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合集下载

D1车库顶板荷载计算书

D1车库顶板荷载计算书

D1车库顶板荷载计算书车库顶板荷载计算书一、行车荷载计算1.结构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要求,车库顶梁板非消防车道按照覆土厚度1.7m设计,消防车道按照覆土厚度1.2m设计。

非消防车道处活荷载为5.0kN/m2,消防车道处活荷载考虑覆土扩散和板跨度折减后为20.3kN/m2.2.荷载计算回填土自重为20KN/m³,消防车道处混凝土及装修层自重为20KN/m³。

进入车库顶板的车辆占地面积考虑2.5m×6m=15㎡,静荷载转化为动荷载系数考虑1.2.1)非消防车道设计荷载:静荷载q1 = 20×1.7=34kN/㎡活荷载q2 = 5 kN/㎡因此非消防车道允许活荷载:q=34/1.2+5=33.3 kN/㎡车辆面积考虑15㎡,因此允许进入非消防车道处顶板的车辆重量为:Nw=33.3×15=499.5 kN___49.95吨2)消防车道设计荷载:静荷载:q1 = 20×1.2+20×0.8(路面硬化及做法)=40kN/㎡活荷载q2 = 20.3kN/㎡消防车道宽度4m,覆土扩散和板跨度折减考虑系数为4/6,因此消防车道允许活荷载:q=40/1.2+20.3/(4/6)=46.83kN/㎡车辆面积考虑15㎡,因此允许进入消防车道处顶板的车辆重量为:Nw=46.83×15=705.45kN___70.245吨3)结论因此,根据上述,按非消防车道部位考虑,折减系数考虑0.8.因此车库顶板在底部不支撑回顶的情况下,允许上车的重量为49.95×0.8=39.96吨。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现场规划行车道路上车车库需考虑回顶。

二、材料荷载计算书1.设计参数车库顶梁板非消防车道按照覆土厚度1.7m设计,回填土自重为20KN/m³。

2.荷载计算静荷载q1 = 20×1.7=34kN/㎡=3400kg/m2.钢管重量为48×3.5重4.03kg/m,每平米堆载钢管数量为20.每平米钢管重量为20×4.03=80.6kg/m2.每平米钢管堆载高度为3400/80.6×48=2m。

附:顶板荷载负重验算

附:顶板荷载负重验算

地库顶板荷载计算书为满足地库顶板载重行车要求,车道位置采用模板支撑加固方案,方案计算如下: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65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0.60米,立杆的横距l=0.60米,立杆的步距h=1.20米。

梁顶托采用100×140mm方木。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该部分模板及支撑不予拆除,直至车道不予使用。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负重标准值q1=25.000×1.000×0.600+0.500×0.600=15.300kN/m其他活荷载标准值q2=(2.000+2.500)×0.600=2.70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0.00×1.80×1.80/6=32.40cm3;I=60.00×1.80×1.80×1.80/12=29.16cm4;(1)抗弯强度计算f=M/W<[f]其中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1.00N/mm2;M=0.100ql2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M=0.100×(1.2×15.300+1.4×2.700)×0.250×0.250=0.138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138×1000×1000/32400=4.271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3Q/2bh<[T]其中最大剪力Q=0.600×(1.2×15.300+1.4×2.700)×0.250=3.321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3321.0/(2×600.000×18.000)=0.46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20N/mm2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0.677ql4/100EI<[v]=l/40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18.000×2504/(100×4000×291600)=0.408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400,满足要求!二、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地下室顶板板厚:250mm,加腋厚度500mm。

最大跨度为8.10m,有梁楼盖。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5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20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5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5m=27KN/m2。

3、地下室顶板(非消防车道区域)可承受荷载为:27KN/m2+5KN/m2=32KN/m2(活载按恒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消防车道区域为:27KN/m2+20KN/m2=47KN/m2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非消防车道区域)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2KN/m2。

消防车道区域为47KN/m2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根据各种车型荷载:(1)吊车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安全系数),总计37吨。

(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2)钢筋运输车按装35t考虑,车重15t,合计50×1.1=5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5立方米混凝土按36吨计,合计51×1.1=56吨。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2016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2015版)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最大跨度为8.40m,无梁楼盖。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17.85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8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8m=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5KN/m=37.4KN/m(活载按恒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KN/m。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根据各种车型荷载:(1)吊车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总计37吨。

(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2)钢筋运输车按装30t考虑,车重15t,合计45×1.1=49.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按装10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0立方米混凝土按24吨计,合计39×1.1=43吨。

(4)干混砂浆罐车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25吨,合计45×1.1,总计50吨考虑。

车库顶板堆载方案

车库顶板堆载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三、车库顶板承载验算 (3)(一)车库顶板行车验算 (3)(二)后浇带行车验算 (4)(三)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6)(四)钢管堆载验算 (8)(五)方木、板堆载验算 (8)四、加固构造要求 (9)五、监督与监测措施 (9)六、安全保证措施 (9)车库顶板堆载方案本工程施工场地非常窄小,北侧紧靠高压线、南侧与拓达施工的别墅区相邻,西侧与海博施工的高层二期工程相邻。

现场场地紧缺,所以钢筋、木料、钢管、水电材料堆放场等均须设置在车库顶板上。

但因该些堆场均存在一定荷载,为保证结构安全,现对车库顶板进行验算: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万科·北部新区高层一期5、6、7号楼工程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人和组团,场地东侧为金开大道,北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重庆市总教导大队,西南及西、北有通往渝北礼嘉的道路,交通较为便捷。

工程由5、6、7号三栋塔楼及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6000㎡,三栋塔楼为地上34层,剪力墙结构。

地下建筑面积15846.48㎡,地下2层,框架结构,车库板、梁、柱混凝土等级均为C35,车库顶板采用主次梁结构,主梁最大间距为6.3m,次梁间距为1.9m,板厚160mm。

本工程由万科(重庆)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设计,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院地质勘察,新鲁班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中天建设集团西南公司组织施工。

2、设计数据:地下室顶板板厚:160mm主梁最大间距为6.3m次梁间距为1.9m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5m活动荷载:2.5 KN/m2车道设计荷载:21 KN/m23、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 KN/m3 2)车库顶板覆土1.5M每平方米荷载:18 KN/m3×1.5 M =27KN/m23)车库顶板可承受荷载为(非消防车道):27 KN/m2+(活动荷载2.5 KN/m2)=29.5 KN/m2 4)车库顶板可承受荷载为(消防车道):27 KN/m2+(车道设计荷载:21 KN/m2)=48 KN/m2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规范》(GB50204-2002)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碳素钢结构》GB700-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10、《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三、车库顶板承载验算(一)车库顶板行车验算因材料运输车辆(木料、钢管、水电材料等运输车辆)须在车库上行走,故将施工临时道路安排在消防车道上。

地下室顶板堆载和行车验算

地下室顶板堆载和行车验算

N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编制单位:XX建工集团XX编制人:汪翔编制日期:二零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1一、编制说明1二、编制依据1三、设计数据1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1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2一、材料准备2二、人员准备2第五章支撑架设计计算2一、基本参数2二、荷载参数2三、纵向支撑钢管计算2四、横向支撑钢管计算4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5六、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5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5八、可调托座验算6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6第六章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7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7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8三、钢管堆载验算9四、方木、板堆载验算9五、后浇带行车验算9第七章支撑架搭设及拆除10一、搭设X围10二、工艺流程10三、构造要求11第八章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12一、支撑架的使用12二、支撑架的保养13三、支撑架的拆除13第九章监督和检测要求13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14第一章工程概况N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位于XX市秦淮区卡子门大街与汇景北路交叉口。

场地北侧规划建设机场二路,场地南侧规划建设机场三路,场地西侧规划建设苏家桥路,场地东侧规划建设夹岗路。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报建面积)约为115324.95m2,单体为高层住宅、社区商业等,包括5#、6#、7#、8#计4栋单体(地下一层、地上29层)、D3社区商业、配电房及大地库工程。

其中地上面积约94097.43m2,地下面积21227.52m2(一层地下室,含高层地下室)。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N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X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就没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局部)设置施工道路。

车库顶板堆载方案及荷载验算

车库顶板堆载方案及荷载验算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编制依据 (1)1.2施工概况 (2)1.3工程特点 (3)第二章各施工阶段车库顶板堆载分布 (3)2.1基础阶段 (3)2.2主体施工阶段 (3)第三章车库顶板各加工区堆载验算 (3)3.1图纸设计顶板混凝土达到龄期后堆载极限值 (3)3.2车库顶板大钢模堆放区荷载验算 (4)3.3车库顶板钢管堆放区荷载验算 (4)3.4 车库顶板钢筋堆放区荷载验算 (5)3.5 预制构件堆放区荷载验算 (5)3.6 车库顶板未达到龄期利用模板支撑体系荷载验算 (5)第四章车库顶板堆载回顶措施 (6)4.1 顶板回顶位置及范围 (6)4.2 顶板回顶措施 (6)4.3 顶板回顶措施 (8)4.4 顶板回顶措施 (8)4.5 顶板回顶措施 (8)4.6 顶板回顶措施 (9)第五章车库顶板限载的安全保证措施 (10)5.1 设置限载牌 (10)5.2 车行道划分 (10)5.3 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地磅称重 (10)5.4 施工现场主要干道进行实时监控 (10)5.5 对于垂直交叉工作进行防护 (10)5.6 后浇带等悬挑部位进行加固处理 (10)5.7 材料堆放管理措施 (11)5.8 材料堆放管理措施 (11)第一章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5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9、《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10、XXXXXXXXXXXXX施工图纸1.2施工概况1.3工程特点(1)本项目工程具有设计标准高;2#、3#楼采用装配式结构,1-10#楼均采用隔震新技术的特殊项目,技术复杂;楼型多、且楼群比较分散;施工场地小,施工材料需二次倒运。

顶板行车与堆载验算与加固方案

顶板行车与堆载验算与加固方案

顶板行车与堆载验算与加固方案一、项目背景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项目,想起之前处理过的各种复杂情况,这次顶板行车与堆载验算与加固方案,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咱们这个项目位于繁华的都市,周边高楼林立,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施工难度不言而喻。

二、项目目标要明确我们的目标,确保顶板行车安全,防止堆载导致的结构破坏。

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顶板结构进行验算,评估其承载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加固方案。

三、顶板行车验算1.车辆荷载分析这次顶板行车验算,要分析车辆荷载。

根据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和大型货车。

根据车辆轴重、轮胎压力等参数,计算出各种车型对顶板的荷载。

2.顶板结构分析要对顶板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查阅图纸,了解顶板厚度、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等信息。

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顶板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位移等参数。

3.验算结果评估根据计算结果,评估顶板的承载能力。

若承载能力不足,就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四、堆载验算1.堆载分析堆载验算同样重要。

根据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

根据堆载物的重量、分布等参数,计算出对顶板的荷载。

2.顶板结构分析与行车验算类似,对顶板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查阅图纸,了解顶板厚度、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等信息。

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顶板在堆载作用下的应力、位移等参数。

3.验算结果评估根据计算结果,评估顶板的承载能力。

若承载能力不足,就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五、加固方案1.加固方法选择针对顶板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

常见的加固方法有:粘贴碳纤维布、增设钢筋混凝土板、预应力加固等。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

2.加固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清理顶板表面,确保粘贴面平整、干净。

(2)涂刷底胶:在顶板表面涂刷一层底胶,增强粘贴面的附着力。

(3)粘贴碳纤维布:将碳纤维布粘贴在顶板表面,确保粘贴牢固。

(4)养护:粘贴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碳纤维布与顶板紧密结合。

车库顶板承载力计算书

车库顶板承载力计算书

一、计算书1.混凝土泵车通过车库顶板时的承载力计算基本计算参数:混凝土泵车自重为34t,当混凝土泵车通过混凝土顶板时,前排轮子承受荷载与后排轮子承受荷载的比例为3:4,则前排单组轮子承受的荷载为7t,后排两组轮子各承受的荷载为7t。

每组与楼面的接触面积为×,前排轮子与后面两排轮子的距离分别是4m和。

车体荷载简化图如图1所示。

图1 车体荷载平面简化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泵车从250mm的板上通过;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试块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 c=,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为了安全期间,泵车应缓慢通过楼板,按照通过时最不利荷载对其承载力进行验算。

对板的抗剪强度进行验算: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选取泵车通过的最大板进行验算,查图纸得到最大跨板的尺寸为×。

当整个泵车的轮胎位于长跨板的图示位置时,此时板的抗剪处于最不利位置,以此进行混凝土板抗剪验算。

如下图图2所示:图2 泵车通过楼板受力简化图其中泵车轮胎面积为 m×,当泵车前轮行驶至板的某跨中位置时,处于最不利位置,泵车荷载为340KN,梁宽l为,其局部线荷载70KN/m=m,根据所建模型,整个板剪力图如图3:为3.0图3 泵车通过楼板剪力图其中所受最大剪力为。

对于混凝土板而言,其板厚为250mm,保护层a s =30mm, f t=, h0=h-a s=250-30=220mm。

抗剪配筋验算公式:=××600×220=>。

因此,不需要对楼板配抗剪钢筋即可满足抗剪要求。

因此,板的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对板的抗弯强度进行验算: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选取泵车通过的最大板进行验算,查图纸得到最大跨板的尺寸为×。

对板最大正弯矩抗弯验算:当只有整个泵车的前轮胎位于长跨板的某跨跨中位置时,此时的板的下部抗弯受力处于最不利位置,以此进行混凝土板抗弯验算,由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将其简化建模如下图4:图4 泵车通过楼板受力简化图其中泵车前轮胎面积为 m×,当泵车前轮行驶至板的跨中位置时,处于最不利位置,泵车荷载为340KN,梁宽l为,其局部线荷载70KN/m=m,根据所建模型,整个板弯矩图如下:为3.0图3 楼板弯矩图M最大=·m。

D1车库顶板荷载计算书

D1车库顶板荷载计算书

车库顶板荷载计算书一、行车荷载计算书1、结构设计参数车库顶梁板非消防车道按照覆土厚度1.7m设计,消防车道按照覆土厚度1.2m设计;非消防车道处活荷载 5.0kN/m2,消防车道处活荷载考虑覆土扩散和板跨度折减后为20.3kN/m2。

2、荷载计算回填土自重:20KN/m³,消防车道处混凝土及装修层自重:20KN/m³,进入车库顶板的车辆占地面积考虑2.5m×6m=15㎡,静荷载转化为动荷载系数考虑1.2。

1)非消防车道设计荷载:静荷载q1 = 20×1.7=34kN/㎡活荷载q2 = 5 kN/㎡因此非消防车道允许活荷载:q=34/1.2+5=33.3 kN/㎡车辆面积考虑15㎡,因此允许进入非消防车道处顶板的车辆重量N w =33.3×15=499.5 kNW k = Nw/10=499.5/10=49.95吨2)消防车道设计荷载:静荷载:q1 = 20×1.2+20×0.8(路面硬化及做法)=40kN/㎡活荷载q2 = 20.3kN/㎡消防车道宽度4m,覆土扩散和板跨度折减考虑系数为4/6,因此因此消防车道允许活荷载:q=40/1.2+20.3/(4/6)=46.83kN/㎡车辆面积考虑15㎡,因此允许进入非消防车道处顶板的车辆重量N w =46.83×15=705.45kNW k= N w/10=702.45/10=70.245吨3)结论因此,根据上述,按非消防车道部位考虑,折减系数考虑0.8。

因此车库顶板在底部不支撑回顶的情况下,允许上车的重量为49.95×0.8=39.96吨。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现场规划行车道路上车车库需考虑回顶。

二、材料荷载计算书1、设计参数车库顶梁板非消防车道按照覆土厚度1.7m设计,回填土自重:20KN/m³。

2、荷载计算静荷载q1 = 20×1.7=34kN/㎡ =3400kg/m2钢管重量:48×3.5重4.03kg/m每平米堆载钢管数量:1000/48=20.8 约为20每平米钢管重量20×4.03=80.6kg/m2每平米钢管堆载高度:3400/80.6×48=2m结论因此,根据上述,按非消防车道部位考虑。

顶板行车与堆载验算与加固方案

顶板行车与堆载验算与加固方案

顶板行车与堆载验算与加固方案准确验算顶板上行车和堆载的结构安全。

有数据支持。

五、顶板承载验算:1、地下室顶板设计允许承载力计算:根据本工程施工总说明第1.4条,消防车道荷载:20KN/㎡。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条文说明P197页,对应本工程板跨,可知计算选用消防车为重型消防车,全车总重300KN,前轴重60KN,后轴重为2X120KN,对应车辆荷载与300KN汽车平面相同,车身尺寸8米长2.5米宽,轴距4+1.4米左右,同时参照《汽车等效均布荷载的简化计算》,20KN/㎡的消防车道荷载是300KN汽车轮压直接作用于板跨不小于6米*6米顶板上的汽车等效荷载标准值,已计算汽车(设备)动力系数。

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地下室顶板结构平面图中所附说明:本工程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绿化处为1.3米,消防通道为1.1米。

覆土计算容重不小于16.5KN/ M3。

顶板活载按施工活载计2.0KN/㎡。

非消防车道处(绿化处,即施工堆场和加工场地)可允许均布荷载为:恒载16.5KN/ M3*1.3M=21.45KN/㎡,组合系数1.2;活载为施工活载2KN/㎡,组合系数1.4。

组合允许均布荷载为:21.45*1.2+2*1.4=28.54KN/㎡。

消防车道处(施工通道)可允许均布荷载为:恒载16.5KN/ M3*1.1M=18.15KN/㎡,组合系数1.2;活载为施工活载2KN/㎡,组合系数1.4;消防车荷载,300KN消防车考虑覆土厚度1.1米后,为计算允许承载力,作折减计算,在板跨≥6米下利用线性内插法计算等效均布荷载(1米16.7,12.5米15.7)为16.3KN/㎡(且不再乘动力系数),根据荷载规范,计算允许承载力时,组合系数取0.7。

组合允许均布荷载为:18.15*1.2+2*1.4+16.3*0.7=35.99KN/㎡。

2、施工通道承载验算:根据上文允许驶入地下室顶板消防车道的荷载信息,最大为12方砼搅拌车,重量310KN。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2016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2015版)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最大跨度为8.40m,无梁楼盖。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17.85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8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8m=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5KN/m=37.4KN/m(活载按恒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KN/m。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根据各种车型荷载:(1)吊车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总计37吨。

(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2)钢筋运输车按装30t考虑,车重15t,合计45×1.1=49.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按装10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0立方米混凝土按24 吨计,合计39×1.1=43吨。

(4)干混砂浆罐车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25吨,合计45×1.1,总计50吨考虑。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最大跨度为8.40m,无梁楼盖。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17.85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8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8m=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5KN/m=37.4KN/m(活载按恒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KN/m。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根据各种车型荷载:(1)吊车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总计37吨。

(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2)钢筋运输车按装30t考虑,车重15t,合计45×1.1=49.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按装10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0立方米混凝土按24 吨计,合计39×1.1=43吨。

(4)干混砂浆罐车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25吨,合计45×1.1,总计50吨考虑。

车库顶板承载力计算书

车库顶板承载力计算书

一、计算书1.混凝土泵车通过车库顶板时的承载力计算基本计算参数:混凝土泵车自重为34t,当混凝土泵车通过混凝土顶板时,前排轮子承受荷载与后排轮子承受荷载的比例为3:4,则前排单组轮子承受的荷载为7t,后排两组轮子各承受的荷载为7t。

每组与楼面的接触面积为×,前排轮子与后面两排轮子的距离分别是4m和。

车体荷载简化图如图1所示。

图1 车体荷载平面简化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泵车从250mm的板上通过;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试块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 c=,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为了安全期间,泵车应缓慢通过楼板,按照通过时最不利荷载对其承载力进行验算。

对板的抗剪强度进行验算: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选取泵车通过的最大板进行验算,查图纸得到最大跨板的尺寸为×。

当整个泵车的轮胎位于长跨板的图示位置时,此时板的抗剪处于最不利位置,以此进行混凝土板抗剪验算。

如下图图2所示:图2 泵车通过楼板受力简化图其中泵车轮胎面积为 m×,当泵车前轮行驶至板的某跨中位置时,处于最不利位置,泵车荷载为340KN,梁宽l为,其局部线荷载70KN/m=m,根据所建模型,整个板剪力图如图3:为3.0图3 泵车通过楼板剪力图其中所受最大剪力为。

对于混凝土板而言,其板厚为250mm,保护层a s =30mm, f t=, h0=h-a s=250-30=220mm。

抗剪配筋验算公式:=××600×220=>。

因此,不需要对楼板配抗剪钢筋即可满足抗剪要求。

因此,板的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对板的抗弯强度进行验算: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选取泵车通过的最大板进行验算,查图纸得到最大跨板的尺寸为×。

对板最大正弯矩抗弯验算:当只有整个泵车的前轮胎位于长跨板的某跨跨中位置时,此时的板的下部抗弯受力处于最不利位置,以此进行混凝土板抗弯验算,由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将其简化建模如下图4:图4 泵车通过楼板受力简化图其中泵车前轮胎面积为 m×,当泵车前轮行驶至板的跨中位置时,处于最不利位置,泵车荷载为340KN,梁宽l为,其局部线荷载70KN/m=m,根据所建模型,整个板弯矩图如下:为3.0图3 楼板弯矩图M最大=·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
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最大跨度为8.40m,无梁楼盖。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17.85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
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8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8m=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5KN/m=37.4KN/m(活载按恒
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KN/m。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
(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
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根据各种车型荷载:
(1)吊车
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
总计37吨。

(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
(2)钢筋运输车
按装30t考虑,车重15t,合计45×1.1=49.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
按装10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0立方米混凝土按24
吨计,合计39×1.1=43吨。

(4)干混砂浆罐车
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25吨,合计45×1.1,总
计50吨考虑。

综上荷载按50吨考虑,车型按混凝土罐车考虑(増大安全系数)
混凝土罐车车轮距图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C.0.6: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

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2012附录C.0.4: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qe=8Mmax/bL2式中
L----板的跨度
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Max----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

按罐
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轮胎着地尺寸为0.6m×0.2m,后车轮作用单侧荷载取25T,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
全考虑): Mmax=FL/4=525KN.M
2、设计计算
(1)选重量最大的罐车进行计算:罐车总重约(车和货)500KN。

(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附录C.0.5条,局部荷载
的有效分布宽度按公式C.0.5-1计算有效载荷面积:
1) bcy=bty+2S+h
=0.2+0.2×0+0.3(车轮宽bty选200mm,板厚按300m,无垫层S不
计)=0.5m
bcx=btx+2S+h
=0.6+0.2×0+0.3(车轮宽bty选600mm,板厚按300m,无垫层S不
计)=0.9m
2)当bcx≥bcy,bcy≤0.6L,bcx≤L时:
b= bcy+0. 7L
=0.5+0.7×8.4=6.38m
因e<b,故有效宽度b'=b/2+e/2=4.39m
q
e
=8Mmax/bL2=8*525÷4.39÷8.42=13.56KN/m2
1.3q
e
=17.628<顶板可承受荷载37.4KN/m2,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3、顶板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和抗冲切验算
地下室顶板抗剪承载力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式6.3.3-1、6.3.3-2计算如下
βh=(800h0)1/4=1
V R =0.7βh f
t
bh
o
=0.7×1.0×1.57×600×275=181.3kN
Vs=1.4×1.3×50=91kN
V R ≥V
S
故地下室顶板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地下室顶板抗冲切承载力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式6.5.1-1、6.5.1-2计算如下
η=0.4+1.2/B s=0.8
u
m
=(600+200+2×275)×2=3100mm
F IR =0.7βh f
t
ηu
n
h
O
=0.7×1.0×1.57×0.8×3100×275=749kN
F
IS
=1.4×1.3×50=91kN
F IR ≥F
1S
故地下室顶板抗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地下室顶板局部承载力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式6.6.1-1、6.6.1-2计算如下:
B
1
=(600/1200)1/2=2.23
F
1
=1.35×1×2.23×1.57×120000=567KN>250KN
故地下室顶板局部承载力满足要求。

(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1、HPB300级盘圆钢筋堆载验算
(1)每盘的重量计算得:约25KN,按两层计算,50KN
(2)平放时的底面积(圆盘钢底部垫废模板):
3.14×(圆盘直径1.6/2)×2=2.00m2
(3)地下室顶板受到的压力:50/2=25KN/m2
(4)验算
HPB300级盘圆钢筋荷载为25KN/m2<顶板可承受荷载37.4KN/m2,符合顶板承载力要求。

2、直条HRB400及500级直条钢筋堆载验算
(1)每捆的重量计算得:约35KN/捆
(2)一扎钢筋每米的重量为:35/12=2.92KN/m
(3)直条钢筋在工字钢架上放置,工字钢间距不大于2m,等同于均布
荷载。

(4)现假设平均每格堆放4层钢筋,每一格架子底梁受到重量为:
2.92×12/0.8=4
3.8KN/m>37.4KN/m
不满足要求,需回顶。

此处需要单独进行回顶支撑验算。

(三)、钢管堆载验算
1、计算
(1)算钢管理论重量得Φ48×3.0钢管每米自重:0.033KN/m
(2)堆载面分布中得出1m宽1.5m高空间内可堆放约675根钢管,1m
长1m宽的地方堆载1m高钢管,其重量为:(0.033KN/m)×(675根)=
22.275KN/m2
2、验算
(1.5m高钢管荷载为2.275KN/m2)<(顶板可承受荷载37.4OKN/m2)
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四)、方木、板堆载验算
1、计算
(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1得方木、
板自重:(4KN/m3),木塑模板6.8KN/m3
(2)每平方受力:(6.8KN/m3)×(1m)=6.8KN/m2
2、验算
(1)根据现场材料堆放要求规定方木、板堆放不超过2m;
(2)6.8×2=13.6<37.4,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五)、砖、砌块堆码验算
砖、砌块堆放高度均按不大于2m考虑,容重按较大的实心砖考虑18KN/ m2,均布荷载2×18=36KN/m2<37.436KN/m2,满足顶板承载力要求。

(六)、施工电梯处荷载验算
根据SC200/200施工电梯说明书,要求基础承载力为24KN/m2,小于顶
板承载力要求,为保证安全,在施工电梯基础外扩两米范围内按地下室模板方案立杆间距900×900回顶(仅拆除模板体系架体不拆除,对顶板进行回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