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是培养基础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万以内的加、减法是数学中的基础内容。
在教学中,要注重在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本文将精选出多个教学案例,为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加法的交换律-吊环钩1.教学目标通过此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加法的交换律概念,掌握吊环钩的操作方法,提高其运算速度,增强其兴趣,加强其对数字的了解能力。
2.教学步骤1)复习一年级加法知识,比如:九九,十以内的加数运算。
2)引入新知识-交换律,引导学生用语言的形式理解交换律。
3)通过组合操作方法及实例分别进行教学,体现吊环钩操作。
例子:1.O+4=5 可以变成 4+O=5 ,2,5+3=8 可以变成 3+5=8等等。
4)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编写题目课堂练习。
3.教学重点1)学习交换律,用语言形式理解交换律。
2)掌握吊环钩的操作方法。
3)理解交换律的作用。
4)锻炼学生的算术思维和运算速度。
4.教学难点1)引出交换律的概念和理解。
2)引导学生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字计算题。
3)学生对吊环钩操作的熟练掌握。
5.教学评价1)检查课堂上学生的操作方法,及掌握了多少个吊环钩。
2)通过分组游戏,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二、不退位减法1.教学目标通过此课教学,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方法,并逐步懂得化简减法的方法,进而掌握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运算。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耐心。
2.教学步骤1)复习带退位减法,强调退位的概念和过程。
2)引入不退位减法,学生口头解释。
3)通过简单例子的操作,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法的过程。
4)编写练习题,认真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加深记忆增长技能。
3.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操作方法。
2)懂得化简减法的方法,并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耐心。
4.教学难点1)怎样教会孩子们不退位减法,避免混乱。
2)培养孩子们化简减法的思维。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北京版 (2)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掌握不进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万以内数的减法:掌握不退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加减法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强调计算方法。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正确率,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作业评价: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万以内加减法二教案
万以内加减法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万以内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相应的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运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稳固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学会灵活运用十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学会灵活运用十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教师:教案、教具(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卡片、黑板、粉笔)学生:课本、练习册、学习用具(铅笔、橡皮、直尺)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复习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新授(15分钟)教师引入万以内的加减法概念,向学生解释该概念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并介绍十以内的加减法与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转换思维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25分钟)教师出示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卡片,要求学生将其灵活应用于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中,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将计算卡片组合,扩展运算范围,掌握运算技巧。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十以内的加减法与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关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课后练习(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练习册进行巩固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十以内的加减法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对万以内加减法的灵活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应用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万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的数的加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借一当十。
2. 万以内的数的减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借十当一,退一作十。
3.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采用问题导向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进入万以内的数的学习。
2. 讲解加法运算:讲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借一当十的运算方法。
3. 讲解减法运算:讲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借十当一、退一作十的运算方法。
4. 练习题:布置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长度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练习题答案,分析其错误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其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
3.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万以内的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计划在未来教学中实施:
1.增加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加减法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的理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增加实践环节: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际操作,如购物计算、距离问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将所学的加减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购物计算、距离问题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重点内容包括:
(1)理解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加或减等。
(2)能够正确进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和复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2. 板书内容:包括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方法、示例、练习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包括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计算题。
2. 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讲解和练习。
2. 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否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应用。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计数等生活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退位。
2. 实际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实际问题解决。
2. 难点: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识学习:详细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以及一些实际问题。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实际问题,尝试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对于“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同时,我也发现,通过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人教版 (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人教版 (7)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方法,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1. 万以内数的认识2. 不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4. 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5.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1. 进位和退位的处理2.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2. 计算器3. 加减法练习题4. 实际问题情景图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万以内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数位的意义,为后续的加减运算打下基础。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不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规则。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如何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1. 万以内数的认识2. 不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4. 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5. 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完成加减法练习题2. 解决实际问题,写出解题过程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方法,理解了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等。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应用题。
3. 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应用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
2. 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3.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引入加减法运算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以及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法。
3. 示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5. 应用拓展:设计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馈和评价。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设计应用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步骤中的“讲解新课”环节,即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以及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讲解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至关重要。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教学重点
-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重点讲解进位与退位的处理方法,使学生理解在万以内加减法中如何进行进位和退位操作。
-例如:在计算345 + 258时,如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并在遇到满十时进行进位。
-各位数之间的关系:强调各个位数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每一位的数值变化对整个数的影响。
-例如:在减法运算中,如果某一位不够减,需要从高位借位,并理解借位后各数位的变化。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进位和退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进行逐位相加和借位。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万以内加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进行进位和退位的操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万以内加减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加减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加强对进位和退位运算规则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2.注重将实际问题与数学运算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4.增加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今天的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提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 列竖式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引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概念。
例如,老师可以说:“小明有500元零花钱,他买了一本价值200元的书,还剩下多少钱?”这样就可以自然地引出减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教师首先介绍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然后讲解如何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 总结归纳:在课程结束时,教师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辅导和帮助。
六、家庭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家自我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经典教案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经典教案案例一单元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内容:万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重点: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30+50 35+55 87+49(遇到困难)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2、列式计算。
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45+7=52 52+40=9247+5=52 52+40=92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5、列竖式计算6、多媒体出示例1 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做一做1、2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五、作业完成练习四第二课时:教学内容:3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目标:1、经历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认识过程,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2、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计算速度教学重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难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口算和笔算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运算法则,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算吗?现在老师要考你们一下。
灵活多样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案例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案例,该案例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
具体目标包括:1.能熟练计算2位数及以内的加减法。
2.能熟练排列组合数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理解加减法有关系的概念,掌握组合法和归纳法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数的拆分与合并这一部分主要是教授学生怎样把数字拆分成组合的几个数字,在进行加减操作后,再合并成完整的数字。
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拆分合并数字的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
举个例子,比如将11拆分成4和7,进行加法计算后,再合并4和7得到11。
同样的,对于减法运算,也可以通过拆分的方式进行计算。
2.共性与差异的归纳在数学运算中,共性和差异的归纳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教授学生找到问题的共性和差异性,运用这些共性和差异性来解决问题。
例如,果学生遇到一个问题,比如在1-100范围内找到所有的7的倍数,我们可以通过找出7的倍数的规律性,利用归纳法来寻找所有的7的倍数。
3.综合运用本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将前两部分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计算中,从而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熟练地应用前两部分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灵活运用数的拆分与合并和共性与差异的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则是帮助学生掌握数的拆分和合并的方法、归纳法的运用和实际应用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数学程度和学习习惯都不相同。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自己的节奏和适合自己的方式下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群体教学群体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集体讨论、互动和交流,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和竞争相互帮助,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人教版(5课时)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5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的加法运算2. 万以内的减法运算3. 万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解新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练习巩固: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观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万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案共5课时,旨在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进位、退位的处理。
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进位、退位的处理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及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 练习环节: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开,用清晰的板书呈现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适量的基础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拓展题: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进位题型:求和,并注意进位
答案:278 + 359 = 637(注意进位)
(4)连加题型:求连续加法的结果
答案:278 + 359 + 43 = 680
(5)带括号的加法题型: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进行加法
答案:45 + (37 + 23) = 45 + 60 = 105
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减法运算题型
(1)计算题:求差
答案:105 - 45 = 60
(2)实际应用题:找回零钱
答案:购买一本书,花费了80元,找回零钱20元。
(3)借位题型:求差,并注意借位
答案:105 - 45 = 60(注意借位)
(4)连减题型:求连续减法的结果
答案:105 - 45 - 20 = 40
(5)带括号的减法题型: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再进行减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进位和借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北京版 (1)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北京版 (1)引言:本教案适用于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主要围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教学。
本教案依据北京版教材编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的处理方法。
2. 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规则,包括借位的处理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力。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具体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重要性。
2. 讲解: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的处理方法。
3. 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总结:通过总结和回顾,巩固学生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 结果评价:通过考试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提高的方向。
2.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个性化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勤于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五)作业小结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加减法运算。
2.设计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加减法问题,并解答。
3.总结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思考如何避免。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
本教学案例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超市购物、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知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万以内加减法运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台演示计算过程,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讨论以下问题:
1.加减法运算中,如何快速找到进位和借位的规律?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本案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的反馈和定期的总结,有助于学生找到提高的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5.融合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本案例将万以内加减法运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这种融合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教师强调运算的注意事项,如检查计算过程、避免粗心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实际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家庭开支等。
2.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运用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5.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加法和减法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10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那么100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万以内数的组成、数位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2.讲解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使用计算器和竖式计算。
3.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与加法和减法相关的生活故事,如小明的购物经历,引发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关注。
教学案例: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中学生思维的引导
教学案例: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中学生思维的引导]一、初步认识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也是一门需要灵活思维的学科。
在小学课程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案例是很好的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
本篇文章就是以“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中学生思维的引导”为主题进行讨论。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2、能熟练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同一问题。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能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集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集中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1、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读写、大小和大小关系的判断。
2、丰富多彩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加、减法的环节联系。
4、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非常基础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
1.1、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本节主要教授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关系的判断。
例如:3168的读法为“三千一百六十八”,231的读法为“二百三十一”。
大小关系的判断可以用比大小方法,或用差数法来解决。
1.2、大小的比较将两个万以内数进行比较大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本节中,可以使用大小关系的符号或是比较大小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例如:“358 < 526”、“321 > 215”。
2、加法的教学加法被认为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部分,本节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案来进行教学。
2.1、加法的基本步骤教师可先介绍加法的基本步骤,即先将各位数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各个位数上的数相加,直至把所有的数都加完。
3.2、进位加法当相加的两个数相加的和超过一位数时,就需要进行进位运算。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进位运算的过程。
4.3、不进位加法不进位加法是相对于进位加法来说的,也可以叫做相邻数加法。
如果相加的两个数相加的和不超过一位数,则可直接相加,无需进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解决第三个问题。
(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来解决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
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请大家用列竖式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提出许多问题:
(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
(2)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蜜蜂多多少只?
(3)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
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用本课知识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不能用本课知识解答的问题(如需要用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解答的问题)可让学生写在问题口袋里,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解答。
2.解决第一个问题
(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来解决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
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大家会解决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3.集体汇报,交流想法。
学生回答:530+310=840(,84个十是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
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中心小学
授课教师:孟超超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二年级学生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教具学具:视频、PPT看课件、图画、练习纸、彩笔
一、学生课前预习了解答题的内容
二、课后延伸: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标和内容:
1、认识万以内数的组成,自主探究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规律和顺序大小规律;自主探究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三、分组学习,巩固新知。
1.利用情境图,继续解决问题。
大家一定还有许多想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请你从黑板上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来解答。并把你的计算过程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能有:
向西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向西飞和向东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解答的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你知道笔算的方法吗?谁能总结一下?
学生答:
我认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一样。都是要对齐数位,然后从个位算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小蜜蜂辛勤的菜花粉,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通过情境图提出加减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对新知的探究。本课的知识内容繁多,包括“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十的口算”以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口算”。这些知识是建立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基础上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知识作为本课的学法渗透和迁移;同时在观察、比较、反思及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思想。
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3-1=2,最后算百位上是5-3=2,结果是220。谁和我的意见不同?(如有不同,让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大家认为在进行笔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先要把数位对齐,然后是从个位开始算起。
学生回答:
我学会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我知道小蜜蜂是十分勤劳的,我也要向小蜜蜂学习,做个勤劳的小学生。
五、教学反思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中不是让学生进行加减法则的表述和记忆,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从个体思维出发去发现、体会、反思、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保护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力图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是数学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向南飞的比向东飞的多多少只?或向东飞的比向南飞的少多少只?
学生先用列竖式的方法独立解答自己喜欢的问题,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2.集体汇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和大家说说你们解决的问题?
小组成员分别到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提醒有错误的学生及时进行改正。
5.解决第二个问题
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来解决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蜜蜂多多少只?
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请大家用竖式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集体交流并汇报: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和大家来说一说?
(学生到实物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530-310=220(只)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
2、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与电子课件相结合。
讲解迁移,加强计算练习。
四、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幸福拍手歌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勤劳的小蜜蜂们整装待发要去采花粉了。大家想去看看吗?瞧,它们出发了!
集体交流并汇报: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和大家来说一说?
(学生到实物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310+286=596(只)
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6=6,再算十位上是1+8=9,
最后算百位上是3+2=5,结果是596。
谁和我的意见不同?(如有不同,让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
谁能利用其中的信息,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学生回答:
清晨,小蜜蜂们在大王的命令下,出发去采花粉了。看,它们的队伍向四个方向出发,其中向北飞的有310只蜜蜂,向东飞的有103只蜜蜂,向南飞的有286只蜜蜂,向西飞的有530只蜜蜂。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三、1.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我是这样想的:5个百加3个百是800,3个十加1个十是40,800加40等于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
(3)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4.指导竖式的书写格式。
大家的方法可真多!那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边说边板演: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完全相同。我们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3+1=4,最后算百位上是5+3=8,结果是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