技巧。

3.实践: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按照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写下读后感和笔记。

4.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的方法和技巧;2.观察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良好的阅读习惯;3.收集学生的笔记和读后感,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估。

不求甚解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不求甚解”这个成语的意义;2.学生能够从中体会“不问则知”的真谛;3.学生能够运用“不求甚解”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成语“不求甚解”的解释和来历;2.“不求甚解”和“不问则知”的关系;3.运用“不求甚解”提升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子、观察现象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切入“不求甚解”这个话题。

2.讲解:讲解成语“不求甚解”的含义和来历,并引导学生思考“不求甚解”和“不问则知”的关系。

3.实践:安排适当的阅读和练习任务,帮助学生体会“不求甚解”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4.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引发学生对“不求甚解”进行思考和探讨。

教学评估1.通过讲解和练习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不求甚解”这个成语的含义;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的学习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运用“不求甚解”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

15 .《短文两篇》学案主备人:李隽【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2、积累、感受、体验语言音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3、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谈读书》这篇随笔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避免望文生义片面理解。

2、探讨《不求甚解》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学法导引】1、《谈读书》文中有不少文言词句,借助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并摘录文中的名言警句,学会运用。

2、《不求甚解》是一篇采用驳论手法的杂文,可以通过编列课文结构提纲的方法,体会作者在批驳中阐明自己观点的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由于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都是谈读书的,写法上一是立论,一是驳论,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辨明二者异同,以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导学】1、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

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怡情()诘难()()滞碍()吹毛求疵()狡黠()咀嚼()()死抠()豁然()迂腐()3、解释词义:味同嚼蜡:吹毛求疵:寻章摘句:不求甚解:咬文嚼字:豁然贯通:【课堂导学】《谈读书》1、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2、《谈读书》这篇随笔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1)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运用排比说理,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3)运用对比说理,通过从正面和反面对比论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导学案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导学案
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着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
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怡情()(2)诘难()()
(3)滞碍()(4)吹,________国哲学家、________家,着有________、________等。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4、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习重点】
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学习难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驳论等方法的运用。
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
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
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
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
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
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
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
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
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
A.人们总是很尊重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品导学案(word版)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品导学案(word版)

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研究和实施,不难发现,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步步具体、明确、可操作,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体现了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们要深刻体会这种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本课中,既体现出了双基教学,也在高效课堂上注重了重要环节的描写。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然涉及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相辅相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导学提纲】练习助读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和解释词语。

怡()情统筹()藻()饰狡黠()诘()难要诀()蒸馏()劝诫()滞()碍吹毛求疵()豁()然贯通【高谈阔论】【文采藻饰】【诘难】【寻章摘句】【吹毛求疵】【味同嚼蜡】2. 快速默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3.判断下列句子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A.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②“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B.“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C“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D.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4.古往今来,名人学者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人。

你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XX版九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XX版九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导学案设计(XX版九年级上册)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填空。

(1)培根,_______国哲学家、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等。

被马克思称为“______________”。

(2)马南邨,原名_______,当代作家。

《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狡黠()怡情()矫健()诘难()逻辑()滞碍()睾肾()阐证()要诀()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1)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怡情:(2)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寻章摘句:(3)少数书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全神贯注:孜孜不倦:(4)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5)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不求甚解:(二)初读感知熟读两篇短文,积累关于“读书”的语句,说说你在关于读书的问题上,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一)研读赏析1.阅读文章,分别写出《谈读书》与《不求甚解》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立论与驳论的不同。

(提示:《谈读书》针对读书这一论题,依次谈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小支架】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就是驳论。

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

在一篇文章里,立论和驳论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2.品味《谈读书》一文的语言,感受富有诗意又精辟透彻的随笔语言。

【小支架】可以从句式、修辞、词语运用、思想深度......等角度进行赏析。

3.《不求甚解》一文中谈到了怎样的读书方法?有人提出相反的看法:“陶不求甚解,疏狂而不可循。

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意思是顺着作者思路,就能把我文意。

对这两种意见,你是怎么看的?(二)展示交流心得随笔:三、自我检测(一)阅读《谈读书》一文中“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有知”,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短文两篇》学案
主备人:李隽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2、积累、感受、体验语言音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3、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谈读书》这篇随笔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避免望文生义片面理解。

2、探讨《不求甚解》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学法导引】
1、《谈读书》文中有不少文言词句,借助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并摘录文中的名言警句,学会运用。

2、《不求甚解》是一篇采用驳论手法的杂文,可以通过编列课文结构提纲的方法,体会作者在批驳中阐明自己观点的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由于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都是谈读书的,写法上一是立论,一是驳论,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辨明二者异同,以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导学】
1、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

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怡情()诘难()()滞碍()吹毛求疵()
狡黠()咀嚼()()死抠()豁然()迂腐()
3、解释词义:
味同嚼蜡:吹毛求疵:
寻章摘句: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豁然贯通:
【课堂导学】
《谈读书》
1、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2、《谈读书》这篇随笔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1)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运用排比说理,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3)运用对比说理,通过从正面和反面对比论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不求甚解》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课后回顾】
《谈读书》一文,篇幅虽短,却警句迭出,精彩语段纷呈,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并受到心灵深处的陶冶。

文章围绕读书的益处这一中心话题,从谈读书的益处、谈读书的方法、谈“学问改变气质”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论述时,重在发表观点,而轻论说的周密性。

如本文开头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至于如何怡情,如何博彩,如何长才,并不进一步加以解释。

真正是要言不繁,点到即止,以一当十。

【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