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
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实验原理:S型细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实验过程及现象P43图3-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文字表述如下:(2)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实验)P44图3-3实验过程及结果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实验方法: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
旧教材实验过程如下:结论: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即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材料:T2噬菌体实验者:美国遗传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实验过程及结果(1)标记噬菌体:(先标记大肠杆菌):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获得分别含35S 和32P的大肠杆菌。
(再标记T2噬菌体):用分别含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来遗传的。
实验结论: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注意:1、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2、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3、不能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因为若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则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会具有放射性,无法判断遗传物质的成分。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1)科学家们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一般方法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①R型活细菌(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性)注射小鼠→_____②S型活细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性)注射小鼠→_____ ③加热杀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 ④R型活菌+灭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初步结论:无毒的R型细菌与死的S型菌混合注射后,在小鼠体内转化成了有毒性的S型细菌,并可以遗传。
说明在第④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结论:_____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用35S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分别将它们去侵染细菌,发现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繁殖。
分析:生物学家对被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外,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
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____,而不是_____。
因此,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_____。
2.生物的遗传物质(1)遗传物质的分布和种类: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 ②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③近年发现的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2)结论:①_____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或_____ ③一般来说,蛋白质不起遗传物质的作用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生物的性状遗传受_____内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的遗传现象,叫细胞核遗传;受_____内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控制的遗传现象,叫做细胞质遗传。
一般来说,生物的遗传是_____________共同的结果。
高中生物遗传物质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物质知识点复杂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遗传物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生物遗传物质知识11、DNA的特性: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n(n为碱基对的数目)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
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3、DNA的复制: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②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③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④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三个实验结果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三个实验结果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是决定一个生物体遗传特征的物质基础。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据,科学家们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一假设,下面将介绍三个经典实验结果。
第一个实验是格里菲斯实验。
在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细菌遗传的实验。
他使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一种是平滑型菌株,一种是粗糙型菌株。
格里菲斯发现,当平滑型菌株被加入到粗糙型菌株的培养皿中时,粗糙型菌株会逐渐转变成平滑型,即细菌会传递一种实质而非表现性状。
通过进一步实验,格里菲斯发现这种转变是由于平滑型菌株的DNA传递给了粗糙型菌株。
这一发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第二个实验是奥斯瓦尔德·艾弗里、科林·麦卡伦和麦可德林·麦卡蒂实验。
在1944年,这三位科学家使用了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他们通过实验证明,当细菌接受到某种DNA分子后,会表现出与供体相同的性状。
当DNA被破坏或消失时,这些性状也会消失。
这一实验证明了DNA携带着遗传信息,并且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第三个实验是马修·梅塞尔森和弗兰克林·斯托代尔实验。
在1952年,这两位科学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他们标记了细菌DNA中的磷元素,并发现这些标记物质会传递给细菌的下一代。
通过这一实验证明,他们得出了结论,DNA中的磷元素携带了遗传信息,决定了细菌的遗传性状。
这一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具有遗传信息传递的功能。
综合以上三个实验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DNA是遗传物质这一论断是基于大量的实验证据而得出的。
通过实验证明,科学家们证实了DNA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并且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DNA是遗传物质这一观点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DNA 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领域,还为人类认识生命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精典试验梳理与分析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精典实验梳理与分析证据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是遗传物质1.噬菌体的结构和增殖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T2噬菌体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具有蝌蚪状外形,头部呈正二十面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包裹DNA作为遗传物质。
其侵染寄主时,尾鞘收缩,头部的DNA通过尾部注入细胞内。
进而通过寄主体内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
2.实验过程与实验分析(1)用同位素标记细菌: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分别得到被35S和32P标记的两种细菌。
(2)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分别用上述两种细菌培养T2噬菌体。
分别得到DNA中含有32P和蛋白质中含有35S的两种噬菌体。
(3)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用被32P和35S标记的两种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并保温一段时间。
(4)侵染过程和结果实验过程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内部。
实验结论是DAN是遗传物质。
例1、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32P、35S做了如下表示的标记: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态和特点均相同。
请分析:(1)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上述元素是,原因是。
(2)子代噬菌体中的蛋白质分子含有的上述元素是,原因是。
(3)此实验结果证明了遗传物质是。
解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S,而DNA含P。
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 全部注入细菌体内,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
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后,是利用自身的DNA做模版,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酶和ATP来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自身标记的32P,又含有细菌的31P.因噬菌体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只含有细菌蛋白质标记的35S 答案:(1)32P、31P噬菌体的DNA全部进入细菌,利用细菌的核苷酸31P合成自身的DNA(2)35S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含32S)没有进入噬菌体(3)DNA证据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一)格里菲思细菌转化实验剖析1.肺炎双球菌的结构及类型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原核生物。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附教学用)
2、将S型的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 型的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型的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结论: 型的活细菌对小鼠有毒, 型的活细菌无毒。 结论: S型的活细菌对小鼠有毒,而R型的活细菌无毒。
Avery的肺炎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 的肺炎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 的肺炎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
1、实验材料: 选用肺炎双球菌 、实验材料: 2、实验目的: 为了弄清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 、实验目的: 为了弄清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 3、实验操作: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 蛋白质、脂类和 、实验操作: 型细菌中的多糖 蛋白质、 型细菌中的多糖、 DNA、DNA酶+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 型细菌进行 、DNA酶 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 混合培养。 混合培养。
单体单体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脱氧核糖脱氧核糖脱氧核糖griffith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1将r型的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树獭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 DNA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
对遗传物质的推测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小结:DNA是主要的 小结: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DNA化学组成 DNA化学组成
1个大分子………多个小分子组成 个大分子………多个小分子组成
多聚体 单体
蛋白质…………..氨基酸 蛋白质…………..氨基酸 DNA……………..
DNA全称叫 全称叫 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 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 脱氧核苷酸。 位是 脱氧核苷酸。.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三个实验结果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三个实验结果
第一个实验结果是格里菲斯实验(1928年):格里菲斯在实验中使用肺炎球菌,发现当一种致病性的菌株被杀死后,其DNA能够转移到另一种无致病性的菌株上,使其变得致病性。
这表明DNA是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
第二个实验结果是奥斯瓦尔德·艾弗里实验(1944年):艾弗里在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酶处理和转化实验,得出了与格里菲斯相同的结论,即DNA是遗传物质。
第三个实验结果是赫尔曼·穆勒实验(1946年):穆勒通过实验发现,辐射能够引起果蝇基因突变,从而证明基因是由DNA构成。
这一实验结果进一步确认了DNA是遗传物质。
2023年基因的本质(二轮复习)备战高考生物必备知识大串讲(含答案)
专题09 基因的本质(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类型 菌体菌落 毒性 S 型细菌 有多糖类的荚膜 外表光滑 有 肺炎双球菌 类型及特点 R 型细菌 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外表粗糙 无 〔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 转化因子 〞,能将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
〔2〕艾弗里体外体内转化实验实验方法: 将S 型细菌中的物质别离出来,分别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独立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
实验结论: DNA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 DNA 是遗传物质。
也证明了 蛋白质 、 多糖 、 DNA 水解产物 不是遗传物质。
例1:格里菲思用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
A.说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说明了R 型活细菌在肯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 型活细菌C.说明了R 型活细菌不具有致病性,S 型活细菌具有致病性D.说明了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不具有致病性(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能够证明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体内存在促进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但没有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A 错误,B 正确;将R 型活细菌单独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存活,证明其没有致病性,将S 型活细菌单独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说明S 型活细菌有致病性,C 正确;将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能够存活,证明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不具有致病性,D 正确。
应选A2.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人: 赫尔希 和 蔡斯 。
〔2〕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 法,用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分子。
〔3〕实验结果: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子噬菌体中, 能 检测到32P 标记的DNA , 不能 检测到35S 标记的蛋白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实验证据)
DNA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
进一步探究
?
?
进一步探究
结合当前最新的生物技术,证 明“DNA是遗传物质”,有没有更 为直接或简便的方法?
艾弗里的体外转 实验过程 化实验
赫尔希、蔡斯的 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
实验过程
四、烟草花叶病毒实验 问题7:是否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蛋白质外壳 RNA
RNA 蛋白质外壳
?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含DNA的生物)
RNA是遗传物质
(RNA病毒) 证明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三、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T2噬菌体
资料1: T2噬菌体是一种专 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 毒
资料2:T2噬菌体的结构非 常简单,仅含两种成分: DNA与蛋白质
三、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资料3: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遗传物质进入大肠杆菌,
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 自身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当噬菌体增值到一定数量 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三、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步骤1:如果要追踪T2 噬菌体 DNA 的去向, 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步骤2:最好选择哪 种元素进行标记?
DNA 蛋白质
基本元素
C、H、O、N、 P
C、H、O、N、 S
三、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步骤3:怎么用32P对 T2噬菌体的DNA进行标 记?
含32P的培养基 培 养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一度被认为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格里菲斯)
(整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1)科学家们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一般方法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①R型活细菌(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性)注射小鼠→_____②S型活细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性)注射小鼠→_____ ③加热杀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 ④R型活菌+灭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初步结论:无毒的R型细菌与死的S型菌混合注射后,在小鼠体内转化成了有毒性的S型细菌,并可以遗传。
说明在第④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结论:_____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用35S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分别将它们去侵染细菌,发现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繁殖。
分析:生物学家对被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外,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
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____,而不是_____。
因此,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_____。
2.生物的遗传物质(1)遗传物质的分布和种类: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 ②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③近年发现的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2)结论:①_____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或_____ ③一般来说,蛋白质不起遗传物质的作用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生物的性状遗传受_____内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的遗传现象,叫细胞核遗传;受_____内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控制的遗传现象,叫做细胞质遗传。
一般来说,生物的遗传是_____________共同的结果。
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若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使之与活的R型细菌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或结论错误的是()A.小鼠死亡B.多糖不是遗传物质C.能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D.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本例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步骤⑤中的操作之一。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研究过程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研究过程感悟: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的⼀种科学⽅法——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以下是详细介绍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研究过程,让教材上的内容更加完整,充分体现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这些材料进⾏科学⽅法的教育。
因为科学⽅法已经纳⼊课程标准。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具多糖荚膜的致病菌S型菌(Smooth,因菌落外观光滑)和⾮致病菌R型菌(Rough,因菌落外观粗糙)。
荚膜有不同的构造,根据免疫反应可以分成I型、II型、III型等,细菌是否具有产⽣荚膜的能⼒以及产⽣荚膜的类型为“遗传特性”。
1928年,在英国卫⽣部任职的医⽣格⾥菲斯对肺炎球菌的致病情况做了研究。
当他把热处理的S细菌(III-S型)与活的R细菌(II-R型)的混合物注射到⼩⿏中时,尽管这两种细菌本⾝都不是致死的,但是⼩⿏还是死亡了!更重要的是,从注射了这类混合物⽽死亡的⼩⿏⾝上分离得到S型菌,⽽且是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相同的S型(III-S),因此这些S细菌不可能是通过这些特定的R细菌突变⽽来的。
格⾥菲斯将这种引起转化的未知物质称为转化因⼦,他不知道转化因⼦的本质,但错误地猜想它可能是⼀种涉及到荚膜合成的蛋⽩质,或是⼀些作为细菌荚膜前体的物质。
对此实验,不同的科学家分别做出三种假说:(1)R型菌以某种⽅式使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
(2)III-S品系死菌刺激⼩⿏体内产⽣免疫物质,后者刺激II-R品系突变成了III-S品系。
(3)III-S型菌的遗传物质进⼊II-R型菌,合成了III-S型菌的荚膜。
2.体外转化实验1931年,道森和西亚成功地在体外进⾏了转化实验:只在培养⽫中使II-R型菌转化成III-S型菌,不需要以⼩⿏为媒介。
高中生物_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选自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包括“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三部分内容。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所起的练习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份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而且,本节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见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2.能力目标:(1)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高中生物DNA是遗传物的实验证据
构建模型
32P 32P
蛋白质外壳: 32S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32P
32P
31P
35S
35S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RNA
烟草花 叶病毒
蛋白质
烟叶 烟叶
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小结
1、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既含DNA,又含RNA,遗传 物质是DNA。
2
、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作 了标记,如下表所示:
核苷酸 氨基酸
噬菌体成分
标记32P 32S
细菌成分
31P 标记35S
(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上述元素是 32P、31P 。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上述元素是 35S 。
(3)此实验说明了___D_N_A_是__遗_传__物__质______
9.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 32P标记及氨基酸被15N标记的细菌体内,连续繁殖三 代,含有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 数的比例为( ) A.100%、100% B.25%、50% C.50%、50% D.25%、0
11.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 的噬菌体在细菌中培养9 h,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 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 h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 的实验证据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
2、格里菲斯的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195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所用的生物技术: 1、同位素标记法:S3:
较轻的是:T2 噬菌体颗粒(实际上的蛋白质外壳); 较重的是:被感染的细菌(是刚组装好的,还没有释放的细菌)。 注意:在被感染的细菌未裂解释放之前离心!
艾弗里的实验思路:
发现问题:转化因子是什么? 实验验证: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 分别看它们能否转化。 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1952)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1952)
赫尔希的实验思路: 发现问题:艾弗里的分离出的DNA 纯度不高,可信度低。 实验验证:最好能找一种生物,DNA和蛋白质自然 分开,这样可单独观察二者的作用。 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制作人:王伟祥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1928) 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艾弗里,1944)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1952)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1928)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1928)
格里菲思的实验思路: 发现问题: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吗? 实验验证:用高温让蛋白质失去活性, 看是否还能作为遗传物质。 得出的结论: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艾弗里,1944)
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艾弗里,194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汝南二高孙亚楠1、知识与技能(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
(2)〔2〕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纳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培养(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遗传的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1〕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
〔2〕探究科学发觉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话显示生物的根本特征之一遗传。
生命之所以能够代代连续,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绵绵不断的向后代传递,前面我们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着重分析的是染色体的行为及数目的变化,可见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染色体主要由什么物质组成?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才是遗传物质?〔二〕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现在大家都认为遗传物质是DNA,但这一结论是由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质疑与探究才得到的。
指导学生读教材思考:1.在20世纪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2.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讲述: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处于主导地位。
科学家是如何认识DNA是遗传物质的呢,让我们重温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吧。
过渡:20世纪中叶,人们发觉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20-3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这种观点正确吗?如果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它是什么物质呢?在生物学中我们通过做什么确认这个问题?〔实验〕下面我们一起沿着科学家探究真理的足迹重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620. 12.16W ednesday, December 16,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0:1 6:4610: 16:4610 :1612/ 16/2020 10:16:46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610:16: 4610:1 6Dec-20 16-Dec-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6日 星期三 10时16 分46秒 10:16:4 616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0时16 分46秒 上午10 时16分 10:16:4 620.12. 16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6/
格里菲思的实验思路: 发现问题: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吗? 实验验证:用高温让蛋白质失去活性,
看是否还能作为遗传物质。 得出的结论: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艾弗里,1944)
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艾弗里,1944)
艾弗里的实验思路: 发现问题:转化因子是什么? 实验验证: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195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所用的生物技术:
1、同位素标记法:S35标记蛋白质,P32标记DNA。 2、差速离心法:
较轻的是:T2 噬菌体颗粒(实际上的蛋白质外壳); 较重的是:被感染的细菌(是刚组装好的,还没有释放的细菌)。 注意:在被感染的细菌未裂解释放之前离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三个实验结果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三个实验结果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它承载着个体特征的遗传信息,并在细胞分裂和增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早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并经过多次实验证实。
本文将介绍三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结果,以此展示DNA在生物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一:格里菲斯实验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Frederick Griffith)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他的实验对象是肺炎双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这种细菌可分为两种类型:平滑型菌和粗糙型菌。
平滑型菌能引起小白鼠感染而死亡,而粗糙型菌则不致命。
在实验中,格里菲斯通过注射平滑型菌的热杀菌物质给小白鼠,发现小白鼠并未感染。
接着,他又注射未经处理的粗糙型菌给小白鼠,同样未感染。
但当他将热杀菌物质与未经处理的粗糙型菌混合后再注射给小白鼠,小白鼠却感染并死亡。
通过分析,格里菲斯得出结论:热杀菌物质中的DNA能够转化未经处理的粗糙型菌,使其变成致病型。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DNA具有遗传信息的转移和作用,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的重要性。
实验二:赫尔希-查斯实验1952年,艾弗里-麦克劳德-麦卡锡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在这个实验中,艾弗里和其同事利用质粒(一个小型DNA分子)进行实验。
他们取得了肺炎双球菌平滑型菌的质粒DNA,并通过酶切法将这些DNA分子切割成几段特定的长度。
接着,他们将这些切割过的DNA片段与粗糙型菌共同培养,发现只有含有与质粒DNA相同的片段的粗糙型菌才能恢复成致病型。
这进一步证实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能力,并且揭示了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三:梅森实验1961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玛莉娜·梅森(Martha Chase)与艾伯特·赫尔希(Alfred Hershey)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高中三年级生物高考知识点梳理
高中三年级生物高考知识点梳理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涵盖了广泛而丰富的知识领域。
对于高三学子来说,系统地梳理和掌握生物高考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中三年级生物高考知识点的全面梳理。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了解细胞的分子组成是理解生命现象的基础。
1、元素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 20 多种,大量元素如 C、H、O、N、P、S、K、Ca、Mg 等,微量元素如 Fe、Mn、Zn、Cu、B、Mo 等。
2、化合物(1)水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能,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并且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无机盐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维持细胞的渗透压、酸碱平衡等。
(3)糖类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糖原)。
(4)脂质脂质包括脂肪(储能物质)、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等)。
(5)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多样性。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再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6)核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RNA 在某些病毒中作为遗传物质。
二、细胞的结构1、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细胞质包含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器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入
把DNA注入到细菌细胞
合成 组装 释放
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和酶系统合 成出噬菌体的DNA、蛋白质
新合成的DNA、蛋白质组装 成很多噬菌体
细菌解体,释放出噬菌体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 传物质。
• 后来的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DNA以外还有 RNA。有些病毒不含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 如烟草花叶病毒。在这些病毒中,RNA是遗传物 质。
实验方法步骤
• (1)标记细菌
• (2)标记噬菌体(一组用32P 标记DNA,一 组用35S 标记蛋白质)
• (3)噬菌体侵染细菌
• (4)搅拌离心:上清液(培养液)
•
沉淀物(大肠杆菌)
• (5)观察放射性分布
被35S标记 的噬菌体
被35S标记的噬菌 体与细菌混合
搅拌 离心
被32P标记 的噬菌体 被32P标记的噬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实际操作 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1)32P标记噬菌体时,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 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一部分噬菌体没有浸染到细菌内 部,离心后分布有上清液中)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部增殖后被释放到 细胞外,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2)35S标记噬菌体时,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 的原因:搅拌不充分,少量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 表面。
5、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 32P和35S做了标记(见下表):
噬菌体成分 32P 32S
细菌成分 31P 35S
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噬菌体和母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 细菌的特性均相同。请分析:
(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32P、31P;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3)此实验说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没有毒性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 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2.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
小鼠体内,患败血症死亡。
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 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 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 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格里菲斯推论: 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这种转化 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菌。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为遗传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特点:
1. 能够准确地复制自己,传递给下一代. 2.结构比较稳定; 3.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4.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代谢.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S型细菌
菌体 有多糖类的荚膜
菌落
光滑
毒性
有毒性
形态
R型细菌
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粗糙
TMV(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外膜 RNA
HRV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MV HRV “杂种品种”
+
烟草
4、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
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
B 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1)a与b,c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_能__控_制__性_状__遗_传__,_而_。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b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_不__同_的__R_N_A_控__制_不__同。的性状 3)e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的过程中,合成蛋 白质的模板来自_T_M_V_的_R__N_A_,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 ___烟__叶_细__胞___提供。 4)f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子代病毒具有来自_H_R_V______的RNA 和来自__由_H__R_V_的_RNA 的蛋白质。
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 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赫尔希和蔡斯
•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 • 病 毒: 一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
结构简单,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 )。
区 单 察 的作分 独 他用开 观 们?, 的菌(用菌培2上体1146)养 述 ,ON标--基 细 分--记--中 菌 别11噬58培 培 制NO菌养 养 备体细 噬 含。
DNA: C H O N 32P
32P31和P3-5-S-的32P噬菌
体。
蛋白质:C H O N 35S
32S---35S
同位素示踪法:用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标记某种物质, 从而跟踪某种物质的方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
35S
;
6、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均为能感染烟叶使之出现感染 斑的RNA病毒,用石炭酸处理能使蛋白质外壳去掉而只留下RNA,由于两者的亲 缘关系较近,能重组其RNA和蛋白质形成类似“杂种”的新品系病毒感染烟叶, 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a为TMV的蛋白质感染,b为TMV的RNA感染,c为HRV的蛋白质感染 ,d为HRV的RNA感染,e为HRV的蛋白质与 TMV的 RNA杂交感染,f 为TMV的蛋白质与HRV的RNA杂交感染。在无DNA的情况下,RNA是遗传物质,
• 病毒分类(1):植物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TMV)
动物病毒: HIV, SARS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
病毒分类(2):DRNNAA病病毒毒::
噬菌体 如流感病毒,天花病毒,
HIV(艾滋)病毒,SARS(非典病毒),
乙肝病毒等。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
怎样将 (11H)标--记-3细H菌。
DNA和 在分别含有放射性 蛋白质 同位12素C-3-2-P14和C35S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烟草花叶病毒 感染烟草
提取蛋白质
提取RNA
(1).总结生物的遗传物质: *凡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有DNA和RNA,但是遗传物质只是DNA
*大多数病毒(DNA病毒)遗传物质是-DNA
极少数病毒 (RNA病毒) 遗传物质是-RNA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体与细菌混合
放射性很高 放射性 很低
放射性很低
放射性很高
•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时候,蛋白质外 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到细菌内部。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 状,是通过DNA 遗传的,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噬菌体的结构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
吸附
噬菌体借尾丝吸附在细菌表面
控制合成