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教学设计3

合集下载

乐理三级第3课讲解教案

乐理三级第3课讲解教案

乐理三级第3课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音乐的基本节奏、音符和音程的概念,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音乐的基本节奏、音符和音程的概念,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节奏和音程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一段简单的乐曲,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然后开启讨论,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对音乐的理解。

2. 学习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符。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符的概念,学习简单的节奏和音符的排列组合,并进行练习和训练。

3. 学习音程的概念。

教师向学生介绍音程的概念,讲解不同音程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音程在音乐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把握能力。

5. 练习和巩固。

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巩固,包括节奏练习、音符练习、音程练习等,加深他们对音乐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6. 总结和展示。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展示学生的练习成果,鼓励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节奏、音符和音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和训练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下节课需要加强对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人音版小学音乐 龙腾虎跃 教学设计 (3)

人音版小学音乐 龙腾虎跃 教学设计 (3)

龙腾虎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生能演唱主题音乐并参与鼓乐演奏,感受龙腾虎跃的气氛。

掌握变拍子的节奏。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欣赏、引导、示范、启发、互动、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民族管弦乐的认知。

3、情感与态度:紧紧围绕课题《龙腾虎跃》感受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速度、力度以及不同的节奏所表达出热闹欢腾的气氛,通过参与、引导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及祖国美好前景的憧憬。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

他们对节奏的掌握及基础乐理知识和对乐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

并且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探索和活动创造能力也有了增强。

因此,在《龙腾虎跃》这堂课的学习中,尽量让学生通过参与表演、欣赏,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想象表达出音乐所传递的情绪及情感。

让他们在独立分析、合作表演中来展示学生的语言美、创造美。

通过欣赏加表演,模仿加创编来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了解主要演奏乐器,能听辨出乐器音色,通过模仿演奏感受“龙腾虎跃”的气氛。

难点:能准确演唱主题音乐并参与演奏鼓乐掌握变拍子的节奏。

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龙腾虎跃(一)设置场景,营造气氛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乐器?(鼓)师:这是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大鼓,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老师大气地敲击一段鼓乐)师:你来说(浑厚、低沉)(二)模仿大鼓演奏、感受鼓乐气氛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个小小演奏家,你们可以把桌子当成鼓,跟我一起敲击一段节奏。

【敲击黑板上板书的节奏】师:刚才敲鼓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愉悦)那么刚才大家一起演奏让整个场面变得怎么样?生:(热闹、喜庆)师:是的,当多面大鼓一起奏响,让我们瞬间感受到了场面的热闹和欢腾。

师:接着我们就来欣赏一段以鼓乐为主的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

(出示课题)看完谈谈你的感受。

(三)欣赏引子部分,感受音乐意境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感受?(学生谈感受)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回答)师:你们看,乐队的规模怎么样?(宏大)乐器的种类怎么样?(繁多)师:正是因为整个乐队声势浩大,才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的震撼感。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3)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3)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友谊地久天长》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具有深厚的友谊主题。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适合六年级学生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友谊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歌,并且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节奏和音准,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苏格兰民歌不是很熟悉,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感受友谊的美好。

3.能够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苏格兰方言和特殊的节奏。

2.重点:歌曲的演唱和对于友谊主题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背景和文化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的演唱和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五线谱、音频和视频材料。

2.乐器:钢琴或其他可以演奏歌曲的乐器。

3.教学场地:教室或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他们对友谊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和五线谱,让他们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教师可以简单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他们的音准和节奏错误。

对于歌曲中的苏格兰方言,教师可以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如改编歌词、创作旋律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第三课时《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音乐第三课时《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音乐第三课时《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第一篇:音乐第三课时《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共)音乐第三课时《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表演《我怎样长大》二、教学目标:1、通过发声练习加深学生对三拍子的理解并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2、能用一个声部有感情的演唱整首歌曲3、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到师恩的伟大三、教学重点:歌曲中附点音符、弱起小节的掌握四、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五、教学过程:表演《我怎样长大》:准备:这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一首插曲。

歌曲的曲调优美抒情,词意简炼,它借“小树”这一形象抒发了孩子们不怕困难、不怕风吹雨打,幸福成长的真切情感。

歌曲为2/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第一平段共有四个对称乐句,第一乐句曲调平稳,并以亲切语气借物抒情,表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形象。

第二乐句以弱起进入曲中的八度大跳,更增强了孩子们快快长大的那种急切的愿望。

第三、第四乐句是前二个乐句的旋律模进。

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

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音乐第三课时《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表演《我怎样长大》二、教学目标:1、通过发声练习加深学生对三拍子的理解并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2、能用一个声部有感情的演唱整首歌曲3、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到师恩的伟大三、教学重点:歌曲中附点音符、弱起小节的掌握四、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五、教学过程:表演《我怎样长大》:准备:这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一首插曲。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3 《乒乓变奏曲》 ︳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3 《乒乓变奏曲》 ︳人音版 (五线谱)

一、教材背景《乒乓变奏曲》是由德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舒曼所作。

乒乓之间转换节奏的变化,使得整首曲子听起来有时轻松活泼、有时优美动听。

并有诸多形式主题的变化运用。

乒乓变奏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曲,被广泛用于音乐教育领域。

本次教学设计以人音版(五线谱)为教学对象,通过用声音表现乒乓的音乐元素,让学生在学习钢琴曲、训练唱调的同时,提高对音乐表达和音乐鉴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乒乓变奏曲》的曲子结构,掌握五线谱的记谱方法;了解音乐元素:旋律、节奏、音高、音程等;培养音准感,强化乐感;了解乒乓变奏曲的演奏方法;能力目标能够正确领悟乒乓的音乐元素,用口语、体态表达音乐元素;能够灵活运用乐理知识,领悟乒乓的变化节奏;能够自主练习唱调、练习乐器演奏;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达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我,充分发挥自身音乐天赋,培养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五线谱的记谱方法;掌握乒乓变奏曲的调式、节奏;体验乒乓变奏曲交响乐的美;练习唱调、练习乐器演奏。

教学难点将乐器演奏技巧运用到人音中;培养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乐曲名称:《乒乓变奏曲》乐曲演奏方式:手弹乐器,人声模仿;五线谱:人音版(按照所能口吐音节量表进行编写);乐曲难度:较易上手。

教学步骤第一步:乐曲欣赏教师播放《乒乓变奏曲》,让学生听一遍,并让学生说出曲子中的转折和感觉(比如:明快、流畅、优美等)。

讲解乒乓变奏曲的曲子结构。

第二步:五线谱的记谱方法介绍教师讲解五线谱的记谱方法,特别注意五线谱中间的C调,声音的发音。

让学生练习发出正确的发音。

第三步:乒乓节奏教学,人声模仿教师将乒乓节奏分解为4个部分,并让学生模仿。

如果有学生难以模仿节奏,可以与其他学生合唱,获得更好的体验。

第四步:五线谱演奏教学教师分别讲解C调、G调的演奏方法,并根据乒乓变奏曲组成要素,将其作为练习条件之一,让学生分别放手运用。

音乐教学设计(优秀4篇)

音乐教学设计(优秀4篇)

音乐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学设计(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音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聆听《乘雪橇》、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冬天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2、能听出乐曲《乘雪橇》的音乐风格及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3、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能准确的表现带有升记号的音符。

【教学内容】一、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二、欣赏乐曲《乘雪橇》【教学重难点】能完整而准确地演唱歌曲。

唱准歌曲中的变音记号——升记号。

能准确听出欣赏曲中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

【教学准备】电子琴、光盘、歌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聆听乐曲《乘雪橇》:一、导入:设问:1.同学们在冬天做着各种喜欢的游戏,你们都喜欢哪些冬天的游戏呢?2.老师小时候最喜欢打雪橇了,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呀。

你能说说大雪橇时的情景吗?3、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就是表现打雪橇的情景的,请你听一听。

二、熟悉乐曲主题旋律。

1.随琴演唱主题。

2、边唱边用动作表现。

【设计意图】熟悉乐曲主题旋律,帮助理解音乐作品的变现手法。

三、完整聆听乐曲《乘雪橇》。

设问: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名字叫《乘雪橇》,请你听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2、每一次的出现都有什么样的变化?3、乐曲这样的变化,表现怎样的情绪和情景?【设计意图】感受作者的意图,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四、完整表现乐曲,边听边做动作。

学习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导入: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设问:雪花与梦有关系吗?请你听一首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请你听谁在做梦?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了什么梦?请你在歌词当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歌曲歌词的内容,帮助理解歌词的含义。

音乐教案设计(通用19篇)

音乐教案设计(通用19篇)

音乐教案设计(通用19篇)音乐教案设计(通用1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教案设计篇1一、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跳跃的性质,能听辩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控制地按规则游戏。

二、活动准备:图形乐谱、大灰狼头饰、cd带、课件背景图三、活动过程:1、听音乐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吗?2、感受音乐的性质,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2)第二次欣赏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现在我们和小动物跳个舞吧,你们准备学什么小动物跳舞呀?(3)第三次欣赏音乐,幼儿尝试找音乐的强音。

师:现在小动物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第四次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的强音。

师:我们听音乐拍腿,听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图谱。

师:刚才有小动物提醒我说,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们特意送来了森林地图。

(6)第五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师:小鸟给我地图时,还特意关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险。

那危险的地方在哪儿呢?小鸟告诉我们只要听音乐,就会发现哪里有危险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如果你听出来了,就拍手来告诉我。

(7)第六次欣赏音乐,老师指挥集体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险了吗?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怎样穿过森林,来到危险的地方,我们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8)、第七次欣赏音乐,用造型表示音乐的强音。

师:在我们正式到大森林之前,我们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进行演习。

听到有危险的地方,我们就要停下来,摆一个你喜欢的造型,好吗?3、游戏: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精品3篇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精品3篇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基本模式: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1、教材分析《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

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

(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

(歌曲背景简介)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

(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

(注意反复记号)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总结下课。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教学目的: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

音乐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音乐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书本上的曲目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3、初步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和乐器“马林巴”的音色。

教学重点1、欣赏布隆迪的《鼓舞》片段;2、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节奏练习组合解决方法:单个节奏打会、打熟,然后随教师口令由慢到快练习。

教具音响、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问:班上哪位同学会跳街舞?学生答:某某某教师:热烈的掌声欢迎他来一段。

某学生:上来表演教师:讲评教师:街舞之所以受年轻人欢迎,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舞者可以随音乐节奏自由发挥自己的动作,是种本能的体现,最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街舞虽然成型在美国,但要追溯起源,可寻找到遥远的非洲大陆。

今天,我们大家来共同学习非洲的黑人音乐二、新授板书非洲歌舞音乐我们今天主要讲非洲的黑人音乐。

从影视作品的印象中,我们思考回答一下,非洲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同学们回答,如果答出来,就表扬;如果答不出,则引出下面的内容:看来,大家对于非洲音乐知之甚少,有必要来共同学习。

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第一首乐曲,请大家注意两点:1、曲中大量运用了什么乐器?2、节奏变化程度?(教师不提供曲名),欣赏结束后,请大家归纳。

第2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五课多彩的乡音(四)。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并感受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音乐、舞蹈、画面,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风格、美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片、纸巾、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听《茉莉花》乐曲进教室。

2、引导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

3、通过听《茉莉花》乐曲,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2023年小学音乐优质课教学设计(五篇)

2023年小学音乐优质课教学设计(五篇)

2023年小学音乐优质课教学设计(五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确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识吧。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善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校音乐优质课教学设计篇一随《蜗牛与黄鹂鸟》进入教室座好,随老师做动作,用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欢快的心情。

1、“老师给你带来了两个小动物,一个是蜗牛,一个是黄鹂鸟。

请你听一听老师弹得是哪一个?请用你的动作告知老师,假如是蜗牛就请你学蜗牛爬,假如是黄鹂鸟就请你学小鸟飞。

”师用铜管在低音区慢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随着旋律学着蜗牛缓慢的爬行。

师用木琴在高音区快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随着旋律学着黄鹂鸟敏捷的飘舞。

2、“同学们听得特别好,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师不断地变换凹凸音区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不断地变换角色表演。

1、“请同学听完、看完后告知老师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蜗牛与黄鹂鸟》flash形式的mtv。

(将歌词拦住,让生只通过听歌曲、看画面来回答问题。

)2、“下面让我们看着歌词听两遍歌曲。

”在听的过程中师用教鞭指着歌词,提示同学歌曲的反复路线,防止溜号现象。

“我们来试唱一下”师慢速弹琴,生跟唱。

个别唱不好的地方采纳听唱法学习。

如:其次段开头或是结尾处的换气……,依据学唱状况而定。

个别处订正完之后,再完整复唱一遍。

1、蜗牛:a、“蜗牛从大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头爬,始终爬到葡萄成熟。

你知道蜗牛从什么季节爬到什么季节么?”生答。

b、“蜗牛从春天始终爬到秋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黄鹂鸟的称赞它都没有动摇始终坚持不懈的爬着,你能谈一谈对蜗牛的看法么?”启发同学要学习蜗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c、“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呢?比如有的同学学习钢琴,刚开头既枯燥又难听太累了,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弹出好听的曲子来,还是算了吧。

”生答。

“假如有请你想一想蜗牛你就不会放弃了,假如没有请你引以为戒,当以后你遇到困难或是问题想要放弃时请你唱唱这首歌想一想蜗牛你就有信念和动力了!”d、“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曲,你认为哪一句最能体现蜗牛坚忍不拔的精神。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3《真善美的小世界》人音版(五线谱)(1)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3《真善美的小世界》人音版(五线谱)(1)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3 《真善美的小世界》人音版(五线谱) (1)一. 教材分析《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明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理解有一定的提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巩固。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传递正能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重点指导。

2.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歌曲的美好。

4.音乐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五线谱:用于教学演示和让学生练习。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美好世界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五线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

分组进行演唱,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

4.巩固(5分钟)播放歌曲,让学生边听边唱,巩固所学内容。

对唱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学生。

5.拓展(5分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演奏)闪烁的小星》音乐教学设计3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演奏)闪烁的小星》音乐教学设计3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演奏)闪烁的小星》音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将其编入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描绘了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想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热爱。

但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技巧掌握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闪烁的小星》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3.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夜空场景,引导学生想象。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游戏等。

3.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4.夜空场景布置:星星挂饰、灯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闪烁的小星》,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夜空和星星的想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纠正学生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如:星星接力、星光闪耀等。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星星的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星语》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给大家带来小学音乐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二、能够认识强弱记号f、p,能够比较声音的强和弱。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现在正是春季,带上你们的好心情和老师一起去春游好吗?那就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1、出示大山图片大山不仅美丽而且神奇(播放回声)喊声和回声这两种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用英文字母f表示。

在音乐中小的,轻的声音叫弱,用英文字母P表示。

2、师生做回声游戏二、学习歌曲1、学生闭眼静听感受歌曲。

好听吗?喜欢不喜欢?2、再听歌曲熟悉歌词3、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随着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教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生轻声随曲唱5、再次轻声随曲唱6、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唱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重点指导。

7、分角色唱(1)师生合作唱(2)男、女生合作唱(3)指名唱三、比较声音的强弱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大山,现在我们将要来到声音谷,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里面有美丽的城堡,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比较一下哪种声音强,哪种声音弱吗?(出示课件)四、找一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有的声音是强的,有的声音是弱的,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强弱声音。

学生自己找强弱声音,集体交流。

小朋友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表现出这么多的强弱声音。

五、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春游高兴吗?是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而且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还认识了f、p表现了声音的强和弱,收获可真不小。

时间不早了,带着我们的收获唱着歌儿回家吧!(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牵牛花当喇叭》,学生能够产生热爱大自然之情,并能够树立环保的态度。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春天来了》二.歌曲《春天在哪里》三.欣赏乐曲《春》和《百鸟朝凤》教学目标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

《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

歌曲为aba三个单乐句组成。

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春天来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

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

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音乐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音乐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术语、记谱法、音阶、和弦等。

(2)了解不同音乐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3)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识谱、演奏、演唱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和编曲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和表演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1)音乐术语:音符、节奏、力度、音色等。

(2)记谱法:五线谱、简谱等。

(3)音阶、和弦:大小调、七和弦、九和弦等。

2. 音乐风格与流派(1)古典音乐:巴洛克、古典、浪漫等。

(2)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欧洲民族音乐等。

(3)现代音乐:摇滚、爵士、流行等。

3. 音乐欣赏(1)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分析作品、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等。

(2)音乐作品欣赏:古典、民族、现代音乐作品。

4. 音乐实践(1)演奏: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乐器演奏。

(2)演唱:独唱、合唱等。

(3)音乐创作:歌曲创作、器乐创作等。

5. 音乐教学(1)音乐教学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

(2)音乐教学实践:课堂组织、教学活动设计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首经典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2. 新课讲授(1)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2)介绍不同音乐风格与流派,让学生了解音乐发展历程。

(3)讲解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实践环节(1)演奏:学生分组,选择一首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2)演唱:学生分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合唱练习。

(3)音乐创作: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创作或器乐创作。

4. 课堂互动(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奏、演唱和创作作品。

(3)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音乐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初中音乐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音乐实践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乐欣赏、演唱、演奏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实践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茉莉花》、《小河淌水》2. 演唱:《小星星》、《小小竹排》3. 演奏:钢琴、吉他4. 音乐游戏:音乐猜谜、节奏接龙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茉莉花》、《小河淌水》等歌曲,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喜欢音乐吗?你们都听过哪些歌曲?2. 音乐欣赏(1)讲解《茉莉花》、《小河淌水》的创作背景、歌曲特点。

(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

(3)邀请学生上台演唱,教师进行点评。

3. 演唱(1)教授《小星星》、《小小竹排》两首歌曲。

(2)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节奏。

(3)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点评,提高演唱水平。

4. 演奏(1)介绍钢琴、吉他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

(2)学生分组,一人演奏,其他人演唱。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错误。

5. 音乐游戏(1)音乐猜谜:教师说出一个音乐术语,学生猜测其含义。

(2)节奏接龙: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接龙。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演唱、演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演唱、演奏中的表现。

3. 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度。

4. 学生对音乐实践课的喜爱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演唱、演奏、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人教版小学音乐 小步舞曲 教学设计 (3)

人教版小学音乐 小步舞曲 教学设计 (3)

“小步舞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听出乐曲的主题旋律,并熟练演唱。

2、感受三拍子的舞曲风格,能够随着音乐的旋律舞蹈。

3、通过对比学习《小步舞曲》,感受其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节奏和节拍容易混淆,对二三拍子分不清楚3重点难点1、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手势感受旋律的上行下行,学会演唱主题旋律。

3、通过聆听对比,感受大调与小调之间的关系特点。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生听音乐进教室活动2【讲授】新授1、初听乐曲。

师:让我们完整聆听这首音乐作品,思考它是几拍子的?生回答3拍子。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3拍子旋律特点。

)2、师弹主题旋律。

师:我们也学习过许多3拍子的歌曲,3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生回答,之后和琴声一起感受。

(设计意图:用律动感受3拍子的强弱规律。

)3、再次聆听。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旋律是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它在整首音乐作品中出现了几次?每次演奏的乐器一样吗?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初步聆听主题旋律,让学生们熟悉,以便之后学唱。

)4、师:简介羽管键琴。

5、聆听主题旋律。

师:宫廷里的小王子办了一场化妆舞会,想邀请我们参加,你们愿意去吗?生回答。

6、再次聆听主题旋律。

师:在路上我们经过了山坡,小石子,下坡,小丘陵,路真不好走,让我们用小手画一画我们的路线图。

(设计意图:用手势感受旋律的高低,为了能够让学生唱准起伏的旋律。

)7、用“la模唱主题旋律。

跟琴演唱。

8、演唱《我们跳起来》。

,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主题旋律。

)9、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舞会场,会场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舞蹈,让我们也跳起来吧!10、 跟着音乐 2 人一组随音乐舞蹈。

(设计意图:掌握三拍子舞步,2 人一组舞蹈,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11、分小组展示,边唱边跳。

活动 3【活动】拓展1、聆听《g 小调小步舞曲》。

师:接下来老师再送给你们一首《小步舞曲》 你来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和第一首《小步舞曲》进行情绪上的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习》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1。

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品味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

2。

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3。

可以观看《音乐之声》的音像资料,了解影片的故事内容,并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

教学构思:
1。

歌曲激趣,导入课文
以《音乐之声》中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把话题引向课文。

2。

全文总览,概括情节
浏览全课,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全文大意,并简要交代剧本在表达上的特色。

3。

研读剧本,把握人物
围绕“玛丽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研读,从“旁人眼中”的玛丽亚和“真实“的玛丽亚两个角度去把握人物特征。

4。

联想现实,引领生活
由剧中人联想到现实生活,描述生活中的同类人物,发现生活之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案:
1。

可用大家熟悉的电影歌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晚安,再见》、《16岁的来临》等歌曲导入。

2。

可以观看《音乐之声》的音像资料。

自主感悟
一。

由一位同学介绍,《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有关情况:
——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喜爱歌唱的姑娘玛丽亚,由修道院院长派去给海军上校冯。

特拉普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

特拉普的七个孩子失去了妻子,她象统领军队一样严格死板的管理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家庭温暖。

玛丽亚来了以后,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带来欢乐,带来歌声受到孩子们的爱戴,也改变了上校的沉闷心境。

玛丽亚与上校结婚,全家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在纳粹德国吞并脑奥地利之后,德国军方胁迫上校接受任务。

上校一家在音乐会上演唱歌曲,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激起全场人们的爱国之情。

自音乐会尚未散场之际全家摆脱了监视开车驶往国外,逃离了德国
军方的摩爪。

二。

本文节选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出剧本内容。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仪式时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的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

三。

词语讲解:(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语)
1。

读准字音:山麓(lù)远眺(tiào) 伫(zhù)立铃铛(líng·dang) 弥撒(mí·sa)
2。

解释词语:
峥嵘:高峻,突出。

嬷嬷:这里是对年长的修女的称呼。

涟漪:细小的波纹。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密集。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整夜。

顶礼膜拜:这里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满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峰环水抱:山水包围着。

指环境幽雅。

遐思:悠远地思索和想像。

按捺:抑制。

老成持重:经历多,做事谨慎稳重。

固执己见: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晕头转向:形容头脑昏乱。

窥视:暗中察看。

朗读交流
分角色朗读课文:(略)
研读剧本、评述人物
一、思考:
1。

在众修女的眼中,玛丽亚是怎样一个人呢?结合剧本说说。

——她缺席每日必做的功课;她喜欢牲口;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她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她上教堂不准时,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就是吃饭挺准时,;她爱唠叨,叫人难捉摸;她总是坐不住,听
不进别人的话。

2。

在众修女们的眼中,什么样的玛丽亚才会符合她们的要求呢?
——只有循规蹈矩,保持严肃沉静才能让她们接受。

3。

玛丽亚会顺从大家要求,去求得大家的满意吗?为什么?
——不会,在剧本的最后,当她发觉大家严肃的注视着她的举止时,连忙放慢了砰然作响的脚步,还小心翼翼的窥视身边的人,看到大家都严厉的看着她,她就摇摇头,无奈的走了。

4。

试用一个比喻句形容一下你心中的玛丽亚(形象及鲜明的个性)(学生发言:略)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
1。

课文开头如何交待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起了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

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残雪斑斑点点,山风阵阵呼啸。

——作用:开头的环境描写,洋溢着清新自然、无拘无束的气息,成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玛丽亚的纵情歌唱相映衬,情景交融,有力的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
格:天性好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活泼乐观。

2。

根据课文构思一个电影镜头:(学生闭目静思,教师舒缓朗读)
——电影以富有奥地利特色的地方风光的描写起始,由远而近,层次渐近,向人们展现了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漫山遍野的挺拔的松树,声声啼唱得云雀,高高山巅上尚未化尽的斑斑点点的残雪,阵阵呼啸的山风,风声回响的旷野;山麓下风环水抱的萨尔兹堡,高高低低、鳞次栉比的房屋,坐落在绿树浓荫中的庄严肃穆的修道院,以及山坡上的草地、小树林和小溪。

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致中,让主人公渐次“亮相”:推出玛丽亚活跃的身影,响起玛丽亚动人的歌声,呈现玛丽亚细微的动作、表情。

使人们在剧本中初识女主人公玛丽亚,就感受到她生动鲜明的形象。

(学生发言:勾画出感受最深的画面,共同欣赏。


3。

教师讲解画面感:画面感是影视剧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

影视作为视觉艺术,是由画面构成的。

与之相应,影视剧本除了人物语言描写之外,主要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事件,使之能转化为视觉形象或读者头脑中相像的视觉形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视剧本的画面感。

因此,影视剧本注重可以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描绘性语言,而较少使用不能转化为视觉形象的叙述性语言和心理描写。

课文中对玛丽亚在野外放声歌唱时
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玛丽亚和中嬷嬷的动作、表情描写,都具有生动的画面感。

同学们以后读剧本时注意体会4。

课文那些地方是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讨论,各抒己见,言之有理者受鼓舞)
——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是对玛丽亚形象的正面描写。

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侧面描写。

——第一个场景通过优美景色的陪衬和玛丽亚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活动与歌唱,使观众在和谐优美的曲调中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与作品主人公一起思想,一起欢乐。

玛丽亚的歌唱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歌词内容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活泼自由的天性
——第二个场景通过对话式的侧面描写,来塑造玛丽亚的人物形象。

对唱内容着重玛丽亚的日常举止、由嬷嬷的口中道出玛丽亚的种种表现,以及她们对玛丽亚的看法、态度,从她们眼中映现出玛丽亚的形象,这样更显艺术功力,。

侧面描写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内容,简练而艺术的加以表现,而且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知识迁移
5。

课堂练习:
你周围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吗?抓住细节,写一段话描写这个人。

(课堂评议)
6。

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