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加工质量管理办法
轧辊使用管理办法

轧辊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篇:轧辊使用管理办法轧辊使用管理办法 1 目的规范轧辊在生产过程中管理、安装、使用、拆卸及搬运行为,防止人为因素造成轧辊丢失和损坏。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焊管生产和轧辊的管理。
3 术语在线轧辊:指安装在焊管生产线上的轧辊。
下线轧辊:指未安装在焊管生产线上的轧辊。
4 职责4.1 焊管生产班组长负责轧辊领取和使用。
4.2 配辊员负责下线轧辊的保管、发放、回收、配辊及台账。
4.3 工艺专工职责4.3.1 负责制订轧辊新增计划和轧辊补充计划;4.3.2 判断下线轧辊的磨损情况,制订轧辊维修计划和方案;4.3.3 检查在线轧辊使用情况,对不正确使用轧辊行为予以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5 轧辊管理5.1 轧辊的检查与验收5.1.1测量轧辊的底径、外径、孔径、宽度等尺寸。
5.1.2用样板测量孔型尺寸5.1.3检查表面粗糙度5.1.4检查内外圆的同轴度5.1.5检查轧辊外观是否完好 5.1.6用硬度计检查轧辊的硬度 5.1.7检查轧辊标记是否完整 5.2 分规格按架次序号摆放轧辊 5.3建立轧辊档案和台账5.3.1档案卡记载:每件检查验收的新辊,用电笔刻写特定的编号并建立与编号相应的档案卡片(卡片上应记载轧辊的编号、钢号、规格、架次序号、图号、底径、重量、进库日期、每次投用日期、换下日期、生产量、每次修磨日期、修磨底径、报废日期、报废原因。
5.3.2台账记载:库存轧辊规格、架次序号、数量、编号、及存放位置;在线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修磨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
5.4旧轧辊的修磨和样板的管理5.4.1样板应存放在专用的样板柜内,按规格、几次序号摆放,防止混乱。
5.4.2样板要定期效验,不合格的应即时报废5.4.3孔型修改后,旧图纸和样板即时报废5.4.4严防丢失和损坏,使用后应及时放回原处。
5.5 换辊前的准备及配辊5.5.1根据要换的规格,准备好一套完好的轧辊,各架轧辊底径按工艺要求递增1mm,各架上辊直径要按速比与下辊底径相配合5.5.2检查轧辊质量,不合格的轧辊不能用5.5.3把配好的轧辊按顺序排列在换辊现场上 5.5.4把轧辊擦洗干净5.6轧辊要交替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利用,不要轻易报废5.7 轧辊的清洗与维护 5.8 轧辊的报废 5.9 吨钢消耗5.9.1根据本期重车掉的重量计算轧辊的消耗5.9.2计算公式:辊耗=耗用轧辊总重量/合格品总重量(kg/T)5 工作流程 5.1 轧辊安装5.1.1 配辊员接到更换轧辊的通知后,填写《轧辊发放/回收单》,由领用班组长核对轧辊规格、数量和轧辊有无缺损后签字领用。
轧辊管理制度

轧辊管理制度1. 背景介绍轧辊作为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不可或缺的设备,承担着将钢料压制成所需宽度、厚度等规格的重要任务。
轧辊使用频率高,负荷大,耐磨性能要求高,因此轧辊的管理尤为重要。
2. 轧辊使用管理2.1 轧辊保养、维护(1)保养:按照轧辊使用规程,轧辊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保养,保证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保养具体包括对轧辊的清洁、涂油、松动部位的拧紧等工作。
(2)维护:根据轧辊使用情况,每经过一定的轧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须拆下轧辊,进行清理、检查与维护。
维护主要包括对轧辊表面、磨损程度、涂层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开展必要的维修工作。
2.2 轧辊保管、检验(1)保管:轧辊在空闲期间,应妥善存放在轧辊仓库内,防止轧辊变形、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2)检验:每次轧辊使用前,都应对其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无严重缺陷或损伤,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3. 轧辊使用注意事项3.1 使用前注意在使用轧辊前,必须统一进行检查,并确保轧辊的各项性能完好,防止出现轧制质量问题。
3.2 使用中注意在使用轧辊时,应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例操作,以免造成事故。
另外,在轧辊使用过程中应对润滑系统进行关键部位的检查、保养、维修,以保证润滑效果。
3.3 使用后注意当轧辊使用结束后,应及时对其进行清洗、检查和保养工作,保证其正常使用。
4. 轧辊质量管理轧辊是相关产品的重要配套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对其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钢铁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对于生产出来的轧辊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其出厂前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同时对轧辊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采取措施纠正问题,以保证轧辊质量。
5. 结束语本文针对轧辊管理制度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建议各钢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系统建设,加强对轧辊管理的重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企业经营的成功。
轧辊加工管理制度

轧辊加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轧辊加工管理,促进轧辊加工质量提高,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轧辊加工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轧辊加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第四条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轧辊加工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五条生产部门应负责轧辊加工的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部门应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
第六条在轧辊加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控制加工尺寸和表面质量。
第七条生产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记录,对每道工序进行相应的检验。
第八条每台加工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加工质量。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九条生产部门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第十条生产部门应对加工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确保设备运行平稳,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加工场所应保持整洁,禁止在作业区内吸烟及使用明火。
第四章机械管理第十二条加工设备及工装具的选用应符合要求,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
第十三条加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第十四条全面落实设备的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第五章材料管理第十五条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对各种材料的进出库必须建立相应记录。
第十六条加工中所使用的刀具、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质量认证。
第十七条对未使用完毕的材料进行储存时,必须进行合理的包装,并严格执行储存制度,确保材料质量不受损。
第六章文件管理第十八条对所涉及的文件资料必须建立档案管理,确保完整、准确、及时。
第十九条对轧辊加工的技术文件及相关操作规程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二十条轧辊加工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管理,参与市场竞争。
第二十一条生产部门应对加工过程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作业规程的执行。
第八章综合考核第二十二条生产部门应对轧辊加工的质量、安全等进行综合考核,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轧辊管理办法

轧辊车削加工及使用治理方法序言轧辊是轧钢生产中轧钢机的最主要的部件之一,轧辊的好坏、轧辊治理的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轧机效率的发挥,以及消耗指标的升降、生产作业本钱的凹凸。
为此特拟订本条理,具体内容如下:1、轧辊车削加工1.1轧辊必需在专业的车床上进展车削加工。
1.2轧辊车削加工必需具有①孔型图、②配辊图、③孔型样板、④轧辊治理卡片,四件图表〔物〕齐全方能开头车削。
如四件缺一〔或不全都〕,应停顿车削,待补齐全都后再进展轧辊车削。
1.3车辘工车削加工轧辊之前帮助核对孔型图、配辊图、样板、车刀,无误方可车削。
1.4轧辊车削前,首先依据配辊图自左至右用尖头刀划线定位,先车中辊,经自查或互查无问题方可以中辊为基准车削上、下辊。
上、中、下辊在车削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孔型对角线,以免错位影响现场轧制调整。
1.5孔型轧辊车削完毕方可进展孔型倒角,倒角大小参照孔型图。
2、孔型轧辊车削技术要求2.1被车削的光坯轧辊椭圆度:Φ650≤0.2mm;Φ500一架≤0.2mm,Φ500二架≤0.15mm,Φ500三架≤0.1mm。
2.2轧辊车削以左端为基准,按孔型挨次划线车削。
2.3孔型车削偏差:Φ650≤20丝,孔型侧壁斜度≤15丝,辊身孔型中心线位置累计偏差≤1mm,但必需是单向偏差,决不允许 2、4 孔南偏,3、7 孔北偏。
2.4轧辊车削一般成套车削。
Φ650为三辊一套;Φ500一架四辊为一套即中辊两支、上下辊各一支;Φ500二架〔除Φ40、Φ45外〕、三架均为两辊一套;Φ500二架Φ40、Φ45四辊两套。
开轧辊或车修旧辊均按套车削,如因某一套断辊两套合用一套,必需符合上述技术要求,经专业工程师同意签证前方能使用。
无特别,一般不能凑套使用,断辊后可配上辊,但必需上下压差 4~8mm〔即上辊大,下辊小〕。
2.5成品轧辊上下辊垂直槽底方向及水平方向漏光度必需严格掌握。
一般Φ65以下为 5 丝,Φ70~Φ100为10 丝,Φ105~Φ130为15 丝。
轧辊管理与考核制度

轧辊管理细则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加强对轧辊的管理,保证轧辊质量,进一步提高轧制质量。
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轧辊的管理2.职责和权限2.1技术部负责提供采购轧辊所需的相关资料。
2.2设备部负责按要求进行采购轧辊。
2.3生产部负责对轧辊的存放、维修、使用的监督和考核。
2.4轧钢车间负责轧辊的存放、维修、使用和日常管理。
3.管理细则3.1平辊3.1.1轧辊采购进厂后,由设备部负责交给轧钢车间进行验收、登记、上账并保管。
3.1.2新辊进厂后要及时运到堆放场地,按规格尺寸堆放。
轧辊堆放要整齐、平稳、牢固、不准歪斜。
3.2周转辊3.2.1轧钢车间安排专人负责轧辊管理,负责填写台账(轧辊负值、轧出量、孔型完好情况等),制定修复计划和安排轧辊维修。
3.2.2周转辊要及时按品种登记上账,并在非传动端刻上辊号(如111、121、101、1001;211、221、201、2001;311、321;辊号:下辊为1,上辊为2,一中为0,二中为00);第一个号为架号,第二个号为辊号,第三个号为组号。
(例如:111为Ф650或Ф800第一架第一组下辊;121为Ф650或Ф800第一架第一组上辊;101为Ф650或Ф800第一架第一组中辊;1001为第一架第一组二中辊;211为第二架第一组下辊;112为第一架第二组下辊依次排列)。
3.2.3周转辊按品种和组号放在辊架上,两辊的孔槽必须吻合。
如辊架没空位,临时堆放的多品种轧辊,中间要用胶垫隔开,要求整齐、平稳、牢固,高度不许超过三行。
3.2.4报废的轧辊要及时消账,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3.2.5所有周转辊必须建立单独卡片注明轧辊的品种情况。
3.3轧辊维护与保养3.3.1进厂平辊和当月不使用的周转辊,要求及时在辊上涂甘油,防止生锈。
3.3.2没有上辊架的轧辊要求辊身距离地面不少200毫米,防止辊身受潮、腐蚀。
3.3.3经常使用的周转辊不许露天堆放(例如履带系列叉车滑轨系列)。
轧辊管理制度

轧辊管理制度为了合理的使用轧辊,增加轧辊的寿命,降低轧辊的损耗,减少因轧辊疲劳过度所造成的损失,维护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轧辊管理员将工作辊、中间辊、支撑辊记录本备全,并将轧辊编号,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工艺台账应在工作辊、中间辊、支撑辊记录本中如实填写轧制规格卷数、吨位,上下机时间,上下机班组,下机原因,把记录本送至轧辊装配处,专门存放,记录每缺一项,对当班操作工处于20元罚款。
3.轧辊装配人员将待磨辊记录本随待磨辊放置磨床,轧辊必须按下机时间顺序进行磨削,并如实记录磨削量及弧度(含工作辊中间平台数具),以现行最后下发文为准,不允许多磨或少磨,不按规定进行磨削的发现一次,对磨床工罚款100元。
4.磨好的轧辊记录本由磨床工送至轧辊装配处,装配人员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配对,装配好后,装配人员要仔细检查,防止错装、漏装,仔细检查辊子挡环、轴承座钩子、螺丝必须紧固,否则发现一次对责任人处于10元的罚款,确认无误后,方可放到换辊小车或轧辊架上,轧辊装配人员要在轧辊上机前将轧辊记录本交到工艺台处。
5.在轧辊充足的情况下,装配人员必须保证有备用辊,以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发现一次对责任人处以50元罚款。
6.装配好的轧辊在吊装过程中严禁碰伤,碰伤后上机未影响生产的,每次对责任人罚款20元,影响生产的每次对责任人罚款50元,装配人员必须保证装配件的完整性,特别是轴承座油气接头,与生产班组做好交接,上机前归装配,上机后归生产班组,发现一次不完整,对责任人罚款20元。
7.记录本只准由工艺台操作工、轧辊装配工、磨床工进行流转,其他人员严禁乱拿,各工序要保证轧辊记录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严禁乱撕乱画记录本。
流转将由各工序内专人负责保管,并确保流通顺畅,记录本在哪个工序出现问题,每本对当班人员处于20元罚款。
8.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报废,轧辊管理员应把报废辊记录本送至办公室存档,并在微机上登记报废原因,报废尺寸,报废时间、轧制产量、使用次数,每月月底有轧辊管理员将当月轧辊使用情况汇表,特别是新辊投入和轧辊报废情况应详细记录备案。
轧辊管理制度[1]
![轧辊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f7126c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9.png)
轧辊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为了规范轧辊的使用与管理,保障企业生产的安全和效率,订立本《轧辊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与轧辊相关的工作人员,包括轧辊的采购、领用、使用、保管等全过程管理。
三、管理标准1.轧辊采购–在采购轧辊前,必需经过采购部门的审批,并依照公司采购流程执行。
–采购轧辊时,必需选择正规的供应商,认真核查其资质和信誉度,确保质量牢靠。
–采购轧辊的数量应依据实际生产需要合理确定,避开过量采购。
–采购轧辊的规格、型号等必需与生产线相匹配,确保使用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2.轧辊领用与使用–轧辊的领用必需经过申请流程,并由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领用。
–领用轧辊时,工作人员必需认真核对轧辊的规格、型号、数量和质量等信息,确保精准无误。
–轧辊领用后,必需妥当保管,并依照使用要求进行正确安装和调试。
–使用过程中,必需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运行或滥用轧辊。
–使用过程中如发觉轧辊存在质量问题或故障,必需适时上报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3.轧辊保管与维护–轧辊的保管必需在专门的库房内,保持干燥、无尘、无腐蚀环境。
–轧辊在保管过程中必需分类、整齐堆放,避开叠压和碰撞,严禁乱丢乱放。
–定期对轧辊进行检查,如发觉有损坏或异常的轧辊,必需适时报告,并进行修复或淘汰处理。
–对存放时间较长的轧辊,必需进行定期检修、清洗和润滑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4.轧辊废弃处理–轧辊达到使用寿命后,必需进行废弃处理。
–废弃轧辊必需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拆解、分类,并依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废弃轧辊中的可回收物资,必需进行合理利用或销售,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废弃物的处理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环保要求。
四、考核标准1.轧辊采购的标准–是否依照采购流程执行。
–是否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采购数量是否与生产需要相匹配。
2.轧辊领用与使用的标准–是否依照申请流程和审批程序进行。
–是否精准核对轧辊信息,避开领用错误。
轧辊加工检查使用验收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改

轧辊加工、检查、验收、使用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标准1、目的轧辊是轧钢生产的重要工具,为加强轧辊管理,规范轧辊的加工、检查、验收等,更好保障钢材产品的质量和生产需要,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棒材、高线的轧辊加工、检查、验收、贮存、轧辊的使用、重修等过程管理。
3、管理与内容3.1 外购轧辊进厂验收3.1.1采购的轧辊进厂后,规格、外观质量、硬度由技术协议标准及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
3.1.2每批轧辊进仓,供货厂家须提供附有理化性能资料的质保书。
3.1.3验收后应填写验收记录。
3.2 轧辊的加工3.2.1新开轧辊在加工前,必须核对规格尺寸、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3.2.2轧辊上床后,经校验各部分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加工开孔型。
3.2.3轧辊加工检验应按轧辊加工图纸执行。
3.3 轧辊的检验与验收3.3.1检验与验收内容:测量轧辊的底径、外径、孔径、宽度等尺寸;用样板测量孔型尺寸;检查表面粗糙度;检查内外圆的同轴度;检查轧辊外观是否完好;用硬度计检查轧辊的硬度;检查轧辊标记是否完整。
3.3.2轧辊加工好后,首先由生产准备车间要求机加人员自检、互检、机加班班长、轧辊管理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按规格进行堆放。
技术科对轧辊加工进行抽检。
经检验后需填写检验台账,签字确认,做到上线轧辊完全的追溯性。
3.3.3建立轧辊档案和台账:3.3.3.1档案卡记载:每件检查验收的新辊,用电笔刻写特定的编号并建立与编号相应的档案卡片(卡片上应记载轧辊的编号、钢号、规格、架次序号、图号、底径、重量、进库日期、每次投用日期、换下日期、生产量、每次修磨日期、修磨底径、报废日期、报废原因。
3.3.3.2台账记载:库存轧辊规格、架次序号、数量、编号、及存放位置;在线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修磨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
3.3.4经检验不合格的轧辊一律不准放行。
3.4 轧辊的贮存和搬运3.4.1轧辊一般情况下应贮存在室内,在场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允许露天存放,但须采取遮盖防雨措施。
轧辊管理制度

轧辊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和保证轧辊的使用、保养和管理,防止轧辊出现故障,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使用轧辊的生产车间,对于负责轧辊管理、维护和保养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三、轧辊的使用1.轧辊按照规定的工艺和配方进行使用,禁止使用与规定不符的轧辊。
2.轧辊在装卸过程中要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对轧辊造成损坏。
3.严禁不按规定进行定位、支撑、传动等操作,做好支撑和定位工作。
4.轧辊不得长时间在高温、湿度等特殊环境下放置。
四、轧辊的保养和维护1.轧辊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检查,对轧辊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泥土等杂物,并在生产间隙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
2.如果发现轧辊表面有损伤、开裂、裂纹等情况,需要对轧辊进行更换和修理。
3.对于轧辊的润滑和保养,应当根据生产车间的具体情况,定期对轧辊涂抹润滑油或者润滑脂,保证轧辊的正常运转。
五、轧辊的储存和保管1.将已经使用的轧辊进行分类,区分好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轧辊,以便于管理和复用。
2.对于轧辊的储存,要求轧辊不能直接放置于地面上,要使用撑架等工具将轧辊提高高度进行存储,以免轧辊表面受到损害。
3.轧辊的保管,要放置在干燥、防尘、防潮、防腐蚀的环境中,避免轧辊受潮、锈蚀等情况。
六、责任和处罚1.轧辊管理工作由产线班组负责人负责监管和协调,确保轧辊管理工作的落实行动。
2.若对工作人员发现使用、保养、维护和保管不当,轧辊因此损坏,将由负责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3.对于不按规定管理轧辊的人员,将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追究行政责任。
以上是轧辊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希望所有使用轧辊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都能认真遵守这些规定,共同维护生产的正常运转,保证生产能够顺利完成。
轧钢轧辊管理办法

轧钢轧辊管理办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明确轧辊管理流程,规范检修中心轧辊需求计划管理, 推进新材质轧辊的使用,稳定并提高轧辊实物质量,加强设备和能源介质管理,持续改进轧辊加工管理工作。
本办法适用于轧辊的综合管理。
2.标准与术语2.1 一般事故:出现较深裂纹或小面积剥落等,重车后仍能使用。
较大事故:因轧辊大面积剥落等导致报废,或断辊。
重大事故:由于轧辊事故引起停机时间大于20小时以上。
2.2 定置图:是对生产现场所在物进行定置,并通过调整物品来改善场所中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图。
3.管理职责3.1.1 负责牵头制定和完善轧辊管理办法,并确保其执行。
3.1.2 参与轧辊事故分析会,明确事故责任,提出解决措施并监督实施。
3.1.3 参与推进新型轧辊和轧辊新技术的使用。
3.1.4 指导建立、健全及不断更新轧辊维护技术标准系列。
3.1.5参与或主持轧辊加工相关设备科研或技术改造项目。
3.1.6向设备工程部进行轧辊重大事故通报。
4.轧辊管理体系4.1轧辊管理网络4.2轧辊消耗分析4.2.1认真编制轧辊台帐(轧辊残值表),及时反映出当月轧辊磨削量、轧辊报废及各轧机辊耗情况。
4.3轧辊管理检查评价方案基础管理按月进行评价,依据《轧钢轧辊检查表》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不同额5.考核5.1重大轧辊事故按照公司相关文件执行。
5.2各作业区每月认真编制轧辊月末盘点表,要确保数据真实,单位领导签字保留到作业区,由轧钢部对各单位月报进行检查。
未完成一次考核50元。
经查实数据不真实的一次考核100元。
6.轧辊表面管理6.1各类轧辊下线常见缺陷轧辊在机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和事故时所产生的常见缺陷有:工作辊:热裂纹、剥落、粘钢、气孔、夹杂、掉肉、啃辊、缠辊、辊印等。
支承辊:辊肩脱落、辊身剥落、气孔、夹杂、啃辊等。
6.2上线轧辊表面要求上机轧辊辊面,除执行正常磨削质量外,不得有撞痕、硌印、锈蚀及油污。
6.3作业区的辊面检查内容6.3.1轧辊下线辊面检查1)当班运行班长对负责对下线各机架轧辊的表面检查工作。
轧辊管理制度(新编版)

轧辊管理制度(新编版)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轧辊管理制度(新编版)1.轧辊的购置:1.1按照年、季、月计划,提前联系好生产单位。
1.2在选定供货单位时,了解对方生产能力和基本情况,对产品质量负责。
1.3及时提货,提货时应从外观、产品包装、产品规格等进行验收检查。
1.4提货时,应检查是否有合格证、质保书及其他文件,如没有,应拒绝提货。
2.轧辊的入库:2.1入库的轧辊一定要符合计划、合同,2.2入库的轧辊一定要有合格证、质保书及其他文件,否则不得入库。
2.3轧辊入库后要堆放整齐,不得碰撞。
3.轧辊的保管:3.1轧辊不得丢失、变形、损坏。
3.2定期检查,定期通知加油,严防生锈。
.3.3轧辊出入库要登记清楚,做到三清(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三一致(帐、卡、物)。
4.轧辊领用:4.1轧辊凭领用单领用。
4.2对直径365、305以上的大轧辊领用要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发放。
4.3轧辊开箱时,要先检查合格证、质保书等文件是否相符。
5.轧辊的使用:5.1轧辊安装时,应将辊面,辊颈擦洗干净,不允许有灰尘等杂物粘在辊面、颈上。
5.2轧辊安装时要轻拿轻放,轻装。
5.3轧辊安装好后,应对辊颈部加油、否则不得开机。
5.4使用过程中,轧辊面要经常擦,清楚辊面杂质。
5.5轧机停机后,应将电动压下松开,严防两个辊面直接接触伤害辊面。
轧辊管理制度

轧辊管理制度1. 引言轧辊是钢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于轧辊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质量以及设备寿命等方面。
为了确保轧辊的正常运转,减少设备故障以及延长设备的寿命,制订一套严谨的轧辊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主要针对钢铁企业的轧辊管理制度进行规定,以确保轧辊的安全、有效、稳定的工作状态,并加强轧辊管理的监测、检验和评估,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开展和效益。
2. 轧辊管理职责2.1 轧辊使用单位轧辊使用单位是指生产中对轧辊进行操纵和使用的单位,应该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完备的轧辊管理制度,并明确轧辊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负责成品轧辊的定期检查及评估;•负责对新购置的轧辊进行原始记录,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相应转交;•负责记录轧辊的技术资料;•严格执行轧辊故障处理规定;•定期更新轧辊存档资料,并及时上传轧辊使用情况至相关部门。
2.2 轧辊管理人员轧辊管理人员是负责实施轧辊管理制度的关键人员,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执行轧辊管理职责,包括以下几点:•建立健全的轧辊档案,包括轧辊使用时间、维修记录、检验报告、更换时限等;•对新购置的轧辊进行质量验收,确保轧辊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不定期对轧辊进行检测和评估;•严格控制轧辊使用寿命,确保轧辊达到预期寿命后及时更换或重新磨削;•及时组织修理或更换故障轧辊,以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
3. 轧辊管理流程3.1 购置钢铁企业在购置轧辊时应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选择轧辊生产厂家,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质量验收。
对新购置的轧辊应记录相关技术资料并上传至相关部门。
3.2 使用钢铁企业在使用轧辊前应对轧辊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轧辊达到要求,然后放入生产流程中。
同时,轧辊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对轧辊进行使用寿命管理,到达使用寿命后及时更换或重新磨削。
3.3 检查钢铁企业应定期对轧辊进行检查和评估,并进行记录。
记录中应包括轧辊的使用情况、技术指标、故障情况等,以及轧辊的维护和保养情况。
3.4 维修当轧辊出现故障时,应由专人负责组织修理或更换轧辊。
轧辊管理制度

轧辊材料选择
根据轧制产品品种和规格,选择合适的轧辊材料,考虑耐 磨性、抗疲劳性、抗腐蚀性等性能要求。
对轧辊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验证,确保其符合生产工艺要 求。
轧辊技术参数设定
根据轧制工艺流程和产品品种规格,设定轧辊技术参数,如 圆弧半径、锥度、平行度等。
对轧辊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轧制产品质量稳定性 和精度。
检验项目全面
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尺寸、硬度、金相组织 等。
3
不合格品的处理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及时处理,防止 非预期使用。
质量问题的处理与反馈
问题记录
对质量问题进行记录,以便追 溯和管理。
原因分析
对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 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
信息反馈
将质量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以便改进管理和产品质量。
安全技能培训
针对轧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技能培 训,使员工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
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
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轧辊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 安全状态。
事故处理
建立健全的事故处理机制,对轧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 出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适用范围
•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轧辊管理工作的部门、车间和 岗位,包括轧辊的采购、库存、领用、使用、维修和报废等 全过程管理。
02
轧辊技术管理
轧辊技术要求
确定轧制产品品种和规格
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明确轧制产品品种和规格,包括厚度、宽度 、长度等参数。
制定轧制工艺流程
根据产品品种和规格,制定相应的轧制工艺流程,明确各道次轧制温度、速 度、压下量等参数。
轧辊研磨质量管理制度

轧辊研磨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轧辊研磨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制定本规定。
二、工作目标1. 确保轧辊研磨质量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要求;2. 提高轧辊研磨工作效率,降低成本;3. 加强对轧辊研磨工艺和设备的管理,延长轧辊使用寿命;4. 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关于质量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组织机构1. 设轧辊研磨技术部门,负责轧辊研磨规程的制定、工艺控制、设备保养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2. 设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轧辊研磨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
四、工作内容1. 轧辊研磨工艺的规范化管理(1)制定轧辊研磨工艺标准文件,明确轧辊研磨工艺参数和要求;(2)编制轧辊研磨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文件,组织生产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
2. 轧辊研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1)制订轧辊研磨设备的检查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清洁和维护工作;(2)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及时消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轧辊研磨产品的质量检验(1)制定轧辊研磨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2)对轧辊研磨产品进行全程跟踪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 轧辊研磨产品的过程控制(1)对轧辊研磨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各工艺参数符合要求;(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并追查原因,提出改进建议,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五、质量管理要求1.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轧辊研磨工艺和产品质量符合要求;2. 设备维护保养必须按照规定,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3. 产品质量检验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不能私自放行不合格产品;4.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要认真追查,整改措施必须得到有效执行。
六、质量管理文件1. 轧辊研磨工艺标准文件;2. 轧辊研磨设备检查维护计划及记录;3. 轧辊研磨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和记录;4. 轧辊研磨生产过程控制记录。
七、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考核1. 轧辊研磨质量管理工作要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2. 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整改;3. 对轧辊研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轧辊管理制度

轧辊管理制度
是针对轧辊的使用、维护、检修和更新等方面所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轧辊是在轧机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件,对轧制质量和设备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轧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轧辊的进货验收:对新购轧辊进行质量、规格和数量的验收,确保轧辊符合要求,并记录相关信息。
2. 轧辊的使用与保养:规定轧辊的使用规范,如轧辊的安装、调整和保养等。
包括轧辊使用前的检查和清洁,定期的润滑和维护,以及注意事项和使用禁忌等。
3. 轧辊的检修与维修:对轧辊的定期检修和维修进行计划、组织和实施。
包括对轧辊表面的损伤修复、轧辊孔形和直径的修磨,以及轧辊的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等。
4. 轧辊的更新与报废:根据轧辊的使用寿命和磨损情况,及时进行轧辊的更新或报废处理。
对于还可以继续使用的轧辊,可以进行翻修和修复,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5. 轧辊的记录与统计:建立轧辊的档案记录和统计分析,记录轧辊的进出库情况、使用寿命、维修情况和更新情况等。
通过分析轧辊的使用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以提高轧辊的使用效率和延长轧辊寿命。
以上是轧辊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不同企业和行业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完善。
通过有效的轧辊管理制
度,可以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减少因轧辊故障而引起的生产事故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轧辊加工检查使用验收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

轧辊加工、检查、验收、使用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标准1、目的轧辊是轧钢生产的重要工具,为加强轧辊管理,规范轧辊的加工、检查、验收等,更好保障钢材产品的质量和生产需要,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棒材、高线的轧辊加工、检查、验收、贮存、轧辊的使用、重修等过程管理。
3、管理与内容3.1 外购轧辊进厂验收3.1.1采购的轧辊进厂后,规格、外观质量、硬度由技术协议标准及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
3.1.2每批轧辊进仓,供货厂家须提供附有理化性能资料的质保书。
3.1.3验收后应填写验收记录。
3.2 轧辊的加工3.2.1新开轧辊在加工前,必须核对规格尺寸、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3.2.2轧辊上床后,经校验各部分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加工开孔型。
3.2.3轧辊加工检验应按轧辊加工图纸执行。
3.3 轧辊的检验与验收3.3.1检验与验收内容:测量轧辊的底径、外径、孔径、宽度等尺寸;用样板测量孔型尺寸;检查表面粗糙度;检查内外圆的同轴度;检查轧辊外观是否完好;用硬度计检查轧辊的硬度;检查轧辊标记是否完整。
3.3.2轧辊加工好后,首先由生产准备车间要求机加人员自检、互检、机加班班长、轧辊管理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按规格进行堆放。
技术科对轧辊加工进行抽检。
经检验后需填写检验台账,签字确认,做到上线轧辊完全的追溯性。
3.3.3建立轧辊档案和台账:3.3.3.1档案卡记载:每件检查验收的新辊,用电笔刻写特定的编号并建立与编号相应的档案卡片(卡片上应记载轧辊的编号、钢号、规格、架次序号、图号、底径、重量、进库日期、每次投用日期、换下日期、生产量、每次修磨日期、修磨底径、报废日期、报废原因。
3.3.3.2台账记载:库存轧辊规格、架次序号、数量、编号、及存放位置;在线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修磨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
3.3.4经检验不合格的轧辊一律不准放行。
3.4 轧辊的贮存和搬运3.4.1轧辊一般情况下应贮存在室内,在场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允许露天存放,但须采取遮盖防雨措施。
轧辊管理制度(3篇)

轧辊管理制度1.轧辊的购置:1.1按照年、季、月计划,提前联系好生产单位。
1.2在选定供货单位时,了解对方生产能力和基本情况,对产品质量负责。
1.3及时提货,提货时应从外观、产品包装、产品规格等进行验收检查。
1.4提货时,应检查是否有合格证、质保书及其他文件,如没有,应拒绝提货。
2.轧辊的入库:2.1入库的轧辊一定要符合计划、合同,2.2入库的轧辊一定要有合格证、质保书及其他文件,否则不得入库。
2.3轧辊入库后要堆放整齐,不得碰撞。
3.轧辊的保管:3.1轧辊不得丢失、变形、损坏。
3.2定期检查,定期通知加油,严防生锈。
.3.3轧辊出入库要登记清楚,做到三清(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三一致(帐、卡、物)。
4.轧辊领用:4.1轧辊凭领用单领用。
4.2对直径365、305以上的大轧辊领用要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发放。
4.3轧辊开箱时,要先检查合格证、质保书等文件是否相符。
5.轧辊的使用:5.1轧辊安装时,应将辊面,辊颈擦洗干净,不允许有灰尘等杂物粘在辊面、颈上。
5.2轧辊安装时要轻拿轻放,轻装。
5.3轧辊安装好后,应对辊颈部加油、否则不得开机。
5.4使用过程中,轧辊面要经常擦,清楚辊面杂质。
5.5轧机停机后,应将电动压下松开,严防两个辊面直接接触伤害辊面。
5.6轧辊停机后应对辊面擦洗,涂油防锈。
6.轧辊的修磨:6.1轧辊使用过程中发现有麻点、凹点等缺陷不能使用时、应及时修磨。
6.2磨辊时,应视生产情况将轧辊加工成各种辊形。
6.3轧辊修磨好后,如不立即上机安装应将其放到辊架上,防止碰撞到辊面。
6.4做好修磨记录,记录上注明每次修磨的规格、数量和磨削前后的尺寸。
6.5修磨过程中,发现轧辊有质量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7.轧辊的报废:7.1轧辊使用到一定尺寸不能使用的应作报废处理。
7.2尺寸过小不能使用需报废的,由主管经历鉴定后决定。
7.3对因质量问题需报废的,要分析原因,做好记录,批准后方可报废。
轧辊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轧辊的管理工作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轧辊精加工管理制度

轧辊精加工管理制度一、轧辊精加工管理制度的制定背景轧辊精加工是钢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加工环节,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保证轧辊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达到要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规范轧辊精加工的各个环节。
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轧辊精加工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轧辊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推动整个钢铁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轧辊精加工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质量管理轧辊精加工质量是制造出高质量轧辊的基础。
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轧辊加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如轧辊材料的质量检验、加工工艺的严格控制、轧辊表面的质量检测等。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轧辊的加工质量达到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2.安全管理轧辊精加工是一个高风险的作业环节,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对轧辊加工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指导、安全事故的记录和报告等。
只有确保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才能为轧辊精加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3.成本管理轧辊精加工是一个高成本的加工环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
包括对原材料、能源和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的防止、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面。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技术管理轧辊精加工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加工环节,为了保持生产技术的领先地位,需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包括对轧辊精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技术人员的能力培训和提升、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升级等方面。
只有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绩效管理轧辊精加工是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环节,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才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绩效管理制度包括对员工绩效的评估和考核、绩效目标的设定和考核、绩效奖惩制度的建立等。
轧辊加工流程管理制度

轧辊加工流程管理制度一、轧辊加工流程管理制度的目的1. 确保轧辊加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轧辊加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2. 提高轧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建立流程管理制度,规范加工工艺和操作流程,提高轧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3.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流程管理制度的规范,减少废品率和维修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轧辊加工流程管理制度的内容1. 质量管理制度。
明确轧辊加工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建立质量记录和追溯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标准。
2. 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流程,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和培训,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3.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根据订单需求和设备状况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轧辊加工的顺利进行。
4. 设备管理制度。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故障处理流程,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5. 物料管理制度。
建立物料采购、入库和使用的管理规程,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为物料问题影响轧辊加工。
6. 成本管理制度。
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7. 员工管理制度。
建立员工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保证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8. 环境管理制度。
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意识,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做好环保工作。
三、轧辊加工流程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管理制度。
建立管理团队,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轧辊加工流程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
2. 培训操作人员。
对操作人员进行轧辊加工流程管理制度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和管理意识。
3. 实施管理制度。
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执行,监督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轧辊加工流程的顺利进行。
4. 检查评估。
定期对轧辊加工流程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轧辊加工质量管理办法

辊子加工质量管理办法1 《辊子加工质量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参加辊子加工工作的员工,即适用于计件管理,也适用于计时管理。
2 一般要求2。
1 辊子加工前应除去油污、杂物并检查辊子表面损坏程度及辊子同轴度情况,确认后再上机床进行荒加工.2。
2 荒加工时应按图纸技术要求和辊子堆焊厚度确定加工尺寸,如发现有裂纹、夹层等缺陷应及时提出,彻底处理,并做好记录.2。
3 辊子堆焊后加工时,应首先检查辊子的外径尺寸,是否达到加工要求,发现问题应马上向班长提出。
2.4 当发现堆焊层中有裂纹、夹渣、气孔、夹层等缺陷时(肉眼观察),应马上停止加工,并向班长、段长报告处理。
2.5 加工前应认真填写辊子编号,如发现编号不清时,应马上向班长报告,及时查清。
3 质量标准3.1 辊面与轴颈加工表面粗糙度应达到6.3,同轴度、辊径公差和轴颈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并做好精车记录.3.2 加工质量依据辊径公差、轴颈公差、同轴度和粗糙度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4 检测方法4。
1 检测辊径公差时,应在辊面均布分点检测,辊长750㎜以下的辊子检测5点,超过750㎜的辊子检测8点,公差均在图纸要求之内时为合格;如果有超差现象时,以检测的最大超差点为准,每超差0。
01㎜时,扣款5元,多超多扣.如果定额工资不够扣款时,不足部分从工资中扣除。
4.2 检测两端的轴颈公差时,每端应检测两点,均应符合图纸要求,如果一侧轴径公差有一点不合格,则扣款5元,如两侧均有不合格点,则扣款10元。
4.3 辊面和轴面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要求,如果其中一处不合格,则扣除该辊定额工资的30%.4。
4 辊面两端至轴面两端均应进行精加工,倒角和弧面应保证外观光洁平滑。
具体标准见下图所示。
检查时,上述各点如有一处不合格,则扣该辊定额工资的20—100%。
4。
5 在辊子精加工之后,发现辊面和辊颈有焊接缺陷时,主动报告者扣该辊定额工资的30%;本人不报告,被别人查出时扣100%。
4.6 粗加工和精加工时如果未及时做记录或者别人代填记录以1.6 12.5 7 7 4 1.6 1.6 12.547及记录的辊子编号错误时,则按该辊精加工的定额工资100%罚款.4.7 为避免辊子粗加工后有油污,影响堆焊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辊子加工质量管理办法
1 《辊子加工质量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参加辊子加工工作的
员工,即适用于计件管理,也适用于计时管理。
2 一般要求
2.1 辊子加工前应除去油污、杂物并检查辊子表面损坏程度及辊
子同轴度情况,确认后再上机床进行荒加工。
2.2 荒加工时应按图纸技术要求和辊子堆焊厚度确定加工尺寸,
如发现有裂纹、夹层等缺陷应及时提出,彻底处理,并做好记录。
2.3 辊子堆焊后加工时,应首先检查辊子的外径尺寸,是否达到
加工要求,发现问题应马上向班长提出。
2.4 当发现堆焊层中有裂纹、夹渣、气孔、夹层等缺陷时(肉眼
观察),应马上停止加工,并向班长、段长报告处理。
2.5 加工前应认真填写辊子编号,如发现编号不清时,应马上向
班长报告,及时查清。
3 质量标准
3.1 辊面与轴颈加工表面粗糙度应达到 6.3,同轴度、辊径公差
和轴颈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并做好精车记录。
3.2 加工质量依据辊径公差、轴颈公差、同轴度和粗糙度分为:
优良、合格、不合格。
4 检测方法
4.1 检测辊径公差时,应在辊面均布分点检测,辊长750㎜以下
的辊子检测5点,超过750㎜的辊子检测8点,公差均在图纸要求之内时为合格;如果有超差现象时,以检测的最大超差点为准,每超差0.01㎜时,扣款5元,多超多扣。
如果定额工资不够扣款时,不足部分从工资中扣除。
4.2 检测两端的轴颈公差时,每端应检测两点,均应符合图纸要
求,如果一侧轴径公差有一点不合格,则扣款5元,如两侧均有不合格点,则扣款10元。
4.3 辊面和轴面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要求,如果其中一处不合格,
则扣除该辊定额工资的30%。
4.4 辊面两端至轴面两端均应进行精加工,倒角和弧面应保证外
观光洁平滑。
具体标准见下图所示。
检查时,上述各点如有一处不合格,则扣该辊定额工资的1.6 12.5
7
7 4 1.6 1.6 12.5
4
7
20-100%。
4.5在辊子精加工之后,发现辊面和辊颈有焊接缺陷时,主动报
告者扣该辊定额工资的30%;本人不报告,被别人查出时扣100%。
4.6粗加工和精加工时如果未及时做记录或者别人代填记录以
及记录的辊子编号错误时,则按该辊精加工的定额工资100%罚款。
4.7 为避免辊子粗加工后有油污,影响堆焊质量。
要求在辊子粗
加工时,不许使用冷却液。
违者一次罚款20元。
4.8 车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辊子的加工质量全部合格时,嘉奖
100元;如果一个月的时间内,有5个辊子不合格时,除正常扣款外,加罚200元,以后每增加1个不合格,加罚50元。
5 车工班长要对加工质量负全责。
6 辊子出厂前由车间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厂。
2008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