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应不应该减负一辩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席好,评委好,对方辩友好。

从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2006年9月1日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的20年间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也开始从失衡逐步走向均衡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宗明义,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及初中以前的学校教育。而人才培养则是指一个动态的过程。所谓减负是指减轻课业负担,但此负担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基础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下,基础教育减负对于人才培养弊大于利。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首先,3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根据中国国情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现下,在不能保证减负后达到预期人才培养的效果甚至比过去更差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轻易的去动摇人才培养的根基。与中国有着相近文化传统的日本文部省曾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模仿西方“放羊”教育,提出“宽松”学习(具体的措施与中国如今的“减负令”大同小异)然而,这些“减负”措施却造成日本中小学生的“学力低下”,教育质量下降。中国基础教育注重知识选择上的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可以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像一棵树的生长离不开它的根一样,当今中国的人才培养也离不开基础教育这个根基。

其次,基础教育减负并没有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是将负担进行了转变扩展。基础教育减负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法及时、牢固地掌握,导致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结果。横向上,不否认减负能够减轻学生校内的负担,但实质上学生们的负担转移到课外,囿于升学压力等因素,学生们不得不去辅导班找回自己需要巩固的知识,被迫应试化。就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所说,在每分必究的升学录取制度指挥下,减负只是听上去很美,校外增负也是必然。纵向上,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高中或者大学里又要重新学习或者巩固,影响了教学进度,压力被转移到了人才培养的后续过程,那么我们的减负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最后,基础教育减负治标不治本。升学门槛不变,简单的对基础教育减负并不能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效果。目前学生过重的负担主要来自于应试教育下的考学压力。北京市教委组织的调研显示五年级里面有63.7%的孩子至少上了两个补习班,八年级有52.6%的孩子至少上了两个以上的补习班,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参加补习班的学生都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应对当前的考试。更好地人才培养是需要人才体制的改革。在当今中国我们需要完善教育的体系和内容来达到人才培养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减负。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在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减负对于人才培养弊大于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